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
初中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名师优质课PPT课件

说一说:石油为什么被称做“工 业的血液”?
2、石油的综合利用
石油的综合利用
石油的 分馏
给石油加热, 组成石油的 各物质的沸 点不同,它 们就会被先 后蒸馏出来
而得到分 离。
石油的 分馏是 物理变 化
工业清洗、防锈油 轿车燃料 飞机燃料 煤油炉燃料 拖拉机燃料 轴承 蜡烛
铺路材料
石油
石油分馏 —根据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日 益关注的热点。从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下列燃
料中最理想的是( D )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氢气
2、下列观点你不赞成的是( D )
A. 煤为人类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
B. 氢气让人欢喜让人忧
C. 煤气化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潜伏着 无形杀手
6. “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
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坡中。据测
定“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164的天然气释放
的能量相当。根据以上报道以及你所知道的事实,
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D E
。
A.“可燃冰”将成为人类新的后续能源;
B.“可燃冰”的形成过程是水变油,属化学变
化; C.“可燃冰”具有使用方便、清洁卫生等
能释放多少热量
是否易贮存和运输
选择燃料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煤综合利用
⑴煤的气化 ⑵煤的焦化(干馏) ⑶煤的液化
化学 变化
煤的干馏
煤干馏是化学变化
煤
隔绝空气 加强热
煤干馏后的炼焦综炉合出利焦用, 既可以充分利用煤的资源, 还可以极大的减少污染。
煤气
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煤分解
液化:在高温高 压催化剂等作用 下使煤产生裂解 并加氢
H2
CO
作燃料气和化工原料
CH4等 焦炭
用于金属冶炼,制造 电极
化
煤焦油 化工原料
学
焦炉气(CO 、H2 、CH4 、CO2等) 变
汽油
气体燃料 化
煤油
液体燃料
柴油等
3.解决能源短缺的方法 (1)勤俭现有能源(源头)
勤俭用电;勤俭用煤;研制节能产品,减少能源消耗。 (2)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途径)
1.石油 石油的分馏 根据石油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将各组分
(物理变化) 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石
油
大分子断裂
成小分子
石油化工
(化学变化) 将 小 分 子 按需要组
成大分子
塑料 橡胶 合成纤维
三大合 成材料
药物和染料等
2.煤的综合利用
气化:使煤在氧 气不足的情况下 不充分燃烧
焦化(干馏): 隔
煤
绝空气加强热使
1.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对人类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 认识合理开采和勤俭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认识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煤——工业的食粮
石油——工业的血液
天然气——“西气东输”的源泉一、化石燃的燃烧(直接利用混合物)煤
石油
天然气
(1)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 碳氢化合物 组成的混合物。
(2)煤、石油、天然气都是 高能量 物质。
(3)这类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碳原子和氢 原子分别与氧原子结合生成 CO2 和 H2O 。
1.煤炭发电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名师整理)最新鲁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节《化石燃料的利用》精品课件

柴草
约1.7×107
水的比热:4.2×103 J/(Kg·℃)
从经济上看,选那种燃料最合算?综合考虑呢?
图为这张拍摄于 2002年2月17日的卫星 照片显示了一块估计 重达50亿吨的冰雪区 域从南极大陆解体, 分散成数以千计的冰 山的情景。这是全球 气候变暖的一个惊人 结果。
二、化石燃料燃烧与环境污染
1、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效应
热 电 厂
热污染对水体的危害很大。例如,热电 厂、钢铁厂等冷却系统排出的水以及造纸厂、 化工厂、炼油厂等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都含 有大量的废热。这些废热随废水进入江河湖 海,能使水温升高,导致水中缺氧,从而使 鱼虾等水中生物的生命受到威胁。
二、化石燃料燃烧与环境污染
1、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效应
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理想能源,下列(1)到(6)是某化学小组的学生查阅 资料归纳的工业上制取氢气的方法,其中包括正在研发的方案。
(1)电解法:2H2O ==通电2H2↑+O2↑ (2)甲烷转化法:CH4+ H2O == 高C温O↑+3H2↑ (3)水煤气法:C+ H2O == 高C温O↑+H2↑ (4)碳氢化合物热裂法:CH4 == C+高2温H2↑ (5)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2H2O =2H2↑+O2↑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煤的综合利用 石油的综合利用1
石油的综合利用2
三、化学燃料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综合利用
煤
加强热 隔绝空气
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2、石油的综合利用
本课小结 `
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大部分来自于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可再生; 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直接燃烧会污 染环境。
6.2 化石燃料的利用

