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英类化合物的检测技术
二恶英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二恶英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二恶英是一种对人体极具危害的有机物,它广泛存在于化工、电子、塑料等领域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进入人体后可引发众多疾病。
因此,对二恶英的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的二恶英检测方法传统的二恶英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的优点,但需要繁琐的样品前处理,且分析时间长,不适合快速检测。
二、生物传感器检测二恶英近年来,生物传感器已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检测技术。
通过利用生物分子对目标物质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实现对二恶英的检测。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生物体内的蛋白质eGFP中的结合结构与二恶英结构相适应的一段序列融合,制备出一类融合蛋白质。
将这些蛋白质与纳米杆结合后,将纳米杆载体投放在样品中,二恶英与融合蛋白质特异地结合,导致融合蛋白质的构象发生变化,使得杆子在两端的荧光发生强度和显微观察的形状上的变化,形成对二恶英的检测。
生物传感器检测二恶英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操作简单、快速;可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且在迅速检测、移动检测、实时追踪等方面具有优势。
三、纳米传感技术在二恶英检测中的应用纳米传感技术在生物分子信号转化到物理信号时具备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并且可以快速响应和输出信号,这使得其成为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技术。
纳米传感技术在二恶英检测中的应用领域有:(1)纳米电极检测研究表明,在特定电位下,Au-COOH和二恶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电致化合物,通过对这种化合物的导电性变化进行检测来检测二恶英的含量。
(2)纳米结构光学检测纳米结构光学检测二恶英方法可快速和原位检测极微小样品中的高浓度二恶英,灵敏度和精度都相对较高。
纳米结构光学检测技术利用纳米结构进行可视化或化学反应转化的物理和光学等特性,通过结合曲率、干涉、合体等现象,在空间和时间上展示材料反应,从而对目标分子进行对称性和动力学检测。
(3)磁性纳米颗粒检测磁性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物性和良好的表面反应活性,因此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感器和检测型材料。
二恶英 采样 GB Method

1废气 二恶英类监测分析方法二恶英类(Dioxins)是环境化学中对由2个或1个氧原子联接2个有氯原子取代的苯环这(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简称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 简称PCDFs),由于包含了多种异构体或同类物,因此统称为210种同类物,各同类物的毒性与所含氯原子的数量及氯原子在苯环上取代位置有很大关系。
含1~3个氯原子的同类物被认为无明显毒性;含4~8个氯原子的化合物毒性显著,其中毒性最强的是2,3,7,8-四氯二苯并-对-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简称2,3,7,8-TCDD 或TCDD)。
700难以自然降解。
南战争中大量使用的被称为橙剂(Agent Orange)的脱叶剂,后来陆续发现了其他来源,如废物焚烧炉、金属冶炼、纸浆加氯漂白过程、燃煤或燃油火力发电厂等(PCDDs)的自然来源之一。
时,国际上常把不同组分折算成相当于2,3,7,8-TCDD 的量来表示,称为毒性当量(Toxic Equivalents ,简称TEQ)。
样品中某PCDDs 或PCDFs 的浓度与其毒性当量因子TEF TEQ 。
析,必须具备有效的采样技术、从样品中提取出10-12~10-15条件等。
分析仪器多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HRGC/HRMS)。
本方法是在欧洲、美国和日本标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经验制定的。
主要借鉴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K0311-1999,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二1 原理浓缩在少量的有机溶剂中,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对2,3,7,8-位有~八氯取代的PCDDs 和PCDFs 同系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方法检出限取决于所使用的类浓度以及干扰水平等多种因素。
当废气采样量为2m3(标况)时2,3,7,8-TCDD的最低检出限为0.001ng/m3(S/N>15)。
二恶英检测方法标准

二恶英检测方法标准二恶英是一种极为有毒的化学物质,它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严重的危害。
因此,对二恶英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二恶英检测的方法和标准,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二恶英检测方法。
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二恶英检测方法之一。
它通过气相色谱将样品中的二恶英分离出来,然后利用质谱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特点,能够满足对二恶英含量进行精确检测的需求。
2.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二恶英检测方法。
