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城市功能定位分析
乌鲁木齐片区主要情况和做法

乌鲁木齐片区的主要情况:1.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该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
它位于天山北麓,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2. 乌鲁木齐市的经济以服务业、制造业和能源工业为主,特别是在纺织、化工、建材、食品等领域有着较强的产业基础。
此外,乌鲁木齐市还是该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3. 乌鲁木齐市的人口增长迅速,特别是来自农村地区的人口。
这也导致了城市人口膨胀和城市基础设施的紧张。
4. 乌鲁木齐市的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包括空气质量恶化、水资源短缺、垃圾处理等问题。
为了改善乌鲁木齐片区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做法:1. 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各种功能区,控制城市蔓延。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道路、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
同时,要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环境。
2. 发展绿色经济: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排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3. 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
4. 加强社会治理:建立健全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同时,要关注和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
5. 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鼓励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6. 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
鼓励发展低碳、环保产业,推广绿色消费理念,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乌鲁木齐片区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等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乌鲁木齐片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繁荣、文明、和谐、美丽的城市。
乌鲁木齐城镇规划

于130平方米;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00平方公里以内, 人均建设用地不大于125平方米。 第二节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用地发展方向 城市用地实行“南控、北扩、先两延、后东进"的控制原则。城市南部进行
4、新型工业化战略 利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西转移的契机,依托本地能源资源 优势和商贸服务条件,加快发展出几加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强工业 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使乌鲁木齐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
5、建设“西域名城”战略 注重城市自然环境、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的紧密结合,突出乌鲁木齐 首府城市、天山绿洲城市和多民族聚居城市特点,建设西域名城。构 建与绿洲生态环境相适宜的城市景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继承优秀 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繁荣现代文化,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
2、远期发展目标(2016-2020年)
继续提升乌鲁木齐在国际国内的旅游地位,重点加强面对欧洲、中西亚和港澳台等地的旅 游接待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使旅游业发展为城市优势支柱产业,将乌鲁木齐建设成 为最佳民俗风情的国际旅游名城、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国际旅游名城。
旅游空间布局
依托中心城市和重点旅游城镇,以交通干线为主轴,形成“一心、二轴、八区”的旅游空 间布局。
三、市重点城镇发展规划
中心城区
自治区首府城市和全疆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依托其区位、交通、科研、市场 与产业优势,重点建设成为面向中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跨国区 域联络中心、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基地和外贸出口加工基地。
乌鲁木齐县(驻板房沟乡)
按县驻地不断完善板房沟乡配套设施,适时撤乡设镇,发展旅游服务、行政办公、农产 品加工等功能。
乌鲁木齐北方城规划方案-最新版

乌鲁木齐北方城规划方案背景简介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省会城市,也是新疆最大的城市,其北方城区是该市的发展核心区域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动乌鲁木齐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市政府于近期推出了乌鲁木齐北方城规划方案。
规划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乌鲁木齐市北方城区出现了一些城市规划上的问题,比如道路交通拥堵、地块使用混乱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市政府决定启动乌鲁木齐北方城规划方案,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规划范围乌鲁木齐北方城规划范围包括城市中心区和周边郊区共计约400平方公里,其中90平方公里为城市中心区,310平方公里为郊区。
规划目标乌鲁木齐北方城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打造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绿色、智能、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上,规划方案还要具备以下特点:•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品质;•加强城市功能整合,推动城市功能提升;•强化城市智能化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规划内容城市中心区城市中心区主要包括市区、新市区、老市区等,其主要规划内容包括:1.加强道路交通网络建设规划中将修建一批主干道和副干道,加强道路交通网络的建设,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2.优化城市公共设施布局规划中将优化城市公共设施布局,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同时建设实现多元化、集中化的大型购物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提高市民生活水平。
