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斜拉桥主塔液压爬模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斜拉桥异形索塔液压自爬模施工工法

斜拉桥异形索塔液压自爬模施工工法

斜拉桥异形索塔液压自爬模施工工法斜拉桥异形索塔液压自爬模施工工法一、前言斜拉桥作为一种经典的桥梁形式,具有结构简洁、美观大方等优点,在现代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在斜拉桥的施工工法中,斜拉索塔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而异形索塔的设计和施工又是较具挑战性的一项任务。

为了克服传统施工工法中的限制和困难,斜拉桥异形索塔液压自爬模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二、工法特点斜拉桥异形索塔液压自爬模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灵活性强:采用液压自爬模施工,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和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施工方案,适应各种特殊的索塔形状和高度要求。

2. 施工效率高:由于采用自动化施工设备,可以快速完成索塔的组装和爬升,节约了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

3. 施工质量可靠:通过精确的施工控制和检测手段,保证了索塔的精准定位和垂直度控制,确保了施工质量。

4. 安全性高:施工过程中的自动化设备和各种安全措施,有效地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适应范围斜拉桥异形索塔液压自爬模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施工现场受限:适用于施工现场空间狭小、周围环境复杂、土壤条件较差等限制条件的情况。

2. 施工期限紧迫:适用于对施工时间要求较高,需要快速完成的项目。

3.施工成本控制需求:通过自动化施工设备的运用,可以减少人力成本,降低施工成本。

四、工艺原理斜拉桥异形索塔液压自爬模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紧密,采取了许多技术措施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液压自爬模具,模板采用高强度钢结构,确保模板刚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模板的垂直位置和水平移动,保证了索塔的精准定位。

最后,对液压系统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施工过程中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模板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液压自爬模具,包括高强度钢结构和液压控制系统。

2. 模板安装:将模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并与施工现场的地基进行固定。

大斜度斜拉桥索塔自动液压爬模施工工法(2)

大斜度斜拉桥索塔自动液压爬模施工工法(2)

大斜度斜拉桥索塔自动液压爬模施工工法大斜度斜拉桥索塔自动液压爬模施工工法一、前言大斜度斜拉桥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桥梁形式,其特点是在斜拉索的布设方案中,斜拉索的导向高度较大,造成桥梁整体结构的斜度较大。

为了解决大斜度斜拉桥的施工难题,发展了一种新的施工工法——大斜度斜拉桥索塔自动液压爬模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大斜度斜拉桥索塔自动液压爬模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施工速度快:采用液压爬模系统,能够快速恢复工作状态,提高施工效率;2.操作简便:液压爬模系统利用自动控制技术,操作简便,减少人力投入,提高施工安全性;3.施工质量高:液压爬模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模板的位置和姿态,保证施工质量;4.安全可靠:液压爬模系统具有安全保护功能,当施工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停止施工,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三、适应范围大斜度斜拉桥索塔自动液压爬模施工工法适用于大斜度斜拉桥的施工,特别适合在地形复杂、施工条件较为困难的区域使用。

四、工艺原理大斜度斜拉桥索塔自动液压爬模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如下:1.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大斜度斜拉桥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确定采用液压爬模系统进行施工。

该系统具有灵活性和稳定性,能够适应大斜度斜拉桥的施工需求。

2. 采取的技术措施:通过对施工工序的分析,采取自动液压爬模系统、自动导向系统、模板固定系统等技术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模板的位置和姿态的准确控制。

五、施工工艺大斜度斜拉桥索塔自动液压爬模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如下:1. 搭设爬模系统:根据设计要求,在斜拉索起点和终点位置搭设爬模系统。

2. 安装模板:在爬模系统的支架上安装模板,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模板的位置和姿态。

