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
《我妈妈》幼儿绘本精品课件图文版

《我妈妈》幼儿绘本精品课件图文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我妈妈》幼儿绘本。
该绘本选自教材第三章“我爱我家”单元,详细内容围绕一个小朋友对自己妈妈的描述,通过温馨、有趣的生活场景,展现妈妈的形象和母爱的伟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庭的温暖,增强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绘本中的细节,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我妈妈》绘本、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绘本,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绘本中的细节。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用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妈妈形象,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4.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扮演绘本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故事情感。
六、板书设计1. 《我妈妈》2. 内容:绘本故事梗概、妈妈形象、母爱主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的妈妈,并写一段话描述你对妈妈的爱。
2. 答案示例:我的妈妈很温柔,她总是关心我。
我画妈妈的时候,特意画了一颗爱心,代表我对妈妈的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引导学生观察绘本细节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绘本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并将所学内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引导学生观察绘本细节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3. 作业设计中的绘画与文字描述结合一、引导学生观察绘本细节1. 角色形象:引导学生观察绘本中妈妈的外貌、表情和动作,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出妈妈的特点。
2. 情感表达:关注绘本中小朋友对妈妈的爱和敬仰之情,通过语言、表情和场景来体现。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
该绘本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个充满爱心和耐心的妈妈形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教材章节:绘本故事《我妈妈》2. 详细内容: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对妈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通过描绘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绘本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2. 教学重点:观察绘本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我妈妈》、挂图、卡片、投影仪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绘本: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感受母爱的伟大。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妈妈之间的感人故事,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绘本中的一个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
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选择绘本中的一个场景,用彩笔和画纸进行绘画创作。
7.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回家后,给妈妈讲绘本故事,表达对妈妈的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妈妈2. 板书内容:绘本故事梗概、教学重点、学生作品展示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彩笔和画纸,画出自己和妈妈的温馨瞬间。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学生是否能够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亲子阅读,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儿童绘本故事《我妈妈》

《我妈妈》备受读者和评论家好评,被誉为是一部具有深刻情感和人文 关怀的作品。它用简单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画面,表达了母爱的伟大 和无私,让读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力量。
02 绘本内容解读
画面风格与特点
温馨明亮的色彩
绘本采用柔和的色调,如温暖的 橙色、黄色和粉色,营造出温馨
3
细节的刻画
注重细节的描绘,如妈妈的眼神、手势、服饰等 ,使画面更加真实、细腻,让读者产生共鸣。
色彩搭配与视觉冲击力
色彩的象征意义
运用不同色彩表现妈妈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如红色代表热情 、蓝色代表宁静等。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通过色彩的对比和调和,营造出温馨、和谐的画面氛围,让读者 感受到母爱的温暖。
良好行为习惯
儿童绘本中通常会传递一些积极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如分享、尊重他人、诚 实等,通过阅读和学习,儿童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道德品质
绘本中的故事和角色往往会展现出一些积极的道德品质,如善良、勇敢、正义 等,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儿童的道德意识和品质。
06 亲子共读方法与 技巧
选择合适时间段进行共读
主题思想
绘本通过夸张、生动的形象和情节,表达了母爱的无私、伟 大和包容。它告诉孩子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妈妈都会像 超人一样守护在他们身边,给予他们无尽的爱和支持。同时 ,也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恩和珍惜母爱。
03 家庭教育观念探 讨
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
01
02
03
温暖的陪伴者
母亲是孩子最亲密的陪伴 者,她们通过日常的照顾 和关怀,给予孩子安全感 和爱。
鼓励孩子表达情感
母亲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 己的情感,无论是喜怒哀 乐都要给予关注和支持。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精品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绘本故事的阅读与理解,重点章节为“妈妈的日常”和“妈妈的爱”。
详细内容如下:1. 绘本故事的朗读与讲解,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温馨氛围。
2. 针对绘本中的“妈妈的日常”章节,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动作、表情和语言,了解妈妈的辛勤付出。
3. 针对绘本中的“妈妈的爱”章节,让幼儿体会妈妈的无私关爱,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绘本故事,了解妈妈的辛勤付出,培养感恩意识。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沟通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创作欲望,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妈妈的爱,培养感恩意识。
2. 教学重点:通过绘本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绘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我妈妈》、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彩泥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你们喜欢妈妈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谈论对妈妈的喜爱,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绘本故事:朗读绘本故事,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妈妈的日常和妈妈的爱。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妈妈的日常,如做饭、洗衣服、讲故事等。
4. 例题讲解:以“妈妈为我做了什么”为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表达。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笔和彩泥创作一幅关于“我妈妈”的画作。
7. 情感教育:引导幼儿体会妈妈的爱,培养感恩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绘本故事《我妈妈》2. 妈妈的日常:做饭、洗衣服、讲故事等3. 妈妈的爱:无私关爱,辛勤付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妈妈”为主题,画一幅妈妈的画。
2. 答案示例:描述:妈妈正在为我做饭,脸上洋溢着笑容。
要求:构图合理,色彩鲜艳,表达出对妈妈的喜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每个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绘本故事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绘本故事《我妈妈》

