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溺水,如何正确救援

合集下载

溺水如何急救 溺水急救措施分4种

溺水如何急救 溺水急救措施分4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溺水如何急救溺水急救措施分4种导语:盛夏时节,不少人都会去河边或是湖里游泳,但不幸总是会发生,今年已经发生多起溺亡事件。

如果发现有人溺水,要如何急救?对于溺水心脏骤停,争分夺秒的心肺复苏是唯一有效的急救方式。

将溺水者倒挂在树上、放在牛背马背颠簸、倒背跑动、冲击其腹部这些花样繁多的民间急救方法由来已久,且都是为了把水从溺水者体内控出来。

任何形式的控水法都是陈旧的、无用的、有害的。

现代医学已经明确,控水拖延复苏,加重误吸,明显增加溺水者死亡率。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水能成为阻塞气道的异物,请不要将宝贵的救命时间浪费在各种控水上。

发现有人溺水后,该如何正确施救?根据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状态,急救措施分四种:1.溺水者清醒,有呼吸有脉搏。

施救者应立即呼叫120,在一旁陪伴并为溺水者保暖,随后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

2.溺水者昏迷(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

施救者应立即呼叫120,清理溺水者口鼻异物,并将其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

同时,密切观察溺水者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3.溺水者昏迷,无呼吸有脉搏,类似“假死”状态,出现喉痉挛,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

此时,施救者应立即抬高溺水者下颚,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

溺水者恢复呼吸后,可将其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

4.溺水者昏迷,无呼吸无脉搏。

施救者应即刻清理溺水者口鼻异物,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急救顺序是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切记同时要呼叫120,并持续心肺复苏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生活常识分享。

相约一起游泳溺死 同伴是否应承担责任

相约一起游泳溺死 同伴是否应承担责任

相约一起游泳溺死同伴是否应承担责任游泳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无论是在夏季还是冬季,人们都会选择去游泳。

游泳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让人们在炎热的天气中感到舒适和放松。

然而,游泳也是一项存在安全隐患的运动,甚至可能导致悲剧发生。

这篇文章将探讨相约一起游泳溺死,同伴是否应承担责任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游泳是一项需要注意安全的运动。

千万不要低估水性,以及水中的危险因素。

当我们决定选择游泳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水性,不要过分自信或盲目自信。

同时,在游泳时应该选择合适的场所和时间,以及必要的安全措施,如穿上泳衣、戴上泳镜和救生设备等。

然而,无论我们做得多么谨慎,悲剧还是可能发生。

假设我们和朋友相约一起游泳,但是在游泳过程中,我们的朋友因为某种原因意外溺水。

这时候,同伴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同伴不应该完全承担责任。

尽管我们和朋友相约一起去游泳,在游泳过程中应该互相提醒和照顾,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将责任归咎于同伴。

因为游泳是一项存在安全隐患的运动,我们自己也应该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不过,同伴在游泳过程中仍然承担一定的责任。

作为游泳的同伴,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对方的状态,尤其是对方是否出现了不正常的情况,如呛水、口吐白沫、动作僵硬等等。

如果我们注意到对方有异常情况,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比如帮助对方上岸或寻求救援等等。

如果因为我们的疏忽导致同伴发生了意外,那么我们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当然,同伴所承担的责任程度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我们尽到了关注和照顾的义务,并且没有明显的过错,那么我们不应该承担全部责任。

但如果我们明知游泳场所存在危险因素,或者明知同伴存在安全隐患却没有及时提醒和照顾,那么我们应该为此承担一定的责任。

综上所述,相约一起游泳溺死,同伴应否承担责任的问题,并不存在唯一的答案。

游泳是一项有风险的运动,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水性和游泳场所的安全性,同时也要时刻保持对同伴的关注和照顾,尽力避免意外发生。

防溺水安全措施方案

防溺水安全措施方案

防溺水安全措施方案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篇一1、迅速救上岸: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4、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5、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

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1、池边不可奔跑或追逐,以免滑倒受伤。

2、池边不可任意推人下水,以免撞到他人或撞到池边受伤。

3、池边严禁跳水,常因水浅,造成颈椎受伤而终生瘫痪。

4、戏水时,不可将他人压入水中不放,以免因呛水而窒息。

5、水中活动时,已感有寒意时,或将有抽筋现象时,应登岸休息。

6、若发现有人溺水时,即刻发出“有人溺水啦!”呼救或打110请求支持,如果自己没有学过水上救生,不可冒然下水施救。

7、若在水中发现自己体力不足,无法游回池边时,应立即举手求救,或大声喊叫“救命”等待救援。

十四、在海滩游泳安全常识1、应在设有救生人员值勤的海域游泳,并听从指导及勿超越警戒线。

2、海边戏水,不要依赖充气式浮具(如游泳圈、浮床等)来助泳,万一泄气,无所依靠,容易造成溺水。

3、海中游泳,因为是动水,有海流、有波浪,与游泳池不同,故需要加倍的耐力及体力才能达到同等距离,所以不可高估自己的。

游泳能力,才不会造成不幸。

4、严禁单独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5、在海中,若有皮肤受伤出血时,应立即上岸,6、在遇有人溺水时,应大声喊叫或打110请求协助,未学过水上救生,不可冒然下水施救,以免造成溺水事件。

