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和太阳历广场简介
日晷的资料

日晷的资料日晷(sundial)是一种古老的时间测量工具,用于根据太阳的位置来确定时间。
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计量工具之一,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更精确的时间测量方式,如钟表和手机,但日晷仍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并被一些人用于装饰和教育用途。
日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时期。
这些古代文明意识到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和其与时间的关系,并发展出了一些简单的测量工具。
最早的日晷通常是用刻有刻度的石块或竖立的石柱来制作的。
后来,人们发现通过设置一根水平杆,根据太阳的投影来测量时间更加准确。
这种方法被称为“杆式日晷”。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晷的设计和形状逐渐改进。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日晷变得更加精致和复杂。
它们通常由青铜或石材制成,形状多样,有时被用作建筑物的一部分。
希腊天文学家伊拉普斯克斯(Eratosthenes)在公元前3世纪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日晷,称为斯库秀斯(scaphé)。
斯库秀斯是一个凹形的半圆形碗,其形状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测量时间。
在中世纪,日晷的设计进一步改进。
人们开始将日晷制作成可调节倾角的样式,以适应不同地理位置和季节。
当时,日晷已经成为教育和科学领域的重要工具。
它们被广泛用于教授天文学、地理学和导航。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现代钟表的使用,日晷渐渐被人们遗忘。
尽管如此,一些人仍然对日晷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感兴趣,并继续制作和收集日晷。
一些艺术家和建筑师将日晷融入到建筑物和公共艺术中,以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和与自然的联系。
制作一个日晷并不复杂。
一个简单的日晷由一个凹形的底座和一个指针组成。
底座上刻有刻度,指针则会投射出太阳的影子以指示时间。
不同的日晷设计适用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季节,因为他们需要考虑到太阳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高度和角度。
尽管日晷不如现代钟表和手机那么精确,但它们依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教育价值。
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太阳的运动和时间的变化。
此外,制作一个日晷也可以成为一种有趣的手工艺品和科学实验。
故宫的日晷详细介绍

故宫的日晷详细介绍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在这座宏伟的宫殿里,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器物,其中最著名的之一就是故宫的日晷。
一、日晷的历史日晷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线来测定时间的仪器,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最早的日晷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当时的日晷是用竹子或木头制成的,形状像一个半圆形,上面刻有刻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晷的制作技术不断发展,形状也越来越多样化。
二、故宫的日晷故宫的日晷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它是由明朝的工匠制作而成,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制作技术。
这个日晷的形状像一个半圆形,上面刻有刻度,可以用来测定时间。
它的材质是青铜,表面镀有金属,非常光亮。
三、日晷的使用方法使用日晷来测定时间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首先,需要将日晷放在一个平坦的地面上,然后将日晷的刻度对准太阳。
当太阳的光线照射到日晷上时,会在刻度上产生一个影子,这个影子的位置就可以用来测定时间。
不过,由于太阳的位置和光线的强度会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使用日晷来测定时间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四、日晷的意义日晷在古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时间测量工具,它不仅可以用来测定时间,还可以用来确定地理位置和季节。
在中国古代,日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天文学和航海等领域。
而在故宫中,日晷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还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总之,故宫的日晷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它代表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和文化精髓。
