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资环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武汉大学资环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武汉大学资环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化: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城市收缩:指的是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现象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 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 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

点轴理论:这里的“点”是各级中心地, 即各级中心城(镇), 是各级区域的集聚点,也是带动各级区域发展的中心城镇。“轴”是由交通干线、通信干线、能源输送线和水源干线(廊道)连结起来的“基础设施束”,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 而轴线上集中的社会经济设施通过物质流和信息流对附近区域有空间扩散作用。

世界城市体系假设:认为各种跨国经济实体正在逐步取代国家的作用,使得国家权力空心化,全球出现了新的等级体系结构,分化为世界级城市、跨国级城市、国家级城市、区域级城市、地方级城市——即形成了“世界城市体系”

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

慢城市:不仅仅是将快速城市的步调放慢,而是创造一个环境,让人可以抗拒倚赖时钟与凡事求快的压力。

城市精明增长: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空间紧凑,混合用地功能,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步行,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通过鼓励、限制和保护措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参评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或简称多因素评价法。

和谐城市:就是城市在规划未来发展中应当探寻更为美好的城市生活的理想目标

上位规划:依法制定的上一层次规划的控制力大于下一层次规划,城乡规划的制定必须以上一层次的规划为依据

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配弟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梯度模式:梯度是指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由低水平到高水平过渡的空间演变过程。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遵循阶梯而上,从发展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本土资源密集型产业起步,并尽快接过从高梯度地区外溢出的产业

特征价格模式:公共项目产生的效益,会由该项目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使用者通过市场,以各种形式扩散出去,最终反映到地价上。这就是被称之为资本化的假说,根据这个假说,运用各个地区的地价数据,可以推算出各个地区因城市设施等的建设水平的不同而对地价产生的影响,进而可以测算出某公共项目因改变了原来的设施建设水平而带来的效益。

增长极模式: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

城市开敞空间:城市的绿地、公园、道路广场以及周边的自然空间共同组成了城市开敞空间系统。

TOD(交通导向模式):建立起城市空间形态与交通组织相匹配的关系

三规合一:是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三者进行充分协调的工作

空间规划:空间规划主要由公共部门使用的影响未来活动空间分布的方法,它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更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关系的领土组织,平衡保护环境和发展两个需求,以达成社会和经济发展总的目标。

城市整体强度风区原则法:根据微观经济学区位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确定城市开发总量和城市整体强度(即核心指标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建立城市强度分区的基准模型和修正模型,进行各类主要用地的强度分配,为确定地块容积率,制定地块密度细分提供原则性指导。

退线距离:是指建筑物后退各种规划控制线(包括:规划道路、绿化隔离带、铁路隔离带、河湖隔离带,高压走廊隔离带)的距离

退界距离:是指建筑物后退相邻单位建设用地边界线的确定地块主导用地属性,在其中规定可以兼容、有条件兼容、不允许兼容的设施类型距离。

土地使用兼容性:

生活私密性间距:应在设计中注意避免出现对居室的视线干扰情况,一般最小为18m。

1.如何理解现代城市?

从城市的产生看——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城市是在“城”与“市”功能叠加的基础上,以行政和商业活动为基本职能的复杂化、多样化的客观实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农村的分离“。城市的产生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从城市的功能看——城市是工商业活动集聚的场所,是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群聚居的场所。从城市的集聚看——城市是人口、财富、建筑和信息高度集聚的场所。 从城市的景观看——城市是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物的多样化、空间利用的多样化。 从城市的系统看——城市是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社会复合巨系统。

2.城市化历史进程的四个阶段:

集聚城市化阶段

郊区化阶段——城市中高收入者移居市郊,住宅、商业服务、事务部门等向郊区迁移。逆城市化阶段——不仅中心市区人口外迁,郊区人口也向更大的外围迁移。

再城市化阶段——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功能提升,吸引一部分特定人口从郊区回到中心城市3.田园城市理论如何指导城市规划,土地规划:

田园城市理论:指城市周边的农田和园地,通过这些田园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

发挥农地多重功能,拓展生态空间,城市应与乡村结合

(一)充分发挥耕地的生产、生态、景观和间隔的综合功能。将具有生态功能的耕地特别是水田作为城市中的“绿心、绿带”,与建设用地穿插布局,使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有机统一。

(二)鼓励在城市内和组团之间保留连片、大面积的农地、水面、山体等绿色空间。 (三)引导园地向立地条件适宜的丘陵、台地和荒坡地集中发展。保护林地资源,结合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对林地进行空间布局。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提高草地生产力,改善草地生态系统

4.从马丘比丘宪章如何看待城市规划理论转变:

在城市规划、建筑和设计时,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来考虑,而必须努力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分区—>综合区)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静态—>动态)

宣扬社会文化论的基本思想。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且这一变不

能起决定的作用,起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物质规划—>社会经济自然的综合规划)

