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篇一: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集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
(有用,即有价值。
信息具有价值)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十字路口的信号灯?? 教室里的板书,挂图?? 图书馆里的书报?? 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二、新课教学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
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1、信息的获取”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3、信息的处理”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浙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浙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第1 课电脑的本领与家史教案
第2 课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删除教案2
第3 课走进多媒体世界教案3
第4 课让电脑帮你学习教案4
第5 课查看其他电脑上的信息v5
第6 课网上冲浪教案6
第7 课使浏览更方便教案8
第8 课网上游××9
第9 课再游××10
第10 课写××游记11
第11 课电子邮件连通你我他教案12
第12 课冲浪小能手教案14
第13 课网上交谈教案15
第14 课在网上安个家教案16
第15 课宇宙探秘教案17
第16 课Windows 界面教案18
第17 课查看我的电脑教案20
第18 课资源管理器教案21
第19 课基本指法教案25
第20 课指法训练教案26
第21 课运指如飞教案26
第22 课走进“写字板”教案27。
小学信息课教案第一课《多媒体世界》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计算机的本领可真大呀!人们开发出了具有各种功能的软件,从而使计算机能在不同领域大显身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信息的世界,还感受它非凡的魅力吧!
二、学习新课:
1、感受多媒体。
(1)提问:你知道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吗?
信息:顾名思义就是我们每天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可以获得大量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把这些东西叫做信息。
第一课 多彩的信息世界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应用、组成以及当今世界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自然中科技给生活、学习带来了方便,及观察事物的能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热爱科学,掌握科学技术。
重难点:认识和理解信息的含意。
课的类型:新课
授课方法:讲练
授课时间:1课时
授课时期:05年月日
应用教具:
(6)提问:我们身边有哪些地方用来到信息技术?
学生回答后说,打开书看,课本第二部分。
(7)提问:你心中的计算机是什么样的?带着这个问题把学生带入第三部分。
三、练习。
(一)做课后练习题。
课本6页(第一题)几分钟后找几位学生说说?
(二)第二题。
看图:课本6页第二题?请同学们欣赏图片找一找哪些是信息?
(三)第三题。
说说下面几幅图中的计算机在帮助我们做什么?
(四)四题。说一说人脑和电脑有什么不同?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信息和信息技术应用,今后我们要多观察、多分析。
四、课后记:
信息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技术。
(2)请同学们讲一讲身边哪些地方可以获得信息?
(3)看图:报纸、上课铃响了、贺年卡电视、舞蹈、音乐等。
(4)请同学们,看书课本第一课一部分信息万花筒吧!
走进多媒体世界课件

小结:多媒体技术产生与发展总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相关。
四、深入认识多媒体技术 完成实践题目三,了解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实践题目三:浏览以下网站,了解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 视频技术及应用: /support/shipinjishujieshao.htm 2. 数据压缩技术:/smyx/standard.htm. 3. 主意识别技术:/kjqy/file/0235.htm 4. 网络环境下的VOD技术: /company/bluebox/vod.htm 5. 搜索并浏览“多媒体同步技术和多媒体系统平台技术”。
1. 浏览中国科普博览网站,网址为:,选择 科技之光主页,在“电信博物馆”中选择“多媒体“页面,浏览相 关内容。 2. 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多媒体英语课件,并观看该课件。 3. 使用城市电子地图,查找所在城市的交通情况。
三、多媒体技术发展历程 阅读课本6页了解多媒体题目一:利用网络工具,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更多有关多媒体 的基本概念,并填写下表。 知识内容 相关网址
操作提示: (1) 使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多媒体”。 (2) 浏览相关网站,查找相关资料。
二、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请同学们完成实践题目二,归纳出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实践题目二:
五、多媒体的发展趋势 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搜索并了解多媒体技术发展的趋势, 阅读课本p10-11内容,讨论一下自己对多媒体技术发展的 认识,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总 结
1.了解了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理解了多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2. 2.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各种媒体技术及其作用。 3.了解多媒体的关键技术、相关技术及发展趋势。
走进多媒体世界
广告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含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 趋势 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特征,能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多媒体的媒体元素 3.了解多媒体的关键技术、相关技术 过程与方法: 1.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实例,了解多媒体技术表达信息的 过程与方法 2.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掌握利用网络等其他工具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 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用多媒体技术表达信息的意识,培养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兴趣
五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 走进多媒体世界-部编新部编新人教版

第一课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媒体、多媒体的概念;知识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
(2)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3)能够自主选择一种或几种多媒体技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1)了解什么是多媒体,认识多种媒体的组合方式。
