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分析六步法
动脉血气分析六步法

采血管应选择适当的规格和材质,以确保密封性能良好。采血时应确保采血管紧 密封闭,避免空气进入。采血后应尽快将采血管放入温度适宜的环境中保存,避 免光照、温度波动等因素对样本造成影响。
及时送检
总结词
及时送检是保证血气分析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应尽快将采集的血液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详细描述
通过连续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可以评估治疗效果,为后续治 疗提供依据。
THANKS。
临床意义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对于呼吸衰 竭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对于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能需要 使用碱性药物进行治疗。
04
酸碱平衡评估
酸碱平衡指标解读
pH值
表示血液酸碱度的指标,正常范 围为7.35-7.45。pH值低于7.35 表示酸中毒,高于7.45表示碱中
在综合分析时,应关注各检查结果之间的关联性,避免出现矛盾或误导性的结论。
为临床提供治疗建议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医生可以 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 ,从而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对于酸碱平衡紊乱的患者,医生可以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判断是代谢性还是 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从而采用相应 的治疗措施。
采血部位
采血部位一般为桡动脉、肱动脉或股动脉。采血时应选择管腔较大、 位置较浅的动脉,以便于采血和保证结果的使用注射器抽取适量动脉血液。采血 时应避免过深或过浅,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样本处理
采得血液样本应立即进行检测,如不能立即检测,应妥善保存样本, 避免污染和蒸发。
SO2降低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疗, 必要时机械通气。
pH失衡
根据酸碱平衡紊乱类型,给予 适当的酸碱平衡调节治疗。
动脉血气分析六步法PPT课件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 正常年轻人一般不超过15~20mmHg (2~2.7kP), 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一般不超过30mmHg(4Kp) p(A-a )O2增加见于肺换气功能障碍。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与血红蛋白 的结合程度,是单位血红蛋白含氧百分数。正常 值95%~98%。 P50 :SaO2为50%时的PaO2 , 代表Hb与O2的亲和 力。正常值26.6mmHg(3.55kP)。P50升高时,Hb与 O2的亲和力下降,氧离曲线右移;P50降低时, Hb与O2的亲和力增加,氧离曲线左移。
酸碱平衡紊乱主要分为以下五型:
