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导学案新
选择性必修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导学案新授课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导学案【回顾复习】回顾必修二原电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原电池定义:将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的装置。
2.原电池反应的本质: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 (2) (3)(4)闭合回路:外电路由电子经过离子导体,内电路离子经过 。
问题一:在右图中标出铜锌原电池的能量转换及工作原理。
(电流方向/电子方向/正负极及总反应方程式/电极名称/电极反应类型)问题二:电流是否衰减?衰减原因是什么?你能否设计防止电流衰减的装置?【任务一】认识双液原电池,再探原电池工作原理以Cu —Zn —H 2SO 4原电池为例,写出该电池的工作原理。
(电流方向/电子方向/正负极及总反应方程式/电极名称/电极反应类型)问题一:原电池中盐桥的作用?问题二:盐桥中K +离子向哪一极迁移?若用AgNO 3与Cu-C 构成原电池,盐桥中能否为KCl 溶液,你建议用什么?u桥问题三:结合上述原电池,绘制反应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要求:原电池的组成/注明氧化与还原反应发生区域/标明电子运动方向和阴阳离子迁移方向【任务三】原电池的应用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一般情况下,两种金属分别作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活泼的做。
2.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请讨论为何不用纯锌?问题一:实验室常用粗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备H23.设计原电池:问题二:中和反应能够放出大量的热,有人设想将其设计成原电池,你认为他是否能成功?原因是什么?4.用于金属保护: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负极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将被保护的金属与比其活泼的金属连接。
【思考交流】双液电池电流稳定,但电流小,有什么方法改进?。
选修4原电池-导学案

原电池教学案【教学目标】重点: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难点:由两个半电池组成的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自学过程】§4.1 原电池1、原电池实验探究【问题探究】(1)3中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和总的方程式怎样书写?Zn: ;Cu:总反应:(2)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一、原电池的概念:将转变为的装置1、正极负极的判断:负极:的一极正极:的一极【判断】上述装置中能形成原电池的是,该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电极反应式为;正极发生,电极反应式为;电池总反应式为。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2)、3)、 4)、3、原电池的原理:负极电子,发生反应。
正极电子,发生反应。
外电路移动形成电流,从极流向极。
内电路移动形成电流,流向,流向。
思考:如何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设计原电池呢?例:请将氧化还原反应 2Fe3++ Cu = Cu2+ + 2Fe 2+设计成电池,画出装置图。
(标出电子移动方向,正负极,写出电极方程式和总方程式)4、原电池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正极反应:得到电子(反应)负极反应:失去电子(反应)【技巧】较繁电极反应式 = 总反应式 - 简单电极反应式练习练习1、写出下列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总反应式。
练习2、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联结起来浸入稀H2SO4中,B极产生气泡,将A、D分别浸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Cu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D、C、A、B(B)D、A、B、C(C)D、B、A、C(D)B、A、D、C练习3、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心滴入CuSO4溶液. 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C.铁圈向下倾斜D.银圈向下倾斜【新知预习】阅读教科书71—72页,填写下列空格: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 ,从实验可以看到, 有 存在时电流表指针偏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 第一节《原电池》导学案

ZnCu× (人教版选修4)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第一节 《原电池》导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原电池原理;2、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3、理解铜锌原电池的原理与结构。
【重、难点】:原电池原理【学习过程】一、原电池组成及结构1、原电池是把 转变为 的装置。
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 反应。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讨论:以下哪些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3、原电池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组成的原电池: 当电解质溶液为稀H 2SO 4时: Zn 电极是____(填“正”或 “负”)极,其电极反应为 ,该反应是 (填“氧化”或“还原”,下同)反应; Cu 电极是___极,其电极反应为 ,该反应是 反应。
4、小结: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思考】:1.理论上应看到只在铜片上有大量气泡,而实际上锌片上也有大量气泡产生,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2.实验发现该装置不能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流,为什么?3.如何设计实验来避免和克服1和2中的问题呢?解决办法:如右图所示●盐桥:通常是KCl饱和溶液和琼脂制成的胶冻。
现象:有盐桥存在时电流计指针,即(有或无)电流通过电路。
取出盐桥,电流计指针,说明(有或无)电流通过。
【思考】:改进后的原电池有哪些优点?盐桥在此的作用是什么?●盐桥的使用突破了氧化剂、还原剂只有直接接触、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电子转移的思维模式,使氧化剂和还原剂在不同的区域之间通过特定的装置实现了电子的定向转移,为原电池持续、稳定地产生电流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也为原电池原理的实用性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盐桥制法:(1)将热的琼胶溶液倒入U形管中(注意不要产生裂隙),将冷却后的U形管浸泡在KCl或NH4NO3的饱和溶液中即可。
(2)将KCl或NH4NO3的饱和溶液装入U形管,用棉花堵住管口即可.【练习】:利用Zn+2Ag+===Zn2++ Ag设计盐桥原电池小结:设计原电池的思路【巩固练习】【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基础达标】1.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两极必须是两种不同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原电池工作时总是负极溶解,正极上有物质析出D.原电池的正极是还原剂,总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此被还原2.下列反应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A.H2SO4+2NaOH===Na2SO4+2H2OB.2FeCl3+Fe===3FeCl2C.Mg3N2+6H2O===3Mg(OH)2↓+2NH3↑D.NaCl+AgNO3===NaNO3+AgCl↓3.有关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B.在原电池中,只有金属锌作为负极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D.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4.如图所示的装置,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吊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
化学苏教版高中选修原电池导优秀学案

原电池导学案
一、原电池概念:
二、设计原电池装置:
三、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
2
3
4
四、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干电池用久变软的原因
课后探讨:
1.请根据反应Fe + 2Fe 3+= 3Fe 2+,设计一个原电池。
画出该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并写出两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提示: 负极为Fe,正极为Cu(或C) ,
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电极反应式:
装置示意图:
2.铜锌原电池的演示实验中,其实铜表面产生气泡的同时,锌表面也有极少量的气泡产生,这是为什么?