(2)通过生活实际认识各种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嘛为什么喜欢看呢电影的声画并茂吸引了你们,也就是说,多种媒体融合以后,我们能够得到更多的震撼。
这就是我们平时听说过“多媒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多媒体世界,研究有关“多媒体”的知识。
(学生回忆电影的部分画面,感受多媒体的魅力,领略其中的涵义)(板书:第1课走进多媒体世界)确定主题师:通过初读教材,你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呢①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②什么是多媒体计算机③多媒体技术有哪些应用④你生活中,有多媒体吗请举例说明。
⑤(可将学生的原话,板书在黑板上)师:确定了研究的方向,下面你们就在自己的小组中进行讨论,如果有疑问,也可以举手邀请老师参加你们组的交流。
最后,在老师发的表格中完成研究报告。
(一组一份)(学生首先首先通读教材,确定心目中的研究重点内容。
再由各小组商定研究讨论的主题。
)小组讨论书上提供了很多多媒体的内容,同学们想想,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呢我们在书中找到了答案,除此之外,还能通过网络这个渠道查找。
我们不妨全面参与,从各种方式来给自己的研究找寻答案吧!教师参与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的学情,采用弹性的方式,可以研究一个问题就全班交流一次,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交流。
2)、着重引导大部分同学发言。
3)、正确处理讨论中出现的争论,随时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给与表扬鼓励。
4)、认真倾听、分析研究发言中的实质,把讨论引向深入。
5)、控制好讨论的时间。
四、展示结果过程一:教师总结为主1)点评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2)分析讨论结果。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多媒体世界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多媒体世界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在小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世界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多媒体世界进行探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和阐述。
首先,多媒体世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黑板、书本等教学方式相比,能够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知识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习惯了与各种娱乐和学习资源的互动,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的教学内容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增强学习效果。
同时,多媒体世界还能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其次,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多媒体世界应包含的内容和要求。
在设计教案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内容和工具,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
例如,通过使用图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可以展示具体的实物、动态的过程和生动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同时,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让他们学会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信息获取和分析的能力。
再次,多媒体世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与其他学科结合。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名人的演讲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其演讲技巧和语言表达。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演示解题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
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实验过程和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最后,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世界进行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应熟悉和掌握所使用的多媒体技术和工具,确保教学过程顺畅和效果良好。
其次,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多媒体资源的使用,尽量避免过度依赖和滥用。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对多媒体内容的理解和反馈,及时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教学效果。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设计

第三课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分析:这节课是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一节计算机课,在此之前,学生对多媒体只有一个朦胧的概念,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走进多媒体世界。
学习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认真多媒体元素的本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电脑。
2、认识文本、图像、声音和影像等多媒体文件。
★教学思考1、使学生了解多媒体元素的一些性质2、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寻找计算机中哪些属于文本、图像、声音或影像的元素。
★情感与态度目标进一步丰富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对媒体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文本、图像、声音和影像等多媒体文件。
教学难点:认识文本、图像、声音和影像等多媒体文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ppt课件、图像、影像和声音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分为:1.提问导入,揭示课题。
多媒体是一个比较抽象又时时刻刻伴随在人们左右的概念,要让学生去理解多媒体这一概念是有难度的,教师可以通过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漂亮的广告画,悦耳的音乐,精彩纷骋的电视节目,情节感人的动画片,梦幻般的游戏世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并不是多么神秘,多么难以理解的东本,它就在我们身边,以激发进一步学生的兴趣。
主要通过媒体的播放,问题的提问来引导学生,顺利导入新课。
2.整体的感知,根据老师的授导,学生跟着老师的步骤,慢慢对文本、图像、声音和影像有一定的了解。
3.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在网上、教材中观察这些媒体。
4.回顾这节课内容,让学生产生兴趣,巩固所学内容,做出小结。
知识点:多媒体的概念,与认识文本、图像、声音和影像属于多媒体。
教学过程:。
姜山镇中心小学 周磊《精彩的多媒体世界》

《精彩的多媒体世界》教学设计姜山镇中心小学周磊一、教材分析《精彩的多媒体世界》是《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浙江教育出版社宁波市编教材)第一单元《感受多媒体的美妙》中第一课的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多媒体的概念以及媒体播放器与录音机的使用。
