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小论文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小论文

三国演义小论文

《三国演义》论文《三国演义》无疑是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其中包罗万象,让人目不暇接。

这一学期,我研究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姓氏,得出了一些观点。

(仅限个人观点)一、三国鼎立,罗贯中巧布局众所周知,三国是三国鼎立。

那么罗贯中是如何写出三国鼎立的呢?从统计的姓氏来看,其中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据我统计,在《三国演义》中,姓司马的有14个,姓诸葛的有14个,而姓周的也有14个。

司马懿,诸葛亮和周瑜都是三国时顶尖的政治家,而他们又在三个国,彼此互相争斗。

罗贯中为什么要安排相同数量的司马姓、诸葛姓和周姓出场?是巧合吗?我想是因为他想写出三国鼎立,三国的实力相同。

而魏蜀吴三国的总人数也相差无几,在《三国演义》中,我统计出一共写了1178人,其中群雄(包括吕布,貂蝉,于吉等)有179人,魏国有353人(包括晋国),蜀国298人,吴国324人,还有一些少数名族(孟获等)和仙人(南华老仙、紫虚上人)。

魏蜀吴三国人数竟只差50人,看来罗贯中在布局时非常细心。

二、古今对比,姓氏彰显玄机我们来看一张表格。

相比较不难发现,其中张、刘、王、李、陈、杨在两表中都出现,而曹、孙、韩、马就未出现。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孙是当时吴国王姓,曹是魏国王姓,韩遂和马超也是西凉的太守。

可见三国时期王姓比较吃香,皇室人数较多。

三、姓氏分布,突显三国价值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留给我们什么吗?那是当然的,我只研究了其中一个部分,姓氏分布。

刘姓是现在分布最广的姓氏之一,为什么会导致刘姓如此之多?我们看刘姓的起源(以下摘自刘氏起源)“二是中山靖王刘胜后裔中山刘氏派,这一支刘氏人数众多,但主要分布在南方,以闽粤台地区最多,其次是浙江、江西、两湖、广西、海南、港澳、云贵川,另外在东南亚南洋的刘姓,也以源出中山的客家刘姓居多。

三是长沙定王刘发后裔长沙刘氏派,该派刘氏又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系当年留在长沙国的一支,如安成侯刘苍的后裔,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两省,并辐射到邻近的鄂、川、江浙、两广、云贵等省区;南支则是当年北迁南阳的东汉皇室后裔,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华中、华北、华东地区,另外还辐射到朝鲜、日本等国。

3国演义作文5篇

3国演义作文5篇

3国演义作文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总结、应急预案、实习心得、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summaries, emergency plans, internship experiences, document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3国演义作文5篇提到写作文,很多人就会觉得头大,作文是一种培养观察力和细节把握能力的方法,它要求我们用心去观察和思考,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3国演义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国演义作文(15篇)

三国演义作文(15篇)

三国演义作文(15篇)三国演义作文(15篇)三国演义作文1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人马纷纷起义,一个英雄辈出的蚮即将爆发!黄巾之乱,使汉朝对天下的统治更是徒有其名。

当时影响天下的是几大军:厂原军、何维军、董卓军,使天下……但这时三个人的桃园结义,使历史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

精彩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战争风云,这也是我喜欢《三国演义》的'一个原因。

在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珍是诸葛亮,尤其是他的智慧与重情重义的性格。

他帮助刘备攻打曹操,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还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把周瑜给气死了!最让人感动的是,在白帝城,刘备临终托孤,他说:刘禅无能,您可帮就帮,不可帮你就自立为王。

但诸葛亮却没有自立为王,而是继续帮助刘禅。

诸葛亮又七擒孟获,成功收服南部少数民族,只是后来因为劳累而去了。

可怜的他,如果不是帮助刘禅,就可能夺天下,可能就不会因劳累而去了。

我喜欢诸葛亮,他为了帮人而去了,也完成了刘备的心愿。

我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智慧、有爱心、重情义、伟大的人。

三国演义作文2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读的书也越来越多。

当我再次翻开《三国演义》的时候,里面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求贤若渴的刘备、雄才大略的诸葛亮、粗中有细的张飞、生性多疑的曹操、心胸狭窄的周瑜……这些人物都是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在民间传说和陈寿的《三国志》的基础上,经过精心整理、编排而创作的。

《三国演义》讲的是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到三国归一,由司马炎统一中国结束近 100 年的历史变迁。