代谢性酸中毒——根据AG(阴离子间隙值)又可分为 AG增高型和AG正常型 AG增高型代酸:指除了含氯以外的任何固定酸的血浆浓度增多时的代谢性 酸中毒。特点:AG增多,血氯正常。 AG正常型代酸:指HCO3- 浓度降低,而同时伴有Cl-浓度代偿性升高时,则呈 AG正常型或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特点:AG正常,血氯升高。 呼吸性酸中毒——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是以体内CO2潴留、血浆中H2CO3浓度原发性增高为特征的酸碱 平衡紊乱。 代谢性碱中毒——根据对生理盐水的疗效,将代谢性碱中毒分为用生理盐水 治疗有效的代谢性碱中毒和生理盐水治疗无效的代谢性碱中毒两类。 代谢性碱中毒是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升高为基本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碱中毒—— 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主要是由于肺通气过度所引起的以血浆中H2CO3浓度原发性减 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碳酸氢(HCO3—):包括实际碳酸氢(AB)和标准碳 酸氢(SB) AB:是在实际条件下测得血浆的HCO3—含量, 正常22~27 mmol/L,平均24 mmol/L; SB:是在动脉血38℃、PaCO2 40mmHg、SaO2 100%条件下,所测血浆的 HCO3—含量。 代谢性酸碱紊乱时AB = SB ; 呼酸时AB>SB ; 呼碱 时AB<SB。 当HCO3— < 22mmol/L时,可为代谢性酸中毒; 当HCO3— > 27mmol/L时,可为代谢性碱中毒;
经典动脉血气分析六步法修订版

如果观察到的代偿程度与预期代偿反应不符,很可能存在一 种以上的酸碱异常。
第五步—计算阴离子间隙(如果存在代谢
性酸中毒)
AG = [ Na+ ] - [ Cl- ] - [ HCO3- ] = 12 ± 2 ◇正常的阴离子间隙约为 10-14 mEq/L AG帮助区别代谢性酸中毒类型和诊断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对于低白蛋白血症患者, 阴离子间隙正常值低于 12 mEq/L 低白蛋白血症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每下降1 mg/dL,阴离子 间隙“正常值”下降约 2.5 mEq/L AG+2.5x(4.0-Alb) (例如,血浆白蛋白 2.0 mg/dL 患者约为 7 mEq/L)。 根据AG水平进行鉴别 —高AG代酸 —AG正常代酸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PH>7.42; PaCO2 <38mmHg
急性[ HCO3- ] 下降 = 2 x ( ∆ PaCO2 / 10 ) 慢性[ HCO3- ] 下降 = 5 x ( ∆ PaCO2 / 10 ) 至 7 x ( ∆ PaCO2 / 10 ) 2-5天内完全代偿
第四步— 针对原发异常是否产生适当的
动脉血气分析六步法
根据 Henderseon-Hasselbach 公式评估血气数值的内在一致性。 [H+]=24x(PaCO2)/[HCO3- ] ◇如果 pH 和 [H+ ] 数值不一致, 该血气结果可能是错误的 。
pH 7.00 7.05 7.10 7.15 7.20 7.25 7.30 7.35 7.40 7.45 7.50 7.55 7.60 7.65
病例二
患者,男,22岁,既往有DM病史,现因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急查动脉血 气值如下:Na=128,K=5.9,Cl=94,HCO3= 6, PCO2=15,PO2=106, PH=7.19,BG=324mg/dl + 第一步:评估血气数值的内在一致性[H ]=24x(PaCO2)/[HCO3 ] 24×15/6=60,血气数值是一致性。 第二步—是否存在碱血症或酸血症? pH < 7.35, 酸血症 第三步— 是否存在呼吸或代谢紊乱? pH < 7.35,pH ↓,PaCO2 ↓,所以该 病人为代谢性酸中毒。 第四步— 针对原发异常是否产生适当的代偿? PaCO2 = ( 1.5 x [ HCO3- ] ) +8 ± 2 ( 1.5 x 6 ) +8 ± 2=15-19,与PaCO2相符,说明该患者是原发性代谢性酸 中毒。
动脉血气分析六步法PPT课件

[第二步]是否存在碱血症或酸血症?
pH < 7.35 酸血症 pH > 7.45 碱血症 ◇通常这就是原发异常。 ◇记住:即使pH值在正常范围(7.35 -7.45 ),也可能存在酸中毒或碱 中毒。 ◇你需要核对PaCO2,HCO3- ,和阴离 子间隙。
[第三步] 是否存在呼吸或代谢紊乱? pH值改变的方向与PaCO2改变方向的 关系如何?