3.施工索塔:在模板上施工索塔,利用液压爬模系统进行索塔的爬升,提高模板的支撑高度。

4. 完成索塔:根据设计要求,逐步完成索塔的施工,通过液压爬模系统控制模板的位置和姿态,确保施工质量。

5. 拆除爬模系统:施工完成后,拆除爬模系统。

某大桥索塔液压爬升模板系统施工方案

某大桥索塔液压爬升模板系统施工方案

目录一、概况 (2)二、液压爬模设计构思 (3)三、设计参数 (3)四、爬模体系组成 (5)五、第一段混凝土浇筑 (7)六、爬模的开模 (7)七、爬架安装 (7)八、导轨爬升: (8)九、爬架爬升 (11)十、液压系统技术参数及技术特征 (11)十一、液压系统安装与操作: (12)十二、液压系统原理: (13)十三、液压系统的维护及保养 (13)十四、安全防护 (14)某大桥索塔液压爬模施工方案一、概况XXX大桥系为一座双塔斜拉桥,塔柱总高度209m,墩身高91.84m,索塔高117.2m,其中上塔柱高48.671m中塔柱高43.379m,下塔柱高25.15m,除上塔柱外均为变界面柱(详细尺寸见下图)大桥总工期30个月。

塔身施工采用液压爬模施工。

二、液压爬模设计构思1.满足工期和表观质量要求,爬升周期短。

2.上下墩身通用性强,装配整体程度高。

3.设备灵适用性高,满足不同程度的斜度及折线爬升。

4.吊运方便,易于转移下一个塔身施工。

5.每套主桥墩身爬模不用改制即可方便地拆装成2套主桥塔柱爬模与1套引桥墩身爬模。

三、设计参数1、液压爬升模板设备性能及标准2、爬模施工工艺流程:四、爬模体系组成(1)液压爬升体系:(2)主要部件预埋固定件、附墙悬挂件、爬升导轨、爬升架体自锁提升件、液压缸、有线遥控操作箱、液压泵站。

(2)模板体系:分外模和内模。

外模由6mm钢面板、100×63×6不等边角钢、[16槽钢背带、对拉丝杆组成。

内模由使用方自行加工。

外模板的分块尺寸根据主桥墩与引桥墩断面综合考虑,保证每套爬模在主桥墩身施工完成后,不用改制即可拆装成2套用于主桥上塔柱施工的爬模和1套用于引桥墩身施工的爬模,拆装方便灵活(详见模板分块图纸)。

(3)工作平台体系:工作平台共分5层,两个上部工作平台、一个主工作平台、两个下部工作平台。

主工作平台用于调节和支立外侧模,2#、1#平台用于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1#平台主要用于爬升操作,-2#平台用于拆卸锚固件和混凝土修整。

斜拉桥高塔简易液压爬模施工工法(2)

斜拉桥高塔简易液压爬模施工工法(2)

斜拉桥高塔简易液压爬模施工工法斜拉桥高塔简易液压爬模施工工法一、前言斜拉桥作为一种结构独特、美观大方的桥梁形式,其建设需要对高塔进行施工。

传统的高塔模板施工由于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使得施工效率不高。

为此,研发人员提出了斜拉桥高塔简易液压爬模施工工法,通过采用液压爬模技术,实现了高塔模板的快速组装和拆卸,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二、工法特点斜拉桥高塔简易液压爬模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工艺简单:采用钢结构模板和液压爬模装置,模板重量轻,易于搬运和组装。

2. 施工周期短:由于模板的简单组装和拆卸,施工周期大大缩短。

3. 成本较低:相对于传统的高塔模板施工工艺,斜拉桥高塔简易液压爬模施工工法成本更低。

4. 施工效率高:采用液压爬模设备,施工效率大幅提高,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斜拉桥高塔的施工,特别适用于高塔模板拆除和组装工作,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斜拉桥建设需求。

四、工艺原理施工工法使用液压爬模技术,将高塔模板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由多个拼装的模板构成。

通过液压爬模装置,将模板单元顺序向上爬升,并在预定位置固定,然后拼装下一个模板单元,以此类推。

通过控制液压爬模装置的升降和固定,实现了整个高塔模板的快速组装和拆卸。

五、施工工艺1. 预备工作:清理施工现场,确定高塔模板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2. 模板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钢结构模板单元。

