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创新技法
创新技法

一)特性列举法 把事物的特性用名词、形容词、动词表现出来 一一列举,
加以改进或创新。 步骤: (1)选择明确的创新对象,易小不易大 (2)把创新对象的特性一一列举 (3)把事物的特性用名词、形容词、动词表现出来 名词特性(整体、部分、材料)
形态分析法
(3)形态分析:要揭示每一形态特征的可能变量(技 术手段),应充分发挥横向思维能力,尽可能列出无论 是本专业领域的还是其他专业领域的所有具有这种功能 特征的各种技术手段(方法)。在形式上,为便于分析 和进行下一步的组合,往往采取列矩阵表的形式,一般 表格为二维的,每个因素的每个具体形态用符号Pij表 示,其中i代表因素,j代表具体形态。对较复杂的课
2、组合型技法形式 1)主体附加 在原有的设想中补充新的内容,在原有 的产品中增加新的附件。例如:电扇加定时器,电冰箱 加温度显示器
异类组合
2)异类组合 两种或以上的设想(技术思想)的组合, 或不同物质产品的组合 组合对象(技术思想或产品)来自不同的方面,一 般无主次关系。参与组合的对象从意义、原子、构 造、成分、功能等任一方面和多方面互相渗透,整 体变化显著 异类组合是异类求同的创新,创新性 很强。如
味道、式样、花色、 品种,改变后效果如何?
核检表法
现有事物可否扩大应用范围 能否增加使用功能 4)能否扩大 能否添加另部件 能否扩大或增加高度、强 度、寿命、价值
核检表法
现有事物能否减少、缩小或省略 某些部分 5)能否缩小 能否浓缩化 能否微型化 能否短点 轻点 压缩 分割 简略 现有事物能否用其他材料、元件 6)能否代用 能否用其他原理、方法、工艺 能否用其他结构、动力、设备
异类组合与同类组合
海泥处理与酵素处理结合可开发洁面乳,大受女士的 欢迎。
第4章 常用创新技法

(三)函询集智法: 函询法又称德尔菲法,其基本原理是借助信息反馈,反复征
求专家书面意见来获得新的创意。其具体做法是……。
例:家用电器新产品开发课题的策划。
1.函询集智法的特点: 1)专家互不见面,有利于克服一些心理障碍,便于充分发表新颖意
见或独特看法。 2)轮间反馈则保证了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思维激励。 2. 函询集智法的运用程序: 1)专家选聘:成败的关键,专家要精搏结合,且对活动有兴趣。 2)函询调查表的编制: 3)函询调查的组织: 4)设想的加工整理:每一轮进行之后都要进行加工整理,评出可供采
2.智力激励法运用程序: 1)激励会的准备: •选择会议主持人 •确定会议议题 •确定参加会议人选 •提前下达会议通知
2)热身活动:目的是使与会者尽快进入“角色”。 3)明确问题:目的是与会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有明确的全面的了解,
以便有的放矢。 这个过程,主持人应掌握两个原则:简明扼要原则、启发性 原则。 4)自由畅谈:决定智力激励法成功车鞍座,使之舒适,必要时还 可储存物品
能否缩小 儿童自行车 设计各种儿童玩耍的微型自行车
能否代用
新材料 采用新型材料代替钢材,制作轻便型高 自行车 强度自行车
能否重新调整
长度可调自 行车
设计前后轮距离可调自行车,缩小占地 空间
能否颠倒过来
可后退 自行车
传统自行车只能前进,开发设计可后退 的自行车,方便使用
所?其他方法? 7)能否重新调整?
可否更换条件?用其他型号?用其他设计方案?用其他顺序? 能否调整速度?能否调整程序?
8)能否颠倒过来? 可否变换正负?颠倒方位?反向有何作用?