“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各专业设计人员、城市居民以及公众和政治领导人之间的系统的不断的互相协作配合的基础上”(专家意志的表达—>公众参与)

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自然规划—>人与自然和谐统一5.简述雅典宪章,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等主要问题:

雅典宪章: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提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

居住:人口密度过大,缺乏敞地及绿化;太近工业区,生活环境不卫生;房屋沿街建造影响居住安静,日照不良,噪声干扰;公共服务设施太少而且分布不合理。因而建议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

工作:工作地点在城市中无计划地布置,与居住区距离过远:“从居住地点到工作的场所距离很远,造成交通拥挤,有害身心,时间和经济都受损失”。因为工业在城郊建设,引起城市的无限制扩展,又增加了工作与居住的距离,形成过分拥挤而集中的人流交通。因此《大纲》中建议有计划地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

游憩:大城市缺乏敞地。指出城市绿地面积少,而且位置不适中,无益于市区居住条件的改善;市中心区人口密度本来就已经很高,难得拆出一小块空地,应将它辟为绿地,改善居住卫生条件。因此建议新建居住区要多保留空地,旧区已坏的建筑物拆除后应辟为绿地,要降低旧区的人口密度,在市郊要保留良好的风景地带。

城市交通:城市道路宽度不够,交叉口过多,未能按功能进行分类。并指出,过去学院派那种追求“姿态伟大”、“排场”及“城市面貌”的作法,只可能使交通更加恶化。《大纲》认为,局部的放宽、改造道路并不能解决问题,应从整个道路系统的规划入手;街道要进行功能分类,车辆的行驶速度是道路功能分类的依据;要按照调查统计的交通资料来确定道路的宽度。《大纲》认为,大城市中办公楼、商业服务、文化娱乐设施过分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区,也是造成市中心交通过分拥挤的重要原因

6.简述和谐城市柱锥模型:

在永续发展的三角形模型中,社会、环境和经济构成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的三条边代表了不同利益诉求直接的冲突,永续的状态就源自于冲突之间的平衡。

这种平衡能够维持可持续发展状态。一旦任何一方面的冲突使得城市脱离这一基本面造成无法容忍的社会动荡、环境破坏、经济衰退状况时,城市将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当各方面冲突最小化到一定程度,这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永续城市”。“永续城市”构成了“和谐城市”的基本面,也就是社会、环境和经济各自发展,不相冲突。当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从不冲突上升到相互协同,实现了三个和谐,称之为“和谐城市”。

7.城市精明增长的主要原则:

■土地的混合利用。在城市中,通过自行车或步行能够便捷地到达任何商业、居住、娱乐、教育场所等;

■建筑设计遵循紧凑原理;

■各社区应适合于步行;

■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保证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间的连通性。把这些方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交通方式;

■保护公共空间、农业用地、自然景观等;

■引导和增强现有社区的发展与效用。提高已开发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能降低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压力。

8.如何理解城市规划机制是基于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会出现市场失灵,此时需要包括城市规划在内的公公共政策进行干预。理解城市规划使命使命,需要认识市场失灵的各种机制,进而自觉提升城市规划的各种策略工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因而合理规划路网和有效组织交通十分必要。更进一步而言.城市中各类经济活动均有赖于空间资源,各部门的微观经济行为不会自发导致空间资源配置的整体优化:唯有基于集体选择和安排的城市规划才能导向空间资源配置的结构性优化。

9.如何理解外部性的内部化:(书本第六章):

外部性的问题产生,与公共领域的产权未能定界有关,由于产权不明确,外部效应很难通过市场交易来解决。因而,为了克服外部性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需要有公共干预,政府可采取征税或给予补贴的方式来使外部性内在化. 以趋于让所有人都为自己的行动承担全部社会成本或是获取全部社会收益.进而使当事人在此基础上作出自己的行动选择。

但在现实世界中以权属界定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并不一定可行。因为并不是所有物品的财产权都能够明确规定。例如空气是不具备"排他性"的公共资源,不可能确定产权;而环境污染对健康造成的损害也难以定价。在这样的情形下,就需要采用包括城市规划在内的手段来直接配置空间资源或是施以环境管制。

10.城市人口规模结构分布及空间分布于城市规划的特别密切关系如何理解:

(1)城市人口规模是决定来来城镇化发展的最基本标杆,是估算未来居住、零售、办公空间需求,工业生产空间需求以及城镇设施空间需求,甚至一些类型的开放空间(如公园)需求的基础。

(2)城市人口结构与城市规划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人口结构的预测需要更详细的分析,使规划可以反映城市人口中诸多不同群体的需求。

(3)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是评价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工作地点、商业以及其他设施可达性的必要依据。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应把未来人口的水平与结构通过规划在空间上进行分配,而不是进行空间分布的推测。

11.控规包括哪些?是强制性内容?土地使用强制,建筑建造控制,修建性强制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

(4)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5)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当作为强制性内容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建筑密度=建筑物基底总面积/总用地面积

