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的药物治疗

合集下载

蒙脱石散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对比

蒙脱石散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对比

蒙脱石散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对比小儿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常常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

而蒙脱石散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是常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

本文将从两者的药理作用、剂型、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和家长提供更准确、更科学的治疗选择。

一、药理作用的对比1.蒙脱石散蒙脱石散是一种无机非药物性药物。

它主要是由具有多孔结构的矿物质蒙脱石粉末经过精细加工而成,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可吸附并结合大部分有毒或有害物质,从而减少它们对肠道黏膜的刺激和伤害,进而发挥止泻、抗菌、保护肠道粘膜的作用。

2.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主要是含有双歧杆菌、乳酸菌以及嗜酸乳球菌等多种活性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在肠道内繁殖并生长,改善肠道菌群的构成和平衡,增加对有害微生物的竞争力,稳定肠道环境,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促进肠道消化和营养吸收,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等作用。

二、剂型的对比蒙脱石散主要是以颗粒、粉剂的形式供给患儿服用。

一般可以口服或者溶解后喂食给患儿服用。

三、治疗效果的对比蒙脱石散主要通过其优良的吸附性能,可以有效吸附有害物质,减少其对肠道黏膜的刺激和伤害,具有很好的止泻、抗菌和保护肠道粘膜的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缩短腹泻时间,减轻腹泻症状。

四、结论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都是常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两者在药理作用、剂型、治疗效果等方面各有特点。

蒙脱石散以其吸附有害物质的作用,可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和伤害,缩短腹泻时间,减轻腹泻症状;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则通过益生菌的作用,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平衡,提高免疫力,减少腹泻次数和持续时间,缓解腹泻症状。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医生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以医生的建议为准。

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效果与护理要点

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效果与护理要点

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效果与护理要点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

近年来,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因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小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探讨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效果及护理要点,为广大幼儿工作者提供借鉴。

一、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效果1.快速缓解症状: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患处,迅速缓解腹泻、腹痛等症状,减轻宝宝痛苦。

2.提高治愈率: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药物吸收起效快,有利于病情的控制,提高治愈率。

3.减少药物副作用: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避免了口服药物可能导致的胃肠道反应,减少药物副作用。

4.方便快捷:经皮给药操作简单,易于护理,减少了婴幼儿口服药物时的不适感,提高了治疗依从性。

二、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护理要点1.选择合适的药物:针对婴幼儿腹泻的病因,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经皮给药药物,如止泻药、抗生素等。

2.注意药物剂量:根据婴幼儿的年龄、体重和病情,合理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3.观察药物吸收情况: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皮肤状况,如出现局部过敏、红肿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生帮助。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在经皮给药治疗期间,保持婴幼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和过敏。

5.饮食护理:给予婴幼儿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6.监测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病情变化,如腹泻次数、性状、腹痛程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7.健康教育:向婴幼儿家长宣传腹泻的预防知识,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增强家庭护理能力。

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同样至关重要。

广大幼儿工作者应熟练掌握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护理要点,为宝宝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需不断学习、探索,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婴幼儿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护理服务。

婴幼儿腹泻治疗中思密达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婴幼儿腹泻治疗中思密达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婴幼儿腹泻治疗中思密达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一、了解思密达药物的作用原理思密达药物是一种高效的止泻药,其主要成分是蒙脱石散。

蒙脱石散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肠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从而减轻肠道炎症,达到止泻的效果。

同时,它还能保护肠道黏膜,促进受损黏膜的修复。

二、正确使用思密达药物1.用量要准确:根据婴幼儿的年龄和体重,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确定用药剂量。

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便秘,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

2.使用方法:将思密达药物加入温水中搅拌均匀,然后用奶瓶或注射器喂给孩子。

喂药时,最好让孩子保持半卧位,避免药物误入气管。

3.用药时间:一般来说,思密达药物在使用2-3天后,腹泻症状会有明显好转。

但如果病情没有改善,或者孩子出现脱水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诊。

4.配合饮食:在使用思密达药物的同时,要注意调整孩子的饮食,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

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腹泻症状。

三、注意事项1.禁忌症:患有急性肠胃炎、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孩子,不宜使用思密达药物。

对思密达药物过敏的孩子也应避免使用。

2.观察药物反应:在使用思密达药物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反应。

如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诊。

3.避免与其他药物同用:思密达药物可能会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因此在给孩子使用其他药物时,要咨询医生,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4.保持药物储存得当:思密达药物应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避免潮湿、高温环境,以免影响药物效果。