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知识目标】1.认识常见的燃料,特别是化石燃料。
2.认识化石燃料燃烧的利与弊,学会统筹安排选择合适的燃料。
3.知道煤、石油的一些代表性的综合利用措施。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我国化石资源分布情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2.了解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让学生知道一些化工生产常识。
【教学重点】化石燃料的燃烧。
【教学难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一:(图片导入见光盘)幻灯片展示图片教师:说到燃料,大家不会陌生,柴草、煤炭、汽油、柴油、煤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都是我们熟悉的燃料,它们燃烧后都能够提供能量。
其中,煤、石油、天然气等是埋藏在地下的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它们是由远古时代的生物体被埋入地下后,经过亿万年的时间,在地球内部的热量和压力作用下缓慢形成的。
【新课导入】二:(问题导入见光盘)展示问题导学图片教师:作为不可再生能源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有绝对的地位。
如何延长化石燃料的使用时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新课导入】三:(情景导入)幻灯片展示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
欧洲一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东方见闻录》中有这样一段:“中国的燃料不是木头,也不是干草,却是一种黑石头……它们是从山上开采出来的,像矿石一样,它们可以燃烧,燃烧起来火力比木头还要强烈。
”你知道马可·波罗所讲的黑石头是什么吗?教师: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埋藏在地下的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点一:化石燃料的燃烧仔细阅读教材第130~132页,完成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气等,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1)组成: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除了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
(2)燃烧产物:3.如何选择燃料?【例1】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氮等。
《化石燃料的燃烧》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鲁科版全一册第六单元第二节化石燃料的燃烧
《化石燃料的燃烧》教学设计
展示资料三:按发电量计算,现在发一度电大约耗煤0.34公
斤,按煤中碳含量70%计算,产生二氧化碳0.87公斤,按2006
年全国火电发电量为230,087,958.32万千瓦小时计算,产生
二氧化碳20亿吨左右。
学校教室的电灯,每个教室有24根,每根灯管每小时消耗
的电量为0.045度,如果每天中午我们去吃饭或者白天忘记
关灯,每一个小时,浪费的电量是多少?发这些电需要消耗
多少煤炭?释放了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
我们应该怎么办?
小结:化石燃料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大量
使用化石燃料同样也有危害,节约资源,同时也能保护环境。
迁移
知识结构或思维图示
课后作业或达标检测:
必做:完成本节伴你学部分
选做: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制作一份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手抄报,呼吁大家提高环保意识。
备课反思:
在本节课中集合数据引导学生认识到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能源,本节课与生活联系紧密。
在上课期间,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多说,提高学。
初中化学--化石燃料的利用--优质课课件

知识应用
3.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油是纯净物
B.煤、石油、天然气和酒精都是化石燃料
C.煤和石油的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
D.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才能获得热能
4.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
①燃烧热值高②原料资源丰富
③储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煤取暖 化学能→热能
化学能→电能
板块二、煤的利用---煤的综合利用
现代煤化工视频
板块二、煤的利用---煤的综合利用 阅读教材P134,回答下列问题:
1、煤的综合利用措施有哪些? 2、煤的综合利用属于什么变化? 3、煤的“气化”和“液化”与 水的汽化和液化有什么本质的区 别?
间接利用混合物
将煤燃烧产生的价值定为1;制成煤焦油的价值为10;制成染料的价值为375;制成药品的价值为750; 制成合成纤维的价值为1500
板块一、认识化石燃料
资料卡片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能减少SO2和粉尘的排 放量近100%,减少CO2的排放量近60%,减少氮氧 化物排放量50%,有助于减少酸雨形成和减缓温
室效应。
问题: 1.天然气是不是新能源? 2.天然气燃烧能不能引起温室效应? 3.写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板块四、选择合适的燃料
“煤改气”工程的结果如何?
为什么村民不选用天然 气取暖呢?
板块四、选择合适的燃料
会产生多少烟
是否能稳定的燃烧
会剩下多少灰烬
使用是否安全
是否生成污染性气体
是否易于点燃
价格是多少
是否容易获取
初中化学:第二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

