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料检验规范及标准-推荐下载
皮料来料检验规范

8 9
4.2 特性检验
FORM-0001A
本文件为受控文件,未经允许不得影印或打印
文件名称:
皮料来料检验规范 皮料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生效日期 页 次 4
A OF 4
号码 1 2 3 4 5 6 7
名称 断裂伸长率测试(%) 削离测试(N) 高低温测试 耐折牢度 表面颜色牢度(级) 抗粘连性(级) 抗阻燃性
本文件为受控文件,未经允许不得影印或打印
文件名称:
皮料来料检验规范 皮料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生效日期 页 次 3
A OF 4
1.0 目的 规范皮料类进料检验方法.
2.0 范围
适用于有限公司所有皮料类进料的检验. 3.0 职责 3.1 IQC 检验员遵照此工作指示做相应检验,并填写好检验记录. 3.2 IQC 组长负责临控和跟进此工作指示的执行情况。
文件名称:
皮料来料检验规范 皮料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生效日期 页 次 1
A OF 4
广州市康亦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受控文件:
评审:
部门 市场部 采购部 研发部 生产部 品质部 签名
皮料来料检验规范
A
部门 仓储部 信息部 物流部 行政部
皮革检验规范(真皮类)

一.目的明确喜临门公司进料真皮的检验项目及验收标准,以保障进料真皮能够符合公司使用及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二.范围适用于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包含分公司)的所有真皮皮革的质量判定三.职责与权限1.采购管理中心:负责将本标准纳入皮革采购合同,要求供应商供货的皮革能够满足此标准2.品质中心:负责真皮检验标准的制定、修定及验收判定四.真皮示意图(牛皮)根据国际皮革行业公布的《标准牛皮体形部位图》,如下;标准整张牛皮:A+B+C+D+E+F+G整张牛皮中各部位大致面积(或重量)比例为:按整张牛皮的总重量或总面积计,牛皮的皮心部约占45%-55%;颈肩部(包括头部)约占20%-25%;腹部约占20%-25%。
五.抽样标准1.外观抽样:每批分散抽检,按4包(含以下)抽检1包比例进行,每包抽检10张皮2.理化性能检测:每批进料随机抽取3张皮裁剪送试验室进行检测六.检验判定标准1.真皮分级(国标):喜临门要求进料皮革外观能够满足二级标准2. 真皮出裁率标准:3. 检验条件及方法(外观)3.1 检验亮度:600-800 Lx ,40W 双日光灯。
3.2 检验视角:如条件许可,检验者目视方向应与光源方向成45°,有多面的部件,每一侧都要当作一个单独的平面来检验。
如下图所视:3.3 检验方法及工具:目视/光源箱4.外观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4.1全张皮厚薄基本均匀,无油腻感。
4.2皮身平整、柔软、丰满有弹性 4.3 颜色:与封样或色卡对比,在自然光源或d65光源箱测试不允许有明显 色差,参照以下进行判定。
*与封样件比较≥4级;;3. 尺寸:4.1.厚度:规格尺寸±0.1mm4.2.板数:皮幅38SF<X<60SF ,真皮板数要求92板以上; 4. 皮革气味测定A) 气味等级:喜临门所有真皮气味等级需满足≥3级B ) 测试方法:试验室根据国标《QB/T2725-2005》方法进行检测C ) 判定方法:至少需要3名试验人员进行相同方法检测,最后以半数以上一致的结果进行评定等级。
皮革检验规程

皮革检验规程1、目的:为了使各类皮革达到公司使用要求以及国家标准要求2、范围:凡公司采购的皮革均适用本规定。
