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海江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经验概要

合集下载

病毒性角膜炎怎么办,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

病毒性角膜炎怎么办,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

病毒性角膜炎怎么办,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的病毒潜伏性及感染性疾病,主要由于病毒致病原感染角膜所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或减弱是病毒性角膜炎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发热、感冒、饮酒过度、熬夜、疲劳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潜伏病毒激活,从而促使疾病进展或复发。

病毒性角膜炎病程长、起病急,且易反复发作,若未及时予以对症治疗,则会引发角膜溃疡,造成视力障碍,甚至会导致失明,严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是临床严重的致盲眼病之一。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带状疱疹性角膜炎在临床中较为多发,其中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而引发的眼科疾病,近年来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还未明确,同时无有效抑制其复发的统一方法。

近几年随着中医学不断发展,逐步渗透至各项临床实践中,促使中西医联合治疗已逐步成为眼科临床的研究热点。

1、中西医联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抗病毒是西医现阶段改善病毒性角膜炎的常用手段,其中更昔洛韦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病毒药物,有着良好的眼内穿透性,且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部分学者认为更昔洛韦胶囊能够优先选择被单纯疱疹病毒所感染的机体细胞,并予以磷酸化,从而阻滞病毒复制增殖、抑制病毒活力,体现了选择性强、抗病毒疗效持久、安全性高等优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中长时间使用该药物后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复发率依然居高不下。

有相关研究报道,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在西药基础上辅助中医药治疗可发挥出复发率降低、疗程缩短等优势。

中医应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的方式较多,包括内治法(分期论治、辨证分型、专方论治等)以及外治法(中药熏蒸、离子导入、超声雾化、针灸疗法等)。

在中医学范畴中,病毒性角膜炎归于“聚星障”和“花翳白陷”,主要表现为黑睛表面骤生翳障,或聚或散,或连缀成片,形如树枝或地图,抱轮红赤,自觉干涩疼痛、怕光流泪、视物模糊。

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角膜溃疡或虹膜睫状体炎,愈后遗留瘫痕翳障而影响视力。

中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104例

中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104例

中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104例
王淑娟;王晶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
【年(卷),期】1994(000)0S2
【摘要】中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104例王淑娟(沈阳市157医院110045)王晶(沈阳市明远堂中医眼科研究所)关键词病毒性角膜炎,中医药治疗多年来对长期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的顽固性、复发性病毒性角膜炎104例共125只眼,以中药治疗为主,局部用药为辅,收到满意...
【总页数】1页(P38-38)
【作者】王淑娟;王晶
【作者单位】[1]沈阳市157医院;[2]沈阳市明远堂中医眼科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6.722.1
【相关文献】
1.超声雾化联合中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J], 吕玉林
2.中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J], 杨海昊;汤继芹;于莹;韩涛;吕征;仇大伟;黄海量
3.更昔洛韦、干扰素联合中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J], 王琴
4.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系统评价 [J], 张琇雯;李玲;卜凤娇;陈念祖
5.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中药治疗概述 [J], 王小飞;陈小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病毒性角膜炎治疗方法

病毒性角膜炎治疗方法

病毒性角膜炎治疗方法病毒性角膜炎治疗方法一旦得了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就应该及时治疗。

治疗可采用药物、手术等方法。

药物治疗中主要选用抗病毒药物,如碘苷,又名疱疹净,主要适用于初次发作的病例,对多次复发的病例,改用其他药物为宜;阿糖胞苷,有一定效果,但对正常细胞毒性大,故常用它的衍生物环胞苷;三氮唑核苷,又名病毒唑,为广谱抗病毒药,疗效较好,且对正常细胞毒性颇低;无环鸟苷,又名阿昔洛韦,为较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特别是对于疱疹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如阿糖腺苷、三氟胸腺嘧啶核苷等。

亦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因它有抑制角膜免疫反应和抗炎的作用,常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后期的治疗,但应掌握如下原则:①上皮或角膜浅层炎症禁用。

