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软管总成设计和使用规范
软管接头设计及使用规范

.....1、本文件规定了软管接头的设计和规化管理。
目的及围2、本文件合用于公司各产品线常用软管接头的设计和规化管理。
编制农洪进、国真审核林建荣批准公布日期实行日期参照标准见标准正文“引用标准和术语”1目的和围本文件规定了软管接头的设计和规化管理。
本文件合用于公司各产品线常用软管接头的设计和规化管理。
2引用标准以下标准包含的条则,经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则。
在标准第一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全部标准都会被订正,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商讨、使用以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TW/LG 03.7.03.04.技–2010管接件控制规ISO 8434-1:2007用于流体传动和一般用途的金属管接头ISO 12151-2:1999用于流体传动和一般用途的软管管接头ISO 6162-1:2002带有分体式或整体式法兰以及米制或英制螺栓的法兰管接头(标准压力系列)ISO 6162-2:2002带有分体式或整体式法兰以及米制或英制螺栓的法兰管接头(高压系列)SAE J518:1993法兰式液压管接头《管接件O形圈采用规》3 术语:各研究所(院):中央研究院、各主机研究所(院)、各零零件研究所(院)。
4职责各研究所(院)设计人员负责向液压件研究所供给新增软管接头的构造简图及重点尺寸。
液压件研究所负责对全部软管接头图纸设计和分类管理。
5活动程序软管接头的构造24 度锥软管接头由连结套、接头芯、螺母、O形圈构成。
法兰软管接头由连结套、接头芯构成。
如图1所示。
图 1软管接头组件标准接头芯的种类1)依据《管接件控制规》,标准接头芯按连结形式分为两种:24 度锥连结和法兰式连结,如图2;2)标准接头芯曲折角α包含0°、 45°和 90°( 0°为直接头芯);3)当曲折角α为45°或 90°时,每种角度对应可选 3 个高度 H 列为标准接头芯;其余角度、高度接头芯列为非标管理。
码头输油软管使用操作规定

码头输油软管使用操作规定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定旨在规范码头输油软管的使用操作,保障生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适用于我公司码头输油作业的相关人员。
二、基本要求1.全部参加码头输油作业的人员必需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且须定期进行技术学习和知识更新;2.软管使用人员必需了解产品的特性、管路的布置和操作流程,并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
三、软管生产与质量要求1.软管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定期检验,严禁使用超出规定期限的软管;2.软管的存放应避开阳光直射和强化剂对软管材质的直接接触;3.每次使用软管前必需检查软管的外观是否有明显破损、老化、裂纹等情况,并进行记录;4.软管的连接应采用专用接头,连接必需严密可靠,不得显现漏油、漏气等现象。
四、软管的安装和拆卸1.安装软管前,应认真检查软管是否清洁、完好,并将软管两端的卡箍固定坚固;2.在拆卸软管时,必需确保系统处于停机状态,避开压力引起的喷溅和意外损害;3.液压系统在拆卸软管前,应先将系统内的压力释放完毕,然后才略安全地进行拆卸作业;4.软管拆卸后,应及时清洗并妥当保管,以备下次使用。
五、软管的使用操作1.在使用软管前,必需检查软管是否有异常情况,如龟裂、老化等,发现问题应立刻更换;2.使用软管时,应避开急剧弯曲、过度扭转或其他猛烈操作,以免损坏软管;3.软管应阔别高温、火源等不安全环境,以避开软管燃烧或老化;4.使用软管过程中,应及时发现漏油、漏气等异常情况,并立刻停止作业,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5.使用软管时,应注意维护工作区的乾净,避开软管受到外界物体的损伤。