9)能否组合? 混成品、成套东西是否统一协调?单位、部分能否组合?目的
七种创新法案例

七种创新法案例一、组合创新法指按照一定的技术原理,通过将两个或多个功能元素合并,从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新功能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方法。
例如:1、成熟的蒸汽技术被衍生到蒸汽轮船、蒸汽机车等。
2、自行车从代步功能到载货,到添加发动机衍生成三轮、四轮机车。
3、在婴儿奶瓶的基础上增加温度显示功能。
4、随着科技发展,数码相机不仅比照相机更便携且更智能,不仅能通过蓝牙上传照片到电脑,还能通过WIFI分享到社交网络。
5、手表不仅是看时间,还可以打电话,发信息,与手机、私家车蓝牙。
二、模仿创新法指同一类型、同一行业内后发者对领先或创新产品的模仿式创新,这种产品创新本质上属于策略性产品创新的范畴,而不是颠覆性创新或升级性创新。
如果后发产品带有颠覆性或升级性的产品属性,就不能被称为模仿式创新,模仿式创新自然与革命性创新产品更无关联。
如:1、云南创可贴在中国小创伤护理市场,“邦迪”一度占领了大部分市场,很多用户想到创可贴的时候甚至不知道还有其他品牌存在。
云南白药认为自己的市场机会在于,同为给伤口止血的创伤药,“邦迪”产品的性能只在于胶布的良好性能,而没有消毒杀菌功能,而云南白药对于小伤口的治疗效果可以让用户更快的愈合。
于是邦迪成为了云南白药第一个模仿、也是超越的对象。
挑战“邦迪”,云南白药缺少的是胶布材料的技术。
王明辉选择的解决方案是,整合全球资源来“以强制强”,与德国拜尔斯多夫公司合作开发,这家拥有上百年历史的拜尔斯多夫在技术绷带和粘性贴等领域具有全球领先的技术。
不到两年时间,双方合作的“白药创可贴”迅速推向市场。
2、安卓系统安卓系统的研发始于2007年11月,说明在iPhone上市后谷歌很快就瞄上了苹果OS 系统,安卓实际上就是一个模仿苹果OS+APP模式的新操作系统。
与苹果不同的是,谷歌采取了与苹果封闭系统不同的商业模式创新:安卓第一版上市时,即与34家手机厂商、运营商成立“开放手机联盟(OHA)”,以开放系统对阵强势苹果系统。
第4章 常用创新技法

2.4 用特性列举法进行电风扇创新设计
1) 分析现有的电风扇 观察待改进的电风扇,搞清其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及外观特点等 问题。 2) 对电风扇进行特性列举 名词特性 整体:落地式电风扇; 部件:电机、扇叶、网罩、立柱、底座、控制器; 材料:钢、铝合金、铸铁; 制造方法:铸造、机加工、手工装配。 形容词特性 性能:风量、转速、转角范围; 外观:圆形网罩、圆形截面立柱、圆形底座; 颜色:浅兰、米黄、象牙白。 动词特性 功能:扇风、调速、摇头、升降。 3)提出改进新设想
2003
2.4 用特性列举法进行电风扇创新设计
针对名词特性进行思考: A:扇叶能否再增加一个?即换用两头有轴的电动机,前后轴 上装相同的两个扇叶,组成“双叶电风扇”,再使电动机座 能旋转180°,从而使送风面达360°。 B:扇叶的材料是否改变?比如用檀香木制成扇叶,再在特配的 中药浸剂中加压浸泡,制成含保健元素的“保健风扇”。 C:调节风速大小和转速高低的控制按钮能否改进?改成遥控 式可不可以?能不能加上微电脑,使电风扇智能化?若能这样, “遥控风扇”、“智能风扇”便脱颖而出。 A:能否将有级调速改为无级调速?
