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分析(2)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分析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分析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分析
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产教融合是指将产业和教育相融合,使得教育体系更加贴近产业需求,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双赢。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分析如下:
一、项目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双方共同合作开展研究项目、科研项目或者技术开发项目,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通过该模式,企业可以得到高校的科研支持和人才培养,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而高校则可以利用企业的实践平台,加强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能力,同时还可以向企业输送人才。

二、实习就业模式
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四、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企业参与高校的教学过程,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可以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培养出对企业有需求的人才,减少用人成本;而高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对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技能需求,同时可以向企业输送人才,提高就业率。

总结起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促进教育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提高高校教育的实效性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双赢。

不同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企业和高校在选择合作模式时需要根据自身需求和资源状况进行判断,并进行有效的合作规划和实施。

经典课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分析 (2)[优质ppt]

经典课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分析 (2)[优质ppt]

深化
做实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
形式多样
形式多样
形式多样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模式的定义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显 然应该是培养人才的标准、范式、结构 或思想体系。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 六条基本特征
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 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总和说”: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以相 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依托,对不同类 型专业人才的教育和教学模式、将培养目标和规 格作为人才培养的依据,而不是内容,强调的是 培养目标和规格“各个实现载体”的总合。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 内 涵(2)
目前,理论界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还 没有统一的看法。
简单地说,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制订培养方 案、确定培养规格、构建课程体系、组织 教学实施、进行教学管理的比较稳定的结 构化样式和运行方式。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 内 涵(3)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培养规格:基本的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是按一定程序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是人才
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 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 和开放性的要求。 2、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 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
12号 文
1、实现产业与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 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 学习对接。继续推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中的时空构造方式。高职教学组织形式具有

校企合作模式梳理ppt课件

校企合作模式梳理ppt课件

教练团队
学生心中的大咖 校方眼中 的专家
社群构建
职业规划
市场、咨询师为客户构建清 晰的职业规划,生涯规划
小蜜蜂
小蜜蜂是我们最亲信的助手, 协助开展线上推广、线下互动
沙龙之旅
每个院校、地市建立 Turnpoint沙龙分社,构建 线下互动平台
建立轨迹
吸引一批有共识的,能够一起 倡导构建职业规划、一起做事 的人群!有清晰的职业生涯目 标,形成轨迹之路
3、课程置换
2、实习实训
1、专业校企共建 2、校企模块互嵌
1、构建活动(A群)
1、结合IT行业岗位人才需求背 景校企共同设置、开展沙龙(线 上线下活动、交流会等形式呈 现)、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专 家讲座、优秀毕业生座谈等形式 呈现)
目的:获得真实的项目经验,提 升就业竞争力。 方式:校外校内进行均可以(引 入基地游戏人生营销方式) 评定:颁发中国网络人才发展计 划培训证书 时长:1-2周(学校与企业根据实 际需求而定)
步入轨迹
为了实现既定的生涯目标,开 启成长实践,加入项目实战!
实现轨迹具
信息搜集 宣传推广 策划评估 学习培训
不打无准备的仗,利用问卷、调差等形式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得出结论。 工具:腾讯问卷、调研、问卷星......
活动前后都需要开展持续的宣传推广。 工具:微信公众号、QQ、微信群、微博
西安基地市场刘玮
—合作模式—
实习实训
项目目的 落地方式 评定反馈 实习时长
课程置换
需求背景 合作方式 校企共建 模块互嵌
就业实训
合作方式 就业服务 实训时长
沙龙/讲座
需求背景 内容形式 微信推广 会员服务
校企合作模式梳理
我心中的CNTD愿景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培训课件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培训课件

合作领域广泛
高校与企业合作领域涉及 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社 会服务等多个方面,合作 空间不断拓展。
合作深度不断加强
高校与企业合作从简单的 项目合作向深度融合发展 ,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的创新体系。
合作模式发展趋势
校企合作平台化
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实现 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 动双方共同发展。
产学研用一体化
3
项目立项审批
企业对高校提交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批,决定是 否立项。
合作协议签订规范
协议内容明确
01
合作协议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项目目标、实施计划
、经费预算、知识产权归属等。
法律合规性审查
02
协议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确保合作的合法性
和有效性。
保密条款设定
03
对于涉及商业秘密或技术秘密的合作项目,应在协议中设定保
实践教学基地合作模式
合作方式
高校在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企业进行 实习实训,企业提供实践指导和场地支持。
优点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缩短毕业生适应 期。
缺点
基地建设投入不足,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脱 节。
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
合作方式
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开展人才培 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活动。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 培训课件
汇报人: 2024-01-02
目 录
• 合作背景与意义 • 合作模式类型与特点 • 合作流程与规范 • 合作案例分析与启示 • 合作风险识别与防范 • 合作效果评价与改进建议
合作背景与意义
01
高校与企业合作现状
01
02
03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ppt课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ppt课件