因其能激活病毒和胶原酶活性,促进病毒繁殖,使病变向深层发展。

它还能抑制上皮再生,甚至造成溃疡穿孔。

②仅用于深层炎症反应而无溃疡者。

因深层HSK特别是盘状角膜炎的发病机制兼有对病毒抗原过敏的因素,故应用皮质激素是合理的,但应同时应用抗病毒药物。

1~2日用荧光素着色一次,如有溃疡出现,立即停用,按溃疡处理。

手术治疗,根据病情来选择手术方式。

常用的方法有:机械清创、前房穿刺、结膜瓣遮盖、角膜移植等。

中医治疗则根据发病原因进行辨证治疗。

若风热上犯,选银翘散类的疏风清热剂;若肝胆火炽,选龙胆泻肝汤类的清肝泻火剂;因湿热熏蒸所致,选三仁汤类的清热祛湿剂;正虚邪留者,需扶正祛邪,选加减地黄丸类的方药进行治疗。

中医除了内服中药,还配合局部治疗,常选用清热解毒中药制剂滴眼,如黄芩眼药水等;病情严重,可用银黄注射液作球结膜下注射。

此外,还可用中药煎水先熏后服,或中药煎剂雾化。

病毒性角膜炎预防方法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的常见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视力就下降一点,有的最后导致失明,因此,做好保健养生,防止或减少复发是关键。

要思想重视,做到预防为主;要及早治疗,早期治疗可以使视力得到保护;要正规治疗,抗病毒治疗为主,角膜营养治疗为辅;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要相对固定医院和医生治疗,治疗用药要连续、有效、科学。

吕海江教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经验

吕海江教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经验

吕海江教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经验冯磊;吕海江;娄艳蕊;邢晓青;沈瑞翔【摘要】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系视神经的营养血管发生急性循环障碍所致。

不及时治疗,可致视神经纤维发生变性和坏死,最终导致视神经萎缩,给患者的视功能造成严重损害。

本病在中医上属“目系暴盲”或“视瞻昏渺”范畴,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本病具有明显优势。

吕海江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确立了健脾利湿、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的治法,自拟了化浊祛瘀明目方治疗本病,在临床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6(031)014【总页数】3页(P2020-2022)【关键词】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目系暴盲;视瞻昏渺【作者】冯磊;吕海江;娄艳蕊;邢晓青;沈瑞翔【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郑州 450008;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郑州 450008;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郑州 450008;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郑州450008;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郑州 450008【正文语种】中文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ION)系视神经的营养血管发生急性循环障碍所致[1]。

ION是 50 岁以上患者最常见的视神经病变, 根据病因可分为非动脉炎性和动脉炎性,临床上以前者为多[2]。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以视力突然减退、扇形视野缺损和视盘水肿为临床特征。

如不及时治疗,可致视神经纤维发生变性和坏死,最终导致视神经萎缩,给患者的视功能造成严重损害[3]。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属中医“目系暴盲”或“视瞻昏渺”范畴。

吕海江教授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中医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及河南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评审专家;河南省食品药品评审专家;河南省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编委;《中医眼耳鼻喉杂志》编委。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2023-11-07contents •引言•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概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理论基础•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实验研究目录contents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优势与不足•结论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一种常见的角膜病变,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治疗方法,旨在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和缩短病程。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010203研究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视力变化、角膜病变愈合情况等指标。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t 检验、卡方检验等。

研究方法将6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抗炎药物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及中药眼药水滴眼治疗。

研究目的与方法02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概述定义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引起的角膜病变。

症状包括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视力下降、结膜充血、角膜浸润灶等。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定义与症状HSV-1是主要的致病原,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如揉眼、共用眼睑等。

病因HSV-1侵入角膜后,引起角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导致角膜基质层和内皮层炎症,严重时可引发角膜穿孔。

病理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病因与病理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诊断与治疗现状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病毒培养、抗原检测等)进行诊断。

治疗现状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但长期使用存在耐药性和副作用。

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用药观察

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用药观察

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用药观察发表时间:2014-07-25T15:37:55.5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5期供稿作者:韩轶群[导读]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导致角膜溃疡、失明等严重后果,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韩轶群(辽宁省东港市中心医院 118300)【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治用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8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显效32例,占总数的80.0%,有效7例,占总数的17.5%,无效1例,占总数的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显效25例,占总数的62.5%,有效8例,占总数的20.0%,无效7例,占总数的17.5%,总有效率为82.5%,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病毒性角膜炎治用药方法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104-02 本文旨在分析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治用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特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8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80例(80眼)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确诊。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