mmol/L [分析] : 单从血气看,是“完全正常” ,但结合电解质水平,AG=26mmol,
>14mmol,提示伴高AG代谢性酸中毒。
酸碱来源
可经肺排出的挥发酸—碳酸;是体内产生最 多的酸性物质。H2CO3→HCO3-+H+
肾排出的固定酸—主要包括硫酸、磷酸、尿 酸、丙酮酸、乳酸、三羧酸、β—羟丁酸和 乙酰乙酸等。
分型
根据血液pH的高低,<7.35为酸中毒,>7.45为碱中毒。 HCO3-浓度主要受代谢因素影响的,称代谢性酸中毒或代谢
性碱中毒。 H2CO3浓度主要受呼吸性因素的影响而原发性增高或者降低
的,称呼吸性酸中毒或者呼吸性碱中毒。 在单纯性酸中毒或者碱中毒时,由于机体的调节,虽然体
内的HCO3-/H2CO3值已经发生变化,但pH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称为代偿性酸中毒或代偿性碱中毒。 如果pH异常,则称为失代偿性酸中毒或失代偿性碱中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表1:酸碱失衡的特征
异常
pH 原发异常 代偿反应
代偿极限
代谢性酸中毒 ↓ HCO3-↓ PaCO2 ↓
10mmHg
代谢性碱中毒 ↑ 呼吸性酸中毒 ↓ 呼吸性碱中毒 ↑
HCO3-↑ PaCO2 ↑ PaCO2 ↑ HCO3- ↑ PaCO2 ↓ HCO3- ↓
血气分析六步法口诀

血气分析六步法口诀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于临床诊断及监测的检验方法,通过对血液中的气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和代谢功能,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疾病进展情况。
在进行血气分析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六步法进行操作,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血气分析六步法的口诀,并对其进行解释和应用。
血气分析六步法的口诀为:采、送、放、测、报、解。
首先是“采”字,指的是采集血液样本。
通常采集血液样本的部位是尺桡动脉或股动脉,因为这些动脉比较浅且较容易接近,采血时使用的器械可以是动脉采血针或采血管。
采血前需要事先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试剂,采血前要进行充分洗手并戴好手套,保持无菌操作环境。
在采集血液时,要注意准确掌握采血的刺入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到动脉壁,同时要注意采集足够的血液量以满足后续的检测需求。
接下来是“送”字,指的是将采集好的血液样本送到检验室进行分析。
血液样本在送检之前需要进行标记和登记,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追踪性。
送检时要注意样本的保存和运输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样本的变化和分解,影响检测结果。
然后是“放”字,指的是将血液样本放入血气分析仪中进行检测。
血气分析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和分析血液中气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指标的设备。
在放置血液样本之前,需要对血气分析仪进行校准和质控,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放置血液样本时要注意操作的正确性和仪器的故障排除。
接着是“测”字,指的是对血液样本进行测量。
血气分析仪会根据样本的特性自动测量各项指标并生成一个结果报告。
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仪器的稳定和恒温,避免因温度变化带来的误差。
同时要注意测量的时机和频率,合理安排样本的检测顺序,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监测需要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测量。
接下来是“报”字,指的是将测量得到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报告。
在分析血气结果时,需要将各项指标的数值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
通过与正常参考范围的对比和与患者的病情相结合,可以得出一个较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动脉血气分析六步法ppt课件

二. PaO2 :判断呼吸衰竭的主要指标
呼吸衰竭分为Ⅰ型和Ⅱ型(标准为海平面平静呼吸空气条件下): Ⅰ型呼吸衰竭 PaO2 <60mmHg PaCO2正常或下降 Ⅱ型呼吸衰竭 PaO2 <60mmHg PaCO2 > 50mmHg 从呼吸衰竭分型的定义中可以看出: Ⅰ型呼吸衰竭缺氧,无CO2潴留,反映存在肺换气障碍 Ⅱ型呼吸衰竭缺氧,有CO2潴留,反映至少存在肺通气障碍(要不然 CO2会被排出去 的),伴或不伴换气障碍。 注:有的朋友容易记混呼衰分型,可用Ⅱ型呼衰有二氧化碳潴留, Ⅱ二同音来协助 记忆。
常用的监测酸碱失衡的指标
HCO3- 即AB(acute bicarbonate)
在实验条件下所测的血浆HCO3- 值