1.3 书面集智法-- 635模式 635法模式:每次会议请6人参加,每人在卡片上默写3个
1)会议的准备。选择会议主持音,确定会议的议题,并邀请6名与会者参 加。 2)进行轮番性默写激智。主持人宣布议题(创造目标)并对与会者提出的疑 问解释后,便可开始默写激智。组织者给每人发几张卡片,每张卡片上 标上1、2、3号,在每两个设想之间留出一定空隙,好让其他人再填写新 设想。 在第一个5分钟内,要求每个人针对议题在卡片上填写3个设想,然后将 设想卡传递给右邻的与会者。在第二个5分钟内,要求每个人参考他人的 设想后,再在卡片上填写3个新的设想,这些设想可以是对自己原设想的 修正和补充,也可以对他人设想的完善,还允许将几种设想进行取长补 短式的综合,填写好后再右传给他人。这样,半小时内传递5次,可产生 108条设想。 3)筛选有价值的新设想。将各种设想进行分类整理,根据一定的评判 准则筛选出有价值的设想。
创新技法有哪些

创新技法有哪些一、四问法的创新智慧四问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创新技法,它广泛地运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及社会实践中的各个方面。
但非常遗憾,多数人对这种方法并不了解,或满足于一知半解。
第一问:即为创新者必须明白研究对象就是什么?具体来说,对象如果就是一个具体内容的产品,例如一台机器,创新者就必须先重新认识确切这台机器的结构与功能就是什么;对象如果就是一项理论成果,例如一本专著或一篇论文,创新者则应当重新认识确切这本专著或这篇文章阐释了什么内容。
第二问:即创新者要清楚研究对象是怎样形成的?具体来说,就是要明白这台机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其原理与过程是怎样的。
如果是理论成果,则要清楚对方是怎样提出观点和论证观点的。
第三问:即为创新者还要寻根问底,弄清楚对方为什么生产出来这台机器或一个理论成果,其技术创新动机和目的就是什么?第四问:即问自己,我们作为创新者,对我们的研究对象即对方的产品,应该怎样看待?在肯定其优点、找出其不足的同时,找出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问法在学术研究及社会实践中技术创新的各个领域,都有著广为的用途,必须深入细致予以研究和利用。
二、纵串横连的创新智慧纵串横连就是用作技术创新自学和技术创新研究的一种方法。
无论是自学,还是研究,思维对象都不是边缘化的、恒定的,而是发展变化的,又与其它事物有著紧密的关系。
纵串,是指从纵向发展的角度出发,理清思维对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轨迹,找出其内在发展的历时性逻辑。
比如,从柏拉图的理念,再到亚里士多德、康德、席勒、黑格尔的理念含义的变化;从德谟克利特的适度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节制、再到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从“地心说”到“太阳中心说”,再到现代宇宙理论;还有各门学科的发展史,我们都可以从纵向的角度,用发展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发展规律。
横连,即为横向联系,从横断面的联系中,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通过横向联系,分析同类事物在共时性中的优劣。
例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与孔子之比较,西方的诗画优劣学说与中国的诗画优劣学说之比较等,都可以强化东、西联系中的比较,以增进对事物的认知,辨认出代莱意蕴。
常用的创新技巧

常用的创新技巧
1. 头脑风暴啊!就像一群小精灵在你脑袋里开狂欢派对一样!比如大家一起讨论如何让一个普通的杯子变得超级有趣,那各种奇妙的想法不就像烟花一样爆发出来啦。
2. 打破常规呗!别老是走那老一套的路呀。
比如说通常椅子是用来坐的,但为啥不能把它设计成可以挂东西的呢,多新奇呀!
3. 组合创新呀!把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东西放一块,说不定就碰出惊喜的火花啦!像把自行车和雨伞组合在一起,不就有了能挡雨的自行车嘛。
4. 反向思维呀!别人都往东边想,你就往西边想想呗!假如大家都觉得手机应该越来越大,那你想想做个超小超迷你的手机是不是也很有意思。
5. 观察入微呀!生活中到处都是灵感呢!就好比看到猫咪总爱钻进小盒子,那是不是可以设计个猫咪专用的有趣小窝呢。
6. 大胆想象呀!别给自己设限,想到外太空去都行!要是能设计出会飞的汽车,那得多酷呀。
7. 类比联想呀!从一个东西联想到另一个相似的。
比如说看到蝴蝶的翅膀,是不是可以借鉴来设计漂亮的衣服图案呢。
8. 改变用途呀!让东西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像把旧轮胎做成秋千,多有创意呀!
