高一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和公式

高一化学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和公式

高一化学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和公式一、化学原理和实验基础知识1. 物质的性质分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原子的结构及元素周期表3. 元素的命名和符号4. 化学式和化合价5.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应用6. 摩尔及摩尔质量7. 溶液中物质的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的计算二、化学反应及相应的定律1.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2. 酸碱中和反应3.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反应4. 化学反应速率与速率常数5.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6. 动态平衡和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三、化学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1. 酸、碱、盐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的应用2. 金属元素的性质和活动性排列3.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特征4.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5. 可燃物质的燃烧性质和火灾的防治6. 溶液中的电离和导电性质四、化学能量及相关的计算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相关计算3. 化学能量转化的工作和燃料利用4. 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五、离子反应和溶液的性质1. 离子反应的留意事项和常见离子反应方程式2. 溶液中离子的电离程度及强弱3. 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溶解度与生成的沉淀物4. 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解质六、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常见现象1. 常见实验室器具的名称及用途2. 烧杯、试管、瓶口的使用方法和预防措施3. 汽化、凝固、溶解等常见现象的描述和解释4. 化学实验中注意事项和安全操作规范化学公式:1. 摩尔质量计算公式:摩尔质量 = 质量 / 物质的量2. 摩尔浓度计算公式:摩尔浓度 = 物质的量 / 溶液的体积3. 反应物的摩尔比计算公式:反应物的摩尔比 = 摩尔数 / 最小摩尔数4.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5. 溶质的体积分数计算公式:体积分数 = 溶质的体积 / 溶液的体积6. 溶质的摩尔分数计算公式:摩尔分数 = 溶质的物质的量 / 溶液的物质的量7. 碳酸氢根离子浓度计算公式:[HCO3-] = S / (1 + Ka/[H+])以上便是高一化学必修一的必背知识点和公式,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你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更加轻松和有效地理解和应用。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常识1.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科学。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经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3.元素: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物质,是其他物质的组成部分。

4.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5.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所涉及的能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6.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物浓度、温度、反应物性质、催化剂等因素影响反应速率。

7.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类型为酸碱中和反应。

二、原子与分子1.原子分子:元素由相同的原子组成,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分子。

2.同位素:元素中原子核中质子数量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位素。

3.分子式:表示化合物中元素成分及其数量的符号表示法。

4.化学键: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三、物质状态1.固、液、气:物质状态的三种形式,其中气体分子间靠斥力作用,没有规则结构。

2.气体的摩尔体积: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气体中分子数量相同。

3.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4.理想气体定律:PV=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 为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5.气态物质的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四、化学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一种反应物减少电子数另一种反应物增加电子数,得到的物质为氧化物和还原物。

2.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形成盐和水。

3.置换反应:两个物质中一个离子被另一个离子所代替,产品为离子交换所形成的化合物。

4.双分解反应:两种离子相互交换,形成两个新化合物。

五、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分子构型:由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的空间排列形式。

2.分子极性:一种分子由于原子电负性不同而形成的极性分子。

3.物理性质:受温度、压强、电场力等外因影响而改变的性质。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点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点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点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 化学实验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

了解安全措施:如防火灾、防爆炸、防中毒等。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如固体和液体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仪器的连接和洗涤等。

2.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蒸发:用于从溶液中提取溶质。

蒸馏:利用沸点不同分离互溶液体混合物。

萃取和分液:用于分离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的混合物。

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 物质的量(n)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单位:摩尔(mol)2.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定义: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数值:约为6.02×10²³3. 摩尔质量(M)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单位:g/mol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4. 气体摩尔体积(V m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标准状况下(0℃,101kPa),V m = 22.4L/mol5. 物质的量浓度(c)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单位:mol/L三、物质的分类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2. 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类:溶液、胶体、浊液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聚沉四、离子反应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2. 电离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3. 离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五、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2.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高一化学必背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背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背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常考知识一、元素周期表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二、元素周期律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 =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 逐渐减弱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要点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的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高一化学知识点

高一化学知识点

高一化学知识点高中化学相比初中化学,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对于刚刚踏入高一的同学们来说,掌握好化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总结的高一化学重要知识点。

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过滤: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例如,分离泥沙和水。