书中最著名的'几个故事要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火烧赤壁、关羽刮骨疗伤、诸葛亮空城计吓跑司马懿……《三国演义》中人物斗智斗勇,双方战术战况有祥有略,它把人物的性格,神态都写得清清楚楚。

《三国演义》以弘扬民心为立国之本,人才为兴邦之本,战略为成败之本。

因此,作品在雄浑的格调中弥漫与渗透着是一种深深的历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浅析《三国演义》思想论文

浅析《三国演义》思想论文

浅析《三国演义》思想论文1000字《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三国时代历史的长篇小说,在描绘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本文将从人性、道德、政治等方面对《三国演义》的思想进行分析。

一、人性观在《三国演义》中,人性被描绘为复杂多面的。

有些人本性善良,如刘备、关羽、张飞;而有些人则本性残忍,如吕布、孙策等。

但是,小说中还有很多角色在经历了困境、遭遇磨难后,个性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曹操开始是一个英俊、有理想的青年才俊,但在磨难中逐渐变得残忍暴戾,最终走上了独裁者的道路。

这说明《三国演义》中的人性观是承认人性的复杂性和变化性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道德观在《三国演义》中,道德观被树立为一种精神追求。

例如,刘备就一直坚持高尚的道德标准,比如“以德服人”、“天下为公”等,这也是他争取民心的一大法宝。

相比之下,曹操则常常逆天而行,对待同室操戈、忘恩负义等行为视而不见。

因此,小说传达的道德观是认为道德是人类追求永恒、良善和正义的基石,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标准。

三、政治观在《三国演义》中,政治斗争是最为重要的争夺方式之一。

各种政治派别之间相互争斗,因此,政治观念在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曹操和刘备的政治意识深入人心。

在政治观念上,曹操认为读书人应该起到领导作用,只有通过认真研究并遵守律法,才能维持政治稳定。

相对而言,刘备则认为,政治稳定是通过人民的支持、参与和共享,才能实现。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政治观念是重视权力的平衡和公正,而依靠民主的方式达成共识是最为理想的路径。

综上所述,通过对《三国演义》的人性观、道德观和政治观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部小说从各个角度出发,阐释了三国时代人性、道德、政治等众多方面的含义,也传达了一种人文的、和谐的价值观,具有很高的思想意义和历史价值。

古典文学三国演义博士议论文(精选5篇)

古典文学三国演义博士议论文(精选5篇)

古典文学三国演义博士议论文(精选5篇)古典文学三国演义博士议论文(精选5篇)《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亦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作者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各位。

古典文学三国演义博士议论文精选篇1相信大家都认识诸葛亮吧,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人,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他是为刘备出谋划策的军师。

他料事如神,在每回故事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相信大家都迫不及待了吧。

现在,我们便可以怀着神圣而崇高的心情翻开这本历史悠远的书了。

刚翻开书,便看见开头那神圣的名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也肯定了我看这本书的心态。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的历史小说。

作者罗贯中以自己机智的思想,把每个人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容许更多夸张、虚构、无中生有,化不可能为可能,几乎可以说是使作者得到解放,从必然王国走到自由王国。

大家肯定还记得《草船借箭》的故事吧。

对,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秘计黄盖受刑”。

周瑜欲害诸葛亮,故意让诸葛亮在三日内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算定三日后有大雾,乘草船带鲁肃前去曹营水寨,曹操下令放箭,十万支箭全部射在了草船上。

黄盖为了周瑜火攻之计成功,决定用苦肉计骗过曹营细作,然后前去诈降。

这一回我看了有好多次,可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觉,每次看都记忆犹新,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使我感受深刻:周瑜是那样的小心眼,是那样嫉妒诸葛亮;而诸葛亮却那样的镇定自若,神机妙算,面对周瑜的刁难,他只是机智的面对,连鲁肃也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才干和正直。

这也正是我喜欢诸葛亮的原因,这也正是我以诸葛亮为榜样的原因,了解了诸葛亮,也使我真正体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深刻的含义。

在赤壁决战中,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

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

三国演义论文

三国演义论文

三国演义论文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小说以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为背景,主要书写了蜀、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战争以及三国英雄的故事。

小说塑造了许多精彩的角色形象,描绘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政治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三国演义》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和影响。