3. 液压爬模装置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液压爬模装置。

4. 模板组装:将模板单元按顺序进行组装,并利用液压爬模装置进行升降和固定。

5. 模板拆卸:高塔建设完成后,利用液压爬模装置进行模板的逐层拆卸。

六、劳动组织斜拉桥高塔简易液压爬模施工工法需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模板的制作、安装和拆卸工作,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需要使用液压爬模装置、钢结构模板、吊装设备等。

液压爬模装置是该工法的核心设备,具有稳定的升降能力和固定功能。

[PPT]斜拉桥桥主塔施工液压自动爬模施工46页

[PPT]斜拉桥桥主塔施工液压自动爬模施工46页
⒁ 关闭液压缸双向球阀。
⒂ 拆除已空出来的锚板锚靴。
⒃ 将轨道撑脚撑在混凝土面上。
⒄ 重复⑻~⒃步,使所有轨道挂在爬靴上及撑在混凝土面上。
(二)、轨道爬升操作规程
⑴、导轨爬升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A、安装上部爬升锚板和爬靴并及时检查其实际位置与理论 位置是否一致,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相应的调整。爬升悬挂件 安装好后,应派专人检查其连接高强螺栓是否完全到位。
已浇注砼(1#节段)
第三步: a、在已浇注好的第2#节段爬架埋件
上安装锚板、锚靴,然后从上往 下插入爬架轨道; b、安装爬架液压系统,爬升爬架至 第2#节段; c、安装-1层下吊架; d、利用移动模板支架立模,浇注第 3#节段。
二、液压自动爬模系统 各机构介绍及安装
主要内容
(一)、埋件及附属机构 (二)、承重架体系 (三)、上爬架及下吊架体系 (四)、移动模板支架 (五)、轨道安装
⑶、导轨爬升时,外爬架 0号平台及1号平台上个配3人和一台
对讲机,并选用专用频道,以保证通讯畅通。
⑷、轨道每爬升一格时应通过对讲机联络,并确认上下箱体是否 都到位,到位后才可开始下一格爬升。
⑸、导轨爬升过程中要保证保险钢丝绳不得影响导轨的爬升。
⑹、导轨爬升至接近上部悬挂靴的高度时暂停,复核导轨与爬靴 上导轨槽口的位置是否一致,若不一致,调节下方的支撑脚,使 导轨能够顺利地通过悬挂靴的导轨槽口。
确认上下爬箱是否都完全到位,到位后才可开始下一格爬升。 ⑹、当爬架爬升到位后,应及时插上承重销及安全插销。 ⑺、关闭油缸进油阀门、关闭控制柜、切断电源,完成爬架的爬
升工作。 ⑻、旋上支撑脚至混凝土面,调节支撑架使竖向支架与混凝土面
平行。 ⑼、当爬架爬升不同步及其它异常情况时,应停下来研究处理。 ⑽、爬架爬升到位后,检查所有平台的滚轮是否顶紧砼面。

塔楼液压爬模施工方案20版

塔楼液压爬模施工方案20版

塔楼液压爬模施工方案20版一、项目背景和总体要求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塔楼的建设工程也日益增多。

塔楼建筑的施工对于人力和物力的消耗较大,而传统的模板施工方式效率低下,成本高昂。

因此,使用液压爬模施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本次塔楼建设的总体施工要求是完成塔楼主体结构的搭建,以及与主体结构配套的其他辅助工程的施工,使整个建筑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完成。

二、液压爬模材料及工器具准备1.液压爬模材料:包括液压爬模框架、横向横杆、立杆、跳板、安全网等。

2.工器具:包括手动工具、电动工具、安全措施等,例如:扳手、电钻、螺栓钳、安全带等。

三、施工步骤1.安全准备:施工前应做好安全防护,包括设置施工围栏、安全通道、安全标志等。

2.爬模框架搭建: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将液压爬模框架按照施工坐标搭建起来,确保框架的牢固和稳定。