虽然现代人已经有了更加精确的时间测量工具,但是日晷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产,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日晷

日晷日晷在古代是一种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由于其简单的原理和可靠的性能,成为了古人们用来计算时间的常用工具。
它的出现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还有利于农业和商业的发展。
下面我将从历史背景、构造原理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来介绍日晷。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日晷的历史背景。
早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人们就开始使用了日晷来计算时间。
而在公元前8世纪的中国战国时期,鲁国的国君孔子也制造了一种简易的日晷。
随后,日晷开始在古希腊、古罗马、中东等地流行起来,并在中世纪传入欧洲各国。
然而,随着机械钟的出现,日晷逐渐被取代,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日晷的构造原理。
日晷由一个支座和一个指针组成。
支座是一个稳定的基座,通常制作成半圆形。
指针是由一个细长的杆和一个投影在地面上的塔尖构成。
在使用时,将支座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让塔尖指向北方。
然后,太阳的光线通过塔尖的投影来显示时间。
根据太阳在地平线上的位置和投影的长度,人们可以大致推测出时间。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日晷的应用领域。
在古代,日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商业领域。
农民可以利用日晷来决定何时播种和收割,以充分利用太阳的光照时间。
商人可以通过日晷来安排交易时间,确保商业活动的进行。
此外,日晷还被用于观测天象和进行地理测量。
即使在现代,日晷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符号,仍然在一些庭院、公园和景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总结起来,日晷是古代人们用来测量时间的一种简单而可靠的工具。
它在古代的农业和商业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观测天象和进行地理测量方面也有应用价值。
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日晷逐渐被取代,但它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符号,仍然在一些地方得到保留和应用。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这种古老而有价值的测量工具,并传承下去。
教师师德考核个人总结

教师师德考核个人总结老师师德考核个人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相识上来,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老师师德考核个人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师师德考核个人总结1在惊慌劳碌的工作中,一个学年又过去了。
一年结束之际,回顾着一年的学习、工作,颇感有总结提高的必要。
我认为,老师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集中体现在老师职业责任心上,做为一个人民老师,在教学上应有剧烈的责任心,这种责任心我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爱岗敬业,忠于教化事业酷爱老师的职业,爱岗敬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我觉得既然选择了老师这一职业,就要不遗余力,每一种职业都是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平凡的事,恰恰就是不平凡。
对老师职业的酷爱,忠于教化事业,爱岗敬业是作为一名合格老师必需具备的职业道德。
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了相关的学问,看着自己付出的努力获得了回报,内心充溢了成就感,在教学工作中也就有二、酷爱学生,同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关切学生,酷爱学生,同等对待学生是新时期教化老师必需具备的学生观。
酷爱学生,敬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切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不失师德风范。
但人非圣贤,熟能无过。
更何况是尚未成年的孩子。
学生犯了错误,也不能不管。
我也常会和学生沟通。
让学生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思索问题,感受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别人造成的损害,这样孩子会从内心相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从根本上改正错误。
其实学生完全能够从你的表情和语气中感受出你是善意还是恶意。