建筑密度一般采取上线控制的方式,必要时可以采用下限控制方式,以保证土地集约使用的要求。

人口密度=总居住人口数/总用地面积

人口密度一般采用上限控制方式,必要情况下可采用上、下限同时控制的方式。

绿地率=总绿地面积/总用地面积

绿地率一般采取下限指标的控制方式

建筑建造控制:

建筑高度——地块内建筑地面上的最大高度限制,也称建筑限高。一般为飞机场、气象台、电台和其他无线电通讯的净空与走廊通道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街区等的保护要求;天际线控制、视觉走廊、景观通道、街道尺度等控制要求。

建筑后退——建筑控制线与规划地块边界之间的距离。街道景观与街道尺度控制要求、日照、防灾等要求。

建筑间距——地块内建筑物之间以及与周边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主要满足日

照、消防、工程管线、建筑保护等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

(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做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 布置总平面图;

(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11.城市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8,城市建设用地分类标准(8)2012年

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1)建设现状和使用:是指用地内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状态,如现有村、镇、或其他地上、地下工程设施。新城址的选择和城市的扩张往往需要占用原有的村镇聚居点和乡镇厂矿或军事设施等用地。城市需要对它们的迁移、拆除的可能性、动迁的数量、保留的必要与价值、可利用的潜力以及经济代价作出评估。

(2)重大基础设施:指限制或促进城市发展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和重大水利能源设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健全和丰富着。

(3)区域关系:指一个城市与周边其他城市或者地区的关联程度。当今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各种人员、信息、资本和物资的“流”来支撑,这些有形或者无形的“流”都可能在空间上有所反映;当今的城市更逐渐依靠区域整体的实力进行竞争各个城市或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辐射其他城市、或接受更高层次的城市的辐射,这种辐射在空间上往往体现为空间的相互吸引。

(4)市政设施配套:指可能选择的用地周边区域的水、电、气、热等供应网络以及道路桥梁等状况,即市政设施环境条件。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里指国土管理部门制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前我国国土资源部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对城市用地的边界作出了规定。从法理上说,两图应当保持一致,但由于由两个不同的单位编制针对同一个对象的规划,造成在参编时间和研究内容上协调困难。

(6)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指用地所在的区域自然环境背景以及用地自身的自然基础和环境质量。

(7)文化遗存:指用地范围内地上、地下已发掘或待探明的文化遗址、文物古迹以及有关部门的保护规划与规定等状况。

(8)社会问题:指用地的产权归属、涉及原住民或企业的社会、民族,经济等方面问题

12.城市总体布局基本原则【4】图示?

(1)立足区域,讲求整体①增强区域整体发展观念②把握影响城市与区域整体性发展的因素促进城乡融合③建立合理的城乡空间体系

⑵节约紧凑、强化结构①集中紧凑,节约用地②明确重点.抓住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矛盾③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

⑶近远结合,弹性增长①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②旧区与新区发展的兼顾③注重发展弹性

⑷保护环境,突出特色①以生态与环境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前提保护环境②营造和谐的城市空间③注重城市空间和景观的布局艺术

13.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思想的转变:

规划的前提,从确定增长规模为发展目标转向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

规划编制的内容,从重点确定开发建设项目和用地安排转向各类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空间管制,在功能上体现从技术文件走向公共政策的转变。

规划调控和管理范围,从局限于城市规划区,转向更加突出强调区域统筹和全市域城乡统筹的概念。

规划编制的组织方式,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依法行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从单一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转向建立健全政府、专家、多部门与公众参与的程序保障。

14.十九大报告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的意义:

(1)是防止城市无序蔓延、促进城市紧凑布局和集约发展的具体举措;

(2)是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盘活存量、低效建设用地,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3)是保护好优质耕地和城市生态环境底线,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格局的客观要求;

(4)是推进城市层面“多规合一”,促进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手段。

15.建筑间距是什么有哪些?

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1)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

一定间隔距离。一般要求在冬至日中午前后至少要有2h 的连续日照时间。

2)侧向间距。即山墙间距,是指建筑山墙之间为满足道路、消防通道、市政管线敷设、采光、通风等要求而留出的建筑间距。

3)消防间距。即防火间距,是指相邻两栋建筑物之间,保持适应火灾扑救、人员安全疏散和降低火灾时热辐射的必要间距。

4)通风间距。通风间距是为了获得较好的自然通风,两幢建筑间为避免受由于风压而形成的负风压影响所需保持的最小距离。

5)生活私密性间距。应在设计中注意避免出现对居室的视线干扰情况,一般最小为18m。

6)城市防灾疏散间距。城市主要防灾疏散通道两侧建筑间距应大于40m,且应大于建筑高度的1.5倍。

16.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关系(4个图)

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交通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交通运输方式配备的完善程度与城市规模、经济、政治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绝大多数城市都具有水陆交通条件,大部分特大城市是水陆空交通枢纽。