3.安装横向横杆和立杆:根据设计要求,在爬模框架上安装横向横杆和立杆,确保其位置准确和牢固。

4.安装跳板和安全网:在立杆之间安装跳板,用于施工人员的移动,同时在爬模框架的外部安装安全网,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5.安装模板: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模板在立杆和横向横杆之间,确保模板的平整和稳定,以便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6.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安装完毕后,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工作。

浇筑完成后,等待混凝土的凝固和硬化。

7.混凝土固化后,解体模板:待混凝土完全固化后,拆除模板,将模板材料进行整理和存储,以备下次施工使用。

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仔细阅读液压爬模施工图纸,熟悉施工要求和步骤。

2.施工现场应设置良好的施工围栏和安全通道,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在液压爬模装置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施工品质。

4.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爬模设备的牢固程度,及时修补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5.施工完成后,应清理施工现场,保持整洁。

五、施工进度计划本次塔楼液压爬模施工总共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1.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液压爬模材料和工器具、组织施工人员等。

液压爬模施工方案

液压爬模施工方案

液压爬模施工方案
液压爬模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 进行现场勘测,确定施工区域的地理条件和地质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施工方案。

2. 编制详细的施工图纸,确定模板的具体尺寸和安装位置。

3. 购买液压爬模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液压油缸、卡箍、螺杆等。

二、模板安装
1. 在施工现场铺设好基础,确保其平整牢固,以支撑模板的重量和施工压力。

2.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模板的安装位置和数量,并利用卡箍将其固定在预定位置。

3. 安装液压油缸,将其连接到模板上,并通过液压传动装置实现油缸的伸缩,以调整模板的高度和位置。

4. 安装螺杆,用来调整模板的倾斜角度和水平度。

三、施工过程中的操作
1. 在模板的顶部安装横梁,用来承载施工所需的重物和工具,并确保其固定稳定。

2. 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熟悉液压爬模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液压油缸的高度和位置,以保证模板的稳定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4. 定期检查液压系统和模板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及时进
行维护和修理。

四、施工完成后的处理
1. 拆除模板时,先将重物和工具从横梁上移走,然后逐个拆卸模板。

2. 将液压油缸和螺杆等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以保证其长期的使用寿命。

3. 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将废弃物和残留材料清除干净,并进行环境卫生处理。

总结:
液压爬模施工方案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并加强对设备和材料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实现。

主塔液压爬模施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三篇)

主塔液压爬模施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三篇)

主塔液压爬模施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概述主塔液压爬模是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用于模板安装和拆除的一种专业设备。

由于主塔楼层较高,涉及到高空作业,工人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主塔液压爬模施工过程中工人的人身安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率。

二、施工前准备1. 检查设备:施工前必须仔细检查主塔液压爬模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有故障要及时修理或更换设备。

2. 制定作业计划:根据主塔楼层要求,制定详细的液压爬模施工作业计划,包括模板的安装和拆除步骤、人员配备、安全防护措施等。

3. 安全培训:所有参与主塔液压爬模施工的工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包括操作液压爬模设备的基本技能、应急处理等。

三、施工操作1. 人员配备:主塔液压爬模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工人,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有序进行。

2. 安全防护措施:(1)工人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等。

(2)模板安装和拆除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搭设安全网、安装临边防护栏杆等。

(3)禁止饮酒、吸烟等影响安全的行为。

3. 设备操作:(1)施工前必须进行设备操作的演练,确保所有工人对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非常熟悉。

(2)液压爬模设备的操作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证书的操作人员进行,其他工人严禁擅自进行设备操作。

(3)设备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禁止超负荷使用设备。

4. 模板安装:(1)施工前必须检查模板的质量,如有损坏要及时更换。

(2)在模板安装过程中,严禁超载操作,应确保模板的稳定性。

(3)模板安装前必须确保模板固定牢固,不得出现晃动、倾斜等情况。

5. 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前必须先将模板上的余浆等有害物清理干净,防止从高空坠落伤人。