(2)蒸发:用于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溶质。

比如,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

(3)蒸馏:利用沸点的不同分离互溶液体混合物。

像制取蒸馏水。

(4)萃取和分液: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

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单位是摩尔(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约为 602×10²³。

(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4)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224L/mol。

(5)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物质的分类(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包括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2、离子反应(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3、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

三、金属及其化合物1、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和产物不同。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化学元素及其周期表(1)元素的定义和特征(2)元素的分类及化学符号(3)元素周期表2.物质的分类及性质(1)纯物质和混合物(2)物质的性质判断方法3.化学计量学(1)化学分析方法(2)摩尔概念及其应用(3)化学计量法4.化学反应及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化学反应的类型(3)化学方程式第二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性1.原子结构(1)电子配置(2)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3)原子化合价和化合价电子2.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规律(2)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周期性规律(3)元素离子的大小和化合价第三章化学键与化合物1.化学键(1)离子键(2)共价键(3)金属键2.分子结构与分子形状(1)分子的性质(2)分子结构(3)分子形状3.化合物及其命名(1)分子化合物(2)离子化合物(3)命名规则第四章气体1.气体的状态方程与气态运动学(1)气体状态方程(2)理想气体的物理状态(3)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2.气体的实际行为(1)气体的压力和压强(2)气体的温度和热力学定律(3)气体的密度和比容3.气体的制备与性质(1)氢气和氧气的制备和性质(2)氮气和氮化氢的制备和性质(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第五章溶液1.溶液的基本概念(1)溶液的分类(2)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3)溶液中物质的浓度2.溶液中的化学反应(1)离子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2)酸和碱的概念及其性质(3)酸碱滴定和指示剂3.常见溶液的应用(1)化学反应中的溶液(2)常见化学工业用的溶液(3)常见化妆品和食品中的溶液第六章化学能与化学动力学1.热化学(1)热力学基本定律(2)物质的热力学性质(3)热化学计算2.化学动力学(1)化学反应过程和反应速率(2)碰撞理论和反应速率规律(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3.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2)化学平衡条件(3)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影响第七章酸碱与盐1.酸、碱、中性物质(1)酸、碱、中性物质的概念及性质(2)pH值和pOH值的概念及计算(3)氢离子浓度和酸度常数的概念2.酸碱滴定分析(1)酸碱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常用酸碱指示剂(3)酸碱滴定分析应用3.盐、酸盐、碱盐(1)盐、酸盐、碱盐的概念及性质(2)酸性和碱性盐的鉴别(3)盐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八章金属元素与化合物1.金属元素(1)金属物理和化学性质(2)金属元素的改性物质(3)金属元素的合金2.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氢氧化物(1)金属氧化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金属氢氧化物概念及其应用(3)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在工业上的应用3.金属盐及其应用(1)金属离子和金属盐溶液的性质(2)金属盐溶液的真正离子浓度(3)金属盐在工业上的应用第九章有机化学1.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1)有机化合物的概念(2)碳原子的拓扑结构和杂化(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2.烃(1)烷、烯、炔的基本结构和性质(2)立体化学(3)烃的反应性3.含氧化合物(1)醇、醛、酮、羧酸的基本结构和性质(2)含氧官能团的“决定”位置(3)含氧化合物的反应性4.含氮化合物(1)氨和它的同系物(2)取代基和取代物的性质及其命名(3)含氮化合物的反应性和化学性质5.生物大分子(1)脂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2)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概念及在生物体内的功能(3)常见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结构。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

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二、离子反应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

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中间用“==”。

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6、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是至少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生成。

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含①符合事实②满足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③拆分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可拆)④配比正确(量的多少比例不同)。

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①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或难电离的酸或碱生成)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ClO-、H++NO3-、Fe3+与S2-、HS-、SO32-、Fe2+、I-)③络合反应(Fe3+、Fe2+与SCN-)④注意隐含条件的限制(颜色、酸碱性等)。

高一化学必考12篇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考12篇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考12篇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有一些知识点被认为是必考的,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就能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高一化学必考的12个知识点。