3.如果将镁铝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的是不是原电池?如果是请写出电极反应式。
提示:
2Al + 2H2O + 2NaOH = 2NaAlO2 + 3H2 ↑。
原电池导学案(第二课时)

§4.1.2原电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以铜锌原电池为例,熟练掌握原电池工作原理。
2、能够熟练写出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
3、能够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二、【学习重难点】1、原电池工作原理(重点);2、能够熟练写出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难点)。
三、【复习回顾】填写下表中的空白四、原电池原理的应用①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例1、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D.粗锌(含铜.银)与稀硫酸反应②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例2、根据下列实验事实:①X+Y2+===X2++Y②Z+2H2O(冷)===Z(OH)2+H2↑③Z2+的氧化性比X2+弱④由Y、W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电极反应为:W2++2e-===W、Y-2e-=Y2+由此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W B.Y>X>W>Z C.Z>Y>X>W D.Z>X>Y>W ③用于金属的防护例3、如图: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中S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n极附近溶液的PH值(填“变大”、“变小”、“不变”)(3)C中被腐蚀的金属是,总反应式为,比较A、B、C 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④设计化学电池[小组活动]:利用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设计一个原电池装置。
⑴在下图左边方框中画出简易装置图,标明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简易装置图) (带盐桥的装置图)⑵上述简易装置的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解决以上问题,常将原电池设计成带盐桥的装置,请在上图右边方框中画出该原电池装置,标明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⑶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电池导学案新5页word文档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两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说出原电池的四个构成条件2. 能够在原电池的简图上画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3. 能够说出盐桥原电池中盐桥的两个作用,并设计一个盐桥原电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普通原电池与盐桥原电池的对比,组内合作交流,熟悉盐桥的两个作用。
2.通过分析盐桥原电池中电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理解盐桥原电池的构成。
3.通过自己绘制盐桥原电池工作简图,设计盐桥原电池,书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强化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普通原电池改进为盐桥原电池,并设计盐桥原电池的奥秘,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喜悦和永无止境,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预学案☆【温故】1、请写出形成原电池的条件:(1) (2) (3) (4) 2、看图回答问题:(1) 写出Zn 片和Cu 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和电池总反应 (2) 图上注明外电路中的电子流向、电流方向极电极反应式: 极电极反应式:反应(填“氧化”、“还原”) 反应(填“氧化”、“还原”) 总反应式: 内电路:阳离子向 极移动,阴离子向 极移动。
【自主学习】学科组长完成上图原电池装置。
组员观察记录锌片表面由 色变为 色,思考:该物质可能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该物质?该物质的产生,使锌片失去的电子全部通过了导线吗?对原电池的供电效率有何影响,如何解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1页第1—4段,在下面空白处写出你的想法。
【我的疑惑】CuSO 4溶液 片 Zn☆探究案☆【探究一】盐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请学科组长完成教材P71页实验4—1,组员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再阅读教材P71页实验—72页第三段,完成下列思考题: ①书写该盐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与总反应式 正极: 负极: 总反应式:②用不超过20个字概括出盐桥的两个作用,思考后讨论:如果把盐桥更换为金属导线,能实现盐桥的作用吗?简述其理由。
高中化学《原电池》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Z n C u第一节原电池学案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 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学习重点】 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学习难点】 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温习旧知】1、原电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
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反应。
2、如右图所示,组成的原电池: (1)当电解质溶液为稀H 2SO 4时: Zn 电极是____(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下同)反应; Cu 电极是______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
