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引起的宿主细胞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抗DNA病毒信号通路cGAS-STING的研究进展

抗DNA病毒信号通路cGAS-STING的研究进展欧阳婷;刘晓慧;任林柱【摘要】病毒感染后,宿主的固有免疫系统快速地识别病毒并作出应答反应,但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病毒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细胞识别和检测病毒主要通过受体完成,而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MP-AMP synthase,cGAS)是一种新发现的 DNA 识别受体,它将信号传递给下游的干扰素刺激基因(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蛋白,诱导产生I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IFN-I),从而启动细胞抗病毒免疫反应.本文综述了cGAS-STING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抗病毒相关研究,以期为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Innate immune system rapidly detects and responds to viruses at the early stage of viral infection. However,the mechanisms by which the immune system recognizes and eliminates them have not been fully clarified so far.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receptors are the primary tool for cell recognition and detection of viruses, and cyclic GMP-AMP synthase(cGAS)is one of the newly found DNA recognition receptors. cGAS transmits the signal to the downstream protein called STING(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and mediates the production of type I interferon(IFN-I),thereby to initiates the antiviral immunity of cells. This review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echanism of the cGAS-STING signaling pathway,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antiviral drugs.【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8)003【总页数】5页(P103-107)【关键词】抗病毒;干扰素刺激基因;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固有免疫【作者】欧阳婷;刘晓慧;任林柱【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长春 130062;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长春130062;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长春 1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固有免疫系统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检测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并触发I型干扰素和促炎细胞因子的相关信号通路[1]。
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研究

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研究[引言]随着科技和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于病毒感染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免疫系统则是人类身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
然而,许多病毒能够通过各种策略避开宿主免疫应答,导致慢性感染或再感染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目前已知的几种主要的病毒感染免疫逃逸机制。
[一、抗原变异]一些RNA和DNA病毒具有高度突变率,这在它们复制过程中产生了遗传变异。
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错误复制酶(RNA依赖性RNA聚合酶或反转录酶)缺乏proofreading(校正)功能。
由于这种高速突变率,病毒可以通过迭代演化规避宿主免疫系统对其产生持久且有效的抵抗力。
例如,艾滋病毒(HIV)通过其独特的反转录酶产生了高度变异的病毒粒子。
这种突变使得HIV在人体内难以被免疫系统识别,从而导致慢性感染。
[二、抗原隐藏与伪装]另一种免疫逃逸机制是通过改变自身表面分子来降低宿主免疫系统对于病毒颗粒的识别。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可以通过不断改变表面蛋白结构,阻碍抗体的结合,使得宿主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感染。
