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快速诊断公式复习过程

血气分析快速诊断公式复习过程
血气分析快速诊断公式复习过程

血气分析快速诊断公

血气分析快速诊断公式

血气分析是临床一项比较常用的检测项目,其测定结果可为心、肺疾病和各种危重疾病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下面介绍一下七步法血气分析。

根据PaO2和PaCO2水平判断

PaO2<60mmHg即可诊断呼吸衰竭,如伴PaCO2↑则为II型呼吸衰竭,如不伴有PaCO2↑,则为I型呼吸衰竭

PaO2处于60~80 mmHg之间为低氧血症。

第二步:是否存在酸碱平衡紊乱?

pH<7.35为酸血症;pH>7.45为碱血症

通常这就是原发异常

谨记:即使pH值在正常范围,也可能存在酸碱平衡紊乱,可能是机体代偿的结果。

第三步:是否存在呼吸或代谢紊乱?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中物理溶解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35~45 mmHg,平均40 mmHg (4.67~6.0 kPa)。

PaCO2代表肺泡通气功能:

(1)当PaCO2>50 mmHg为肺泡通气不足,见于呼吸性酸中毒,Ⅱ型呼衰;

(2)当PaCO2<35 mmHg为肺泡通气过度,为呼吸性碱中毒,也可见于Ⅰ型呼衰。

碳酸氢(HCO3-):

当HCO3-<22 mmol/L时,可为代谢性酸中毒;

当HCO3->27 mmol/L时,可为代谢性碱中毒;

碱过剩(BE):是表示血浆碱储量增加或减少的量。0±3 mmol/L

BE正值时表示缓冲碱增加;BE负值时表示缓冲碱减少或缺失。注意:BE值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只反应代谢的改变。

这时你会发现一个规律,原发呼吸障碍时,pH值和PaCO2改变方向相反;在原发代谢障碍时,pH值和PaCO2 改变方向相同,但这

种情况只发生在机体只存在一种酸碱平衡紊乱时,如机体有双重甚至三重酸碱紊乱,该规律不适用。

第四步:针对原发异常是否产生适当的代偿?

在单纯性酸碱紊乱时,HCO3-/H2CO3分数中确定一个变量为原发性变化后,另一个变量即为继发性代偿性反应。

而在混合性酸碱紊乱时,HCO3-/H2CO3分数中确定一个变量为原发性变化后,另一个变量则为又一个原发性变化,为讨论方便,称为“继发性变化”。

代偿预计值:继发改变是可以用图表和经验公式计算

“继发性变化”在代偿预计值范围内为单纯性酸碱紊乱,否则代偿不足或过度为混合性酸碱平衡失调。

第五步:如果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则计算阴离子间隙

AG = [Na+]-([Cl-]+[HCO3-])=12±2

根据AG将代谢性酸中毒分为2类:①高AG,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②高血氯,正常AG性代谢性酸中毒。

第六步:看AG:定二、三重性酸碱紊乱

当高AG性代酸时,AG的升高数恰好等于HCO3-的下降值时,既ΔAG=ΔHCO3-,于是由AG派生出一个潜在HCO3-的概念。

潜在HCO3-= AG+实测HCO3-。当潜在HCO3->预计HCO3-示有代硷存在。

即:如果ΔAG/Δ[HCO3-]<1.0,则可能并存阴离子间隙正常的代谢性酸中毒

如果ΔAG/Δ[HCO3-]>2.0,则可能并存代谢性碱中毒

第七步:结合患者情况,找出病因

判断出酸碱平衡紊乱还不够,还要进一步了解各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从而做出相应的纠正

呼吸性酸中毒病因

1、气道梗阻:COPD、哮喘、其他阻塞性肺疾病;

2、CNS抑制:睡眠呼吸障碍(OSAS);

3、通气受限:CO2产量增加、震颤、寒战、癫痫、恶性高热、高代谢、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

4、错误的机械通气设置。

呼吸性碱中毒病因

1、CNS刺激:发热、疼痛、恐惧、焦虑、CVA、脑水肿、脑创伤、脑肿瘤、CNS感染;

2、低氧血症或缺氧:肺疾病、严重贫血、低FiO2;

3、化学感受器刺激:肺水肿、胸腔积液、肺炎、气胸、肺动脉栓塞;

4、药物、激素:水杨酸、儿茶酚胺、安宫黄体酮、黄体激素;

5、其它:妊娠、肝脏疾病全身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错误的机械通气设置。

代谢性碱中毒病因

1、低血容量伴Cl- 缺乏:1)GI 丢失H+:呕吐、胃肠吸引、绒毛腺瘤、腹泻时丢失富含Cl的液体;2)肾脏丢失H+: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CO2潴留后(尤其开始机械通气后)。

2、低血容量、肾脏丢失H+: 水肿状态(心功能衰竭,肝硬化,肾病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ACTH过量、外源性皮质激素、高肾素血症、严重低钾血症、肾动脉狭窄、碳酸盐治疗。

代谢性酸中毒病因

1、高AG:甲醇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酒精性酮症酸中毒、饥饿性酮症酸中毒、三聚乙醛中毒、乳酸酸中毒、水杨酸中毒。