六、应急处理措施1.发生软管分裂、漏油、漏气等紧急情况时,使用人员应立刻依照规定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操作;2.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必需保持冷静,切勿慌乱,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以避开进一步的事故;3.发生软管泄漏时,应尽快停止泄漏源,切勿使用明火或电气设备,以免发生爆炸和火灾。
七、违规处理对违反本规定的人员,将依照公司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严重者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软管管理规程

1.0 目的
• 本规程用于指导如何安全使用、处理、维护、 测试、检查、修理、和 处置化学品和公用工程软管及其联接的要求。本规程不适用于机动车 辆的软管和液压软管。
2.0 定义
• 2.1呼吸空气软管:从呼吸空气源向呼吸器输送呼吸空气的软管。 • 2.2化学品软管:用于输送液态化学品的软管,输送的NFPA菱形标签 中健康或反应性大于等于2,或火灾性大于等于3的化学品。 • 2.3有效长度:两个接头之间的绕性软管长度。 • 2.4最大测试压力:软管能够承受并且不会导致损坏变形的最大压力。 一般为其最大工作压力的150%。 • 2.5最大工作压力:软管设施可承受的最大操作压力。一般为其设计破 坏压力的25%。 • 2.6最小弯曲半径:软管能够弯曲而不会对其形式和形状产生永久性变 形的最小的半径。 • 2.7公用工程软管: 用于输送空气、氮气、蒸汽、蒸汽冷凝水、或水 的软管。但如下情况不属于公用工程软管: • 2.7.1输送空气或水的压力小于250psi (17.2bar)并且温度低于49°C。 • 2.7.2消防软管
• 3.9.1软管外表应当没有起泡、破裂、裂缝,软管的钢筋无断口,金属 软管的网套无断丝、或其他可能导致泄漏的缺陷。 • 3.9.2软管的接头应当可以有效的固定软管,螺栓或抱箍应当紧固防止 泄漏。应当检验软管两端的丝扣、垫片及支承确保工作状况良好。 • 3.9.3经检查不合格的软管应当废弃。废弃的软管应当割掉其接头、贴 上“严禁使用” 标签,立即从作业区域清除,并进行合适的处置。 • 3.10软管用于公用工程或工艺化学品出料时应当设置压力泄放装置。所 有泄放装置应当设置适当的隔离和环境保护的控制方法。 • 3.11只有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才可以安装或更换软管的接头 。软管 更换接头后应当重新进行测试(包括压力测试和导电测试)。 • 3.12如果需要将易燃或可燃物料通过软管输送到容器内,软管和容器之 间应当进行静电跨接。 • 3.13工艺物料输送最好选用硬管,如果必须使用软管连接,要尽量减少 软管的长度,避免由于弯曲超过弯曲半径及磨损等所引起软管损坏的 风险。 • 呼吸空气软管的要求 • 3.14呼吸空气软管的接头与不可以与现场的其他软管的接头相匹配,以 避免混用。
软管管理操作规程

软管管理操作规程软管管理操作规程为了保证软管的安全、高效使用,提升工作效率和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制定以下软管管理操作规程:一、软管的标识和分类1. 所有软管均应进行标识,标识应包含软管的用途、型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等信息;2. 根据软管的用途和介质,将软管分为气体管道软管、液体管道软管和高压软管等类型;3. 进行专门的分类管理,确保软管使用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二、软管的存储和保管1. 存放前软管应经过检查,如发现软管有破损、老化等问题应及时更换;2. 存储软管时应保持干燥、通风的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远离火源;3. 软管应垂直存放或采取其他固定措施,避免软管弯曲或受到外力挤压;4. 定期检查存放的软管,发现问题应进行认真处理。
三、软管的安装和连接1. 安装和连接软管前,应检查软管是否完整、未破损,连接接口是否严密;2. 确保连接的软管与管道之间良好的密封,避免漏气或漏液;3. 软管安装完成后,进行扭矩检查,确保连接牢固;4. 严禁使用损坏的软管进行连接,如发现软管出现问题应立刻更换。
四、软管的使用和维护1. 使用软管前,应了解软管的承受压力和介质类型,确保软管适用于当前工作环境;2. 严禁超过软管允许的工作压力,避免软管爆裂造成事故;3. 定期检查软管的使用情况,如发现软管有破损、老化等问题应及时更换;4. 使用软管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软管遭到撞击、磨损或被尖锐物体刺穿;5. 使用完软管后,应进行清洁和保养,确保软管的正常工作和寿命。
