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主要树种造林密度
安徽省主要树种造林密度

安徽省主要树种造林密度在安徽省的林业发展中,合理确定主要树种的造林密度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造林密度不仅影响着树木的生长状况、木材产量和质量,还与森林的生态功能、经济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安徽省地处华东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壤类型多样,为多种树种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常见的主要树种包括松树、杨树、杉树、板栗树等。
松树是安徽省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
对于马尾松,在一般立地条件下,初植密度宜为每亩 220 296 株。
这样的密度有助于松树在生长初期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壤养分。
随着树木的生长,可根据林分状况进行适当的间伐,以保证留存树木的良好生长空间和营养供应。
杨树在安徽省的造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比如,欧美杨107 等品种,在平原地区的造林密度通常为每亩 33 55 株。
合理的密度可以促使杨树快速生长,形成通直的树干,提高木材的产量和质量。
杉树是优质的用材树种。
在安徽省的山区和丘陵地带,杉树的造林密度一般为每亩 167 222 株。
在造林初期,适当较高的密度有助于提高林地的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但在后期,也需要进行合理的抚育间伐,以优化林分结构。
板栗树作为经济树种,其造林密度需要综合考虑结果产量和树体生长。
一般来说,每亩种植 30 50 株较为合适。
密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树冠相互遮蔽,影响光照和通风,从而降低板栗的产量和品质;密度过低则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影响安徽省主要树种造林密度的因素众多。
首先是立地条件。
在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的地区,树木生长较快,可以适当降低造林密度;而在土壤贫瘠、干旱的地区,为了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和树木的成活率,造林密度往往需要适当提高。
其次,经营目的也是关键因素。
如果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造林密度会相对较低,以便树木能够充分生长,形成大径材;若是以生态防护为目的,如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造林密度则会相对较高,以快速形成有效的林带。
再者,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也不能忽视。
主要树种造林密度和株行距表

落叶松、樟子松
防风固沙林
杨树、柳树
锦鸡儿、丁香、胡枝子、紫穗槐、灌木柳等
一般生态林
落叶松、樟子松 杨树、柳树
2000—2500 800—1100 1100—1600 2500—3300 625—1100 625—800
3300—4400 1600—2500 1100—3300 2500—3300 2000—2500 1100—3300 2500—3300 2000—2500
2.0×2.0 1.5×2.0 3.0×4.0 3.0×3.0 3.0×3.0 2.0×3.0 1.5×2.0 1.5×1.5 4.0×4.0 3.0×3.0 4.0×4.0 3.0×4.0 1.5×2.0 1.5×1.5 1.5×2.0 1.5×1.5 2.0×3.0 ~ 1.5×2.0 2.0×1.5 1.5×1.5 2.0×2.0 2.0×1.5 3.0×3.0 2.0×3.0 2.0×1.5 1.5×1.5 2.0×2.0 1.5×2.0 3.0×3.0 1.5×2.0 2.0×1.5 1.5×1.5 2.0×2.0 1.5×2.0 3.0×3.0 2.0×3.0 2.0×2.0 1.5×2.0 2.0×3.0 2.0×2.5
2.0×1.5 1.5×1.5 3.0×2.0 ~ 2.0×2.0 3.0×3.0 2.0×3.0
2.0×2.0 1.5×2.0 2.0×2.5 2.0×2.0 3.0×3.0 ~ 1.5×2.0 2.0×2.0 1.5×2.0 2.0×2.5 2.0×2.0
