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旧与摊销的计算方法与区别
2019年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点:总成本费用的构成与计算_446

2019年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点:总成本费用的构成与计算2019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正在火热备考阶段,为了帮助大家顺利备考2019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小编搜集整理了“2019年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点:总成本费用的构成与计算”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章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知识点:总成本费用(1)总成本费用的构成与计算说明:总成本费用一般指的是年总本费用,它发生在项目的运营期。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维持运营投资)或:总成本费用=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其中:1)经营成本:一般已知2)折旧的计算(重点掌握平均年限法)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即:固定资产原值= 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3)残值的计算残值=固定资产原值×残值率提示:残值与余值的区别;余值=残值+(折旧年限——运营年限)×年折旧费4)摊销的计算(平均年限法)年摊销费=(无形资产+其他资产)/摊销年限注意:建设期、建设前期、运营期、计算期、还款期、折旧年限、摊销年限的区别。
5)利息的计算总成本费用中的利息包括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即:运营期某年的利息和=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6)维持运营投资维持运营投资根据实际情况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予以资本化,即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一种是费用化,列入年度总成本。
一般采用后者。
7)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项目背景一般会说明成本的比例及计算基数,其中可变成本通常与产品可变单价及数量有关。
以上内容是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频道为您整理的"2019年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点:总成本费用的构成与计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为广大考生提供“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服务,使用该服务后即可免费收到准确各省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报名时间、准考证打印提醒、考试时间等信息。
不同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时间

不同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时间2011-7-8 16:42中国税务报【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固定资产的折旧时间《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而《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中,关于固定资产折旧也明确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时间《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的摊销时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2006)》及应用指南的界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
对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计提折旧或摊销。
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投资性房地产是新会计准则确认的一项新的资产,在《企业所得税法》中没有相对应的资产。
企业所得税对会计准则中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理,应依据《企业所得税法》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相关规定进行折旧计提和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时间《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但并未对摊销的起始期间进行规定。
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第十七条规定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
摊销和折旧的计算方法

摊销和折旧的计算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摊销和折旧的计算方法,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呢!先来说说摊销哈。
摊销呢,就好像是把一个大蛋糕慢慢地切成小块来享用。
比如说你买了一项无形资产,像专利啦、版权啦,它可不是一下子就消耗完的呀,得在一段时间内慢慢地发挥作用。
那怎么计算摊销呢?一般就是用它的总成本除以预计使用的年限。
就好比你有个特别喜欢的玩具,你不会一天就把它玩坏吧,得一天天慢慢玩,这每天玩的那一部分就是摊销啦。
折旧呢,就像是一辆汽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它会慢慢变旧、损耗。
计算折旧的方法有好几种呢,常见的有直线法、加速折旧法。
直线法就比较简单直接啦,每年折旧的金额都差不多,就像每天上班走的那条路一样稳定。
而加速折旧法呢,就像是跑步比赛刚开始就全力冲刺,前面折旧得多,后面折旧得少。
这就好比手机,刚买来的时候新鲜,用得频繁,损耗也大,后面可能就没那么在意了,损耗也相对小一些。
你想想看,要是不计算摊销和折旧,那不是乱套了嘛!企业的资产怎么管理呀?就像家里的东西,如果没有个规划,那还不堆得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
举个例子吧,一家公司买了一台大型设备,花了好多钱呢。
如果不计算折旧,那这台设备就一直按照原价算在资产里,可实际上它在慢慢变旧、价值在降低呀。
通过计算折旧,就能合理地反映出它的价值变化,公司也能更好地规划资金和运营啦。
摊销也是一样的道理呀,那些无形资产要是不摊销,那不是显得很不合理嘛。
就好像你学了一项技能,你不能说你第一天学会了就一直算你有那么高的价值,随着时间推移,你可能会忘记一些或者技能变得不那么新鲜了,这时候就得通过摊销来体现它的价值变化。
所以啊,摊销和折旧的计算方法可重要了呢!它们能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资产的状况,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糊弄过去的事儿哦!咱得认真对待,就像对待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样,小心翼翼地去计算、去管理。
总之呢,摊销和折旧是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能让企业的账目更清晰、更合理。
折旧摊销时间总结