此外,某些DNA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HPV),通过操纵宿主细胞基因表达和调节T细胞免应答来避开免疫攻击。
这些机制使得HPV能够长期存在并导致宫颈癌等恶性肿瘤。
[三、干扰细胞信号通路]为了更好地侵入寄主细胞并避开宿主免疫攻击,一些具有严重影响免疫应答的病毒会干扰细胞信号通路。
例如,麻疹病毒可抑制T细胞受体与抗原结合,从而降低免疫反应效力。
同样地,流感病毒(Influenza)也通过与宿主细胞内的关键蛋白相互作用,干扰和调节宿主免疫信号传导通路。
这些机制直接或间接地压制了宿主免疫系统对于感染的应答。
[四、刺激性逃脱]刺激性逃逸是指一些病毒通过高水平持久地刺激宿主免疫系统来导致免疫失调,并使得抵抗力削弱。
例如,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可以利用其基因组中的长期表达基因编码产生多种刺激性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导致宿主免疫反应过度且不受控制。
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自然杀伤细胞毒性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差异基因表达及两种不同治法中药方剂的调控作用研究

i n l f u e n z a v i r u s a n d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t w o h e r b a l a n t i — v i r u s f o r mu l a s L U N a — r t a , L 1 U Q i .G U L i — g a n g , Z HO U
抑制作用 , 疏风宣肺方和解表清里方均 以中剂量组 最低 ( T N F —o L mR N A: 1 . 0 7±0 . 1 9 、 1 . 1 9± 0 . 1 4比 3 . 2 0 ±0 . 5 6 , 均P <0 0 1 o 结论 流感病毒感染后在宿主细胞 内增殖即成 为带有病毒抗原 的靶细胞 , 并激活 N K细胞毒性信 号转 导通路 的相关 基因表达增加 , 被N K细胞识别并杀伤 ; 两种方药可下调 N K细胞中表达上调的差异基 因,
卢娜娜 刘琪 顾立刚 周旭澎 吴曙 邱泽计 张洪春 晁恩祥 张沂
【 摘要 】 目的 观察疏风宣肺方 和解表清里方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小 鼠 自 然杀伤细胞 ( N K细胞 ) 毒性相关
信号转导通路差 异基 因表达 的调控作用 。方法 将9 0只 I C R小 鼠按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照( N) 组、 模型 ( M) 组、 奥司他韦( C) 组 以及 中药疏风宣肺方高 、 中、 低剂量( S H、 S M、 S L ) 组和解表清里方高 、 中、 低剂量 ( J H、 J M、 儿) 组, 每组 1 0只。采用流感病毒亚 甲型鼠肺适应株 F M1 滴鼻感染方法制备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 ; N组 以 0 . 0 5 m 1 等渗盐水滴 鼻。于制模后 2 h , C组 给予奥 司他韦 l 1 . 3 7 5 m g ・ k g ・ d 灌 胃 ; S H、 S M、 S L组给予疏风宣肺方( 主要 药物金银花 、 连翘 、 板蓝根等 ) 3 . 7 6 、 1 . 8 8 、 0 . 9 4 g - k g ・ d 灌 胃; J H、 J M、 儿 组给予解表 清里方 ( 主要药物麻黄 、 石
RLR信号通路在病毒感染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RLR信号通路在病毒感染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李园园;史伟峰【摘要】固有免疫反应构成了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在抵抗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宿主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识别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型(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激活下游信号级联反应,诱导宿主细胞释放促炎症细胞因子及Ⅰ型干扰素,抑制病毒的复制及感染.其中,维甲酸诱导基因Ⅰ受体(RIG-Ⅰ like receptors,RLR)定位于胞浆,是识别胞浆中病毒RNA的主要受体,在抗病毒固有免疫反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RLR信号通路在病毒感染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4(032)011【总页数】4页(P852-855)【关键词】维甲酸诱导基因Ⅰ受体信号通路;病毒感染【作者】李园园;史伟峰【作者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常州213000;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常州2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RLRs属于含有DExD/H-box 结构域的RNA 解旋酶家族(RNA helicase family),在大多数组织细胞中都能表达。
目前发现的RLRs家族成员主要有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etinoic acid-induced gene Ⅰ,RIG-Ⅰ )、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 5,MDA5)和LGP2(laboratory of genetics and physiology 2,LGP2)。
RIG-Ⅰ、MDA5和LGP2分别由925、1 025和678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RIG-Ⅰ和MDA5均包含N端2个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激活和募集结构域(caspase activation and recruitment domain,CARD)、1个具有ATP酶活性的DExD/H-box解旋酶结构域和C端的1个阻遏子结构域(repressor domain,RD),而LGP2则没有CARD结构域[1]。
