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利用

合集下载

了解常见燃料的特点与利用

了解常见燃料的特点与利用

了解常见燃料的特点与利用常见燃料的特点与利用燃料是我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能源来源,它们可以被燃烧产生热能或者动能。

对于不同种类的燃料,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利用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了解常见燃料的特点和它们的利用。

一、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指由数百万年前的植物和动物遗体经过地质作用形成的燃料,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1. 煤炭煤炭是一种黑色固体燃料,主要成分是碳、氢和氧。

它的特点是燃烧时释放大量的热能,且供应量丰富。

煤炭可以用来发电、供暖和工业生产等方面。

然而,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 石油石油是一种黄色至黑色液体燃料,主要成分是碳和氢。

它的特点是燃烧效率高,能量密度大。

石油广泛用于交通、化工、农业等领域。

然而,石油的开采和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且石油资源有限,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储量将逐渐减少。

3. 天然气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燃料,主要成分是甲烷。

它的特点是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少,是一种相对清洁的燃料。

天然气广泛应用于发电、供暖、燃烧炉和燃气车辆等领域。

然而,天然气储量有限,开采和运输成本较高。

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不断获得并且不会因使用而减少的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

1. 太阳能太阳能是通过光照发电或热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能源。

使用太阳能发电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且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污染物。

太阳能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的用电领域。

2. 风能风能是利用风力转动风轮产生机械能或电能。

风能不仅可以作为电力和动力源,还可以用于抽水、风能灌溉和风力发电等方面。

风能的利用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并且属于可再生能源。

3. 水能水能是利用水流或水压产生动能,进而转化为电能的能源。

水能可以通过水电站发电,也可以用于供水和灌溉。

尽管水能是一种清洁而丰富的能源,但是建设水电站可能会造成生态破坏和水资源浪费。

4.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指植物或动物有机物质的能量,主要包括木材、秸秆和沼气等。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化石燃料的利用》燃烧与燃料PPT教学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化石燃料的利用》燃烧与燃料PPT教学课件

1、煤和石油
煤的形成
远古时期的植物
植物枯萎
植物等被埋在土中,经 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煤
阅读课本138页,思考下列问题:
⑴、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主要组成元素是什么?还含有哪些少量元素?混合物
碳元素 ⑵、煤完全燃烧的产物有哪些?
氢、氮、硫、氧元素
CO2
H2O
NO2
SO2
⑶、煤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氢气、甲烷、一氧化碳 ⑷、煤综合利用可分解成哪些有用的物质?
改进措施:
使用脱硫煤;实行排烟脱硫技术,回收SO2;减少含硫煤 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
2. 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⑴、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 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烟尘等。
⑵、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A、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充分燃烧。
B、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 燃料的中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 硫等
燃料燃烧时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 空气中
1. 煤的燃烧
除生成CO2外,还会产生SO2、NO2、CO、烟尘等大气污染物 SO2、NO2溶于雨水中形成了酸雨
①可燃性: 2H2 + O2
点燃 2H2O
火焰为淡蓝色,放出大量的热 烧杯内壁有水生成。
②还原性:
黑色的固体变为红色固体
CuO + H2 △ Cu +H2O
(3)实验室制法:
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反应原理:Zn
+ H2SO4
制气装置:固、液不加热装置
气体收集法:向下排气法或排水法

初中化学《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教案

初中化学《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教案

初中化学《化石燃料及其利用》精品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的概念及其在能源中的地位。

激发学生对化石燃料及其利用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化石燃料的定义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炭、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在能源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能源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讲解化石燃料的定义,介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种类。

分析化石燃料在能源中的地位,强调其重要作用。

第二章:煤炭的利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煤炭的性质及其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煤炭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煤炭的性质:成分、热值、燃烧产物煤炭在工业中的应用:钢铁、电力煤炭利用的利弊:环境污染、资源有限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煤炭在工业中的应用实例。

