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五版答案汪小兰】有机化学课程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汪小兰第四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汪小兰第四版)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饱和烃 (2)第三章不饱和烃 (6)第四章环烃 (14)第五章旋光异构 (23)第六章卤代烃 (28)第七章波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33)第八章醇酚醚 (43)第九章醛、酮、醌 (52)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63)第十一章取代酸 (71)第十二章含氮化合物 (77)第十三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85)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 (88)第十五章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 (99)第十六章类脂化合物 (104)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113)Fulin 湛师第一章 绪论1.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1.2 NaCl 与KBr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 4及CCl 4各1mol 混在一起,与CHCl 3及CH 3Cl 各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NaCl 与KBr 各1mol 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K +,Br -, Cl -离子各1mol 。

由于CH 4与CCl 4及CHCl 3与CH 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 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C+624H C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CH 4SP 3杂化2p y2p z2p x2sH1.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C 2H 4b.CH 3Clc.NH 3d.H 2Se.HNO 3f.HCHOg.H 3PO 4h.C 2H 6i.C 2H 2j.H 2SO 4 答案:a.C C H H HHCC HH HH或 b.H C H c.H N Hd.H S He.H O NO f.O C H Hg.O POO H H Hh.H C C HHH H HO P O O H HH或i.H C C Hj.O S O HH OH H或1.5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汪小兰)有机化学第四版课后答案完全版

(汪小兰)有机化学第四版课后答案完全版

(汪小兰)有机化学第四版课后答案完全版《有机化学第四版》是一本权威的化学教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课后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用能力的重要辅助材料。

下面是《有机化学第四版》课后答案的完全版,共3000字。

第一章:有机化学与有机化合物1.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元素的化合物的科学。

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通常与氢、氧、氮、卤素等元素形成合键。

有机化学主要关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

有机化学在石油炼制、药物合成、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通常采用结构命名法、系统命名法和常用命名法。

结构命名法是指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来命名。

系统命名法是根据化合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来命名。

常用命名法是根据化合物的常用名称来命名。

3. 有机物的结构可分为线性、分支、环状和立体异构体。

线性结构是指分子中的原子按照直线排列。

分支结构是指分子中的原子按照支链的方式排列。

环状结构是指分子中的原子形成环状结构。

立体异构体是指化合物的空间结构不同。

4. 有机化合物的活性主要取决于其官能团。

常见的官能团包括醇、醛、酮、酸、酯、酰氯、酰胺等。

每种官能团都有其特定的性质和反应。

5.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分子中的原子的电性和键的键能决定了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量也对物理性质有一定影响。

6.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重排反应。

取代反应是指一个官能团被另一个官能团取代。

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分子。

消除反应是指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被移除,形成一个双键或三键。

重排反应是指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的位置发生变化。

7. 有机化学是一个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药物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学科。

通过有机化学的研究,人们可以合成新的药物、开发新的材料,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与分子构象1.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主要有共价键、极性键和离子键。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详解(汪小兰)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详解(汪小兰)

绪论1.1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2NaCl 与KBr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 4 及CCl 4各1mol 混在一起,与CHCl 3及CH 3Cl 各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答案: NaCl 与KBr 各1mol 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 , K + , Br -, Cl -离子各1mol 。

由于CH 4 与CCl 4及CHCl 3与CH 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 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 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C+624HC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CH 4SP 3杂化2p y2p z2p x2sH1.4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 C 2H 4b. CH 3Clc. NH 3d. H 2Se. HNO 3f. HCHOg. H 3PO 4 h. C 2H 6 i. C 2H 2 j. H 2SO 4答案:a.C C H H H HCC HH HH或 b.H C H c.H N HHd.H S He.H O NO f.O C H Hg.O P O O H H Hh.H C C HHH H HO P O O H HH或i.H C C H j.O S O HHOSH H 或1.5 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a. I2b. CH2Cl2c. HBrd. CHCl3e. CH3OHf. CH3OCH3答案:b.ClClc.H Brd.HCe.H3COH H3COCH3f.1.6根据S与O的电负性差别,H2O与H2S相比,哪个有较强的偶极-偶极作用力或氢键?答案:电负性O > S , H2O与H2S相比,H2O有较强的偶极作用及氢键。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汪小兰第四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汪小兰第四版)