观察组有23名为男性,17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14岁,平均年龄(43.28±7.94)岁,有15例为初次发病,25例为复发病例,最短发病时间为4d,最长为2年;对照组有22名为男性,18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13岁,平均年龄(43.73±7.88)岁,有16例为初次发病,24例为复发病例,最短发病时间为5d,最长为2年。

病毒性角膜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病毒性角膜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422019 年第 6 卷第 49 期2019 Vol.6 No.49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病毒性角膜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孔令松(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贵州 遵义 564100)【摘要】目的 探究病毒性角膜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方法 从我院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选取86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

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79.0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

【关键词】病毒性角膜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49.42.02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眼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

病毒性角膜炎可由多种病毒引起,是致盲性眼科疾病之一,临床常见的有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等,常见的致病原是单纯疱疹病毒,其次是带状疱疹病毒,患者一旦确诊要及时治疗[1]。

为探究病毒性角膜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特选取我院86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的86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所有患者经过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明确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对治疗药物中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角膜盘状溃疡、穿孔患者,并发其他眼科疾病患者等。

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

观察组中有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5.1±5.7岁。

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6-12-28T16:07:40.2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4期作者:张仕奎[导读] 病毒性角膜炎是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如单纯疱疹病毒),临床症状表现为眼球充血、水肿、角膜溃疡等。

四川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四川金堂 610400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试验组(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干扰素治疗)各45例。

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恢复时间。

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2.2%;患者疼痛减轻、角膜溃疡愈合分别用时(3.5±0.8)d、(4.6±1.2)d,优于对照组的(4.4±1.0)d、(6.8±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联合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干扰素的疗效更佳,有利于缩短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病毒性角膜炎;更昔洛韦;干扰素病毒性角膜炎是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如单纯疱疹病毒),临床症状表现为眼球充血、水肿、角膜溃疡等,具有病情迁延、反复感染的特点[1]。

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导致角膜损伤,严重者甚至失明。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医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了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和价值,详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角膜炎病例,共计患者90例。

采用数字随机法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试验组各45例。

在对照组中,男性25例(55.6%),女性20例(44.4%);年龄位于18—70岁阶段内,平均年龄为(41.5±2.6)岁;发病时间最短3天、最长45天,平均为(12.4±1.8)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呂海江治療病毒性角膜炎經驗
周尚昆1 裴玉喜2 指導老師:呂海江3
(1.廣州中醫藥大學08級博士研究生廣州廣東510405
2.河南中醫學院07級碩士研究生鄭州河南450000
3.河南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鄭州河南450000)
【摘要】病毒性角膜炎是臨床上常見疾病,該病病程遷延容易復發治療較為棘手,呂海江教授在治療該病方面臨床經驗豐富。

他認為治療該病應當疏風解表,不忘通絡;明目退翳,還需養陰;內服外熏,不可偏廢。

以此經驗指導臨床多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病毒性角膜炎呂海江經驗
呂海江教授是河南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中國中醫眼科學會常務理事,從事中醫眼科三十餘年,臨床經驗豐富,在治療多種眼科疑難重症方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我們有幸隨師侍診三年,現將跟隨呂老師治療病毒性角膜炎方面的經驗作一簡要總結。

1 疏風解表,不忘通絡
呂海江教授認為眼居高位,風性輕揚,易襲人陽位,而角膜位於眼球表層暴露於外,因此角膜致病首責於風,風邪為外感之先,最易犯表。

這與病毒性角膜炎的病理演變過程相一致。

該病早期多以角膜上皮層點片狀浸潤為主,根據中醫表裏辨証理論呂老師認為角膜上皮層以及前彈力曾位於最外層屬表,後彈力層及角膜內皮層為裏,位於中間的角膜基質應屬於半表半裏。

因此,病毒性角膜炎常以風邪襲表為先導,治療上在疾病早期應以疏風解表為主。

表邪為患不外風熱、風寒兩種,根據辨証可以選用相應的方劑。

但是在疏風解表的同時不可忘記活血通絡藥物的應用。

角膜黑睛按中醫五輪辨証屬於風輪,自身沒有血管,其營養很大程度上依靠房水、淚膜和角膜緣血管網的補給。

而房水又為津液所化,津血同源,活血藥的應用有利於促進房水及角膜緣血液循環,改善角膜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

