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与电影 PPT

合集下载

人物介绍(鲁迅)PPT课件

人物介绍(鲁迅)PPT课件

鲁迅关注人的命运和精神世界,这种人文 关怀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 引导人们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
2024您的观看
2024/1/26
27
闰土等农民形象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 的贫苦生活,他们在贫困中挣扎求生 。
麻木的精神状态
对社会不公的控诉
通过农民形象,鲁迅表达了对社会不 公和贫富差距的控诉。
在长期的贫困和压迫下,农民们变得 麻木不仁,缺乏反抗精神。
2024/1/26
14
04
鲁迅文学风格与技 巧探讨
2024/1/26
15
讽刺手法运用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于 浙江绍兴一个传统的士大夫家 庭。
2024/1/26
1898年,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后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 矿学堂。
1902年,赴日本留学,开始接 触西方现代文化,并逐渐形成 自己的世界观和文学观。
4
时代背景:辛亥革命前后社会状况
2024/1/26
01
辛亥革命前,中国处于清朝末期 ,封建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社会 矛盾尖锐。
鞭挞奴性心理
02
鲁迅对国民的奴性心理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指出这种心理是导
致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倡导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03
鲁迅呼吁中国人民要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摆脱被奴役的命运。
21
对现代文学发展推动作用
倡导白话文运动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之 一,他积极倡导白话文运动,推
2024/1/26
23
对当时社会影响
揭露社会黑暗
鲁迅作品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 黑暗面,对封建礼教、旧文化、
旧道德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鲁迅及其作品简介PPT课件

鲁迅及其作品简介PPT课件

礼教,其本质是吃人。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
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本篇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
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
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篇在艺术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运动中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
巴金等人抬鲁迅的棺柩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鲁迅公园内的鲁迅墓
1936年10月19日病逝,遗体葬在万国公墓。
鲁迅遗容
宋庆龄等在鲁迅墓前
鲁迅先生的小故事
爱书如命的鲁迅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 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 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 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 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 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 脏手是不翻书的。书脏了,就小心地弄干净. 他还备有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他 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 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
爱书如命的鲁迅
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 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 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没有留下正式的遗嘱,只在《死》中写下这么几条: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 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
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 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 和他接近。
?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鲁迅复仇》PPT课件

《鲁迅复仇》PPT课件
镜子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论》:“空
前的民族英雄”
22
精选PPT
关于散文诗
1. 散文诗:诗歌的一种。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 用散文形式写出,不受固定格式的束缚,不分行, 不押韵,不要求鲜明的节奏。一般篇幅短小,具 有诗歌语言的精练性,音乐美和散文表现力的灵 活性、多样性。鲁迅的《野草》开中国现代散文 诗之先河。
20
精选PPT
主要思想
鲁迅的目的正是要打破“瞒和骗”,逼 迫读者与他小说的人物, 连同作家自 己,正视人心、人性的卑污,承受精神 的苦刑,在灵魂的搅动中发生精神的变 化。这样他的小说实质上就是对现代中 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21
精选PPT
鲁迅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中国现代小说之父 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
第一部分:热血与生命之力
开篇两段,以塑形又似乎议论的口气,谈论热血造成 的生命之力。
生命的沉酣的大欢喜 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
注: “大欢喜”:佛家语,此指宗教般的欢欣,极言其喜。
34
精选PPT
第三段,始点出二人——“他们俩”唯其 “裸着全身”,才可见出其皮肤、皮肤下血 管里的血,鲜红的热血。二人“持刀对立旷 野中”,所欲何为呢? 第四段,点明其二人之间两种关系的极端状 态:
一九三四年五月十六日致郑振铎
12
精选PPT
鲁迅之所以如此歌咏复仇,其内在的意涵不 尽在于鼓吹向看客们“复仇”,或者更将其 看作是一种“疗救”!
看客是善于鉴赏他人的痛苦,而不知道自己 同样也是被统治、被看、被侮辱、被剥削和 被鉴赏的可怜处境。
在《娜拉走后怎样》中,作者沉痛地说道: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 的看客。”“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 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

中国著名作家鲁迅-PPT课件

中国著名作家鲁迅-PPT课件

先生开始创作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 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 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 《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 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 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 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 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 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 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 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 《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 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 《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 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 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 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 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 《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

