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统控制实验报告

机电系统控制实验报告
机电系统控制实验报告

穿销单元工件穿销实验报告

一、前言

模块化柔性制造综合实训系统最大特点是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综合性和系统性,又兼顾模块化特征。综合性体现在机器人技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传感测试技术、接口技术、PLC工控技术、信息变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并综合应用到生产设备中;而系统性指的是,生产线的传感检测、传输与处理、控制、执行与驱动等机构在微处理单元的控制下协调有序地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系统模块化结构,各工作单元是相对独立的模块,并具有较强的互换性。可根据实训需要或工作任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组合、安装和调试,达到模拟生产性功能和整合学习功能的目标,十分适合教学实训考核或技能竞赛的需要。

通过该系统,学生经过实验了解生产实训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创新性的和可参与性的实验平台,让学生全面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开发和集成技术,帮助学生从系统整体角度去认识系统各组成部分,从而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控制原理。可以促进学生在掌握PLC技术及PLC网络技术、机械设计、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并对电机驱动及控制技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高级语言编程等技能得到实际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装配、调试能力等方面能得到综合提高。体现整体柔性系统教学的先进性。

二、实验目的

1、了解PLC的工作原理;

2、掌握PLC编程与操作方法;

3、了解气缸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4、掌握PLC进行简单装配控制的方法。

三、实验设备

1、模块化柔性制造综合实训系统一套;

2、安装西门子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 SP6的计算机一台;

3、西门子S7-200 PLC编程电缆一条。

四、实验原理

学生可通过实验验证工业现场中如何使用PLC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我公司提供PLC源程序,学生可在源程序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编程,将编写好的程序通过编

程电缆写入到PLC中,来验证自己的设计。

穿销单元包括漏斗型料仓、落料机构、穿销机构、工件输送带四部分,如图1-10-1所示。

图1-10-1 穿销单元结构图

各部件名称和作用介绍如下:

SEN1:光纤传感器,用来检测料库是否有料;

SEN2:接近开关,用与皮带输入端托盘检测,检测托盘位置;

SEN3:反射光电开关,用与穿销工位处工件检测,检测工件位置;

SEN4:反射光电开关,用于皮带输出端托盘检测,检测托盘位置;

SEN5:光电开关,用来检测旋转下料电机旋转的位置;

ELN1:磁性开关,用来检测落料气缸缩回位置;

ELP1:磁性开关,用来检测落料气缸伸出位置;

ELN2:磁性开关,用来检测穿销气缸缩回位置;

ELP2:磁性开关,用来检测穿销气缸伸出位置;

YV1:阻挡气缸电磁阀,通过此电磁阀来控制阻挡气缸的伸出与缩回;

YV2:落料气缸电磁阀,通过此电磁阀来控制落料气缸的伸出与缩回;

YV3:穿销气缸电磁阀,通过此电磁阀来控制穿销气缸的伸出与缩回;

M1:输送带电机,带动输送带运行;

M2:旋转落料电机,通过电机带动落料机构的旋转实现落料。

本实验中用到的PLC控制部分输入输出点配置表如表1-10-1所示,请仔细阅读

此表。

在这个项目中使用的是S7-200系列西门子PLC,我司首先选用西门子指定编程软件为STEP7-MicroWIN SP6系列版本软件,如图:

启动编程软件即可进入西门子PLC 编程界面如图1-10-2所示。

根据我司提供的西门子PLC编程手册操作西门子s7-200系列PLC,用特定编程软件进行PLC 程序的写入和更改。

图1-10-2 S7-200 PLC 编程界面

按照要求预先安装PLC 下载电缆的驱动,显示下载虚拟口为COM4,如图1-10-3

所示。

图1-10-3 PPI编程电缆通信端口

以下是穿销单元触摸屏监控界面,如图1-10-4和图1-10-5所示,联机运行时通

过触摸屏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单机时通过触摸屏对系统进行手动控制并监测

其运行状态;

图1-10-4 穿销单元自动控制界面

图1-10-5 穿销单元手动控制界面

面板接线说明

通过本系统进行学习和实验时,需要学生自己进行连线。本单元接线面板如图

1-10-6至图1-10-9所示。

6

图1-10-6 穿销单元接线区

图1-10-7电源模块 图1-10-8按钮、指示灯模块 图1-10-9 CPU226CN 可编程控制器模块

凡需24V直流电源供电的,请将其连接至电源模块24V区,需接地的请连接至电源模块GND区。连接时24V连接使用红色线,GND连接使用黑色线,输入点(I)连接使用黄色线,输出点(Q)连接使用绿色线。具体连接请参见表1-10-2。

五、实验步骤

1、关闭气泵气路开关,启动气泵到预定压力后开启气路开关;

图1-10-10 穿销单元单机实验程序

2、接通总控台连接器操作盒上的电源连线,打开电源开关;

3、启动计算机,将西门子编程电缆(PPI)连接穿销单元的PLC和计算机,运行STEP7-MicroWIN软件,打开资料库的实验文件夹中“穿销单元单机实验程序.mwp”,出现如图1-10-10所示界面;

4、按下快捷按钮,编译程序;

5、查看西门子PLC硬件上模式选择选项把它拨到“STOP”模式,如图1-10-11所示;

图1-10-11 S7-200 PLC 图1-10-14

6、右键单击“我的电脑”,选择“管理—设备管理器—端口”,查看PPI通信占用的端口为“COM4”,如图1-10-12及图1-10-13所示;

图1-10-13 通信端口

7、STEP 7-Micro/WIN中,单击浏览条中查看的“通信”图标,或从菜单选择查看> 组件>通信。如图1-10-14所示;

8、从“通信”对话框的左侧窗格,单击显示“设置PG/PC接口”的按钮,如图

1-10-15所示。

图1-10-14 通信选项

图1-10-15 通信对话框

出现通讯协议接口设置对话框,如图1-10-16所示。

选中PC/PPI Cable(PPI) 选项,为PPI电缆下载模式。点击“属性”按钮配置PPI下载线属性。出现属性对话框选中“本地连接”连接到“COM4”,“确定”以后配置完成;