目录第一章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饱和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不饱和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环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旋光异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卤代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波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醇酚醚.................................................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醛、酮、醌.............................................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取代酸...............................................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含氮化合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教出版社汪小兰《有机化学》(第五版)课件课程要点复习第三章_不饱和烃

高教出版社汪小兰《有机化学》(第五版)课件课程要点复习第三章_不饱和烃

第三章 不饱和烃I 烯烃● 定义: 含有碳-碳双键(C=C)的烃叫烯烃。

碳-碳双键(C=C)是烯烃的官能团。

●开链单烯烃的通式:C n H 2n 。

例如:H 2CCH 2H 2CC CH 3CH 3H 2CCH CH 3I 烯烃一、乙烯的结构乙烯分子的构型双键:DH mθC=C=610KJ/mol;ó单键:DH mθC-C=350KJ/mol1、碳原子的sp 2杂化2s2p激发态2s2p激发基 态sp 2p杂化1200sp 2杂化轨道sp 2杂化与未杂化的轨道乙烯分子的结构乙烯分子中的σ键乙烯分子中的π键2、乙烯分子中π键的形成及π电子云的分布π键小结π键为轴平行的p轨道侧面交盖成键;π键不能单独存在,分散于sp2轨道所在平面的上下两层,不能绕键轴自由旋转;π键电子云流动性大,受核束缚小,易极化。

∴π键易断裂、起化学反应;π键键能小,不如σ键牢固碳碳双键键能为611KJ/mol,碳碳单键键能为347JK/mol,∴π键键能为611-347=264K/mol7二、命名和异构系统命名法(1) 选择主链:含双键的最长碳链含双键的取代基多的最长碳链为主链(2) 给主链碳原子编号:从最靠近双键的一端起CH 3CCCH 2CH 2CH 2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CH 31 2 3 4 5 6 7 86-甲基-3-戊基-2-辛烯(3) 标明双键的位次: 将双键两个碳原子中位次较小的一个编号,放在烯烃名称的前面。

1-烯烃中的“1”可省去。

4-甲基-2-乙基己烯5- 十一碳烯碳原子数在10以上的烯烃,命名时在烯之前还需加个“碳”字,例如十一碳烯环烯烃加字头“环”于有相同碳原子数的开链烃之前命名烯基的命名CH2=CH-乙烯基CH3-CH= CH- 丙烯基CH2=CH-CH2- 烯丙基注意这二者的区别异构现象(注意相关概念)C以上的烯有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顺反异构4烯烃的构造异构13① 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立体异构现象)•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当双键的两个碳原子各连接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可能产生不同的异构体.条件:—构成双键的任何一个碳原子上所连接的两个原子或基团须不同.•能够用常规方法将顺反异构体分离出来。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汪小兰第四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汪小兰第四版)

绪论1.1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2是否相同?如将CH 4 及CCl 4各1mol 混在一起,与CHCl 3及CH 3Cl 各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答案: NaCl 与KBr 各1mol 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 , K + , Br -, Cl -离子各1mol 。