对城市规模的影响:交通对城市规模影响很大,它既是发展的因素也是制约的因素,特别是城市对外交通联系的方便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城市人口的规模。

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城市交通对城市布局有重要的影响,城市的交通走廊一般也是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的走廊

16.住区规划基本模式(画图):

1.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

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组织住区,不仅能保证居民生活的方便、安全和区内的安静,而且还有利于城市道路的分工和交通的组织,并减少城市道路密度。居住小区的规模主要根据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成套配置的经济合理性、居民使用的安全和方便、城市道路交通以及自然地形条件、住宅层数和人口密度等综合考虑。具体地说,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小学的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而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大服务半径为其用地规模的上限2.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住区

这种组织方式不划分明确的小区用地范围,住区直接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其规划结构的方式为:居住区一住宅组团,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的规模。一般应设有居委会办公室、卫生站、青少年和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商店、托儿所、儿童或成年人活动休息场地、小块公共绿地、停车场库等,这些项目和内容基本为本居委会居民服务。其他的一些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则根据不同的特点按服务半径在住区范围内统一考虑,均衡灵活布置

3,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其规划结构方式为:居住区一居住小区一住宅组团。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每个小区由2~3个住宅组团组成。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组织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住区的规划结构方式也会相应地变化

17.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包括住区及其环境的整体性、经济性、科学性、生态性、地方性与时代性、超前性与灵活性、领域性与社会性、健康性。

使用要求:为居民创造一个生活方便的居住环境,这是住区规划设计基本的要求。

卫生要求:为居民创造一个卫生、安静的居住环境。

安全要求: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必须对各种可能产生的灾害进行分析,使住区规划能有利于防止灾害的发生或减少其危害程度。防火、防震、防空等。

经济要求:确定住宅的标准、公共建筑的规模、项目等均需考虑当时当地的建设投资及居住对象的经济状况。

美观要求:要为居民创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

18.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1 ) 便于居民使用。各级公共服务设旋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居住区级800~1000m;居住小区级400~500m;居住组团级150~200m。

2 ) 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要考虑居民上下班的走向。

3 ) 独立的工矿和科研基地的住区或乡村住区。则应在考虑公共服务设施为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还要保持住区内部的安静。

4 ) 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等一些能较好体现城市建筑面貌的地段

19.道路规划的基本要求

①住区内部道路主要为本住区服务。住区道路系统应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分级。同时,不宜有过多的车道出口通向城市交通干道。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l50m。可用平行于城市交通干道的地方性通道来解决居住区通向城市交通干道出口过多的矛盾。②道路走向要便于居民上下班,尽量减少反向交通。住宅与近的公共交通站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500m。

③应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如尽可能结合自然分水线和汇水线,以利雨水排除。在南方多河地区,道路宜与河流平行或垂直布置,以减少桥梁和涵洞的投资。在丘陵地区应注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以节约投资。④在进行旧住区改建时,应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和工程设施

20.绿地的基本要求

(1)根据住区的功能组织和居民对绿地的使用要求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以形成完整统一的住区绿地系统,并与城市总的绿地系统相协调。(2)尽可能利用劣地、坡地、洼地进行绿化,以节约用地。对建设用地中原有的绿化、湖河水面等自然条件要充分利用。

(3)应注意美化居住环境的要求。

(4)住区绿化是面广量大的绿化工程,不应追求名贵的花木树种,应以经济、易长、易管为原则,在住区的重要地段可少量种植一些形态优美,具有色、香和地方特色的花木或大树,

