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及燃料利用练习题
燃料燃烧及其应用练习题

燃料燃烧及其应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热量,主要早哪种能量直接转化而来()A.太阳能B.化学能C.动能D.电能2.“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3.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B、都是可再生能源C、都属于混合物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4.为纪念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5.2011年被第63届联合国大会定为“国际化学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化学在开发可替代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主要作用。
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的是()A、开发太阳能、风能B、推行“限塑令”C、推广乙醇汽油D、焚烧秸秆6.今年3月《江苏苏州日报》报导:“太仓奥特斯维能源等一批大项目建成后,我市光伏电池产突破7000兆瓦。
”下列有关“光伏电池”能量形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风能转化为电能7.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大力提倡“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将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B.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关掉不用的程序,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C.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D.多步行,骑自行车,尽量选用公共汽交通,少开车8.下列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是()A.水力发电B.风力发电C.太阳能发电D.燃料电池发电9.对能量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新能源汽车不需要任何能源C.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燃料燃烧,只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10.爱护环境,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燃料与燃烧练习题

燃料与燃烧练习题燃料与燃烧是化学知识中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燃料以及它们的燃烧现象。
掌握燃料与燃烧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化学原理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燃料与燃烧的练习题,帮助读者巩固相关知识。
练习题1:根据给定的物质和化学反应方程式,回答以下问题。
物质:甲烷(CH4)化学反应方程式:CH4 + 2O2 → CO2 + 2H2Oa) 在这个反应中,甲烷(CH4)是充当什么角色?b) 在这个反应中,氧气(O2)是充当什么角色?c) 氧气(O2)是什么物质的氧化剂?为什么?d) 确定在这个反应中哪些是产物?e) 写出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练习题2: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a) 燃料是指能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
b) 燃料的主要功用是提供热量。
c) 没有氧气(O2),没有燃烧。
d)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
e)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总是含有氧原子。
练习题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燃料和产物。
a) C3H8 + 5O2 → 3CO2 + 4H2Ob) 2C2H6 + 7O2 → 4CO2 + 6H2Oc) CH4 + 2O2 → CO2 + 2H2O + Heat练习题4:阅读下面的描述并填入合适的词语。
a) 燃料经过燃烧反应会产生_________和_________。
b) 燃烧产生的热量与燃料的_________有关。
c) 燃料燃烧是氧化反应,同时是一种与空气中的_________之间的反应。
d) 如果燃料燃烧不完全,会产生_________。
练习题5:解答以下问题。
a) 解释什么是燃料的燃点?b)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给出一个例子。
c) 什么是非可再生能源?给出一个例子。
以上是一些关于燃料与燃烧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巩固这方面的知识。
熟练掌握燃料与燃烧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对于我们理解能源转化和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练习和学习,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2023年中考化学第一轮专题燃料及其利用训练题

2023年中考化学第一轮专题《燃料及其利用》训练题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75%的医用酒精能有效杀灭体外的新型冠状病毒,是当前全人类抗疫不可缺少的物资。
酒精运输车须张贴的标识是()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可燃冰B.天然气C.汽油D.氢气3、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发现火情,拨打120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油锅着火,用菜盖灭D.住房着火,打开门窗4、中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安全常识。
遇下列情况安全措施得当的是()A.房间着火,立即开窗通风B.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C.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档案资料着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5、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在中,原理为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的是()6、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风能、太阳能都是新能源B.乙醇汽油能有效控制“温室效应”C.化学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对能源要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7、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可以大大降低水的硬度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燃烧就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D.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8、下列混合物,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N2、CO、O2B.N2、CO2、O2C.面粉、O2D.CO2、H2、空气9、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硫酸、干冰、氯化镁B.混合物:空气、牛奶、盐酸C.单质:金刚石、汞、氧气D.化石燃料:石油、煤、甲烷1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气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也应该生成水C.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所以二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D.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爆炸,所以面粉车间可以不关注因遇明火而发生爆炸11、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022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7.1 燃烧和灭火(练)
【基础篇】
1、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D
【解析】A、用嘴吹不但没有隔绝蜡烛与空气的接触,反而增大了蜡烛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这不是蜡烛熄灭的原因;
B、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所以不能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C、而嘴吹蜡烛未能移走蜡烛,所以这不是蜡烛熄灭的原因;
D、嘴吹蜡烛时空气流通快了,带走了蜡烛周围的热量,从而降低了蜡烛的温度。
2、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C、隔绝空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D
【解析】水可以使燃烧的物质熄灭的原理是降温和隔绝氧气,但是,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的属性,是不可以改变的,改变的只是可燃物的温度,
故选D
3、森林火灾时,灭火队员砍伐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A、隔离空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促进烟尘的扩散
【答案】B
【解析】根据灭火原理,灭火队员砍伐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故选B。
4、下列图标与燃烧、爆炸无关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志,与燃烧爆炸有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2021湖南株洲中考)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D.甲烷与乙醇的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两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答案:B2.(2021江苏盐城中考改编)我国建成了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H2,③H2与CO2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CH3OH。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H2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C.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答案:A3.(2020海南中考)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答案:D4.(2019成都中考)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答案:A5.(2019北京中考)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 ℃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答案:D6.(2020四川攀枝花中考)“化学链燃烧”是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的燃烧,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在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
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
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及答案