2.0×2.0 ~ 1.5×2.0 3.0×3.0 2.0×3.0
主要树种造林密度和株行距表
林种
树种
山区、半山区 密度(株、穴)/公顷
速生丰产林
樟子松 杨树
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施工造林实绩核查验收技术规定

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造林实绩核查验收技术规定前言2011年10月,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把加快造林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作为生态强省建设的首要任务,列入《安徽省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
2012年10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的意见》(皖政〔2012〕106号),正式启动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
为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客观评价各地工程建设成效,根据省政府和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的要求,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于每年10月组织开展工程造林实绩年度核查验收、于2017年第一季度完成总核查。
为此,特制定《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造林实绩核查验收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技术规定》)。
《技术规定》编制主要依据《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造林实绩核查验收实施细则》,对工程造林实绩核查验收的基本内容、具体方法、评定标准、提交成果提出了技术要求;同时将年度营造林实绩核查验收技术要求列为附录,做到两项核查验收“一套技术规定,同步开展工作,分项产出成果”,实现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与年度营造林实绩核查验收的有效衔接。
《技术规定》编制工作自2012年12开始,至2013年3月完成。
《技术规定》初稿形成后,省林业厅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及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技术规定》经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林业厅审定后,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核查验收目的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的意见》(皖政〔2012〕106号),核查验收和评价各地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成效,保证核查验收工作质量,根据《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造林实绩核查验收实施细则》,特制订本技术规定。
第二条核查验收依据一、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省林业厅下达的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年度造林任务计划;二、各地按照要求编制和批准的实施方案、作业设计;三、各地上报的当年(历年)人工造林及森林面积减少自查验收成果。
1、安徽省人工造林技术导则…1

安徽省人工造林技术导则
1 总则 1.1 为保证人工造林质量,提高人工造林成效,到 2021 年,顺利完成全省“增绿增效”行动中新造林 300 万 亩的目标,特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在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造林技术导则的基 础 上 , 结 合 国 家 最 新 的 造 林 技 术 规 程 ( GB/T 15776—2016)编制而成。 1.3 增绿增效行动中人工造林,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②造林树种:马尾松、火炬松、麻栎、枫香、榔 榆、白榆、黄连木、盐肤木、无患子、化香、油茶、 李、柿等。