使整个住区的绿化环境能保持四季常青的景色。

城市规划原理考点总结

1.城市:非农人口、产业聚集的居民点,我国行政 建制的市、镇。 2.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两次劳动分工有较 大促进作用: ●农牧业标志第一次,固定居民点。 ●商、手工业标志第二次,产生城市。 3.城市化与工业化紧密相关,工业化的促进是城市 化的动因: ●农村推力:剩余劳力向城市集中。 ●城市引力:工业供剩余劳力就业。 4.城市发展理论: ●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 基本经济满足外部产品、服务需求。 从属经济(非基础)满足内部产品、服务。 城市发展阶段:专门》综合》成熟》区域化。 ●城市进化:城市发展与经济转型。 绝对集中:工业初期,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相对集中:工业成熟,城市人口向郊区扩散》 相对分散:后工业初期,郊区增长超过中心城》 绝对分散:后工业成熟,逆城市化。 发达国家后工业成熟,第三世界处于工业初期。 ●增长极核: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 条件优越、规模集聚效应产生中心城市。 ●全球化:城市发展与国际分工。 发展中国家从原料地向生产、装配基地转变。 一体化经济,部分城市地位突出。 5.城市物质环境构成 ●公共领域: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投资。 ●非公共领域:个体占有,非公共投资。 ●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提供可能和约束。 6.城市社会基本特征: ●人际关系以社会分工为基础。 ●空间分布聚居的异质性强(与农村本质区别)。 7.农村社会主要差别:●人际关系以地缘关系、乡土意识为认同基础。 ●聚居空间形态异质性弱。 8.我国城市社会演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休闲化。 9.城市产业构成:经济活动部类 ●第一产业,产品直接来源自然界。 ●第二产业,初级产品再加工。 ●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 10.城市产业构成演化: ●第二向第三产业主导转化,比重显著升降。 ●传统向高科技产业转化,二产中后者取代前者。 ●体制、构成由水平、部类向垂直、层面特征转化。 11.城市化:农业传统乡村社会转向工业、服务业现 代城市社会,乡村到城市的复杂过程。几种含义: ●城市生活方式的强化。 ●乡村人口向城市转化集中。 ●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移并空间集聚。 ●农业区、未开发区出现城市。 12.世界城市化三阶段: ●兴起、验证、示范,英国首先城市化过半。 ●欧洲、北美推广、普及、基本实现。 ●全球推广、普及、加快。 13.城市化进程一般特征: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产业构成消长、变化。 ●与人均国民生产值的增长成正比。 ●以二、三产、农业现代化为基础。 14.世界城市化进程特点: ●势头猛烈。 ●主流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向大城市集中,处于支配地位。 15.中国城市化进程特点: ●增长多,比重不大,速度缓慢。 ●不稳定,波动明显,与社会经济政治相关。 16.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农业是初始,工业是根本, 第三产业是后续动力。 17.城市化源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相互推动。 18.城市化是达到现代化唯一有效的综合性手段。 19.城市:区域的中心/某些职能有辐射、吸引作用。 20.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经济文化等有组织作用/ 受区域资源、发展条件制约/与区域城镇相互促 进、制约。 21.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影响: ●区域自然、社会、人文、文化资源影响。 ●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生产力布局直接影响。 ●空间布局由大城市单中心到多重心组团城镇群。 22.城镇体系:区域中,不同职能、等级规模,空间 有序,相互依存。城乡一体化的驱动力。决定城 乡整体发展水平。 23.城镇体系特征:群体、关联、层次、开放(各城 镇对内外开放/整体对外部开放)、动态、整体性。 24.城镇体系、城乡发展一般规律: ●城镇发展造成城乡差别》城市引力》向心增长 ●城市辐射》离心增长》城镇体系强化城乡发展 25.城市规划: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土地、空间、 建设,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实施管理。 26.我国古代规划思想: ●礼制,周礼考工记,最早。 ●自然,管子。 ●商品经济、世俗生活,清明上河图。 ●唐长安,轴线、方格、核心皇城、三面里坊。 ●元大都、北京,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 27.古希腊城市:广场、公建、集会场所,民主。 28.古罗马城市:浴室、斗兽场、宫殿,享乐;罗马 帝国时期的广场、铜像、记功柱、凯旋门,核心; 集中体现为广场群。 29.中世纪欧洲城市:教堂、城堡。 30.文艺复兴、巴洛克:意大利古典严谨,罗马圣彼 得教堂广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巴黎轴线宫殿。 31.现代城市规划历史渊源: ●空想社会主义,莫尔、欧文、傅里叶。 ●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巴黎改建,排水、环卫、公园、墓地。 ●城市美化,欧美国家,城市景观空间。 ●公司城。 32.早期城市规划思想: ●田园城市:现代城市规划形成标志,分散模式。 霍华德,为健康、生活、产业,规模有限,农业围 绕,土地公有,莱奇沃斯。 ●现代城市:技术手段解决城市问题,集中发展。 柯布西耶,明天城市,功能理性,绿地空间阳光。 光辉城市,深化和集中体现。 33.早期其它探索: ●线性城市,索里亚玛塔,西班牙。 ●工业城市,戈涅,法国。 ●区域规划,格迪斯,芒福德发展。 ●城市规划方法,格迪斯,调查、分析、规划。 34.分散发展理论:卫星城(大城市派生)/新城(独 立)/有机疏散(沙里宁)/广亩城(赖特)。 35.集中发展理论:聚集区/大城市带(戈德曼,法)。 36.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是城市的基础、腹地、发展动力。 ●城市是开放系统,依赖区域支持。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规划的成就和示范作用。 37.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同心圆:吉伯斯,中央商务》过渡(衰败居住)》 工人居住》良好居住》通勤(富裕居住)。 ●扇形:霍伊特,放射,轴状延伸。 ●多核心:哈里斯、乌尔曼,设施位于少数区域(中 央商务)、受益于接近(工业、工人居住)、对抗 和消极影响(高级住宅、污染工业)、无法负担 土地费用而位置不合理(边缘仓库)。