(2)拆除模板时要注意避免冲击和摩擦,防止设备和模板损坏。

(3)在模板拆除过程中,严禁从高空抛掷砖块、工具等物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1.3、编制范围 (2)2、工程概况 (2)2.1、工程概况 (2)2.2、主要技术标准 (3)2.3、工程自然地理特征 (4)3、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4)4、资源配置情况 (5)4.1、机械配置 (5)4.2、人员配置 (5)4.3、仪器配置 (6)5、施工总体顺序部署 (7)5.1、总体施工顺序部署 (7)6、液压爬模施工 (10)6.1、液压自爬模构成 (10)6.2、液压爬模安装流程 (11)6.3、埋件安装顺序: (12)6.4、爬升工艺流程 (14)6.5、液压爬模拆除流程 (17)6.6、爬架安装安全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 (18)6.7、爬模施工过程安全技术措施 (20)7、施工用电及混凝土供应 (24)7.1、施工用电 (24)7.2、混凝土供应 (24)8管理措施 (24)8.1、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24)8.2、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 (26)8.3、工期控制措施 (28)8.4、文明施工措施 (30)8.5、施工测量体系措施 (31)9、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32)9.1、夏季施工措施 (32)9.2、冬季施工措施 (32)9.3、雨季施工措施 (33)9.4、防洪安全保证措施 (34)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新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安徽、浙江段)站前工程十五标实施性施组。

2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3-2015】。

3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J1148-20 11】。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J1155-2011】。

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I。

6 )裕溪河特大桥(60+120+324+120+60 m双塔钢箱桁梁斜拉桥(第一册下部结构)【商合杭阜杭施(桥)-L26-1】。

7 )本单位施工能力及机械设备装备情况。

8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9 )《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10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11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

12 )裕溪河特大桥斜拉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2、编制原则1 )满足建设项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做到及时编制,超前于施工,切实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2 )在充分调查当地的自然环境、水文地质、气候气象和交通运输等条件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编制专项施工方案;3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解决施工难题,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4 )专项方案体现科学性、合理性,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力求准确实用;5 )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保、水保及文物保护工作。

1.3、编制范围本方案编制范围为裕溪河特大桥斜拉桥(279#-280# )液压爬模施工。

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1 )新建铁路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裕溪河特大桥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与芜湖市鸠江区境内。

桥址处地势较为平坦,整体处于裕溪河流域,河渠道路错综复杂,穿越大量农田、水塘,跨越通江大道(S319)、X026 X045等重要道路及多条规划道路,跨越裕溪后河及裕溪河等重要通航河道。

2 )裕溪河特大桥重点工程为(60+120+324+120+60 m双塔钢箱桁梁斜拉桥,全长686m主梁为钢箱梁桁梁结构,主桁上弦中心距14m,下弦箱中心间距14m桁高12m主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顶高程+130.9143m塔底高程+9.9130m,斜拉索为空间双索面,立面上每塔两侧共13条对索,全桥104根斜拉索。

3 )裕溪河特大桥(60+120+324+120+60 m双塔钢箱桁梁斜拉桥277、278、279、280、221、282号墩均为钻孔桩基础,桩型均为摩擦桩,主塔桩基直径①2.5m,桩长92m 99m4)主塔结构概述(1)279#、280#主塔均采用H型索塔,塔底以上索塔全高为123.001m, 桥面以上塔高105.801m,桥面以下塔高17.200m,桥面以上塔的高跨比为1/3.06。

