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常用公式(面积及体积)

合集下载

预算计算方法

预算计算方法

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3、注意事项(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

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

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

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

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工程量计算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它涉及到对工程项目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进行量化计算和估算。

基础部分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建筑规范,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公式进行计算。

下面是一些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的常用规则和公式。

1.矩形基础的体积计算公式:矩形基础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长×宽2.圆形基础的体积计算公式:圆形基础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π×半径²3.长方形地基的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地基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长×宽4.圆形地基的体积计算公式:圆形地基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π×半径²5.长方形柱状墩的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柱状墩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长×宽6.圆形柱状墩的体积计算公式:圆形柱状墩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π×半径²7.梁的体积计算公式:梁的体积=截面积×长度截面积=底宽×底宽8.钢筋混凝土柱的体积计算公式:钢筋混凝土柱的体积=截面积×长度截面积=(底宽-顶宽)×(底宽+顶宽)/29.单层砖墙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单层砖墙的表面积=长度×高度面积=2×(长度+高度)×厚度10.单层砖墙的砌筑砖数计算公式:单层砖墙的砌筑砖数=砖长方向的长度/砖的长度×砖宽方向的长度/砖的宽度11.瓦片的使用量计算公式:瓦片的使用量=屋顶的面积/单片瓦片的面积12.柱子的体积计算公式:柱子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π×半径²13.混凝土地梁的体积计算公式:混凝土地梁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底宽×底宽14.钢筋混凝土梁的体积计算公式:钢筋混凝土梁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底宽-顶宽)×(底宽+顶宽)/215.方形井筒的体积计算公式:方形井筒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边长×边长这些是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的一些常用规则和公式,它们可以用于计算和估算基础部分工程所需资源的量化值,帮助工程项目进行预算和规划。

造价工程量必备计算规则及公式大全

造价工程量必备计算规则及公式大全

造价工程量必备计算规则及公式大全1.工程量计算的基本规则:-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计算。

-严格按照计量单位进行计算。

-对材料、设备和人工进行分类计算。

-对同一工程项目的不同部分进行分组计算。

-考虑工程的复杂性、难度和特殊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2.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墙体面积计算:墙体面积=长度×高度-地面面积计算:地面面积=长度×宽度-梁的体积计算:梁的体积=长度×宽度×高度-柱的体积计算:柱的体积=面积×高度-楼板面积计算:楼板面积=长度×宽度-钢筋用量计算:钢筋用量=钢筋长度×数量3.安装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管道长度计算:管道长度=管道曲线长度+管道直线长度-电缆长度计算:电缆长度=线路长度+弯曲长度-管件用量计算:管件用量=管件数量×单位长度-设备用量计算:设备用量=设备数量×单位容量4.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土方计算公式:土方量=(开挖面积×深度)-(填方面积×深度)-开挖量计算:开挖量=长度×宽度×深度-填方量计算:填方量=长度×宽度×深度5.道路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路面面积计算:路面面积=路面长度×路面宽度-路基用量计算:路基用量=路基面积×厚度6.给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水管长度计算:水管长度=直线距离+弯头长度-管件用量计算:管件用量=管件数量×单位长度-管道用量计算:管道用量=管道长度×管道直径7.结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柱子用量计算:柱子用量=柱子面积×高度-梁的用量计算:梁的用量=梁的长度×宽度×高度-标准砖用量计算:标准砖用量=墙体面积/砖的面积以上是造价工程量计算的一些基本规则和相关公式。

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适当修正。

计算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和公式

计算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和公式

计算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和公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计算面积和体积是常见的数学问题,涉及到物体的大小、形状以及测量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计算面积和体积的不同方法和常用公式,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计算面积的方法和公式1. 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长度和宽度来计算,其公式为:面积 = 长度 ×宽度例如,一个长为5米,宽为3米的矩形的面积为:面积 = 5米 × 3米 = 15平方米。