另外肝開竅於目,肝藏血,主疏洩,當血液充盈,無瘀無滯,方能上養目竅。

因此呂老師在治療該病的過程常在疏風解表的同時適當佐以當歸,赤白芍,三七粉等活血通絡藥而獲得較滿意的效果。

2 明目退翳,還需養陰
退翳之法應當分層次,根據疾病的不同時期有所倚重。

病輕症重治其標,在治療主証的同時適當佐以明目退翳的藥物;病緩症輕則要過渡到明目退翳階段。

呂老師認為從臨床上看許多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在求治中醫眼科之前已經用過多種眼藥水,且持續的時間較長,而致遷延不癒,有的於感冒、過度勞累、精神疲憊或月信期間抵抗力下降時復發。

該類患者臨床治療較為棘手,可在應用明目退翳法的同時加入養陰之品以扶助正氣,因久病多虛,日久傷陰,眼局部得不到神水如房水、淚液等陰液的充分濡養,則抵抗力下降,誘而發病,即使在臨床好轉後也容易復發,而水能涵木,因此養陰藥的應用有利於神水的生成:另外,眼藥水中防腐劑對眼表長期的刺激也會影響淚膜功能,導致淚液的相對缺乏,影響角膜失潤抵御功能下降。

所以吾師在治療病情遷延、頻頻復發患者時酌加生地、玄參、天麥冬、玉竹等養陰藥。

3 內服外熏,不可偏廢
呂老師認為中藥熏洗療法是中醫眼科的特色療法,它可以使藥物通過蒸汽直接作用於眼局部,熱氣產生的溫熱效應一方面能加速眼部的血液循環,達到疏通經絡增強眼部抵抗力的目的,另一方面能刺激淚液的分泌,且淚液的沖刷作用有利於眼部毒邪外出。

4 典型病例
王某,男,35歲,2003年4月18日以「左眼紅疼酸澀畏光流淚三年加重3周」為主訴,經友人介紹就診。

眼科檢查,左眼視為0.3,不能校正,球結膜充血(++),睫狀充血(+),角膜上皮層有灰白色點狀浸潤灶,熒光素染色(++),前房深淺正常,房水透明,瞳孔對光反射尚好,晶體透明,玻璃體及眼底正常。

舌質紅,苔薄黃,微乾,脈數。

患者自訴3年前感冒後患病毒性角膜炎,此後頻頻復發,3周前患者持續加班外感而發燒,經積極治療後感冒症狀有所緩解,但眼部開始赤紅,疼痛流淚,畏光較為明顯,到省某醫院求治診斷為:病毒性角膜炎。

給予阿昔洛韋眼藥水,妥布霉素眼藥水,頻繁點眼,一周後以上症狀得到緩解,但之後眼紅酸澀疼痛畏光的症狀一直存在,遂來求治於中醫藥。

西醫診斷:病毒性角膜炎(左),中醫診斷:聚星障(左)。

呂老師認為該患者3年前就曾發病,時間較長,久病多虛,這次又是加班勞累,御邪之力減弱而發病,病初患者發熱陰液耗傷,舌質紅苔薄黃微乾即是風熱傷陰的佐証。

用抗病毒眼藥水後眼部症狀雖得到緩解,但是陰液缺少之証仍存,如局部酸澀疼痛、畏光流淚、球結膜充血、角膜上皮灰白浸潤乃是明証。

此時,應當緩則治其本,以養陰生津,退翳明目立法,加入少量疏風清熱,活血通絡藥物治療。

方用:生地30g、玄參30g、麥冬15g、丹皮15g、茺蔚子10g、金銀花20g、桑葉12g、菊花12g、防風10g、白蒺藜10g、蟬蛻10g、蛇蛻6g、三七粉2g、(沖服,另包),每日一劑,分兩次溫服。

留藥渣添水200ml加後乘熱氣熏眼,每日2次,每次15-20分鐘。

五天後患者復診患眼充血減輕,角膜上皮點狀浸潤明顯減少,僅在角膜緣殘留數點,眼酸澀症狀仍在。

原方去丹皮,繼續治療,七日後三診,患者左眼不適症狀消失,結膜充血及角膜上皮點狀浸潤等症狀消失。

隨訪一年,患者未曾復發。

(編委:潘文昭審校2009.12.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