5.定期检查:在使用思密达药物期间,要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确保药物使用安全。

四、预防腹泻的重要性1.注意饮食卫生:保证孩子食用的食物新鲜、干净,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

3.定期接种疫苗: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给孩子接种相应的疫苗,预防肠道传染病。

在使用思密达药物治疗婴幼儿腹泻时,家长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进行,注意用药安全,同时做好预防工作,让孩子远离腹泻的困扰。

解决宝宝腹泻的方法份

解决宝宝腹泻的方法份

解决宝宝腹泻的方法(一)份解决宝宝腹泻的方法 1治疗婴儿腹泻首先要查明原因,如果不是喂养不当造成的,可适当给予药物治疗,首选肠道收敛剂,如鞣酸蛋白、碱式碳酸钠等,不仅止泻,而且防止发生脱水。

其次可采用中药治疗,如传统的敷脐疗法,即将多味中药研末后装入小布袋敷于婴儿肚脐上,疗效也很理想。

如果是肠道异常发酵而引起的腹泻,可以用乳酶生治疗。

通过乳酸菌的作用,抑制肠道异常菌群。

痢特灵的毒性和副反应较大,常见的有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还能引起多发性神经炎、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个别患儿可能发生极其严重的毒性反应。

由于婴儿机体免疫体系与肝肾功能尚未完善,因而对痢特灵的敏感性特别高,潜在的威胁也较大。

1、保护肠道的:思密达(每天3次,多和点水,前后空腹半个小时),蜡样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倒进牛奶里喝,每天3次)。

2、消炎的:先开始吃黄连素,没效果,改吃婴儿头孢(每天3次,吃了一天就好了)最主要是饮食,尽量喝米粥,面汤,少油腻,适量青菜水果,减少消化负担。

二、宝宝腹泻如何护理呢1、千万不要禁食:母乳喂养的妈妈在宝宝腹泻期间饮食要清淡一些,喂奶前半小时可饮用温开水一碗以稀释乳汁,切勿轻易断母乳。

人工喂养的孩子应吃脱脂奶粉或将牛奶烧开冷却后去掉上面的脂肪,如此烧煮反复脱脂3次就成了脱脂奶。

提醒:此方等宝宝腹泻好转后就不宜再用,因为长期用脱脂牛奶会发生营养不良。

2、保证喂水:观察孩子有没有脱水和脱水的程度,要给孩子多喂水,以补充损失。

如喂水困难,或呕吐频繁,脱水在中度以上,应送孩子去医院静脉补液,否则会发生危险。

3、不要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除可直接刺激肠道或刺激植物神经引起肠蠕动增快、葡萄糖吸收减少、双糖酶活性降低而发生腹泻外,更严重的是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从而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

4、仔细观察宝宝大便:爸妈要仔细观察宝宝大便的性质、颜色、次数和大便量的多少,做好记录。

5、保暖:爸妈要注意给宝宝腹部保暖,以减少肠蠕动。

现代西医西药治疗小儿腹泻

现代西医西药治疗小儿腹泻

现代西医西药治疗小儿腹泻引言小儿腹泻是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特点是频繁的液便和腹部不适。

腹泻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消化系统疾病、饮食问题等。

在现代西医中,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主要依靠西药治疗。

本文将介绍现代西医西药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和常用药物,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液体补充小儿腹泻会导致大量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因此液体补充十分重要。

临床上通常会使用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来进行补液治疗。

口服补液口服补液是常用的补液方式,特别适用于轻度腹泻的患儿。

可以选用含有盐和糖的口服补液盐,如葡萄糖盐水、口服盐水等。

在补液的同时,还应鼓励患儿多饮水。

静脉注射对于严重腹泻、脱水严重的患儿,需要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补液。

这需要医生指导和监控,在医院或诊所进行。

抗生素治疗腹泻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细菌感染。

如果腹泻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那么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

抗生素的选择应该根据细菌的敏感性测试结果来确定。

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腹泻都需要使用抗生素,因为细菌感染只是腹泻的一种原因。

使用抗生素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止泻药物在治疗小儿腹泻过程中,有时可以考虑使用止泻药物来缓解腹泻症状。

止泻药物包括鸦片类药物和肠道收敛剂。

鸦片类药物鸦片类药物可以通过生物反射作用抑制肠壁蠕动,减少排便次数。

但是鸦片类药物有成瘾性和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时应该严格控制剂量,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肠道收敛剂肠道收敛剂通过抑制肠道分泌和增加肠道收缩,起到止泻的作用。

