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会计学原理教案
优秀教案会计学原理教案

财产清查的方法和程序
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要 求
财务报表的分析和利用
案例选择:选择 具有代表性的案 例,帮助学生理 解会计学原理
案例分析:引导 学生分析案例, 培养其独立思考 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案例实践:学生 通过实践案例, 加深对会计学原 理的理解和掌握
案例总结:总结 案例中的知识点 ,巩固学生的会 计学原理知识
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判断能力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帮助学生掌握会计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会计学基本概念: 会计学是一门研 究企业经济业务 活动的科学,旨 在提供经济信息, 帮助企业决策。
会计要素: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 益、收入、费用 和利润,是会计 报表的基本要素。
练习反馈:及时 给予学生练习反 馈,指出错误并 给出正确答案, 让学生更好地掌 握所学知识。
讨论主题:会计学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讨论目的:加深学生对会计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讨论方式:分组进行,每组选出代表发言 讨论内容: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互相交流解决方案
教学目标:掌握 会计学原理的基 本概念和原理
会计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Nhomakorabea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
借贷记账法及其应用
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编制 与分析
练习题目:提供 与会计学原理相 关的练习题目, 帮助学生巩固所 学知识。
练习方式:采用 多种方式进行练 习,如单选、多 选、计算等,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
练习目的:通过 练习,帮助学生 加深对会计学原 理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实际操作能 力。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如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小组讨论等,根据不 同的评价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以达到更好的评价效果。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第一章:会计学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功能解释会计的定义,描述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系统的功能强调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1.2 会计基本假设与原则介绍会计的基本假设,如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等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原则等1.3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阐述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推导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会计科目与账户介绍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原则解释账户的概念和结构2.2 记账方法与记账符号讲解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规则说明记账符号“借”、“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2.3 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演示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强调分录的规范性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作用,演示试算平衡表的编制第三章:财务报表编制3.1 资产负债表解释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和作用,阐述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演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3.2 利润表介绍利润表的定义和作用,讲解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演示利润表的编制方法3.3 现金流量表阐述现金流量表的定义和作用,解释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演示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第四章:会计信息披露与分析4.1 会计信息披露讲解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和规定,强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介绍主要财务报表的披露要求4.2 财务分析方法介绍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指标,如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强调财务分析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4.3 案例分析提供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和分析方法进行实际分析第五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与会计差错5.1 会计政策解释会计政策的含义和作用,介绍常见的会计政策选择强调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和稳定性5.2 会计估计介绍会计估计的概念和作用,阐述会计估计的方法和程序强调会计估计的客观性和谨慎性5.3 会计差错解释会计差错的含义和类型,阐述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强调会计差错的识别和纠正的重要性第六章:存货与成本计算6.1 存货的分类与计价介绍存货的分类,包括原材料、在产品、成品等讲解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6.2 存货的核算与控制阐述存货的核算方法,包括日记账核算、存货明细账核算等介绍存货的控制方法,如存货盘点、存货周转率分析等6.3 成本计算与管理解释成本的概念和分类,如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讲解成本计算的方法,包括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等强调成本控制和成本降低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第七章:固定资产与折旧7.1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解释固定资产的概念,阐述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讲解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年数总和法等7.2 固定资产的核算与处置介绍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包括固定资产明细账核算、折旧核算等阐述固定资产的处置方法,包括出售、报废、捐赠等7.3 固定资产折旧在财务报表中的体现解释固定资产折旧在财务报表中的作用,阐述折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演示固定资产折旧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的体现第八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8.1 负债的分类与核算介绍负债的分类,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等阐述负债的核算方法,包括应付账款、应付工资等科目的核算8.2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变化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讲解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情况,如利润分配、增资扩股等8.3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在财务报表中的体现解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在财务报表中的表现形式,包括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强调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对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第九章:收入、费用与利润9.1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解释收入的概念,阐述收入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介绍收入的主要来源,如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9.2 费用的分类与核算介绍费用的分类,包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阐述费用的核算方法,包括费用账务处理和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体现9.3 利润的计算与分配讲解利润的计算方法,包括营业利润、净利润等介绍利润分配的原则和程序,如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向股东分配利润等第十章:会计软件与应用10.1 会计软件的功能与分类介绍会计软件的功能,包括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等阐述会计软件的分类,如通用会计软件、专用会计软件等10.2 会计软件的配置与使用讲解会计软件的配置方法,包括硬件配置、软件版本选择等介绍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数据输入、报表输出等10.3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解释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的概念,阐述它们在现代会计中的作用和意义强调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对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性重点解析第一章至第五章重点在于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记账规则、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第一章:会计学概述1.1 会计学的定义与作用1.2 会计学的基本要素1.3 会计学的基本假设与原则1.4 会计方法与会计科目第二章:会计记录与会计科目2.1 会计记录的方法与要求2.2 会计科目的分类与作用2.3 常见会计科目的讲解与应用2.4 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第三章:财务报表的编制3.1 财务报表的定义与作用3.