一、历史意义《三国演义》作为文学作品,不仅提供了对于三国时期历史事件的再现,更是对于历史的诠释和解读。

小说中的角色和情节虽然有时候与历史有所出入,但是却能够展现出那个时代的政治、道德和社会状况。

由于小说的广泛流传,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他们往往通过《三国演义》了解并认识中国古代历史。

同时,小说的英雄形象也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内涵1.忠诚与智慧:《三国演义》中的许多英雄形象都表现出忠诚和智慧的双重品质。

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忠诚的仁心,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智者。

而刘备、张飞、关羽等人则是忠诚勇敢的代表。

这些形象给了人们对于忠诚和智慧的正面价值观念。

2.义薄云天:小说中不乏英雄人物以身孤身立义的精神。

例如在赤壁之战中,刘备、孙权联手对抗曹操,体现了义字当头的精神追求。

这种价值观念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传承,成为一种普遍的道德标准。

3.智谋与策略:小说中的角色们经常使用智谋和策略来应对复杂的政治局势和战争。

诸葛亮的七擒孟获、空城计等等,曹操的火烧赤壁等等,这些智谋和策略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也为后来的军事战略发展提供了借鉴。

三、对于艺术的贡献《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在艺术方面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小说的情节丰富多样、扣人心弦,并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使得小说充满着生动的艺术魅力。

1. 角色形象塑造:小说中的角色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例如刘备的仁义、诸葛亮的智慧、曹操的权谋等等,这些形象都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形象,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2. 情节布局:小说中的情节紧凑有趣,曲折离奇,适合戏剧性的表现。

三国演义毕业论文

三国演义毕业论文

三国演义毕业论文《三国演义》是一部经典的历史小说,描绘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

本文通过对小说的分析和探讨,探讨了小说对历史、文化的贡献,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三国演义》对历史的贡献1. 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三国演义》对于编年史传记之类的历史著作来说,更注重人物塑造和历史事件的生动描绘。

由于后人难以真实还原当时的局势和情况,所以对于历史事件的描述有时候会稍微夸张,但是依然是我们了解三国历史的主要途径。

在小说中,作者详细描写了蜀汉、东吴和魏国三方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生活,能够清晰地展现出当时的历史局面。

2. 形成各种历史文化现象《三国演义》不仅提供了历史事件,同时还在小说中描绘了许多各种文化事件,如装饰艺术,生产技术,饮食习惯和娱乐活动等。

这些文化事件传承至今,对后世的文化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塑造历史眼光和价值观《三国演义》塑造了一系列符合当时的道德价值观念的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板等等。

这些形象广为流传,成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三国演义》注重良心感化,通过展现人物命运和行为,呼吁人们重视道德和正义。

二、《三国演义》对现代社会的启示1. 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三国演义》提到了许多有关成才成功的故事,如刘备一开始是一个孤独的青年,但是由于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和智慧,成就了一番大业。

这对于现代青年来说,就像是一个绝佳的榜样。

同时,小说中也通过人物塑造来告诉读者,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卑不亢,坚定前行,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关键。

2. 推崇正义《三国演义》中关羽和张飞的形象,就表现出了维护正义和捍卫信仰的精神。

这种精神通过当时的社会持续传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成为许多现代人心中的精神楷模。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注重价值观的培养,推崇正义,维护道德,目睹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3. 相信人类的进步《三国演义》中不乏许多士人和治国名臣的形象,他们的出现反映了人类社会智慧的谦虚和创新精神。

高三作文三国800字议论文五篇

高三作文三国800字议论文五篇

高三作文三国800字议论文五篇高三作文三国800字议论文1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历史巨著,每个人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得视其中的某个人物为自己所欣赏得人,我也不例外。

一,我欣赏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在诸葛亮跟随刘备以后的每次战役当中,诸葛亮都是周密计划,没有瑕疵的。

突出的特点就是机智、谨慎、灵巧。

可以说,诸葛亮这三个特点是我非常欣赏的。

他没有胆怯去回避问题,每次大战来临都是尽心尽力思考、谋算,如此才为刘备集团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二,我敬重诸葛亮的忠孝诚实。