我想只要你是善意的,真诚的,真正的酷爱每一个学生、关切每一个学生。
学生完全能接受你的指责和看法。
三、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学问精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致于误人子弟。
关于地方时6时太阳方位的讨论

关于地方时6时太阳方位的讨论作者:钟华汪为青严佳楠来源:《地理教育》2024年第03期摘要:2023年山东高考地理卷的地球运动试题中关于太阳正东方位对应时间的话题引起热议。
本文首先对该组试题进行详解与评析,然后对“地方时6时太阳位于正东方位”观点进行质疑、验证,并进行原理剖析,总结出地方时6时太阳方位规律和太阳正东方位的时间规律。
最后,针对典型谬误试题进行纠错,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关键词:地方时6时;太阳方位;地球运动;高考试题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4)03-0042-05一、试题呈现(2023年山东卷)某文化广场(37°N,105°E)上的十二生肖石像均匀排列成圆形,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小明在圆中心竖立一根细杆,以观察太阳周日視运动变化。
图1示意夏至日两个时刻的杆影指向。
据此完成下题。
1.该地夏至日地方时16:00时,杆影指向A.生肖虎B.生肖虎与兔之间C.生肖兔D.生肖兔与龙之间2.11月至次年2月,一日内被杆影指向的生肖石像个数最多为A.5个B.6个C.7个D.8个参考答案:1.D 2.A二、试题解读与评析1.试题解读第1题,已知信息是北京时间9:20杆影指向正西,当地为105°E,换算成地方时为8:20。
下午杆影指向正东时,是地方时几点?可以用对称法,日出时间与日落时间关于正午(地方时12时)对称,杆影指向正西与正东的地方时也是关于正午对称的,由此可算出杆影正东的地方时为15:40。
20分钟后的16:00,太阳往西偏北移动,杆影应向龙的方向(东南方)移动,所以地方时16:00杆影应位于生肖兔与龙之间,选D。
第2题,春秋分时,日出指向正西,日落指向正东,正午指向正北,理论上,一日内经过7个石像。
对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而言,杆影一日内扫过的角度值,冬至日最小,小于180°;夏至日最大,大于180°。
小学德育工作总结(10篇)

小学德育工作总结(10篇)小学德育工作总结精选篇1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党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不断开拓德育工作新思路,进取开展爱国主义、团体主义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坚持把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经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来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
由于重视了德育工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
现将本学期工作小结如下:一、加强领导,建立学校德育管理机制。
抓好德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取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为了真正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本学期我们仍十分重视构建德育管理体系,实行校长、党支部书记负总责的多层次德育管理模式,即校长──德育处──班主任──班委会一条线;党支部──团支部──大队部──中队一条线;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值日班队干部一条线。
这样,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都明确了自我的德育工作职责和工作细则。
在教师中实行德育目标职责制,把德育工作作为教师成绩考核的重要资料之一,直接与教师的评优、晋升、津贴挂钩。
同时,学校领导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班子成员构成了“团结、奋斗、创新、务实”的领导作风。
异常是德育领导小组大胆开拓,勇于改革,精心策划,真抓实干,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素质明显提高。
二、落实要求,狠抓班主任队伍建设。
一学期来,学校不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调整班主任,真正构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
同时,组织班主任举行德育工作研讨会,选派班主任参加省级班主任网络培训。
经过各类学习,极大地激发了班主任工作上的职责性和事业上的敬业心,并有重点地对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关爱学生及敬业奉献等方面进行引导,要求班主任热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异常关心爱护后进生,真正做到了用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拿火热的爱心关爱学生,用高昂的工作热情投身教育事业。
三、狠抓落实,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沈阳世博园内日晷景点,请多方面讲解一下景点