流感病毒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

流感病毒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流感病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由流感病毒引起。
它会通过空气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在此过程中,病毒必须依赖于宿主细胞来进行活动和复制。
因此,了解流感病毒和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对此疾病进行有效防治非常重要。
一、流感病毒的感染过程当流感病毒接触到宿主细胞时,它会利用表面的血细胞凝集素(HA)和神经胶质磷脂酰肌醇(NA)来将自身与宿主细胞结合。
这个过程被称为病毒的吸附过程。
在吸附完成后,病毒会进入宿主细胞内部并释放其基因组RNA。
接着,它会利用可逆葡萄糖凝集素(RGL)和M2离子通道来进一步进入细胞内部。
二、流感病毒复制的过程当流感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内部并释放其基因组RNA后,它会开始复制自身。
首先,基因组RNA会被转录成成一种负链RNA,在这个过程中,病毒会利用其自身的RNA依赖RNA聚合酶来完成这一任务。
接着,负链RNA会作为模板用于复制正链RNA,也是由RNA聚合酶来完成的。
完成正链RNA的合成后,病毒会开始合成其蛋白质。
这个过程需要利用宿主细胞中的细胞核糖体和被感染的细胞自身的蛋白合成机制。
自身的蛋白分为衣壳蛋白(M1和M2)和毒素蛋白(NS1,NS2和PA)。
衣壳蛋白主要用于包装病毒基因组,而毒素蛋白则参与抑制宿主细胞的抗病毒反应同义替换?。
三、呼吸道上皮细胞的作用研究表明,流感病毒具有选择性地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
这种细胞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是呼吸道防御的第一道屏障。
呼吸道上皮细胞不仅可以阻止病毒进入肺部,还可以通过分泌干扰素和其他炎症性分子来激发机体免疫反应。
此类分子存在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并且具有抑制病毒生长和扩散的功能。
四、病毒逃避免疫机制尽管人体的免疫系统非常强大,但病毒仍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逃避它的攻击。
首先,病毒可以在宿主细胞内干扰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
例如,它可以抑制干扰素的产生或转运,从而使免疫细胞无法发挥其抗病毒的功能。
其次,病毒可以通过改变其表面的HA或NA来避免免疫系统的攻击。
细胞因子风暴在流感病毒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细胞因子风暴在流感病毒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I. 综述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是指在感染、炎症或创伤等应激情况下,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导致大量促炎性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IFN))的迅速释放。
这些促炎细胞因子在急性肺损伤(Acute pulmonary injury, ALI)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感染可诱发细胞因子风暴,进而引发严重的急性肺损伤。
本文综述了细胞因子风暴在流感病毒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首先流感病毒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激活转录因子和核糖核酸酶,导致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
这一过程引发大量炎症介质的产生,包括ILTNF和IFN等。
这些炎症介质在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表达,并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信号网络。
其次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到肺部,破坏肺泡壁和间质结构,进一步影响气体交换功能。
此外炎症介质还刺激纤维母细胞增生、成纤维细胞活化以及胶原蛋白合成增加,从而导致肺泡壁增厚和弹性纤维破坏。
这些病理改变最终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生。
针对细胞因子风暴在流感病毒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干预措施。
例如利用抗炎药物、抗氧化剂、抗病毒药物等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反应;以及采用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手段修复受损肺组织。
这些研究成果为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肺损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ARDS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其中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被认为是导致ARDS的关键因素之一。
