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看慢性咽炎

合集下载

缓解慢性咽炎的中西医结合

缓解慢性咽炎的中西医结合

缓解慢性咽炎的中西医结合慢性咽炎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咽黏膜慢性炎症,其症状包括咽部疼痛、咳嗽、嗓子干燥和喉咙不适等。

该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及时缓解慢性咽炎症状变得尤为重要。

在治疗慢性咽炎时,中西医结合疗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从多个方面协助患者获得持久缓解和改善。

本文将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和效果。

一、中医治疗慢性咽炎中医将慢性咽炎归纳为“咽炎”范畴,认为其形成源于虚实两方面的因素。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主要采用草药煎剂、针灸和中药外敷等方法,以调理患者的体内环境,帮助其恢复咽部黏膜的正常功能。

1. 草药煎剂治疗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常采用中草药的煎剂饮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将适宜的草药进行配方,例如当归、百合、枇杷叶等草药,这些草药能够清热解毒,润燥养阴,起到舒缓咽喉症状的作用。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的常见方法之一。

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针灸可以起到舒缓炎症、改善血液循环和增强患者抵抗力的作用。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太阳穴、合谷穴和风池穴等。

3. 中药外敷中药外敷是指将适宜的中草药制成贴敷或漱口液,然后涂抹或喷洒在患者咽部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中药外敷方法包括银黄口服液漱口、罗汉果糖浆外敷等,这些方法能够起到消炎、镇痛和保护黏膜的作用。

二、西医治疗慢性咽炎西医治疗慢性咽炎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抗生素和抗炎药的使用,以及外科手术等方法来改善慢性咽炎的症状。

1. 药物治疗西医常采用药物治疗慢性咽炎,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药物,如局部喉咽消炎药、抗过敏药、去痰药等,以缓解喉咙疼痛和减少咳嗽。

2. 抗生素和抗炎药如果慢性咽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西医常会开具抗生素来抑制病菌的生长。

此外,抗炎药也是西医治疗慢性咽炎的重要一环。

3. 外科手术一些严重的慢性咽炎患者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来缓解症状。

外科手术可以去除引起咽炎的病变组织,如扁桃体、腺样体等。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相结合,以取长补短。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与草药调理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与草药调理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与草药调理咽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由于咽部组织受到病毒或细菌的感染引起。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炎症反复或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的情况,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中医草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缓解慢性咽炎的症状,并调理身体从根本上减少炎症。

中医认为,慢性咽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生活作息不规律、过度使用嗓音等。

虚实寒热是中医对疾病的基本分类,对于不同类型的慢性咽炎,中医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中医药治疗中,医师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对于慢性咽炎,中医常采用中药内服和外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内服方剂有川贝母炭汤、鱼藤炭汤等。

这些方剂主要通过清热解毒、润燥止咳的作用,有效缓解咽部疼痛、干痒、发痒等症状。

同时,中药调理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减少病毒或细菌的侵袭。

除了内服草药,中医还会建议患者进行外用治疗。

常用的外用方法包括咽部洗液、咽部喷雾、保温敷贴等。

这些治疗可以直接作用于咽部,减轻炎症的程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康复。

中医强调个体化的治疗,因此在选择草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调理。

例如,如果慢性咽炎伴有实热症状,中医会常用百合、连翘、金银花等清热解毒的药材;如果慢性咽炎属于虚寒型,中医则会使用党参、黄芪、肉桂等温阳散寒的草药。

除了中药调理外,中医还注重慢性咽炎患者的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健康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平衡。

对于慢性咽炎患者,中医建议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此外,中医还推荐慢性咽炎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和保持良好的心态。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病毒排斥。

良好的心态可以减轻身体的压力,增强自愈能力,有助于康复。

总之,中医草药调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

通过合理使用中药内服和外用,调理患者的体质,增强身体免疫力,缓解症状,加速康复。

咽炎的中医概念是

咽炎的中医概念是

咽炎的中医概念是咽炎是指咽部黏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根据中医理论,咽炎主要与以下几个概念相关:风邪、火热、痰湿、肺胃热毒和气滞等。