2.4 教学步骤讲解煤炭的性质,介绍其成分、热值、燃烧产物等。

分析煤炭在工业中的应用,如钢铁、电力等行业。

讨论煤炭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第三章:石油的利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油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石油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替代能源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石油的性质:成分、分类、提炼过程石油在生活中的应用:燃料、化工产品石油利用的利弊:环境污染、资源有限3.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法,展示石油提炼过程和石油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4 教学步骤讲解石油的性质,介绍其成分、分类、提炼过程等。

分析石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燃料、化工产品等。

讨论石油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替代能源的重要性。

第四章:天然气的利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然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天然气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替代能源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天然气的性质:成分、热值、燃烧产物天然气在生活中的应用:燃料、供暖、烹饪天然气利用的利弊:环境污染、资源有限4.3 教学方法采用生活实例法,介绍天然气在家庭中的应用。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初中化学: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化石燃料亦称矿石燃料,它们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如图所示:.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资源.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的具体情况分别是:1.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此外,煤中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硅、铝、钙、铁等元素).2.石油也是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石油的化学成分随产地的不同而不同.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石油也叫原油,是一种黑色或深棕色不溶于水的黏稠状液体,密度比水的稍小.如图所示:.3.天然气也是混合物,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另外,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但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困难.因为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但是已经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约是化石燃料总和的2倍,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化石燃料的主要用途如图所示:;它们的综合利用分别如下:1.煤的综合利用: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以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和粗氨水等.其中,焦炉煤气(主要成分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可作为洁净的生活燃气和化工原料;粗氨水可用于制化肥;焦炭可冶炼金属(如炼铁等)、制水煤气、做电极等;黑糊糊的煤焦油也是个大宝库,已经从它里面分离出了上百种化合物,又进一步制成了各种有用的物质,如染料、炸药、农药、药物、化肥、涂料和塑料等.如图所示:.2.石油的综合利用: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以得到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和沥青等不同的产品,如图所示:;从而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例如,人们常利用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的燃烧,给工厂、农村、汽车和家庭生活等提供了所需要的动力和热量.又如,化学科技工作者设法把燃料油中较大的分子裂解成含二个、三个、四个碳原子等的小分子,然后把它们加工制成各种产品,像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药物、农药、炸药、化肥、染料、洗涤剂等.这就是20世纪兴起的综合利用石油产品的工业﹣﹣石油化工,它已经并正在为满足和丰富人类的物质需要作出贡献.如图所示:.3.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在池沼的底部常含有甲烷,通常也把池沼中的气体称为沼气.如图所示:.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可产生甲烷.在我国农村,利用沼气可解决生活燃料问题.如图所示:.天然气除主要用作燃料外,也用于制造化工原料、化肥和炭黑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空气污染及防治、酸雨的产生及其危害、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石油的组成、石油加工的产物、海洋中的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三大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及其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判别、甲烷的验纯及其燃烧”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可以根据它们的元素组成,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理解.。

化石燃料知识点总结

化石燃料知识点总结

化石燃料知识点总结化石燃料是指地球上埋藏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地球深层化石残体所形成的能源资源。

这些能源资源是地球上亿万年前植物和动物遗体经过压力和高温等地质变化作用而形成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本文将从化石燃料的产生与形成、运用与利用、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化石燃料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化石燃料的产生与形成1. 化石燃料的产生要经历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死亡和埋藏等多个阶段。

首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形成有机物质。

然后,植物死亡后,有机物质被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温度作用,有机物质逐渐转化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整个过程经历了几亿年的时间。

2. 煤炭是由植物遗体经过压力和高温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褐煤、烟煤和无烟煤,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之一。

3. 石油是由微生物、藻类等海洋生物的遗体经过埋藏和分解作用形成的,主要存在于地下的裂隙和孔隙中。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化工等方面。

4. 天然气是由植物和藻类等生物遗体经过压力和高温作用形成的,主要存在于地下的气体藏中。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化石燃料,广泛用于发电、供暖等领域。

5. 化石燃料的产生与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地质过程,其形成需要时间、温度、压力等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具有不可再生和资源有限的特点。

二、化石燃料的运用与利用1. 化石燃料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能源生产和工业生产两个方面。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能源资源,被广泛用于发电、燃料制造、化工生产等领域。