总之,创新的技巧有很多,只要我们多去发现和尝试,就能创造出很多新奇好玩的东西!。
常用创新技法

以牙刷为例
(1)确定研究对象:新型牙刷。 (2)以普通绿塑料杆、尼龙刷毛牙刷为例进行属性分析 名词性特征:刷杆、刷毛、刷面、塑料、尼龙、刷头。 动词性特征:拿、放、刷、冲。 形容词性特征: ①刷杆——长的、实心的、扁的、透明的、绿色的、硬
举例
挖掘机的设计方案:挖掘机必须具备五个独立 的功能因素,即动力、移动、移动的传动系统、 挖掘和 挖掘的传动系统共五个功能因素。挖 掘机设计方案的形态学矩阵见下3—2。
挖掘机设计的形态学矩阵
形态表分析法特点
适合于能分解成子系统的问题。 适合于个人使用 可能的方案很多,包括变形方案和全新构想。
(1)希望点列举法
希望点列举法就是对创意对象提出一系列希 望,愈多愈好,愈新奇愈好,经过归纳,选出 最优希望点进行创意设计的技法。
对电视机的希望
看起来像立体; 具有每个人都可以分开看的镜框式装置; 想看的频道节目会自动出现; 拍摄的东西想看时就会在眼前出现; 能够看到全世界的节目; 观看时可以调节画面的宽度; 可以通过遥控选择节目; 有香味的画面; 像磁带一样,想看可以随时重放……
(2)缺点列举法
该法是通过对事物或对象的缺陷一一列举, 从而找出改革或创意方向,使之更臻完美的创 造技法。
消费者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这是产品创新的 不竭动力和源泉
尽可能多地列举出玻璃杯的缺点
容易碎; 较滑; 盛开水后手摸上去很烫手; 容易沾上脏物;有了小缺口会划手; 容易翻倒; 活动时带在身边不方便; 倒上热水后很容易凉; 成套的玻璃杯花色相同,喝水人稍一不注意就
的 ②刷毛——圆的、端面是平的、直的、单根的、密的。
常用创新技法

四、给学生的作业
请每组同学利用奥斯本检核法进行新产品的创意设计,参考下表,至少完成八项。
检核项目 1 2 3 用途 类比 增加
新产品名称 电热式保温瓶 焖烧锅 双层保温瓶
新产品设想要点 转移电热壶原理制成电加热保 温瓶 将保温原理利用到煮熟食品 将保温瓶盖扩大,变为两层, 储存不同物品
4
5
减少
改变
创造教育的根本在于开发人的创造力潜能。创造教育得以实施的两 个基本前提: 1)人人都具有创造力潜能; 2)人的创造力潜能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加以训练和引导。 任何事物都是有缺陷的。只要我们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用我们智慧 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去改进它,我们这个世界就会完善起来,变得更加 美好!
. 17
用奥斯本检核表法激发学生的创意
U盘的同质化现象,每个品牌的U盘都长得差 不多。
产生的创意:
把U盘的外形做得个性化,与我们生活中的元 素结合起来,让U盘不再单调。
.
32
6、代替
可否代替? 用什么代替? 还有什么别的排列? 还有什么别的成分? 还有什么别的材料? 还有什么别的过程? 还有什么别的能源? 还有什么别的颜色? 还有什么别的音响? 还有什么别的照明?
可否增加些什么? 可否附加些什么? 可否增加使用时间? 可否增加频率? 可否增加尺寸? 可否增加强度? 可否提高性能? 可否增加新成分? 可否加倍? 可否扩大若干倍? 可否放大? 可否夸大?
. 27
发现的问题:
有道是“优盘有价,数据无价”,某些数据 一旦遭到泄露,那后果不堪设想。
. 35
发现的问题:
文件很大,U盘容量不够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
19世纪中期,法国巴黎有个花匠叫莫里哀,他 培育的花草远近闻名,前来观赏的游客络绎不 绝,但经常有游人碰坏花坛,他尝试用围栏围 住花坛四周,用告示牌请游客注意不要踏踩花 坛,但无济于事。怎样才能使人们不踏碎花坛 成为莫里哀经常思考的问题。 首先他想用更耐久的水泥,但水泥硬而脆, 多次试制,效果不理想。
基本要素的可能子解
使发动机工作的媒介物有真空、大气、水、离 子流等4种; 与发动机相结合的推进燃料的工作方式有静止、 移动、振动、回转等4种;
基本要素的可能子解
推进燃料的物理状态有气体、液体、固体等3 种; 推进动力装置的类型有内藏、外装、没有等3 种; 点火类型有自动点火、外点火等2种: 做工的连续性有持续的、断续的等2种。
形态表分析法的诞生
二战期间德美的军备竞赛中,德国首先制造了 带脉冲发动机的巡航导弹F-1和F-2。 随后,美国集中了一批优秀科学家进行研制。 兹维基教授在研制过程中分析了火箭的各主要 组成要素及其可能具有的各种形态。
任何火箭都必须具有六个基本要素:
使发动机工作的媒介物, 与发动机相结合的推进燃料的工作方式, 推进燃料的物理状态, 推进动力装置的类型, 点火的类型, 做功的连续性。
(6) 类比创新法(analogy)
类比法是运用移植创造原理进行联想比较、 模拟仿效的创新方法。采用类比可以扩展人的 思维,跳出定势的束缚,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 创造性设想。古往今来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 人脑的类比联想,因此,这种方法特别适于新 方案的提出、新产品的开发。 类比离不开联想,仿生学就是类比创新的结果。
检核表法
检核表法是现将问题列成一个分析表,再针对 表中的每一项,从问题的要点、范围或可能性等 方面提供暗示。 检核表可以是设计初期提出的一组问题,也可以 是设计中包含的一组特征,也可以是最终设计必 须满足的一组准则。
奥斯本认为创造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先有创造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去寻找 实现目标的方法;另一种是先有一种事实,然 后想象这一事实将有什么用途,即从方法入手 去实现创造的目标。 检核表更适合后一种。
案例
建筑爆破——结石爆破 人工培育珍珠——人工培育牛黄 思考: 如何在显微镜下观看无色透明的细菌? (对比联想)
思考:
答案:
(7)形态表分析法(morphological chart analysis)
形态分析是一种系统搜索和程式化求解的创 造技法,是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兹维基教授创 造的。 聚合创新原理的典型应用
(1)希望点列举法
希望点列举法就是对创意对象提出一系列希 望,愈多愈好,愈新奇愈好,经过归纳,选出 最优希望点进行创意设计的技法。
对电视机的希望
看起来像立体; 具有每个人都可以分开看的镜框式装置; 想看的频道节目会自动出现; 拍摄的东西想看时就会在眼前出现; 能够看到全世界的节目; 观看时可以调节画面的宽度; 可以通过遥控选择节目; 有香味的画面; 像磁带一样,想看可以随时重放……
思考
有甲、乙两个饭店,在同一个街面,甲靠里, 乙靠外。目前乙的经营情况比甲好,分析原因 主要是顾客在经过乙时被其“拉” 走。 试用BS法帮甲店提出解决方案。
德尔菲法——函询集智法。 发函至有专业背景的专家
日本三菱MBS法
(1)确定主题。 (2)由参加会议的人在纸上各自填写设想10分钟。 (3)与会者轮流发言,提出自己的设想。 (4)将修改后的设想完善为方案。 (5)相互质询,进行修改完善。 (6)主持人将意见写于黑板上,与会者进一步研 讨。
(4)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
头脑风暴法是集智法的一种 风暴法或BS法,是创造学的奠基人——美国 学者奥斯本于1939年创立的。智暴法是运用 群体创造原理,充分发挥集体创造力来解决问 题的一种创新设计方法。
BS法的基本步骤
选择成员:1个组长、5-10个组员、1-2名记录 组织会议:组长简明扼要的叙述问题,组员将 构想写在卡片上,轮流说出一个构想,并写在 黑板上,在此基础上继续补充(脑力激荡)。
思考:
开发洗衣机的形态学分析法
(9) 设问探求法
好的提问往往就意味着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 设问探求法就是针对创造目标从各个方面提出 一系列有关的问题,设计者针对提问进行分析 和思考,通过思维的发散和收敛逐一找到问题 的理想答案。 是大家公认的创造技法之母。 检核表法(checklist)是一种典型的设问探求 法,也是由创造学之父美国的奥斯本创立的。
(3)应用列举缺点与希望点方法对以上属性进行分析 ①刷杆太长,不易携带,最好将刷杆变为可折叠、可伸缩式的。 ②刷毛太硬,刷头的端面是平的,其边缘有棱,易损伤牙床。是否 可将刷毛变为圆滑的以避免刷牙时牙床出血。 ③刷头与刷杆寿命不一致,造成浪费,是否可生产一种可更换刷头 的牙刷。 ④刷杆是实心的,能否将刷把改为空心的,可以装牙膏或清洁剂。 ⑤刷头是直的,刷牙只便于横着刷,不便于竖着刷,是否可生产一 种可改变方向的刷头
(2)缺点列举法
该法是通过对事物或对象的缺陷一一列举, 从而找出改革或创意方向,使之更臻完美的创 造技法。 消费者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这是产品创新的 不竭动力和源泉
尽可能多地列举出玻璃杯的缺点
