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机电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南理工实习报告三篇

南理工实习报告三篇南理工实习报告篇1时光如流水,两周时间转眼即逝,为期两周的金工实习给我体会颇多,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
1、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
3、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实习过程中制订的学生实习守则,加强清理机床场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也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5、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经历了十几年的理论学习,不止一次的被告知理论知识与实践是有差距的,但我们一直没有把这句话当真,也没有机会来验证这句话的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少。
金工实习给了我们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感受到了车间中的气氛。
同学们眼中好学的目光,与指导教师认真、耐心的操作,构成了车间中常见的风景。
在课堂中的我们感受到了动手能力重要性,只凭着脑子的思考、捉摸是不能完成实际的工作的,只有在拥有科学知识体系的同时,熟练掌握实际能力,包括机械的操作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把知识灵活、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使得通过高考而进入大学的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薄弱。
因此,处于学校和社会过渡阶段的大学就承担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任务。
金工实习就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基于此,同学们必须给予这门课以足够的重视,充分的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好好的提高一下自己的动手能力。
这里是另外一种学习课堂。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电工综合实验

电子电工综合实验(Ⅱ)实验报告—多功能数字计时器设计姓名: 学号:学院(系):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专业: 通信工程指导:电子技术中心实验日期: 2012年9月目录1.电路目的 (3)2.设计内容简介及要求 (3)3.实验原理 (3)3.1 整体设计原理 (3)3.2秒信号发生器 (4)3.3 计数器 (5)3.4 清零电路 (6)3.5 校分电路 (7)3.6 报时电路 (7)4.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8)4.1 调试过程 (8)4.2问题与解决 (9)4.3感想与体会 (9)5.附录 (10)5.1参考文献 (10)5.2电路总图 (11)5.3元件清单 (11)5.4芯片引脚图 (12)一.实验目的1.巩固所学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会在单元电路的基础上进行小型数字系统设计;2.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独立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3.增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集成电路形成更全面的认识,提高调试电路的实验技能。
二.设计内容简介与要求设计制作一个0分00秒~9分59秒的多功能计时器,要求如下:1)设计一个脉冲发生电路,为计时器提供秒脉冲(1HZ),为报时电路提供驱动蜂鸣器的高低脉冲信号(1KHZ、2KHZ);2)设计计时电路:完成0分00秒~9分59秒的计时、译码、显示功能;3)设计清零电路:具有开机自动清零功能,并且在任何时候,按动清零开关,可以对计时器进行手动清零。
4)设计校分电路:在任何时候,拨动校分开关,可进行快速校分。
(校分隔秒)5)设计报时电路:使数字计时器从9分53秒开始报时,每隔一秒发一声,共发三声低音,一声高音;即9分53秒、9分55秒、9分57秒发低音(频率1kHz),9分59秒发高音(频率2kHz);6)系统级联。
将以上电路进行级联完成计时器的所有功能。
三.实验原理3.1 整体设计原理数字计时器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
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与所需要的起点可能会不相同,所以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分电路,以便将分时刻跳到想要的时刻,这也是为了让蜂鸣器尽快的响起。
机电系统综合实践

15级机械电子专业《机电系统综合实践》课程设计报告基于STM32的机械臂控制一、设计目的1.掌握STM32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开发使用方法; 2.掌握STM32中断结构和对中断的处理过程; 3.掌握STM32异步串口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4.掌握OV2640、蓝牙模块和键盘的使用原理及编程方法; 5.掌握舵机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6.熟悉6自由度机械臂正逆运动学分析方法。
二、设计内容本实验使用OV2640获取“跳一跳”游戏界面图像,经STM32开发板处理后获取控制信息,发送至机械臂控制其自动进行游戏。
具体内容分解如下:1.在STM32开发板上使用OV2640获取图像,并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2.通过异步串口(蓝牙)在上位机上显示预处理后的图像; 3.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一步处理,获取目标点和距离等信息,进一步计算获取机械臂控制信息; 4.经串口将控制信息发送至机械臂; 5.使用按键控制STM32开发板的工作状态。