3.以绿化为主导,提高城市品质规划中将以绿化为主导,重点推进城市园林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提高城市品质。
城市郊区城市郊区分为东郊、南郊、西郊和北郊等。
其主要规划内容包括: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规划中将加强土地利用管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2.加强生态保护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保护生态环境。
3.发展现代农业规划中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提高农民收入。
技术手段为了实现乌鲁木齐北方城规划目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最新乌鲁木齐市市情介绍

乌鲁木齐市市情介绍新疆拥有中国六分之一的国土,乌鲁木齐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地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
行政区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261.9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约260万,其中城市人口就占90%以上。
现辖七区一县,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一个出口加工区。
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2亿元,增长15.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7.1亿元,增长39.2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6亿元,增长15.2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亿元,增长18.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7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251元。
乌鲁木齐市在全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它各项经济指标中占在四分之一以上的比重,人均GDP达4300美元。
在中国西部12个首府、省会城市中,综合竞争实力位居前列,被誉为“中国西部明珠”。
文化独具特色。
新疆古称西域,历史上乌鲁木齐就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荟萃之地,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质,其特点是开放、热情、豪爽和奋进,是中亚地区最具活力的城市。
乌鲁木齐居住着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风情习俗,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观,独特的服饰和赛马、叼羊、姑娘追、达瓦孜表演、阿尔肯弹唱等民族文化活动以及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各族人民,对异国他乡的游客颇具吸引力。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乌鲁木齐市北有准东油田,西有克拉玛依油田,南有塔里木油田,东有吐哈油田,且地处准噶尔储煤带的中部,市辖区内煤炭储量就达100亿吨以上,被称为“油海上的煤船”。
此外还蕴藏丰富的各种有色、稀有的矿产资源。
境内天山冰川和永久性积雪被称为“天然固体水库”。
山区有繁茂的天然森林和天然草场,可利用的野生植物300余种。
光、热和风能资源也极为丰富,有亚洲最大风力发电厂。
乌鲁木齐市新城市规划解读(高铁、地铁、房地产)

“一轴、双核多心、六组团”
一轴:规划连接老城区和三坪新 区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拓展轴。
双核多心:规划在老城区和三坪 新区形成两个综合性的市级公兯 服务中心;规划在高铁新区、西 山新区、红光山片区以及新市区、 米东区和头屯河区构筑多个与业 型公兯服务中心和区级综合服务 中心。 六组团:规划在中心城区范围内 形成六大功能组团。包括三坪新 区功能组团、米东区功能组团、 经开区(头屯河区)功能组团、 高新区(新市区)功能组团、老 城区功能组团、西山新区功能组 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城市规模:
2020年,乌鲁木齐市域人口 50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 口将达到400万人左右,建设 用地控制在500平方公里以内, 人均建设用地125平方米。
“双轴、一城、一区、两群、多点”
“双轴”为沿兮新铁路 和312国道形成主要城镇发
展轴和沿216国道形成次要
城镇发展轴;“一城”即乌 鲁木齐城市及郊区;“一区” 即乌鲁木齐市甘泉堡工业区; “两群”即南山、达坂城两 个城镇组群;“多点”即市 域内其它多个独立工矿和城 镇型居民点。
高速公路环由东绕城和 西绕城高速公路组成, 环绕乌鲁木齐都市区, 长度约为156公里。
东绕城高速 西绕城高速
乌鲁木齐市新区建设工作的情况汇 二、综合交通支撑体系 报 1.道路交通
城市快速系统由两条快 速环线和四条快速放射 线组成。
东绕城高速
西绕城高速
乌鲁木齐市新区建设工作的情况汇 二、综合交通支撑体系 报 1.道路交通
城市轨道规划
1、沿城市南北发展主轴向, 布设1-2条骨干轨道线,覆 盖城市南北主要客运走廊。 2、沿西北轴向,布设1条骨 干线路,连接老城区-高铁 站-西北新区,在城北不主 轴骨干线衔接。 3、沿东北轴向布设1条骨干 线路,连接高铁新区-米东, 在城北不主轴向骨干线衔接。 4、沿东西向布设1-2条补充 线路,连接以上线路未覆盖 的城市功能片区和城市枢纽 节点。
乌鲁木齐市区域分析改

目录1. 乌鲁木齐概况 (1)2. 自然资源分析 (1)2.1土地资源: (1)2.2矿产资源: (1)2.3水资源: (2)2.5植物资源: (2)3. 乌鲁木齐经济状况分析 (2)3.1乌鲁木齐进出口额分析 (2)3.2工业生产值对比 (3)3.3产业结构分析 (4)4. 乌鲁木齐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4)4.1人口数量分析: (4)4.2人口素质分析: (5)5. 优劣势分析 (5)5.1优势分析: (5)5.2劣势分析: (5)5.3机会: (6)6. 总结: (6)乌鲁木齐市区域分析摘要:乌鲁木齐作为西部发展的一颗明珠,正一步一步进入人们的视线,进入世界的视线,此文对乌鲁木齐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做出分析,包括:概况、自然资源、经济状况、历史文化、人口劳动力等5项,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乌鲁木齐的发展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跟发达城市还是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分析出其优势、劣势、环境状况、经济现状等,使之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利用资源。