13
③整地:采用穴状整地,保留木本植被,机械或 人工挖 60cm×60cm×60cm 栽植穴,安山岩地区栽植麻 栎能源林可在机械全垦的基础上人工挖穴。
④栽植:春季采用一年生合格苗造林,苗木根部 蘸掺有吸水剂的泥浆,并在雨季用容器苗补植。
1
④积极引导,建设健康森林的原则。优先选择乡 土树种,实行多树种、乔灌搭配造林,避免大面积集 中连片营造纯林。 2 术语和定义 2.1 人工造林
指在无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迹地等地类上, 通过人工方式营建森林的过程。 2.2 纯林
指由一种树种组成,或虽由多种树种组成,但主 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 断面积、总蓄积量)的比例大于 65%的森林。 2.3 混交林
④以耕代抚。进行农林间作的新造林地,可以间 种短杆农作物,不宜间作高杆和藤蔓作物,林木郁闭 后,停止间作。 7 造林模式 7.1 石质山造林模式 7.1.1 全省碱性高比例岩裸瘠薄山地类型
①类型特点:该类型岩裸比例达 60%以上,或表土 层厚度不足 10cm,严重缺水。基岩为碱性岩,以石灰
9
岩为主。 ②造林树种:侧柏、刺柏、圆柏、构树、青檀、
(最新)安徽省苗木质量分级标准(2017修订稿)(省标)

扦插苗 2—0 2.5 枫杨 播种苗 1—0 1.5 臭椿 播种苗 1—0 1.2 女贞 播种苗 1—0 0.8
播种苗 1—0 0.4 油茶 嫁接苗 2—0
容器苗 2—0
220
1.50~ 2.20
170~220
全省
300
2.00~ 3.00
250~300
淮北及江淮地区
300
安徽省苗木标准(皖D/LY02-84)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造林分级标准表(2017修订稿)
质量标准(cm)
树种名称 苗木种类
杉木
播种苗 播种苗
柳杉 播种苗
播种苗
水杉
扦插苗
移植苗 (扦插)
播种苗
池杉 马尾松
扦插苗 移植苗 (播种) 播种苗
播种苗
黄山松 播种苗
湿地松 播种苗
火炬松 播种苗
黑松 播种苗
金钱松 播种苗
2.00~ 3.00
250~300
淮北及江淮地区
400
2.50~ 3.50
280~400
沿江地区以北
180
1.20~ 300
100~180
全省
300
2.50~ 4.00
250~300
淮河以南、
400
3.00~ 4.50
200~400
淮河以北
75
0.50~ 0.80
45~75
淮河以南
80
0.50~ 0.80
50~80
淮河以南
65
0.40~ 0.80
40~65
皖南及沿江平原丘 陵
100
0.80~ 1.20
60~100
皖南及沿江平原丘 陵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林业和园林局关于合肥市植树造林导则的通知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林业和园林局关于合肥市植树造林导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2.24•【字号】合政办[2010]58号•【施行日期】2010.1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林业和园林局关于合肥市植树造林导则的通知(合政办〔2010〕5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林业和园林局制订的《合肥市植树造林导则》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合肥市植树造林导则(市林业和园林局)为指导和规范我市植树造林工作,提高造林成活率,确保植树造林质量,制订本导则。
一、造林规划1.高速公路、铁路、城市出入口道路两侧林带宽度30米以上。
2.国道、省道每侧林带宽度20米以上,县道每侧林带宽度10米以上,乡道及“村村通”道路每侧林带1-2行,多者不限。
3.河流、大型渠道每侧至少3行以上;其它河、渠至少1行以上。
4.乡(镇)政府所在集镇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按照城市标准做好主要道路、街头空隙地、河、渠绿化,成片造林面积不少于30亩。
5.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房前屋后、边角隙地都要栽树,建设环村林带、成片造林面积不少于20亩。
6.水库、当家塘沿上游三面绿化,造林3行以上,每个水库造林30亩以上,当家塘造林10亩以上。
7.农田林网网格庇护面积200亩左右。
8.造林小班起始面积10亩以上。
二、树种选择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和不同的造林目的,主要树种为:落叶类:杨树(黑杨派)、柳树、法梧、银杏、杂交马褂木、泡桐、栾树、紫薇、乌桕等。
