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2-23考点22: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举例说明它们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b)
考点22 列举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举例说明它们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业革命开 布机
始)
国家 英国 英国
1785年瓦 特改进蒸 汽机,使 其具有实 用性
英国
①1814 年英国人 ②1807年 史蒂芬孙 美国人富 发明蒸汽 尔顿制造 机车(火 蒸汽轮船 车)
英国
美国
冶铁 技术
煤焦 冶铁 技术
图示
8.扩展:19世纪初,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德国、法国、美国等国。 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 个工业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
19世纪后半期,在科学 理论的指导下,技术发 明层出不穷。19世纪70 年代,工业革命进入了 一个新阶段,被称为第 二次工业革命。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突出特点 (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成为
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进 入了蒸汽时代。 h
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 进入了电气时代。 3
第一次
纺 织 工 具
①珍妮纺纱机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②水力纺纱机; ③蒸汽纺纱机 (制造出蒸汽机之后)。
三、两次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生活带 来的 A.工业化 P82第一、二、三段
①工业化和城市化
B.城市化 P82第四段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
我②们工应业理化性和、城科市学化地的对利待弊工业A化.利与城力 人 人市,民类产生文化品活明,更水不加平断顺丰提进富高步,,。
10.工业革命的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新阶段)
1.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2.标志(最突出的特点):
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机,成为机 器的主要动力,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领域,人类迈入 了电气时代。
高一历史必修2_图说历史:两次工业革命重要发明

一、 纺织业:装有飞梭的织布机1733John Kay (E.)飞梭(Flying Shuttle )1. 加快织布速度。
2.可调整布面宽度, 但需用人力操作。
造成棉纱供不应求现象,London Society of Arts, 于1760年设置奖金鼓励纺纱机的发明。
1767 James Hargreaves(E.)珍妮纺纱机(Spinning-Jenny)同时可纺纱线8条,纱柔美而易断,人力操作。
改良后可同时纺纱线约百条,1770年获专利权。
珍妮纺纱机1769Richard Arkwright(E.)水力纺纱机(Water Frame)利用水力转动滚轴自动纺纱,纱粗韧,此种纺纱机需要较多的资本及大的工厂。
1780年,Arkwright在Manchester设厂,并游说国会取消对棉织业的限制。
致富后受封为爵士(Sir)。
水力纺纱机1779 Samuel Crompton(E.)走锭精纺机(Spinning Mule)结合Water Frame及Spinning-Jenny之优点。
不断改良,至1799年一机可同时纺纱线400股,棉纱生产量大增,造成织布机短绌问题。
走锭精纺机1785Edmund Cartwright(E.)动力织布机(Power Loom)成本高又笨重未能立即推广,1825年后始渐取代手工织机。
1822-1833年不断改良,成为精巧织机,1835年英已拥有水力织机100,600架。
动力织布机1785Thomas Bell(E.)滚筒印花机(The Cylindrical CalicoPrinting Machine)加快织品印花的速度。
滚筒印花步骤1792 Eil Whitney(A.)轧棉机(The Cotton Gin)迅速分离棉子与棉絮,棉花产量大增。
美国棉花输出量激增:1821年93,500,000 pounds1860年110,000,000 pounds 轧棉机1841 Kenworthy and Bullough(E.)自动动力织布机(Automatic PowerLoom)加速织布速度,至1880年,一位工人可以同时监督四、五架自动动力织布机作业。
考点17:列举近代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楼

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形成 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大的科技发明:
发明 发电机 电动机 电灯 内燃机 飞机 有线
泡等 电报
有线 电话 无线 电报
发明 卡尔· 莱特 莫尔斯 贝尔 马可尼 西门子 格拉姆 爱迪生 本茨等 兄弟 者
时间 1866 1870
动力部门
瓦特改良蒸汽机
---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纺织厂
煤矿
印刷厂
交通运输部门 富尔顿制造汽船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了第一艘 汽船。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 “轮船”。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史蒂芬逊发明蒸汽机车
工业革命期间的一些主要发明
年 代 内 容 国 别 发 明 人
1765 1764 1785 1807
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
小福 白特 兔汽 图车 案标 志
Henry Ford 1863.7.30~1947.4.7 美国密歇根州韦恩郡史普林威尔镇
亨利· 福特
1896年亨利 坐在汽车上的福特 · 福特发明的四轮汽车
1.“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电力成为主要动力 的到来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兴起
19世纪电讯事业发展
贝尔试电话
电 话
有线电报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最突出
电力的开发与应用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新应用 远距离迅速传递信息技术的发明 化学工业的建立
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 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 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了新的发展 时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考点23---列举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举例说明它们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4.性质: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的变革。 5.标志(突出的特点):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6.行业进程: 棉纺织业→动力革新→交通运输业
7.代表性成就(主要发明):
领域 棉纺织业 动力革新 交通运输业 ①1814 ②1807年 年英国 美国人富 人史蒂 尔顿制造 芬孙发 蒸汽轮船 明蒸汽 机车 (火车) 英国 美国 冶铁 技术
19世纪70年代