以下将从中医理论的角度详细解释这些概念。

首先,中医认为咽炎通常由外邪入侵引起,其中风邪是最主要的外邪类型。

风邪是一种外来的病邪,具有快速传播、易变易动的特点,常常通过呼吸道进入咽部。

同时,风邪容易与其他邪气相互合并,形成了复杂的病理机制。

其次,中医认为咽炎的发病机制与火热密切相关。

火热是一种病邪,具有向上炎热的特点。

当火热侵犯咽部时,会引起咽部黏膜的充血、肿胀和疼痛等症状。

此外,火热还会促进痰湿的生成和积聚。

痰湿是指体内湿气和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痰液异常。

中医认为痰湿是咽炎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

痰湿可来源于饮食不当、腹腔脏腑湿热、肺气失调等多种原因,它会影响咽部的正常排泄功能,导致痰液堆积在咽部,进而引发咽炎。

此外,中医认为咽炎的发生与肺胃热毒关系密切。

肺为呼吸之官,胃为脏腑之海。

当肺胃热毒存在时,它们会上蔓咽部,引发炎症。

热毒是一种病邪,具有热燥、毒邪等特点,它会加重咽部的炎症反应,使咽炎症状更加严重。

最后,中医认为气滞也是咽炎的发病机制之一。

气滞是指气机不畅,导致气血运行不顺畅。

气滞可能是由于情绪不畅、饮食不适和体内痰湿阻滞等原因引起的。

当气机堵塞时,会导致咽部气机失调,影响咽部的正常功能,诱发咽炎。

总结起来,中医对咽炎的概念主要包括风邪、火热、痰湿、肺胃热毒和气滞等。

咽炎是外邪入侵体内,肠胃功能异常,湿热痰浊堆积,气血运行不畅等多种病理因素作用下引发的一种咽部疾病。

中医治疗咽炎主要通过辨证施治,调理肺胃、祛除邪痰、通畅气机,以达到治愈咽炎的目的。

慢性咽炎从少阳论治之微见

慢性咽炎从少阳论治之微见

慢性咽炎从少阳论治之微见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长期受炎症刺激,导致咽部充血、充满痰液、疼痛不适的一种疾病。

根据中医的理论,慢性咽炎可以从少阳论治,通过调理少阳经脉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少阳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起到“联系上下,运行升降”的作用。

中医认为,慢性咽炎的发生与少阳脉络的畅通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中医草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来调理少阳经脉,治疗慢性咽炎。

在中医的治疗中,一般会采用中草药来治疗慢性咽炎。

一种常用的草药是黄芩。

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消炎、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

此外,黄芩还可以改善咽部黏膜的功能,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使得咽部恢复健康。

除了黄芩外,中医中还有许多草药可以用来治疗慢性咽炎。

比如,地骨皮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润燥的作用;白鲜皮可以清除咽部的炎症,减轻症状的发作。

使用这些中草药时,一般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体质的方剂,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因此,在治疗慢性咽炎时,最好还是到医院找到专业的中医师傅进行治疗。

除了中草药外,针灸也是治疗慢性咽炎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可以调节经络的畅通,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具体来说,在治疗慢性咽炎时,常用的穴位有合谷、曲池、迎香等。

通过对这些穴位的刺激,可以促进人体体液的循环,加速炎症的消退,达到治疗的效果。

此外,在治疗慢性咽炎时,还可以进行推拿疗法。

推拿是利用手法对人体进行按摩、揉捏、推拿,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通过推拿,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增加咽部的供血量,加速炎症的消退。

在推拿过程中,按摩和刺激咽部的相关穴位,可以起到舒缓症状、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总的来说,慢性咽炎的治疗可以从少阳论治的角度出发。

通过调理少阳经脉,采用中草药、针灸、推拿等方法,可以达到有效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

然而,治疗慢性咽炎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接受治疗时,最好还是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是一种咽部黏膜长期受炎症刺激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喉咙不适、咳嗽、咳痰等。

中医学认为,慢性咽炎是由于肺、胃、肝三脏功能失调导致的,因此,中药治疗慢性咽炎能够从整体调理身体、改善炎症症状,达到根本治疗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