三、设计原理1.图像信息采集及处理根据设计要求,采用OV2640获取“跳一跳”游戏界面图像,并进行调试采集图像分辨率,其工作原理是:按一定的分辨率,以隔行扫描的方式采样图像上的点,当扫描到某点时,就通过图像传感芯片将该点处图像成一一对应关系的电压值,然后将此电压值通过视频信号端输出,并将图片保存在相应的存储器内。
通过图像矩阵赋值为对应的RGB 值,调试出所需的灰度图像。
2.功能(函数)分解图像转换及灰度处理功能函数: //图像转换将16位值分别赋值给r,g,b while(pixcnt < 100*120*2) { r=ov2640_rgb565[pixcnt] & 0xF8;g=((ov2640_rgb565[pixcnt]&0x07)<<5)+((ov2640_rgb565[pixcnt+1]&0xE0)>>3);b=(ov2640_rgb565[pixcnt+1] & 0xF8)<<3;//图像的灰度处理 ov2640_HSV[pixcnt1++]=(r*30 + g*59 + b*11 + 50)/100; pixcnt += 2; } pixcnt=0; pixcnt1=0;img_out();………………………………………装 …………………………………订 ……………………………线 …………………………机电工程学院_________专业_______年级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寻找图像的最低亮度 min=255;// for(i=0;i<100;i++) for(j=0;j<120/2;j++) if(ov2640_HSV[i*120+j]<min)min=ov2640_HSV[i*120+j];//寻找相邻的像素小于50的像素点for(i=0;i<100;i++)for(j=120-1;j>0;j--)if((int)ov2640_HSV[i*120+j] -(int)ov2640_HSV[i*120+j-1])<-50){ right1[i]=j-1; break;}3.程序流程图4.获取目标点和距离(函数) //寻找棋子的中心点left=0;right=0;for(i=100-1;(int)i>0;i--) for(j=0;j<right1[i];j++) if(ov2640_HSV[i*120+j]==min) { left=j;for(k=right1[i];k>0;k--) if(ov2640_HSV[i*120+k]==min){right=k;goto MAN_X; }}LCD_ShowChar(man_x*4,man_y*4,'X',24,1);5.机械臂的控制(1)RP 关节是组成机械臂/机器人的基础,R 是旋转关节(Revolute Joint ),P 是平移关节(Prismatic Joint )。
实验报告2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机电系统综合实验实验名称实验2 数控机床机械传动结构综合实验实验日期2016年5月01日至2016 年5月27日学生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学号913101140301 913101140425 913101140434 913101140439 学生姓名巩薇刘自华韦伟元志斌实验室名称机电工程中心实验室指导教师黄新燕实验成绩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实验二一.实验目的:1.按照给定的参考图,确定机械传动结构标准件和非标零件的设计尺寸2.完成机械传动结构所有零件的三维实体造型(选作)3.完成机械传动结构的装配图二.实验步骤:1.读懂所给装配图外形尺寸各个组成零件的形状和作用列出所有的标准件列出所有的非标零件图中公差配aa合的含义2.查手册根据步进电机型号查外形尺寸和输出轴尺寸轴承系列和尺寸及安装方式滚珠丝杆和螺母副的尺寸螺钉、螺母、螺栓、垫片、密封圈和销的尺寸三.实验内容:1.数控机床各部分功能①步进电机主轴(作为减速箱输入轴)安装有同步带传动小带轮(通过键相连接,开槽锥端紧定螺钉固定),通过同步带与减速箱输出轴上的同步带传动大带轮相连接,从而供动力输出,整个减速装置在减速箱体内。
②减速箱的输出轴和滚珠丝杠通过套筒相连接,并用两个圆柱销以相差九十度的方向进行固定。
③减速箱输出轴通过角接触球轴承与箱体连接,原因如下:此数控车床主轴需要有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且其调速范围较大,其轴承需可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角接触球轴承在满足此条件的同时,能在较高的转速下工作④滚珠丝杠的螺母通过平键与螺母座连接,螺母座通过两个内螺纹圆柱销与螺母座托架相连接,并用四个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螺母座托架通过四个内螺纹圆柱销与机床平台连接,也用四个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
滚珠丝杠转动带动其上螺母在轴上平移,通过螺母座及螺母座托架,最终带动机床平台实现轴向移动。
⑤滚珠丝杠外套有丝杠防护罩,可有效地保护丝杠、轴等零部件不受灰尘等外部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机电综合实训报告

机电综合实训报告合同甲方(实训单位/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实训参与者/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确保乙方在甲方组织的机电综合实训期间的学习效果,规范实训内容与报告撰写要求,保障甲乙双方的权益,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机电综合实训报告的编写及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合同:一、合同目的1.1 本合同旨在明确乙方在参与甲方组织的机电综合实训期间应完成的实训任务及报告撰写要求,确保乙方通过实训掌握必要的机电操作技能及知识。
1.2 乙方负责根据实训内容和要求,独立撰写机电综合实训报告,并按时提交给甲方。
二、实训内容及要求2.1 实训目标:2.1.1 通过实际操作,提升乙方对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及操作的理解和熟练程度;2.1.2 掌握机电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2.1.3 培养乙方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实训内容:2.2.1 机电设备基础操作:包括电机、变频器、PLC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2.2.2 电气控制原理及实操: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接线及故障排除;2.2.3 自动化设备调试与维修:包括数控机床、自动生产线的调试、运行及维护;2.2.4 综合项目实训:结合实际生产案例,进行机电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南京理工大学机电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一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单片机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并根据相关知识绘制数控系统控制电路图。