从前后联系看本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多媒体相关知识,认识多媒体软件,为后面第二单元的PPT学习制作内容进一步拓展打了下基础的基础。
从技术本质看本课属于计算机多媒体模块教学,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计算机多媒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能使用。
从编排内容上看,本课有3块内容。
第一块是讲认识多媒体,通过对多媒体计算机的相关硬件的介绍,得出多媒体应该包括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等相关内容;第二块是讲学会媒体播放器的使用,学生通过使用媒体播放器播放相关的文件来认识媒体播放器的使用,同时意识到不同媒体格式之间的区别;第三块内容是录音机的使用,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录下自己的声音来学习录音机的使用。
基于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采用以信息为主线、任务为核心的模式以及引入研究性学习方法,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精神,因此本课的教学方式应该是以学生探究知识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学生经过了三年的信息技术学习,对于小学信息技术中的信息技术初步、操作系统的简单介绍、计算机作图和计算机作文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多媒体概念,学生对于使用媒体播放器以及录音机的使用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考虑到班级里面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础把握能力的差异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住大部分学生,同时给予一些基础能力强的学生难度更大的刺激,使所有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自己的进步。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多媒体概念;2.学会媒体播放器的简单使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多媒体的自主探究,播放媒体以及媒体格式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了解多媒体的概念以及学会媒体播放器的简单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包含了多媒体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多媒体的关键技术三方面的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是学生学习本册教材的一个起点,同时也为后续章节的学习作了相关知识上的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册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了解其特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明确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以及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练结合,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兴趣,体验多媒体技术的魅力。
三、教点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多媒体技术的含义及特征
教学难点:多媒体关键技术及相关技术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平时接触多媒体技术比较多,但对多媒体技术这个术语还不是很清楚,所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概念联系起来。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师:如果说学校要组织一个活动,让每个班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班集体,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呢?
学生:。
师:我能否采用数码相机来介绍你们班呢?
师:让一个同学在课堂上帮忙照些大家的集体照。
(一两张就可)拍一段大家的视频。
老师边取下数码相机内的存储卡,插到读卡器,然后插到电脑上,边解说如何操作。
(让学生学会使用数码相机)
师:接下来,我们用PowerPoint软件来制作班集体的介绍。
老师插入图片,进行简单的处理,然后再插入视频。
边操作边给学生讲操作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基本的PowerPoint操作。
师:这个作品是不是比简单的文字介绍更加生动、形象、内容丰富。
这个就是采用了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作品。
接下来,我们看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就是利用计算机存储、加工、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实现图片、文字、声音和视频等的组合交互来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的一整套技术。
师:我们来完成一个选择题。
下面哪些选项是采用了多媒体技术的?
a) 学校的监控系统
b) 3G手机
c) 新浪网
d) 网络游戏
师:通过刚才的选择题,我们了解到,多媒体技术就在我们的周围,是当今一个热门技术。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实例来体验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通过大屏幕展示,引导学生理解)
1、航模发动机三维互动演示和徐悲鸿纪念馆三维互动演示。
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
2、刚才我们一起制作的班级多媒体介绍,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可集成性。
3、新浪网等许多应用了多媒体技术的网站,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超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和通信线路的可传播性。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多媒体技术几乎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那多媒体技术是不是很早就出现了呢?
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1、1987年8月,第一块声卡问世,它标志着多媒体技术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声卡的出现意味着计算机能获取、处理和播放声音。
2、1988年,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建立,开始重视对运动图像(或称视频图像)的研究,这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意味着计算机能处理视频图像。
3、20世纪90年代,随着硬件技术的提高,多媒体时代到来,多媒体技术朝两条主线发展:音频技术和视频技术。
4、视频技术的发展经历三个高潮:AVI、MPEG、Stream三种视频存储格式。
5、音频技术的发展:单机为主的WAV和MIDI音乐;各种网络音乐压缩技术。
师:余下的时间同学们可以自己看下我提供的这些多媒体软件或者是浏览相关网站,进一步了解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4、多媒体学习软件,可以把一册书的内容集成在一起,我们可以随时选择相应的需要的链接,跳转到相应的学习内容开始学习。
这体现了多媒体信息是以超媒体的结构形式组织起来的。
4、多媒体学习软件,可以把一册书的内容集成在一起,我们可以随时选择相应的需要的链接,跳转到相应的学习内容开始学习。
这体现了多媒体信息是以超媒体的结构形式组织起来的。
七、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