常用的肠道收敛剂有正丁芭拉宁、酚苷等。

使用肠道收敛剂时,应该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

相关护理腹泻的治疗并不仅仅依靠药物,正确的护理也很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给予患儿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患儿的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鼓励患儿多饮水,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观察患儿的排便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刚出生宝宝拉肚子治疗方法

刚出生宝宝拉肚子治疗方法

刚出生宝宝拉肚子治疗方法1、黏膜保护剂。

常用的药有思密达、健儿止泻颗粒、必奇。

服用这类药要注意用法,一是空腹服用,二要强调浓度。

空腹是指最好让宝宝在两餐之间服用,已水掺和要根据药物说明。

2、微生态制剂。

常用得人药有乳酸菌素颗粒、乳酸菌素片。

这类药不能用热水送服,因为这些药是活菌制剂。

这类药主要是调理,比如宝宝单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可服用,但疗程长。

3、抗生素类。

这类药品种很多,主要针对细菌性肠炎。

这类药在临床上的问题比较突出,滥用现象很普遍,家长记住不能重复应用、不规律用药等。

4、中药类。

这类药在临床上都是行之有效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服药的时候让宝宝配合,小儿腹泻宁糖浆避免了宝宝服药时引起呕吐。

通过外贴肚脐给药的药,例如小儿敷脐止泻散有散寒、消食、止泻、止脘腹疼痛、止呕的功效。

1、喂养应定时、定量。

按时逐步增添辅食,但不宜过早、过多添加淀粉类或脂肪类食物,也不宜突然改变辅食的种类。

可以给宝宝加喂些苹果汁和胡萝卜水,以达到收敛肠道内过多水分的目的。

2、转奶的过程应该循序渐进,切忌速战速决。

一般转奶需要2周的时间,第一次转奶应从每天的中间餐数开始,然后每隔几天增加一次转奶的餐数,直到完全转为新的奶粉。

考虑到宝宝的体质各不相同,转奶的步骤也可因人而宜,酌情调整。

3、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腹部的保暖。

每次便便后,都要用温水清洗宝宝的肛周,勤换尿布,及时处理粪便并洗手消毒,以免重复感染。

同时加强体格锻炼,预防感冒、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4、如果是在母乳转换配方奶粉的过程中出现情况,应注意观察喂食配方奶粉婴儿的大便,通常呈糊状或条状软便,颜色有黄色,也有绿色。

一般来说,每一个宝宝便便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只要宝宝的饮食、生活起居正常,生长发育一直很好,父母不必为宝宝排便的次数、形状及颜色太过于操心。

5、一旦出现水样的便便,应提防轮状病毒性腹泻,又称秋季腹泻,是一种好发于秋季的感染性肠炎,绝大多数患儿是因为感染了轮状病毒后才发病的。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特点及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肠胃康颗粒治疗效果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特点及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肠胃康颗粒治疗效果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特点及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肠
胃康颗粒治疗效果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是指婴幼儿因饮食过敏、肠道感染、消化酶缺乏
等原因引起的腹泻症状。

其临床特点包括腹泻、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症状。

酪酸梭菌活菌散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药物,肠
胃康颗粒是一种中成药,有调理肠胃功能、改善腹泻等功效。

下面将对酪
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肠胃康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进行介绍。

酪酸梭菌活菌散是一种益生菌制剂,含有酪酸梭菌活菌。

酪酸梭菌是
一种健康肠道菌群中的益生菌,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黏膜
屏障功能、提高肠道免疫力。

临床研究表明,酪酸梭菌活菌散可以显著改
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减少腹泻次数和腹痛、腹胀等不适感。

肠胃康颗粒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有山楂、瓜蒌、厚朴、茯苓等。

肠胃康颗粒具有健脾胃、化湿理气、调中止痛等功效。

临床研究表明,肠
胃康颗粒可以起到调理肠胃功能、改善腹泻等作用,有助于缓解小儿消化
不良性腹泻的症状。

联合应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和肠胃康颗粒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可以更好
地改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症状。

酪酸梭菌活菌散通过调节肠道菌
群平衡,增强肠道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肠胃康颗粒则可以调理肠胃功能,改善消化道不适,缓解腹泻、腹痛等症状。

治疗效果方面,研究表明联合应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和肠胃康颗粒可以
显著减少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发作次数、缩短病程,改善患儿的食欲、
大便质地和肠胃不适症状。