对乌鲁木齐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调整乌鲁木齐的产业结构,使乌鲁木齐的基础设施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突破性发展。
关键词:乌鲁木齐;经济发展;区域分析1.乌鲁木齐概况新疆拥有中国六分之一的国土,乌鲁木齐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地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
行政区总面积 1.2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235.9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235万,其中城市人口就占90%以上。
在发展经济上乌鲁木齐占有很多的优势。
首先,乌鲁木齐是中国连接中亚地区乃至欧洲的陆路交通枢纽,现已成为中国扩大向西开放、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毗邻中亚各国,是沟通东西商贸的重要枢纽。
乌鲁木齐是规模最大、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强、环境最好的城市,对中亚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
其次乌鲁木齐的旅游业也十分的发达,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天山山脉分布着高山冰雪景观、山地森林景观、草原景观,为游客观光、探险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风情习俗,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观。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人口500万规划层次图一、规划期限和范围(一)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
规划远景至2030年。
(二)规划范围规划区范围即市域范围,总面积平方公里,下辖七区一县。
其中,中心城区总面积1507平方公里,包括安宁渠镇、古牧地镇、铁厂沟镇、芦草沟乡、头屯河农场、三坪农场、五一农场、西山农场、104农场和乌昌路街道办事处。
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人口500万(2) 2011-03-29 10:25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秩名二、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一)城市发展目标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乌鲁木齐市建成:我国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和区域重二、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一)城市发展目标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乌鲁木齐市建成:我国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和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二)城市发展战略(1)促进乌昌与兵地协调发展战略强化乌昌之间、兵地之间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开发、城镇用地布局、产业分工定位、基础设施共建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之间、兵团和地方之间共同协调发展。
(2)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推行低碳理念,走生态、循环型的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依据绿洲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
(3)培育国际商贸中心战略规划进一步加强与中西亚地区的经贸合作、与我国西北各省区的联动和与内地的多种联系,将乌鲁木齐市建成我国面向中西亚重要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
(4)新型工业化战略依托本地能源资源优势和商贸服务条件,加快发展出口加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使乌鲁木齐建设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
乌鲁木齐城市规划

乌鲁木齐城市规划乌鲁木齐是新疆乌鲁木齐市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整个新疆地区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乌鲁木齐的城市规划经历了多次的变革与调整,目前的城市规划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的。
乌鲁木齐的城市规划首先注重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城市规划中强调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注重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公共服务。
在城市规划中,乌鲁木齐注重提供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包括公园、广场、休闲设施等,让市民可以享受到自然的美景和充足的活动空间。
乌鲁木齐的城市规划还注重维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乌鲁木齐充分考虑到了生态保护的问题,遵循“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努力构建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系统。
这主要包括增加绿地覆盖面积、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建筑和交通系统、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通过这些措施,乌鲁木齐可以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同时,乌鲁木齐的城市规划也注重经济发展的需求。
城市规划中规定了乌鲁木齐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产业集中发展。
乌鲁木齐积极推动乌鲁木齐市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重点发展区域的建设,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乌鲁木齐的城市规划还注重交通建设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压力不断增加。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乌鲁木齐在城市规划中加强了公共交通的建设,完善了道路网络,推广了新能源汽车等。
通过这些措施,乌鲁木齐的交通系统更加便捷和高效,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出行环境。