(2)当电解质溶液为CuSO 4溶液时: Zn 电极是____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Cu 电极是____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_反应.3、原 电池 原 理 :填写页表中的空白【学习新知】一、对锌铜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进一步探究【思考与交流】上图是我们在必修2中学习过的将锌片和铜片置于稀硫酸的原电池,如果用它做电源,不但效率低,而且时间稍长电流就很快减弱,因此不适合实际应用。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没有什么改进措施?原因:改进措施:【自学指导一】观察实验4-1,说出实验现象。
【思考与交流】改进后的装置为什么能够持续、稳定的产生电流?盐桥在此的作用是什么?[附:盐桥制法:1)将热的琼胶溶液倒入U形管中(注意不要产生裂隙),将冷却后的U 形管浸泡在KCl或NH4NO3的饱和溶液中即可。
2)将KCl或NH4NO3的饱和溶液装入U形管,用棉花都住管口即可]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的原因盐桥的作用二、由两个半电池组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不同区域进行,再以适当方式连接,可以获得电流。
高中化学4.1.1原电池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1 / 5第一节 原电池【学习目标】 : 1 、认识原电池原理;2、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电极反响式的书写;3、理解铜锌原电池的原理与构造。
【学习要点】 :原电池原理【学习过程】一、 1、原电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装置。
原电池反响的实质是 _____________ 反响。
2、如右图所示,构成的原电池:×( 1)当电解质溶液为稀H 2SO 4 时: Zn 电极是 ____(填“正”或“负”)极,CuZn其电极反响为 _______________ ,该反响是 ______(填“氧化”或“复原”, 下同)反响;Cu 电极是 ______ 极,其电极反响为______________ , 该反响是反响。
( 2)当电解质溶液为 CuSO 溶液时: Zn 电极是 ____极,其电极反响4为,该反响是________ 反响; Cu 电极是 ____ 极,其电极反响为_______________, 该反响为 _________反响 .「研究」:上图当电解质溶液为CuSO 4溶液时:现象 1: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移,并指示电子是由锌片流向铜片,在铜片表面有红色的铜析出。
结论: 发生了原电池反响,且此中锌为原电池的负极,铜为正极现象 2:跟着时间的连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角度渐渐减小,直至无电流经过。
同时锌片表面渐渐被铜所有覆盖。
剖析:锌与 CuSO 溶液发生置换反响,溶液中的 2+Cu在锌片表面被直接复原,析出的铜在锌片表4面构成原电池,渐渐使向外输出的电流强度减弱直至无电流再产生。
当电解质溶液为稀 H SO 时,在铜极上很快就齐集了很多氢气泡, 把铜极跟稀硫酸渐渐分开,24这样就增添了电池的内阻,使电流不可以通畅 ,电流也不停减弱。
解决方法:使用盐桥。
●盐桥:往常是KCl 饱和溶液和琼脂制成的胶冻。
如右图所示,构成的原电池:察看有什么现象发生?拿出盐桥,又有什么现象发生?现象:有盐桥存在时电流计指针 ,即 (有或无) 电流通 过 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两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说出原电池的四个构成条件
2. 能够在原电池的简图上画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 能够说出盐桥原电池中盐桥的两个作用,并设计一个盐桥原电池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普通原电池与盐桥原电池的对比,组内合作交流,熟悉盐桥的两个作用。
2. 通过分析盐桥原电池中电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理解盐桥原电池的构成。
3. 通过自己绘制盐桥原电池工作简图,设计盐桥原电池,书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强化 对原电池工作原
理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普通原电池改进为盐桥原电池,
并设计盐桥原电池的奥秘,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
与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喜悦和永无止境,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预学案^
【温故】
1、 请写出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1).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看图回答问题:
(1)写出Zn 片和Cu 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和电池总反应
⑵ 图上注明外电路中的电子流向、电流方向
【自主学习】
学科组长完成上图原电池装置。
组员观察记录锌片表面由 —色变为—色,思考:该物质可 能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该物质?该物质的产生, 使锌片失去的电子全部通过了导线吗?对原 电池的供电效率有何影响,如何解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71页第1 — 4段,在下面空白处写
出你的想法。
【我的疑惑】
.极电极反应式:
—反应(填氧化” 总反应式:
还原”
CuSO 4溶液 阳离子向 ________ 极移动,阴离子向
极移动
还原”
_极电极反应式:
—反应(填氧化” 内电路:
【探究一】盐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请学科组长完成教材P71页实验4—1,组员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阅读教材P71页实验一72页第三段,完成下列思考题:
①书写该盐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与总反应式
正极:负极:
总反应式:
②用不超过20个字概括出盐桥的两个作用,思考后讨论:如果把盐桥更换为金属导线,能实
现盐桥的作用吗?简述其理由
③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语言,从三个方面描述并在图中绘出盐
桥原电池闭合回路的形成过程:一、外电路中电子流向:从极
到___________ 极。
二、正负极两区电解质
溶液中阴阳离子流向:正极区为 _离子流向正极, 负极区为负极
反应生成 _离子进入溶液。
三、盐桥中阴阳离子流向:K+流向极
区,Cl-流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极区
【探究二】盐桥原电池的构成理解与设计
正极区: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电极反应式:负极区: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电极反应式:
作用