病毒调控细胞自噬信号分子及其通路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年,第39卷,第12期,第5631-5639页评述与展望Review and Progress病毒调控细胞自噬信号分子及其通路研究进展明月u付小哲■林强1梁红茹1刘礼辉1牛银杰1李宁求”1中国水产科学研宄院珠江水产研宂所,农业农村部渔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80; 2上海海 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通信作者,*************.cn摘要近年来,病毒的复制增殖与细胞自噬两者之间的关系己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已有大量研宄表明两 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细胞自噬是机体为抵抗外界干扰,维持正常能量代谢水平的一种发生在真核生物体内 的相对保守的过程。
而病毒因其不能自主复制增殖,依赖于相关宿主细胞代谢为其提供能量与原材料。
研究 发现,病原体入侵细胞可以抑制或诱发细胞自噬的发生,而细胞自噬的发生又与细胞内代谢水平密切相关,反过来细胞代谢改变影响病毒的复制增殖。
本研究主要从自噬与病毒的相互关系、病毒启动自噬的信号分 子、病毒调控自噬的信号通路这三个方面阐述病毒调控细胞自噬信号分子及其通路研宄进展,旨在探讨细胞 自噬及其调控与病毒增殖的关系,为抗病毒药物、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病毒,自嗤信号分子,自噬信号通路Progress on Signaling Molecules and Pathways of Autophagy Regulated by VirusMing yue u Fu Xiaozhe1Lin Qiang1Liang Hongru 1Liu Lihui 1N iuYinjie1Li Ningqiu'*1Key Laboratory of Aquatic Animal Immune Technology, Key Laboratory of Fishery Drug Development,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Pearl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Guangzhou, 510380; 2 College of Fisheries and Life Science,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Correspondingauthor,*************.cnDOI: 10.13417/j.gab.039.005631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ral replication and autophag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and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re is a link between them.Autophagy is a relatively conservative process in the body of eukaryotes that resists external disturbances and maintains normal levels of energy metabolism.However,because the virus cannot replicate autonomously,its self-replication and proliferation depend on the metabolism of the host cells to provide energy and raw materials.The study found that after pathogens invade cells,pathogens can inhibit or induce autophagy in the external factors,and the occurrence of autophag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intracellular metabolism,which closely affects the replic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the virus.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utophagy affecting host cells after viral infection is briefly described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phagy and virus,the response of autophagy signaling molecules after viral infection and the changes of related autophagy signaling pathways.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explore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phagy and its regulation and viral replication and proliferation,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autophagy and viral repl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tiviral drugs and vaccines. Keywords Viruses,Autophagy signaling molecule,Autophagy signaling pathway基金项目: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2589)资助引用格式:Ming Y.,Fu X.Z.,Lin Q.,Liang H.R., Liu