3、规程皮革物理性能要求,见表1:表1:皮革物理性能要求皮革所含化学物质限量要求,见表2:表2:皮革所含化学物质限量标准牛皮分级331根据皮胚好坏程度将牛皮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可裁60cm X 70cm四块;B级可裁60cm70cm三块;C级可裁60cm70cm二块;D级为等外级,可裁60cm X 70cm一块。
3.3.2物料部在订货时与供应商确定所订真皮的皮胚级别与比率。
3.3.3物料部、品管部可根据不同需求就特定皮革与供应商确定其它具体的裁板标准。
3.3.4 可裁样板上不允许出现严重缺陷。
3.3.5皮革分级的检验可采取全检或按照表3《正常检验一次抽检方案》抽检方式抽检:表3正常检验一次抽检方案缺陷:轻微缺陷指不影响产品的内在质量和使用,只略影响外观的缺陷,如轻微的色花、轻微的逾合伤残,革面粗糙、色泽不均。
严重缺陷指革面掉浆、裂浆,裂面,松面,管皱,开口伤,凹凸于皮革表面的逾合伤残或成群聚集的逾合伤残等。
感官要求:厚薄基本均匀,革身平整,软硬度接近、纹路清晰均匀,无大范围的折印、皱皮,头层皮无裂面、无管皱,主要部位无松面;涂饰革颜色均匀,无明显色差,不掉浆,不裂浆。
企业内部控制要求:3.6.1 用干湿布来回擦试20 下,看有无掉色和损坏表面现象以及起颗粒现象;或把皮革划成4*4MM的网状,用固定胶纸粘住,在10公斤左右的力往上压1小时,然后再用力撕开,格内出现两处地方脱层,即可判定为不合格。
《此条规定建议使用机器测量》3.6.3 用漂白水、盐水、醋滴在来料小样板上5-10 分钟,看有无变色;如在2 分钟内起明显的变化,则定为皮革耐氧化性能不过关,可定为严重缺陷;3.6.4 采用量皮机对皮革面积进行测量,看来料面积是否与标示一致。
物料部应首先与供应商就量革机的使用标准达成一致;3.6.5 利用测厚仪对皮革厚度进行测量,可尽量测量皮革靠中间部位2-5 个点,取平均值,如超出限量范围10%为不合格品;检验规则3.7.1 组批以同一品种原料投产、按同一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同一品种的产品组成一个检验批。
皮料检验规范及标准

皮料检验标准为了规范公司的皮料质量检验,避免皮料的质量检验程序不规范或者漏检导致出现皮料问题而影响生产,以及避免不合格皮料流入到生产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一、适用范围所有真皮(动物皮料)二、选皮不同的级别,皮料的质量及使用率不同,皮料分为 A.B.C.D级,可利用S A T R A皮料分级之评估方法来判断每一级之预计截断使用率.三、标识每一张皮料必须注明清楚级别(例如A1;A2;B3;B4;C5;)。
G R A D E I=100-96%(平均使用率97%)G R A D E I I=95-91%(平均使用率93%)G R A D E I I I=90-86%(平均使用率88%)G R A D E I V=85-81%(平均使用率83%)G R A D E V=80-76%(平均使用率78%)G R A D E V I=75-71%(平均使用率73%)四、等级划分T R级:由 A.B.C级组成A级=S A T R A的I&II级(S A T R A的平均使用率95%)B级=S A T R A的I I I&I V级(S A T R A的平均使用率85.5%)C级=S A T R A的V级(S A T R A的平均使用率78.0%)D级=S A T R A的VI级(S A T R A的平均使用率73.0%)A级数量必须大于或等于C级的数量,这样可保证C级的使用率。
D级的数量必须小于或等于总数量的10%.五、检验程序及标准5.1 颜色、厚度检验5.1.1每一采购单相同规格,每次来料为一批。
5.1.2每批任取一包,以采购色卡核对其颜色,若该包内颜色均匀,且与确认鞋或色卡相同时,则判定颜色合格。
5.1.3在每一批内任取20张,以厚度计量测皮料厚度,量测部位为颈部,臀部,背部2侧(6点)。
若背部、臀部有2点不合采购单要求,则判定该张皮料不合格。
5.2 皮料分级(外观检验)5.2.1外观缺点有:刀伤,斑点,脱皮,生长纹,血管纹,沙眼,碰花,牛筋,挂伤,粗糙,烙印,松面,颈纹,瑕疵等。