沈阳世博园内日晷景点,请多方面讲解一下景点摘要:一、日晷简介二、日晷的原理与应用三、沈阳世博园日晷景点的特色四、参观日晷景点的实用建议正文:沈阳世博园内的日晷景点,不仅是一个观赏价值极高的景观,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日晷的简介、原理与应用、沈阳世博园日晷景点的特色以及参观日晷景点的实用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一、日晷简介日晷,又称日规,是一种古老的计时仪器。
它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时间,早在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人就发明了日晷。
在我国,日晷的历史同样悠久,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古代科学家就已经开始使用日晷。
二、日晷的原理与应用日晷的原理是根据太阳的运动,将时间分为上午、中午和下午三个时段。
在日晷上,通常会刻有一系列的刻度,用以表示小时、分钟和秒钟。
当日晷杆的影子投射到刻度上时,就可以读出当前的时间。
日晷在历史上曾被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领域。
三、沈阳世博园日晷景点的特色沈阳世博园内的日晷景点独具特色,设计巧妙。
这座日晷以世博园的地理坐标为基础,采用精确的测量数据,确保日晷的准确性。
日晷的主体部分采用不锈钢材质,经久耐用,且具有良好的观赏性。
此外,日晷周围还设有科普展示区,让游客在观赏日晷的同时,了解日晷的历史和科学原理。
四、参观日晷景点的实用建议1.了解日晷:在参观日晷之前,可以提前了解日晷的原理和历史,以便在参观时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古老的计时仪器。
2.选择合适的时间:日晷在早晨和下午的时间读数较为明显,此时参观效果最佳。
3.注意防晒:夏日阳光强烈,参观日晷时要注意防晒,佩戴太阳帽和墨镜,涂抹防晒霜。
4.参观科普展示区:在参观日晷的同时,不要错过周围的科普展示区,了解更多关于日晷的知识。
总之,沈阳世博园日晷景点是一个集科学、历史和文化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在参观过程中,不仅可以欣赏到日晷的独特魅力,还能学到许多有关日晷的知识。
故宫的日晷详细介绍

故宫的日晷详细介绍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在故宫中,有一件独特的宫殿装饰物,那就是日晷。
日晷是一种古老的计时器,通过太阳的位置来测量时间。
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故宫的日晷被放置于午门的正中央,这是故宫最重要的门户之一。
日晷由青铜制成,呈半圆形,直径约为2米。
它的上面刻有精细的纹饰,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整个日晷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日晷的本体,另一个是日晷的支架。
日晷的本体是一个半圆形的凹槽,槽中刻有十二个刻度,分别代表着十二个时辰。
时辰是古代中国人对时间的划分方式,每个时辰约等于两个现代小时。
这些刻度通过太阳的阴影来显示时间的变化。
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它的光线照射在日晷的凹槽上,通过阴影的位置,人们可以推断出当前的时间。
日晷的支架是由四个石狮子组成的,石狮子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装饰物,具有神秘而庄重的象征意义。
支架上还有一根指针,指针的位置与日晷的刻度相对应,用来指示当前的时间。
指针通常由青铜制成,镀金的外表使其更加华丽。
故宫的日晷不仅仅是一个计时器,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日晷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显示出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技艺。
而日晷所代表的时间观念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时间的重视和珍惜。
在古代,时间被看作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人们需要合理利用时间来完成各种事务。
除了时间的象征意义,故宫的日晷还承载着皇家权力的象征。
在古代中国,时间的掌控权被视为皇帝的特权之一。
故宫的日晷作为皇家宫殿的一部分,象征着皇帝对时间的掌控和支配。
它的位置和设计都体现了皇帝的尊崇和权威。
如今,故宫的日晷成为了人们参观故宫的重要景点之一。
游客们可以在日晷前驻足观赏,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同时,日晷也成为了摄影爱好者们的热门拍摄对象。
每天,成千上万的游客都会在这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总的来说,故宫的日晷是一件具有实用功能和文化内涵的宫殿装饰物。
它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时间的重视和珍惜,还承载着皇家权力的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只需在地面上刻画一些固定不变的时间标 志点和一些标注着不同日子人体应当站立 的位置(人立点)的一根线段,就可以由 日光下人影的投向(仅只用方向而不管影 子的长短即无论人体之高矮)直接得到当 时当地的“真”时间——地方真太阳时,
? 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因为我们在北半球, 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 影子在东方。