知识点一: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以比例固定的方法结合而成的。

对于高一学生而言,需要掌握常见元素及其符号,以及二硫化碳、氯化钠等化合物的组成方式。

知识点二:原子结构与原子序数原子是最基本的化学单位。

学生需要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

此外,还需要理解原子序数是由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决定的,且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是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的。

知识点三:电子排布规律了解电子在原子轨道中的排布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熟悉阻塞规则、奇异性和四个量子数等概念,并能够根据电子的配置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四: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高一学生需要了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此外,还要了解分子间力的作用,如范德华力和氢键等。

知识点五: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方法,它包括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

学生需要掌握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并能够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质量、摩尔和体积等。

知识点六: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类型。

学生需要了解氧化与还原的概念,并能够判断化学反应中哪些物质被氧化,哪些物质被还原。

此外,还需要了解原子、离子和分子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

知识点七: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速度。

学生需要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并能够用实验数据绘制反应速率曲线。

知识点八:溶液与溶解度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相体系。

学生需要了解溶液的定义、分类和浓度的计算方法。

此外,还需要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并能够根据温度变化预测溶解度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点高一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汇总1、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先冒气泡再蓝色沉淀)2、金属钠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2Na+2HCl=2NaCl+H2↑3、氢氧化钠方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4、金属钠放在空气的氧化:4Na+O2=2Na2O(银白色变暗)5、金属钠在空气燃烧:2Na+O2=Na2O2Δ(生成淡黄色粉末)6、过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7、过氧化钠与酸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O2↑8、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Na2O+H2O=2NaOHNa2O+CO2=Na2CO39、氧化钠与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10、氧化钠在空气中燃烧:2Na2O+O2=2Na2O2Δ11、氯气与铁的反应方程式:2Fe+3Cl2=2FeCl3点燃(红棕色的烟)12、氯气与铜的反应方程式:Cu+Cl2=CuCl2点燃(棕黄色的烟)13、氯气与氢气的反应方程式:Cl2+H2=2HCl点燃(苍白色火焰,生成白雾)14、氯气与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2Na+Cl2=2NaCl点燃(淡黄色的烟)15、工业制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为Ca(OH)2石灰乳)16、氯气与水的方程式:Cl2+H2O=HCl+HClO17、消毒、处理多余的氯气、制84消毒液:Cl2+2NaOH=NaClO+NaCl+H2O18、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2NaClO+CO2+H2O=2HClO+Na2CO3NaClO+CO2+H2O=HClO+NaHCO319、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20、次氯酸见光分解:2HClO=2HCl+O2↑光照21、氯化铁通入沸水中制氢氧化铁胶体:FeCl3+3H2O=Fe(OH)3(胶体)+3HClΔ22、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过)=2NaCl+CO2↑+H2ONa2CO3+HCl(少)=NaHCO3+NaCl23、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24、碳酸氢钠与碱反应方程式:NaHCO3+NaOH=Na2CO3+H2ONaHCO3+Ca(OH)2=2H2O+Na2CO3+CaCO3↓25、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Δ26、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Na2CO3+CO2+H2O=2NaHCO327、浑浊石灰水变澄清:CO2+CaCO3+H2O=Ca(HCO3)228、碳酸氢钙受热分解:Ca(HCO3)2=CO2↑+CaCO3+H2OΔ一、硅(1)工业制单质硅(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SiO2+2CSi+2CO↑(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2)硅单质与氢氟酸、Si+4HF=SiF4↑+2H2↑(3)硅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二、Si及其化合物:(一)二氧化硅(1)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SiO2+2OH-=SiO32-+H2O(2)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CaOCaSiO3(3)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二)硅酸(H2SiO3)(1)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2)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2HCl=2NaCl+H2SiO3(胶体)(3)硅酸受热分解:H2SiO3SiO2+H2O(4)工业制玻璃原理:SiO2+Na2CO3Na2SiO3+CO2↑SiO2+CaCO3CaSiO3+CO2↑三、氯(一)氯气(1)氯气实验室制法:(仪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MnO2+4HCl(浓)MnCl2+Cl2↑+2H2OMnO2+4H++2Cl-Mn2++Cl2↑+2H2O2、氯气性质:A、金属和氯气的反应:(1)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色烟):Cu+Cl2CuCl2之后加水,可由绿色溶液(浓)得到蓝色溶液(稀)(2)氯气和金属钠反应:2Na+Cl22NaCl(3)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2Fe+3Cl23FeCl3(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H2+Cl22HCl(5)氟气与氢气反应(黑暗处即可爆炸):H2+F2=2HFB、氯气与水反应(6)氯气溶于水(新制氯水中含H+、Cl-、ClO-、OH-、Cl2、HClO、H2O)Cl2+H2O=HCl+HClOCl2+H2O=H++Cl-+HClO新制氯水注入盛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7)Cl2+2NaBr=Br2+2NaClCl2+2Br-=Br2+2Cl-(8)Cl2+2NaI=2NaCl+I2Cl2+2I-=I2+2Cl-(9)次氯酸见光分解(强氧化剂、杀菌消毒,漂白剂):2HClO2HCl+O2↑C、氯气和碱和的反应:(10)工业制漂白粉的原理: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2Ca(OH)2+2Cl2=2Ca2++2ClO-+2Cl-+2H2O(11)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失效的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HCl+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12)制漂白液(或氯气尾气处理):Cl2+2NaOH=NaCl+NaClO+H2O分离提纯方法(1)过滤操作口诀漏斗烧杯玻璃棒,三样仪器不能少。