•故事背景与作者简介•绘本内容解读•绘画风格与技巧赏析•亲子关系与教育意义探讨目•跨文化对比:东西方母爱观念差异•拓展活动建议与延伸思考录绘本故事《我妈妈》创作背景家庭背景社会背景作品创作于20世纪末,当时社会对母亲的刻板印象较为普遍。
安东尼·布朗通过这一作品,试图打破传统观念,展示母亲角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作者安东尼·布朗简介基本信息成就与荣誉作品风格与特点视觉风格象征手法文字与图画的互动故事开篇情节发展高潮部分结局部分故事情节梳理角色形象分析妈妈形象在故事中,妈妈被描绘成各种形象,如厨师、园丁、仙女等,展现出妈妈的温柔、勤劳、智慧和美丽。
同时,妈妈变成狮子的形象也表现出她的力量和勇气。
孩子形象孩子作为故事的叙述者,通过他的视角展现了对妈妈的深厚情感。
孩子的想象和描述也表现出他的天真、可爱和对妈妈的依赖。
主题思想探讨母爱主题01家庭亲情主题02成长主题03夸张与变形的运用画家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强调妈妈的某些特征,如巨大的手掌、超长的围巾等,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
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画家在《我妈妈》中运用了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手法,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形状,生动地表现出妈妈的形象和情感。
象征与隐喻的运用画家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达妈妈的爱、温暖和力量。
例如,画面中的太阳、花朵等元素,象征着妈妈的爱如阳光般温暖、如花朵般美丽。
独特绘画风格展示色彩运用技巧解析温暖色调的运用对比色的运用色彩的情感表达简洁明了的构图画家在构图上追求简洁明了,通过简单的线条和形状勾勒出妈妈的形象和场景,使画面更加清晰易懂。
要点一要点二视觉冲击力强的元素画家运用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元素,如巨大的手掌、超长的围巾等,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突出画面的主题和情感。
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画家在画面中巧妙地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例如,在表现妈妈的动作时,画家运用流畅的线条和生动的形态;在表现背景或场景时,则运用静止的元素和稳定的构图。
幼儿绘本《我妈妈》

这是我的妈妈她真的很棒
我妈妈是个手艺特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厨师
也是一个很会玩耍的特技演员
她不但是个神奇的画家
还是全世界最强壮的女人
我妈妈真的很棒!
我妈妈是一个有魔法的园丁,她能让所有的东西都会变得很好
她也是一个好心的仙子,我难过时,总是把我变得很开心
她的歌声像天使一样美
吼起来像狮子一样凶猛
我妈妈真的、真的很棒!
还像沙发一样舒适
我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
有时候又像犀牛一样强悍。
我妈妈真的、真的、真的很棒!
她像猫咪一样温柔,
还是个航天员,
不管我妈妈是个舞蹈家,
还是个大老板,她都是我妈妈
也不管她是个电影明星,
我妈妈是一个超人妈妈,
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
我爱她, 而且你知道吗?
她也爱我! (永远爱我)
《我妈妈》幼儿绘本优质课件图文版