首先,中医认为肺主气,气机畅通能够保证气机升降正常,所以治疗慢性咽炎首先要调理肺气。

常用的中药有百合、麦冬、天花粉等具有滋阴清肺、润燥止咳的功效。

这些中药养肺润燥,能够帮助改善喉咙的不适感以及减少咳嗽症状。

其次,胃的健康与咽喉也有一定的关系。

中医认为,胃火旺的人易患咽喉问题,因此,治疗慢性咽炎还需要调理胃功能。

常用的中药包括陈皮、白芍、黄连等,这些药物有清热解毒、燥湿化痰的功效,能够改善胃火过旺引起的咽喉不适。

此外,肝气郁结也是慢性咽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医认为,情绪过度压抑、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到喉咙的正常功能。

所以,在治疗慢性咽炎时,也需要调理肝气。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郁金、青皮等,这些中药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舒缓肝气郁结引起的咽喉不适。

综上所述,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是通过调理肺、胃、肝三脏的功能来达到的。

然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所以中药的治疗方案也有所差异。

在接受中药治疗前,建议患者首先寻求专业中医的诊断和建议,以确定合适的中药治疗方案。

此外,中药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发挥作用,患者需持续服用并配合饮食调理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中药治疗慢性咽炎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从整体调理身体、改善咽喉不适的症状。

然而,中药治疗需要个体化方案,患者应该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且持续进行治疗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中药治疗慢性咽炎有所帮助。

经方中治疗慢性咽炎的方剂

经方中治疗慢性咽炎的方剂

经方中治疗慢性咽炎的方剂慢性咽炎是指喉咙后壁、扁桃体和喉头黏膜慢性炎症的一种疾病。

它常常由咽喉部组织受到刺激或感染引起,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疼痛、口臭等。

传统中医药学中有许多经方可以治疗慢性咽炎,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且有效的方剂。

1. 麦门冬汤麦门冬汤是一种具有清热化痰的方剂,适用于慢性咽喉炎症伴有痰多黏腻、大量咳嗽的患者。

它由麦门冬、茯苓、生地黄、半夏、白芍、炙甘草等中药组成。

麦门冬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茯苓和生地黄能清热化痰,半夏则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

2. 五味子炖雪梨汤五味子炖雪梨汤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咳嗽、咽喉肿痛的方剂。

它由五味子、雪梨、蜂蜜组成。

五味子具有润肺止咳、化痰止咳的作用,雪梨则能清热润肺、生津止咳。

蜂蜜具有润肺、润喉的功效,能够缓解喉咙疼痛。

这个方剂尤其适合咽喉干燥、伴有咳嗽的患者。

3.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一种温中解表、调和气血的方剂。

它由柴胡、桂枝、干姜、人参、大枣、生牡蛎等中药组成。

柴胡具有解表宣肺、抑制炎症的作用,桂枝和干姜能够温中散寒,人参则能补气养阴。

这个方剂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咽炎的患者。

4. 女贞子汤女贞子汤是一种具有益气清热、滋阴降火的方剂。

它由女贞子、黄芩、夏枯草、黄连等中药组成。

女贞子具有益气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黄芩和黄连则能清热解毒、抑制炎症。

这个方剂适用于喉咙肿痛、干燥、口渴的患者。

除了中药方剂外,中医还推荐一些饮食方面的调理方法来帮助治疗慢性咽炎。

首先,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够增强免疫力,促进咽喉组织的修复。

多喝温开水和绿茶,可以缓解喉咙干燥和疼痛的感觉。

此外,避免辛辣食物、酒精和烟草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喉的炎症。

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喉咙疾病,但通过中医药治疗,我们可以缓解症状、改善疾病。

这些经方中的方剂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中医师进行指导,并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来调整剂量和疗程。

同时,合理调节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治疗慢性咽炎的重要方法。

慢性咽炎的中医诊断

慢性咽炎的中医诊断

慢性咽炎的中医诊断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的慢性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咽部干燥、灼痛、异物感、声音嘶哑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在慢性咽炎的诊断上有着独特的方法和经验,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医诊断慢性咽炎的相关知识。

根据中医理论,慢性咽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体质虚弱、饮食不当、情绪不稳、环境污染等。

因此,在中医诊断中,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首先,中医会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来诊断慢性咽炎。