它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将样品中的二恶英分离出来,然后利用串联质谱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对复杂样品中的二恶英进行检测。
3. 免疫学检测方法。
免疫学检测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二恶英检测技术。
它利用抗体与二恶英结合的特异性进行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的特点。
虽然其灵敏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但在实际应用中已经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二恶英检测方法标准。
1. 准确性。
二恶英检测方法的准确性是其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检测方法应当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样品中的二恶英含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灵敏度。
二恶英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也是其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检测方法应当能够对样品中微量的二恶英进行检测,以满足对低浓度二恶英的检测需求。
3. 稳定性。
二恶英检测方法的稳定性是其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检测方法应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不同实验条件下保持一致的检测结果。
4. 实用性。
二恶英检测方法的实用性是其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检测方法应当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的特点,适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需求。
综上所述,二恶英检测方法和标准的研究对于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优秀的二恶英检测方法和标准出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帮助。
二恶英目前最热门的测试方法

荧光免疫法
()法属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该方法利用生物基因技术选择出合适地抗原键合铕离子与样品中二恶英竞争单克隆抗体,待免疫反应完全后加入荧光增强液,使铕离子从抗原中解离下来,进入增强液,形成胶束,高效地发出荧光.螯合物最终用时间分辨荧光法分析,其荧光强度与二恶英地成反比.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噁英在生物体内易于蓄积并随生物链不断浓缩.实验表明,很低浓度地二噁英就能让动物有致死效应.通过对职业暴露者和工业受害者地人体毒性效应数据分析得知:PCDDs和PCDFs暴露可引起皮肤痤疮、忧郁、头痛、失眠、失聪、体重减轻、胸腺萎缩等症状,并具有长期效应,如免疫系统损伤、染色体损伤、心力衰竭、致畸、致癌、致突变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荧光素酶方法
该方法是将萤火虫荧光素酶作为报告基因结合到控制转录地上,制备成质粒载体并转染大白鼠肝癌细胞系(含受体转导途径地各个部件).以此构成地荧光素酶诱导活性与二噁英地毒性系数相对应,最终测定地结果也是(毒性当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酶免疫方法
该方法是根据鼠克隆抗体与二噁英结合地特点而建立地竞争仰制酶免疫方法.使用酶竞争配合物()和样品中二噁英共同竞争有限地抗体地特异性结合位点,以一系列不同浓度地为标准物质,做出标样与对应样品地剂量—效应曲线,样品中二噁英毒性强度以计算出地毒性等价浓度间接表示.最终通过测定与螯合物地荧光强度来获取二噁英地.螯合物地荧光强度与二噁英地成反比.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二恶英”相关文档)共16张

生物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二恶英类化学物 质的毒性机理.二恶英类化学物质 的毒性作用主要通过与体细胞内 芳香烃受体相结合,然后结合物转 移细胞核,再通过蛋白质表达出来.
Thank you !!!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主要通过与体细胞内芳香烃受体相结合,然后结合物转移细胞核,再通过蛋白质表达出来. 其中气相色谱法的技术远优于另外两个.
的一大类物质的总称. 可以除去除脂肪,色素等杂质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是指那些能与芳香烃受体结合,并且导致产生各种生物化学变化的一大类物质的总称.
一种方法是标准物质和待测物质共同进样,根据峰高的增加而定性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
其中研究最多也是最典型和毒性最强的物
质是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恶英
色谱法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主要通过与体细胞内芳香烃受体相结合,然后结合物转移细胞核,再通过蛋白质表达出来.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的定义 生物样本一般是在冷冻后与无水硫酸钠共研磨去除水分,然后在采用合适的溶剂提取,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是指那些能与芳香烃受体结合,并且导致产生各种生物化学变化的一大类物质的总称. 可以除去除脂肪,色素等杂质 其中气相色谱法的技术远优于另外两个. Good morning everyone!
提取
目的在于使待测物游离,并萃取进 入用于抽提的溶剂中.
以生物样本为例
生物样本一般是在冷冻后与无水硫酸钠共研磨去 除水分,然后在采用合适的溶剂提取,
(常用溶剂有轻石油-丙酮己烷-二乙基乙醚,体积为 18:10:5.2),之后使用填充柱吸附,最后用碱性水溶 液分解-水蒸气蒸馏法浓缩.