9、从“通信”对话框的右侧窗格,单击显示“双击刷新”的蓝色文字,如图1-10-17所示。

图1-10-16通讯协议接口设置

图1-10-17 通信对话框

图1-10-18 下载窗口

如果您成功地在网络上的个人计算机与设备之间建立了通讯,会显示一个设备列表(及其模型类型和站址)。STEP 7-Micro/WIN在同一时间仅与一个PLC

通讯。会在PLC周围显示一个红色方框,说明该PLC目前正在与STEP 7-Micro/WIN通讯。您可以双击另一个PLC,更改为与该PLC通讯;

10、按下快捷按钮,将把已经编译好的没有错误的文件下载到PLC 中,如果通信正确将出现如图1-10-18所示界面。点击按钮“下载”,程序将下载到PLC 内存中;

11、一旦下载成功,在PLC中运行程序之前,您必须将PLC从STOP(停

止)模式转换回RUN(运行)模式。单击工具条中的“运行”按钮,或选择PLC > 运行,转换回RUN(运行)模式。

12、程序下载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程序开始运行;

13、将“单/联机”选择开关转向“单机”;

14、按下操作面板上的“复位按钮”,喷涂烘干单元输送带运行3s后停止,完成复位。复位时复位指示灯亮,停止灯灭。复位完成复位指示灯熄灭,停止灯亮;

15、本实验程序分为两个流程,当穿销动作完成后,程序就开始分为输送带运行流程和落料流程,输送带流程在程序中的起始步是S3.0,实验步骤从21步到23步,落料流程在程序中的起始步是S1.5;实验步骤从24步到27步;

16、将装好工件的托盘放在皮带输入端,此时可以观察到PLC输入点I0.5变亮,表明已经检测到皮带输入端有工件。把销子装入落料漏斗中,至少2个光纤传感器才可以检测到有料,按下启动按钮,输送带开始运行;

17、当穿销工位检测到工件时,阻挡气缸伸出,延时0.3秒后,输送带停止;

18、延时1秒后,穿销气缸伸出,当伸出位置磁性开关检测到穿销气缸到位后,延时1秒;

19、延时时间到,穿销气缸缩回,当缩回位置磁性开关检测到穿销气缸缩回到位后,延时1秒;

20、延时时间到,程序开始分为两个流程,输送带运行流程在程序中的开始步是S3.0,落料流程在程序中的开始步是S1.5;

21、S3.0接通时,阻挡气缸缩回,延时1秒;

22、延时时间到,输送带第2次启动;

23、当皮带输出端检测到工件时,输送带停止,等待落料动作完成信号S2.0,落料完成时,S2.0接通,程序返回初始步,等待下一次启动;

24、S1.5接通时,落料电机启动;

25、当落料电机位置检测开关再次检测到时,落料电机停止,表明落料电机已旋转一周,延时1秒;

26、延时时间到,落料气缸伸出,当伸出位置磁性开关检测到落料气缸到位

后,延时1秒;

27、延时时间到,落料气缸缩回,落料流程结束;

28、需要重复实验时,可等待流程结束后再次放好工件,重新启动;

29、在任何情况下,按下“停止按钮”或“急停按钮”后,需重新复位,才能启动设备运行;

30、参考联机程序,思考一下,如何实现两个单元托盘的传递;

31、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参考本例程编写自己的程序,然后下载到PLC;

32、实验做完后,打开程序文件夹中的“穿销单元联机程序.mwp”,将程序下载到PLC,恢复PLC里原有的程序,否则系统联机时将不会运行;

六、注意事项

1、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2、系统通电后,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要进入系统运动可达范围之内;

3、系统操作前,确保气泵已启动达到预定压力并且气路已开启;

4、系统运动中,不要人为干扰系统的传感器信号,否则系统会工作不正常;

5、系统运动不正常时,及时按下总控台操作盒上的急停开关;

6、实验做完后,打开资料光盘中的“穿销单元联机程序.mwp”,将程序下载到PLC,恢复PLC里原有的程序,否则系统联机时将不会运行。

七、实验心得

能够在大四期间选择研究生的课,无疑为今后的研究生生涯节省了一些时间。虽然在这间实验室已经做过不下三次实验了,但是每次都会有收获。能够跟随着研究生师兄师姐一起上课,可以从他们那里汲取到很多正能量和学习态度。也许是保研经历太轻松,所以对实验课还是用老眼光等闲视之,当看到学历在上的师兄师姐们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时,不得不为自己敲响警钟,读研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除此之外,处处留心皆学问,实验室里的设备都充满了设计者的智慧,在以后的研究生生涯中,可以从这里找到很多借鉴之处。

机电实验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2958-83 机电实验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机电实验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姓名: 学号: 班级: 201X年7月2日 机床电气控制虚拟实验 实验一:三相异步电动机两地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模拟安装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转换成实际操作电路的知识。 2.熟悉用接触器联锁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器件

三相交流异步电机1台;负荷开关1个;熔断器:主回路3个,控制回路1个;接触器2个;热继电器1个;控制按钮3个。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 ①在实验前先熟悉电路图。②根据实验要求,按图用鼠标接线。③合上负荷开关,分别按下正、反转控制按钮和停止按钮,观察电机运行情况和各个电器元件的动作。 实验二:能耗制动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模拟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转换成实际操作电路的知识。 2.进一步熟悉能耗制动控制的原理、特点及功能实现。 二.实验器件 三相交流异步电机1台;负荷开关1个;熔断器:主回路3个,控制回路1个;交流接触器2个;热继电器1个;时间继电器1个;常开按钮1个,复合按