常绿类:香樟、雪松、蜀桧、桂花、大叶女贞等。
经济果木类:桃、李、枣、柿、葡萄、元竹等。
在低洼地造林,以选择垂柳、池杉等耐水树种为宜。
三、种苗管理1.选择当地良种壮苗造林。
市域外调进的苗木,需符合森林植物检疫制度的有关规定。
安徽省森林抚育技术导则

安徽省森林抚育技术导则1 总则1.1 目的为全面落实《安徽省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和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科学开展森林抚育工作,规范技术措施、提高森林抚育效果,根据国家森林抚育规程及安徽省森林经营实际要求,制定《安徽省森林抚育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1.2 森林抚育从幼林郁闭成林到林分成熟前根据培育目标所采取的各种营林措施的总称,包括抚育采伐、补植、修枝、浇水、施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及视情况进行的割灌、割藤、除草等辅助作业活动。
1.3 适用范围本《导则》规定了森林抚育的对象、条件、措施、方法、技术指标等基本要求。
本《导则》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竹林、林苗两用林的森林抚育。
1.4 引用文件GB/T 15776-2016 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81-2015 森林抚育规程LY/T 1646-2005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 1724-2008 短轮伐期和速生丰产用材林采伐作业规程LY/T 2118-2013 大径级用材林培育导则LY/T 1774-2008 香榧栽培技术规程DB34/1267-2010 造林技术规程DB34/T1268-2010 油茶营造林技术规程DB34/T 350—2003 山核桃造林技术规范安徽省重点公益林采伐管理办法(林资[2006]84 号)薄壳山核桃营造林技术规程(试行)安徽省森林抚育实施细则1.5 森林抚育方式与确定原则1.5.1 抚育方式(1)透光伐透光伐主要解决幼龄林阶段目的树种林木上方或侧上方严重遮阴问题。
所谓严重遮阴与树种的喜光性有关。
只有当上方或侧上方遮阴妨碍目的树种高生长时才认为是严重遮阴。
通常满足下述条件之一。
a) 郁闭后目的树种受压制的林分;b) 上层林木已影响到下层目的树种林木正常生长发育的复层林,需伐除上层的干扰木。
(2)疏伐疏伐主要解决同龄林密度过大问题。
合理密度与树种年龄、立地质量、树种组成有关。
1、安徽省人工造林技术导则…1

②带土球苗木和容器苗造林,除高温干旱或土壤 结冻时期外,四季都可进行,但以雨季造林为佳;
③竹类造林,单轴型竹类可在生长缓慢的冬季或 早春进行,合轴型竹类可在 1 月~3 月进行。 6.3 植苗造林
①裸根苗主要采取穴植法,穴的大小应略大于苗 木根系;
工程造林作业设计按安徽省地方标准《造林技术 规程》(DB 34/1267—2010)的规定执行。 4.2 造林小班起始面积
造林小班起始面积为 1 亩,重点工程造林小班的 起始面积按相应的工程建设要求执行。
带状造林面积确定方法:乔木林带(灌木林带) 一侧两行以上(包括两行)且行距小于等于 4 米(灌
3
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其中主要树种的 株数(或断面积、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断面积、 总蓄积量)的比例小于或等于 65%的森林。混交方式有 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和植生组 混交等。 2.4 小班
是进行森林经营、调查设计的基本单位。有明显
2
地形地物的界线,且立地条件、林分因子、经营措施 相同地域相连的林分可划分为一个小班。 3 造林分区
木 2 米)、林带宽度在 4 米(灌木 3 米)以上,连续面 积 1 亩以上;当林带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 3 倍时, 应作为两条林带分别计算面积;两条平行林带的带间 距离小于等于 8 米(灌木 4 米)的作为片林计算面积。