正常值22~27mmol/L,平均值24mmol/L 动、静脉血HCO3- 大致相等 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 HCO3- <22mmol/L 代酸或呼碱代偿 HCO3->27mmol/L 代碱或呼酸代偿 在标准条件下测得的HCO3-值 正常值22~27mmol/L,平均值24mnol/L 正常情况下AB=SB AB↑>SB↑代碱或呼酸代偿 AB↓<SB↓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
酸碱平衡紊乱主要分为以下五型:
代谢性酸中毒——根据AG值又可分为 AG增高型和AG正常型。 AG增高型代酸:指除了含氯以外的任何固定酸的血浆浓度增多时的代谢性 酸中毒。特点:AG增多,血氯正常。 AG正常型代酸:指HCO3- 浓度降低,而同时伴有Cl-浓度代偿性升高时,则呈 AG正常型或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特点:AG正常,血氯升高。 呼吸性酸中毒——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是以体内CO2潴留、血浆中H2CO3浓度原发生增高为特征的酸碱 平衡紊乱。 代谢性碱中毒——根据对生理盐水的疗效,将代谢性碱中毒分为用生理盐水 治疗有效的代谢性碱中毒和生理盐水治疗无效的代谢性碱中毒两类。 代谢性碱中毒是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升高为基本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碱中毒—— 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主要是由于肺通气过度所引起的以血浆中H2CO3浓度原发性减 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动脉血气分析六步法 ppt课件

潜在HCO3定义:高AG代酸(继发性HCO3-降低)掩盖HCO3-升高。
潜在HCO3- = 实测HCO3- + △AG,即无高AG代酸时, 体内应有的HCO3-值。
意义: 1)排除并存高AG代酸对HCO3-掩盖作用,正确反映高 AG代酸时等量的HCO3-下降。 2)揭示被高AG代酸掩盖的代碱和三重酸碱失衡中代碱 的存在。
pH ↓
PaCO2 ↑
HCO3-↑
酸中毒
代谢性
pH ↓
PaCO2 ↓
HCO3-↓
BE↓
碱中毒
呼吸性
pH ↑
PaC ↑
PaCO2 ↑
HCO3-↑
BE↑
ppt课件
16
[ 第四步 ] 针对原发异常是否产 生适当的代偿?
通常情况下,代偿反应不能使 pH 恢复 正常( 7.35 - 7.45 ),如果观察到 的代偿程度与预期代偿反应不符,很 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酸碱异常。
PaCO2 ↑
HCO3- ↑
呼吸性碱中毒
↑
PaCO2 ↓
ppt课件
HCO3- ↓
表2:部分混合性和复杂性酸碱失衡特征
异常 呼吸性酸中毒 伴代谢性酸中 毒 呼吸性碱中毒 伴代谢性碱中 毒 呼吸性酸中毒 伴代谢性碱中 毒 呼吸性碱中毒 伴代谢性酸中 毒 代谢性酸中毒 伴代谢性碱中 毒 pH ↓
-
特点 HCO3 ↓ PaCO2 ↑
ppt课件
9
说 明
血液缓冲迅速,但不持久;肺调节 作用 效能大, 30 分钟达高峰,仅对 H 2 CO 3 有 效;细胞内液缓冲强于细胞外液,但可 引起血钾浓度改变;肾调节较慢,在 12 - 24 小时才发挥作用,但效率高,作用 持 久 。
动脉血气分析六步法

3、根据代偿情况判断是单纯性还是混合性酸碱失 衡。
[第一步]根据 Henderseon-Hasselbach公式评 估血气数值的内在一致性 ●[H+]=24×(PaCO2)/[HCO3-] 如果 pH 和 [H+]数值不一致,该血气结果可能 是错误的,必须重新测定。
pH
7.00 7.05 7.10 7.15
pH
↑
HCO3-
↑
PaCO2
↓
pH
正常 HCO3-
↑
PaCO2
↑
pH
正常
HCO3-
↓
PaCO2
↓
pH
正常
HCO3-
正常
小结----3+2简易法
第一步 看PH值 第二步 看PH值改变方向与PaCO2改变方向 同向→原发性代谢性障碍;反向→原发性呼吸性 障碍; 第三步 看代偿变化(HCO3-和PCO2改变): 同向→单纯酸碱失衡或混合型 ; 反向→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存在即合并同一 类别的同酸、同碱的混合性酸碱失衡
临床意义: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判断肺泡通 气状态。。 影响因素:肺泡通气量,二氧化碳产生量。
pH值与酸碱平衡
pH是氢离子浓度([H+])的方便表示法,血液的pH 经常保持在一个很狭的范围内(7.36-7.44,平均 7.40),此种稳定性即为酸碱平衡。 是指体液中氢离子的负对数, 是反应体液总酸度 的指标,受呼吸和代谢因素共同影响。 正常值:
判断方法 PaCO2 30 mmHg < 40mmHg,pH 7.29 < 7.40,同向改变提示:代酸 。 按代酸预计代偿公式计算:PCO2=1.5×HCO3-+8±2.预计PaCO2在2731mmHg;而实测PaCO2 30mmHg 落在此代偿范围内,结论为代酸; AG=140-(14+108)=18mmol/L,提示高AG代酸, △AG=18-12=6mmol/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血气分析六步法
[第一步]根据 Henderseon-Hasselbach公式评估血气数值的内在一致性
[H+]=24x(PaCO2)/[HCO3- ]
◇如果 pH 和 [ H+ ] 数值不一致,该血气结果可能是错误的
[ 第二步 ] 是否存在碱血症或酸血症?