皮料检验标准

E、标准用量的修正
1.皮料组在用量测试好后书面知会用量组。 2.对予用量有增/减的,待现场补单提供后由皮料组通知用量组作 用量更改。 3. 用量更改主要针对材料没有异常的而用量发生改变的部份。 4.《型体材料信息汇总表》中用量测试区内说明“用量组需调整 用 量”的型体,用量组需作审核并回馈皮料组。(原因是防止皮 料 组相关信息遗漏而造成信息连环传达错误。) 5. 现场刚投产或尚未投产,无法提供补单而又有返单的情况,这 种情况先按皮料组提供的用量调整采购用量。待投产后再做最 后调整。
三、级别分类、包装、数量交接
a、将各项目检验情况汇总,并进行级别划分。 划分标准:
级别 A B C 牛皮 (使用率) 羊皮(使用率) 镜面反绒(使用率)
D E
85%以上 75%-85% 65%-75% 55%-65%
55%以下
90%以上 80%-90% 70%-80% 60%-70%
60%以下
31
D、标准用量审核
一、裁断补单审核标准。
1. 皮料组-用量员在接到现场补数补料单1个小时内完成签审, 并记录现场开补的实际原因。(记录时分现场制损、用量补 差、材质不良PU、用量不足PU) 2. 为了规范开补程序及现场管理,开补原因一栏必须要注明清 楚,由现场干部来填写,如下情况用量员是可以将补料单退回 现场重新处理:开补原因没有明确标示 补单有涂改的 二次开补的 要求更改排版方式拒不执行 作业方工或程序发生改变的 材料不良没有提供不良品的 用量员在调查原因时拒不配合且有作假行为的 3. 关于PU革类用量不足的补单签审流程。 用量不足的现场需要提供《用量回馈单》给用量组,用量组根 32 据实际情况核查后将用量标明在回馈单上并提供给皮料组。皮 料组以此为依据签审现场《补料单》。
皮料检验规范及标准

皮料检验规范及标准一、外观质量检验1.表面平整度:应检测皮料表面是否平整,不允许有起皱、松弛、拉伸等缺陷。
2.颜色一致性:应使用色差仪对样品进行检测,颜色差异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客户要求。
3.手感:应检测皮料的手感是否柔软、舒适,不允许有粗糙、硬硬的感觉。
4.穿孔检测:对于透气、透光的皮料,应检测是否存在穿孔,检测方法可采用透光仪或透气仪进行。
5.拉伸性能:使用拉力试验机对样品进行拉伸测试,检测其拉伸强度、断裂强度等指标,需符合国家标准或客户要求。
二、物理性能检验1.密度测定:使用密度计对皮料的密度进行测定,符合国家标准或客户要求。
2.耐磨性测定:使用磨损试验机对样品进行磨损测试,检测其磨损性能,需符合国家标准或客户要求。
3.抗张强度测定:使用抗张强度测试仪对样品进行测试,检测其抗张强度指标,需符合国家标准或客户要求。
4.穿刺强度测定:使用穿刺强度仪对样品进行穿刺测试,检测其穿刺强度指标,需符合国家标准或客户要求。
5.耐水性测定:将样品置于水中一定时间后进行观察,检测其是否吸水、脱色等现象,需符合国家标准或客户要求。
三、化学性能检验1.pH值检测:使用pH计对皮料的pH值进行测定,符合国家标准或客户要求。
2.阻燃性测定:使用阻燃性测试仪对样品进行测试,检测其阻燃性能,需符合国家标准或客户要求。
3.抗菌性能测定:使用抗菌性能测试仪对样品进行测试,检测其抗菌性能,需符合国家标准或客户要求。
四、其他检验项目1.化学成分分析:对皮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其中的有害物质含量,需符合国家标准或客户要求。
2.线迹检测:对皮料的线迹进行检测,检测其线迹的平整性、牢固性等指标,需符合国家标准或客户要求。
3.包装标识:对产品的包装标识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或客户要求。
以上是皮料检验规范及标准的一个范例,不同的产品可能有不同的检验项目和标准,具体的检验规范和标准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用途而定。
皮衣检验标准

皮衣检验标准(一)、原料:按设计要求。