中国现代文学——鲁迅PPT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鲁迅PPT课件

6
走进鲁迅
2021
9
1903年摄于日本东京
19200241年摄于日本东京东京弘文学院毕业照12
鲁迅回国后所任教的杭州两20级21师范学堂及当时的照片
13
1912年辛亥革命后摄
2021
14
1927年摄于上海 与许广平、周建人等合影
1930年摄于上海 海婴生一百日合影
2021
15
1930年于上海
16部杂文集《热风》 《坟》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 腔 北 调 集 》《 准 风 月 谈 》《 集 外 集 》《 花 边 文 学 》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事杂文末 编》《集外集拾遗》。此外,还有《中国小说史略》、 《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
2021
23
(二)鲁迅思想的时代性和超越性
1、对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非人性的批判。在新文学第一 篇小说《狂人日记》中,鲁迅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命题 “仁义道德吃人”。鲁迅又从日常生活和细节中对中 国传统文化劣根性进行批判
2、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奴性的批判。中国知识分子的最大 悲剧就一直跪倒在皇权的脚下,从来没有站起来过。 中国知识分子从来就是“亡我奴”。鲁迅率先发现了 这一秘密。
2021
19
大视野下对鲁迅的概述评价
一、概述:在20世纪的作家之中,鲁迅是影响最大的一位。“鲁 迅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特别是现代文学中一种“经典”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其他作家如鲁迅这样,在 生前身后获得如此多的花环和掌声,当然也没有哪一位其他作 家如鲁迅这样,在生前身后遭受如此的亵渎和谩骂。他的最大 魅力就是对人心灵的征服。如果没有鲁迅,中国二十世纪的文 化将会黯然失色。

《藤野先生》获奖说课ppt课件

《藤野先生》获奖说课ppt课件

教学目标
1、把握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 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鲁迅语言的感情色彩和 风格特点。 3、学会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 要特征,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 方法。
可要认真读书,做好准备呀
爱的大纛, 你从中 爱谁? 学到什么?
• 藤野先生 • 添改讲义 • 纠正解剖图
• 关心解剖实习 • 了解女人裹脚
二、说教法、学法
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教学需要2个课时。如果 讲课时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 这就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突出重点、难点。在这篇文 章的两个重点中,和藤野先生的交往是叙事线索,学生比较好 把握,所以我把攻克“感受藤野先生高贵品质”当做重点,在 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体会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易到难地掌握 本文的两个重点。而课堂要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课堂,真正使学 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设计一 中心“问题”促使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法,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对 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但要领会鲁 迅的爱国主义情感,课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的词语、句子,就必须让学生通过多种朗读获得体验。
• 匿名信事件
找出让你心胸激荡的句子,感性地读出来
先生的语言,我喜欢,模仿一下吧 1、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 写出百字以内的评论。 2、模仿先生的语言,刻 画一下你的某位老师的音 容笑貌。
文中应该还有问题,交流合作探究
1、那个被斩的人健壮吗?围观的人健壮 吗?……可这种健壮的躯体在这里只用 做什么?这些看客是什么心理?。 2、现在我们来看鲁迅弃医从文的决定, 是为了个人的前途吗? 3、促使鲁迅做出弃医从文决定的这两件 事都和“爱国青年”有关,现在我们来 分析一下他们的这种爱国性:他们是一 种什么样的爱国主义?这种爱国主义是 否可取?那么我们应有什么样的爱国主 义呢?

《彷徨》中国现代文学家鲁迅经典小说集作品解读分析探讨交流总结PPT模板课件

《彷徨》中国现代文学家鲁迅经典小说集作品解读分析探讨交流总结PPT模板课件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时间:XX年XX月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主讲人: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3.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作者介绍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 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 家宗师,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在孔子的“仁学” 基础上,孟子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以“仁政” 统一天下。《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门人共同编写而成, 记录了孟子的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孤独者》结尾写道:“耳朵中有什么 挣扎着,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了, 隐约像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 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的 悲哀。”这狼的叫声实际就是魏连殳孤 独、绝望、痛苦的灵魂的寄托物。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 第一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 动的基石,从此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五四运 动前后,鲁迅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到 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沿,并先后创 作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 拾》、《华盖集》等著作。
《彷徨》是近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小说集,于 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 《乌合丛书》之一,后编入《鲁迅全集》。《彷 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楼上》、《伤逝》 等11篇小说。作品表达了作者彻底的不妥协地反 对封建主义的精神,是中国革命思想的镜子。

