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赏析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图示解析-光合、呼吸、蒸腾类

初中生物图示解析-光合、呼吸、蒸腾类

初中生物试题中常见图示解析第一类光合、呼吸、蒸腾相关下面的图原理与上述实验装置(一)原理是类似的由图可知,该植物生理过程发生于植物叶片,A 和B为气体,且该反应需要原料水,因此,该图可表示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因此,A 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C 表示有机物。

光叶绿体AB 该图不仅可以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可以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

若表示光合作用,则A 为二氧化碳,B 为氧气,若表示呼吸作用,则A 为氧气,B 为二氧化碳。

注意,光合作用需在光下进行,而呼吸作用,不管是有无光照都可以进行。

实验装置(一)中的氢氧化钠是用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澄清石灰水是检验是否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尽,因此,A 部分叶片由于缺乏光合作用原料-二氧化碳,因此,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B 部分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故A 和B 对照,变量为二氧化碳,此装置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需要二氧化碳;实验装置(二)中放的是种子,因此,该装置用于检验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若变浑浊,则说明有二氧化碳产生。

主叶脉被剪断,因此,A区域与B区域区别在于是否有水分,因而,变量为水,用于验证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上图1为绿叶在光下制作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图示,遮光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运走或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避免对后续实验结果造成干扰,遮光时,进行呼吸作用,植物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因此,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黑纸片遮光和曝光的叶片刚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光照;注意本实验过程中为了排除绿叶中叶绿素的颜色对淀粉遇碘后变成蓝色的影响,因而,第④为酒精隔水加热,酒精能溶解叶绿素,之所以要进行酒精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为易燃物,直接加热容易发生燃烧,引发危险;漂洗是去除浮色和酒精;理想的实验结果是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叶片会变蓝,则可说明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淀粉),且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赏析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赏析

专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赏析》专题1、从细胞器的角度分析理解某种状态下,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外气体交换情况如下图所示:解读:①图1表示:黑暗中,只进行细胞呼吸;②图2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③图3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④图4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

2、从物理模型曲线图分析理解图1此图是分析其他曲线图的工具,要求学生能从点、线段等绝度熟练掌握其生理作用解读:①A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②AB段,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③B 点时,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④BC段及C点以后,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

拓展曲线图:(1)植物一昼夜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春末盛夏图2图3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解读:图2是春末植物一昼夜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B 点开始有光照,F 点光照消失,C 、E 点时的光照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没有“午休现象”。

图3是盛夏植物一昼夜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B 点开始有光照,H 点光照消失,C 、G 点时的光照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DEF 为“午休现象”。

(2)植物一昼夜引起玻璃钟罩内CO2浓度变化的坐标曲线解读:图4显示植物一昼夜引起玻璃钟罩内CO2浓度变化,B 点、C 点对应光补偿点时刻,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该曲线反映植物一昼夜有有机物积累。

3、装置图分析将某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装置设计情况如下图所示(注:装置的烧杯中放入NaHCO3缓冲溶液可维持装置中的CO2浓度):解读:①若有色液滴右移,说明光照较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释放O2使瓶内气压增大;②若有色液滴左移,说明光照较弱,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吸收O2使瓶内气压减小;③若有色液滴不移动,说明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O2量等于吸收的O2量,瓶内气压不变。

4、柱形图分析如图9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 、b 、c 、d 时(其他条件不变且适宜),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体积变化。

光合与呼吸曲线图.ppt

光合与呼吸曲线图.ppt
BC时间段:随着光照逐渐增强,叶绿体中产生ATP 和NADPH逐渐增加,三碳化合物不断被还原成五碳化合 物,五碳化合物含量逐渐增加。
CD时间段:由于发生“午休”现象,部分气孔关闭, CO2进入减少,五碳化合物固定合成三碳化合物减少, 含量最高。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DE时间段:关闭的气孔逐渐张开,CO2进入增加, 五碳化合物固定生成三碳化合物合成增加,五碳化合物 含量减少。
CD时间段:由于发生“午休”现象,部分气孔关闭, CO2进入减少,三碳化合物合成减少,含量最低。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DE时间段:关闭的气孔逐渐张开,CO2进入增加,三 碳化合物合成增加,含量增加。
EF时间段:随着光照逐渐减弱,叶绿体中产生ATP和 NADPH逐渐减少,三碳化合物被还消耗的越来越少,含量 逐渐增加。
生物
图1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曲线的各点含义及形成原因分析 a点:凌晨3时~4时,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CO2 释放减少; b点:上午6时左右,太阳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c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c点:上午7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ce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d点: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 e点:下午6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ef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fg段;太阳落山,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 12 讲 中相关曲线的拓展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高频考点突破