净化
2.可以除去除脂肪,色素等杂质
测定
液相色谱法,高效薄层色谱法,气相 色谱法
二恶英检测标准

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二恶英排放监测技术规范HJ/T365-2007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医疗废物焚烧设施排放的废气中二恶英类污染物的监测,控制危险废物焚烧和医疗废物焚烧对环境的污染,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11月01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二恶英排放监测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二恶英排放监测的点位布设、采样时的运行工况、采样器材、分析方法、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数据处理、结果表达和监测报告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医疗废物焚烧处理设施和水泥窑共处置危险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督性监测过程中的二恶英类监测。
委托监测应参照本标准执行。
生活垃圾焚烧设施二恶英排放监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16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T48烟尘采样器技术条件HJ/T77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吠喃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HJ/T176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7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技术规范HJ/T2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水泥制造3术语和定义3.1危险废物(Hazardous Waste)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3.2医疗废物(Medical Waste)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它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二恶英检测方法标准

二恶英检测方法标准
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二恶英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气相色谱将样品中的二恶英分离出来,然后通过质谱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准确性高等优点,已经成为了国际上公认的二恶英检测标准方法之一。
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另一种常用的二恶英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将样品中的二恶英分离出来,然后通过串联质谱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对一些极性化合物的分析能力更强。
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二恶英检测方法,该方法
利用特异性抗体对二恶英进行检测。
虽然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上可能不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但其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一些简单的二恶英检测场合。
综上所述,针对二恶英的检测方法标准已经相对成熟,不同的检测方法各有其优势和适用场合。
在实际的二恶英检测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二恶英检测方法的标准化水平,还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二恶英检测方法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二恶英检测方法

二恶英检测方法
首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是目前常用的二恶英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气相色谱将样品中的二恶英分离出来,然后通过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的特点,能够对二恶英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其次,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也是常用的二恶英检测
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将样品中的二恶英分离出来,然后通过串联质谱技术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与GC-MS相比,HPLC-MS/MS在分离极性物质
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在一些特定的样品中常常会选择这种方法进行检测。
另外,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也是一种常用的
二恶英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将样品中的二恶英富集,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对二恶英进行快速筛查和定性分析。
综上所述,目前常用的二恶英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
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样品特性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对二恶英检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恶英类化合物的检测技术1.引言自20世纪以来,二恶英类化合物的危害和毒性一再表现出来,不论是1999年发生的比利时肉鸡污染事件,还是2004年底乌克兰总统候选人尤先科中毒毁容事件,这些一连串的恶性污染物事件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学术研究机构对二恶英类化合物的重视。