L.H.,Niu Y.J.,and Li N.Q.,2020, Progress on signaling molecules and pathways of autophagy regulated by v i r u s,Jiyinzuxue Yu Yingyong Shengwuxue (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39(12): 5631-5639 (明月,付小哲,林强,梁红茹,刘礼辉,牛银杰,李宁求,2020,病毒调控细胞自噬信号分子及其通路研究进展,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39 (12): 5631-5639)5632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病毒因其不具备细胞生命形态,其生命过程的 完成需要依赖于宿主细胞的代谢为其提供能量和中 间产物,以完成自身的复制与增殖。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参与天然免疫应答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Chin J Cell Mol ImmU n〇l)2021, 37(2)185 .综述. 文章编号:1007-8738(2021 )02*0185>06长链非编码R N A(ln cR N A)参与天然免疫应答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滕培英,亢涛,辛斯琪,陈伟*(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病原学微生物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nC R N A)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我们主要总结了 IncRNA在单核巨噬细胞 和树突状细胞中的天然免疫应答机制以及IncRNA导向、海绵以及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生物学功能。
同时,也重点叙述了其在 天然免疫应答核因子k B(N F-k B)信号通路中的调控作用和IncRNA在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中的重要作用。
强调了宿主抗病毒 反应的调控网络,IncRNA在生物学与免疫学领域进行跨学科研究的需求,以加深对病毒发病机制的理解。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 N A(lncR N A);天然免疫;核因子k B(N F-k B)信号通路;病毒;综述[中图分类号]R392.12, R293. 11, G353.l l[文献标志码]A长链非编码R N A (long non-coding R N A s,I n c R N A)是转录本长度大于200核苷酸且不具备蛋 白编码功能的非编码R N A(n o n-coding R N A,n c R N A)的总称[1],作为哺乳动物基因组功能注释(Functional Annotation O f the M a m m a l i a n G e n o m e s,F A N T0M)项目的一部分,最初是由日本科学家在对小鼠全长 c D N A文库进行大规模测序中发现[2]。
目前,在G E N C0D E(ver.29)人类基因组数据库中记录了16 066个I n c R N A基因和29 566个I n c R N A转录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 . IN— r T F 0 能够 提 高 R G— 通 路组 分 的表 而 F O和 N 一【 . I I
流感 病 毒感 染能 够诱 导 干扰 素基 因 的表达 , 引起 先 天 性 免疫 应答反 应 . 但是 . 流感 病毒也 能够 通过许 多方 式逃 避 宿主 的免疫作 用 。在这里 , 结构蛋 白起着 重要 的作用 。非 非 结 构 蛋 白一 ( S ) 流感 病毒 的一 个非 常重 要 的非 结构 蛋 1N 1是 白. 能够拮 抗干 扰素 的表达并 抑制其 下游 的效应 。 S 能 与 N1 dR s NA连接 、 合 , 螯 阻碍 宿主 模式 识 别受 体 (RR ) P s 对其 的 识别 。 S 通 过与 R G I N1 I - 连接 . 响其对 病毒 R A 的识别 , 影 N 抑制 IN B的产生 N 1 够与 I F' S能 型干 扰素 转 录和翻译 相 关分 子互 相作用 . 而抑制 I 干扰素 的产生 。此外 ,B1 从 型 P 一 F 2蛋 白 . 一种 流 感病 毒 的非 结 构蛋 白 . 能够 影 响流 感病 毒 诱导 的凋 亡 。 该蛋 白位 于线粒体 内膜 和外膜 上 , 提高凋 亡的 敏感 性 . 由于 P 一 2与线粒 体膜 蛋 白 A T B1 F N 3和 V AC D 1作 用 .导 致细 胞色 素 C经 线粒 体 膜孔 释放 . 由 P C介导 的 K P _ 2磷 酸化加 剧了单 核细胞 的凋亡 。 B1 F
碗 箍h m y b . 信 ;xs c _ s 一  ̄
河 南 明磊动 物药 业 有 限公 司 : 明明 白白做事 磊 磊 落落做 人
~ / 曰
, 黼 鲣 憾
明 ■
万方数据
流感病毒引起的宿主细胞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DAI XinXian, 吴华伟(译), 樊晓旭(校) DAI XinXian(不详), 吴华伟(译)(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100081), 樊晓旭(校)(中国农业大学动 物医学院) 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 Henan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2011,32(12)
系 极其 复杂 : 方 面 , 一 信号 通路 能够 有效 激活抗 病 毒反 应 ,
另 一方 面 , 信号 通路 的激 活有 助 于流感 病毒 的复 制 。 因此 ,
研 究 单一 的分子 和 通 路并 不 能全 面 彻底 地 解释 病 毒 与 宿 主相互 关 系 。 过基 因组 学 、 录组学 及蛋 白组 学方法 , 通 转 加 之 高 通 量 的 R A 筛 选技 术 能 够 帮 助 我 们更 加 深 入 地 研 Ni 究 和理 解病 毒 宿主相 互关 系 . 为下 一步研 究抗 病毒 治 疗 也 策 略提 供参 考 。口