学会设计键盘和显示电路的,掌握单片机扩充ROM和RAM的方法以及其他辅助功能的使用。
二、实验要求控制系统采用8位单片机,并在该系统下完成下列实验中的三个实验:(1)扩展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程序存贮器至少扩充16K,数据存储器至少扩充8K。
(2)设计显示电路和键盘电路显示电路至少由6个七段显示器组成,键盘至少由32个按键开关组成。
(3)扩充I/O 接口电路扩充I/O 接口电路包括:I/O接口的扩充、复位电路光电隔离电路、越界限位电路、报警电路等。
(4)其他辅助控制电路设计其他辅助控制电路包括:译码电路及其他控制电路。
(5)伺服系统控制电路设计伺服系统控制电路包括步进电机接口及驱动电路。
三、实验结果控制原理电路图如图1.1:图1.1 控制原理电路图(1)扩充ROM本次实验采用ATMEL 89c31单片机,因该单片机有128BRAM,内部无ROM,为了使其能正常工作,需要对其进行扩容。
EPROM选用的是2716共16K ROM,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的工作需要。
EPROM 与单片机之间需要有寄存器芯片做缓冲,故采用74LS373芯片连接单片机的P0口和2716的A0-A7口,片选信号CS接P2.7,设计不采用译码电路,直接用P2端口控制。
端口的连接情况如图1.2所示:图1.2 ROM的扩充(2)扩充RAM因8031只有128B的数据存储空间,显然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故选用外部存储器6264扩容。
6264共有64K的存储空间。
与扩充ROM类似,在单片机与6264之间也需要寄存器74LS373做缓冲。
各端口具体接线情况如图1.3所示:图1.3 RAM的扩充(3)显示器驱动部分送往显示器的数据需经过并行输入输出口8155和驱动器才能到达led 显示器。
8155的功能是将单片机内串行的数据集中后并行输出,因为经8155输出的信号都很微弱,所以需要驱动器放大这些信号,使其正常工作。
机电综合实训报告电子版

一、实训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加深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理解,我校组织开展了机电综合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我们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控制方式,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内容与过程1. 实训内容(1)认识机电一体化系统: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
(2)学习PLC编程:掌握PLC编程的基本原理,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
(3)学习传感器应用:了解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传感器选型。
(4)学习电机控制:掌握电机的工作原理,进行电机控制实验。
(5)学习机械结构设计:了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
2. 实训过程(1)认识机电一体化系统:通过查阅资料、参观实验室,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
(2)学习PLC编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PLC编程软件的使用,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
(3)学习传感器应用:了解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传感器选型实验。
(4)学习电机控制: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进行电机控制实验。
(5)学习机械结构设计:了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
三、实训成果与分析1. 实训成果(1)掌握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
(2)学会了PLC编程,能够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
(3)了解了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能够进行传感器选型。
(4)掌握了电机的工作原理,能够进行电机控制实验。
(5)了解了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
2. 实训成果分析(1)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通过PLC编程的学习,提高了我们的编程能力,为以后从事自动化控制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3)传感器应用的学习,使我们掌握了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为以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了帮助。
南工院机电综合实训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机电工程学院特开设了机电综合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掌握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内容1. 实训目的(1)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2)使学生掌握常用机电设备的操作方法;(3)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训内容(1)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实训内容:熟悉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