第二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
学习目标
我来探究
1、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什么? 2、化石燃料是怎么形成的? 3、它们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4、化石燃料是否可以再生?
一、三大化石燃料
1、煤 2、石油 3、天然气
“工业的粮食”
重要的气体化石燃料
“工业的血液”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黑色的金子”
思考交流
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污染的 原因有哪些?
身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 为环境保护做出哪些贡献?
三.化石燃料燃烧与环境的关系
(1)煤、汽油等化石燃料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和二氧
化氮,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酸雨破坏,枝枯叶败
1908年
1969年
雕像受到酸雨腐蚀
(2).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
其他替代能源
风力、地热、氢、太阳能 、核能等风能风力发电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的自亮街灯
太阳能路灯
太 阳 能
我国首台自动跟踪太阳能高 效发电站在泉城济南省科技 馆门前安装完成。
西藏利用地热发电
氢动三号亮相长城
大亚湾核电站
感悟与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再见
3.选择燃料时应考虑的因素
会剩下多少灰烬 它产生多少烟
是否易于点燃 是否生成污染气体
是否能稳定地燃烧 它的价格是多少 使用它是否安全
能释放多少热量
是否易贮存和运输
选择燃料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面对当前社会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量这么大,化石燃料所剩 的储量又这么少的困境,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开发新能源、寻找替代能源
3、天然气的利用
➢ 天然气是一种生态型能源或理想的城市能源。可以利用 天然气发电、城市居民生活用气、压缩天然气汽车及其它 化工工业。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

廉价的电能相当于每年燃烧5000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
能,因此三峡工程的建成和使用有助于减少( )
C ①酸雨的形成(xíngchéng)
②温室效应
③白色污染
④硫、氮氧化物的排放
A. ① ②
B. ① ② ③
C. ① ② ④ D. ① ② ③ ④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4、随着“西气东输”工作的开展,在许多(xǔduō)城市的公交车 和出租车上印有“CNG”标志,代表它们是以天然气代替汽油 为燃料的汽车。试回答:
“节”的横和外面的圆圈组成了
字母“e”,代表能源(energy)
第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三、化石燃料(ránliào)的综合利用 1、石油(shíyóu)
石油经过加工(分馏)就 可以得到汽油、煤油(méiyóu)、航 空煤油 、柴油等。 (méiyóu)
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石油 的分馏 (shíyóu)
第二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化石燃料、新能源(néngyuán)。煤炭是埋藏在地下的植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 石油也叫原油,原油是一种粘稠状的液体。有人把树叶以及动物的尸体埋在地下,希望过一段时间后可得到石 油,该方法是否可行。1、化石燃料的组成及燃烧的产物:。按照目前全世界对化石燃料的消耗速度计算,这 些能源(néngyuán)可供人类使用的时间大约还有:。石油 45-50年。天然气 50-60年。煤炭 200-220 年。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1)“西气东输”所输送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指 ______甲烷(jiǎ
(2)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wá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
起点分析:对于燃料,学生知道的不少,但是对化石燃料的认识可能仅仅停留在“能够燃烧”这个层面上。
部分同学知道一些化石燃料的成分,但对煤、石油的综合利用知道得不多。
然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已经能佐证物质的应用价值是由它的属性决定的,而物质的多样化属性又决定了其应用价值的多重性。
例如:金属铝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能导电,所以可用作导线;能传热,所以可用作炊具;有相当的坚固性(硬度)和美观的外表(颜色和光泽),所以可用作建筑和装饰材料等。
那么化石燃料是否也具有多样化的属性和多重的应用价值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学习了解,知道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
通过对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化学工业原理的了解,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燃料的综合分析,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燃料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石燃料的综合应用及资源、环境意识的培养
难点:化石燃料的综合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素材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