? 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 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故通 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由于日晷必须依赖日 照,不能用于阴天和黑夜。
赤道式日晷 (北京故宫太和殿中的赤道日晷)
日晷和太阳历简介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铜制的指针 叫做“晷 针”,垂直 地穿过圆盘 中心,起着 圭表中立竿 的作用,石 制的圆盘叫 做“晷面”, 安放在石台 上,使晷面 平行于天赤 道面
在晷面的正反 两面刻划出 12
个大格。当太 阳光照在日晷 上时,晷针的 影子就会投向 晷面,移动着 的晷针影子好 像是现代钟表 的指针,以此 来显示时刻。
4.7米,直径0.6米,其它七根立柱均为高4 米,直径0.5米,高低起伏,造型丰富,中 间柱上雕“铜陵星”。
人晷广场
? 广场四周安 放了12个 铜矿石,上 刻制12星 座,中为 “人晷”, 人们可将自 己作为晷针, 通过自己的 影子来测量 时间和星座, 互动性强。
太阳历广场
? 它能直观、形 象地表现出太 阳的周日和周 年视运动,参 观者可以利用 其中地平日晷 晷针日影的投 向和影端位置 立即得出当日 所处大体节令 和当天当地的 地方真太阳时 间,也可通过 说明中的时差 改正表马上换 算成“北京时 间”。
? 圆盘的正、背两面各刻 有子、丑、寅、卯 …… 等十二个时辰,这些刻 度的均匀划分的,太阳 正午时,晷针投影恰好 落在北正方上,也就是 午时,即当地的真太阳 时十二时正,每年春分 以后看盘正面的影,秋 分以后看盘背面的影。
太阳历广场(安徽铜陵)
? 安放于太阳历广场的是九根测影柱,这九 根测影柱整体由花岗岩制成,分立广场四 周,中间一根2.2米,直径0.4米,正南一根
测时间
? 只要是晴天有太 阳,参观者就可 以立刻由晷针的 投影读出当时的 时间,通过说明 牌中的时差改正 表做时差改正, 就可以迅速换算 成“北京时间” 和自己手表对照 印证,既学到了 科学知识,也不 乏趣味性,其精 确度较高,误差 不超过两分钟。
测季节和日期
? B柱和A,B两柱中间地面 上的二十四气刻线及字 标组成一套圭表系统,B 柱顶端有一东西向横杆, 是本系统的“表”,用 以产生日影,黑色大理 石上用铜条镶成二十四 气的线,在铜条两边分 别刻画着二十四气的名 称(如春分、秋分、冬 至等),每天当地地方 真太阳时正午(北京时 间加、减说明牌上的时 差改正值即为当地正午) B柱横杆日影投射在圭面 相应位置,即可测知当 日节令,从而知道当日 的日期,通过杆影位置 的逐日变化,再清楚不 过的直观显示出了“回 归年”科学内涵。
F柱 G柱
H柱 Ⅰ柱
பைடு நூலகம்E柱 A柱
D柱 C柱
B柱
指极针
? A柱、B柱、F 柱为正南、正 北线。A柱顶 端的晷针与地 轴平行,正指 北天极。晴天 的晚上顺着晷 针看去,就可 以看到北极星, 这时参观者辨 明方向和认星 大有裨益。
日出、日落方位
F柱 G柱
正东
H柱
Ⅰ柱
E柱 A柱
正西
D柱
C柱
B柱
? 人站在广场中心 (A柱)处看去, G、H、I柱的竖
? 晷针与地球自转轴平行,圆环的平面与地球的赤道 面平行。
? 盘的两面都被标示上时间,以便能利用棒的投影来 指示时间。通常正午位在环的最低处,早上 6点标示 在环的西侧,黄昏的 6点在环的东侧。
? 在冬季,盘的北侧照不到阳光,必须使用盘的南侧; 在夏季,阳光照射在盘的北侧,南侧的盘面就不能 使用了。
浦东世纪大道日晷针(速写)
浦东世纪大道上的日晷雕塑名为“东方之光”,是2000年为迎 接新世纪而建的,取材于古代计时器日晷,“日”指太阳, “晷”表示影子,“日晷”的字面意思为“太阳的影子”。整 个雕塑非常具有现代感,晷盘直径达24米,高20米,投资600 万元,共耗用了50吨、长6公里的不锈钢管和5吨多辅助钢材。 是上海浦东一道不可多得的标志性景观。
? 晷针影子在盘上移动一寸所花的时间称为“一寸光 阴”,“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成语就是由此而来。
? 所谓赤道日晷, 即日晷的晷面 平行于地球赤 道之平面,简 称赤道面。
? 赤道日晷是日 晷世界中最重 要和最常见的, 也是中国古代 最经典的和传 统的天文观测 仪器。
? 赤道日晷是把一根铜制 的指针装在一个石制圆 盘(即晷面)的中心、 指针垂直于晷面,晷面 装在一个石台上,南高 北低,便其平行于赤道 面。这样,指针的上端 正指北天极,下端正指 南天极。
地平日晷
? 由A柱和地面时间网格组成 ? A柱上镶一根与地轴平行的圆形金属小棒,正指
北天极,该金属小棒为地平日晷的晷针 ? 地面用铜条镶嵌的时间网格则是根据当地的太阳
视运动规律算出全年不同日期晷针日影着地点在 白天不同时间的影迹组合。 ? 纵向斜线为时间线,以一刻钟为间隔(粗线为整 点,细线为半点,短线为一刻钟)标明了其相应 的地方真太阳时钟点数,而横向五条线其中中间 一条是直线,表示春分和秋分日晷针上的小球日 影着地点在广场上的移动轨迹,另外四条为双曲 线,由北向南分别表示为冬至日、立冬和立春日、 立夏和立秋日以及夏至日该日影着地点的轨迹
立点分别指出当 地夏至、春秋分 和冬至的日出方 向,其中H柱恰 在正东,C、D、
E柱的 位置则分 别代表冬至、春 秋分和夏至的日 落点方向,其中 D柱恰在正西。
人体投影太阳钟 (又称人晷)
人晷即人体投影太阳钟,属于日晷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和 通常的日晷相比,它省略了固定的晷针,而用可以移动的 人体替代。
水平式日晷
? 晷面必须严格水平,晷面和 晷针之间的夹角就是当地的 地理纬度。晷面刻度需要利 用三角函数计算才能确定。 适合低纬度的使用。
日晷计时的原理
? 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 断地改变着。
? 第一是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 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 新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