此外,该联合治疗方案还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
安全性,不良反应较少。

治疗小儿腹泻常用的药物

治疗小儿腹泻常用的药物

治疗小儿腹泻常用的药物目前,治疗小儿腹泻常用的药物,国内外较推崇的有:1、蒙脱石粉,即思密达,具加强、修复消化道粘膜的屏障作用,并能固定、清除各种病毒、细菌及其毒素,适用于各种腹泻。

2、微生态调节剂,如双歧杆菌制剂,可调节肠道内环境的稳定,保护肠道内有益菌群,有利于腹泻的治疗。

3、丁桂儿脐贴(原名:宝宝一贴灵),纯中药治疗小儿腹泻外用贴剂,简单方便有效,且无副作用。

此三种药物,可作为家庭小药箱的常备药物。

吴萸散敷脐可治婴幼儿腹泻婴幼儿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症、轮状病毒感染及其他细菌感染,促使肠蠕动增强,大便次数增加,腹部不适等。

目前虽然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方法有多种,但病程长,费用高。

采用吴萸散敷脐疗法,既经济,又方便,且疗效可靠。

取吴茱萸3g,丁香1.5g,木香1.5g,苍术3g,肉桂3g,五倍子10g。

将以上药物共研细末,混匀后加食醋适量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每2日换药1次。

如腹泻严重有脱水症状者,可口服补液盐。

祖国医学认为,腹泻多由饮食不节,食滞胃肠或感受暑湿,致使湿热阻于中焦,脾胃功能失调,因而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吴茱萸、丁香辛热,除寒呕、温胃;木香微温,散滞和胃调风;肉桂辛热,通脉、温补,苍术苦温,健脾燥湿、发汗宽中;五倍子酸寒,收敛固涩,此外醋也有收敛固涩之功。

诸药合用敷脐通神阙穴,具有通风燥湿健脾,解除腹胀调气血之效,从而达到促使胃肠功能恢复治病的目的。

家庭“非处方药”完全手册为了让妈妈做好家庭保健,大病到医院,小病自己看,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自我药疗,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使用非处方药,也称OTC药品(Over—The—Counter),在没有医生或其他医务工作者指导的情况下治疗轻微的疾病。

值得提醒的是,不是所有症状,所有疾病都可以“自己诊断,自我用药”的。

同时也要认识到,包括非处方药在内的所有药物都有某些副作用。

如何正确选用非处方药品?·自我判断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儿腹泻的药物治疗
发表时间:2011-07-14T10:30:38.2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6期供稿作者:张嫣
[导读] 地芬诺酯可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抑制肠蠕动,增加水分和电解质在肠中的吸收,减轻腹泻。

张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150010)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6-0201-02
【关键词】婴儿腹泻用药althcare safety
婴儿腹泻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

婴儿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性腹泻除了已有固定名称如“细菌性痢疾”、“鼠伤寒”、“霍乱”等外,其他感染如大肠埃希菌、轮状病毒、真菌等所引起的感染及不明原因引起的感染,都诊断为小儿肠炎。

病原明确者则加以说明,如大肠埃希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等。

肠道内的感染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肠道外的感染亦可引起腹泻,如中耳炎、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年龄越小越易发生。

另外,喂养不当、食物过敏、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亦可引起婴儿腹泻。

根据腹泻病情的程度又分为轻型腹泻和重型腹泻。

轻型腹泻主要是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至十余次,每次量不多。

大便稀,带黏液,黄色或黄绿色,常见皂块。

大便镜检可见少量的细胞。

脱水症状不明显,全身症状轻微,预后好。

重型腹泻多由轻型腹泻加重而来,每日大便十余次,大便更稀,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每次数量增多,多时可达50ml。

大便镜检可见脂肪滴,游动的细菌,白细胞增多,可出现红细胞。

脱水明显,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全身症状明显,发热、呕吐、迅速消瘦,严重时出现意识障碍、循环功能障碍。

诊断可根据粪便检查、培养和病毒检测等确定。

本病的治疗除了饮食疗法、液体疗法外,主要应控制肠道内外的感染及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婴儿腹泻的药物主要为针对不同的病原菌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另外还需使用止泻、止吐等药物。

1 抗感染药物
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多粘菌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头孢菌素、干扰素、红霉素、制霉菌素等。

2 止泻及止吐药物
2.1 蒙脱石:本药主要成分为双八面体蒙脱石,系由双四面体氧化硅单八面体氧化铝组成的多层结构,口服后可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可吸附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毒素等,然后随肠蠕动一起排出体外。