光合作用兼谈呼吸作用(共8张PPT)

光合作用兼谈呼吸作用(共8张PPT)
• C H O +O →CO +H O+ATP(能量) 由光合作用的總反應是看出,植物行光合作用時的必要條件包括:水、二氧化碳、光和葉綠素。
廣義的呼吸作用則6 包括1所2有能6量物質(醣2類、蛋白質和2脂質)分2解釋放能量的過程。
• 廣義的呼吸作用則包括所有能量物質(醣類、蛋白質 由光合作用的總反應是看出,植物行光合作用時的必要條件包括:水、二氧化碳、光和葉綠素。







由光合作用的總反應是看出,植物行光合作用時的必要條件包括:水、二氧化碳、光和葉綠素。 從呼吸作用看光合作用的生物價值 C6H12O6+O2→CO2+H2O+ATP(能量) 從呼吸作用看光合作用的生物價值 人的肌肉細胞則在缺氧狀態下,將葡萄糖分解成乳酸─有此一說:乳酸堆積造成肌肉疲勞與痠痛。 從呼吸作用看光合作用的生物價值 無機世界與有機世界的橋樑 另一種呼吸作用則是無氧呼吸(發酵作用),如酵母菌在無氧時,葡萄糖會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並釋放些許能量。 光合作用需要光線才能進行,但呼吸作用是能量的供給者,只要生物活著,隨時都要進行 廣義的呼吸作用則包括所有能量物質(醣類、蛋白質和脂質)分解釋放能量的過程。 能量傳遞:呼吸作用使生物可以將葡萄糖的能量釋放並加以利用,故由此可知光合作用等於是地球上生物間接利用太陽能的傳遞者。
由光合作• 用的由總反光應是合看出作,用植物的行光總合作反用時應的必是要看條件出包括,:水植、二物氧化行碳光、光合和葉作綠素用。 時的必要條件包括: 水、二氧化碳、光和葉綠素。實驗可以根據不同的設計,檢驗這 廣義的呼吸作用則包括所有能量物質(醣類、蛋白質和脂質)分解釋放能量的過程。
另一種呼吸作用則是無氧呼吸(發酵作用),如酵母菌在無氧時,葡萄糖會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並釋放些許能量。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PPT课件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PPT课件

2021
11
三. 细胞呼吸的意义和应用
1.为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 释放能量
热能散失或维持体温恒定
转移储存于ATP(水解后释放能量用于细胞分裂、 矿质吸收、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等生命活动)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呼吸过程产生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以通过氨基转换 作用合成丙氨酸,也可以在肝脏中合成肝糖元或者葡萄糖等。
2021
12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则说明酵母 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酵 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 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假设装置一、二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C6H12O6
细胞质基质
①酶 能
4[H]
2丙酮酸




2C2H5OH(酒精)+2CO2
2C3H6O3
(乳酸)
2021
线粒体
9
总反应式
(酒精发酵)
(1)高等植物(水稻、苹果等)和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2CO2 + 能量
例外:马铃薯块茎和甜菜块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2021
27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 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 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 ④ (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 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 ⑤ 这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图解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图解

总结: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哪些?(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强度也随着加强;但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

(2)、温度:温度可以通过影响暗反应的酶促反应来影响光合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提高,光合作用加强;温度过高时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3)、O 2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适当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光合作用加强。

但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光合作用不再增强。

(4)水分: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

水分还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 2进入植物体内。

(5)矿质元素:如Mg 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N 是光合酶的组成成分,P 是ATP 分子的组成成分等等 。

二、影响植物呼吸速率的因素及相关曲线 1.内部因素(1)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在开花期呼吸速率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

(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2.环境因素(1)温度 呼吸作用在最适温度(25℃~35℃)时最强;超过最适温度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呼吸受抑制;低于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呼吸受抑制。

(2)O2的浓度 O2浓度直接影响呼吸作用的性质。

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下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3)CO2浓度 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

三、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从反应式上追踪元素的来龙去脉 ①光合作用总反应式:②有氧呼吸反应式:2.从具体过程中寻找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四、呼吸作用知识在生产实践及生活中的应用,(1)作物栽培措施,都是为保证根的正常细胞呼吸。