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可以通过底边和高来计算,其公式为:面积 = 1/2 ×底边 ×高例如,一个底边长为6米,高为4米的三角形的面积为:面积 = 1/2 × 6米 × 4米 = 12平方米。

3. 圆的面积计算圆的面积计算需要使用半径,其公式为:面积= π × 半径的平方其中,π是一个近似值,约为3.14159。

例如,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的面积为:面积 = 3.14159 × 5米 × 5米= 78.53975平方米。

4. 梯形的面积计算梯形的面积计算需要使用上底、下底和高,其公式为:面积 = 1/2 × (上底 + 下底) ×高例如,一个上底为3米,下底为7米,高为4米的梯形的面积为:面积 = 1/2 × (3米 + 7米) × 4米 = 20平方米。

二、计算体积的方法和公式1. 立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立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边长、长度、宽度和高度来计算,其公式为:体积 = 长度 ×宽度 ×高度例如,一个边长为5米的立方体的体积为:体积 = 5米 × 5米 × 5米= 125立方米。

2.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计算需要使用底面积和高,其公式为:体积 = 底面积 ×高底面积可以通过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得出。

预算常用公式

预算常用公式
物料堆体和计算
图形
计算办法
V=[ab-H/ tgα(a+b-4H/3 tgα)]
α—物料自然堆积角
a=2H/ tgα
V=aH/6(3b-a)
V0(延米体积)=H²/ tgα+bH-b ²/4tgα
S1=2πRh
空心直圆柱:
V=πh(R²-r²)=2πpth
S=2π(R+r)h+2π(R²-r²)
S1=2π(R+r)h
GO=h/2
斜截直圆柱
h1—最小高度
h2—最大高度
r—底面半径
V=πr²·(h1+h2)/2
S=πr+(h1+h2)+πr²·(1+1/cosα)
S1=πr (h1+h2)
GO=(h1+h2)/4+
h—底面间的距离
a—一个组合梯形的面积
n—组合梯形个数
V=1/3h(F1+F2+√F1F2)
S=na+F1+F2
S1=na
GO=h/4·
(F1+2√F1F2+3F2)/
F1+√F1F2+F2
圆柱和空心圆柱(管)
R—外半径
r—内半径
t—柱壁厚度
p—平均半径
S1—内外侧面积
圆柱:
V=πR²·h
S=2πRh+2πR²
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图形
尺寸符号
体积(V)底面积(F)表面积(S)侧表面积(S1)
重心(G)
正方体
a—棱
d—对角线
S—表面积
S1—侧表面积
V=a3
S=6a²