林带面积按下列公式计算: 乔木林带面积=[(林带行数-1)×行距+4 米] ×林带长; 灌木林带面积=[(林带行数-1)×行距+2 米] ×林带长。 4.3 造林成活率和株数保存率 ①当年造林成活率应达到 85%及以上; ②造林三年后的株数保存率应达到 80%及以上(含 保留的天然目的树种的幼树)。 4.4 造林苗木的标准要求 ①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造林和国有林业单位造林必 须使用良种苗木,一般造林鼓励使用良种苗木,提高 造林成活率; ②使用国家、行业、安徽地方技术标准规定的合 格苗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三:安徽省人工造林主要树种造林模型表模型号树种整地混交方式密度配置苗木规格抚育管理和利用方式规格(cm)株行距(m)株数/亩苗龄苗高(cm)地径(cm)1 杉木穴状或带状穴状40×40×30,带状垦带宽度0.5~3m,保留带等宽或更宽。
1.7×21.4×2196~2381-0>18cm>0.35cm杉木幼林抚育一般以全面中耕除草为主,带状、块状松土除草为辅。
松土除草时间5~6月和8~9月进行。
当年新造幼林以松土除草为主。
两年以上的幼林以垦复、除萌为主,结合扶正、施肥、培土。
低山丘陵地区每隔3~4年在秋冬季进行一次深翻抚育。
山区立地条件较好,第一次间伐一般在6~9年进行,山区立地条件一般,第一次间伐一般在8~10年进行,间伐后林地郁闭度要达0.6-0.7,以后视林分情况再进行间伐。
2 杉木×檫木穴状杉木40×40×30檫木50×50×40块状混交杉木1.7×2檫木2.5×2.5杉木118檫木431-0杉木>18cm檫树>60cm杉木>0.35cm檫木>0.80cm造林前三年,每年抚育两次,抚育时间5~6月和8~9月。
抚育以松土、除草、扶正、培土、除萌等为主。
一般8~10年进行第一次间伐,间伐后林地郁闭度要达0.6-0.7,以后视林分情况再进行间伐。
20-30年进行主伐。
3 杉木×木荷穴状杉木40×40×30木荷50×50×40带状混交2×2杉木133木荷331-0杉木>18cm木荷>30cm杉木>0.35cm木荷>0.4cm栽植当年抚育2次,第2、3年每年抚育1次。
抚育为除草、扩穴、松土,并结合清除根际萌蘖和位于下部徒长枝,做好培蔸扶正和修枝工作。
一般10年左右进行第一次间伐,间伐后林分闭郁度不得低于0.6左右。
一般在25~30年进行采伐。
2×1.7杉木157木荷39- 1 -模型号树种交方式抚育管理和利用方式规格(cm)株行距(m)株数/亩苗龄苗高(cm)地径(cm)4 杉木×栎类穴状杉木40×40×30栎类40×40×40带行或块状混交杉木1.7×2栎类1.5×1.5杉木137栎类891-0杉木>18cm栎类>50cm杉木>0.35cm栎类>0.50cm造林后要抚育3年,每年1~2次,分别于5~6月和8~9月进行。
抚育主要包括除草、松土、平茬、修枝等。
一般10-12年当林分郁闭度达到0.9时,进行第一次间伐,间伐后林分闭郁度不得低于0.6左右。
一般在25~30年进行采伐。
5 杉木×南酸枣穴状杉木40×40×30南酸枣60×60×50带状或块状混交杉木1.7×2南酸枣2.5×2.5杉木157南酸枣211-0杉木>18cm南酸枣>100cm杉木>0.35cm南酸枣>1.0cm造林前三年,每年抚育两次,抚育时间5~6月和7~8月。
抚育以松土、除草、培土、修枝、除萌等为主。
当郁闭度达0.9以上时,树高生长减缓,林木个体间出现分化时开始第一次间伐,砍去部分生长不良和过密的树木,为留下的树木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20~25年可进行主伐。
6 杉木×枫香穴状杉木40×40×30枫香50×50×40带状或块状混交杉木1.7×2枫香3×3杉木137枫香321-0杉木>18cm枫香>50cm杉木>0.35cm枫香>0.8cm栽植当年抚育2次,第2、3年每年抚育1-2次,第4年如尚未郁闭,继续抚育1次。
抚育面积要逐年扩大。
当林分郁闭度达0.9以上,即可进行间伐。
间伐起始年限一般在10年左右。
第一次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不小于0.7。
一般在25~30年进行主伐。
7 马尾松穴状40×40×30用材林1.6×1.7-1×2马尾松245~3331-0>18cm>0.25cm造林后连续抚育三年,按2-2-1次序进行。
当年抚育只割草,不松土。
第一次抚育一般以5~6月份为好,第二次抚育在9月份前后进行。
当林分郁闭度在0.9以上时,即可开始抚育间伐。
间伐后林分郁闭度应不低于0.7。
通常始伐年龄8~10年。
间伐强度根据造林密度、林木生长特点确定。
初次间伐强度为林分总株数的25%~35%。
以后为20%~30%。
间伐间隔期为5年左右。
一般主伐年龄25~30年。
薪炭林1×1马尾松6678 马尾松×栎类穴状马尾松40×40×30栎类40×40×40带行或块状混交马尾松1.5×1.5栎类1.5×1.5马尾松207栎类891-0马尾松>18cm栎类>50cm马尾松>0.25cm栎类>0.50cm当年造林起连续抚育三年,按2-2-1次序进行。
当年抚育只割草,不松土。
第一次抚育一般以5~6月份为好,第二次抚育在9月份前后进行,内容包括除草、松土、正苗等措施。
一般8~10年,当林分郁闭度在0.9以上,开始抚育间伐。
间伐后林分郁闭度应不低于0.7。
间伐间隔期5年左右。
一般采伐年龄25-30年。