鲁迅的小说ppt 通用优选精品PPT

鲁迅的小说ppt 通用优选精品PPT
二、鲁迅的小说
二、鲁迅的小说
❖ 《呐喊》 [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集鲁迅 1918—1922年的15个短篇( 1930再版时《不周山》 被抽出,后改《奔月》,编入《故事新编》)] 。
❖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 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二、鲁迅的小说
❖鲁迅谈创作: ❖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
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 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 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 《呐喊》的来由。” ❖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 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 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 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 《狂人日记》“吃人的是我 哥哥,我是吃人者的兄弟”, 并且我作为被吃人也是吃人者。 ❖ 《头发的故事》“历史在忘 却中流失了”,对落后群众的 愤激和憎恶,对自我的反省和 对自我的否定。 ❖ 《在酒楼上》“我象一个蚊子 一样,不能走出历史的怪圈和轮回”。对历史的
巨 大漩涡感的认识。
二、鲁迅的小说
二、鲁迅的小说
❖ 小说中的喻指: ❖ 赵贵翁:百家姓中赵为第一,贵是地位的象征,翁,老
年,人物喻指了中国社会最高权力的总代表。 ❖ 古久先生:中国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象征。狂人踹
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历史),赵贵翁代不平, 约了大人小孩与之作对。 ❖ 狼子村:中国社会结构以村为基本单位,狼吃人,符合 本性和逻辑,但其中居住的是人。狼子村是吃人文化的 基本单位。 ❖ 医生:是老人,社会的维护者,姓“何”,一个无意义 之意的姓氏,说明其艺术和人品暧昧。其祖师爷李时珍 《本草纲目》中有吃人的记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伤逝》的小说与电影改编
2020/8/30
(一)《伤逝》与易卜生(Henrik Ibsen)
易卜生(1828 —1906)是挪威著名的戏剧家、诗人。易卜生的现实主义倾向 的剧作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他开创的“社会问题剧”真实地反映挪威现实生活, 实质上也剖析了欧洲资本主义世界的特点,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肮脏腐朽的本质, 提出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在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坛,易卜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 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启发了中国的现代作家们创作了一系列“问题小说”。
(二)《彷徨》 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初版于1926年,收入了鲁迅1924年和1925年所作的小
说11篇。 《题〈彷徨〉》:“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 ,荷戟独彷徨。” 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 《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彷徨》共计11篇小说:《离 婚》、《在酒楼上》、《幸福 的家庭》、《高老夫子》、 《示众》、《伤逝》、《弟 兄》、《肥皂》、《孤独者》、 《祝福》、《长明灯》。
《呐喊》与《彷徨》分析:古老中国的勾画与反思
(一)《呐喊》基本情况: 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初版于1923年8月,初版收入 了鲁迅自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小说14篇:
一件小事、 狂人日记、 鸭的喜剧、 端午节、 故乡、 孔乙己、 药、 阿Q正传、 兔和猫 、社戏、 风波、 头发的故事、 明天、 白光
2020/8/30
(二)鲁迅对现代人爱情与婚姻的不断思考
1.1923年12月26日,鲁迅往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演讲,题目是《娜拉走后怎样》, 其中阐述到经济平等是妇女解放的前提,他指出没有经济后盾的娜拉在出走后只 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堕落,要么回来。 2.鲁迅的思考并未止于此。1925年,他写下了短篇小说《伤逝》。就创作的动机 而言,《伤逝》和《孤独者》非常接近。《伤逝》提供给作者的,还是一个老结 论:此路不通。
2020/8/30
作业
选取鲁迅某一小说改编的电影,谈谈小说与电影的异同
谢谢观看
2020/8/30
电影:《伤逝》
《伤逝》是于1981年上映的剧情,爱情电影,由水 华执导,由林盈等主演。涓生受过“五四”运动的 洗礼,对当时的统治阶级怀有不满,但又不能与社 会决裂。他嘲讽自己:我在教育局里做事,就像鸟 贩子手里的小鸟……我很怕日子久了,翅子麻痹,将 来忘却了飞翔。他感到孤独、空虚和寂寞。这时, 子君闯进了他的生活。