容易碎; 较滑; 盛开水后手摸上去很烫手; 容易沾上脏物;有了小缺口会划手; 容易翻倒; 活动时带在身边不方便; 倒上热水后很容易凉; 成套的玻璃杯花色相同,喝水人稍一不注意就 分不清自己所用的杯子; 有些鼻子较高的人用普通玻璃杯喝水,杯沿压 着鼻子会感到不舒服。
基本程序
1.确定对象 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前景选择某项技术或产品作为改 进对象。 2.列举属性 · 分别列出对象技术的名词属性(包括全体、部分、材料、 制法),动词属性(包括作用和功能、运行和操作),形 容词属性(包括性能、形态、特征)。 3.提出问题 借用缺点列举法和希望点列举法,针对某个或某些属 性提出创新问题。
机械创新设计
常用创新技法
吕鲲
参考书
裴旭明主编的《创新设计》
原理与技法
任何创造技法的产生均有一定的创造理 论为基础。而创造理论与实践结合产生 出来的可操作的程式、步骤和方法,就 是创新技法。
创造原理是指导人们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 理论基础,也是指导人们创造新技法的基本理 论基础。
创造技法
1、头脑风暴法 2、六三五笔写法 3、三菱式MBS法 4、特尔斐设想法 5、集思广益法
三、解决问题类
1、检核目录法 2、和田十二法 3、6w2H法 4、目标设定法 5、探索方略法
四、组合类
1、分解组合法 2、成对组合法 3、辐射组合法 4、信息交合法 5、形态分析法
五、联想类
1、焦点法 2、联想法 3、入出法 4、综摄法 5、二元坐标组合法
以牙刷为例
(1)确定研究对象:新型牙刷。 (2)以普通绿塑料杆、尼龙刷毛牙刷为例进行属性分析 名词性特征:刷杆、刷毛、刷面、塑料、尼龙、刷头。 动词性特征:拿、放、刷、冲。 形容词性特征: ①刷杆——长的、实心的、扁的、透明的、绿色的、硬 的 ②刷毛——圆的、端面是平的、直的、单根的、密的。
属性进行分析
“检核表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设问
(3)属性列举法
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R.P.克劳福德教授发 明的一种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事物整体依照其不同 属性分解为不同的部分或方面,然后就某一部 分或方面,运用问题的基本概念或其他方法提 出局部或整体的创新问题。
事物的属性
所谓事物的属性,包括外部特征、内部结构、 整体形态、功能、性能、运动方式、操作和做 工方式等。 这些属性可分为三类,即名词属性、动词属性 和形容词属性。
“检核表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设问
Put to other use:现有的发明成果有无更多的 用途?或稍加改进后有无新的用途? Adapt: 有无类似的东西可以借用?可以模仿? modify: 能否修改? 如形状、形式、方法、颜 色、声音或味道等。 Magnify: 能否增加什么?如扩大使用范围、 增加功能、延长寿命、添加部件、提高强度、 加倍、加长、加高、加大等。
会中不得批评 天马行空、思绪自由翱翔 鼓励给出尽量多的构想,主动接受别人的启迪 组合与改进构想
(5) 635法——书面集智法
635法:6个组员、每人在卡片上写3个问题、每轮5分 钟。 第一个5分钟在自己的卡片式写上三个问题,传至下 一个;接到左邻的卡片后,在第二个5分钟内参考别 人所写的设想后再在其下写出3个设想,然后再次把 自己填写的卡片传给右邻……如此多次传递,共传6 次.半小时即可进行完毕,理论上可产生108个设想。 特点:操作性强、效率高,专业性强的问题对成员具 有较高的要求
总的方排列组合原理,则这些基本要素 组成的可能形态总数为4M 4X3x 3x 2x 2=576 种火箭方案。其中包含了德国的F-1和F-2 对这些方案进行分析和筛选,就可以找到最佳 方案,这就是兹维基教授创造的“形态分析 法”。
步骤:
(1)定义设计对象的主要参数(功能因素) (2)列出设计参数的可能子解 (4)构建形态学矩阵 (5)找出可行解
钢筋混凝土是这样发明的
有一次,他将一盆木本的花移种,不小心将花盘打碎 了,突然他发现由于花的根须纵横穿插,交织成网状 结构,竟把松软的泥土箍得非常坚固,用拳头去捣, 将其摔到地上,都没有破碎。 于是他便按照自己的设想,砌起了一个带铁丝网骨架 的花坛。果然,这个花坛非常坚固,一直没有被人踏 碎。莫里哀的发明于1867年获得专利。这样,将花草 根系网状结构移植到建材领域,产生了至今广泛采用 的钢筋混凝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