电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是否反应:电极材料是否参与电极反应:溶液那种离子参与电极反应:电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是否反应:电极材料是否参与电极反应:溶液那种离子参与电极反应:
电极电解质溶液电极电解质溶液
选材Fe片碳棒CuCl2溶液NaCl溶液Fe片Mg条NaCl溶液FeCb溶液更换判
断及理
由
归纳选
择标准
当堂检测:在教材P73页T6下的空白处完成该题
【体验分享】
第二节化学电源(两课时)
、学习目标
☆探究案^
1、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知道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国防中的实际应用
2、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作用
3、能用原电池反应表示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关系,了解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性能和适用范围。
4、正确书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重点难点]:
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燃料电池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
二、自主学习
1、化学电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点: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池优劣的判断标准:
2、化学电源
1.一次电池
2.二次电池
拓展
氢氧燃料电池
合作探究
常见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类型
1、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的书写:
(1)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列出总式两边化合价升高的有关物质为H2,转移电子数为
4e : 2H2 —4e ===4H。
⑵根据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用H +或0H —或其他离子配平,使两边电荷总数相等。
2H2 + 4OH —4e
===4H2O。
注意电子带负电荷;在碱性溶液中,电极反应式不宜出现H +0
⑶利用出0使两边的元素守恒,即得:2H2—4e—+ 4OH—===4出0。
同理,正极反应式的书写如下:
①02 + 4e ===20。
②O2 + 2H2O+ 4e—===40H—,注意:在碱性溶液中提供H +使02—变为0H —的是水,要写成化学式的形式。
将正、负极反应式相加,若得到总反应式,说明写法正确。
(4)负极失电子所得氧化产物和正极得电子所得还原产物,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如+ 4价的C 在酸性溶液中以CO?形式存在,在碱性溶液中以CO32-形式存在);
2、可充电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在书写可充电电池电极反应式时,由于电极都参加反应,且正方向、逆方向反应都能进行,所以要明确电池和电极,放电为原电池,充电为电解池;原电池的负极与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对应元素化合价升高;原电池的正极与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对应元素化合价降低。
3、给出电极反应式书写总反应方程式
根据给出的两个电极反应式,写出总反应方程式时,首先要使两个电极反应式的得失电子相等后将两式相加,消去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相同的物质即可。
注意:若反应式同侧出现不能共存的离子,如H +和OH —、Pb2+和SO4—,要写成反应后的物质如H2O和PbSO4。
三、研习
【典例、问题解析】
1、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 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放电
3Zn + 2K 2FeO 4 + 8出0 ^充^ 3Zn(0H) 2 + 2Fe(OH)3 + 2、 电瓶车所用电池一般为铅蓄电池,这是一种典型的
放电
池,电池总反应式为:Pb + PbO 2+ 4H +
+ 2SC 2
:充电• 2PbSC 4+ 2H 2O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负极板上发生了还原反应
B .放电时:正极反应是 Pb — 2e 「+ SOT ===PbSQ
C .充电时:铅蓄电池的负极应与充电器电源的正极相连
D .充电时:阳极反应是 PbSC 4 — 2e —
+ 2H 2O===PbO 2+ SO 4—
+ 4H +
3、镍-镉(Ni — Cd )可充电电池,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Cd (OH ) 2 +2Ni((充电2 L Cd+2NiO(OH)+2H 2O ,
放电
由此可知,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
A.Cd
B.NiO(OH)
C.Cd(OH) 2
D.Ni(OH) 2
4、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锌
一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
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 2(s)+H 2O(l)==Zn(OH) 2(s)+Mn 2O 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MnO 2(s)+H 2O(1)+2e —
=Mn 2O 3(s)+2OH —
(aq)
C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 .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 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 6.5g
5、 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 KOH 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 和氧气,其总反应
为:2C 2H 6 + 7O 2 + 8KOH====4K 2CO 3+ IOH 2O ,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 是( )
A. 正极反应为 I4H 2O + 7O 2+ 28e ====28OH
B. 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 升高
C. 每消耗1 mol C 2H 6,贝U 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 mol
D. 放电过程中K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疋的
L —铅番电池示意图
4K0H
可充电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