二恶英类化合物在环境中分布广泛、含量较低,因此,其分离检测十分困难。
EPA推荐的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是公认的标准分析方法。
色谱法、免疫法、生物法、激光质谱法是目前检测二噁英类的主要手段。
本文将简要介绍现今主要的二恶英类化合物的检测技术。
2.二恶英类化合物简介二恶英一般指多氯二苯对二恶英PCDDs(Polychlorinated dibenzo dioxin)及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的总称,是一类目前世界已知的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
二恶英在环境中较难分解,水中的溶解度较低,生物富集性高。
根据氯的取代数目及位置的不同,这类化合物理论上共有210种同系物和异构体,其中PCDDs共有75种,PCDFs共有135种。
不同的异构体毒性不同,以2,3,7,8—四氯二苯对二恶英毒性最强(2,3,7,8—TCDD)。
二恶英类是高熔点,高沸点的物质,在常温下为无色晶体状态。
由于二恶英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均为对称结构,它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仅对酸碱,而且在氧化还原作用下都很稳定。
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虽然显示亲油性,但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仍然较低,极易溶于脂肪,容易在人体内积累。
二恶英类在低温下很稳定,但是温度超过750℃时,容易分解。
另外,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也容易被分解,而在生物作用下则分解得很缓慢,极易被土壤吸附,在环境中常常对大气、土壤、河流、湖泊、海洋等造成严重污染,并且它能沿着食物链达到顶层的动物体内,在人体组织中蓄积。
二恶英类不是天然存在的,垃圾焚烧、冶炼、汽车尾气、造纸、农药、PCB (多氯联苯)的生产等都可产生二噁英类,其中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恶英类占很大比例。
3.二恶英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对于二恶英类化合物(DXNs)不同来源的基质样品(环境空气、环境水体、食品、废水、烟道气等)相应有不同的分析测定方法。
这主要是因为来源不同的样品其二恶英类化合物浓度差别可达103~106,采样和前处理方法差异也很大,因此不可能对所有的二恶英类化合物样品适用同一种分析方法。
较早的二恶英类化合物分析测定方法采用低分辨率色谱质谱联用仪(GC/LRMS)进行定性定量,在选择性和持异性等方面有很大局限性,样品需要量较大,对前处理要求也很苛刻,且易受干扰导致定量值偏高,只能测定二恶英类化合物浓度较高的样品[1]。
如美国EPA的方法613、8280和DFLM01.1等,下面就介绍一下检测二恶英类化合物的主要方法。
表1列举了一些二恶英类化合物的标准分析方法简介。
表1 一些二恶英类化合物的标准分析方法简介方法简介应用范围EPA方法613 采用低分辨率GC/MS分析,内标为13C或27Cl标记的2,3,7,8—TCDD,较早的美国EPA分析方法(现已淘汰)分析工业废水、城市污水中的2,3,7,8—TCDDEPA方法8280 采用低分辨率GC/MS分析,内标为13C标记的8种2,3,7,8—位氯代DXNs异构体,是后续方法的发展基础,现作为筛选方法使用分析土壤、底泥、飞灰、燃油、蒸馏残渣和废水等样品中含4~8个氯的PCDDs/PCDFsEPA方法8290 是8280方法的发展,分析仪器使用了高分辨率GC/MS,内标为13C或27Cl标记的11种DXNs异构体,最低检出限达到10-12以下同上EPA方法TO—9 用聚氨酯(PUF)泡沫吸附环境空气中的DXNs,吸附柱用苯萃取后用酸化改性的硅胶及酸性氧化铝柱净化,采用高分辨率GC/MS分析。
内标为13C标记的2,3,7,8—TCDD环境空气中的DXNsEPA方法513 采用高分辨率GC/MS分析。
内标为13C标记的2,3,7,8—TCDD、1,2,3,4—TCDD和37Cl标记的2,3,7,8—TCDD饮用水的2,3,7,8—TCDDEPA方法23 用滤筒加XAD—2吸附柱进行等速采样,经提取、净化,用高分辨率GC/MS分析。
内标为13C标记的17种DXNs异构体,可对17种2,3,7,8—位氯代DXNs异构体单独定量,得到准确的毒性当量结果,并规定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成本高烟道气中的DXNs可测定17种2,3,7,8—位氯代DXNs异构体EPA方法1613 样品前处理程序比较复杂,采用高分辨率GC/MS分析。
内标为13C标记的17种DXNs异构体,可对17种2,3,7,8—位氯代DXNs异构体单独定量,得到准确的毒性当量结果,并规定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成本高水、土壤、底泥、组织等样品中的17种2,3,7,8—位氯代DXNs异构体,在食品、生物等带基质的低浓度样品分析领域应用广泛欧洲标准EN-1948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于1996年底推出的固定源DXNs采样和分析方法,基本上类似于美国是烟道气中DXNs分析测定方法的国际化版本EPA方法23,对采样和前处理规定了多种方法供选择,分析程序较为灵活,质量控制措施不够完善日本工业标准JIS K0311 日本工业标准协会(JIS)制订的固定源排气DXNs分析测定方法。
是建立在欧洲和美国现有标准基础上并结合了日本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特别对垃圾焚烧设施的监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采用了WHO的新规定将Co-PCB纳入了DXNs范畴,要求同时分离和测定样品中的DXNs和Co-PCB,增加了分析难度和运行成本。
中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77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年颁布的推荐性DXNs分析方法标准,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等效于美国EPA1613方法,增加了烟道气采样的内容,采样操作程序类似于日工业标准JIS K0311-19993.1 色谱法色谱法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检测二恶英类物质的标准方法,尤其是高分辨气相色谱结合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HRGC/HRMS)。
色谱法分析二恶英类物质的程序主要包括样品采集、提取、净化和富集、色谱分析、数据处理等,其中主要技术关键是样品中二恶英类物质的提取、色谱柱的选择及同位素稀释定量。