五、软管的报废处理1. 软管达到使用寿命或发现软管存在严重破损、老化等问题应及时报废;2. 报废软管应在专门的地点进行集中存放,标识清晰,禁止再次使用;3. 报废软管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危害。
通过以上软管管理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保证软管的安全和高效使用,减少软管相关事故的发生。
同时,对软管进行正确的存储、安装和维护,可以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软管接头设计和使用规范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软管接头设计和使用规范QJ/LG 03.39-20101 目的和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软管接头的设计和规范化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各产品线常用软管接头的设计和规范化管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TW/LG 03.7.03.04.技– 2010 管接件控制规范ISO 8434-1:2007 用于流体传动和一般用途的金属管接头ISO 12151-2:1999 用于流体传动和一般用途的软管管接头ISO 6162-1:2002 带有分体式或整体式法兰以及米制或英制螺栓的法兰管接头(标准压力系列)ISO 6162-2:2002 带有分体式或整体式法兰以及米制或英制螺栓的法兰管接头(高压系列)SAE J518:1993 法兰式液压管接头QJ/LG 03.38-2010《管接件O形圈选用规范》3 术语:各研究所(院):中央研究院、各主机研究所(院)、各零部件研究所(院)。
4 职责4.1 各研究所(院)设计人员负责向液压件研究所提供新增软管接头的结构简图及关键尺寸。
4.2 液压件研究所负责对所有软管接头图纸设计和分类管理。
5 活动程序5.1 软管接头的结构24度锥软管接头由连接套、接头芯、螺母、O形圈组成。
法兰软管接头由连接套、接头芯组成。
如图1所示。
图1 软管接头组件5.2 接头芯的设计5.2.1 标准接头芯的种类1)根据TW/LG 03.7.03.04.2010《管接件控制规范》,标准接头芯按连接形式分为两种:24度锥连接和法兰式连接,如图2;2)标准接头芯弯曲角α包括0°、45°和90°(0°为直接头芯);3)当弯曲角α为45°或90°时,每种角度对应可选3个高度H列为标准接头芯;其他角度、高度接头芯列为非标管理。
(6)软管接头设计和使用规范

(6)软管接头设计和使用规范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软管接头设计和使用规范QJ/LG 03.39-20101 目的和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软管接头的设计和规范化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各产品线常用软管接头的设计和规范化管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TW/LG 03.7.03.04.技– 2010 管接件控制规范ISO 8434-1:2007 用于流体传动和一般用途的金属管接头管管接头ISO 6162-1:2002 带有分体式或整体式法兰以及米制或英制螺栓的法兰管接头(标准压力系列)ISO 6162-2:2002 带有分体式或整体式法兰以及米制或英制螺栓的法兰管接头(高压系列)SAE J518:1993 法兰式液压管接头QJ/LG 03.38-2010《管接件O形圈选用规范》3 术语:各研究所(院):中央研究院、各主机研究所(院)、各零部件研究所(院)。
4 职责4.1 各研究所(院)设计人员负责向液压件研究所提供新增软管接头的结构简图及关键尺寸。
4.2 液压件研究所负责对所有软管接头图纸设计和分类管理。
5 活动程序5.1 软管接头的结构24度锥软管接头由连接套、接头芯、螺母、O形圈组成。
法兰软管接头由连接套、接头芯组成。
如图1所示。