《机电传动控制与PLC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机电传动控制与PLC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机电传动控制与PLC技术 课程学时 40 课程学分 2.5 课程属性 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课程性质 非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 先修课程 电机学、电机与拖动、工厂供电等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原理、用途及型号 电气控制的基本线路 典型生产设 备电气控制系统 PLC的基本原理 三菱PLC的基本指令及顺序控制指令、功能指令 PLC的通信与 联网技术 PLC正确选用及PLC控制系统的简单设计。 二、课程实验目的 1、进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2、巩固、加深并扩大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细致踏实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为将来从事生产和科学实验打 下必要的基础。 三、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 电气控制实验要求3-4人一组 按要求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 PLC实验要求单人单机实验 按要 求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 要求能独立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 学会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会观察实验现 象 会设计简单的控制险路 有解决简单控制线路故障的能力 掌握编程器、编程软件的使用 能 阅读和分析实际PLC程序与梯形图 能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 运行、调试、维护可编程序控制器系 统。 四、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是实验工作的全面总结 要用简明的形式将实验结果完整和真实的表达出来 报告要求简明扼要 字迹工整 分析合理。图表整齐清楚 线路图要用铅笔及绘图仪器绘制 不应徒手描 画。报告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实验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同组者名称、实验台号、实验日期、交报告日期。 2、实验目的 3、实验线路图 4、实验设备

控制系统仿真与设计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仿真与设计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刘峰 7.2.2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学习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2.记录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3.掌握时间相应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二阶系统G(s)=10/(s2+2s+10)

键入程序,观察并记录阶跃响应曲线;录系统的闭环根、阻尼比、无阻尼振荡频率;记录实际测去的峰值大小、峰值时间、过渡时间,并与理论值比较。 (1)实验程序如下: num=[10]; den=[1 2 10]; step(num,den); 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 (2)再键入: damp(den); step(num,den); [y x t]=step(num,den); [y,t’] 可得实验结果如下:

记录实际测取的峰值大小、峰值时间、过渡时间,并与理论计算值值比较 实际值理论值 峰值 1.3473 1.2975

峰值时间 1.0928 1.0649 过渡时间+%5 2.4836 2.6352 +%2 3.4771 3.5136 2. 二阶系统G(s)=10/(s2+2s+10) 试验程序如下: num0=[10]; den0=[1 2 10]; step(num0,den0); hold on; num1=[10]; den1=[1 6.32 10]; step(num1,den1); hold on; num2=[10]; den2=[1 12.64 10]; step(num2,den2); 响应曲线:

(2)修改参数,分别实现w n1= (1/2)w n0和w n1= 2w n0响应曲线试验程序: num0=[10]; den0=[1 2 10]; step(num0,den0); hold on; num1=[2.5]; den1=[1 1 2.5]; step(num1,den1); hold on; num2=[40]; den2=[1 4 40]; step(num2,den2); 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

电气控制实训报告

电气控制实训报告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电工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实习是机械学生不可缺少的实习环节,学校安排本次实习是在学生完成所有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后进行的。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在实习基地的实践,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建立电工电子应用的概念。 本次的实习要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让自己迅速适应社会,跟上电子信息前进的步伐。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培养自己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神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实训设备 十字改锥、一字改锥、尖嘴钳、剥线钳、万用表、热继电器、导线若干、交流接触器三,实习内容: 5周周二 1.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电路 老师讲解原理、连接电路的方法和步骤,自己实践操作 ①.实习目的: (1)学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的接线和操作方法;

(2)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3)了解按钮开关的构造与作用; (4)掌握三相电动机点动控制的工作原理、安装及操作方法; (5)掌握交流接触器常开、常闭触头在电路中的应用; (6)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线路的实际操作过程,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实际电路接线图的知识; (7)理解点动控制线路的概念。 ②.实习元件: 十字改锥、一字改锥、尖嘴钳、剥线钳、万用表、热继电器、导线若干、交流接触器③.点动控制原理: 当按下启动按钮SB后,接触器KM的吸引线圈通电,常开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定子绕组接通三相电源,电动机启动。松开启动按钮,接触器线圈断电,主触点分开切断三相电源,电动机停止 4.实习过程: (1)按点动控制线路进行安装接线,接线是先接主电路,后接控制电路; (2)线路接好后,对照电路原理图仔细检查;

《机电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机电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姓名 _________ 班级学号 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内容:控制系统时域响应分析 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1、欠阻尼系统 9 ~2 s 3s 9 阻尼比E =0.5 无阻尼固有频率:-.n =3 程序: num1=[0,0,9]; den 仁[1,3,9]; pzmap (nu m1,de n1) step (nu m1,de n1) 2、临界阻尼系统 G (s) 阻尼比E =1 G(s)二 j i r 2 L r 01 * - 2 :1 1 r i i i i 2 - 8 - 6 - 4 2 1 1 1 | A a n g a m Pole-Zero Map Real Axis Step Response 1. 1. 1 0. 0. Time (sec) e d 0. p m 0. A

无阻尼固有频率: 程序: num2二[0,0,9]; den 2二[1,6,9]; pzmap (nu m2,de n2) step (nu m2,de n2) 1 1 1 1 ? 1 1 0. 5 - s x A y r c a n g a m -0. 5 ■ i i i [ i Illi 0) 3.5 3、过阻尼系统 G(s) 2―— s 2 +30s 十9 阻尼比E =5 无阻尼固有频率: 程序: num3=[0,0,9]; den 3=[1,30,9]; pzmap (nu m3,de n3) step (nu m3,de n3) Pole-Zero Map -2 -1.8 -1.6 -1.4 -1.2 -1 -0.8 -0.6 -0.4 -0.2 Real Axis Step Response 0 8 6 p 0.4 0.5 1 1.5 2 2.5 3 m A d Time (sec)

哈工大_控制系统实践_磁悬浮实验报告

研究生自动控制专业实验 地点:A区主楼518房间 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斑号:学号:机组编号: 同组人:成绩:教师签字:磁悬浮小球系统 实验报告 主编:钱玉恒,杨亚非 哈工大航天学院控制科学实验室