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与要求3.3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与要求3.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与要求第四章: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4.1 会计循环的步骤与意义4.2 会计核算的方法与要求4.3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4.4 会计报表的审计与分析第五章: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5.1 会计政策的定义与作用5.2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5.3 会计估计的定义与作用5.4 会计估计的方法与要求第六章:会计信息与会计分析6.1 会计信息的定义与作用6.2 会计信息的收集与处理6.3 会计分析的方法与步骤6.4 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第七章:固定资产与折旧7.1 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7.2 固定资产的购置与处置7.3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与计算7.4 固定资产折旧在财务报表中的体现第八章:存货与成本计算8.1 存货的定义与分类8.2 存货的采购与储存8.3 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8.4 存货在财务报表中的处理与分析第九章:应收账款与坏账处理9.1 应收账款的定义与作用9.2 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价9.3 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催收9.4 坏账损失的估计与处理第十章:税务会计与财务管理10.1 税务会计的定义与作用10.2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10.3 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10.4 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原则10.5 财务预测与财务决策的方法与步骤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学的基本要素(重点关注)会计学的五个基本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它们是构建会计方程式的核心,对于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具有重要作用。
二、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重点关注)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它记录了企业的经济业务。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篇一:《会计学原理》教案】《会计学原理》教案第一章总论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阐述、了解会计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教学要求:1、明确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史观、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定义);2、明确会计的对象和会计的任务;3、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两个重要的会计理论);4、明确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内容和相互联系。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加强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提高的。
现代会计逐渐形成的过程。
二、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反映职能和反映职能的四个方面的特点。
会计的监督职能和监督职能的两方面的特点。
会计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会计职能的其他看法。
三、会计的含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会计的对象一、会计对象的一般说明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二、会计对象在企业的具体表现会计对象在企业中可表现为企业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以工业企业为例,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包括资金(即资本金与借入其他资金)的投入、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收益的形成与分配的全部过程。
它既是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资产形态的变化过程,也是资金筹集、投放、耗费、收入、分配等业务内容的发生过程。
企业经济活动的三个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与此相对应的资金投入、资金周转和资金退出,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企业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与会计对象的各个要素项目,亦即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会计学原理教案【范本模板】

第一章总论★本章主要内容1、会计的含义和特点,2、会计的职能和目标3、会计的对象4、会计要素5、会计的方法★本章的重点、难点内容会计的含义、本质和基本特点,基本职能,工业企业,商业流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含义及会计六要素含义,特征及其内容★讲授方法:常规方法★作业:教材P259—262 练习第一节会计的含义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产生和发展过程会计是为适应经济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1.人类早期——无计算。
2.原始社会--会计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处于萌芽时期,只是在生产的同时运用结绳记事、刻契记数方法记录生产活动和成果。
3.私有制出现——人们用货币计量,记录经济活动过程,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发展为独立职能。
4.西周时期——会计开始命名,官厅会计发展,有严格的会计机构,设立专职官员掌管钱粮税赋会计事务,建立“日成”、“月要"、“岁会”报告制度。
(二)会计核算方法的演进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核算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方法日趋完备,内容日益丰富。
1.原始社会末期,建立“盘点结算法",采用盘存财产物资的方法进行记录2.西汉时期,在“盘点结算法”的基础上发展为“三柱结算法”,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其计算公式为:入-去= 余│││本期收入-本期支出= 本期结存3.唐宋时期,在“三柱结算法”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为“四柱结算法”,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全过程.其计算公式为:即: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或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4.明末清初,在以前“三柱结算法"和“四柱结算法”的单式记账方法基础上创建了复式记账方法“龙门账”。
将日常发生的账项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进"和“缴”为一线,“存”和“该”为另一线,实行双轨计算盈亏。
其计算公式为:进-缴=存-该││││收入-支出=资产债权-负债投资其结算过程:5.清朝中叶复式记账又进一步发展,建立了“四脚账”又称天地合账,将账簿每页用中线划分为天地两方,上为天(收)下为地(付),上收下付,收为来账,付为去账,天地两方相等。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含义会计是指已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全面、系统、完整的反映和监督,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管理活动。
货币价值管理二会计的基本职能1.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