图1 软管接头组件5.2 接头芯的设计5.2.1 标准接头芯的种类1)根据TW/LG 03.7.03.04.2010《管接件控制规范》,标准接头芯按连接形式分为两种:24度锥连接和法兰式连接,如图2;2)标准接头芯弯曲角α包括0°、45°和90°(0°为直接头芯);3)当弯曲角α为45°或90°时,每种角度对应可选3个高度H列为标准接头芯;其他角度、高度接头芯列为非标管理。
化工厂的软管管理制度

化工厂的软管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化工厂内软管的安全使用,防止因软管破裂、泄漏等引起的安全事故,保障员工健康和生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化工厂内所有用于输送化学品、原料、产品等的软管。
三、软管采购与验收1. 采购软管时,应选择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正规厂家产品。
2. 软管到货后,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检查其材质、规格、耐压等级等是否符合要求。
四、软管使用规范1. 软管应按照其设计用途和耐压等级使用,不得超负荷使用。
2. 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尖锐物体接触,防止划伤或破裂。
3. 定期检查软管的完好性,发现老化、损坏的软管应立即更换。
五、软管维护与保养1. 软管使用后应清洁干净,避免残留物腐蚀软管。
2. 存放软管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防止软管老化。
3. 定期对软管进行压力测试,确保其性能符合安全要求。
六、软管检查与更换1. 建立软管检查档案,记录每次检查的时间、结果和处理措施。
2. 发现软管有裂纹、膨胀、老化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换。
3. 软管更换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安装正确,无泄漏风险。
七、培训与教育1. 定期对员工进行软管使用和维护的培训。
2. 加强员工对软管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安全操作意识。
八、监督管理1. 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软管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软管使用规定的行为,应及时纠正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安全要求进行。
请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对上述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使用橡胶软管安全规程

使用橡胶软管安全规程橡胶软管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用品,用于输送各种液体、气体、粉尘等,具有柔韧、耐磨、耐化学腐蚀等性能。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未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就会出现各种危险,如软管爆裂、泄漏、起火等。
因此,为确保生产安全和正常生产,制定并执行橡胶软管安全规程至关重要。
一、规范选购橡胶软管1.选择品质可靠的厂家和品牌;2.了解软管的技术参数和物理特性,如耐高温、耐腐蚀、耐压等;3.根据实际需求和工作环境选择适当的软管规格和长度; 4.注意软管的生产日期和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5.杜绝盲目购买、使用低价劣质橡胶软管。
二、妥善操作橡胶软管1.橡胶软管应保存在避光、干燥、清洁的环境中;2.检查软管是否受到损伤或老化,如出现开裂、脱胶、变形等现象应及时更换; 3.在安装和使用软管时,避免过度拉扯和卷曲,避免弯曲直径小于最小曲率半径,严禁超载和过度压缩; 4.避免使用加油机、打气机等高压工具将液体或气体强行加入软管; 5.橡胶软管不得作为固定支架、固定工具、链条和绞盘等使用,也不得被夹在钳口或弹簧中; 6.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软管连接的紧固件和接口,严禁将软管接口随意拆卸和重新组装;7.在加气、加油、加注液体时,应注意调节流量和压力,并视情况佩戴防护设备。