2、1)AG正常:GI 丢失HCO3-腹泻,回肠造瘘术,近端结肠造瘘术,尿路改道;2)肾脏丢失 HCO3-近端 RTA 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3)肾小管疾病 ATN,慢性肾脏疾病,远端RTA, 醛固酮抑制剂或缺乏,输注 NaCl,TPN,输注 NH4+。

资料分析公式及例题最全

一、增长 增长量 = 现期量 — 基期量 增长率 = 增幅 = 增速 = 增长量 ÷ 基期量 =(现期量 — 基期量)÷基期量 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率: 如果初值为A ,第n+1年增长为B ,年均增长量为M ,年均增长率为x?%,则: M= B?A n B =A(1+x ?%)n 增长量 = A 1+m%×m% , 当m >0 时,m 越大,m%1+m% 越大。 现期量高,增长率高,则增长量高。 同比增长、环比增长 同比增长:与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乘除法转化法: 当0

长38.7%。 问题: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约为( )万亿美元。 A.1.6 B.2.2 C.2.6 D.3.0 二、比重 比重 = 分量÷总体量×100% 已知本期分量为A ,增长率为a%,总量为B ,增长率为b%,则: 基期分量占总量的比重: A ÷(1+a%) B ÷(1+b%)=A B ×1+b%1+a% 如果a%>b%,则本期A 占B 的比重( A B )相较基期( A B × 1+b%1+a% )有所上升。 如果a%

[VIP专享]资料分析三大必用公式

1、比重(倍数)公式 我们要说比重公式或者倍数公式的时候,总要先理解什么是比重,什么是倍数吧?否 则讲解半天,连最基础的都不知道,那我们应用的时候,就会很麻烦。 比重是什么呢?倍数是什么呢?即使大家不能把概念说出来,但是肯定知道比重和倍 数是怎么回事,说白了,就是指标A占指标B的百分数: (1)如果百分数超过了100%,此时我们就写成小数形式,那么这个小数就是我们所 说的倍数; (2)如果百分数没有超过100%,那我们就把这个数值称为是比重。 我们从上面的讲解来看,如果说比重的时候,那么指标A是属于指标B的一部分,如 果说倍数的时候,指标A、B是相互并列的,没有从属关系。不过不论是比重,还是倍数,其都是A/B的形式,不过由于在资料分析里面,有时间出现,所以必然说涉及到末期比重,和基期比重,具体是怎样的呢?我们看下面的讲解。 +++++++++++++++++++++++++++++++++++++++++++++++++++++++++++++++++++++++++++++++ 假设在末期的时候,指标A的具体值为M,增速为m,指标B的具体值为N,增速为 n,那么就有: (1)末期比重(倍数)公式:指标A/指标B=M/N; (2)基期比重(倍数)公式:指标A/指标B=(M/N)×(1+n)/(1+m)。 +++++++++++++++++++++++++++++++++++++++++++++++++++++++++++++++++++++++++++++++(2)比重(倍数)公式的应用 比重(倍数)公式是最基本的公式,看着很简单,在应用的时候,也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直接求比重,或者倍数,另外一种就是求整体,或者部分的数值,怎么说呢?我们还是举个例子。 比如说,2010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A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B亿元,那么第一产业增加值占该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就是B/A; 如果说,2010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A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为 a,那么第一产业增加值为Aa亿元; 再比如说,2010年,某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B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a, 则该省地区生产总值为B/a亿元。 【注意】基期比重(倍数)的计算有着自己独特的流程,详细的我们可以参考《资料 分析解题技巧》。 ******************************************************************************* 【真题示例1】2011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8065亿元,同比增长29.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6月份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828亿元,同比增长32.9%,增速比5月份回升3.6个百分点。 126.2011年6月份我国软件产业软件业务收入占上半年总值的比重约为()。 A.22.7% B.24.6% C.26.5% D.29.1%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比重这一知识点。 根据材料相关数据可知,2011年6月份我国软件产业软件业务收入占上半年总值的比重为1828/8065,结合选项,口算该值要比25%小不少,那么本题的正确答案就是A选项。 【补充说明】或者我们直接计算也行,就是计算18/8=9/4=2.25,那么正确答案就是 A选项,由于选项中的数值数量级相同,所以我们不用考虑数量级的大小,直接计算就行了。

资料分析常用基础公式

资料分析常用基础公式 一、关于基期值、现期值、增长量、增长率相关的基础公式 增长率增长率 现期值增长率基期值基期值现期值增长量?+=?==1- %1001-%100-%100?=?=?=)基期值 现期值(基期值基期值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增长率 增长率 增长量增长率现期值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1-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增长率)(基期值增长量基期值现期值+= +?=+=1 二、关于年均增长相关公式 年份差 初期値末期值年均增长量-= 年均增长量年份差初期値末期值?+= 年份差年均增长量末期值初期値?=- 1-年份差初期値 末期值年均增长率= 年份差年均增长率)(初期値末期值+?=1 年份差年均增长率) (末期值初期値+=1 三、隔年增长相关公式 1-11间期增长率)(现期增长率)(隔年增长率+?+= 间期增长率) 现期增长率)((现期值隔年增长率现期值隔年增长中的,基期值++=+=111 四、比重相关常考公式 比重 部分整体比重整体部分整体部分比重=?=?= %100.1 部分的增长率整体的增长率现期整体现期部分基期比重++?= 11.2

