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27课《水》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课件第二章流水行船问题(共2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课件第二章流水行船问题(共27页)
2、一艘轮船在静水中航行,每小时行15千米,水流的速度 为每小时3千米。这艘轮船顺水航行270千米到达目的地,用 了几小时?返回需要几小时?
例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13千米,水流的速度为每小 时3千米,船从甲港顺流而下到达乙港用了15小时,从乙 港返回甲港需要多少小时?
顺水速度:13+3=16(千米/时)
2、流水行船问题的基本公式: 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
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简单预练: 1、一只每小时航行13千米的客船在一条河中航行,这条河的 水速为每小时7千米,那么这条船的顺水速度是多少?逆水速 度是多少?
顺水速度比逆水速度每小时多:2×3=6(千米) 顺水8小时比逆水8小时多行:6×8=48(千米) 顺水比逆水少用了10-8=2(小时) 逆水速度:48÷2=24(千米/时)
24×10=240(千米) 答:两码头之间的距离是240千米。
练习4、一艘轮船往返于甲、乙两个港口,它顺流而下要行7小 时,逆流而上要行11小时。如果水流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求 甲、乙两个港口之间的距离。
感谢您的聆听 逆水速度:208÷13=16(千米/时)
静水速度:(26+16)÷2 =42÷2 =21(千米/时)
水速:26-21=5(千米/时) 答:船的静水速度是每小时21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5 千米。
练习1、一只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在176千米 长的河道中逆水而行用了11小时,返回需要几小时?
感谢您的聆听
感谢您的聆听

)。
感谢您的聆听
逆水而上:
即水流和船行驶的方向相反时,船就会被水流拖累,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7课《洪水》教学课件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7课《洪水》教学课件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防灾减灾
第27课 洪水
思考:洪水真的这么可怕吗?
洪水冲毁了村 庄,导致人员 伤亡。
洪水真的这 么可怕吗?
洪水的形成
在上游快速倒下大 量的水,会发生什 么情况呢?
一起来做模拟实验
• 在大的泡沫盒底部一角钻一个口,作为下游的出水口; • 将泥沙在泡沫盒内堆积成上游两河道汇集到下游一河; • 倾斜放置泡沫盒,取两大烧杯水,分别从上游两河道
防御洪水
• 洪水是危害非常大的自然灾害。我们可以通过修建水坝、防洪堤 和排水系统,使洪水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但是,面对洪水最好 的方法还是避让和疏导。
课件设计:李智成
• ③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 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预防山体滑坡、滚 石、泥石流的伤害。
洪水来了要保护自己
• ④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 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 ⑤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 免发生传染病。
洪水来了要保护自己
• ①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 山坡、高处等地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 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 ②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 处、大树、高墙,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独自游水转移。
慢慢倒入,观察现象。 • 再取两大烧杯水,分别从上游两河道快速倒入,观察
现象。 • 对比两次实验的现象。
什么是洪水?
• 洪水是由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因素引起 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导致有关地区被淹没或 冲毁的自然灾害。

【小学语文】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知识全解析

【小学语文】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知识全解析

【小学语文】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知识全解析第一单元:走进西部第1课:《草原》1.本课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文章选自《内蒙风光》。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2.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第2课:《丝绸之路》1.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2.重点词语理解①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②浩浩荡荡:水势盛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③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④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⑤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3.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

第3课:《白杨》1.文中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写作手法。

2.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3.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理解: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

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理解: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7《与象共舞》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7《与象共舞》
2、学习第5自然段:舞蹈的大象是什么样 子的?在文中画出大象跳舞的句子,读一读。 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出人与大象关系的亲密?
可以概括成这 课文写了大象 样四个方面:
几个特点
(1)象是 泰国的国宝。
(2)象与人之间没有距离。
(3)象是一种聪明 而有灵气的动物, 爱与人开玩笑。
看大象 跳舞 (4)享受
27.与象共舞
我们领略了欧洲风情,有德国的 哥廷根,意大利的威尼斯,这些 异国风情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 象.
今天我们再到东南亚领 略一番 泰国的风光。
与象共舞
(齐读)
下面我们要学 习27课
泰国是一个风光美丽、文化独特 的国家,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之一。
泰国的国名泰语意 思为“自由之国”。 素有“千佛之国、 黄袍佛国、白象之 国。”的誉称。
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
《威尼斯的小艇》 与本文在表达上 有哪些共同这处?
(1)抓住事 (2)抓住人与物 物特点写,按 (或动物)之间相 照事物的几个 互紧密关系来写, 方面分别叙述。 并举例加以说明。
条理清楚语言生动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
并且都放在该段 的开头,是非常 典型的聆听 尴尬
炽热 火炬 木薯 气氛
湛蓝 巨蟒 强悍 篝火
充沛 渗透 粗犷
熟视无睹 彬彬有礼 翩翩起舞 含情脉脉 以一当十
冲锋陷阵 目不暇接 繁花似锦 大饱眼福 以一抵百
1、作者用“与象共舞”做 题目,体现了什么?
通过读书,谁读懂了“什么叫与象 共舞”“谁与象共舞”了?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本文围绕 “人与大象的关系亲密”写了哪些内容? (注意自然段中的特殊句子)
《威尼斯的小艇》和《与象共舞》共同点: ①都能抓住事物特点写。 ②抓住人与物(或动物)之间相互紧密关系来写。 ③叙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 不同点:《威尼斯的小艇》是按照事物的几个方 面分别叙述的,而《与象共舞》是按先概述后分 述的顺序叙述的。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第27课 江姐》同步练习卷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第27课 江姐》同步练习卷