至20世纪初
20世纪三四十年
代至今 以电子计算机为
(突出特点)
进入时代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蒸汽时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气时代
代表,以信息技
术为标志 信息时代
工业特点
动力 主要能源
机械化
蒸汽机 煤炭
电气化
内燃机;电力(电 动机、发电机) 煤炭、电力、石油
自动化、智能化
喷气发动机等
原子能、核能、
③如何看待工业化和城市化
城市化产生的问题 P83第二段
三、两次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生活 带来的巨大变化
2.举例说明:
(2)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改 变 着 人 们 的 生 活
历史与社会八下P84 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 质量提高 现 代 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文 明 生 教育文化水平提高 活 休闲娱乐活动大众化
负面
染严重等“城市病”。
影响 ②造成社会两极分化等
三、两次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生活 带来的巨大变化
1.综述:
两次工业革命带动了西方各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 程,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及大地提高了生 产力,奠定了我们现代生活的基础,给社会生产、生 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18、19世纪社会生活各方面 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考点二十二列举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新能源:电力、石油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
了世界的面貌,②产生了资产
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
阶级;③形成了西方先进,东
方落后的局面
④使用煤增多,造成了环境污
染。
考点二十二列举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 济的发展 。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两次工业革命启示与思考
1、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 力的迅速发展,也改变我们人类的生活;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 挤等负面影响。 2、如何应对科技革命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学习科学家勇 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艰苦奋斗, 立志报国,为实现民族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考点二十二
列举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举例说 明它们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巨
大变化
瓦
特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
史蒂芬孙
(改良)蒸汽机
汽船
火车机车
影响:
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世界的面
貌,②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工
业无产阶级;③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
局面④使用煤增多,造成了环境污染。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2、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确立
3、主要标志: 电 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4、主要成就: ①动力机器:发电机 电动机 内燃机 ②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灯泡—爱迪生(美) ③新交通工具: 汽车—卡尔•本茨(德)
考点21列举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_2015

主要 成就
新兴 部门
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初的原 因是旧式织布机中的一个小零件的发明。
1733年,凯伊 发明 了“飞梭”,大 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于是,纺纱车 相汽纺纱机
1765年,哈格里 夫斯发明。
效率提高8倍。
人力 动力:
1769年,阿克 莱特发明。 纺出的纱结实
5、重大发明:
开始 部门
电力工业(重工业) 电气的广泛应用: P78.79 主要 成就 内燃机的出现:
• • • • 背景: 重大发明:4点 应用: 影响:①②
• 背景:P78第二段 • 重大发明:6点 • 影响:①②③
新兴 部门
电力工业(重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 业、化学工业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3、通过两次工业革命,谈谈工业革命留 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 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科技创 新和教育创新,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 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上来。 (3)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 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真题演练:
内燃机示意图
1885 德国 卡尔·本茨 发明了三轮汽车
1886年他获得汽车制 造的专利,是德国奔 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 被称为“汽车之父”。 德国 奔驰专利1号车(1886)
内燃机和交通领域的革命
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使 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变为现实。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飞机
2.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上半期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挑起了洋务运 动,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19世纪70年代开始 ①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但极其缓慢。 ③中国人民面对帝国主义瓜分狂潮,掀起了救亡 图存运动。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科技成果

7. 近代技术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机器生产 取代手工劳动 B. 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C. 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 D D.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诞生 8.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 科学技术的 发展突飞猛进 B.人类跨人电子计算机时代 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D.电力取代 蒸汽动力应用于生产 D 9. 为制造发电机和电动机提出了理论根据的科学 家是 A. 英国人吉尔特 B. 德国人西门子 C. 英国人法拉第 D. 丹麦人奥斯特 C