部分的增长率 整体的增长率部分的增长率现期整体现期部分比重的增长量+?=1-.3 4.比重变化的判定 部分的增长率>整体的增长率,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部分的增长率<整体的增长率,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部分的增长率=整体的增长率,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注意:比重增长量的单位为百分点。 五、平均数相关常考公式 平均数 总量份数平均数份数总量份数总量平均数=?=?= %100.1 总量的增长率 份数的增长率现期份数现期总量基期平均数++?=11.2 总量的增长率份数的增长率总量的增长率现期份数现期总量平均数的增长量+?= 1-.3 4.平均数变化的判定 总量的增长率>份数的增长率,则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总量的增长率<份数的增长率,则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总量的增长率=份数的增长率,则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份数的增长率 份数的增长率总量的增长率平均数的增长率+=1-.5

血气分析快速诊断公式

血气分析快速诊断公式 血气分析是临床一项比较常用的检测项目,其测定结果可为心、肺疾病和各种危重疾病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下面介绍一下七步法血气分析。 第一步:判断有无呼吸衰竭 根据PaO2和PaCO2水平判断 PaO2<60mmHg即可诊断呼吸衰竭,如伴PaCO2↑则为II型呼吸衰竭,如不伴有PaCO2↑,则为I型呼吸衰竭 PaO2处于60~80 mmHg之间为低氧血症。 第二步:是否存在酸碱平衡紊乱? pH<7.35为酸血症;pH>7.45为碱血症 通常这就是原发异常 谨记:即使pH值在正常范围,也可能存在酸碱平衡紊乱,可能是机体代偿的结果。 第三步:是否存在呼吸或代谢紊乱?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中物理溶解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35~45 mmHg,平均40 mmHg (4.67~6.0 kPa)。 PaCO2代表肺泡通气功能: (1)当PaCO2>50 mmHg为肺泡通气不足,见于呼吸性酸中毒,Ⅱ型呼衰; (2)当PaCO2<35 mmHg为肺泡通气过度,为呼吸性碱中毒,也可见于Ⅰ型呼衰。

碳酸氢(HCO3-): 当HCO3-<22 mmol/L时,可为代谢性酸中毒; 当HCO3->27 mmol/L时,可为代谢性碱中毒; 碱过剩(BE):是表示血浆碱储量增加或减少的量。0±3 mmol/L BE正值时表示缓冲碱增加;BE负值时表示缓冲碱减少或缺失。注意:BE值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只反应代谢的改变。 这时你会发现一个规律,原发呼吸障碍时,pH值和PaCO2改变方向相反;在原发代谢障碍时,pH值和PaCO2 改变方向相同,但这种情况只发生在机体只存在一种酸碱平衡紊乱时,如机体有双重甚至三重酸碱紊乱,该规律不适用。 第四步:针对原发异常是否产生适当的代偿?

资料分析公式与例题[最全]

一、增长 增长量 = 现期量—基期量 增长率 = 增幅 = 增速 = 增长量÷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率: 如果初值为A,第n+1年增长为B,年均增长量为M,年均增长率为,则:M= 增长量= ,当m0 时,m越大,越大。 现期量高,增长率高,则增长量高。 同比增长、环比增长 同比增长:与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乘除法转化法: 当x 时, 【例1】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农民工从业仍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从事建筑业的比重明显提高。从农民工的就业地区来看,2011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16537万人,比上年增加324万人;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4438万人,比上年增加334万人,增长8.1%;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4215万人,比上年增加370万人,增长9.6%。 问题:与上一年相比,2011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增长率约为()A.2.0% B.4.4% C.5.2% D.8.1% 【例2】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额1577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3%;进口额13948.3亿美元,同比增

长38.7%。 问题: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约为()万亿美元。 A.1.6 B.2.2 C.2.6 D.3.0 二、比重 比重 = 分量÷总体量×100% 已知本期分量为A,增长率为a%,总量为B,增长率为b%,则: 基期分量占总量的比重: 如果a%b%,则本期A占B的比重()相较基期()有所上升。 如果a%b%,则本期A占B的比重()相较基期()有所下降。 本期比重较基期变化: 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是形容比例或者增长率等常用的数值形式。 百分点,是指不带百分号的百分数,如:n个百分点,代表n%。 当我们进行实际量之间的比较时,一般使用“百分数”来表示,需要除以参考值。 当我们进行比例或者增长率之间的比较时,一般使用“百分点”来表示,偶尔也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比较时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除以参考值。 翻番 即变为原来的2倍。翻n番:即变为原来的倍。 【例3】2010年,某省广电实际总收入为145.83亿元,同比增长32.07%。其中,广告收入为67.08亿元,同比增长25.88%;有线网络收入为45.38亿元,同比增长26.35%;其他收入为33.37亿元,同比增长57.3%。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大全