9 马尾松×枫香穴状马尾松40×40×30枫香50×50×40带状或块状混交马尾松1.5×1.5枫香2.5×2.5马尾松207枫香321-0马尾松>18cm枫香>50cm马尾松>0.25cm枫香>0.8cm当年造林起连续抚育三年,按2-2-1次序进行。
第一次抚育一般以5~6月份为好,第二次抚育在10月份前后进行,内容包括除草、松土、正苗等措施。
一般8~10年,当林分郁闭度在0.9以上,开始抚育间伐。
间伐后林分郁闭度应保持在0.6~0.7。
一般主伐年龄30年以上。
模型号树种交方式抚育管理和利用方式规格(cm)株行距(m)株数/亩苗龄苗高(cm)地径(cm)10 火炬松穴状70×70×602×2 ~2.5×2.5火炬松111~167播种苗1-0>20cm>0.40cm火炬松造林后,前5年是幼树生长的旺盛阶段,因此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等措施。
根据其生长特性,第一次松土、除草应在5月份左右进行;第二次松土、除草应在9月份前后进行。
造林6年后,不仅每年要垦复除草,而且要及时进行修枝整形和间伐工作。
修枝时间在深秋或早春。
修枝的切口要平滑。
以后每隔2-3年修一次。
间伐应在树冠将要交接时进行。
10-15年可采伐利用。
容器苗0.5-0>15cm11 火炬松×栎类穴状火炬松70×70×60栎类50×50×40带状或块状混交火炬松2×2 -2.5×2.5栎类1.5×1.5火炬松75-117栎类891-0火炬松>20cm栎类>50cm火炬松>0.40cm栎类>0.50cm当年造林起连续抚育五年,按2-2-2-1-1次序进行。
第一次抚育一般以5~6月份为好,第二次抚育在9月份前后进行,内容包括除草、松土、正苗等措施。
当林分郁闭度在0.9以上,开始抚育间伐。
间伐后林分郁闭度应保持在0.6~0.7。
12 火炬松×枫香穴状火炬松70×70×60枫香50×50×40带状或块状混交火炬松2×2或2.5×2.5枫香2.5×2.5火炬松75-117枫香321-0火炬松>20cm枫香>50cm火炬松>0.40cm枫香>0.80cm当年造林起连续抚育五年,按2-2-2-1-1次序进行。
第一次抚育一般以5~6月份为好,第二次抚育在10月份前后进行,内容包括除草、松土、正苗等措施。
当林分郁闭度在0.9以上,开始抚育间伐。
间伐后林分郁闭度应保持在0.6~0.8。
13 湿地松穴状70×70×602×2~2.5×2.5湿地松111-167播种苗1-0>20cm>0.45cm湿地松根系发展迅速而伸延广,栽植后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等措施。
根据其生长特性,第一次松土、除草应在5~6月份进行;第二次松土、除草应在8~9月份进行。
湿地松自然整枝好,为改善干形,应进行修枝。
当树高达6-7m时,保留树冠长度占全株的2/3。
间伐根据密度定,密度大,林木之间的竞争早,要提前疏伐;密度小,可不间伐。
10-15年可采伐利用。
容器苗0.5-0>15cm14 湿地松×栎类穴状湿地松70×70×60栎类50×50×40带状或块状混交湿地松2×2或2.5×2.5栎类1.5×1.5湿地松75~117栎类891-0湿地松>20cm栎类>50cm湿地松>0.45cm栎类>0.50cm栽植后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等措施。
根据其生长特性,第一次松土、除草应在5~6月份进行;第二次松土、除草应在8~9月份进行。
造林后,当树高达6-7m时,要进行修枝,保留树冠长度占全株的2/3。
间伐根据密度定,密度大,要进行疏伐。
模型号 树种 交方式 抚育管理和利用方式 规格(cm) 株行距(m) 株数/亩 苗龄苗高(cm) 地径(cm)15 湿地松×枫香 穴状 湿地松70×70×60 枫香50×50×40 带状或块状混交 湿地松2×2 -2.5×2.5 枫香2.5×2.5 火炬松75~117 枫香22 1-0 湿地松>20cm 枫香>50cm湿地松>0.45cm 枫香>0.80cm 栽植后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等措施。
根据其生长特性,第一次松土、除草应在5~6月份进行;第二次松土、除草应在8~9月份进行。
造林后,当树高达6-7m 时,要进行修枝,保留树冠长度占全株的2/3。
间伐根据密度定,密度大,要进行疏伐。
16 黄山松穴状 40×40×30 1.7×1.7~ 2×2 167~231 1-0>15cm >0.25cm 造林后头3年,每年进行块状劈草抚育1-2次。
10年后可进行间伐,30-40年可采伐利用。
17侧柏 穴状 40×40×301.5×2 ~ 2×2.5 133~2221-0 >20cm >0.20cm在造林后3~4年内,应每年松土除草两次,以促进迅速生长。
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在8~9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