色谱法的优点是可分离该类物质的每种成分,并进行准确定量,能测出痕量毒物( fg/g) ,但不能进行二噁英类总量计算,也不可能用一根柱子分离出全部异构体。
该方法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测试周期一般较长,并且要求有精密的仪器、良好的实验环境、经过专门训练的操作人员及定性、定量用的标准样品等,用该法检测二噁英的费用较高,而且对于焚烧排烟中产生的PCDDs和PCDFs,其检测取样方式尚不能做到完全反映二恶英的生成过程[2]。
姜杰,张建清等人参照美国EPA1668A方法,采用索式抽提和自动纯化系统(FMS) 等仪器对鱼体样品中的类二恶英PCBs 进行纯化和富集、用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联用多—离子检测方法检测。
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对PCBs 同系物进行有效分离,同位素标准物的回收率分布于44. 8 %~93. 1 %之间,CSL 考核样的检测结果均在令人满意的范围之内,7种类二恶英PCBs 在鱼体中可检测出,总TEQ 值为0. 35pg/g[3]。
李吉平、刘林娜等人利用利用DB-Dioxin毛细管色谱柱和GC-ECD成功建立了鱼肉组织中2,3,7,8-四氯代二苯并-P-二噁含量的检测方法。
采用Bio-beads S-X3凝胶色谱柱和多色谱纯化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DB-Dioxin 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ECD对鱼肉组织中的2,3,7,8-TCDD进行检测。
结果该方法在1.5~100p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2=0.9999),标准回收率为103.2%±3.04%,变异系数为2.95%,其最低检测限为1pg。
2,3,7,8-TCDD和其衍生物及样品中的杂质分离良好[4]。
3.2 激光质谱法激光质谱法是共振多光子电离(REMPI)与飞行时间质谱(TOF—MS)的结合,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环境污染检测方法,具有快速( < 100 ms) 、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多组分同时分析等优点。
激光质谱法是一种很有效的在线检测二噁英方法,对垃圾焚烧过程的排气进行在线检测,对于控制燃烧条件,减少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Weickhardt等最先在实验室中用激光质谱法对二噁英进行了测量。
Zimmermann于1996年成功地采用可移动式激光质谱仪对垃圾焚烧中产生的二噁英进行在线测量[5]。
激光质谱法的突出特点是高选择性、同时检测多种组分、高灵敏度及可以实现时间分辨。
但是如果选择此方法检测二噁英类物质,需要预先了解污染物的光谱结构。
在样品选择时需要用不同波长的激光对不同样品进行激发和探测,随着激光技术的进步,波长可调谐的激光器能够满足这方面的要求[6]。
3.3 生物法生物检测法(BDMs)是基于一些关键性的生物分子(抗体、受体、酶等)识别二恶英的结构特征,以及细胞或生物体对二恶英类化合物的特殊反应能力,结合前期处理技术,评估二恶英的TEQs值。
近年来有许多免疫法和生物法测定二恶英类化合物的研究,主要有酶免疫分析法(EIA)、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CALUX)等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几种生物检测方法已被美国EPA推荐为指导方法。
生物法测试周期短,可平行测试大量样品,适于快速、大规模样品的筛选,但只能测定总毒性当量。
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CALUX)与传统的活力诱导(EROD)法比较,灵敏度及线性范围均优于活力诱导法,并且检测时间缩短,操作简便,适合大量样本的快速筛选及半定量检测。
张志仁,徐顺清等人用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二恶英类化学物质,结果显示成功构建籽在二恶英反应元件调控下的荧光素酶报道质粒,该质粒用于二恶英类物质的检测,较之传统的EROD法灵敏度高三倍,线性范围也明显宽,检测时间更短等优势点[7]。
酶免疫分析法EIA简便、易操作,准确性较高,而且费用较低,每个样品的检测费用为60美元~80美元。
4.展望今后痕量二恶英类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方法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寻找简单、廉价、快速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提高分析测试速度,降低分析成本;逐步采用全自动或半自动操作,尽量减少二恶英类化合物对测试人员的危害;利用生物学方法研制轻便、简易的装置和仪器,适于野外、现场快速检测;开发新的分辨率高、简便经济的反洗检测方法和技术。
参考文献[1] 田洪海,全浩.固体废物焚烧处理中的二恶英排放[J].环境科学研究,1998,11(3):5—7.[2] 汪恂, 姜应和. 二噁英的危害与防治[ J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24 (4) : 381—383.[3] 姜杰,张建清,蒋友胜等.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测定鱼体中的类二口恶英多氯联苯[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2):155—156.[4] 李吉平,刘林娜等.一种新型毛细管色谱柱在2,3,7,8—TCDD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8,29(08):543—546.[5] W EICKHARD T C, ZIMM ERMANN R, BO ESL U, et a l. L aser mass spectrometry of dibenzodioxin, dibenzofuran and tw o Isomers of di2 chlorodibenzodioxins: Selective ionization [ J ]. Rap id Commun M ass Spectrom, 1993, 7 (3) : 183—185.[6] 李子尧, 魏杰, 张冰. 激光质谱法: 原理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J ]. 量子电子学报, 2001, 18 (1) : 1—7.[7] 张志仁, 徐顺清, 周宜开, 等. 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用于二恶英类化学物质的检测[ J ]. 分析化学, 2001, 29 (7) : 82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