(二)、里料:采用与皮革面料性能、色泽相适应的里料,其缩率应与面料相适应,不得有明显的跳丝、较明显的色差、色花。
(三)、辅料:朴料:一般采用的软衬、漂布衬、粘合衬等,其缩水率与面里料相适应。
垫肩:采用棉或化纤棉等。
缝线:可采用锦纶线、丝线、涤棉线等,线色与皮色相称;纳衬用棉线,其质量、色泽必须适合各使用部位。
钮扣、拉链、金属附件:耐用、光滑、无锈,厚度和色泽与面料相适应。
一、产品部位用料检验标准:序号部位用料要求1 领面表面光洁,粗细一致,无伤残2 前身前面左右前身颜色一致,表面光洁,粗细一致,无伤残。
摆缝两边边肷用料不超过2cm,允许有不明显的轻微伤残,绒面革允许有轻微粗残3 后身后面左右颜色基本一致,前后肩、摆缝无明显的轻微伤残2处4 袖面与前身颜色基本一致,表面光洁、细致。
袖底缝两边边肷用料不超过3cm,在不明显位置允许有轻微伤残和粗绒5 袖底与袖面基本相称,不明显处允许有分散的小结巴、虫叮等轻微伤残6 腰头、腰带及小料与大身基本相称,无大伤残7 里料除严重厚薄不匀、刀伤、破洞外,一般缺陷的皮革均能使用。
允许内刀伤深度不超过厚度的1/2,但必须胶补基本要求:正面皮革革面平整光滑,无露底、裂面、裂浆;绒面革面绒毛细致均匀,顺逆、长短基本一致,无油腻感。
皮革柔软,无色花,厚薄、粗细、色泽基本一致。
领面、前身(前片)后身(后片)、袖面除规定部位(接缝两边)外,不允许使用边肷、边腹皮。
裘皮:色泽光亮,毛被长短、粗细基本一致,不得有僵板、酥板、脱毛、异味等,不脱色。
三、缝制检验标准:1、针型:根据皮革面料的性质及厚薄度,采用大小不同的型号缝制。
2、线型:选用适合所用皮革面料质量的缝线,配色锦纶线、涤纶线等。
线色以面料的面色为准。
3、针距:详见下表皮革厚度mm 面料表面面线针/1英寸里线针/1英寸<0.6 9~107~80.6~1 7~8>1 5~6要求:各部位线路自然顺直,没有跳线、脱线,针距整齐均匀、流畅、平服、美观;面、底线松紧适宜,不得有严重歪斜及皱趔,空针、漏针、跳针各不得超过2针,不得有2处以上空针、漏针、跳针;起落针时应回针,不能有针板及送布牙所造成的痕迹。
皮料检验规范及标准

精心整理
皮料检验标准
为了规范公司的皮料质量检验,避免皮料的质量检验程序不规范或者漏检导致出现皮料问题而影响生产,以及避免不合格皮料流入到生产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一、适用范围
所有真皮(动物皮料)
二、选皮
三、四五5.1.5.1.鞋或色卡5.1.,背部2侧。
5.2皮料分级(外观检验)
5.2.1外观缺点有:刀伤,斑点,脱皮,生长纹,血管纹,沙眼,碰花,牛筋,挂伤,粗糙,烙印,松面,颈纹,瑕疵等。
5.2.2检验员对所有皮料进行目视全检,并依外观缺点所占比率,使用率依等级的划分为标准。
5.3记录
5.3.1检验员在皮料反面上填写级别。
5.3.2检验员应填写《皮料品检报告》,经查核复印送交主管签字和仓库管理员各一份。
精心整理
5.4测试
撕裂强度,摩擦褪色,白色材料做耐黄变测试,黑色做老化测试。
5.4.1
(1)用有粘性胶纸对贴膜皮的进行脱膜测试(同一位置粘5次);
(2)用白色面布对皮面反复摩擦,进行脱色测试(同一位置,来回摩擦10次)。
5.5检验
对颜色比对色卡(或者确认鞋)。
目视:全数对色卡,外观,有皱纹,刮伤,成长纹,血管,颈纹,松面,斑点,等瑕疵占比率分级,目视全数检查柔软度,依照色卡(或者确认版)用手去感觉。
检验皮料时应用手拉一拉皮料,看不明显的瑕疵是否经手拉之后会更加明显。
六有2个点级。
不合格。
特采。
七数。
八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料检验标准
为了规范公司的皮料质量检验,避免皮料的质量检验程序不规范或者漏检导致出现皮料问题而影响生产,以及避免不合格皮料流入到生产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一、适用范围
所有真皮(动物皮料)
二、选皮
不同的级别,皮料的质量及使用率不同,皮料分为 A.B.C.D级,可利用S A T R A皮料分级之评估方法来判断每一级之预计截断使用率.