常见的症状包括咽部灼热疼痛、咳嗽、干燥感、声音嘶哑等。

医生会详细询问这些症状的发生频率、时间、加重原因等信息,以帮助确定疾病的性质和病程。

其次,中医重视通过观察舌苔和脉象来进行诊断。

舌苔是中医常用的辨证依据之一,慢性咽炎的舌苔一般为黄白或黄腻,舌体常呈红、淡红或有瘀点。

脉象是中医医生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的方法。

在慢性咽炎的诊断中,常见的脉象有细弱、滑数、濡腻等。

此外,中医还会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望诊和闻诊。

望诊主要是观察患者的面色、精神状态以及咽部的红肿情况。

常见的慢性咽炎病人面色晦暗、精神疲倦;咽部可见充血、水肿等症状。

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来判断病情,慢性咽炎患者的声音通常会有嘶哑、干涩的表现。

综上所述,中医诊断慢性咽炎主要通过症状询问、舌苔观察、脉象判断以及望诊和闻诊等方法进行。

在实际诊断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艾灸等,旨在改善患者的咽部炎症症状,提高免疫力和体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并非用于自行诊断或替代医生的诊断。

如果您怀疑自己罹患慢性咽炎,请及时就医,接受专业中医师的诊断和治疗。

慢性咽炎的中医辨证施治

慢性咽炎的中医辨证施治

慢性咽炎的中医辨证施治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咽部疾病,临床上常见症状包括咽部干痛、异物感、咳嗽等。

中医学认为,慢性咽炎属于“咽炎”范畴,主要与外感风寒、肺热、气阴两虚等因素相关。

对于患有慢性咽炎的患者,中医辨证施治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

下面将介绍慢性咽炎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

一、风寒侵袭型慢性咽炎风寒侵袭型慢性咽炎是由于寒邪侵袭咽部导致,主要表现为咽痛、咽干、咳嗽等症状。

针对此种类型的慢性咽炎,中医通常采用温化寒邪的方法进行治疗。

方药可选用桂枝汤合附子理中汤,同时可选择适当的外治方法,如艾灸等。

二、热毒内蕴型慢性咽炎热毒内蕴型慢性咽炎是指由于内热毒邪引起的咽炎,主要症状为咽痛、咽干、口苦等。

治疗此类慢性咽炎,中医常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方药可选用黄连解毒汤合板蓝根汤,外治可用喉炎片等。

三、气阴两虚型慢性咽炎气阴两虚型慢性咽炎是指由于气虚和阴虚导致的咽炎,主要表现为咽痛、干咳、声音嘶哑等。

中医治疗此类慢性咽炎,主要强调补益气阴的方法,方药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合益气养阴汤,外治可采用滋润喉部的方法,如槐花膏、蜂蜜等。

四、血瘀痰湿型慢性咽炎血瘀痰湿型慢性咽炎是指由于湿邪瘀阻引起的咽炎,主要表现为咽痛、咳嗽、异物感等。

中医治疗此类慢性咽炎,主要以行气破瘀、化痰湿为治疗原则。

方药可选用淡竹叶石膏汤合消炎功效的药物,如红霉素软胶囊等。

五、肝火上扰型慢性咽炎肝火上扰型慢性咽炎是指由于肝火偏盛引起的咽炎,主要表现为咽痛、咳嗽、干燥等。

中医治疗此类慢性咽炎,首要以清肝泻火为治疗原则。

方药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合龟龄丸,外治可使用清热解毒、润喉利咽的方法。

总之,针对不同类型的慢性咽炎,中医辨证施治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中药内服和外治相结合,各种治疗方法相互促进,以达到治愈和缓解慢性咽炎的效果。

但是,在选择治疗方法之前,建议患者先就医进行中医师的辨证论治和建议,以免对自身健康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咽干咽痒、干咳,秋冬季尤甚,多方治疗无效。

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称有一种30天治愈咽炎的纯中药特效方,“无效不要钱,保证不复发,复发就退款”,还有联系电话。