江姐梳好了头,从枕头下面取出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地、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
第1页(共3页)
袍,脱下了打着“x”号的囚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
里着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面前看了一下,在室
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伤心﹣﹣
担心﹣﹣
(2)江姐要被“转移”了,为什么战友很难过?
(3)文段中多次提到江姐“梳头”“照镜子”这说明了什么?
(4)文中“X”的引号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7.(3 分)江姐走了!永远的离开我们,但她走的时候神情是那么庄重。请开动脑筋,写段
你与江姐的小对话!
第2页(共3页)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 27 课 江姐》同步练习卷
一、填空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1 分)
1.(3 分)辨字组词。






2.(3 分)选词填空。
守望 守护
(1)在希腊神中,有一位
天使。
(2)
在牢门边的人们,在等待着再看江姐一眼。
平静 安静
(3)一看到她那样
的表情。大家都不安起来。
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的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这是江姐对送行的
说的,表现了江姐
的革命精神。
6.(3 分)阅读下面片段,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课文 3﹣5 自然段。
回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忙着帮她收拾行李。
但一看都她那样平静的表情,大家都不安心起来。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 27 课 江姐》同步练习卷

课文27《凡卡》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文27《凡卡》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2.感受课文中凡卡勇敢、善良、乐观的品质,学会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3.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学会关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
4.增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学会珍惜和感恩。
5.提高文学素养,培养高雅情趣,激发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他们对语文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个体差异较大。在学习课文《凡卡》时,部分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和点拨。此外,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方面,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于课文中传递的关爱、勇敢、善良等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4.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朗读比赛等形式,体验课文情感,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和关爱的重要性。
5.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和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凡卡》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把握课文的主旨和内涵。
2.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语,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手法表达情感和描绘形象。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以下几点:
1.针对学生语文基础的差异,采取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7课《军神》二、教材分析:《军神》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身上的人格精神”。

《军神》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忍痛接受七十二刀,以自己的钢铁般的意志赢得德国医生赞叹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品质。

三、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

但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四、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性阅读。

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精神,训练阅读速度,丰富语言积累,提升情感的价值。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运用对话描写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品读探究、小组合作、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军神”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重点——分析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描写。

2、难点——体会领悟“军神”形象的深刻含义。

3、教学突破——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学生也动脑筋思考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叙述语言,进而抱我“军神”形象的深刻含义。

七、问题预设: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为什么称他是真正的男子汉为什么说他是会说话的钢板八、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本课ppt课件;刘伯承资料。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七单元 27 江姐》教案_19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七单元  27 江姐》教案_19

《江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江姐》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27课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先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特务要把江姐和一批同志转移走。

接下来具体写了富有斗争经验的江姐知道情况后,首先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到床铺下,然后从容地梳妆打扮,饱含深情地与难友话别,鼓励战友勇敢的和敌人斗争,最后英勇就义,表现了江姐从容不迫,临危不乱,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读记本课生字。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品质。

(1)能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了解人物的内心和英勇气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江姐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感受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忘革命先烈的斗争业绩,激发学生对先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重难点与观念(1)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了解人物的内心。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革命先烈对党、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教学方法品词悟情法、朗读感悟法、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一、识江姐1.看图,说说她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2.学生交流师:你们能通过观察一个人的举手投足的神情来品味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真不错。

这个方法在我们语文学习中也非常重要,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通过揣摩体会人物的神态、语言、心里等,可以感受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

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种方法走进这篇课文,走进江姐的故事。

二、读江姐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课文,边读边想: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做了哪些事情?(处理文件整理着装深情告别)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三、悟江姐1.指名朗读课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学划出描写江姐整理文件时神情、动作的词?你从中看到了怎样的一位江姐呢?①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板书:从容不迫)②指导朗读。

2. 默读课文3-5自然段,划出描写江姐整理着装时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 的东西?
(1)百里路担水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 的东西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2)下雨天洗澡
你对下雨的态度是怎 样的?
那山村里的村民们对 雨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呢?
每个人都期盼下雨。
Hale Waihona Puke 精读课文思考: 1、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找一找围绕这句话,课文中有哪些场
面描写?
1、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2、场面:
(1)百里路担水 (2)下雨天洗澡 (3)一勺水淋浴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为什么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 的东西?
(1)百里路担水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无遮无挡
缕缕轻风
理清课文脉络
文章先总体写水的珍贵,后具体写人们怎样珍惜水的,全文可以 分为几段?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大意。
第一段(
):写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水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第二段( 2 ):回忆下雨天,人们痛痛快快洗上一回澡的情形。
第三段( 3-6 ):回忆骄阳无雨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解暑纳凉的 情景。
27. 水
我会读
jiào

水窖
我会读
chǔ sháo xī shū suǒ
储 勺 膝 舒锁
储备 勺子 膝盖 舒服 锁定
我会读
chǔ
缺水 储备 期盼 跳跃 享受 清凉 渴望 钥匙 腰带 倾注 舒服 吮吸 痛痛快快 大呼小叫 长衣长裤 扑面而来
jiào
水窖 光溜溜
行列
权威 x膝ī 盖
狗尾草 一s勺há水o 麦秆扇
自读课文
想一想: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课文写了作者回忆儿时村子里吃水困 难,洗澡不容易;下雨时,用雨水洗澡; 炎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 凉,说明当时水的珍贵。
填一填
《水》是一篇 记叙文,作者是 马朝虎 。 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吃水 困难,洗 澡 不容易 ;下雨时用雨水 洗澡;炎热时, 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充分说明 当时条件下水的 珍贵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