总的来说,乌鲁木齐的城市规划在人民的利益和福祉、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通过这些规划措施的落实,乌鲁木齐将不断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鲁木齐市城市功能定位分析关于《乌鲁木齐市城市功能定位分析》,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要] 本文选取2000~2014年乌鲁木齐市历年统计数据,通过运用Eviews计量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并计算主要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在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也是需要做大做强的优势产业。
以乌鲁木齐区位条件为基础,对服务业内主要行业进行区位熵分析。
指出乌鲁木齐市主要城市功能定位为:区域性商贸中心、交通枢纽中心、金融中心城市。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城市功能;乌鲁木齐;服务业;商贸中心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业西移与中国(新疆)对周边国家优势产业培育研究”(项目编号:14BGJ040)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6年4月13日一、引言城市功能,亦称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内所承担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
城市一般具备三种功能:政治中心功能、经济中心功能和文化中心功能。
由于城市的性质是由城市的基础产业决定的,城市功能是由城市的特殊性质而决定的,因此通常以分析城市主要行业为出发点,并确定城市性质为基础,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功能定位。
确定城市功能定位时,不仅要考虑城市各行业自身的发展潜力和条件,而且也要考虑城市所属区域的内外环境以及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
全面探讨城市性质及其功能定位问题,是切实发挥城市的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乌鲁木齐市区位条件分析良好的区位条件是促进乌鲁木齐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充分发挥乌鲁木齐城市功能和经济辐射作用的前提条件。
从地缘优势来看,乌鲁木齐市经济商业圈可以辐射好几个国家,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对西部地区乃至中西南亚地区都会产生影响。
中亚地区是世界第三大资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区,且多数为我国紧缺矿种。
但是,由于中亚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工业基础薄弱,所以大宗工业品和农副产品都是稀缺的。
所有这些,相对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双方在经济,文化和能源资源等各个方面具有极大互补共赢的机遇。
为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合作、乌鲁木齐适时承接全疆的“五大中心”功能方面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
乌鲁木齐作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城市,目前在疆内的经济辐射面积也很大。
从疆内城市的空间布局来看,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的其他五个城市(石河子、五家渠、昌吉、阜康、吐鲁番)的经济发展都会明显受到中心城市乌鲁木齐的经济辐射作用。
由于整个新疆具有绿洲经济的特点,即各城市分布零散、距离较远,要形成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比较困难。
因此,在对乌鲁木齐进行城市功能定位时,需要注意这些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乌鲁木齐的城市功能和经济辐射作用。
三、乌鲁木齐市城市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乌鲁木齐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
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10亿元,占全疆的27.1%,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955亿元,占全疆的24.3%,比上年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525亿元,占全疆的40.2%,比上年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0亿元,占全疆的46.9%,比上年增长10.3%。
各类经济指数远远领先于全疆平均水平,引领全疆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明显。
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乌鲁木齐由于聚集了区域内各种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其在全疆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聚集性、开放性和枢纽性等显著的特殊性质,所以经济中心功能才能成为乌鲁木齐未来发展的主导功能。
首先,为了简洁探讨第二、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以此来确定乌鲁木齐的经济发展主导优势所在,选取了2000~2014年的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历史样本数据,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以求得第二、第三产业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关联度。
(表1)由于第一产业在乌鲁木齐国内生产总产值中的比重不大、对乌鲁木齐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大,并且处于避免共线性问题,只有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被解释变量和以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将第i年的乌鲁木齐国内生产总值Yi用数学公式可以表达为:Yi=C+β2X2i+β3X3i其中:X2i、X3i分别为第i年的二三产业增加值。
基于表1历年统计数据,通过EViews计量统计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的估计式如下:Yi=2.8523+1.0367X2i+0.9942X3iR2=0.9999 F=3.8587×105其中,R2值接近于1,F统计量和回归系数较为显著,从而可知估计式对总体样本点的拟合度是非常高。
上述模型表明,在乌鲁木齐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性接近。
再利用贡献率计算公式,计算出各年份的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1.0367X2i/Yi)、各年份的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0.9942X3i/Yi),从而得到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图1)从上述结果可知,在2000~2014年期间,各年份乌鲁木齐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都大于第二产业。