磁悬浮小球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1、熟悉磁悬浮球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2、了解磁悬浮物理模型建模与控制器设计; 3、掌握根轨迹控制实验设计与仿真; 4、掌握频率响应控制实验与仿真; 5、掌握PID控制器设计实验与仿真; 6、实验PID控制器的实物系统调试; 二、实验设备 1、磁悬浮球控制系统一套 磁悬浮球控制系统包括磁悬浮小球控制器、磁悬浮小球实验装置等组成。在控制器的前部设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有起动/停止开关,控制器的后部有电源开关。 磁悬浮球控制系统计算机部分 磁悬浮球控制系统计算机部分主要有计算机、1711控制卡等; 三、实验步骤 1、系统实验的线路连接 磁悬浮小球控制器与计算机、磁悬浮小球实验装置全部采用标准线连接,电源部分有标准电源线,考虑实验设备的使用便利,在试验前,实验装置的线路已经连接完毕。 2、启动实验装置 通电之前,请详细检察电源等连线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可接通控制器电源,随后起动计算机和控制器,在编程和仿真情况下,不要启动控制器。 系统实验的参数调试

根据仿真的数据及控制规则进行参数调试(根轨迹、频率、PID 等),直到获得较理想参数为止。 四、实验要求 1、学生上机前要求 学生在实际上机调试之前,必须用自己的计算机,对系统的仿真全部做完,并且经过老师的检查许可后,才能申请上机调试。 学生必须交实验报告后才能上机调试。 2、学生上机要求 上机的同学要按照要求进行实验,不得有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有关规定。 五、系统建模思考题 1、系统模型线性化处理是否合理,写出推理过程? 合理,推理过程: 由级数理论,将非线性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由此证明,在平衡点)x ,(i 00对 系统进行线性化处理是可行的。 对式2x i K x i F )(),(=作泰勒级数展开,省略高阶项可得: )x -)(x x ,(i F )i -)(i x ,(i F )x ,F(i x)F(i,000x 000i 00++= )x -(x K )i -(i K )x ,F(i x)F(i,0x 0i 00++= 平衡点小球电磁力和重力平衡,有 (,)+=F i x mg 0 |,δδ===00 i 00 i i x x F(i,x) F(i ,x )i ;|,δδ===00x 00i i x x F(i,x)F (i ,x )x 对2 i F(i,x )K()x =求偏导数得:

机床电气控制实验报告

机床电气控制实验报告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机床电气控制》实验报告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各种常见低压电器的识别、结构和使用方法(2节)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按钮、交流接触器、小型电磁式继电器、热继电器、行程开关、断路 器、熔断器、漏电断路保护器、万能转换开关、倒顺开关、变压器的型号识别、结构、测试及使用方法。 2、掌握导线的横截面积、色标的识别、选用、连接方法。 二、实验器材及工具

三、实验内容 1、按钮 理解按钮的用途。正确识别按钮的型号和参数的含义,掌握按钮的使用方法,用万用表测量按钮触头的好坏。 2、交流接触器 理解交流接触器的用途。正确识别交流接触器的型号和参数的含义,拆卸交流接触器,认识交流接触器的结构。掌握交流接触器的使用方法。用万用表测量交流接触器触头的好坏。 3、小型电磁式继电器

理解电磁式继电器的用途。正确识别继电器的型号和参数的含义,掌握继电器的使用方法。 4、热继电器 理解热继电器的用途。正确识别热继电器的型号和参数的含义,掌握热继电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调节方法。 5、行程开关 理解行程开关的用途。正确识别行程开关的型号和参数的含义,掌握行程开关的使用方法。用万用表测量行程开关触头的好坏。 6、断路器 理解断路器的用途。正确识别断路器的型号和参数的含义,掌握断路器的使用方法。用万用表测量断路器的好坏。 7、熔断器 理解熔断器的用途。正确识别熔断器座和熔体的型号和参数的含义,掌握熔断器座和熔体的使用方法。用万用表测量熔断器座及熔体的好坏。 8、漏电断路保护器 正确识别漏电断路保护器的型号和参数的含义,掌握漏电断路保护器的使用方法。用万用表测量漏电断路保护器的好坏。并通电测试漏电断路保护器是否工作正常。

机电系统控制实验报告

穿销单元工件穿销实验报告 一、前言 模块化柔性制造综合实训系统最大特点是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综合性和系统性,又兼顾模块化特征。综合性体现在机器人技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传感测试技术、接口技术、PLC工控技术、信息变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并综合应用到生产设备中;而系统性指的是,生产线的传感检测、传输与处理、控制、执行与驱动等机构在微处理单元的控制下协调有序地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系统模块化结构,各工作单元是相对独立的模块,并具有较强的互换性。可根据实训需要或工作任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组合、安装和调试,达到模拟生产性功能和整合学习功能的目标,十分适合教学实训考核或技能竞赛的需要。 通过该系统,学生经过实验了解生产实训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创新性的和可参与性的实验平台,让学生全面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开发和集成技术,帮助学生从系统整体角度去认识系统各组成部分,从而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控制原理。可以促进学生在掌握PLC技术及PLC网络技术、机械设计、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并对电机驱动及控制技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高级语言编程等技能得到实际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装配、调试能力等方面能得到综合提高。体现整体柔性系统教学的先进性。 二、实验目的 1、了解PLC的工作原理; 2、掌握PLC编程与操作方法; 3、了解气缸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4、掌握PLC进行简单装配控制的方法。 三、实验设备 1、模块化柔性制造综合实训系统一套; 2、安装西门子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 SP6的计算机一台; 3、西门子S7-200 PLC编程电缆一条。 四、实验原理 学生可通过实验验证工业现场中如何使用PLC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我公司提供PLC源程序,学生可在源程序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编程,将编写好的程序通过编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报告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报告 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14年9月