三、及时处理软管故障橡胶软管可能因疲劳、老化、损伤、过度压缩等原因出现故障。
一旦发现软管故障,应及时停止使用,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1.软管出现裂缝或脱胶,应立即更换;2.软管连接部位发生泄漏,应停止使用,重新确认并调整连接方式; 3.软管高温、过度压缩等导致软管变形和断裂,应检查设备和工艺参数是否合理,调整和优化生产; 4.软管内积聚有液体或气体残余,应挂起软管,放空其中液体或气体,切勿用尽力气硬拉。
四、其他安全注意事项1.在使用橡胶软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準备好防护设备,如护目镜、手套、工作服等;2.操作橡胶软管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和安全教育,掌握正确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3.尽可能避免强酸、强碱等危险物质接触橡胶软管; 4.长期不使用的橡胶软管应储存在低光照、避免高温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说明1、本文件规定了软管总成的设计和规范化管理。
2、本文件适用于公司各产品线软管总成的设计和规范化管理。
编制农洪进、李国真审核林建荣
批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参照标准见标准正文“引用标准和术语”
1 目的和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软管总成的设计和规范化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各产品线软管总成的设计和规范化管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683.1-2006 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
GB 4357-1989 碳素弹簧钢丝
QJ/LG 03.35—2010 产品图技术要求——管路部分基本规范
TW/LG 03.7.03.04.技–2010 管接件控制规范。
EN853:1997 胶管和胶管组件-金属丝加强液压胶管-规格
EB857:1997 胶管和胶管组件-金属丝加强小型液压胶管-规格
3 术语
通径:软管的公称内径。
最大工作压力:软管的额定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软管的实际工作压力。
弯曲角:软管接头芯折弯的角度。
各研究所(院):中央研究院、各主机研究所(院)、各零部件研究所(院)。
4 职责
4.1 各研究所(院)设计人员负责软管总成取号、图纸设计。
4.2 液压件研究所负责对软管总成进行校对或第二审核或第二校对,并分类管理。
5 活动程序
5.1 软管总成的组成
软管总成包含软管接头(2个)、软管、保护圈(需要时),如图1所示。
图1 软管总成组合件
5.2 软管接头的选定。
5.2.1 根据软管总成要求查阅“Windchill/存储库/通用件库/管接头库/相关查询/相关文档”中的24度锥软管接头对照表或法兰式软管接头对照表,选取软管通径、连接形式、接头高度、弯曲角符合要求,最大工作压力和工作压力相差最小的软管接头。
5.2.2 为了控制软管接头种类及数量,设计人员应尽可能通过改变管路布局方案,优先采用现有软管接头,无法满足需求时才考虑新增软管接头。
申请程序参照TW/LG 03.7.03.04.技–2010《管接件控制规范》。
5.3 软管总成长度确定
软管总成长度L:以两软管接头端面或弯接头中心为基准测量的水平距离L,如图2,软管总成的长度公差应符合附录三的参数要求。
图2 软管总长图例
5.4 软管的选定
5.4.1 根据软管总成技术要求的通径和工作压力,参照附录二对应参数(优先选用DIN标准)选取软管,选取最大工作压力和工作压力相差最小的软管;
5.4.2 软管长度L1:软管总成长度L减去两端软管接头的尺寸A,如图3:
图 3 软管及软管接头图例
5.4.3 软管代号:软管简号+通径标号,参照附录二,如:1SN-06、4SP-16。
5.5 确定装配角
把软管总成拉直,弯接头1置于垂直向下,顺时针方向测量弯接头1与弯接头2之间的夹角α即为装配角,如图4:
图 4 装配角测量图图 5 尼龙保护套
5.6 保护套的选定(需要时)