(2)索塔顺桥向尺寸6.0m〜10.0m,顺桥向尺寸由塔顶6m线型加宽至下横梁8.0m,再加宽至塔底10.0m。

(3)上塔柱为斜拉索锚固区,两分离式竖直塔柱,塔柱中心距16.4m。

单箱单室截面,每柱横桥向宽度为4m,顺桥向壁厚1.5m,横桥向壁厚0.8m。

索塔锚固区配置纵、横向预应力钢绞线,辛”字形布置。

(4)中塔柱为两分离式倾斜塔柱,中心线倾斜度1: 14.3 8。

单箱单室截面,每柱横桥向宽度由4.0m线型变化至5.0m,顺桥向壁厚1.5m,横桥向壁厚0.8m。

(5)下塔柱亦为两分离式倾斜塔柱,中心线倾斜度1: 2.91。

单箱单室截面,每柱横向宽度由5.0m线型变化至8.0m,顺桥向、横桥向壁厚均为1.5m, 底部加厚。

(6)上塔柱和中塔柱在转角处设上横梁,上横梁采用空心矩形截面,截面宽6.5m,高4.0m,顶底板厚0.7m,腹板厚1.0m,主塔对称中心处设横隔板。

上横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7)中塔柱和下塔柱在塔梁交接处设下横梁,下横梁采用空心矩形截面,截面宽7.5m,高5.0m,顶底板厚0.7m,腹板厚1.0m,支座处设横隔板。

下横梁采用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配置©15.2mm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于索塔外侧壁上,圆形金属波纹管成孔,真空辅助压浆。

2.2、主要技术标准1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双线,线间距: 5.0m。

2 )设计行车速度:350km/h。

轨道形式:有砟轨道。

3 )设计荷载:ZK活载。

4 )线路平纵断面:主桥范围内纵坡采用平坡,平面位于直线上。

2.3、工程自然地理特征根据地质勘察揭示,裕溪河特大桥(60+120+324+120+60 m双塔钢箱桁梁斜拉桥场区的岩土层按其成因分类主要有:1)粉质黏土,硬塑,夹少量粉砂,c 0=150Kpa2)淤泥质粉质黏土,流塑〜软塑0=80Kpa;3)粉质黏土,硬塑0=150Kpa4)粉质黏土,软塑,0=120Kpa5)粉土,稍密〜中密,饱和0=90Kpa;6)粉砂,中密,饱和0=110Kpa7)细砂,中密,饱和0=200Kpa8)细圆砾土,中密〜密实,饱和0=500Kpa9)泥质粉砂岩,棕红色、灰色,全风化0=250Kpa10)泥质粉砂岩,棕红色,局部为紫红色、灰黄色,强风化,c 0=350Kpa 11)泥质粉砂岩,棕红色,弱风化,c 0=400Kpa3、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表3.1.1施工组织机构框图枷作弘伍4、资源配置情况4.1、机械配置4.2、人员配置表现场管理人员投入数量表4.3、仪器配置5、施工总体顺序部署5.1、总体施工顺序部署1)主塔结构概述(1)279#、280#主塔均采用H型索塔,塔底以上索塔全高为123.001m, 桥面以上塔高105.801m,桥面以下塔高17.200m,桥面以上塔的高跨比为1/3.06。

(2)索塔顺桥向尺寸6.0m〜10.0m,顺桥向尺寸由塔顶6m线型加宽至下横梁8.0m,再加宽至塔底10.0m。

(3)上塔柱为斜拉索锚固区,两分离式竖直塔柱,塔柱中心距16.4m。

单箱单室截面,每柱横桥向宽度为4m,顺桥向壁厚1.5m,横桥向壁厚0.8m。

索塔锚固区配置纵、横向预应力钢绞线,辛”字形布置。

(4)中塔柱为两分离式倾斜塔柱,中心线倾斜度1: 14.3 8。

单箱单室截面,每柱横桥向宽度由4.0m线型变化至5.0m,顺桥向壁厚1.5m,横桥向壁厚0.8m。

(5)下塔柱亦为两分离式倾斜塔柱,中心线倾斜度1: 2.91。

单箱单室截面,每柱横向宽度由5.0m线型变化至8.0m,顺桥向、横桥向壁厚均为1.5m, 底部加厚。

(6)上塔柱和中塔柱在转角处设上横梁,上横梁采用空心矩形截面,截面宽6.5m,高4.0m,顶底板厚0.7m,腹板厚1.0m,主塔对称中心处设横隔板。

上横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7)中塔柱和下塔柱在塔梁交接处设下横梁,下横梁采用空心矩形截面,截面宽7.5m,高5.0m,顶底板厚0.7m,腹板厚1.0m,支座处设横隔板。