统计图表知识收集与分析 产业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以及社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此外,通常说的办“三产”,其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第三产业,把企事业单位创办的主业之外的营利性的经济实体都称之为“三产”是不确切的。例如:所办的实体如是养牛场则属于第一产业,如果是工厂、施工队则属于第二产业,如果是商店、招待所、咨询机构、游艺厅等才属于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各年度的比重(%)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第一产业 8.1 6.9 6.2 6.9 5.8 5.2 4.7 4.3 4.0

第二产业 52.2 48.7 48.0 46.1 44.1 42.3 40.8 39.1 38.9 第三产业 39.7 44.4 45.8 47.0 50.1 52.5 54.5 56.6 57.1 第三产业是由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有关行业组成,它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第三产业必须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 。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第三产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其它经济产业一样,也必须遵循客观发展的规律。就现阶段来看,在我国第一和第二产业仍占经济的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的支配作用并没有改变,而第三产业正处在培育和发展阶段。因此,还不能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越好,而应该和其它产业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片面强调第三产业的作用,不切实际地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可能出现“泡沫”经济现象,难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必须同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相适应,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比重较低。北京199 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突破50%,1998年达到56.6%,在全国30个省会城市中居第一位。“九五”期间,北京经济继续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全市GDP的比重,这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总产值、净产值、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究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资料分析最全公式

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1、统计术语 ◆现期与基期 资料题目中,作为对比参照的时期称为基期,而相对于基期的为现期。 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基期量,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现期量。 ◆同比与环比 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如:今年五月与去年五月相比较;今年第一季度与去年第一季度相比较;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上半年相比较。 环比:环比实际上即指“与紧紧相邻的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年环比等。 【例1】2009年全年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8288.8亿元,增长18.9%,增幅

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 【例2】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为9848万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为下降1%。 ◆增长率 增长率指的是现期与基期的差值与基期之间的比较。 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特别提示】 增速、增幅:一般情况下,均与增长率相同。(但在特殊语境下,增幅是指具体数值的增加,例如:某企业9月份的产值和上月相比,有了200万元的增幅,这里增幅就是指具体数值的增加。) 【判别特征】: 增长率:(现在)……比(过去)……增长(下降)……% 式子1:给基期值,现期值,求增长率?增长率=; 式子2:给基期值,增长率,求现期值?现期值=基期值×(1+增长率);

式子3:给现期值,增长率,求基期值?基期值=。 【例1】1959年与1958年比较,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 A. 提高了151.8% B. 提高了51.8% C. 提高了251.8% D. 提高了105% ◆百分数与百分点 增长率之间的计算只能用百分点,不能用百分数。 【例1】与上年同期相比,2010年6月汽车零售同比增幅() A.回落42.3个百分点 B.加快42.3个百分点 C.回落42.3% D.加快42.3%

动脉血气分析——简易、快速三步诊断法

动脉血气实例分析——简易、快速三步诊断法 对动脉血气结果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多种疾病的快速识别和处理,然而,许多医生面对这些结果常感到困惑。因此,本文提供一个简单易记的三步血气分析法,使临床医生能快速地评估和处理病人。 一、血气分析的三步法 第一步: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 第二步:酸/碱中毒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碱中毒,是单纯呼吸因素,还是存在代谢成份? 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看pH值。正常值为7.40±0.05。如果pH≤7.35为酸中毒,≥7.45为碱中毒; 第二步: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方向。同向改变(PCO2增加,pH也升高,反之亦然)为代谢性,异向改变为呼吸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的,再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比例。正常PCO2为40±5mmHg。单纯呼吸性酸/碱中毒,PCO2每改变10mmHg,则pH值反方向改变0.08(±0.02)。例如,如果PCO2是30mmHg(降低10mmHg),那么pH值应该是7.48(增加0.08);如果PCO2为60mmHg(增加20mmHg),则pH值应为7.24(降低2×0.08)。 如果不符合这一比例,表明还存在第二种因素,即代谢因素,这时,第三步就应比较理论上的pH值与实际pH值,如果实际pH值低于理论pH值,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酸中毒,反之,如果实际pH值高于理论pH值,则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碱中毒。需注意,根据公式推算出来的pH值,可以有±0.02的波动。 二、实例 例1.病人的pH为7.58,PCO2为20mmHg,PO2为110mmHg。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降低20mmHg,pH值应升高2×0.08(±0.02)即为7.56±0.02,与实际pH 值相符,因此该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 例2.病人的pH为7.16,PCO2为70mmHg,PO2为80mmHg。 第一步:pH值小于7.35,提示为酸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增加30mmHg,pH值应降低3×0.08(±0.02)即为7.16±0.02,而该病人的实际pH值恰为7.16。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 例3.病人的pH为7.50,PCO2为50mmHg,PO2为100mmHg。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速算技巧 一、估算法 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差距的大小将直接决定对“估算”时对精度的要求。 二、直除法 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的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首两位、首三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常用形式: 1.比较型:比较分数大小时,若其量级相当,首位最大∕小数为最大∕小数 2.计算型:计算分数大小时,选项首位不同,通过计算首位便可得出答案。 难易梯度:1.基础直除法:①可通过直接观察判断首位的情形; ②需要通过手动计算判断首位的情形。 2.多位直除法:通过计算分数的“首两位”或“首三位”判断答案情形。 三、插值法 1.“比较型”插值法 如果A与B的比较,若可以找到一个数C,使得A﹥C,而B﹤C,既可以判定A﹥B;若可以找到一个数C,使得A﹤C,而B﹥C,既可以判定A﹤B; 2.“计算型”插值法 若A﹤C﹤B,则如果f﹥C,则可以得到f=B;如果f﹤C,则可以得到f=A; 若A﹥C﹥B,则如果f﹥C,则可以得到f=A;如果f﹤C,则可以得到f=B。