2. 火力发电是化石燃料的重要应用领域,通过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来产生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以转化为电能。

火力发电是目前世界主要的电力生产方式之一。

3. 化石燃料还广泛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石油为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提供动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交通运输快速发展。

4. 化石燃料在化工生产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石油为合成材料、化肥、塑料等化工产品提供了原料,推动了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

《化石燃料的利用》燃料与燃烧PPT课件

《化石燃料的利用》燃料与燃烧PPT课件

现在风能已成为一种新能源而被人们广泛地使用。如右图的风力发电机,可以为人们发电。
化石燃料燃烧与环境污染
化石燃料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燃烧时各种气体与固体废物和发电时的余热所造成的污染。化石燃料时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球气候变化。燃料中的碳转变为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从而导致温室效应,改变了全球的气候,危害生态平衡。二是热污染。火电站发电所剩“余热”被排出到河流、湖 泊、大气或海洋中,在多数情况下会引起热污染。例如,这种废热水进入水域时,其温度比水域的温度平均要高出7-8℃,以致明显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
在沼泽和森林生长的植物死后,就会腐烂,并被泥沙覆盖起来。经过一段时间,新的植物又开始在上面生长。这些植物死后,又被泥沙覆盖。这样周而复始,经过数百年的时间,就形成很多层的腐化植物层和泥沙层。经过数百万年,这些腐化植物层屡受到地热和细菌分化作用,就成为煤层。
煤的形成
煤的形成
海中的浮游生物埋于地下数百万年,受到压力和高温,便会转化成石油和天然气。
新能源简介
目前的核能发电主要是利用热中子堆,全世界正在运行的400多座核电站的反应堆中,绝大多数都是这种类型。但它只能利用铀资源的1-2%,所以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利用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以便使铀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清华大学核物理研究中心
太阳能电池实质上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的典型特征是可以把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其工作原理是,当太阳光照射到硅电池板后,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在电池内建静电场的作用下,由于电子、空穴分带不同的电荷而被分离在两边形成“光生电压”,即“光电效应”。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由于化石燃料是目前世界一次能源的主要部分,其开采、燃烧、耗用等方面的数量都很大,从而对环境的影响也令人关注。 化石燃料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典型的是煤炭开采,包括开采对土地的损害、对村庄的损害和对水资源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平均每开采一万吨煤炭塌陷农田0.2公顷,平均每年塌陷2万公顷。我国建筑物下压煤超过48亿吨,其中村庄下压煤占2/3。 在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苏五省平原地区,压煤村庄1100个,居住村民百万以上。开采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量大面广,平均每开采1吨原煤需排放2吨污水,更严重的是,在有些地区,由于水源和江河湖海的严重污染,造成居民用水短缺。

《化石燃料的燃烧》教学设计

《化石燃料的燃烧》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鲁科版全一册第六单元第二节化石燃料的燃烧
《化石燃料的燃烧》教学设计
展示资料三:按发电量计算,现在发一度电大约耗煤0.34公
斤,按煤中碳含量70%计算,产生二氧化碳0.87公斤,按2006
年全国火电发电量为230,087,958.32万千瓦小时计算,产生
二氧化碳20亿吨左右。

学校教室的电灯,每个教室有24根,每根灯管每小时消耗
的电量为0.045度,如果每天中午我们去吃饭或者白天忘记
关灯,每一个小时,浪费的电量是多少?发这些电需要消耗
多少煤炭?释放了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
我们应该怎么办?
小结:化石燃料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大量
使用化石燃料同样也有危害,节约资源,同时也能保护环境。

迁移
知识结构或思维图示
课后作业或达标检测:
必做:完成本节伴你学部分
选做: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制作一份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手抄报,呼吁大家提高环保意识。

备课反思:
在本节课中集合数据引导学生认识到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能源,本节课与生活联系紧密。