⑵推动工厂的建立,人类跨入 “蒸汽时代”。 ㈣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 1、原因: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⑴1803年(美)富尔顿制成汽船
2、发明
⑵1814年(英)史蒂芬孙发明蒸汽 机车
㈤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1、原因: 蒸汽机的出现和传动结构的改进,使 生产部门对车床需求的数量和种类激 增,手工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需要。 ⑴1794年(英)莫兹利发明移动刀架, 1797年制成带有移动刀架和导轨系统 2、历程 的车床。
㈢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 1、原因 ⑴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⑵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⑴(法)巴本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 缸,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⑵(英)塞维利发明蒸汽泵,无法普及 ⑶纽可门等人研制大气活塞式蒸汽机, 只能用于矿山抽水。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瓦特
之前
3、瓦 特改良 蒸汽机
发明: 1769—1782年完成蒸汽机的改良 ⑴被广泛运用,成为一切生产 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 意义 原动力”。
10. 实用意义上电动机的发明人是 A. 英国人法拉第 B. 德国人西门子 利时人格拉姆 D. 俄国人雅可比 C 11. 柴油机的发明者是 A. 卡尔•本茨 B. 戴姆勒 D. 狄塞尔 C. 爱迪生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希望能帮到你。
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1882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又制成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1885年,德国机械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第一辆汽车,本茨因此被称为“汽车之父”。
1897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燃料更加便宜的内燃机——柴油机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了第一辆四轮汽车。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介绍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以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次不穷,并被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需求逐渐增大,而这次革命主要就是针对这些需求进行的,所以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生产力的进步,让西方国家的社会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军事以及生产力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让这些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化更加坚固和牢靠,但是因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太过迅速也导致了垄断组织提前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 --- --- --- --- 190 --- --- -间 3
国 德国 比利 美国 德国 美国 美国 别 时
美国
意大 利
1.1819年某天的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轰鸣声都 停止了,人们以这种方式纪念一位开创了人类历史崭 新的时代的伟人去世。这位伟人是 A. 牛顿 B. 瓦特 C. 卡尔· 本茨 D.史蒂芬孙
资本的原始积累;形成世 界市场;促进国际贸易
资料一 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 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当中,没有一 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不穿袜 子。 ----1831年,《机器的成绩》
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市场上的 商品越来越丰富。
英 国 美国、德国 电力在生产和生 活中的广泛应用
18世纪60年代
工业发展 领先国家
最突出特 点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考点23: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影响 (b) 导引P28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①19世纪中期的处于德川幕府的统治下,是 一个闭关锁国、封建落后的农业国家。
②列强入侵
1853年(嘉永六年)七月,美国 马修· 培里将军,率领四艘军舰 开到江户湾口,以武力威胁幕府 开国。
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兴办工业企业;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福冈缫丝厂(日本最早的近代制纱厂)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
教育
1877年成立的日 本东京大学
1871年,为了学习欧 美国家的先进思想和 技术,明治政府派遣 代表团出访欧美各国, 实地考察各国的政治、 经济、军事和文化教 育情况。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
格拉姆 西门子和可实际使用的发电机
贝尔发明电话
内燃机和交通领域的革命
内燃机发明者之一, 德国奔驰汽车公司 的创始人,被称为 “汽车鼻祖”。
卡尔·本茨和他发明的汽车 (从此汽车成为大众化交通工具)
内燃机和交通领域的革命
2、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 化?(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化)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上半期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开始了近代化 进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19世纪70年代开始 ①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但极其缓慢。 ③中国人民面对帝国主义瓜分狂潮,掀起了救亡 图存运动。
人物
-------------------
国别 发明 英国 珍妮机
影响
促进棉纺织业发展 促进工业发展,推动 交通,进入蒸汽时代 便利出行,加强世界 联系 铁路交通发展,便利生活 生产,推进工业革命
瓦特
英国 蒸汽机 美国 蒸汽轮船
富尔顿
蒸汽机车 英国 史蒂芬孙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兴起于英国?