欣喜之下,王先生就拨通了那个电话。

话筒那头的女士非常热情,担保该特效中药与众不同,可以治愈王先生的痼疾,而且可以邮购,款到当天就发货。

这让饱受看病之苦的王先生又燃起了一丝希望,马上去邮局汇了款。

可回到家,他又不放心起来……
可以肯定地说,目前对慢性咽炎,无论中医西医都尚无特效之药。

中医认为,慢性咽炎多由脏腑虚弱、咽喉失养,或邪滞于咽所致。

其病情复杂,治疗困难,疗程较长,且易复发。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咽炎多因反复感冒或感冒失治,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加上工业污染、粉尘、异味、气候突变等因素所致,除积极的选择药物治疗外,还需多方位预防。

可见,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治慢性咽炎都需要长期、综合的努力。

见效容易根治困难
有些人认为慢性咽炎既然是“炎”,就要消炎、杀菌,于是青睐抗生素。

实际上,咽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咽炎与感染(大都为病毒感染)、理化刺激有关,慢性咽炎与感染的关系并不密切,所以治疗首选不是“杀菌消炎”,抗生素并不合适,而应对症选用合适的药物。

中医以辨证为依据,因人、因时、因地选取不同的治疗药物,相对疗效较好,但也绝非“30天”就可轻松治愈。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一般1~2周即可见效,但要彻底治愈,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很多患者常因治疗后症状改善或症状不明显了,常常就忽视了继续治疗和保养,致使病程延长,症状顽固。

故防治本病,病人必须有信心和毅力,并注意日常预防和调养。

慢性咽炎以咽部不适为主要表现,具体地说,各人又有咽干、咽痒、干咳、异物感、烧灼感、轻微疼痛、痰阻感等区别。

中医将慢性咽炎分成四个常见证型:肺肾阴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和痰凝血瘀,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减用药,效果不错。

当然,临床上的慢性咽炎并不完全能纳入这四个分型中,不过中医药的长处就在于随症千变万化,同样是慢性咽炎,中医师却可对两个患者开出完全不同的处方,效果喜人也是情理之中的。

有以下症状特点的慢性咽炎患者特别适合中医药治疗。

1. 特点:咽部干燥,灼热疼痛不适,午后较重:或咽部不利,干咳痰少而稠:或痰中带血,手足心热……
分析:这类患者以肺肾阴虚为特点,养阴清肺的汤药和成药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汤等加减常有显效。

2. 特点:咽喉不利或痰粘着感,咽燥微痛,口干而不欲饮或喜热饮,易恶心:或时有呃逆反酸,平素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胃纳欠佳:或腹胀、大便不调……
分析:这类患者存在脾胃虚弱,治宜益气健脾、升清利咽,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

3.特点:咽部异物感,痰涎稀白,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冷痛,腹胀纳差,腹泻……
分析:这是脾肾阳虚型慢性咽炎的表现,治宜补益脾肾、温阳利咽,方选附子理中丸加减。

4. 特点:咽部异物感,痰粘着感,灼热感:或咽微痛,痰粘着难咯,咽干不欲饮,易恶心呕吐,胸闷不适……
分析:这些患者属于痰凝血瘀,治宜祛痰化瘀、散结利咽,方选贝母瓜蒌散加味。

晨起干咳有时也是咽炎
有的人晨起时会出现较频繁的刺激性咳嗽,没有痰。

这种“晨起干咳”常被患者和家属误认为是感冒或者气管炎,进行错误治疗。

其实,这很可能是慢性咽炎的表现,因为咽后壁多有分泌物,经过一夜积聚在局部引起刺激性症状。

有一点可供鉴别:如果咳嗽时常无分泌物咳出,严重时可引起作呕,往往在用嗓过度、受凉或疲劳时加重,就要想到慢性咽炎的可能,要去咽喉专科就诊。

“八食”原则调养关键
慢性咽炎的药物治疗虽然重要,但不可忽视预防调理。

其中,中医在饮食调养方面提出八个原则:
一、忌食。

患者要少饮酒,少吃刺激性食物,应忌食姜、椒、芥、蒜及一切辛辣之物,因为此类食物易加重慢性咽炎。

二、清食。

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

日常饮食重在清肺养阴、化痰散结。

三、熟食。

食物经高温煮熟,可以杀菌灭毒,分解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四、配食。

即饮食调配,应注意粗细杂粮的搭配,荤素食的搭配及寒热性的搭配。

五、节食。

对于节食,古人有很多精辟的见解,如“食无求饱”、“不欲过饥,饥则败气”等。

六、博食。

所谓博食,就是不偏食,以满足人体对脂肪、蛋白质、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素的需求。