实验一 直流他励电动机调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深入了解直流他励电动机的调速性能; 2.进一步学习PLC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程序设计、调试。 二、实验原理 1.直流他励电动机的调速原理、调速方法 电动机的调速就是在一定的负载条件下,人为地改变电动机的电路参数,以改变电动机的稳定转速。 从直流他励电动机机械特性方程式 T K K R R K U n t e ad a e 2φφ+-= 可知,改变串入电枢回路的电阻Rad ,电枢供电电压U 或主磁通Φ,都可以得到不同的人为机械特性,从而在负载不变时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以达到速度调节的要求,故直流电动机调速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改变电枢回路外串电阻Rad 如图7.1所示为串电阻调速的特性曲线,从图中可看出,在一定的负载转矩T L 下,串入不同的电阻可以得到不同的转速,如在电阻分别为R a 、R 3、R 2、R 1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对应于A 、C 、D 和E 点的转速n A 、n C 、n D 和n E 。在不考虑电枢回路的电感时,电动机调速时的机电过程(如降低转速)见图中沿A →B →C 的箭头方向所示,即从稳定转速n A 调至新的稳定转速n C 。这种调速方法存在不少缺点,如机械特性较软,电阻愈大则特性愈软,稳定度愈低;在空载或轻载时,调速范围不大;实现无级调速困难;在调速电阻上消耗大量电能等。

图7.1 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的特性曲线 (2)改变电动机电枢供电电压U 改变电枢供电电压U可得到人为机械特性,如图7.2所示,从图中可看出,在一定负载转矩T L下,加上不同的电压U N、U1、U2、U3、…,可以得到不同的转速n a、n b、n c、n d、…,即改变电枢电压可以达到调速的目的。 这种调速方法的特点是: ①当电源电压连续变化时,转速可平滑无级调节,一般只能在额定转速以下调节; ②调速特性与固有特性互相平行,机械特性硬度不变,调速的稳定度较高,调速范围较大; ③当T L=常数时,稳定运行状态下的电枢电流Ia与电压U无关,且Φ=ΦN,故电动机转矩T=KtΦN Ia不变,属于恒转矩调速,适合于对恒转矩型负载进行调速; ④可以靠调节电枢电压来启动电动机,而不用其他启动设备。 图7.2 改变电枢供电电压调速的特性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认识实验 过程控制及检测装置硬件结构组成认识,控制方案的组成及控制系统连接 一、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简介 过程控制是指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量为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变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本系统设计本着培养工程化、参数化、现代化、开放性、综合性人才为出发点。实验对象采用当今工业现场常用的对象,如水箱、锅炉等。仪表采用具有人工智能算法及通讯接口的智能调节仪,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MCGS工控组态软件。对象系统还留有扩展连接口,扩展信号接口便于控制系统二次开发,如PLC控制、DCS控制开发等。学生通过对该系统的了解和使用,进入企业后能很快地适应环境并进入角色。同时该系统也为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习和研究开发的平台。 二、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组成 本实验装置由过程控制实验对象、智能仪表控制台及上位机PC三部分组成。 1、被控对象 由上、下二个有机玻璃水箱和不锈钢储水箱串接,4.5千瓦电加热锅炉(由不锈钢锅炉内胆加温筒和封闭外循环不锈钢锅炉夹套构成),压力容器组成。 水箱:包括上、下水箱和储水箱。上、下水箱采用透明长方体有机玻璃,坚实耐用,透明度高,有利于学生直接观察液位的变化和记录结果。水箱结构新颖,内有三个槽,分别是缓冲槽、工作槽、出水槽,还设有溢流口。二个水箱可以组成一阶、二阶单回路液位控制实验和双闭环液位定值控制等实验。 模拟锅炉:锅炉采用不锈钢精致而成,由两层组成:加热层(内胆)和冷却层(夹套)。做温度定值实验时,可用冷却循环水帮助散热。加热层和冷却层都有温度传感器检测其温度,可做温度串级控制、前馈-反馈控制、比值控制、解耦控制等实验。 压力容器:采用不锈钢做成,一大一小两个连通的容器,可以组成一阶、二阶单回路压力控制实验和双闭环串级定值控制等实验。 管道:整个系统管道采用不锈钢管连接而成,彻底避免了管道生锈的可能性。为了提高实验装置的使用年限,储水箱换水可用箱底的出水阀进行。 2、检测装置 (液位)差压变送器:检测上、下二个水箱的液位。其型号:FB0803BAEIR,测量范围:0~1.6KPa,精度:0.5。输出信号:4~20mA DC。 涡轮流量传感器:测量电动调节阀支路的水流量。其型号:LWGY-6A,公称压力:6.3MPa,精度:1.0%,输出信号:4~20mA DC 温度传感器:本装置采用了两个铜电阻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锅炉内胆、锅炉夹套的温度。经过温度传感器,可将温度信号转换为4~20mA DC电流信号。 (气体)扩散硅压力变送器:用来检测压力容器内气体的压力大小。其型号:DBYG-4000A/ST2X1,测量范围:0.6~3.5Mpa连续可调,精度:0.2,输出信号为4~20mA DC。 3、执行机构 电气转换器:型号为QZD-1000,输入信号为4~20mA DC,输出信号:20~100Ka气压信号,输出用来驱动气动调节阀。 气动薄膜小流量调节阀:用来控制压力回路流量的调节。型号为ZMAP-100,输入信号为4~20mA DC或0~5V DC,反馈信号为4~20mA DC。气源信号 压力:20~100Kpa,流通能力:0.0032。阀门控制精度:0.1%~0.3%,环境温度:-4~+200℃。 SCR移相调压模块:采用可控硅移相触发装置,输入控制信号0~5V DC或4~20mA DC 或10K电位器,输出电压变化范围:0~220V AC,用来控制电加热管加热。 水泵:型号为UPA90,流量为30升/分,扬程为8米,功率为180W。