会计核算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基本特点:1 主要从价值量反映经济活动状况货币量度(主要)、实物量度、劳动量度(辅助)2 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3 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经济反映事中、事后核算的同时,分析预测未来1.会计监督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规定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目的。
基本特点:1 通过价值指标进行2 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相辅相承的三会计目标指会计工作的终极目的。
即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核算的目标,划分为三个层次:满足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满足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需要、满足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第二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一会计对象任何一个单位要进行经济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如货币资金、原材料、设备、厂房等。
同样,也要消耗一定的物质。
这些物资资料总是有一定的来源的,也会有一定的去向。
因此,会计的对象是以价值量反映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资金运动过程。
企业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债权人——形成企业的债务一是来自于投资者——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二会计要素1 资产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有企业拥有或者可以控制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包括实物资产与非实物资产。
特征:(1)能带来经济利益(2)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3)拥有或者可以控制(4)能以货币计量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不符合流动资产定义的资产。
会计学原理简明教案

会计学原理简明教案第一章:会计学概述1.1 会计学的定义1.2 会计学的基本目标1.3 会计学的基本要素1.4 会计学的基本原则1.5 会计学的历史发展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2.1 会计科目的分类2.2 会计科目的设置2.3 会计账户的定义与作用2.4 会计账户的设置2.5 会计账户的运用第三章:复式记账与会计分录3.1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3.2 会计分录的定义与作用3.3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3.4 会计分录的运用3.5 试算平衡第四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4.1 会计凭证的定义与作用4.2 会计凭证的种类与填制4.4 会计账簿的种类与设置4.5 会计账簿的登记与运用第五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分析5.1 财务报表的定义与作用5.2 财务报表的种类与编制5.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分析5.4 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5.5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第六章:账户式会计处理程序6.1 账户式会计处理程序的定义与特点6.2 会计循环的步骤6.3 会计凭证的审核与登记6.4 会计账簿的转记与调整6.5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输出第七章:汇总记账式会计处理程序7.1 汇总记账式会计处理程序的定义与特点7.2 汇总记账的步骤与方法7.3 记账凭证的汇总与编制7.4 会计账簿的汇总与编制7.5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第八章:电子会计与会计信息化8.2 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8.3 会计软件的种类与功能8.4 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实施与运行8.5 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与维护第九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9.1 会计政策的定义与分类9.2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9.3 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与处理9.4 差错更正的定义与分类9.5 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第十章: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规10.1 会计职业道德的定义与重要性10.2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10.3 会计法规的定义与作用10.4 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10.5 会计违规行为与法律责任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学概述难点解析:会计学的基本原则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会计学的基本目标指导会计实践。
《会计学原理》教(学)案

《会计学原理》课程授课教案第一章总论教学容:会计含义和特点,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对象,会计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的核算方法与任务。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会计的含义和对象;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与特点;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熟悉会计的核算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及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讲授中应注意对会计概念和会计对象的理解、分析。
同时,应注意对会计职能、会计核算的前提和一般原则中难点问题的把握。
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通过习题练习加深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
本章共4学时。
案例导入王浩打算在海滨浴场租赁一个摊位,开设一家销售夏季用品的公司,主营太阳镜、泳装、防晒用品以及冷饮。
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王浩估计每月的销售额会有8000元,所需商品的购买成本为4000元,摊位租金600元,杂费400元。
王浩决定正式启动自己的首次创业计划,但是怎么管理好自己的财务,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要做好管钱、管账等工作,也需要相应的技术和头脑。
他咨询了一名从事财务工作的朋友,朋友建议他了解一些财务基础会计学方面的知识,并且告诉他,会计是一门商业语言,正如大家使用汉语、英语交流一样,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企业部各环节之间也需要交流,通用的语言就是会计。
会计工作能够帮助他系统及时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引入:同学们印象中的会计是什么?(要求大家畅所欲言,然后引入正题)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一)会计环境的意义(二)会计环境的构成及演变1.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2.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1)政治法律因素对会计的影响(2)文化教育因素对会计的影响(3)科学技术因素对会计的影响3.自然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古代会计阶段一般将会计的产生到复式簿记的应用这一阶段称为古代会计阶段。
如《周礼·天官》篇中有:“会计,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管理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管理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管理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管理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管理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管理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管理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管理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管理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管理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管理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管理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管理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管理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管理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管理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管理学院教师授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