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2.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今天 我们可以①乘坐轮船漂洋过海②乘公共汽车上学③乘 飞机在天空翱翔④通过电脑上网查资料。其中得益于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国际关系)
第一次: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 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 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 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 3.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 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 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爱迪生点燃世界” 的创造是 ( ) A.改良蒸汽机 B.研制汽车 C.发明白炽灯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 4.某天早晨,小程看到母亲的留言条,上面写着: “程程:妈妈已经在前往北京的①飞机上了。你 爸爸来电话说,他发了一些照片到你的②电子信 箱里,打开看看?今天,你奶奶坐③汽车从老家 过来,大约10点半到,记得去接站哟。书房台灯 的④灯泡坏了,买只新的换上。”从留言条看, 这个家庭享受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包(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 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 时代)
开始时间
主要技术 发明成果 和发明人
19世纪后半期 发电机(德 西门子) 珍妮纺纱机、 电灯(美 爱迪生) 蒸汽机(英 瓦特) 飞机(美 莱特兄弟) 蒸汽机车(英 史蒂芬孙) 电话(贝尔)、电报 轮船(美 富尔顿) (美莫尔斯)、汽车
二、明治维新
时间:
1868~1873
领导者:明治天皇 目的:
变法图强,富国强 兵,巩固统治
(1852——1912年)
政治上:废藩置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
接管理;废除封建等级制 ——加强中央集权
县
县 县
县
京 都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大 阪
东 京
县
县
三府七十二县
县
县
2、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引
1876年建的一所 日本新式小学
提倡“文明开化”,采取“改历”“易服”“剪发” 等的措施 ---改造封建文化,引进西方先进文化
穿西服的日本男子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度,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
忠天皇的军队。
——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
用武土道教育日本军人
近代日本海军
天皇 万岁万岁 万万岁
明治时期,日 本确立了“和 魂洋才”的教 育原则,既要 培养学生具有 日本旧的忠于 天皇思想,同 时又要掌握西 方先进的科学 技术知识。
三、明治维新的影响
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积极影响/作用?
使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日 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 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 家。
日本的对外扩张 消极方面:
1、1872入侵琉球、1874 入侵台湾、 1879 年,吞并琉球 2、1876年,侵略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3、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4、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 6、20世纪三四十年代,侵华战争
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使人类翱 翔天空的梦想变为现实。
石油成 电力普 为三大 征服黑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大的科技发明: 征服天 及,进 能源之 夜,扩 空 入电气 一 大活动 发 时代 范围 电灯 内燃机 飞机 有线 有线 发电机 电动机 泡等 汽车 电报 电话 明
无线 电报
发 西门 格拉 爱迪 卡尔. 马可 贝尔 明 莱特 莫尔 生 子 姆 本茨 兄弟 斯 者
考点22: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举例说明它们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巨 大变化(b) 导引P28
工业革命
机器生产代 1、特点: 替手工劳动 2、首先行业: 棉纺织业 3、领先国家: 英国 4、时间 :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 年代
揭开了工 业革命的 序幕
珍妮机Biblioteka 蒸汽轮船工业革命发明一览表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