(2)粮油种子的储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处于风干状态,使细胞呼吸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消耗。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曲线图形分析微课精品课件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曲线图形分析微课精品课件
第三看: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上升、平缓、 转折)。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 (即析线)
二氧化碳的供应对光合效率的影响
CO2吸收量
O
CO2饱和点
当CO2浓度过小时,植 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O2浓度增大时,光合 作用直线上升。
到达一定范围后,光合 强度即不再增加(CO2 饱和点)。
CO2含量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曲线图形分析
一、识图:
识图的关键是是三看——识标、明点、析线:
第一看:理解坐标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 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 识点。(即识标)
第二看:曲线中的特殊点(起点、顶点、转折点、 终点、交叉点、平衡点等)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 影响这些点的主要因素及限制因素等。(即明点)
葡萄糖的“制造”、“生产”、“合成”、“生成”、“产生”
总光合量
葡萄糖的“积累”、“净生产量”
净光合量 二氧化碳的“减少量”或氧气的“增加量”净光合量
“黑暗或夜晚”呼吸量
“光照或白天” 既有光合又有呼吸
下图是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仪器。在密闭小室内放有一片 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缓冲液用以调节小室内CO2 的量,使其浓度保持在0.03%。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 根据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距离测得。
表示),测定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
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
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加,a点右移,b点右移
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加,a点左移,b点右移
补偿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如果下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
分析预测的结果:
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 (3)将这两只试管放在日光灯下.照光一段时间。 结果: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上浮,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曲线图的分析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曲线图的分析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曲线图归纳总结一、影响关合速率的环境因素: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1)图中纵坐标代表总(实际或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还是净光合作用速率?光合总产量和光合净产量常用的判定方法:总(实际或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①表观①表观((净)光合速率通常用O 2的表观释放量、CO 2的表观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来表示。

或有机物积累量来表示。

②总②总 ( ( (实际或真正实际或真正实际或真正))光合速率通常用O 2产生量、产生量、CO CO 2固定量或有机物制造(合成)量来表示。

机物制造(合成)量来表示。

③呼吸速率只能在黑暗条件下测定。

通常用黑暗中CO 2释放量、O 2吸收量或有机物消耗量来表示。

吸收量或有机物消耗量来表示。

本图纵坐标代表的是净光合速率。

本图纵坐标代表的是净光合速率。

(2)相关的点和线段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如何?A 点:A 点时光照强度为0,光合作用速率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由此点获得的信息是:呼吸速率为OA 的绝对值,因此净光合速率为负值。

B 点:实际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者处于动态衡),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

表现为既不释放CO 2也不吸收CO 2,此点为光合作用补偿点。

C 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

此点对应的M 点为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CM )时所对应的最低光照强度,此光照强度为光合作用饱和点。

AB 段:此时光照较弱,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 2除了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剩余,表现为向外界释放CO 2。

总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因此净光合速率为负值。

BC 段:此时光照较强,,呼吸产生的CO 2不够光合作用所用,表现为从外界吸收CO 2。

总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净光合速率为正值。

AC 段: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加。

CD 段: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赏析》专题1、从细胞器的角度分析理解某种状态下,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外气体交换情况如下图所示:解读:①图1表示:黑暗中,只进行细胞呼吸;②图2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③图3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④图4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

2、从物理模型曲线图分析理解图1此图是分析其他曲线图的工具,要求学生能从点、线段等绝度熟练掌握其生理作用解读:①A 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②AB 段,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③B 点时,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④BC 段及C 点以后,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

拓展曲线图:(1)植物一昼夜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解读:图2是春末植物一昼夜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B 点开始有光照,F 点光照消失,C 、E 点时的光照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没有“午休现象”。

图3是盛夏植物一昼夜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B 点开始有光照,H 点光照消失,C 、G 点时的光照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DEF 为“午休现象”。

(2)植物一昼夜引起玻璃钟罩内CO2浓度变化的坐标曲线 解读:图4显示植物一昼夜引起玻璃钟罩内CO2浓度变化,B 点、C 点对应光补偿点时刻,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该曲线反映植物一昼夜有有机物积累。

3、装置图分析 将某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装置设计情况如下图所示(注:装置的烧杯中放入NaHCO3缓冲溶液可维持装置中的CO2浓度):春末 盛夏 图 2图 3. . .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 玻璃罩内的CO 2浓度 0 24 12 18 6 .. . . A BC D 时间/h 图4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解读:①若有色液滴右移,说明光照较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释放O2使瓶内气压增大;②若有色液滴左移,说明光照较弱,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吸收O2使瓶内气压减小;③若有色液滴不移动,说明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O2量等于吸收的O2量,瓶内气压不变。

4、柱形图分析如图9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其他条件不变且适宜),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体积变化。