七、热食。

中医认为,人之热腹不宜承受过多的冷食,即使在盛夏,也不主张多进冷饮,尤其是体虚老人,更不宜冷食。

八、药食;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认为一般食物均可入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

有利咽炎患者的食物
水果:橘子、广柑、菠萝、甘蔗、橄榄、鸭梨、苹果、桃子、西瓜等
蔬菜:青菜、大白菜、胡萝卜、番茄等
水及清凉饮料:可常饮绿茶、菊花茶,但饮料不能太浓
咽炎患者常饮洋参枸杞茶有好处吗
有些慢性咽炎患者习惯饮用西洋参枸杞泡茶,认为可以养阴生津、缓解咽喉干燥等不适。

实际上,西洋参、枸杞有补气养阴之功效,因此对咽喉干燥、灼热、疼痛不适、痰多粘稠等阴虚火旺型的患者,是不适用的。

而由于气阴不足而导致的慢性咽炎,证见咽干、口干、舌红少津、干咳无痰等,常以西洋参、枸杞泡茶饮用则颇有好处。

慢性咽炎食疗方
* 糖渍海带:取海带300克,白糖适量。

将海带洗净,切丝,用沸水烫一下捞出,加适量白糖腌3日,佐餐。

适用于咽干,有痰质粘,难以咯出者。

* 蜂蜜茶:取绿茶、蜂蜜各适量。

将茶叶用小纱布袋装好,置于杯中,用沸水泡茶,凉后加蜂蜜搅匀,每隔半小时用此溶液漱口并咽下,见效后连用3日。

* 麻油蛋汤:取鸡蛋一只,麻油适量。

将鸡蛋打入杯中,加麻油搅匀,冲入沸水约200毫升,趁热缓缓饮下。

以清晨空腹为宜。

* 橄榄茶:取橄榄两枚,绿茶1克。

将橄榄连核切成两半,与绿茶同放入杯中,冲入开水,加盖闷5分钟后饮用。

* 三汁饮:麦冬10克,生地15克,藕100克。

麦冬、生地、藕一起加水(500~1000 毫升)煮汁饮服。

科学保健减少复发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含有中药成分、功效润喉利咽、自称能治疗各类慢性咽炎的薄荷糖、清凉糖、喉宝糖、润喉糖等,这些糖深得咽炎患者青睐。

实际上,这些糖只适用于以咽部干燥为主的患者,那些以咽喉痰阻感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咽部经常有粘痰附着,咯之不出,必
须频繁清嗓或反复咳嗽才能清除出少量粘稠半透明状粘痰,或者饮水后痰液才易排出)则不宜过多服用,中医认为后者体内有痰湿,而糖果为甜腻之品,能助湿生痰,多吃反而会加重症状。

另外,中医辨证为脾虚湿困的患者(表现为舌苔厚腻或白腻、饮食不香等),也不宜多服上述润喉利咽糖等甜腻之品。

平日,慢性咽炎患者重视以下保健措施,可以减轻症状、减少复发。

一、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防止慢性咽炎急性发作。

在流感易发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可服用一些预防感冒的中药如板蓝根冲剂等。

二、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引起机体防御功能下降,感染病菌而发病。

三、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是防治慢性咽炎的有效措施。

居室空气干燥或过冷、过热、过湿都可影响咽部黏膜的防御功能,造成功能障碍、咽部感觉异常,日久而成慢性咽炎病变。

四、注意口腔和鼻腔卫生,防治口、鼻疾病。

口腔、鼻腔、鼻窦的慢性感染常可因病毒、细菌、脓液等波及咽部黏膜而导致咽炎,因此要及时治疗。

鼻腔黏膜感觉不适时,要多注意补充一些维生素A,也可以做些“表面功夫”———用淡盐水冲洗,或是用棉花条蘸取薄荷油或石蜡油,增加鼻腔的湿润度。

五、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因为慢性咽炎疗程长、疗效慢,不容易完全治愈,病人常常失去治疗的信心。

避免过分紧张、焦虑,保持心情舒畅、乐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均有利于本病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