概预算常用公式

概预算常用公式

概预算常用公式1、每立方米砖砌体主要材料净用量(1)计算标准砖净用量A=2*K/墙厚*(砖长+灰缝)*(砖厚+灰缝)简化公式为A=126.984K/墙厚。

K为以砖长倍数表示的墙厚。

规定灰缝厚度为0.01米(2)计算砂浆净用量。

B=1-每块标准砖体积*A简化公式为B=1—0.0014628A。

每块标准砖体积=长*宽*厚=0.24*0.115*0.053=0.00146282、钢材的规格重量计算简化如下:(1)圆钢每延长米重量(kg)=1/4*3.1415*L*D*d*d=1/4*3.1415*1000*0.00000785*d*d=0.00617*d*d圆钢长L=1000mm=1m…钢材比重D=7.85吨/立方米=0.00000785kg/立方毫米,d 为圆钢直径(2)钢板每平方米规格重量(kg)=a*a*d*D=1000*1000*d*0.00000785式中:a为正方形钢板边长,1000mm,D钢材比重,0.00000785kg/立方毫米,d为钢板厚度(mm)3、钢材(钢板)理论重量计算公式(1)圆钢(kg/m)=0.00617*直径*直径(2)方钢(kg/m)=0.00785*边宽*边宽(3)六角钢(kg/m)=0.0068*对边距*对边距(4)扁钢(kg/m)=0.00785*边宽*厚(5)等边角钢(kg/m)=0.00795*边宽*(2*边宽—边厚)(6)不等边角钢(kg/m)=0.00795*边宽*(长边宽+短边宽—边厚)(7)工字钢a型(kg/m)=0.00785*腹厚*(高+3.34(腿宽—腹厚))工字钢b型(kg/m) =0.00785*腹厚*(高+2.65(腿宽—腹厚))工字钢c型(kg/m) =0.00785*腹厚*(高+2.26(腿宽—腹厚))(8)槽钢a 型(kg/m) =0.00785*腹厚*(高+3.26(腿宽—腹厚))槽钢b型(kg/m) =0.00785*腹厚*(高+2.44(腿宽—腹厚))槽钢c型(kg/m) =0.00785*腹厚*(高+2.44(腿宽—腹厚))(9)钢管(kg/m)=0.2466*壁厚*(外径—壁厚)(10)钢板(kg/m)=7.85*板厚4、计算圆面积=1/4*3.1415*R*R=0.785*R*RR为圆直径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建筑造价常用公式

建筑造价常用公式

建筑造价常用公式建筑造价是指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全部费用,包括土地购置费、设计费、建筑材料费、施工费、设备费、安装费、监理费等。

为了估算和控制建筑造价,通常会采用一些公式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建筑造价计算公式。

1.建筑面积与造价的关系:建筑面积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可以通过建筑面积估算建筑造价。

一般来说,建筑造价与建筑面积呈正比关系,即建筑造价=建筑面积×单位造价。

其中单位造价是指每平米建筑面积所需要的费用。

2.建筑造价与体积的关系:建筑体积是另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可以通过建筑体积估算建筑造价。

一般来说,建筑造价与建筑体积呈正比关系,即建筑造价=建筑体积×单位体积造价。

其中单位体积造价是指每立方米建筑体积所需要的费用。

3.建筑造价与层数的关系:建筑的层数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可以通过建筑层数估算建筑造价。

一般来说,多层建筑的造价比单层建筑的造价要高,可以根据统计数据得到一个相对比例关系。

4.建筑造价与建筑类型的关系:不同类型的建筑具有不同的造价特点。

例如,住宅建筑的造价一般比商业建筑低,办公建筑的造价一般比医疗建筑高。

可以根据各种建筑类型的统计数据推算不同类型建筑的造价指标。

5.建筑造价与建筑功能的关系:建筑功能也会对造价产生影响。

例如,豪华装修的建筑造价一般比普通装修的建筑高,高档设备的建筑造价一般比普通设备的建筑高。

可以根据不同建筑功能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加权计算。

6.建筑造价与经济因素的关系:建筑造价还受到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

例如,建筑材料价格的波动、劳动力成本的变化、政府政策的调控等都会对建筑造价产生影响。

需要根据宏观经济数据进行调整。

除了以上常用的建筑造价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建筑造价计算方法,如加权平均法、管理费比率法、工程量清单法等。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应用场景和计算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建筑造价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造价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合理的权衡。

完整的预算计算公式

完整的预算计算公式

一套完整预算的公式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3、注意事项(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