核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驻马店共识》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5.4-14-16,驻马店):
III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黄淮的实践
科学 定位
主动 转型
搭建 平台
创新 实践
一所地方本科高校的战略选择——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生存追赶期
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应运而生
Ø 联盟理事会、理事会秘书处
Ø 《合作发展联盟章程》 Ø 联盟运行与管理制度 Ø 联盟网站 Ø 《联盟简报》(109期) Ø 160多个实习实训就业基地
180
160
140
113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11
163
170
65
2013
2014
本市单位数
联盟的运行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Welcome to Huanghuai University !
2015年教育新道河南省校企对接会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黄淮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Huanghuai University
学院精神:除了奋斗,别无选择 办学理念: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学科交融,特色取胜 办学定位:综合性教学型大学 培养目标:“英语精、电脑通、素质高、能力强”、“实用、
好用、管用”的应用型人才 办学成果:国际合作、办学规模、效益大幅提升 存在问题:观念传统、改革滞后、管理粗放、专业结构不合理

校企合作方案经典模板ppt课件

校企合作方案经典模板ppt课件
学校 校企合作 改进教学 拓宽渠道 提升品牌
6
一、合作的目的
2021精选ppt
为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7
2021精选ppt
现XX职业学校通过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探索“双主体” 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瞄准当地有意向合作的知名企 业XXX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投资建立XX州具有标杆性实 训中心XX职中实训基地项目,吸纳其高端人员及业 务技术加入实训基地等方式,使校企合作全方位展 开,使双方的资源优势共享的同时,也增强了我校 的教育资源;使学校内部的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和 共享,实现集约化办学和企业的品牌扩张。
19
2021精选ppt
合作模式
2.工学交替模式 乙方根据相关行业服务网络企业的用工需求,向学校 发出用人订单,并与学校密切合作,校企共同规划 与实施的职业教育。其方式为学生在学校上理论课, 在合作企业接受职业、工作技能训练,每学期实施 轮换。
20
2021精选ppt
合作模式
3.教学见习模式 学生通过一定的在校专业理论学习后,为了解合作
34
2021精选ppt
吸纳其高端人员及业务技术加入实训基地等方式, 使校企合作全方位展开,使双方的资源优势共享的 同时,也增强了我校的教育资源;使我校内部的资 源实现了优化配置和共享,实现集约化办学和企业 的品牌扩张。
35
2021精选ppt
合作承诺
坚持最大诚信原则 决不损害双方利益 坚持保密原则 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坚持公平竞争原则
钣喷的培训课程:从业18年的专业服务团队,是有 效的支持。
丰通专业汽车维修网络及配件网络:是全系丰田车

校企合作PPT课件

校企合作PPT课件
(3)开展更多的企业家进校园活动。增加学生对企业 的了解与认识。
(4)学生的写作沟通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2020/4/15
祝愿贵校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
24
三、公司对****的评价
校企筹划项目
(1)共建实验室,筹办校企合作冠名班。 (2)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对学生实习成绩的评价,共 同制定标准。 (3)共同制定申报项目,拟定人才培养方案。 (4)更多的培养双能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
团结拼搏激情进取志在超越企业使命企业宗旨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一公司简介与业务20204236太阳能光电玻璃有限公司太阳能光电玻璃有限公司于2008年8月28日在市工商局注册成立坐落在安徽省区占地175万平方米投资10亿拥有员工800余人以生产超白压花太阳能玻璃钢化玻璃和ar镀膜玻璃为主主要用于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材料太阳能光电玻璃幕墙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盖板等方面属传统工业在朝阳产业上的应用
(二)合作理念:
校企合作 资源共享 创新培养 双赢共进
2020/4/15
祝愿贵校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
14
二、公司与******的合作概况
校企合作协议书
2020/4/15
祝愿贵校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
15
二、公司与*****的合作概况
2014年招聘*****毕业生统计
2020/4/15
祝愿贵校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
经营理念 客户至上、品质为本、服务第一
是指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为核心,向客户提供优质及时的服务,三者相 辅相成,缺一不可。
企业精神 团结拼搏、激情进取、志在超越
2020/4/15
5
一、 公司简介与业务
*****太阳能光电玻璃有限公司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ppt课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ppt课件
u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已融入世界产业体系--国际技术标准-技术技能人才标准--国际产业分工--产业竞争力 ——用全球化眼光、国际化思维来审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 u欧洲许多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用科技大学--高层次 应用型人才--现代产业体系和实体经济—技术技能积累—国际 竞争力—抗御金融危机 ——借鉴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经验,推动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错位
企业用人
需求
(进口不旺)
目前中国高等领域面临的三大问题,突出表现在“产教脱节”
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
错位一:人才培养类型供求矛盾
社会需求: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需要大批应用技术型人才 学术研究型/ 技术技能型:德国: 20/80;瑞士:18/82,中国??? 高校供给:注重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不足
错位二:人才培养层次供求矛盾
社会需求:产业升级、结构调整—需要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 高校供给:高水平大学、高职的就业率比较高,而地方大学尤其是新建本科大
学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每年创造25%左右的失业率。
错位三:人才专业结构供求矛盾
社会需求:高端制造业+现代农牧业:35%左右;现代服务业:65%左右。 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支柱产业的结构性、区域性需求
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预计2015年下半年出台)
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
产教融合校企 合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拔尖创新人才
学术博士