由于CH 4 与CCl 4及CHCl 3与CH 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 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 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C+624H+1C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CH 4SP 3杂化2p y2p z2p x2sH1.4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 C 2H 4b. CH3Cl c. NH 3 d. H 2S e. HNO 3 f. HCHO g. H 3PO 4 h. C 2H 6 i. C 2H 2 j. H 2SO 4答案:a.C C H H H HCC HH HH或 b.H C H H c.H N HHd.H S He.H O NO f.O C H Hg.O P OO O H H Hh.H C C HHH H HO P O O H HH或i.H C C Hj.O S O HH OOH H或1.5 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a. I 2b. CH 2Cl 2c. HBrd. CHCl 3e. CH 3OHf. CH 3OCH 3 答案:b.ClClc.HBrd.HCe.H 3COHH 3COCH 3f.1.6 根据S 与O 的电负性差别,H 2O 与H 2S 相比,哪个有较强的偶极-偶极作用力或氢键?答案:电负性 O > S , H 2O 与H 2S 相比,H 2O 有较强的偶极作用及氢键。

高教出版社汪小兰《有机化学》(第五版)课件课程要点复习第八章-醇酚醚

高教出版社汪小兰《有机化学》(第五版)课件课程要点复习第八章-醇酚醚

高教出版社汪小兰《有机化学》(第五版)课件
CH3O H + HO SO2OH
CH3OSO2OH + H2O
硫酸氢甲酯 酸性硫酸酯
CH3OH CH3OSO2OCH3 + H2SO4
硫酸二甲酯 甲基化剂,剧毒
醇作为亲核试剂进攻酸的带正电荷部分,而后醇的O-H键断裂。
高教出版社汪小兰《有机化学》(第五版)课件
2。ROH
O R-C-R'
3°叔醇不易氧化:
R' R-C-OH [O]
R"
3。ROH
不被氧化或生成氧化碎片
高教出版社汪小兰《有机化学》(第五版)课件
常用的氧化与脱氢试剂有:高锰酸钾、重铬酸钾(钠)、 铬酸、硝酸等。
CrO 3 / C 5H5N (橙色 蓝绿色) (醇 [o] 醛)
正丁醇 叔丁醇
CrO3 / C5H5N
CH3 CH C CH2 OH CH2CH3
3-乙基-3-丁烯-2-醇
CH3
OH
H3C6
C
5
CH
4
C3 H2C2 H
C1 H3
5-甲基-4-己烯-2-醇
H3C C C CH2 OH
2-丁炔-1-醇
高教出版社汪小兰《有机化学》(第五版)课件
命名芳香醇时,将芳环看作取代基。
CH2CH3 H C OH
1-苯基-1-丙醇
1.酸性
OH
高教出版社汪小兰《有机化学》(第五版)课件
O +H
PKa ≈ 10 (不能使石蕊试纸变色)
酸性强弱:
H2CO3 > PhOH > H2O > ROH
pKa : 6.38 ~10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汪小兰第四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汪小兰第四版)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饱和烃...................................................................................................................................第三章不饱和烃...............................................................................................................................第四章环烃.......................................................................................................................................第五章旋光异构...............................................................................................................................第六章卤代烃...................................................................................................................................第七章波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第八章醇酚醚...................................................................................................................................第九章醛、酮、醌...........................................................................................................................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第十一章取代酸...............................................................................................................................第十二章含氮化合物.......................................................................................................................第十三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第十五章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第十六章类脂化合物.......................................................................................................................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Fulin 湛师第一章绪论1.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第五版答案汪小兰】有机化学课程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毕业祝福语】
一《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地位
《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是轻化系化学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非师范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四个专业以及生物系生物教育、应用生物两个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的学科,是有机化学工业、食品科学、环境科学、医学、药物学、染料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重要的理论基础。

它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日常生活和工业上越来越多的合成材料来自有机化学工业。

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可以为人们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物质文明的建设。

通过有机合成,可以石头、水、空气、煤焦油、石油等为原料,制造出人造羊毛、人造纤维、人造皮革等各种高分子产品,制造出千百种颜色鲜艳的染料、性能优良的农药以及各种合成药物等。

通过有机合
成,不仅可以合成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许多物质,而且已经合成出几十万至上百万自然界中没有的物质。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于人们认识复杂的生命现象、控制遗传、征服顽症等都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正积极准备迎接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浪潮,要进一步综合开发各种资源,设法研制各种新材料,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些都需要有机化学作支撑,可见有机化学得重要性。