武汉大学研究生英语期末考试2010级试卷

English Examination for Graduates (Paper A) 20111229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20%) Directions: In this part, you are going to listen to four passages. At the end of each passage, you will hear some questions. Both the passage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read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question, you must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Then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Questions 1 to 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1. A. He read a lot of books on management. B. He made every step safe enough. C. He prepared himself well beforehand. D. He had knowledge for the next phase. 2. A. news reporter B. American dream C. lucky boy D. poor child 3. A. generals B. committees C. armies D. schools 4. A. reading different books B. attending seminars C. listening to audiotapes D. learning on one’s own 5. A. face-to-face contact B. eyeball-to-eyeball contact C. person-to-person contact D. call-to-call contact Questions 6 to 10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6. A. More and more people take up the habit of smoking. B. There are more smoking women than smoking men in the USA. C. It is good news that more people have given up smoking. D. The U.S. has more smoking people than any other country. 7. A. age, income and education B. age, sex and income C. occupation, income and sex D. occupation, income and education 8. A. City people are less likely to smoke. B. People in rural areas are more likely to smoke. C. Men with higher incomes tend to smoke. D. Well –educated men with high incomes are generally less likely to smoke. 9. A. The situation is quite the same for women as for men. B. Better-educated women are likely to smoke heavily. C. There are more women smokers with low incomes. D. Women with higher incomes and higher education do not tend to smoke. 10. A. The picture about the teenage smokers is similar to that of women smokers. B. The situation among teenagers is quite the same with men. C.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smoke than college students. D. Farmers? children tend to smoke more. Questions 11 to 1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11. A. crying one’s goods in the street B. signs with pictures

天大工程光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工程光学(上)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 简答题:(共12分,每题3分) 1.摄影物镜的三个重要参数是什么?它们分别决定系统的什么性质? 答:摄影物镜的三个重要参数是:焦距'f 、相对孔径'/f D 和视场角 2。焦距影响成像的大小,相对 孔径影响像面的照度和分辨率,视场角影响成像的范围。 2.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测量仪器一般采用什么光路?为什么? 答: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测量仪器一般采用物方远心光路。由于采用物方远心光路时,孔径光阑与物 镜的像方焦平面重合,无论物体处于物方什么位置,它们的主光线是重合的,即轴外点成像光束的中心是相同的。这样,虽然调焦不准,也不会产生测量误差。 3.显微物镜、望远物镜、照相物镜各应校正什么像差?为什么? 答:显微物镜和望远物镜应校正与孔径有关的像差,如:球差、正弦差等。照相物镜则应校正与孔径 和视场有关的所有像差。因为显微和望远系统是大孔径、小视场系统,而照相系统则是一个大孔径、大视场系统。 4.评价像质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评价像质的方法主要有瑞利(Reyleigh )判断法、中心点亮度法、分辨率法、点列图法和光学传递 函数(OTF )法等5种。瑞利判断便于实际应用,但它有不够严密之处,只适用于小像差光学系统;中心点亮度法概念明确,但计算复杂,它也只适用于小像差光学系统;分辨率法十分便于使用,但由于受到照明条件、观察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不够客观,而且它只适用于大像差系统;点列图法需要进行大量的光线光路计算;光学传递函数法是最客观、最全面的像质评价方法,既反映了衍射对系统的影响也反映了像差对系统的影响,既适用于大像差光学系统的评价也适用于小像差光学系统的评价。 二. 图解法求像或判断成像方向:(共18分,每题3分) 1.求像A'B'(图中C 为球面反射镜的曲率中心) 2.求像A'B' 3.求物AB 经理想光学系统后所成的像,并注明系统像方的基点位置和焦距 4.判断光学系统的成像方向 5.求入瞳及对无穷远成像时50%渐晕的视场 6.判断棱镜的成像方向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城市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类第二次分工的产物。城市就是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3、城镇就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一般就是工业、商业、交通与文教的集中地,就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的发展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就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就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与殖民地大量的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她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的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就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的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然而欧洲与中国在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就是地主所有制,地主通过代理人征收地租,可以居住在城市。 欧洲就是封建领主人制,封建主大多数住在自己的城堡与领地的庄园中。 中国的城市就是政治与经济的中心,而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古代中国,在一些商路交通要地、河流的交汇点,商业发达,手工业集中。中国虽有很长的海岸线,航海技术也较发达,但始终未

11、武大研究生英语期末考试英译汉重点句子

Unit one Stumbling block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 在这个国际舞台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刻,探讨为什么尝试交流的结果却令人失望的原因是必要的,这些原因实际上是跨文化交流中的绊脚石。 It’s appropriate at this time of major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cene to take a look at some of the disappointing results of attempts at communication. They are actually stumbling block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7 本国居民可能会被灌输有这种期望:既然外国人穿着合适,并且能说一些本国话,那么他或她也有同样的非语言的准则、想法和感觉。 The native inhabitants are likely to be lulled into the expectation that ,since the foreign person is dressed appropriately and speak some of the language,he or she will also have similar nonverbal codes ,thoughts and feelings. 8 更糟糕的问题是死死抱住新语言中一个词汇或短语的一种意义,而不顾隐含义和语境。 A worse language problem is the tenacity with which someone will cling to just one meaning of a word or phrase in the new language, regardless of connotation or context. 11 先入为主和程式化思维的现象