(2)PLC编程与调试实训内容:熟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PLC编程方法,进行PLC的编程与调试。
(3)传感器应用与电路设计实训内容:熟悉各类传感器的原理、性能及应用,进行传感器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4)机器人技术应用实训内容: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机器人编程与控制方法,进行机器人应用。
(5)机电综合设计实训内容: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并制作一个机电一体化产品,完成产品调试与性能测试。
1. 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了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
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数控机床的操作练习,逐步熟悉了机床的使用。
2. PLC编程与调试在PLC实训环节,我们学习了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了PLC编程方法。
通过编程软件进行编程,实现了对PLC的控制。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检查程序错误,确保PLC正常工作。
3. 传感器应用与电路设计在传感器实训环节,我们了解了各类传感器的原理、性能及应用。
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了传感器电路,并进行调试。
通过此环节,我们掌握了传感器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4. 机器人技术应用在机器人实训环节,我们学习了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了机器人编程与控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单片机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并根据相关知识绘制数控系统控制电路图。
学会设计键盘和显示电路的,掌握单片机扩充ROM和RAM的方法以及其他辅助功能的使用。
二、实验要求
控制系统采用8位单片机,并在该系统下完成下列实验中的三个实验:(1)扩展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
程序存贮器至少扩充16K,数据存储器至少扩充8K。
(2)设计显示电路和键盘电路
显示电路至少由6个七段显示器组成,
键盘至少由32个按键开关组成。
(3)扩充I/O 接口电路
扩充I/O 接口电路包括:I/O接口的扩充、复位电路
光电隔离电路、越界限位电路、报警电路等。
(4)其他辅助控制电路设计
其他辅助控制电路包括:译码电路及其他控制电路。
(5)伺服系统控制电路设计
伺服系统控制电路包括步进电机接口及驱动电路。
三、实验结果
控制原理电路图如图1.1:
图1.1 控制原理电路图
(1)扩充ROM
本次实验采用ATMEL 89c31单片机,因该单片机有128BRAM,内部无ROM,为了使其能正常工作,需要对其进行扩容。
EPROM选用的是2716共16K ROM,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的工作需要。
EPROM 与单片机之间需要有寄存器芯片做缓冲,故采用74LS373芯片连接单片机的P0口和2716的A0-A7口,片选信号CS接P2.7,设计不采用译码电路,直接用P2端口控制。
端口的连接情况如图1.2所示:
图1.2 ROM的扩充
(2)扩充RAM
因8031只有128B的数据存储空间,显然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故选用外部存储器6264扩容。
6264共有64K的存储空间。
与扩充ROM类似,在单片机与6264之间也需要寄存器74LS373做缓冲。
各端口具体接线情况如图1.3所示:
图1.3 RAM的扩充
(3)显示器驱动部分
送往显示器的数据需经过并行输入输出口8155和驱动器才能到达led 显示器。
8155的功能是将单片机内串行的数据集中后并行输出,因为经8155输出的信号都很微弱,所以需要驱动器放大这些信号,使其正常工作。
8155的A,B,C口分别接驱动器,键盘行和键盘列,AD口接单片机的P0数据口。
具体端口的接线情况如图1.4所示:
图1.4 显示器驱动部分
(4)显示器与键盘
显示器采用的是7位共阴极;led显示组,所以在公共地需要加500Ω的保护电阻,
键盘采用6x8行列扫描式键盘,和显示器相同,也需在公共地端接500Ω的电阻。
具体端口的接线情况如图1.5所示:
图1.5 显示器和键盘
(5)行程控制部分
行程控制电路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电机的启停和正反转等,具体端口的接线情况如图所示:
图1.6 行程控制部分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知道了如何在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应用单片机来进行电路控制,了解了单片机的扩容原理。
同时初步了解键盘与显示电路的设计和编程使用方法。
通过运用Proteus软件绘图,也掌握了电气图的基本画法,对以后的电气控制图的阅读及绘制有一些帮助。
实验二、数控机床机械传动机构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结构、功能,学习装配图的绘制,学习CAD软件二、实验步骤
1)读懂所给装配图
根据给定的参考图,读懂外形尺寸,各个组成零件的形状和作用,图中公差配合的含义
2)查手册
根据步进电机型号查外形尺寸和输出轴尺寸,轴承系列和尺寸及安装方式,滚珠丝杆和螺母副的尺寸,螺钉、螺母、螺栓、垫片、密封圈和销的尺寸3)完成机械传动结构所有零件的三维实体造型
完成所有零件的三维实体造型,并将个零件拼装成三维组件。
4)完成机械传动结构的装配图
根据步骤二中的三维组件绘制二维装配图
三、实验结果
1)组件图如下
2)装配图如下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练习了工程图形学的基本知识,学习了三维建模软件ProE以及软件AutoCAD绘图的基本技能,并且对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传动机构有了一定的认识,加深了对数控系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