诸葛亮并不是一个懦弱的人,完全有权谋实力,然而他受刘备知遇之恩,从来不忘。

受刘备托孤之重,即使知道单凭蜀国之力进军中原难度太大,也呕心沥血,拼命为了兑现诺言而竭力奉行。

并且诸葛亮一直对刘备忠心耿耿,没有去做那种篡权逆上的行为。

三,欣赏诸葛亮的洒脱与安逸。

现如今的社会很多人都是心浮气躁的,好像没有成就一番事业就屈才丢脸一样,就巴不得每一分钟都是忙碌的,可以挣钱的。

其实通过了解诸葛亮,我们才会发现,原来人一生当中未必需要时时刻刻都这么干着急,瞎折腾。

诸葛亮尽管学富五车,然而学成以后也不过是安卧隆中,每天闲云野鹤,到了刘备登门求贤,真正有需要施展才华的.时候再出山。

而诸葛亮就是这么一个能够闲得住、耐得住的人,这点就很值得欣赏。

当然,我知道人无完人,然而我总是希望看到诸葛亮的优点,学习优点是对我们有益的。

以上三点就是我视诸葛亮为心中三国英雄的原因了。

高三作文三国800字议论文2历史的长卷中,有许多英雄,但在我的心中,只有一位英雄,那就是三国英雄“曹操”。

曹操是一名军事家。

他军事才能突出,代表战争是“官渡之战”。

他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下,开动脑筋,听取了故友许攸的建议,把袁军的粮库——鸟巢烧毁。

曹操用了六万军消灭了袁绍七十万大军,在中华上下的历史长卷中,又创建了一个以少胜多的传奇战绩。

曹操的军队,军规军纪都很严格,各个将领更是以身作则。

有一次,曹操的马受到了惊吓,不小心踩了田间农田中的小麦,非常悲伤,要杀头谢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论文
《三国演义》无疑是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其中包罗万象,让人目不暇接。

这一学期,我研究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姓氏,得出了一些观点。

(仅限个人观点)
一、三国鼎立,罗贯中巧布局
众所周知,三国是三国鼎立。

那么罗贯中是如何写出三国鼎立的呢?从统计的姓氏来看,其中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据我统计,在《三国演义》中,姓司马的有14个,姓诸葛的有14个,而姓周的也有14个。

司马懿,诸葛亮和周瑜都是三国时顶尖的政治家,而他们又在三个国,彼此互相争斗。

罗贯中为什么要安排相同数量的司马姓、诸葛姓和周姓出场?是巧合吗?我想是因为他想写出三国鼎立,三国的实力相同。

而魏蜀吴三国的总人数也相差无几,在《三国演义》中,我统计出一共写了1178人,其中群雄(包括吕布,貂蝉,于吉等)有179人,魏国有353人(包括晋国),蜀国298人,吴国324人,还有一些少数名族(孟获等)和仙人(南华老仙、紫虚上人)。

魏蜀吴三国人数竟只差50人,看来罗贯中在布局时非常细心。

二、古今对比,姓氏彰显玄机
我们来看一张表格。

相比较不难发现,其中张、刘、王、李、陈、杨在两表中都出现,而曹、孙、韩、马就未出现。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孙是当时吴国王姓,曹是魏国王姓,韩遂和马超也是西凉的太守。

可见三国时期王姓比较吃香,皇室人数较多。

三、姓氏分布,突显三国价值
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留给我们什么吗?那是当然的,我只研究了其中一个部分,姓氏分布。

刘姓是现在分布最广的姓氏之一,为什么会导致刘姓如此之多?我们看刘姓的起源(以下摘自刘氏起源)
“二是中山靖王刘胜后裔中山刘氏派,这一支刘氏人数众多,但主要分布在南方,以闽粤台地区最多,其次是浙江、江西、两湖、广西、海南、港澳、云贵川,另外在东南亚南洋的刘
姓,也以源出中山的客家刘姓居多。

三是长沙定王刘发后裔长沙刘氏派,该派刘氏又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系当年留在长沙国的一支,如安成侯刘苍的后裔,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两省,并辐射到邻近的鄂、川、江浙、两广、云贵等省区;南支则是当年北迁南阳的东汉皇室后裔,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华中、华北、华东地区,另外还辐射到朝鲜、日本等国。


中山靖王刘胜正是刘备的长辈,可见当时刘备东奔西走,也留下了刘式的种子。

而长沙定王刘发是刘备的远房亲戚。

可见刘备对刘姓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总结:《三国演义》真的非常好看。

每读一遍,感觉就会不一样。

不仅仅要看表面的故事情节,还要研究作者罗贯中背后所要告诉我们的东西,研究作者的用意。

《三国演义》是一本值得我们一辈子读的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