工程光学期末考试题库试题含答案详解

一、填空题 1.在单缝衍射中,设缝宽为a,光源波长为λ,透镜焦距为f ′,则其衍射暗条纹间距e暗= ___ ,条纹间距同时可称为。2.当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而使平面镜转15°角,则反射光线将转动角。3.光线通过平行平板折射后出射光线方向___ ___ ,但会产生轴向位移量,当平面板厚度为d,折射率为n,则在近轴入射时,轴向位移量为_______ 。4.在光的衍射装置中,一般有光源、衍射屏、观察屏,则衍射按照它们距离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为 ____ ,另一类为 _____ 。5.光轴是晶体中存在的特殊方向,当光在晶体中沿此方向传播时不产生 ________ 。n e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纯手打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城市的产生: 1、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指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指商品交换产生的 2、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剩余产品交换和争夺、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3、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的 4、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都是农业发达较早的地区 5、城市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6、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的结果 城市产生的定义: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城市聚集的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聚集,高密度的人口、建筑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当前所获得的共识: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4、城市具有系统性 乡村的基本特征: 1、人的活动、建筑的区域、居住地、生产地等的相对分散是基本特征 2、同一地区的人们生活有明显的同质性 3、大部分生活资料可直接来源于土地 4、社会结构较单一 5、能源使用多样 6、如同城市的变化一样,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驱使之下,乡村在各地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 1、聚集规模差异 2、生产效率差异 3、生产力结构差异 4、职能差异 5、物质形态差异 6、文化观念差异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 1、他们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但仍是一个统一体,不存在截然的界

武汉大学研究生英语期末试题 答案及评分 2009级

Keys to Paper A (1---65 题每题一分,客观题共65分) 1-10 B D A C B C C D A B 11-20 A B D A C A D C B D 21-30 B D C A B D C A C B 31-45 D A D A B D C A C B C D C A B 46-55 A D C A B A C C D D 56-65 A C D B D A B C C D Part IV 汉译英(评分给正分,每小题都需打分,精确到0.5分) 1. China is a large country with four-fifths of the population engaged in agriculture, but only one tenth of the land is farmland, the rest being mountains, forests and places for urban and other uses. (2分) 2. An investigation indicates that non-smoking women living in a smoking family environment for 40 years or still longer will have double risk of developing lung cancer. (2分) 3. In our times, anyone who want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 society as he wishes must receive necessary edu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more courses are offered in primary schools and middle schools. Compared with the education in the past, modern education places more stress on practicality. (3 分) 英译汉(评分给正分,每小题都需打分,精确到0.5分) 4. 程式化思维是人们交流的绊脚石,因为它有碍于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观察。客观观察指人 们敏感地搜寻线索,引导自己的想象更接近他人的现实。(2分) 5. 当经济学家最初探讨经济发展的原因时,他们发现:人们一直认为无法解释的剩余因素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即人口的技能,是造成各国生产力差距以及地位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因素。(3分) 6. 下文从解决妇女贫困问题的角度出发,探讨两性平等、减轻贫困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诸目的之间的协同作用,涉及能源短缺、水资源缺乏、健康、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以及授予妇女在农业、林业、生态多元化管理领域中的权力使之创造可持续的生存方式等问题。(3分) Part V Summary (20分) 评分标准:主要看考生是否了解概要写作的方法以及能否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概要一定要客观简洁地表达原文的主要内容,不需要评论,不能照抄原文。具体给分标准为:(1)内容和形式都达标,仅有一二处小错:18-19分。(2)内容缺少一到三点,形式错误不过三处:16-17分。(3)内容欠缺较多,形式错误有五六处:14-15分。(4)内容欠缺较多,形式错误有十来处:12-13分。 Science and Humanity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s made greater change to the world, which was brought by the progress in science, than any previous century. Unfortunately, not all these changes did good to the human society. Some of them have done serious damage to mankind and have been even predicted to destroy the whole world someday if out of control. In fact, mankind is not biologically programmed for violent behaviors like war. People are faced with a dilemma in which we would like to see science develop freely, but cannot afford the result of that. It is a

工程光学练习题(英文题加中文题含答案)

English Homework for Chapter 1 1.In ancient times the rectilinear propagation of light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height of objects by comparing the length of their shadows with the length of the shadow of an object of known length. A staff 2m long when held erect casts a shadow 3.4m long, while a building’s shadow is 170m long. How tall is the building? 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rectilinear propagation, we get, x=100 (m) So the building is 100m tall. 2.Light from a water medium with n=1.33 is incident upon a water-glass interface at an angle of 45o. The glass index is 1.50. What angle does the light make with the normal in the glass? 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refraction, We get, So the light make 38.8o with the normal in the glass. 3. A goldfish swims 10cm from the side of a spherical bowl of water of radius 20cm. Where does the fish appear to be? Does it appear larger or smaller? 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equation. and n ’=1 , n=1.33, r=-20 we can get So the fish appears larger. 4.32170= x ''sin sin I n I n =626968 .05.145sin 33.1sin =?=' I 8.38='I r n n l n l n -'=-''11416.110133 .15836.8)(5836.81165.02033.01033.11>-=??-=''= -='∴-=--+-=-'+='l n l n cm l r n n l n l β n A