电气控制与PLC实验实验报告

电气控制与PLC实验实验报告 报告实验项目名称: 低压电器的认识同组人试验时间实验室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低压元件的结构、原理、符号、作用,熟悉低压元件规格。 2、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和自锁控制线路的实际安装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安装接线图的知识。能按照原理图实物,并能排除故障。 3、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点动控制和自锁控制的特点以及在机床控制中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按钮、熔断器、断路器等。 三、实验方法 1、常用低压元件的识别。根据电器元件实物,了解常用低压元件的结构原理,正确写出电器元件的名称、型号、符号、作用,填写下表名称文字符号图形符号作用线圈/其它常开触点常闭触点接触器熔断器热继电器断路器控制按钮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 2、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按图8-1接线。接线时,先接主电路,它是从220V三相交流电源的输出端U、V、W开始,经三刀开关Q

1、熔断器FU 1、FU 2、FU 3、接触器KM1主触点到电动机M的三个线端 A、 B、C的电路,用导线按顺序串联起来,有三路。主电路经检查无误后,再接控制电路,从熔断器FU4插孔V开始,经按钮SB1常开、接触器KM1线圈到插孔W。线接好经指导老师检查无误后,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图8-1 点动控制线路(1)按下控制屏上“开”按钮;(2)先合Q1,接通三相交流220V电源;(3)按下启动按钮SB1,对电动机M进行点动操作,比较按下SB1和松开SB1时电动机M的运转情况。(记录) 3、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控制线路:按下控制屏上的“关”按钮以切断三相交流电源。按图8-2接线。检查无误后,启动电源进行实验: (1) 合上开关Q1,接通三相交流220V电源; (2) 按下起动按钮SB2,松手后观察电动机M运转情况(记录); (3) 按下停止按钮SB1,松手后观察电动机M运转情况(记录)。图8-2 自锁控制线路

中南大学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报告

机电传动控制 实 验 报 告 姓名:张泽超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机械1301 学号: 0801130313 日期: 2016.6.15

一交流电机的点动与自动控制 1、电路原理图如下: 2、实验步骤: 1,断开实验台总电源开关 2,打开电脑,运行机电传动软件,先选择实验项目,然后根据软件中显示的原理图,在实验台上接线 3,按照原理图接线,接触器选用交流单元的接触器; 4,确定接线无误后,合上电源开关,就可开始进行实验 5,软件中点击<测试>--<运行>即可监测电机的扭矩和转速,5分钟后将自动弹出保存对话框,请确定并保存实验结果

3、实验过程: 按下原理图中对应的按钮,电机即可能到相应的动作 4、实验心得 该实验原理和操作都很简单,我们小组十分钟就做完了,运行也是正确的,给我们下面做实验也打好了基础,包括基本连线和基本设备,以及安全事项。

二、交流电机的能耗制动 1、电路原理图 2、实验步骤 1,断开实验台总电源开关 2,打开电脑,运行机电传动软件,先选择实验项目,然后根据软件中显示的原理图,在实验台上接线 3,按照原理图接线,接触器选用交流单元的接触器; 4,确定接线无误后,合上电源开关,就可开始进行实验 5,软件中点击<测试>--<运行>即可监测电机的扭矩和转速,5分钟后将自动弹出保存对话框,请确定并保存实验结果

3、实验过程: 按下原理图中对应的按钮,电机即可能到相应的动作 4、实验心得 能耗制动这个实验的原理接线图有一点复杂,所以我们组采取两个人分别接线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第一次接完运行后发现机器运行不了。证明我们接线有错误了。排查之后又重新连线,发现控制电路连错了。然后纠正后才能有正确的实验现象。总之,实验要认真的做,细心排查。

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学号: 班级: 姓名: 老师:

一.运动控制系统实验 实验一.硬件电路的熟悉和控制原理复习巩固 实验目的:综合了解运动控制实验仪器机械结构、各部分硬件电路以及控制原理,复习巩固以前课堂知识,为下阶段实习打好基础。 实验内容:了解运动控制实验仪的几个基本电路: 单片机控制电路(键盘显示电路最小应用系统、步进电机控制电路、光槽位置检测电路) ISA运动接口卡原理(搞清楚译码电路原理和ISA总线原理) 步进电机驱动检测电路原理(高低压恒流斩波驱动电路原理、光槽位置检测电路)两轴运动十字工作台结构 步进电机驱动技术(掌握步进电机三相六拍、三相三拍驱动方法。) 微机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控轮廓插补原理,计算机高级语言硬件编程等知识。 实验结果: 步进电机驱动技术: 控制信号接口: (1)PUL:单脉冲控制方式时为脉冲控制信号,每当脉冲由低变高是电机走一步;双 脉冲控制方式时为正转脉冲信号。 (2)DIR:单脉冲控制方式时为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改变电机转向;双脉冲控制方式 时为反转脉冲信号。

(3)OPTO :为PUL 、DIR 、ENA 的共阳极端口。 (4)ENA :使能/禁止信号,高电平使能,低电平时驱动器不能工作,电机处于自由状 态。 电流设定: (1)工作电流设定: (2)静止电流设定: 静态电流可用SW4 拨码开关设定,off 表示静态电流设为动态电流的一半,on 表示静态电流与动态电流相同。一般用途中应将SW4 设成off ,使得电机和驱动器的发热减少,可靠性提高。脉冲串停止后约0.4 秒左右电流自动减至一半左右(实际值的60%),发热量理论上减至36%。 (3)细分设定: (4)步进电机的转速与脉冲频率的关系 电机转速v = 脉冲频率P * 电机固有步进角e / (360 * 细分数m) 逐点比较法的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 一.直线插补原理: 如图所示的平面斜线AB ,以斜线起点A 的坐标为x0,y0,斜线AB 的终点坐标为(xe ,ye),则此直线方程为: 00 00Y Ye X Xe Y Y X X --= -- 取判别函数F =(Y —Y0)(Xe —Xo)—(X-X0)(Ye —Y0)