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

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

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

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²tg²α/4(h1+h2)
GK=1/2·r²/(h1+h2)·tgα
直圆锥
r—底面半径
h—高
l—母线长
V=1/3πr²h
S1=πr√r²+h²=πrl
l=√r²+h²
S=S1+πr²
GO=h/4
圆台
R﹑r—底面半径
h—高
l—母线
V=πh/3(R²+r²+Rr)
S1=πl(R+r)
l=√(R-r)2+h²
S1=2πRh
空心直圆柱:
V=πh(R²-r²)=2πpth
S=2π(R+r)h+2π(R²-r²)
S1=2π(R+r)h
GO=h/2
斜截直圆柱
h1—最小高度
h2—最大高度
r—底面半径
V=πr²·(h1+h2)/2
S=πr+(h1+h2)+πr²·(1+1/cosα)
S1=πr (h1+h2)
GO=(h1+h2)/4+
h—底面间的距离
a—一个组合梯形的面积
n—组合梯形个数
V=1/3h(F1+F2+√F1F2)
S=na+F1+F2
S1=na
GO=h/4·
(F1+2√F1F2+3F2)/
F1+√F1F2+F2
圆柱和空心圆柱(管)
R—外半径
r—内半径
t—柱壁厚度
p—平均半径
S1—内外侧面积
圆柱:
V=πR²·h
S=2πRh+2πR²
GO=3/4(r-h/2)
球缺
h—球缺的高
r—球缺半径
d—平切圆直径
S曲—曲面面积
S—球缺表面积
V=πr²(r-h/3)
S曲=2πrh=π(d²/4+ h²)
S=πh(4r-h)
d²=4h(2r-h)
GO=3/4·(2r-h) ²/(3r-h)
圆环体
R—球环体平均半径
D—球环体平均直径
r—球环体截面半径
GO=h/2
三棱柱
a﹑b﹑c—边长
h—高
F—底面积
O—底面对角线交点
V=F·h
S=(a+b+c)·h+2F
S1=(a+b+c)·h
GO=h/2
凌锥
f—一个组合三角形的面积
n—组合三角形的个数
O—锥底各对角线的交点
V=1/3F·h
S=n·f+F
S1= n·f
GO=h/4
棱台
F1﹑F2—两平行底面的面积
S=S1+π(R2+r²)
GO=h/4·(R²+2Rr+3 r²)/ R²+Rr+ r²

r—半径
d—直径
V=4/3πr³=πd³/6=0.5236 d³
S=4πr²=πd²
在球心上
球扇形(球契)
r—球半径
d—弓形底圆直径
h—弓形高
V=2/3πr²h=2.0944r²h
S=πr/2(4h+d)=1.57r(4h+d)
d—球环体截面直径
V=2π²R·r²=1/4π²D d²
S=4π²Rr=π²D d=39.478Rr
在环中心上
球带体
R—球半径
r1﹑r2—底面半径
h—腰高
h1—球心O至带底圆心O1的距离
V=πh/b(3r1²+3r2²+h²)
S1=2πRh
S=2πRh+π(r1²+r2²)
GO=h1+h/2
桶形
D—中间断面直径
α—物料自然堆积角
a=2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gα
V=aH/6(3b-a)
V0(延米体积)=H²/ tgα+bH-b ²/4tgα
d—底直径
l—桶高
对于抛物线形桶板:
V=πl/15(2D²+Dd+3/4 d²)
对于圆形桶板:
V=1/12πl/(2D²+ d²)
在轴交点上
椭球体
a﹑b﹑c—半轴
V=4/3πabc
S=2√2·b·√a²+b²
在轴交点上
图形
尺寸符号
体积(V)底面积(F)表面积(S)侧表面积(S1)
重心(G)
交叉圆柱体
r—圆柱半径
l1﹑l—圆柱长
V=πr²(l+l1-2r/3)
在二轴线交点上
梯形体
a﹑b—下底边长
a1﹑b1—上底边长
h—上﹑下底边距离(高)
V= h/6[(2a+a1)b+(2a1+a)b1]
=h/6[ab+(a+a1)(b+b1)+a1b1]
物料堆体和计算
图形
计算办法
V=[ab-H/ tgα(a+b-4H/3 tgα)]
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图形
尺寸符号
体积(V)底面积(F)表面积(S)侧表面积(S1)
重心(G)
正方体
a—棱
d—对角线
S—表面积
S1—侧表面积
V=a3
S=6a²
S1=4a²
在对角线交点上
长方体(棱柱)
a﹑b﹑h—边长
O—底面对角线交点
V=a·b·h
S=2(a·b+a·h+ b·h)
S1=2h(a+b)
d=√a²+b²+h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