胞靶 点 ,能 够 促进 N 1发 挥蛋 白翻译 功能 。绑定 eF G S I4 I 后 . S 募 集 eF F到病 毒 mR A 的 5 非 编 码 区 . 进 病 N1 I4 N ’ 促 毒 mRN A的 翻译 eF E在 流感 病 毒感 染过 程 中发生 去磷 I4 酸化 ,导致 其 帽绑 定 活 性下 降 .抑 制 了细胞 mR NA的 翻 译 。 病 毒 感 染 细 胞 后 ,激 活 一 种 由干 扰 素诱 导 的激 酶 P KR, eF ( 使 I2x发生 磷酸 化 , 制细 胞 的翻译 功 能 。 感病 抑 流
止 感染 流 感 病 毒 后 J NK依 赖性 介 导 的细 胞 凋亡 。此 外 . d R A能 够 活化 P 3 sN IK.介 导 转录 因子 I F 3的 活化 。 由 R一
过许多细胞外 信号激活 。P C与钠离子转运关系密切 , K 能
够有助于维 胞内低p H值环境。 K 在病毒侵入过程中 PC
P 3 / k 信号 通路 下游 反应 过程 展开 。 过抑 制该 通路 抑 IK A t 通
制病 毒 的增殖
3 核蛋 白( RNP) 出 与 R f K E 输 a/ ME / RK通 路
Ra ME / RK信号 转 到级 联 通路 属 于 MA K级联 通 f KE / P 路家族 . 它能 够 导 致 基 因表 达发 生 变 化 , 变 细 胞 的新 陈 改 代 谢 . 导 细胞 发生 程序 性死 亡 。该通 路 对细 胞 的分 化 和 诱 增 殖 起着 调控 作用 蛋 白的形 成及 核输 出都是 流感 病毒 核 复制 过程 中的关 键 步骤 .如 果 R f K E a ME /RK通路 受 到 了 / 抑 制 。 病 毒核 蛋 白出核 受 到抑制 , 则 病毒 复制 过 程受 阻 。 流
万方数据
南 座 寓 囊
达从 而提 高抗 病 毒细 胞 因子 的表 达 。
1 . 非 结 构 蛋 白 及 先 天 性 免 疫 应 答 4
21(3 )l 0年 2 第2 l 第卷 期
毒 为 了能够 使 细胞保 持一 定水 平 的翻译 功能 . 以完成 病 毒 蛋 白 的翻 译 , 用 P 8P 蛋 白激 酶 抑 制 剂 P 8 和 病 毒 利 5 IK( 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enxmsy201112030.aspx
流感 病 毒能 够抑 制宿 主 细胞蛋 白的合 成 . 而选择 性进 行病 毒 R A 的翻 译 。N 1 白能 与病 毒 mRN 5 末 端保 N S蛋 A’ 守 区作用 , 促进 病毒 mR A进 行 翻译 。真核 生 物翻译 启 动 N
因子 (I ) G I 多 聚 A绑 定 蛋 白 1 P B 1 为 NS eF 4 和 (A P ) 1的细
感病毒 H A在 膜 上 的积 累 与 宿 主 相 互 作 用 的 复 杂 性
流感 病 毒 诱 导激 活 的细 胞 信 号通 路 及其 效 应 分 子构 成 一个 复杂 的关 系 网络 些信 号通 路在病 毒感 染过 程 中 一 发 挥着 多重作 用 。例如 . 们通 常认 为 N — B是 激活 I 人 Fk 型 干 扰素及 其他 抗 病毒 细胞 因子 的一种 重要 的转 录 因子 . 但 其 表达却 是 流感病 毒感 染 的前 提条件 之一 . 它能 够调 节病 毒 R A 的合 成 另 外 . F k N N — B依 赖 性诱 导 的肿 瘤 坏 死 因 子 相 关 凋 亡诱 导 配体 ( R T ML1 F s aL能 够促 进 流感 和 a/ s F 病 毒 的有 效复 制 。 同样 , 毒 RN 病 A的 识别 受体 RI — , G I 能 够 促 进 产 生 许 多 炎 性 细 胞 因子 .却 参 与 了 S C 1 O S 一和 S C 3 介导 的对 先 天性 免疫应 答 的负调 控 。 O S一 综 上所 述 . 流感 病 毒诱 导 的细胞 信号通 路 网络涵 盖 了
磷 脂 酰肌 醇激 酶 3 (IK) k 信 号 通路 是 细胞 存 活 P3 / t A
5 病 毒 感 染 与 磷 脂 酰 肌 醇 激 酶 3( IK) k P3 / t A 信 号通 路
的标 志 。 在整 个生 理过 程 中都发 挥着 重要 的作用 。最 近研 究发现 . 在急 性 感染 和 持续 性 感染 中 . 毒能 够 利用 该 通 病 路 延 缓 细胞 凋 亡 . 长 病毒 的复制 时间 . 利 于 病毒 进 行 延 有 复制 。当 A型 流感 病毒 感染 细胞后 , 病毒 N 1蛋 白直接 与 S p5 8 1 节 性 亚基 结 合 ,引 起 P3 3调 IK依 赖 的 A t 生 磷 酸 k发 化 , 导 激活 P 3 诱 IK。A t C s ae k 使 ap s9发 生磷 酸 化 , 制 了 抑 这 种 凋亡 激 酶 的活性 。Ak 同 时使 另一 种 凋亡 调 节 因子 . t 糖 原 合成 激 酶 ( S 一 1 生磷 酸 化而 失 活 。 由此 , 过 G K) 3 3发 通 活化 A t 路 . 病毒 诱 导 的凋 亡 受 到 了抑 制 . 通 路 同 k通 使 该
。
( :  ̄ ( ot eu ri an d cd y n una i s 注 原 ( scll g l gi ue f ez v u) H la s n i n b il r )
作 者 : I n a DA Xi Xi n
选 自:S E ( CINCE c NA》 5 第 1 ) ( HI 第 4卷 期
时利 用 p 3依 赖途 径 . 止感染 流感 病毒 的细 胞迅 速 发生 5 防
2 流 感 病 毒 入 侵 与 蛋 白激 酶 C( K 通 路 P C)
蛋 白激 酶 C属 于 丝 氨酸/ 氨 酸激 酶 家族 成员 .可通 苏
凋亡 。P3 / k 通 路 能通过 A K1对 J K进行 负调 控 , IK A t S N 阻
也 发 挥着 重 要 的作 用 ,其 中 ,病毒 血 凝 素 能 够迅 速活 化 P KC。 而 有利 于病 毒 的侵入 、 从 复制 。
此 . IK A t 号通 路通 过下游 的效 应分 子 .与 细胞 的存 P3 / k 信
活、 化 、 分 形态 及 凋亡 戚 戚相 关 。今后 的 研究 工 作 可 以从
不 同 的分 子 和级 联 通 路 . 且 . 毒 与 细胞 通路 之 间 的 关 而 病
白输 出而激 活 MA K通 路 . 现 更 为有 效 的 核输 出 . 进 P 实 促
病毒 的 复制
4 病 毒 蛋 白 翻 译 与 真 核 生 物 翻 译 启 动 因 子 4 ( I 4 通 路 e eF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