二《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涉及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管理。

课程建设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

因此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教学创新体系,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以科教兴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指
导思想,深化教学改革,搞好课程建设。

2.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狠抓课程建设基本要求、目标和任务的落实,进一步提高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科的专业建设。

注重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三《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主讲教师由经验丰富的中级以上教师担任,高级职称教师上课率大于90%。

2. 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

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和不同层次的培养要求,编制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有机化学大纲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大纲有明确基本要求、重点难点突出,教学环节安排合理。

并且每2年对《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一次修订。

3. 做好教材的选用和建设工作。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结合专业特点,选用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符合、水平较高、适用性较强的获奖或推荐的优秀教材。

4. 建设较完整的辅助教材。

为适应教学的需要,在3年内编写出与教学要求相适应的学生学习指导辅读材料和习题参考资料。

配备满足大纲规定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所需的图书参考资料、挂图、立体模型、幻灯、投影、影视录像和实验仪器设备。

并要求教师为学生指定5种以上的优秀参考书。

5. 建立有机化学试题库。

建立不同专业的有机化学试题库,应附有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

实行教考分离,使有机化学考试更具科学性、准确性、客观性。

既检测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能考核学生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改革教学内容,更新学习方法。

因材施教,结合不同专业对教材进行取舍、更新及充实内容,把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反映未来发展方向的前沿性知识及时补充到课程中。

努力开发电化教学课件,积极推广和应用多媒体教学,加大理论课教学信息量,提高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

7. 尽快启动网络辅助教学系统。

8. 认真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

抓好教师的备课、答疑、指导实验、批改作业、课外学术研讨等环节。

在教学中抓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抓好执教关、考试关,使教师养成良好的教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

9. 抓好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工作,广泛征求学生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10. 在有机合成化学的教学中采取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外语阅读、听力和写作能力。

11. 制订与完善符合要求的各种教学文件。

包括: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计划、规范的教学进度表,制定有机化学教研室活动计划、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规范、有机化学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制度、教学工作检查等。

12. 加强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

制定实验教学规范和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课开出率达100%。

13.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

注意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科学研究习惯的培养,与理论课结合紧密,增加开设综合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将实验教学与教师科研课题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到教师的实验室中进行科研活动,变被动的实验训练为主动的求知性试验。

提高实验教学层次,增加实验结果的检测和评价,使教学实验流程更规范、结果更精确。

14. 加强教学管理制度。

定时进行教学检查、互相听课,定期开展教学法研究活动,搞好教研室活动。

15. 加大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力度,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课程组教师要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三年内(2005~2007年)人均发表科研或教学论文3篇。

四《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的具体安排及进度
1.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全体教师要认识课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认真研究合格课程、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评估指标,研究如何搞好课程的教学,对照建设要求,认真踏实的开展工作。

在系、教研室的领导和组织下,研究教材,研究该课程所涉及领域的发展情况,研究教学规律。

2. 建立课程负责人项目标责任制。

将课程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实到责任人。

保证每项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具体的任务和要求。

3. 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建设由一支高、中、初职称比例合适的教师队伍担任建设工作。

课程组经常开展教研活动,注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导师制,使对青年教师培养落实到实处。

4. 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文件。

5. 定期做课程建设的期中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

2017.9——2018.9
制定课程建设规划;
编写教学大纲;
制作各专业的有机化学电子教案;
建立各专业的有机化学试题库;
制定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文件;
2017.10——2018.10
编写各教材的习题解答和部分扩充实验的实验讲义等辅助教材;
建立有机合成化学双语教学系统;
尽快启动网络辅助教学系统;
上网内容包括:
一、教学录像
1、教学现场录像
2、远程教学录像
3、函授教学录像
4、实验教学录像
二、多媒体课件
三、电子教学大纲、电子教案
四、习题答案
五、模拟考试试卷
六、学生读书报告和设计性实验小论文选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