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及答案一、燃料及其利用选择题1.在露营篝火晚会上,小东发现篝火的木柴堆积密集,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主要目的是A.方便添加木柴B.升高木柴的着火点C.增大氧气的浓度D.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答案】D【解析】【分析】木柴架空,可以使更多的氧气和木柴接触。
应该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详解】A、添加木柴,在上也可添加,不符合题意;B、着火点是不可变化的,不符合题意;C、氧气的浓度没有提升,还是空气中的浓度,不符合题意;D、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符合题意。
故选D。
2.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合理的是A.任何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叫燃烧B.物质燃烧一定要点燃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答案】C【解析】A、任何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错误;B、物质燃烧不一定要点燃,如有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然,错误;C、将煤块粉碎,增大了煤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充分,正确;D、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无法改变,错误。
故选C。
3.氢氧化镁在温度达到380℃时,能够分解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和水蒸气,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建筑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所以,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
根据灭火原理你认为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是A.氢氧化镁是一种碱B.受热分解的产物能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C.氢氧化镁不溶于水D.可以降低易燃性建筑材料的着火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氢氧化镁在温度达到380 ℃时,能够分解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和水蒸气,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建筑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利用了将氧气隔绝的原理灭火。
考点:灭火的原理4.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液体,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
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作消毒剂。
下列有关乙醇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与溶剂的氢原子个数相等时,溶质与溶剂分子的个数比为1:3B.乙醇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乙醇分子中质子与电子的数目不相等D.乙醇溶液溶质的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共九个原子组成的【答案】A【解析】【详解】乙醇溶液中的溶质是乙醇,溶剂是水。
天津市2023年中考备考化学一轮复习燃料及其利用 练习题(含解析)