折旧摊销时间总结引言折旧和摊销是企业会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用于计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价值减少情况,并将其按照一定的时间分摊在企业的收入或成本中。
折旧和摊销的时间是决定资产价值递减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折旧和摊销时间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折旧时间的确定因素折旧时间是指固定资产在其使用寿命内递减至残值的时间。
折旧时间的确定是注重实际情况和合理估计的结果,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 折旧方法不同的折旧方法可以对折旧时间产生不同的影响。
常见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在选择折旧方法时,需要考虑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减值情况及企业的财务策略等因素。
2. 资产的寿命资产的寿命是决定折旧时间的重要因素,通常可以根据资产的使用寿命和经济寿命来确定。
使用寿命是指资产按照正常的使用条件和维护保养情况下,预计可以使用的时间;经济寿命则是指资产在经济效益上取得最大化时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使用寿命会短于经济寿命。
3. 残值残值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仍然具有的价值。
残值的大小对折旧时间有着重要影响,通常情况下,残值越低,折旧时间就越长。
4. 折旧政策企业的折旧政策也是折旧时间的决定因素之一。
折旧政策包括折旧方法的选择、资产分类及减值准备等。
不同的折旧政策可能会对折旧时间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摊销时间的确定因素摊销时间是指无形资产的价值在其使用寿命内分摊至企业的收入或成本中的时间。
摊销时间的确定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 无形资产的性质不同性质的无形资产具有不同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了摊销时间的确定。
常见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它们的使用寿命的长短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2. 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摊销时间的确定还需要参考相关的法规和会计准则。
不同的法规和准则对于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可能会有规定。
比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一般不超过20年。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概述理解折旧与摊销的计算与影响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概述理解折旧与摊销的计算与影响物业管理企业财务概述:理解折旧与摊销的计算与影响一、引言在物业管理企业中,财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了解和正确应用财务概念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经营决策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物业管理企业中两个重要的财务概念:折旧和摊销。
将对它们的计算方法及其对企业运营和财务状况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
二、折旧的计算与影响1. 折旧的概念折旧是指长期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持续使用和时效使其价值减少的情况。
这种价值减少在财务上需要进行核算,并反映在企业的会计报表中。
物业管理企业常见的折旧对象包括房屋、设备、车辆等。
2. 折旧计算方法折旧计算的常见方法有直线折旧法、年数总和法以及产量法等。
其中,直线折旧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计算方法。
直线折旧法的计算公式为:折旧费用 =(资产原值-残值)/ 折旧年限。
3. 折旧的影响折旧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报表和净利润方面。
首先,在资产负债表上,折旧费用会减少长期资产的价值,反映在企业净资产和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上。
此外,折旧的计算也会对利润表产生影响,将相关的折旧费用列入成本,进而减少企业的税务负担,提高净利润。
三、摊销的计算与影响1. 摊销的概念摊销是指将某些费用或支出逐渐分摊到多个会计期间的过程。
这是为了反映相关费用对多个期间贡献的实际状况。
物业管理企业常见的摊销对象包括广告费、银行贷款费用等。
2. 摊销计算方法和折旧一样,摊销的计算方法也有多种,常见的有平摊法、产量法和时间比例法等。
平摊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将费用按照相等的比例摊销到每个会计期间。
3. 摊销的影响摊销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会计报表和净利润方面。
摊销的费用被列入成本,反映在利润表中,减少纯利润,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四、折旧与摊销在物业企业中的应用1. 对企业运营的影响折旧与摊销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衡量资产的价值流失和相关费用的分摊情况。
累计折旧与累计摊销核算的区别!六大不同点1核算对象不同累计