学术硕士
力 普通本科


市 普通高中教育

普通初中教育
学前和小学教育 普通教育
应用技术大学
专业博士
创新创业型 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硕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当前我国高职课程模式
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徐国庆)
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姜大源)
职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戴士弘) 能力本位课程成为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点
南华工商学院
三、高职课程教学评价
教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 评价的三个基本要求
1、以学生为主体 2、突出能力目标 3、突出任务训练
四、高职业课程改革的基本路径
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核心 课程1
核心 课程2
核心 课程3
核心 课程4
课程整体设计
(模式、内容、方法)
课程单元设计 (内容、方法)
第二部分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模式? 两者的的关系?
一、关于模式
《现代汉语词典》:“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
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现 代汉语词典》第894页)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 体系和培养方案。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 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 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 计划中有较大比例。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高专教育成功的关键。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培养规格:基本的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是按一定程序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是人才
培养活动的重要载体。核心是课程结构。
培养途径:是人才培养活动的形式,可分为基本途径和综合途径. 基本
途径是课程教学、实验与实训、社会实践三方面。综合途径原本主要指“ 学研产结合”的培养途径。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3+2”循环模式;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三化”培养引领发展(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
模式案例化,学生实训公司化)模式;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走“双主体”培养之路育工厂化农业人才 (校农联合双主体);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岗前训练、顶岗实践、就业”三位一体的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训练基地—企业---行业企业);
深化
做实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
形式多样
形式多样
形式多样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模式的定义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显 然应该是培养人才的标准、范式、结构 或思想体系。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 六条基本特征
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 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第三部分 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高职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 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 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 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 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 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 操作性。
一、高职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 内 涵(1)
“目标方式说”: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 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
“结构方式说”: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 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 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 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总和说”: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以相 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依托,对不同类 型专业人才的教育和教学模式、将培养目标和规 格作为人才培养的依据,而不是内容,强调的是 培养目标和规格“各个实现载体”的总合。
《辞海》对模式的定义是:“亦译‘范型’
。一般指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式样《 辞海》1999年版第1596页) 。
尽管二者的表述不完全一样,但是基本涵义是 一致的,即模式是一种范本,是一个标准,是 一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有组织的结构,是一 种具有权威性的思想体系,是众人模仿的样式 。也就是说,模式具有标准性、示范性、权威 性和指导性等特征。
指向性: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 操作性:具体地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得教
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 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 和开放性的要求。 2、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 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现产业与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 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 学习对接。继续推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探讨
提纲
高职课程改革的动态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课程教学模式 高职课程教学方法
第一部分 高职课程改革的动态
一、高职课程改革的依据
16号 文
08精 品课
1、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 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2、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的模式
教学运行机制:是培养模式的关键。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制
度、培养保障制度等及以之相关的管理方式,它指向教学的方向性制度, 是培养目标实现的保证。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中的时空构造方式。高职教学组织形式具有
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实践教学可以根据条件和 需要灵活安排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部分案例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校企联盟、四方联动,工学交替四四三人才培养 模式(学校、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四方联动,人才培养四个方面融 合,设计四个工学结合阶段,实现三种能力递进)
➢ 四:学校教育与企业融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标准融合,职业素养与专业 教育融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融合;
➢ 四:专业认知实习,专业体验实习,顶岗实习,就业顶岗实习; ➢ 三:三递进:职业基本能力—职业专项能力---职业综合能力。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 内 涵(2)
目前,理论界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还 没有统一的看法。
简单地说,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制订培养方 案、确定培养规格、构建课程体系、组织 教学实施、进行教学管理的比较稳定的结 构化样式和运行方式。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 内 涵(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