在上课期间,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多说,提高学。

《化石燃料的利用》燃烧与燃料PPT课件

《化石燃料的利用》燃烧与燃料PPT课件

二、新课讲解
此图片是视频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视频:【科学博览】 “石油馏分的燃烧现象”。
二、新课讲解
思考
选择燃料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呢?
二、新课讲解
选择燃料时应考虑的因素
二、新课讲解
活动天地6—5
选择合适的燃料
燃料 每产生1000 kJ热 点燃的难易 燃烧时干净 使用的安全性
量的相对花费
化石燃料
天然气

石油
所含元素
C 、H
主要含C(含少量 H、主 要 含 C 、 H
N、S、O)
(含少量S、O、
N)
充分燃烧的产物 CO2 、H2O CO2、 H2O、SO2 、氮的氧化物
煤、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燃料中,除了含有碳、氢元素以 外还含有少量的硫、氮等元素,这些元素燃烧时会转化为二氧化硫和 氮的氧化物。
经济易找。 2.选择满足下列用途的燃料,并说明理由。 (1)冬季住宅供暖; (2)城市居民做饭。 (1)煤炭;产量大易于操作。 (2)沼气;产生沼气的原料在农村易于寻找,环保节约。
二、新课讲解
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部分石油化工产品的应用
二、新课讲解
煤的综合利用
三、随堂练习
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 从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D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2.下列观点你不赞成的是( D ) A. 煤为人类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 B. 氢气让人欢喜让人忧 C. 煤气化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潜伏着无形杀手 D. 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虽然取之不尽,但也应注意节约使用
碳氢化合物燃烧
二、新课讲解
碳氢化合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高能量物质,这类物质在 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会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酸雨
粉尘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综合利用
①煤的干馏(炼焦):
焦炭——冶金工业原料 煤焦油——化工原料 焦炉煤气——燃料
化学变化
②生产煤气—— 煤气(主要成分一氧化碳)是一种经济
方便、清洁卫生、燃烧效率很高的燃料
2.石油的综合利用
按 沸 点 由 低 到 高 的 顺 序 分 离 出 来 的
9.下列关于酸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酸雨会改变物质的密度 B.酸雨会使河流、湖泊酸化,影响渔业生长 C.酸雨会腐蚀建筑物,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等 D.酸雨会随风远距离飘落,导致大范围的公害
在任何行业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 对它产生兴趣。
——廉·奥斯勒爵士
思考1:煤中主要 含哪种元素,可 能还含哪些元素?
思考2:这些元 思考3:这些 素燃烧后生成 气体会对环境 哪些物质? 造成什么影响?
CO2 煤 的 燃 烧
碳元素
CO SO2 NO2
温室效应(全球 气候变暖)
有毒气体
硫元素
酸雨
氮元素
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氮(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 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有关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汽油是纯 D、石油的炼制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4.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杆,下列有关秸杆的 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D ) A .做饲料 B.造纸 C.制沼气 D.就地焚烧
5.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未来用于汽车的理想燃 料是( A ) A.氢气 B.天然气 C.煤 D.石油
个小石子在酒精
灯上加热 用镊子分别夹取
性质的关系
一个蘸有水、一
个没蘸水的小棉 花团,放到酒精 灯火焰上,片刻。 分别点燃两支小 蜡烛,将其中一 支蜡烛用玻璃杯 罩住
燃 烧 与 温 度 没蘸水的小棉团燃烧 的关系 蘸水的小棉团不燃烧
(2)________ ________
玻璃杯内蜡烛很快熄灭 (3)________ ________ 了 玻璃杯外蜡烛仍燃烧
酸雨的危害:影响作物生长、腐蚀金属材料、 破坏大理石建筑、人体健康
燃烧放热
热污染
阅读:资料一、资料二
讨论交流:为了减少大气污染,你认为采取 的措施有哪些?
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1、尾气:
2、改进措施:
归纳总结: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对 空气的 污染
1、全球气候变化
2、热污染 有毒气体
3、大气污染
燃烧值大等优点。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的( B) A、煤、石油和天然气不可再生的能源 B、从石油中能分离出汽油、柴油、酒精等燃料 C、煤的燃烧会造成环境污染 D、沼气的应用可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是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A、煤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焦炭等物质 B、酒精挥发 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柴油等物质 D、锅炉爆炸
课后小活动
请你调查一下,煤、液化气、天然气、 管道煤气的市场价格各是多少,从经济上 看,选用哪一种燃料更合算?从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使用方便等因素综合考虑,今 后应优先推广哪一种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通过燃烧的形式给人 们提供能量,放出热能或光能等。
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 了很多方便,但是,有些燃料在 燃烧提供能量的同时,却对环境 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 · · · ·
煤、石油、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呢?
植物或植物枯萎后
植物等被埋于土中,经长期 复杂变化形成煤