一贴二低三要靠,滤渣记得要洗涤。

解释:1、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斗"指漏斗;"架"指漏斗架。

这两句说明了过滤操作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漏斗、漏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并且强调滤纸折叠的角度要与漏斗的角度一样(这样可以使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

2、过滤之前要静置:意思是说在过滤之前须将液体静置一会儿,使固体和液体充分分离。

3、三靠两低不要忘:意思是说在过滤时不要忘记了三靠两低。

"三靠"的意思是指漏斗颈的末端要靠在承接滤液的烧杯壁上,要使玻璃棒靠在滤纸上,盛过滤液的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两低"的意思是说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的边缘,所倒入的滤液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2)蒸发操作口诀皿架玻棒酒精灯,加热搅拌不放松。

液体少时停加热,熄灯之后余热干。

(3)蒸馏操作口诀隔网加热冷管倾,上缘下缘两相平。

碎瓷用来防暴沸,热气冷水逆向行。

解释:1、隔网加热冷管倾:"冷管"指冷凝管。

意思是说加热蒸馏烧瓶时要隔石棉网(防止蒸馏烧瓶因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在安装冷凝管时要向下倾斜。

2、上缘下缘两相平:意思是说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上缘要恰好与蒸馏瓶支管接口的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

3、热气冷水逆向行:意思是说冷却水要由下向上不断流动,与热的蒸气的流动的方向相反。

(4)萃取操作口诀萃剂溶剂互不溶,溶解程度大不同。

充分振荡再静置,下放上倒要分清。

解释:1、萃剂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相同:“萃剂”指萃取剂;“质”指溶质。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萃取操作实验中,选萃取剂的原则是:萃取剂和溶液中的溶剂要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和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要不相同(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

2、充分振荡再静置:意思是说在萃取过程中要充分震荡,使萃取充分,然后静置使溶液分层。

3、下放上倒要分清:这句的意思是说分液漏斗的下层液从漏斗脚放出,而上层液要从漏斗口倒出。

(5)混合物分离和提纯小结原则:不增(不引入新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质)、易分离(被提纯物质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易复原)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算称量取步骤清,溶解转移再定容。

室温洗涤莫忘记,摇匀标签便告成。

解释:1、算称量取步骤清,溶解转移再定容:这两句的意思说明了摩尔溶液配制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转移、定容。

2、室温洗涤莫忘记:"室温"的意思是说溶解时往往因溶解的放热而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故必须冷至室温以后再转移定容。

"洗涤"的意思是指移液后,必须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皆并入容量瓶中,然后再定容。

3、摇匀标签便告成:"摇匀"的意思是说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标签"的意思是说要贴好标签,标明溶液浓度和配制的日期。

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记住步骤共有四。

物质易溶易电离,离子形式来表示。

气体难溶难电离,表示则以化学式。

微溶反应写离子,生成却写化学式。

写完左右查守恒,原子电荷要看清。

离子共存溶解性口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