武汉大学英语期末考试一级口语

Oral Test (Band 1) For Grade 2012 (2012, 12 ) Topic 1: Love from Parents Directions: Some people say that motherly love is unconditional, while fatherly love is conditional. Create a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 on love from your parents respectively. Topic 2: Winning In the World Directions: Have a discussion with your partner(s) about winners in your eyes. 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one’s success? Offer your reasons. Topic 3:A Phone Call-Making a Hotel Reservation Directions: Suppose you are a hotel receptionist and your partner is a customer who calls to make a hotel reservation.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 and get some information necessary about him/her, such as name, single or double room he/she wants, the number of nights and dates. Meanwhile, offer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hotel, such as its location, price and service, etc. Topic 4: Dreams Directions: Everyone dreams. How often do you dream, and what sort of dream do you usually have? Do you believe in dreams’ function of predicting? What are the possible causes of dream? Talk with your partner(s) about these issues concerning dream. Topic 5: Dream Your Own Dream Directions: Making a dream is very common in our daily lives. What dream do you have? What will you do to realize your dream? Topic 6: Psychology in Daily Life Directions: Do you think a placebo may help a patient get well?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 about the reasons for placeboes’ helping to he al the patients and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psychology in daily life. Topic 7: Talking about Schedule Directions: You are to invite your partner to play badminton, but he/she is busy at the moment. Create a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 by exchanging your information on daily schedule and deciding on a date for fun. Topic 8:Self-introduction Directions: Suppose this is your first day in class. You and your partner are getting to know each. Make a conversation by exchanging your information such as name, hometown, department, major, personalities, telephone numbers etc. Topic 9: Choosing a Job Directions: You and your partner(s) are talking about choosing a job. Exchange your opinion on the ideal job in your minds and the factors you will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choosing a job.

(工程光学基础)考试试题库1

1.在单缝衍射中,设缝宽为a ,光源波长为λ,透镜焦距为f ′,则其衍射暗条纹间距e 暗=f a λ ' , 条纹间距同时可称为线宽度。 2.当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而使平面镜转15°角,则反射光线将转动 30° 角。 3.光线通过平行平板折射后出射光线方向__不变_ ___ ,但会产生轴向位移量,当平面板厚度为d , 折射率为n ,则在近轴入射时,轴向位移量为1 (1)d n - 。 4.在光的衍射装置中,一般有光源、衍射屏、观察屏,则衍射按照它们距离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为 菲涅耳衍射,另一类为 夫琅禾费衍射 。 5.光轴是晶体中存在的特殊方向,当光在晶体中沿此方向传播时不产生双折射。n e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 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 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 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 ⑵产业结构的转变; 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武汉大学硕士英语期末考试汉译英题库(从里面考)

武汉大学硕士英语期末考试汉译英题库(从里面考) 1.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 To take the road to socialism is to realize common prosperity step by step.Our plan is as follow:where condition s permit,some areas may develop faster than others;those that develop faster can help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those that lag behind,until all become progress…One way is for the areas that become prosperous frstt to support the poor ones by paying more taxes or turing in more profits to the state 2.现阶段中国已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客观上具备诸多有利因素。 Chian has bascilly achieved self-sufficiency in grain at the present stage,and there are many favorable objective factors for her to maintain such achievement by her own efforts in the course of future development. 3.社会主义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 Scoialist China should show the world through its actions that it is opposed to hegemonism and power politics and will never seek hegemony. 4.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In the past,we only stressed expansion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under socialism,without mentioning the need to liberate them through reform.That conception was incomplete. Both the liber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are essential. 5.同时,我们的对外开放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搞经济特区,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In the meantime,we have implemented the policy of opening China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many ways,including setting up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nd opening14coastal cities. 6.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The reason some people hesitate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and the open policy and dare not break new ground is ,in essence,that they’re afraid it would mean introducing too many elements of capitalism and,indeed,taking the capitalist road.The crux of the matter is whether the road is capitalist or socialist. 7.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 We used to copy foreign models mechanically,which only hampered the development of our productive forces, induced ideological rigidly and kept the people and grassroots units from taking any initiative. 8. 中国与东盟各国或山水相连,或隔海相望,在悠久的交往中,人民之间形成了深厚的传统友谊。 Joined together by mountains and rivers or facing with other across the sea, China and ASEAN countries have developed a profound traditional friendship among the people in the course of their age-old contacts and exchanges. 9.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应该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审视和处理双方关系,建立中国与东盟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