下横梁采用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配置©15.2mm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于索塔外侧壁上,圆形金属波纹管成孔,真空辅助压浆。

2)施工顺序(1)279#、280#主塔承台施工完毕后,即可转入主塔施工;根据主塔的结构特点,2m高塔座和第一节下塔柱砼一次整体浇筑成型,主塔共分为24个节段砼浇筑。

其中下塔柱分为3个节段浇筑,下横梁分为2个节段浇筑, 其中下塔柱第1节段砼与塔座同时浇筑,下塔柱第3节段砼与下横梁第一节段砼同时浇筑,下塔柱采用翻模法施工,下横梁采用支架法现浇;中塔柱共分为11个节段砼浇筑,除第一个节段与下横梁同步浇筑外,其余均采用液压爬模法施工;上横梁共分为2个节段砼浇筑,横梁砼采用翻模施工;上塔柱分节尽量考虑避开索导管及锚固区环向预应力,共分为10个节段砼浇筑, 均采用液压爬模法施工;上、下横梁与同高程塔柱均同步进行浇筑施工。

图5.1.1主塔施工节段划分示意(整体)(2)主塔施工期间共配置两台塔吊及两部电梯辅助施工,下横梁采用 钢管支架法施工,竖向分两次进行浇筑,与塔柱砼同步浇筑施工。

中塔柱施 工过程中,需逐步安装2道钢管横撑,在横撑端部配置千斤顶将横撑顶至设 计的内力并抄垫密实,以控制塔柱的弯矩及变形,同时在第二道横撑处设置 塔梁同步施工防护平台。

另外下塔柱和中塔柱施工期间均设置劲性骨架结 构。

上横梁现浇支架通过牛腿结构支撑在两侧中塔柱上,上横梁砼浇筑与塔24 PL23 HiU13nogL.._后51027uj5 17□ 1KS 19 3 2021S 2S 1柱砼同步施工,竖向分两次进行浇筑。

上塔柱节段施工时,需进行索导管精 确定位,并在砼灌注后进行预应力施工,同时挂设斜拉索、架设钢梁结构, 即塔梁同步施工。

图5.1.2 主塔施工塔吊立面布置图图5.1.3 主塔施工电梯及横撑立面布置图6、液压爬模施工6.1、液压自爬模构成1)液压自爬模的动力来源是本身自带的液压顶升系统,液压顶升系统 包括液压油缸和上下换向盒,换向盒可控制提升导轨或提升架体,通过液压 系统可使模板架体与导轨间形成互爬,从而使液压自爬模稳步向上爬升。

主 要分为以下四部分:(1)模板系统主要有:维萨板(外模采用21mn 厚度维萨板、双面220g/m 覆膜、重量约14kg/m 2、内模采用18mm 厚度维萨板)、工字木梁it 工平帆/\zaif&B电赫吊程+20J97虹平创..;■■-耳>■虹阳D ..脚电檢+65.54?■-+126.297V7-- Br - = _| - B rf I .^^^1 ! ^^^1 I ^^^1 I ^—^1 - u纵薪问f:6«______ 1 ____ 1 i 1电常觀侬禍财下轉矽上横穀架(H20)、木梁连接爪、背楞(14#][);(2)埋件系统主要有:埋件板(D26.5)、高强螺杆(D26.5/L350)、受力螺栓(M42/90)、爬锥(M42/D26.5);(3)液压系统主要有:液压泵站控制台、液压油缸、同步阀、胶管、液压阀和配电装置;(4)支架系统主要有:承重三角架、后移装置、中平台、吊平台、导轨、附墙装置、主背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