三、标识
每一张皮料必须注明清楚级别(例如A1;A2;B3;B4;C5;)。
G R A D E I=100-96%(平均使用率97%)
G R A D E I I=95-91%(平均使用率93%)
G R A D E I I I=90-86%(平均使用率88%)
G R A D E I V=85-81%(平均使用率83%)
G R A D E V=80-76%(平均使用率78%)
G R A D E V I=75-71%(平均使用率73%)
四、等级划分
T R级:由 A.B.C级组成
A级=S A T R A的I&I I级(S A T R A的平均使用率95%)
B级=S A T R A的I I I&I V级(S A T R A的平均使用率85.5%)
C级=S A T R A的V级(S A T R A的平均使用率78.0%)
D级=S A T R A的V I级(S A T R A的平均使用率73.0%)
A级数量必须大于或等于C级的数量,这样可保证C级的使用率。
D级的数量必须小于或等于总数量的10%.
五、检验程序及标准
5.1 颜色、厚度检验
5.1.1每一采购单相同规格,每次来料为一批。
5.1.2每批任取一包,以采购色卡核对其颜色,若该包内颜色均匀,且
与确认鞋或色卡相同时,则判定颜色合格。
5.1.3在每一批内任取20张,以厚度计量测皮料厚度,量测部位为颈部,臀部,背部2侧(6点)。
若背部、臀部有2点不合采购单要求,则判定该张皮料不合格。
5.2 皮料分级(外观检验)
5.2.1外观缺点有:刀伤,斑点,脱皮,生长纹,血管纹,沙眼,碰花,牛筋,挂伤,粗糙,烙印,松面,颈纹,瑕疵等。
5.2.2检验员对所有皮料进行目视全检,并依外观缺点所占比率,使用
率依等级的划分为标准。
5.3 记录
5.3.1检验员在皮料反面上填写级别。
5.3.2检验员应填写《皮料品检报告》,经查核复印送交主管签字和
仓库管理员各一份。
5.4 测试
撕裂强度,摩擦褪色,白色材料做耐黄变测试,黑色做老化测试。
5.4.1由 2.4.2脱色测试。
牛漆皮做剥离和掉漆测试。
(1)用有粘性胶纸对贴膜皮的进行脱膜测试(同一位置粘5次);
(2)用白色面布对皮面反复摩擦,进行脱色测试(同一位置,来回摩擦
10次)。
5.5检验
对颜色比对色卡(或者确认鞋)。
目视:全数对色卡,外观,有皱纹,刮伤,成长纹,血管,颈纹,
松面,斑点,等瑕疵占比率分级,目视全数检查柔软度,依照色卡(或者确认版)用手去感觉。
检验皮料时应用手拉一拉皮料,看不明显的瑕疵是
否经手拉之后会更加明显。
六、判定方法
6.1厚度每张皮检查前(头部),中(背部2侧),后(尾部)四点。
如果有2个点不合乎厚度要求,则该张皮不合格。
6.2颜色:依照皮料颜色分成不同的色系。
6.3外观及使用率:依照颜色的色系分,然后依照使用率分为
A,B,C,D级。
6.4柔软度:依照色卡的柔软度。
若有2张不合格,则判定该批皮料柔软度不合格。
6.5皮料使用率达到73%以下的必须通过品保部主管及经理判断是退货
还是特采。
七、记录:
皮料检验完毕,填写《皮料品检报告》,并在皮料上标示颜色、呎数、级数。
八、所使用机器
厚度计,拉皮机,量皮机。
九、工作人员
3个品检,6个拉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