累计折旧与累计摊销核算的区别!六大不同点核算对象不同累计折旧科目用于核算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计提的累计折旧。
累计摊销科目则用于核算行政单位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
设置的明细科目不同累计折旧科目要求应当按照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的类别、项目等进行明细核算。
占有公共基础设施的行政单位,应当在本科目下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两个一级明细科目,分别核算对固定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计提的折旧。
累计摊销科目则要求应当按照无形资产的类别、项目等进行明细核算。
计提范围的不同累计折旧科目明确要求行政单位对下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文物及陈列品;图书、档案;动植物;以名义金额入账的固定资产;境外行政单位持有的能够与房屋及构筑物区分、拥有所有权的土地。
累计摊销科目则要求行政单位应当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无形资产除外。
折旧摊销年限的计算方法不同累计折旧科目要求行政单位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的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其折旧年限。
省级以上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折旧年限作出规定的,从其规定。
累计摊销科目则要求行政单位应当按照以下原则确定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法律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按照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作为摊销年限;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按照相关合同或单位申请书中的受益年限作为摊销年限;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相关合同或单位申请书也没有规定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摊销;非大批量购入、单价小于1000元的无形资产,可以于购买的当期,一次将成本全部摊销。
计提的方法不同累计折旧科目要求行政单位一般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折旧。
累计摊销科目则要求行政单位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无形资产摊销。
计提的起止时间不同累计折旧科目要求行政单位一般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折旧。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当月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折旧与摊销的计算办法与区别

折旧与摊销的计算办法与区别一、折旧的计算办法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如机器设备、房屋等)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老化等原因而价值减少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折旧的计算办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折旧方法。
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额是固定的,即每年折旧额相等。
计算公式为:(资产原值-残值)÷使用寿命。
2.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按照固定资产不同部分的使用寿命长短,以其固定资产原值为基数,进行折旧计算。
计算公式为:(年末原值×折旧率)÷设备总寿命。
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以固定资产的残值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折旧率进行递减的方法。
计算公式为:(资产原值-已计提折旧数)×折旧率。
二、摊销的计算办法摊销是指公司因为购买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或者incurred 一些长期费用(如广告费用、研发费用)而进行的费用分摊核算。
摊销的计算办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直线摊销法:按照预计使用寿命将购买的无形资产或长期费用进行平均摊销,每年摊销额相等。
2.平均摊销法:平均摊销法是将购买的无形资产或长期费用平均分配到预计使用寿命的每个期间。
3.线性递减摊销法:线性递减摊销法是将购买的无形资产或长期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递减的摊销方式。
三、折旧与摊销的区别1.对象不同:折旧主要针对固定资产,如房屋、机器设备等;而摊销主要针对无形资产和长期费用,如专利权、商标权、广告费用等。
2.计算方法不同:折旧的计算办法主要有直线法、平均年限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摊销的计算办法主要有直线摊销法、平均摊销法和线性递减摊销法。
3.应用范围不同:折旧主要适用于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核算,如设备成本、固定资产账户等;摊销主要适用于无形资产和长期费用相关的会计核算,如无形资产账户、研发费用核算等。
4.计提时点不同:折旧通常是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开始计提;摊销通常是在购买无形资产或发生长期费用后开始计提。
折旧和摊销的计算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上 午5时29分4秒 上午5时 29分05:29:0421.7.10
July 2021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优:简便易行,应用最广; 缺:忽视固定资产使用状况、未考虑无形损耗; 适:使用状况比较均衡的固定资产。
年限平均法的计算公式
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 12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原值
=(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案例1】车间设备一台,价值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10 年,预计残值收入2000元,预计清理费用1000元。 年折旧额=(50000-2000+1000)/10= 4900(元)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7.1005: 29:0405:29Jul -2110-Jul-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05:29:0405: 29:0405:29Sat urday, July 10, 2021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旧与摊销的计算方法与区别
一、折旧与计算方法
(一)折旧一般是指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
固定资产损耗的这部分价值,应当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形成折旧费用,计入各期成本。
(二)折旧的方法:
1、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的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
2、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帐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4、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总和。
二、摊销与计算方法
(一)摊销就是本月发生,应由本月和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
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长期待摊的费用核算。
(二)摊销有: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待摊费用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
(三)摊销的方法: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五五摊销法等。
总之:折旧和摊销的区别是:同样都是逐步的计入成本费用,但是计入的期限长短不同。
折旧至少两年以上。
而摊销除了长期待摊以外,都是一年内摊销完毕。
简单的说:折旧的是资产,摊消的是费用
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的区别
累计折旧的适用范围是固定资产。
如每月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做:
借:制造费用
借:管理费用
借:销售费用
贷:累计折旧
2)累计摊销的适用范围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
无形资产的摊销是每月进行,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提取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的区别
会计业务中,企业在取得固定资产后,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提取折旧.
企业在取得无形资产后,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处置无形资产的当月不再摊销,也就是说无形资产摊销的起始日和停止日为: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