天津市2023年中考备考化学一轮复习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一、单选题1.(2022·天津·九年级专题练习)2022年2月2日,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开启。
火炬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有可燃物;①有足够的氧气;①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①使用碳纤维材料作外壳。
A.①①①B.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2.(2022·天津·校考模拟预测)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燃烧都是化合反应B.燃烧一定包含化学变化C.燃烧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D.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能发生燃烧3.(2022·天津·校考模拟预测)成语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下列成语都涉及到燃烧的相关知识,其中解释错误的是A.釜底抽薪——取出可燃物,使燃烧停止B.煽风点火——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氧气C.火上浇油——增大氧气浓度从而使燃烧更旺D.钻木取火——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4.(2022·天津·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5.(2022·天津·模拟预测)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
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C.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区域6.(2022·天津·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稀有气体制作闪光灯B.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D.可用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方法灭火7.(2022·天津·校考模拟预测)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B.电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灭火C.为了防止CO中毒,在火炉旁放一盆水D.发生火灾时,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着火区域8.(2022·天津·九年级专题练习)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1页(共8页)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
1.为落实“绿色冬奥”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 )
A .氢气
B .天然气
C .酒精
D .汽油
2.下列各组气体混合后,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 .H 2,O 2
B .CO 2,O 2
C .CH 4,空气
D .CO ,空气
3.下列不是由石油加工得到的产品的是( )
A .溶剂油
B .柴油
C .煤焦油
D .汽油
4.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爆炸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面粉厂要禁止烟火,以防发生爆炸事故
B .空气使蜡烛剧烈燃烧导致爆炸
C .发生爆炸后容器内温度升高、氧气不充分蜡烛熄灭
D .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
5.下列有关爆炸和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B .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
C .不加塑料盖不会发生爆炸
D .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6.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可随身携带的物品是( )
A .浓硫酸
B .矿泉水
C .烟花爆竹
D .管制刀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及燃料利用1、(广州)下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B.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C. 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D.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2.(广州)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B. 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C. 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D. 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益阳)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4.(苏州)下列变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的是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C.木炭燃烧D.金属镁和稀盐酸反应5.(重庆A卷)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CA. 扇蜡烛会隔绝空气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6.(2015•台州)下列事例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B.A.蓄电池放电水力发电C.内燃机做功冲程D.火箭点火升空7.(天津)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CA. 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D.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8.(娄底)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9.(南昌)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失火的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C.清除可燃物 D.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吸热降低了温度10. (南京)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A )A.隔绝空气 B.清除可燃物C.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D.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11. (黄冈)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CA.乙醇、沼气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C.加速石油的开采,可以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D.为了防止水污染,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12. (眉山)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
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B、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C、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D、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13. (广东)7.下列做法正确的是C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马上打开抽风机B.冬天关闭门窗用煤炉取暖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14. (广东)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B.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5.(佛山)“珍惜地球资源,改变发展方式”是当今世界的共识。
针对这一主题下列表达正确的是(B )A.地球上水含量非常丰富,无需节约,可以任意使用B.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CO,它是一种清洁能源16. (佛山)2015年5月25日,河南鲁山县老年公寓发生特大火灾,着火房屋的墙体均由泡沫塑料填充的铁皮夹层,俗称“铁皮泡沫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A.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但不属于易燃物B.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119C.只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D.可燃物燃烧的同事一定还会发生爆炸17.(成都)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A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氢燃料客车D、太阳能电池路灯18.(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C、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19.(泉州)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 D.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20.(平凉)甘肃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1415.29万千瓦,跃居全国首位。
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 】A.煤 B. 风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21.(哈尔滨)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C)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是氮气B.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C.煤、石油、沼气、风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D.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22.(鄂州)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A.氢气B.天然气C.酒精D.汽油23.(鄂州)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
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
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
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A )A.隔绝了氧气B.可以燃烧C.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D.清除了可燃物24.(荆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放热 B.只有产生燃烧的化学反应才会放热C.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D.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25.(郴州)下列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D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B.森林发生火灾,可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D.油锅着火,泼水灭火26.(郴州)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DA.酒精 B.天然气 C.煤气 D.氢气27.(2015•株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A.①③B.②③C.④⑤D.②⑤1. (益阳)材料一: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其附近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
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和稀有气体等。
材料二:钓鱼岛附近海域是我国东海渔场,蕴藏着丰富的海产品,这些可食用的海产品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磷、钙、铁、锌、碘等元素。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1)写出可燃冰成分中任意一种单质的化学式▲;(2)目前,可燃冰开采技术还不成熟,如果开采过程中▲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严重;(3)我国渔民捕获的可食用的海产品中,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等微量元素(写一种元素名称或符号即可)。
(1) O2(或N2) (2)甲烷(或CH4) (3)铁/Fe (或锌/Zn或碘/I)2.(呼和浩特)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______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水会导致酸雨的主要是___________。
(2)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氢气的储存和运输B.获得氢气的成本C.制备氢气的原料D.氢气燃烧的热值不高1)石油 SO2 (2)A B(少一个选项不给分)3. (重庆A卷)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备受人类关注。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和天然气。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气体会污染环境,其中含有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_。
(2)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能源,氢能作为理想的能源,重要原因是它的燃烧产物无污染,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
(1)石油;SO2、NO2 (2)2H2 + O2 = 2H2 O4.(重庆B卷)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性。
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填化学式)。
(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填序号)。
A .作反应物B .隔绝空气C .升高温度(1)4P + 5O2=2P2O5;(2)导热;CuO;(3)A5. (资阳)最近新疆乌鲁木齐某在建小区附近出现了“火山”,是地下浅表煤层在岩石裂缝处发生的自燃现象。
要熄灭该煤层的燃烧,你提出的办法是____。
该煤层自燃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可燃性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实验室点燃该气体前必须要对气体进行____。
用水浇灭或用土掩埋(答到一点即可);CO;验纯(或纯度检验);6.(荆门)能源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能源的开采、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
(1)人类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天然气和。
(2)天然气是常见的燃料,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
但含硫煤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会引起“酸雨”。
为减少大气污染,某发电厂采用了“石灰固硫法”,即在一定条件下向煤中掺入生石灰,用来吸收二氧化硫,已知这一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写出“石灰固硫法”的化学方程式 。
(4)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试从氢气的性质分析氢气作为能源的主要优点: 。
(1)石油(汽油不得分) (2)点燃CH4+2O2===CO2+2H2O(3)CaO+SO2==CaSO3 (4)生成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
7. (襄阳)2015年5月25日晚,河南鲁山县的一个老年康复中心发生火灾,造成38人死亡、多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1)消防员在现场发现了下列残留物品:①涤纶面料窗帘、②纯棉床单、③大理石桌面等,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物品①和②为燃烧提供了 (填燃烧的条件)。
(2)电器着火时常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受热后生成一种碳酸盐和两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