四、放缩法 当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将中间结果进行大胆的“放”(扩大)或者“缩”(缩小),从而迅速得到精度足够的结果。 常用形式: 1. A﹥B,C﹥D,则有A+C﹥B+D;A-D﹥B-C; 2. A﹥B﹥0,C﹥D﹥0,则有A×C﹥B×D;A÷D﹥B÷C 五、割补法 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或总和值时,首先选取一个中间值,根据中间值将这组数据“割”(减去)或“补”(追上),进而求取平均值或总和值。 常用形式: 1.根据该组数据,粗略估算一个中间值; 2.将该组值分别减去中间值得到一组数值;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资料分析必须要做到稳又快,基本来说我们需要25分钟内做完20道小题,因此要有快速计算的方法。 截位直除法是非常实用的,截位指的就是四舍五入保留几位,保留的是有效数字。 例如一个分数 13674879,他们的首位分别是4与1,截位直除就是将式子变成144879。 一、基期与现期 今年比前年。比字后面是基期,前年是基期。 二、增长量与增长率 增长率r=基期 基期—现期 三、基期量=现期-增长量 基期量= r +1现期量 四、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 现期量=基期量×(1+r ) 五、一般增长率 一道题目中问到增长或下降了百分之几、几成、增长速度、增长幅度等,都是问的增长率 r=基期量增长量=增长量—现期增长量=基期 基期—现期 六、增长量=现期-基期=基期×r=r +1现期×r 年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年份差 七、现期比重= 总体部分 占字前面的量是部分,占字后面的是总体。女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比重 八、基期比重=B A ×a b ++11 A :部分的现期量 B :整体的现期量 a :分子的增长率 b :分母的增长率 九、两期比重比较=现期比—基期比=B A -B A ×a b ++11=a b a B A +-?1 若a 大于b,比重上升,若a 小于b,比重下降,a=b,比重不变。

十、现期平均=个数总数=B A 十一、基期平均= a b B A ++?11 十二、平均数的增长率=b b a +-1 a 为分子增长率,b 是分母增长率 十三、现期倍数=B A 基期倍数=a b B A ++?11 十四、间隔增长率 中间隔一年,求增长率 R=r1+r2+r1×r2 当r1与r2绝对值均小于百分之十时,r1×r2可忽略 十五、间隔倍数=间隔增长率+1 十六、间隔基期量= 间隔增长率 现期量+1

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汇总 考点 已知条件 计算公式 方法与技巧 基期量计算 (1)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x%1+= 现期量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2)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 倍 M += 1现期量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 (3)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的增长量N N -现期量基期量= 尾数法,估算法 基期量比较 (4)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比较:x% 1+= 现期量 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2)如果现期量差距较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接比较现期量。 (3)化同法 分数大小比较: (1)直除法(首位判断或差量比较) (2)化同法,差分法或其它 现期量计算 (5)已知基期量,增长率x% ) (基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x %1 x %+?=?+= 特殊分数法,估算法

(6)已知基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 倍 ) (基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M M +?=?+=1 估算法 (7)已知基期量,增长量N N +=基期量现期量 尾数法,估算法 增长量计算 (8)已知基期量与现期量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尾数法 (9)已知基期量与增长率x% x%?=基期量增长量 特殊分数法 (10)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x%x% 1?+= 现期量 增长量 (1)特殊分数法,当x%可以被视为 n 1 时,公式可被化简为:n += 1现期量 增长量; (2)估算法(倍数估算)或分数的近似计算(看大则大,看小则小) (11)如果基期量为A ,经N 期变为B ,平均增长量为x N A B x -= 直除法 增长量比较 (12)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x%x% 1?+=现期量 增长量 (1)特殊分数法,当x%可以被视为 n 1 时,公式可被化简为:n += 1现期量 增长量 (2)公式可变换为: % 1%x x +? =现期量增长量,其中