另一方面蒙脱石还可促进肠细胞的吸收功能,减少其分泌,并对肠黏膜有保护作用,可用于急、慢性腹泻。

2.2 复方地芬诺酯:每片含地芬诺酯2.5mg,硫酸阿托品0. 025mg。

地芬诺酯可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抑制肠蠕动,增加水分和电解质在肠中的吸收,减轻腹泻。

2.3 活性炭:服用后可吸附肠内化学物质及毒物,减轻肠内容物对肠壁刺激,减轻肠蠕动,从而止泻。

可用于食物、药物中毒,腹泻,腹胀。

3 选择
根据致病菌的不同选择抗菌药物
3.1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宜选用在肠道不易吸收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多粘菌素。

①新霉素:每日50~60mg/kg,分3~4次口服;②庆大霉素:每日2万~3万U/kg,分3次口服;③卡那霉素:每日50mg/kg,分3~4次口服;④多粘菌素:每日10万~15万U/kg,分3~4次口服。

对侵袭型大肠埃希菌感染,如效果不理想可用氨苄西林治疗,每日50~100mg/kg,分次静注或静滴。

3.2 鼠伤寒: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常用者有头孢孟多每日80~100mg/kg,分2次静滴1~2周;头孢哌酮每日50~100mg/kg,分2次静滴1~2周;头孢噻肟每日50~75mg/kg,分2次,静滴3~7天。

3.3 轮状病毒感染:可用干扰素,每次10万U,每日2次肌注,疗程3~5天。

3.4 空肠弯曲菌感染:首选红霉素,每日25~50mg/kg,分3~4次口服,亦可用庆大霉素、新霉素。

3.5 真菌感染:停用原抗生素,应用制霉菌素每次12.5万~50万U,每日2~4次。

3.6 菌群失调所引起的感染:停用原抗生素,口服乳酶生,每次0.3g,一日3次;复合维生素B每次1片,每日3次;维生素C每次0.1g,每日3次;叶酸每次5mg,每日3次,一般可纠正菌群失调。

如同时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新型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可选用多粘菌素B、羧苄西林、庆大霉素等。

3.7 肠道微生态疗法: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定植和侵袭,控制腹泻,常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等。

4 止泻及止吐
4.1 止泻
(1)蒙脱石:是较为理想的药物,它虽属非抗生素类药物,但对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都具有抑制、固定、吸附作用,同时还可保护受损的肠黏膜,促进上皮细胞再生和修复,可起到止泻的目的。

一岁以下小儿,每日1袋,分2次口服;1~2岁患儿,每次l袋,每日1~2次;2岁以上每次1袋,每日2~3次。

本药服用方便,口感好,副作用少。

(2)复方地芬诺酯:2~5岁,每次1片,每日2次;6~8岁,每次1片,每日3次;9~12岁,每日1片,每日4次。

本药不宜用于1岁以下小儿,过量服用可产生呼吸抑制和昏迷,长期服用可产生依赖性。

本药在细菌性肠炎初期不宜使用。

(3)活性炭:每次0. 3~0. 6g,每日3次空腹服。

亦可选用鞣酸蛋白和碱式碳酸铋口服。

4.2 止吐
轻度呕吐不必用药或用少量镇静剂即可,严重呕吐者可选用:
(1)甲氧氯普胺:又称灭吐灵,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

每日0. 3~0.5mg/kg,分3次,肌注或口服。

过量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如突然斜颈、不自主的运动、面肌抽动、言语不清等,偶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婴儿慎用,忌与氯丙嗪合用。

(2)氯丙嗪:具有安定、镇静、止吐等作用。

每次0.5~1mg/kg,口服、肌注或静注。

用药后平卧1~2小时以防体位性低血压。

4.3 补锌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建议,对于急性腹泻患儿,应每日给予元素锌20mg(>6个月),疗程10~14天,6个月以下患儿每日10mg,可缩短病程。

4.4 注意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根据脱水程度补液,轻度脱水按30~50ml/kg,中度脱水按60~100ml/kg,重度脱水按100~120ml/kg补给,根据情况口服或静脉补充。

有酸碱平衡失调时应加以纠正。

参考文献
[1]王建中;不合理用药的危害及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2]谭亚非;试述抗菌素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合理应用原则[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4年02期.
[3]苟静玲,王瑾,董圣惠,曹倩;临床处方中常见的不合理配伍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5年0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