我国化石燃料资源分布状况
分布不平衡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河北、山东 等地。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新疆等地。 天然气60%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新疆、四川)。
西气东输—将天然气从新疆输送至上海。
期末考试题
4.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该气体的密度( ) A.一定比空气的大 B.一定比空气的小 C.可能比空气的大也可能比空气的小 D.应与空气的密度接近
10.区分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 单的方法是( ) A.分别测量三瓶气体的密度 B.将三瓶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带余烬的木条分别伸到三瓶气体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到三瓶气体中 1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描述正确 的是( ) A.碳燃烧发红光 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C.细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 D.硫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石油的分馏
石 油 分 馏 示 意 图
物理变化
沼气的制取和利用
在池沼底部常含 有甲烷,通常把 池沼中的气体称 为沼气。
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
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源主要取自化石燃料,它们经历了 上亿年的时间才得以形成,因此不可再生。
使用燃料时,若燃料不能充分燃烧,会使燃料的利
用率降低,浪费资源,污染空气,所以使燃料充分燃烧, 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
课题2
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利用
世界能源的主要来源
天然气20%
煤 35%
石油 40%
一、认识化石燃料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
化石燃料。 是不可再生能源。
煤——工业的粮食 石油——工业的血液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这些燃料同化石一样都 是经历了 非常漫长的时代 和 复杂的变化才形成的,所以 叫化石燃料。由于它们形成 所需的时间和变化对于我们 人来说是无法重演的,所以 它们都是 不可再生的能源。
6.提供能量巨大、持续时间长、分布地域广阔、获 取利用方便、使用安全高效,且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 响的新能源是( B ) A.核能 B.太阳能 C.氢能 D.地热能
7 . 要节约现有能源,还要研究开发新能源。新能 源是指( D ) ①氢能 ②太阳能 ③风能 ④水能 ⑤地热 能 ⑥潮汐能 ⑦电能 A.①②④⑦ B.①②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 8.“西气东输”是开发大西北的一项重大工程,输 送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气体化石燃料,该 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D ) A.CO B.H2 C.O2 D.CH4
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考虑两点:
(1)燃烧时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风 能
太阳能
地热 能
生物能
核能
潮汐能
氢能源
可燃冰或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海底“可燃冰”
科学家在300―500米海洋深处发现一
种冰霜样的物质——可燃冰。可燃冰 是甲烷水合物(化学式CH4·8H2O)其外 观像冰。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 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能量高、
19.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 件。请帮小明将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用镊子分别夹取 一根小木条、一 燃烧与物质
实验分析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1)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可燃物才能燃烧 实验结论
(4)________ ________
得出结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 话 ( 石 化 ) 实 说
来自亿万年前的我 是世界工业的“粮食” 是机械脉搏中的“血液” 是西气东输的源泉 我把黑暗照亮 我把生命温暖 我推动社会的进步 污染环境不是我的错 其实我想付出我所有 我是你们的挚友 你们要珍惜我、综合利用我
16. 填写下列空白。 (3)把块状的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 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 ,把药 品或金属颗粒放入 ,再把容器 ,使 药品或金属颗粒 ;加热时,应用 酒精灯火焰的 部位,熄灭酒精灯火 焰时,应 。
18.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 ⑴ 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⑵ 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__ (填 字母)进行组装。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 正确操作步骤是先_____ _____后 。 (3)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采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若要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用 装置收集。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 满? 。写出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4)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 气的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固体) 和消石灰(固体)的混合物制取氨气。上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 ,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