资料分析公式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整理 考点 已知条件 计算公式 方法与技巧 基期量计算 (1)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x% 1+= 现期量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2)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 倍 M += 1现期量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 (3)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的增长量N N -现期量基期量= 尾数法,估算法 基期量比较 (4)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比较:x% 1+= 现期量 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2)如果现期量差距较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接比较现期量。 (3)化同法 分数大小比较: (1)直除法(首位判断或差量比较) (2)化同法,差分法或其它 现期量计算 (5)已知基期量,增长率x% )(基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x %1 x %+?=?+= 特殊分数法,估算法 (6)已知基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 倍 )(基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M M +?=?+=1 估算法 (7)已知基期量,增长量N N +=基期量现期量 尾数法,估算法 增长量计算 (8)已知基期量与现期量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尾数法 (9)已知基期量与增长率x% x%?=基期量增长量 特殊分数法 (10)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x%x%1?+=现期量增长量 (1)特殊分数法,当x%可以被视为 n 1时,公式可被化简为:n +=1现期量增长量; (2)估算法(倍数估算)或分数的近似计算(看大则大,看小则小) (11)如果基期量为A ,经N 期变为B ,平均增长量为x N A B x -= 直除法 增长量比较 (12)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x%x% 1?+= 现期量 增长量 (1)特殊分数法,当x%可以被视为 n 1 时,公式可被化简为:n +=1现期量增长量 (2)公式可变换为: %1% x x +? =现期量增长量,其中 % 1% x x +为增函数,所以现期量大,增长率大的情况下,增长量一定大。 增长率计算 (13)已知基期量与增长量 基期量 增长量 增长率= (1)截位直除法 (2)插值法 (14)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 基期量基期量 现期量增长率-= 截位直除法 (15)如果基期量为A ,经N 期变为B ,平均增长率为x% 1%-=N A B x 代入法或公式法

资料分析常用公式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 量 资料分析常用公式 一尧基本概念中常用公式(一)增长量 1.定义 增长量:说明两个同时期发展水平增减差额的指标。它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 2.计算公式 增长量计算公式为:对比期水平-基期水平 (二)同比和环比 1.定义 同比指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相比较的变化幅度。环比指本期发展水平与上期发展水平相比较的变化幅度。2.计算公式 同比增长速度(即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去年同期数×100% 环比增长速度(即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 ×100% (三)平均增长量/平均增长率 1.定义 平均增长量:又称“平均增减量”,用来说明某种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数量。平均增长率:一段时间内某一数据指标平均每段时期的增长幅度。当这个时期为年时则为年均增长率,公务员考试中通常考查的是平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是指一段时间内某一数据指标平均每年的增长幅度。2.计算公式 平均增长量计算公式为:总增长量 时间 如果第一年的数据为A ,第n +1年为B ,则年均增长率x = B A n √ -1。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四)比重 1.定义 比重指的是总体中某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2.计算公式 比重=分量 总量×100% (五)百分数/百分点 1.定义 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它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减少。运用百分数时,也要注意概念的精确。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它是分析百分数增减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倍数是关于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对比,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就是倍数,常常用于比数(分子)远大于基数(分母)的场合。 翻番是指数量加倍。如1变为2(1×2),2变为4(2×2),3变为6(3×2)……A变为A×2,翻两番为(A×2)×2=A×22,是指原基数在翻一番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2.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同一组数据的倍数和增长率存在如下关系:增长率=(倍数-1)×100%。 2

血气分析快速诊断公式复习过程

血气分析快速诊断公 式

血气分析快速诊断公式 血气分析是临床一项比较常用的检测项目,其测定结果可为心、肺疾病和各种危重疾病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下面介绍一下七步法血气分析。 根据PaO2和PaCO2水平判断 PaO2<60mmHg即可诊断呼吸衰竭,如伴PaCO2↑则为II型呼吸衰竭,如不伴有PaCO2↑,则为I型呼吸衰竭 PaO2处于60~80 mmHg之间为低氧血症。 第二步:是否存在酸碱平衡紊乱? pH<7.35为酸血症;pH>7.45为碱血症 通常这就是原发异常 谨记:即使pH值在正常范围,也可能存在酸碱平衡紊乱,可能是机体代偿的结果。 第三步:是否存在呼吸或代谢紊乱?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中物理溶解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35~45 mmHg,平均40 mmHg (4.67~6.0 kPa)。 PaCO2代表肺泡通气功能: (1)当PaCO2>50 mmHg为肺泡通气不足,见于呼吸性酸中毒,Ⅱ型呼衰;

(2)当PaCO2<35 mmHg为肺泡通气过度,为呼吸性碱中毒,也可见于Ⅰ型呼衰。 碳酸氢(HCO3-): 当HCO3-<22 mmol/L时,可为代谢性酸中毒; 当HCO3->27 mmol/L时,可为代谢性碱中毒; 碱过剩(BE):是表示血浆碱储量增加或减少的量。0±3 mmol/L BE正值时表示缓冲碱增加;BE负值时表示缓冲碱减少或缺失。注意:BE值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只反应代谢的改变。 这时你会发现一个规律,原发呼吸障碍时,pH值和PaCO2改变方向相反;在原发代谢障碍时,pH值和PaCO2 改变方向相同,但这