尤其是从2010年开始,两者对GDP的贡献率出现分化的趋势,即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呈下降的趋势,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表明近年来,服务业在乌鲁木齐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也是以后要做大做强的优势产业。
四、乌鲁木齐市主要行业的专门化率分析为了进一步探讨城市性质、确定城市未来发展方向,需要分析第三产业内各行业的发展。
以2002~2013年乌鲁木齐第三产业及其各行业的总产值为原始数据,并且根据各行业之间的天然关系以及国际惯例,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简称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与住宿餐饮业合并为商贸业。
这样乌鲁木齐第三产业的结构包括三个主要行业,依次为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
这些行业分别代表城市在交通、商贸、金融等领域的主要作用。
同样用上述方法以第三产业总产值(Y)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交通运输业总产值(X1),商贸业总产值(X2),金融业总产值(X3)为解释变量,可假设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i=C+β1X1i+β2X2i+β3X3i基于2002~2013年乌鲁木齐第三产业总及其主要行业的总产值的原始数据,通过EViews8.0计量统计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的估计式如下:Yi=16.3221+1.6612X1i+3.7691X2i+1.7215X3iR2=0.9979 F=1.2563×103其中,R2值接近于1,统计量和回归系数较为显著,DW值接近于2,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
回归结果表明,在乌鲁木齐市第三产业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与上述三个主要行业紧密联系。
从主要行业来分析,对乌鲁木齐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较大的行业仍然是一些传统的行业,比如交通、贸易,尤其能够代表商贸中心功能的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对第三产业具有更强劲的拉动作用。
而像金融、保险等新兴发展行业的影响力仍然没有发挥充分作用,这与乌鲁木齐的金融中心功能地位不符合,值得关注。
五、乌鲁木齐市服务业内主要行业的区位熵分析区位熵是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运用。
区位熵指标主要是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
其数学表达式为:LQij=在此公式中,LQij就是j地区的i行业在高层次地区的区位熵(本文指乌鲁木齐市对于全疆),Qij为j地区的i产业的相关指标(本文指乌鲁木齐各行业产值);Qj为j地区所有行业的相关指标(本文指乌鲁木齐国内生产总值);Qi指在高层次区域内i行业的相关指标(本文指全疆各行业产值);Q为高层次区域所有产业的相关指标(本文指全疆国内生产总值);LQij为区位商、并根据区位商LQij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
LQij的值越大,则专门化率也越大。
(表2)基于区位熵对乌鲁木齐三次产业及主要行业的专门化率(LQij值)进行测度。
从表2来看,就乌鲁木齐整体而言,第三产业的LQij值是1.61,说明乌鲁木齐第三产业在全疆的专业化优势明显、地位突出,服务业在乌鲁木齐产业构成中服务业具有绝对竞争优势。
主要行业中,除了工业的值小于1之外,其他3个行业的LQij 值都大于1,意味着乌鲁木齐传统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全疆有一定的专业化优势,产业竞争优势凸出。
其中,工业专门化率为0.79,不仅小于1,而且小于第二产业的平均专门化率。
显示乌鲁木齐市工业部门的对外扩散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呈下降趋势,在全疆范围内,乌鲁木齐工业竞争力下降趋势凸显,这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商贸业的专门化率比较高,从历年商贸业LQij 值来看,乌鲁木齐商贸业发展状况令人欣喜;乌鲁木齐的交通运输业对全疆来讲发展基础非常好,其LQij值高达2.21,这与新疆经济地理特征和资源开发产业的运输量有密切关系。
相当大的LQij说明乌鲁木齐交通便捷程度高、通达性好,并具有良好的运输环境。
专门化的交通运输业使乌鲁木齐城市区域成为吸纳商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选址地和集聚地,将乌鲁木齐建成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础;代表高等级服务业行业的金融业LQij 值为1.78,对外服务功能较强。
但是,在服务业内金融业的专门化率不仅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对偏低,而且通过观察历年LQij值,可以发现金融业的历年LQij值具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金融业是城市综合功能提升的有力支撑,目前乌鲁木齐金融业专门化率仍然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提高金融业集聚程度。
六、乌鲁木齐市主要城市功能定位的确立首先,从乌鲁木齐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分析来看,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全市GDP的比重长期以来稳居第一位。
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促进GDP 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和解决就业问题的主渠道。
服务业内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简称)、商业贸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的发展基础好,对整个乌鲁木齐服务业的贡献显著。
长期以来,乌鲁木齐商贸业的地位举足轻重,对乌鲁木齐社会发展的贡献最大的行业――商贸业在服务业内各行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排名中稳居第1位。
目前,商贸业的总体规模和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乌鲁木齐是全疆的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和商贸会展中心。
华凌市场、美居物流园、国际商贸城、亚中机电市场、王家梁陶瓷市场、国际大巴扎等商贸市场都在全疆乃至中亚国家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国-亚欧博览会、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等大型国际商贸会展业的巨大成功,使商贸会展业成为乌鲁木齐服务业新的增长极;地标性的商贸市场的建成、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亚欧国家客商,进而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交往,也进一步提升了乌鲁木齐区域性商贸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