《机床电气控制》实验报告

《机床电气控制》实验报告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各种常见低压电器的识别、结构和使用方法(2节)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按钮、交流接触器、小型电磁式继电器、热继电器、行程开关、断路器、 熔断器、漏电断路保护器、万能转换开关、倒顺开关、变压器的型号识别、结构、测试及使用方法。 2、掌握导线的横截面积、色标的识别、选用、连接方法。

二、实验器材及工具

三、实验内容 1、按钮 理解按钮的用途。正确识别按钮的型号和参数的含义,掌握按钮的使用方法,用万用表测量按钮触头的好坏。 2、交流接触器

理解交流接触器的用途。正确识别交流接触器的型号和参数的含义,拆卸交流接触器,认识交流接触器的结构。掌握交流接触器的使用方法。用万用表测量交流接触器触头的好坏。 3、小型电磁式继电器 理解电磁式继电器的用途。正确识别继电器的型号和参数的含义,掌握继电器的使用方法。 4、热继电器 理解热继电器的用途。正确识别热继电器的型号和参数的含义,掌握热继电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调节方法。 5、行程开关 理解行程开关的用途。正确识别行程开关的型号和参数的含义,掌握行程开关的使用方法。用万用表测量行程开关触头的好坏。 6、断路器 理解断路器的用途。正确识别断路器的型号和参数的含义,掌握断路器的使用方法。用万用表测量断路器的好坏。

《机电传动控制》教学大纲

《机电传动控制》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335030 总学时:48学时(讲课42学时,实验6学时) 总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模块选修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预修要求:《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1.性质 《机电传动控制》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 2.目的 《机电传动控制》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属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掌握机电传动控制技术,掌握实际的工程应用能力,学会解决工业电气控制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3.任务 二、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 1.掌握用系统的观点如何分析机电传动控制系统。 2.具备分析、设计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能力。 3.正确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实验和考试等。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分析 1.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 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工程应用实例讨论、课外作业和实验等。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提出不同方法。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室;适当引入计算机辅助电子设计软件;使学生建立机算机仿真在概念。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验,深化和扩展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实际动手的能力。 2.实验要求: 实验是《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验,加深学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对机电传动控制的实际运用能力。 实验要求学生实验前认真准备,完成实验预习报告(对设计性实验需提交实验方案);实验时积极思考,多动手,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机床电器和电动机等电器的使用方法,能正确联接电路,了解机电传动中常见的传动方式,学会电动机传动系统的参数调整方法;实验后要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认真整理分析,编写出整洁的实验报告。 3.课程习题要求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哈尔滨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仿真 专业:自动化12-1 学号:1230130101 姓名:

一.分析系统性能 课程名称控制系统仿真实验名称分析系统性能时间8.29 地点3# 姓名蔡庆刚学号1230130101 班级自动化12-1 一.实验目的及内容: 1. 熟悉MATLAB软件的操作过程; 2. 熟悉闭环系统稳定性的判断方法; 3. 熟悉闭环系统阶跃响应性能指标的求取。 二.实验用设备仪器及材料: PC, Matlab 软件平台 三、实验步骤 1. 编写MATLAB程序代码; 2. 在MATLAT中输入程序代码,运行程序; 3.分析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 1.程序截图

得到阶跃响应曲线 得到响应指标截图如下

2.求取零极点程序截图 得到零极点分布图 3.分析系统稳定性 根据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判别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最简单的方法是求出系统所有极点,并观察是否含有实部大于0的极点,如果有系统不稳定。有零极点分布图可知系统稳定。

二.单容过程的阶跃响应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MATLAB软件的操作过程 2. 了解自衡单容过程的阶跃响应过程 3. 得出自衡单容过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二、实验内容 已知两个单容过程的模型分别为 1 () 0.5 G s s =和5 1 () 51 s G s e s - = + ,试在 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三、实验步骤 1. 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得出实验原理图。 2. 运行模型后,双击Scope,得到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四、实验结果 1.建立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图,其仿真模型为

电气实训报告

电气控制实训 ——报告题目名称:电气控制实训报告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10-3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目录

一、实习的性质、目的、意义 电气控制技术实习是在学习常用低压电气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控制环节,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等章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培养我们掌握本专业所学必须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通过学习使学我们熟悉并掌握各种常用的低压电器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初步掌握电气控制基本控制的原理、连接规则、故障排除方法,学习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的线路结构、工作原理、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通过实习培养我们热爱专业、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Z3050摇臂钻床机加工工艺介绍 钻床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孔加工机床。它主要是用钻头钻削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孔,另外还可用来扩孔、铰孔、镗孔,以及刮平面、攻螺纹等。Z3050摇臂钻床是一种立式钻床,它的最大加工孔径是50mm,适用于单件或批量生产中带有多孔的大型零件的孔加工。 三、机床实际电路控制分析 主电路控制分析 图3-1主电路原理图 如图3-1所示: (1)M1是主轴电动机,由交流接触器KM1控制,只要求单方向旋转,主轴的正反转有机械手柄操作。M1装在主轴箱顶部,带动株洲及进给传动系统,热继电器FR1是过载保护元件,短路保护电气是总电源开关中的电磁脱扣装置。 (2)M2是摇臂升降电动机,装于主轴顶部,用接触器KM2和KM3控制其正反转。应为电动机短时间工作,故不设过载保护电源。 (3)M3是液压泵电动机,可以做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的气动与停止有接触器KM4和KM5控制。热继电器FR2是液压泵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电气。该电动机的主要作用是供给加夹紧装置压力油,实现摇臂和立柱的夹紧和松开。 (4)M4是冷去泵电动机,功率小,不设过载保护,有开关QS1直接气动与停止。 控制电路的控制分析 图3-2控制电路原理图 (1)主轴的控制

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验报告(手写)