诊断公式大全

2015年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公式大全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公式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咳嗽+发热 2、肺炎=短期咳嗽咳痰+发热+肺部湿罗音+胸片表现 (1)大叶性肺炎=成人+受凉+高热+口周鼻周单纯疱疹+咳铁锈色痰 (2)克雷伯杆菌肺炎=老年+高热+咳砖红色痰+X线片空洞 (3)支原体肺炎=儿童或青年+刺激性干咳+肌肉痛+青霉素头孢无效 +胸片侵润影 (4)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发热+呼吸困难症状(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 (5)金色葡萄球菌肺炎=突发高热+胸痛+肌肉酸痛+脓血痰+X线片状影 3、结核病 (1)肺结核=青壮年+咯血+午后低热+夜间盗汗+抗生素治疗无明显疗效+白细胞不高 (2)结核性胸膜炎=结核+胸膜积液体征(胸痛+语颤消失+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 (3)原发性肺结核=儿童+轻微症状+胸片哑铃状阴影(原发综合征) (4)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幼儿或青少年+结核+严重中毒症状+胸片三均少(大小、密度、分布)的粟粒状结节 (5)侵润性肺结核=青年+结核+肺尖或锁骨下斑点状阴影。 (6)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成人+长期低热盗汗+胸片示肺组织严重破坏、厚壁空洞、肺纹理垂柳样 (7)干酪样肺结核=结核+高热+胸片示大叶性密度均匀磨玻璃状阴影 (8)结核性心包炎=结核+心包积液体征(心前区痛+呼吸困难+上腹部闷胀+下肢浮肿) (9)肠结核=结核+腹部症状(腹痛、腹泻、右下腹部肿块) (10)结核性腹膜炎=结核+腹部炎症(腹痛、腹泻、腹壁柔韧感) (11)肾结核=结核+膀胱刺激征+肾实质变薄并有破坏 4、支气管扩张=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病史+咳嗽+脓痰+咯血 5、COPD=老年人(吸烟史)+咳痰喘+桶状胸+肺功能检查,一秒率FEV1/FVC%小于70% 6、肺脓肿=脓臭痰+高热+X线片/CT显示液平 7、肺癌=中、老年人+痰中带血+刺激性咳嗽+消瘦+X线毛刺 8、肺心病=慢性肺部疾病病史+心脏扩大演变顺序:慢支-肺气肿-肺心病 9、支气管哮喘=阵发性或周期性喘息+满肺哮鸣音+过敏史 10、呼吸衰竭=慢性肺部疾病病史+发绀+血气分析指标 I型:PaO2<60mmHg PaCO2正常-重症肺炎诱发 II 型:PaO2<60mmHg PaCO2>50mmHg-慢阻肺诱发 11、胸部闭合性损伤 (1)张力性气胸=胸外伤史+广泛皮下气肿(握雪感)+气管偏移+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 (2)血胸=胸外伤史+气管偏移+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X线肋膈角消失,弧形高密度影 (3)肋骨骨折=胸外伤史+骨擦音 呼吸系统疾病检查项目 1.胸部X片、胸部CT 2.2、PPD、血沉 3.痰培养+药敏实验、痰找结核杆菌 4、肺功能 5、肝肾功能 6、血气分析 7、纤维支气管镜 8、痰液脱落细胞检测 9、淋巴结活检 10、血常规、电解质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休息,加强营养,预防感染/吸氧 2、对症治疗/药物治疗 (1)抗感染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 考点 已知条件 计算公式 方法与技巧 基期量计算 已知现期量,增长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直接做差、简单估算 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x% 1现期量基期量+= ()x %1-≈现期量 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当X<5,才可使用约等于号之后的公式 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 倍 M += 1现期量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 基期量比较 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x% 1现期量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2)如果现期量差距较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接比较现期量。 (3)化同法 分数大小比较: (1)直除法(首位判断或差量比较) (2)化同法,差分法或其它 计算基期量时,如果给出现期量和增长率: 若增长率< 5%,建议使用公式法化除为乘进速算; 若5%≤增长率<10%,那么在答案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化除为乘近似公式; 若增长率没有什么特殊特征,则考虑直接进行直除或估算。

现期量计算 已知基期量,增长量 量增长基期量 现期量+= 尾数法,估算法 已知基期量,增长率x% () %1%x x +?=?+=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 特殊分数法,估算法 已知基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 倍 ) (基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M M +?=?+=1 估算法 现期量的计算常和年均增长率结合考查,求年均增长率时可利用的近似计算公式为())5%(1%1<+≈+x nx x n ,估算结果比真实值偏小 增长量计算 已知基期量与现期量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尾数法、直接做减法 已知基期量与增长率x% x%?=基期量增长量 特殊分数法、估算 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x%x%1?+= 现期量 增长量 (1)特殊分数法,当x%可以被视为n 1时,公式 可被化简为:n +=1现期量增长量; (2)估算法(倍数估算)或分数的近似计算(看大则大,看小则小) 如果基期量为A ,经N 期变为B ,平均增长量为x N A B x -= 直除法

行测资料分析常用公式

资料分析常用公式 已知2005的量为a,2006年的量比2005年的量增加r%,求2006年的量b。 b=(1+r%) 已知2006的量为b,2006年的量比2005的量增加r%,求2005年的量a。 a= b÷(1+r%) 已知2006的量为b,2006年的量比2005的量增加r%,求2006年比2005年增加多少。 b÷(1+r%)×r% 已知2005的量为a,2006年的量比2005的量减少r%,求2006年的量b。 b= a×(1-r%) 已知2006的量为b,2006年的量比2005的量减少r%,求2005年的量a。 a= b÷(1-r%) 已知2006的量为b,2006年的量比2005的量减少r%,求2006年比2005年减少多少。 b÷(1-r%)×r%