5.6.1 完全保护时,钢丝或尼龙保护套的长度为软管总长L减去两端软管接头的刚性长度L2,若软管不需全部保护,则在软管总成图上直接标注所需保护套长度即可。
5.6.2 钢丝保护套内径尺寸应比软管外径尺寸大0.5~1.5mm,钢丝截面直径按附录四选用。
5.6.3 尼龙保护套(图5)尺寸参数按附录一选取。
5.7 组合软管总成代号
5.7.1 软管总成代号形式:左端接头代号/右端接头代号×软管代号×总成长度V装配角+RS(NS)
5.7.2 两端的接头代号请到“Windchill/存储库/通用件库/管接头库/相关查询/相关文档”查阅管接件代号编号规则;
5.7.3 RS为钢丝弹簧护套,NS为尼龙护套。
当无装配角或弹簧护套时,代号中这些内容可省去不写。
5.7.4 软管代号示例:两端接头不一样时:F20491-30-12/87391-12-12×2SN12×1200V90+RS (NS)
两端接头一样时:F20491-30-12×2SN12×1200V90
5.7.5 软管总成代号由液压件研究所所进行统计,以防有同一软管多PDM号的现象,满足软管总成的通用性。
5.7.6 到“Windchill/存储库/通用件库/管接头库/相关查询/相关文档”查阅软管总成对照表,表内无相同软管总成则进行新取号设计,并把代号填入PLM系统部件的代号栏里。
5.8 软管总成图纸摆放
无弯接头时软管总成图纸水平放置;有弯接头时,软管保持水平放置,右端接头朝下摆放,基本放置方式如图6所示:
图 6 软管总成图纸基本摆放方式
5.9 软管总成的标注
5.9.1 明细表序号:
图纸上标注的序号顺序:1——软管接头(左), 2——护套, 3——软管, 4——软管接头(右),如图7(a)、图7(b),若无保护套则序号前移。
5.9.2 自制件软管总成图纸标注内容
连接形式标注项目
24°锥类软管总长L、24°锥角度、软管接头高度H、两端螺纹连接尺寸E和F、螺纹伸出长度N、装配角α(无装配角可略)和接头弯曲角(0º、90º不标注),如图7(a)。
法兰式类软管总长L、软管接头高度H、法兰外径C、O形圈沟槽大径B、法兰厚度L1、O形圈沟槽宽度J、O形圈沟槽深度K、装配角α(无装配角可略)和接头弯曲角(0º、90º不标注),如图7(b)。
图 7(a) 24º锥软管总成标注
图 7(b)法兰软管总成标注
5.9.3 外购件软管总成除没有序号和明细表外,其余按自制件软管总成标注,确保设计的统一性。
5.10 软管总成技术要求
软管总成通用技术要求依照QJ/LG 03.35—2010《产品图技术要求——管路部分基本规范》执
行,若有其它特殊技术要求,可在技术要求中增加相应内容。
5.11 试验(临时、一次性)用自制软管总成
5.11.1 设计人员先查看软管总成对照表,若有符合使用要求的软管总成,则向生产部门提出需求,直接生产配送;若无满足使用要求的软管总成,由设计人员设计所需软管总成图纸,液压件研究所协助软管总成拆分设计,由设计人员下发生产联系通知或直接与生产部门沟通,生产部门按要求生产配送。
5.11.2 试验(临时、一次性)用的软管总成不按常规产品正式流程取号和发布,所有费用从相应的研发项目费用中支出。
附录一:软管用尼龙螺旋护套尺寸参数表
推荐用于胶管标准及通径(mm)可用胶管外径
范围(mm)
A(尼龙护套
内径mm)
B(尼龙护套
宽度mm)
尼龙护套
厚度(mm)
工作环境温度
(℃)
DIN/SN φ6、φ8 φ13-φ16 13.0 9.5 1.7
-40~125 DIN/SN φ10 φ16-φ24 16.0 9.5 1.7
DIN/SN φ13 φ19-φ25 19.0 9.5 1.7
. 附录二:软管代号及技术参数
..
附录三:软管总成长度尺寸公差(参EN853、EN857及GB/T 3683.1-2006)
附录四:软管钢丝护套用的钢丝截面直径及抗拉强度(源自GB4357)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审批表编号:QJ/LG 03.40-2010
1. 技术标准委员会(总会);
2. 土方机械专业技术标准委员会;
3. 产品特性检验和性能试验技术委员会;
4. 工业车辆专业技术标准委员会;
5. 起重机专业技术标准委员会;
6. 建筑机械专业技术标准委员会;
7. 电气专业技术标准委员会;8. 液压气动专业技术标准委员会;9. 传动专业技术标准委员会;10. 工业工程专业技术标准委员会;11. 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专业技术标准委员会;12. 铸造专业技术标准委员会;13. 机械振动与冲击专业技术标准委员会;14. 机械安全专业标准分委员会;
标准修改意见汇总处理表
说明:本表是《企业标准审批表》的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