实验一四节传送带控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传送指令的使用及编程 2.掌握四节传送带控制系统的接线、调试、操作 三、面板图 四、控制要求 1.总体控制要求:如面板图所示,系统由传动电机M1、M2、M3、M4,故障设置开关A、B、C、D组成,完成物料的运送、故障停止等功能。 2.闭合“启动”开关,首先启动最末一条传送带(电机M4),每经过1秒延时,依次启动一条传送带(电机M3、M2、M1)。 3.当某条传送带发生故障时,该传送带及其前面的传送带立即停止,而该传送带以后的待运完货物后方可停止。例如M2存在故障,则M1、M2立即停,经过1秒延时后,M3停,再过1秒,M4停。 4.排出故障,打开“启动”开关,系统重新启动。 5.关闭“启动”开关,先停止最前一条传送带(电机M1),待料运送完毕后再依次停止M2、M3及M4电机。

五、功能指令使用及程序流程图 1.传送指令使用 X0000为ON时,将源内容向目标内容传送,X0000为OFF时,数据不变化。 2.程序流程图 六、端口分配及接线图 序号PLC地址(PLC端子)电气符号(面板端 子) 功能说明 1X00SD启动(SD) 2X01A传送带A故障模拟3X02B传送带B故障模拟4X03C传送带C故障模拟5X04D传送带D故障模拟6Y00M1电机M1 7Y01M2电机M2 8Y02M3电机M3 9Y03M4电机M4 10主机COM、面板COM接电源GND电源地端 11主机COM0、COM1、COM2、COM3、COM4、 COM5、接电源GND 电源地端 12面板V+接电源+24V电源正端2.PLC外部接线图

七、操作步骤 1.检查实验设备中器材及调试程序。 2.按照I/O端口分配表或接线图完成PLC与实验模块之间的接线,认真检查,确保正确无误。 3.打开示例程序或用户自己编写的控制程序,进行编译,有错误时根据提示信息修改,直至无误,用SC-09通讯编程电缆连接计算机串口与PLC通讯口,打开PLC主机电源开关,下载程序至PLC中,下载完毕后将PLC的“RUN/STOP”开关拨至“RUN”状态。 4.打开“启动”开关后,系统进入自动运行状态,调试四节传送带控制程序并观察四节传送带的工作状态。 5.将A、B、C、D开关中的任意一个打开,模拟传送带发生故障,观察电动机M1、M2、M3、M4的工作状态。 6.关闭“启动”按钮,系统停止工作 八、实验总结 1.总结移位寄传器指令的使用方法。 2.总结记录PLC与外部设备的接线过程及注意事项。 实验二数码显示控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译码指令的使用及编程方法 2.掌握LED数码显示控制系统的接线、调试、操作方法 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 1.可编程控制器实验装置DDSZ-21 2.实验挂箱D671

《机电控制技术》实验报告

《机电控制技术》实验报告 詹如平 机制124班 5901112154

一、实验特点 本实验指导分为验证性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涉及到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基础实验包括PLC面板结构认识、编程器的使用练习、常用指令的使用练习。综合性实验包括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自动控制设计、多级传送控制系统设计和PLC自动控制的程序设计与调试。鉴于实验设备不能到位,因此,主要开设验证性基础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PLC各种指令功能的理解。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包括编写程序、PLC的电源及I/O接线、上机调试程序等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为今后从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设备 OMRON C28P和CQM1H可编程控制器、PRO15编程器、输入开关实验板。 三、实验内容 1.PLC认识实验 2.常用指令练习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PLC控制 4.交通信号灯的PLC控制设计 四、实验注意事项 1.事先预习相关实验内容,编制好实验程序。 2.在实验教师指导下按规程进行相关操作。 3.注意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一、PLC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PLC主机的结构,熟悉编程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二、预习要求 (1)复习相关参考书中OMRON PLC的面板结构。 (2)仔细阅读课文中编程器的组成和主要操作;预习实验内容及要求。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熟悉主机和编程器的结构 了解主机面板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各端子、端口与外部电路的连接方法。了解编程器与主机的连接方法及面板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答:OMRON C28P a、结构:整体式; b、CPU模块号:C28P-CDR-AE; ①电源电压:100~240 V AC; ②输入电压:24VDC; ③输出器件:继电器; c、内存区结构: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常熟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周自强孟涛编 2010年3月1日

目录 实验1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实验 (3) 实验2 步进电机基本参数设定及PLC控制实验 (5)

实验1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实验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变频器使用方法和基本参数设定的含义。 2)熟悉变频器使用的基本过程。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分为PU模式和外部模式两种情况: (1)PU模式 (2)外部模式

三、实验设备 1)机电传动控制综合实验台。 四、实验内容 (1)进行PU模式的变频调速实验 ●首先将参数Pr.79 设定为“1”; ●调整频率设定值(频率设定值不要超过60Hz),按下“Run”按钮启动 电机;重新设定频率,并观察电机运转情况。 (2)进行外部模式的变频调速实验 ●外部运行模式(Pr.79 设定值“0”(初始值),“2”) ●根据附录中的参数设定方法对高、中、低三个速度段的频率进行设 定; ●根据图2所示进行变频装置端子接线,确认电机变频器连接正常;

操作相应的速度按钮,并观察电机的运转情况。 五、实验报告 1)画出变频调速的基本电路原理图。 2)写出实验过程和参数设定的主要内容。 六、思考题 异步电机的转速和变频器的频率之间是什么关系?变频调速在低速时的特性如何? 实验2 步进电机基本参数设定及PLC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2)熟悉步进电机控制程序编写方法。 二、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如图所示:

1)机电控制综合实验台。 2)五相步进电动机及其驱动器。 四、实验内容 1)按图3电路接线。 2)编写正、反转控制程序,SA8断开时正转,SA8闭合时反转。 3)运行程序,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4)修改运行步数为250步。运行程序,记录角度和时间。 五、实验报告 1)绘制梯形图。 2)列出角度和步数的关系式,角速度和脉冲周期的关系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