图9C解读:O2产生总量是总光合量;CO2释放量不为零,则表示仅进行细胞呼吸或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光照强度为a时,O2产生总量为零,说明只进行细胞呼吸,CO2释放量即单位时间呼吸量(速率)为6。

光照强度为c时,O2产生总量与a时CO2释放量(体积)相等,即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5、表格曲线图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

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000勒克斯、20000勒克斯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下图所示:解读:A图反映的黑暗条件下是10℃、20℃的温度下呼吸作用,B图可以通过纵坐标氧气释放量可知反映的是10℃、20℃的温度下表观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则真正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如在20℃、20000勒克斯下该植物的呼吸速率是1.5mg/h,真正光合速率= 6 mg/h+1.5mg/h=7.5mg/h试题检测:例1、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

请分别指出图一中表示时间的字母与图二中(1)、(2)、(3)、(4)所发生的生理活动相对应的选项是()A.d、e、f、g B.d、c、b、a C.e、g、a、h D.f、c、b、d答案:B解析:分析图二可知:(1)图表示植株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2)图表示植株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3)图表示植株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4)图表示植株无光合作用,只进行细胞呼吸。

b~c段、g~h段植株既进行细胞呼吸又进行光合作用,但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c时、g时植株细胞呼吸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c~g段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

两图对比即可定答案。

2、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如甲、乙、丙、丁所示的四幅图。

除哪幅图外,其余三幅图中“a”点都可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解析】图甲中光照下CO2的吸收量是净光合量,黑暗下CO2的释放量是呼吸量,总光合量是净光合量与呼吸量之和,所以图甲的a 点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两倍。

图乙、丙、丁中的a点都表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答案】 A3、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klx、10k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结果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时间)对以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该叶片①呼吸速度在20℃下是10℃下的2倍②在10℃、5klx 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3mg③在5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多④在20℃、10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是5mg ( )甲图(黑暗条件)乙图(光照条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甲图反映的黑暗条件下是10℃、20℃的温度下呼吸作用,10℃时呼吸速率是0.5mg/h, 20℃呼吸速率是1 mg/h,乙图可以通过纵坐标氧气释放量可知反映的是10℃、20℃的温度下表观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则真正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如在10℃、5kls下该植物真正光合速率= 3mg/h+0.5mg/h=3.5mg/h,同理,10℃、10kls该植物真正光合速率=4.5mg/h, 20℃、在5kls、10 kls下该植物真正光合速率分别是3 mg/h,、7 mg/h。

5kls下10℃、20℃净光合速(积累的有机物)分别是3 mg/h、2 mg/h。

通过上述分析.①③正确,故选C。

4、下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

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并假定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

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_______位置处。

(2)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_____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3)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 。

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了5毫米,其原因。

(4)如果将试管中的CO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值。

解析:(1)CO2因缓冲液的存在,体积保持不变。

气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O2引起的。

当光强在0至2.5之间变化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小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故液滴一直向左移动,当光强度增至2.5千勒克司时,红色液滴才停止向左移动。

(2)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植物1小时净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量为150 mL,同时被自己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量为50 mL,因此产生的气体量为200 mL。

(3)对照实验中,应该放置经过消毒的死叶片,对照实验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距离,是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等)对实验的影响。

(4)如果将试管中的CO2缓冲液改为水,密闭试管中气体的变化量为氧气释放量与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差值。

答案:(1)左侧(2)200 (3)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死叶片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等)对实验的影响(4)二氧化碳释放量与氧气吸收量的差5、下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置于20℃环境中。

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

2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位置X 处。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清水,重复上述实验,20min后,要使水滴维持在位置X处,针筒的容量(需向左/需向右/不需要)调节。

(2)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mL/h。

(3)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在20℃、无光条件下,3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1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处。

则在有光条件下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mL/h。

解析:通过题干信息可知,每小时释放氧气量是(0.6-0.2)×3=1.2 mL/h, 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清水, 重复上述实验,20min后,要使水滴维持在位置X处,则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等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故不需调节。

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浓氢氧化钠溶液,植物在20℃、无光条件下,3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1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处时呼吸速率是0.1×2=0.2 mL/h,则该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4 mL/h、答案:(1)不需要(2)1.2 (3)1.46、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

图乙表示蓝藻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C.图乙中,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和叶绿体D.图乙中,限制a、b、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解析:根据柱形图分析可知,在C点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d时,O2总量是8,则吸收的C O2 也应该是8,而呼吸作用放出的是6,故需从外界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 O2 。

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除线粒体和叶绿体外,还有细胞溶胶。

限制a、b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C点以后光照强度再增大,光合速率不变,这时外界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C O2、温度等。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11 / 11下载文档可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