已知2006年的量为b,年平均增长率为r%,求n年后的量a 是多少? a= (1+r%)n 另外,增长率的增长,只要考虑增长率自身相加减,比如已知2004年的量为b,2005年比2004年增长5%,2006年增长率比200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请问2006年的增长率为多少? 5%+5%=10% “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除以计划数乘100%,比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比如计划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120-100)÷100×100%=20%; “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比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256÷100)×100%=256%;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比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万能各类疾病诊断公式

万能各类疾病诊断公式?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公式?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咳嗽+发热?2.肺炎(1)大叶性肺炎=成人+受凉+高热+咳铁锈色痰 (2)克雷伯杆菌肺炎=咳砖红色痰+X线片空洞 (3)支原体肺炎=儿童+刺激性干咳+关节疼+抗生素无效? (4) 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发热+呼吸困难症状(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 (5)金色葡萄球菌肺炎=高热+胸痛+脓血痰+X线片状影?3.结核病(1)肺结核=青壮年+咯血+午后低热+夜间盗汗+抗生素治疗无明显疗效? (2)结核性胸膜 炎=结核+胸膜积液体征(胸痛+语颤消失+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 (3)结核性心包炎=结核+心包积液体征(心前区痛+呼吸困难+上腹部闷胀+下肢浮肿) (4)肠结核=结核+腹部症状(腹痛、腹泻、右下腹部肿块)? (5)结核性腹膜炎=结核+腹部炎症(腹痛、腹泻、腹壁柔韧感) (6)肾结核=结核+膀胱刺激征+肾实质变薄并有破坏 4.支气管扩张=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病史+咳嗽+脓痰+咯血 5.COPD=老年人(吸烟史)+咳痰喘+桶状胸+肺功能检查,一秒率FEV1/FVC%小于70% 6。肺脓肿=脓臭痰+高热+X线片/CT显示液平?7、肺癌=中、老年人+痰中带血+刺激性咳嗽+消瘦+X线毛刺 8.肺心病=慢性肺部疾病病史+心脏扩大?演变顺序:慢支-肺气肿—肺心病 9、支气管哮喘=阵发性或周期性喘息+听诊哮鸣音+过敏史 10。呼吸衰竭=慢性肺部疾病病史+发绀+血气分析指标? I型:PaO2<60mmHg PaCO2正常-重症肺炎诱发 II型:PaO2<60mmHg PaCO2〉50mmHg-慢阻肺诱发? 11、胸部闭合性损伤?(1)张力性气胸=胸外伤史+广泛皮下气肿(握雪感)+气管偏移+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 (2)血胸=胸外伤史+气管偏移+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X线肋膈角消失,弧形 高密度影 (3)肋骨骨折=胸外伤史+骨擦音?循环系统疾病诊断公式?1、冠心病=胸骨后压窄性疼痛 (1)心绞痛=胸骨后压窄性疼痛〈30分钟,3-5分钟/次,+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能缓解+ECG:ST段水平下移 (2)心梗=胸骨后压窄性疼痛>30分钟,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大汗淋 漓+濒死感+ECG:ST段弓背向上抬高 V1—6广泛前壁心梗;V1—3前间壁心梗;V3-5局限前壁心梗;V5-6前侧壁心梗;Ⅱ、Ⅲ、aVF下壁心梗;I、aVL高侧壁心梗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整理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整理 考 点 已知条件计算公式方法与技巧 去年量计算(1)已知今年量, 增长率x% x% 1+ = 现期量 基期量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2)已知今年量, 相对去年量增加 M倍 M + = 1 现期量 基期量截位直除法 (3)已知今年量, 相对去年量的增 长量N N - 现期量 基期量=尾数法,估算法 去 年量比较(4)已知今年量, 增长率x% 比较: x% 1+ = 现期量 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2)如果今年量 差距较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 接比较今年量。 (3)化同法 分数大小比较: (1)直除法(首位判断或差量比 较) (2)化同法,差分法或其它 今年量计算(5)已知去年量, 增长率x% ) ( 基期量 基期量 基期量 现期量 x% 1 x% + ? = ? + = 特殊分数法,估算法 (6)已知去年量, 相对去年量增加 M倍 ) ( 基期量 基期量 基期量 现期量 M M + ? = ? + = 1 估算法 (7)已知去年量, 增长量N N + =基期量 现期量尾数法,估算法 增长量计算(8)已知去年量 与今年量 基期量 现期量 增长量- =尾数法 (9)已知去年量 与增长率x% x% ? =基期量 增长量特殊分数法 (10)已知今年量 与增长率x% x% x% 1 ? + = 现期量 增长量 (1)特殊分数法,当x%可以被视 为 n 1 时,公式可被化简为: n + = 1 现期量 增长量; (2)估算法(倍数估算)或分数 的近似计算(看大则大,看小则小)(11)如果去年量 为A,经N期变为 B,平均增长量为x N A B x - =直除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