鲁迅的创作:多种文体的建构
(一)鲁迅创作准备期(1917年前)大量阅读及文论写作。1911年写有文言短 篇小说《怀旧》。 (二)鲁迅创作第一个高峰期(1918—1922)《呐喊》 (三)鲁迅创作第二个高峰期(1924—1926)《彷徨》、《野草》、《朝花夕 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坟》中的大部分。 (四)鲁迅创作第三个高峰期(1930—1936)8本杂文集、《故事新编》。
2020/8/30
(三)鲁迅的爱情与婚姻
鲁迅与朱安的婚姻是一个时代的悲剧,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开始于二十年代初, 他不得不面临着对新的爱情与婚姻的担忧。可以说《伤逝》也是鲁迅对自我爱情 与婚姻的思考。
2020/8/30ຫໍສະໝຸດ 三、《伤逝》:现代人的婚姻悲剧
2020/8/30
(一)结构分析:汉堡包结构
小说的开始与结尾是主人公涓生对已经逝去的自己的爱情的“感伤”, 中间为小说的 主体部分,叙述涓生与子君从恋爱到同居、矛盾、分手以 致子君死去的过程,这样的结构布局,是前后的抒情将中间的叙事夹在中 间。
2020/8/30
电影:《阿Q正传》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81年(本片是为纪念鲁迅先生 诞辰100周年而拍摄),根据鲁迅先生同名小说改编,严 顺开主演,影片以辛亥革命后的浙江农村为背景,塑造 了一个贫苦、落后、愚昧的农民形象阿Q。通过这个典型 人物,揭示了当时一些贫苦农民,在封建地主阶级政治 、经济的压迫下及其思想的奴役下,生活上走投无路, 精神上遭受严重摧残的悲惨情景。同时,也含蓄地指出 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弱点——不彻底性。 本片荣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严顺开)
第二章 鲁迅小说与电影
导读:
鲁迅一生除了用戏剧格式写成的散文诗《过客》,以及收入《故 事新编》的《起死》外,没有写过什么剧本,但小说却写了33篇。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半个世纪以来,被搬上银幕的只有《药》《阿Q 正传》《祝福》《伤逝》4篇,占鲁迅小说全部的百分之十二左右, 且都只改编过两次。
2
课程导入
1.“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经济的自足是婚姻的保证。 2.“子君的伟业,仿佛就建立在吃饭之中”——文化的差异促成了婚姻的悲 剧。 3.“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生理激情的消失使婚姻失去了基石。
(四)艺术分析:叙事与心理
1.“手记”的方式:便于抒写涓生的心境
《伤逝》采用主人公涓生手记的形式展现一段爱 情悲剧,这种方式便于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便于 展现男性在婚姻悲剧中复杂的心理世界。
2020/8/30
电影:《药》
《药》是1981年上映的中国电影,由吕绍连导演。梁 音,陈国军,陈琦等人主演。《药》根据鲁迅同名小 说改编。讲述清朝末年,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摇摇欲坠 的统治,疯狂镇压革命。他们押解革命党人游街示众 ,企图杀一儆百。坐落在小镇临街的华老栓茶馆的门 前,一群清朝的遗老遗少们,看着没留辫子的囚犯, 齐声斥责这些“孙中山的同伙”是“奸党逆贼”。革 命者夏瑜听了他们的一派胡言,无比愤慨。教书先生 夏瑜家中只有寡母夏四奶奶,他们子孝母贤,过着清 贫的生活。
2020/8/30
(二)故事分析:五四男女的恋爱与婚姻故事
小说用间隔共分为17个部分,根据叙事理论又可以将 其分为以下3个叙事单元: 第一部分忏悔(1)(伤逝的“伤”); 第二部分逝去的故事(14)(包括恋爱、同居、分手, 分别占3,8,3)(伤逝的“逝”); 第三部分忏悔(2)(伤逝的“伤”)
(三)主题分析:几个潜伏的主题
2020/8/30
电影:《祝福》
电影《祝福》,原著为鲁迅小说《祝福》,夏衍 改编剧本,桑弧导演,白杨主演,1956年由北京 电影制片厂摄制,该片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 片。《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 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 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 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2.内心独白: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伤逝》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抒情小说,作者 通过景物的描写与主人公的情感抒发,营造了 小说浓浓的伤感情绪。
3.细节刻画:小说的写实性 细节是小说灵魂,一个个的细节,组成了活灵活现的生活、 人,这也是小说区别于散文、诗歌的地方。《伤逝》的抒情、 议论没有掩盖其传神的细节描写。但是,由于作者的人生经 历,有些地方的展示缺少了细节以及亲历者的逼真性。因此, 美国汉学家夏志清认为《伤逝》有很大艺术缺陷。
20世纪文化名人——鲁迅
3
一、鲁迅生平:中国文化的守夜人
(一)绍兴:童年与少年(1881—1898) (二)南京:求学(1898—1902) (三)日本:求学(1902—1909) (四)杭州与绍兴:任教(1909.9—1912.2) (五)北京:教育部任职(1912.5—1926) (六)厦门、广州:任教(1926.8—1927.9) (七)上海:定居(1927.9—1936.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