《我妈妈》幼儿绘本优质课件图文版一、教学内容《我妈妈》幼儿绘本优质课件图文版,主要围绕幼儿情感教育,培养幼儿对家庭的认知和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我妈妈》绘本的阅读与理解,重点章节为:妈妈的形象、妈妈的日常、妈妈的爱。
详细内容涉及绘本中的图文信息,如妈妈的外貌、动作、语言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妈妈,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家庭观念,懂得感恩和珍惜亲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运用绘本中的描述方式。
教学重点:通过绘本阅读,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妈妈,培养家庭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我妈妈》绘本、妈妈形象卡片、妈妈日常图片、爱心贴纸。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妈妈的形象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妈妈的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与妈妈之间的趣事,营造温馨的氛围。
2. 绘本阅读与理解(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阅读《我妈妈》绘本,讲解绘本中的内容。
针对妈妈的形象、日常和爱三个方面,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选取绘本中的典型描述,如“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引导幼儿模仿描述。
邀请幼儿用画笔、彩色笔等学具,绘制自己心中的妈妈形象。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用爱心贴纸,为妈妈制作贺卡,表达对妈妈的爱。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贺卡,互相鼓励、点赞。
教师进行情感升华,让幼儿懂得感恩和珍惜亲情。
六、板书设计1. 妈妈的形象:美丽、温柔、善良2. 妈妈的日常:照顾我、陪我玩耍、为我付出3. 妈妈的爱:无私、伟大、永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妈妈,并用一句话描述妈妈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妈妈像太阳一样温暖,她总是关心我、照顾我。
2. 作业题目:给妈妈写一封信,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2024年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绘本故事的阅读与理解,重点章节为“妈妈的日常”和“妈妈的爱”。
详细内容为:通过阅读绘本,让幼儿了解妈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关爱,培养幼儿对家庭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聆听、表达,感受绘本故事中妈妈的爱。
2. 培养幼儿对家庭的感恩之情,激发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妈妈的无私关爱和辛勤付出。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家庭的感恩之情,激发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我妈妈》、教学挂图、妈妈的照片。
2. 学具:彩笔、画纸、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妈妈的照片,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妈妈。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让幼儿观察、聆听,感受妈妈的爱。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挂图,讲解绘本中的重点章节,引导幼儿理解妈妈的无私关爱。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用彩笔、画纸、贴纸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我的妈妈”的画作。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妈妈的爱。
4. 分享展示(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幼儿谈自己的感悟,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六、板书设计1. 绘本故事《我妈妈》2. 妈妈的日常起床、做早餐、送幼儿园、工作、做饭、陪伴游戏3. 妈妈的爱关心、照顾、陪伴、教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妈妈请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妈妈形象,并简单描述妈妈的特点和爱自己的一件事。
2. 答案示例:我的妈妈很温柔,每天都会陪我玩游戏。
我爱妈妈给我讲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妈妈关爱的理解和感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幼儿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方法体验法情景感受法
一、开始部分、
1、播放《爱我你就抱抱我》的音乐,带领幼儿做律动,初步感受母爱。
你们的妈妈爱你们吗?你的妈妈是如何爱你的?(幼儿说出妈妈是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的)
2、老师总结:妈妈为我们做饭,买我们喜欢的东西,陪我们一起玩,这表示妈妈很无私的爱你。
二、欣赏绘本故事
1老师带幼儿理解并引导幼儿讲述妈妈本领。
有一位小朋友叫安东尼.布朗,他觉得自己的妈妈很棒,所以他想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他的妈妈,并把妈妈画在这本书里,取名《我妈妈》。
现在我们来看看安东尼.布朗小的时候妈妈是如何爱他的。
问:图中的妈妈美吗?妈妈身上穿的衣服漂亮吗?给你一种什么感觉?(温暖,爱,阳光)
2观察阅读第一部分,理解画面内容并大胆讲述。
呈现四种妈妈的本领,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妈妈棒在哪儿?
这是我的妈妈,她真的很棒。
我妈妈是个手艺很好的大厨师,也是一个很会杂耍的特技演员。
她不但是个神奇的画家,还是全世界最强的女人!我妈妈真的很棒。
(1)拿出厨师帽子戴在头上。
老师说:从这里可以看出妈妈有什么本领?(是个手艺特好的大厨师)为什么是大厨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妈妈带的厨师帽子)<结合生活已有经验总结>
出示蛋糕图片,问:图中看到妈妈做了什么?(……各种蛋糕)妈妈的手可真巧啊,你的妈妈是个大厨师吗?小朋友们说说你妈妈都会做什么好吃的?(感受妈妈在厨房每天为小朋友做饭的辛苦)
(2)杂耍图妈妈在干什么?她手里在玩什么?
引导幼儿仔细思考手里玩的物品代表了什么?
现在请三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表演一个小故事,请小朋友看一看小朋友们表演所用的工具有什么意义?(因为妈妈手中玩的杂耍较难理解)所以老师可以请小朋友与老师一起表演一个情景剧。
同时提升了幼儿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