pH < 7.35 酸血症
pH > 7.45 碱血症
◇通常这就是原发异常
◇记住:即使pH值在正常范围(7.35-7.45 ),也可能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
◇你需要核对PaCO2,HCO3- ,和阴离子间隙
[ 第三步 ] 是否存在呼吸或代谢紊乱?pH值改变的方向与PaCO2改变方向的关系如何?在原发呼吸障碍时,pH值和PaCO2改变方向相反;在原发代谢障碍时,pH值和PaCO2改变方向相同
[ 第四步 ] 针对原发异常是否产生适当的代偿?
通常情况下,代偿反应不能使pH恢复正常(7.35 - 7.45)
如果观察到的代偿程度与预期代偿反应不符,很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酸碱异常
[ 第五步 ] 计算阴离子间隙(如果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AG = [ Na+ ] - ( [ Cl- ] + [ HCO3- ] ) = 12 ± 2
◇正常的阴离子间隙约为 12 mEq/L
◇对于低白蛋白血症患者, 阴离子间隙正常值低于 12 mEq/L
低白蛋白血症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每下降1 gm/dL,阴离子间隙“正常值”下降约 2.5 mEq/L (例如,血浆白蛋白 2.0 gm/dL 患者约为 7 mEq/L)
◇如果阴离子间隙增加,在以下情况下应计算渗透压间隙
●AG升高不能用明显的原因(DKA,乳酸酸中毒,肾功能衰竭)解释
●怀疑中毒
◇OSM间隙 = 测定OSM – ( 2 x [ Na+ ] –血糖 / 18 – BUN / 2.8 )
●OSM间隙应当 < 10
[ 第六步 ] 如果阴离子间隙升高,评价阴离子间隙升高与 [ HCO3- ] 降低的关系
◇计算阴离子间隙改变(∆AG)与 [ HCO3- ] 改变(∆[ HCO3- ] )的比值:∆AG / ∆[ HCO3- ] 如果为非复杂性阴离子间隙升高代谢性酸中毒, 此比值应当介于1.0和2.0之间
如果这一比值在正常值以外, 则存在其他代谢紊乱
●如果∆ AG / ∆ [ HCO3-] < 1.0,则可能并存阴离子间隙正常的代谢性酸中毒
●如果∆ AG / ∆ [ HCO3- ] > 2.0,则可能并存代谢性碱中毒
◇记住患者阴离子间隙的预期“正常值”非常重要,且这一正常值须根据低白蛋白血症情况进行校正(见第五步)
表1:酸碱失衡的特征
表2:呼吸性酸中毒部分病因
表3:呼吸性碱中毒部分病因
表4:代谢性碱中毒部分病因
表5:代谢性酸中毒部分病因
表6:部分混合性和复杂性酸碱失衡
表1:酸碱失衡的特征
表2:呼吸性酸中毒部分病因
表3:呼吸性碱中毒部分病因
表4:代谢性碱中毒部分病因
表5:代谢性酸中毒部分病因
表6:部分混合性和复杂性酸碱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