7、海边救生员均身穿上黄下红服装。

如果看到海滨白色的小屋和旁边的黄、红两色旗杆,就可确定那是救生站,救生员正在值班。

防溺水发言稿(通用10篇)

防溺水发言稿(通用10篇)

防溺水发言稿(通用10篇)防溺水发言稿(通用10篇)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总不得不需要用到发言稿,通过对发言稿语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写发言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防溺水发言稿(通用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溺水发言稿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都只有一次,注意安全,就是善待生命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在我们周围经常有许多人因为自己的疏忽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鉴于此,学校在这里向每一位同学做出如下要求:1、严禁学生私自在河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以防滑入水中。

2、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特别是小学生必须有大人的陪同并带好救生圈。

3、严禁学生私自外出钓鱼,抓蝌蚪,因为钓鱼蹲在水边,水边的泥土,沙石长期被水侵泡,而变得松散,有些水边长年累月被水侵泡还长了一层苔藓,一踩上去就会滑入水中,即使没滑入水中都有被摔伤的危险。

如果不填滑落水中,应吸足气,拍打着水,大声地呼喊,岸上的人应马上呼喊大人救援,并找附近的长树枝,竹子草藤等,便于抛向落水的人抓住。

如果没有大人来救援,岸上的人一边呼喊一边脱掉衣服、皮带并把它们接起来抛向落水的人。

如果不幸溺水,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身体放松,让救助的人,托住腰部。

当自己特别心爱的东西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捞,而应找大人来帮忙。

一、预防溺水的措施:1、小学生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

2、不要独自在河边,水塘边玩耍。

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二、溺水的自救方法: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在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果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人员溺水应急处置措施

人员溺水应急处置措施

人员溺水应急处置措施
人员溺水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处置措施。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应急处置措施:
1. 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在发现有人溺水后,应立即呼叫当地的急救人员,如警察、消防队或医疗急救中心。

提供准确的位置和溺水者的情况,以便他们能够尽快到达现场。

2. 确保自身安全:在尝试救援溺水者之前,确保自身的安全非常重要。

如果你不会游泳或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水上救援培训,不建议直接跳入水中进行救援。

可以尝试使用救生圈、浮板或其他救生设备进行救援。

3.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溺水者已经失去意识,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按照CPR 的操作步骤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溺水者恢复意识。

4. 保持溺水者的体温: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尽量保持溺水者的体温。

可以用毛毯或其他保暖物品包裹溺水者,以防止体温过低。

5. 不要尝试强迫排水:不要试图通过强迫排水的方法来救治溺水者,因为这可能导致进一步的伤害。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他们会使用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来处理溺水者。

需要强调的是,预防溺水是最重要的。

确保在水上活动时佩戴适当的救生设备,如救生衣,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指示。

如果你没有接受过水上救援培训,不要试图独自进行救援行动,以免使自己也陷入危险之中。

防溺水安全教育通过案例

防溺水安全教育通过案例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夏季来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为了提高人们的防溺水安全意识,本文将通过几个真实的案例,分析溺水事故的发生原因,并给出相应的防溺水安全建议。

一、案例分析1. 案例一:儿童溺水事件2019年6月,某地一名7岁儿童在小区游泳池玩耍时,不幸溺水身亡。

事发时,游泳池设有救生员,但救生员并未及时发现儿童溺水。

经调查,儿童家属未对儿童进行有效看护,导致悲剧发生。

分析:该案例中,儿童家属缺乏防溺水安全意识,未对儿童进行有效看护,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

同时,游泳池管理也存在问题,救生员未能及时发现儿童溺水。

2. 案例二:青少年游泳溺水事件2020年7月,某地一名15岁青少年在水库游泳时,因体力不支不幸溺水。

事发时,青少年与同伴一同下水,但未告知家人。

同伴发现青少年溺水后,未及时施救,导致青少年不幸身亡。

分析:该案例中,青少年缺乏防溺水安全知识,未掌握游泳技巧,是导致溺水的主要原因。

同时,同伴缺乏救援意识,未能及时施救,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

3. 案例三:户外探险溺水事件2021年8月,某地三名探险爱好者在野外探险时,不慎掉入河流,导致三人溺水身亡。

事发时,三人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也未告知家人。

分析:该案例中,探险爱好者缺乏野外生存技能和防溺水安全知识,是导致溺水的主要原因。

同时,三人未告知家人,导致救援延误,加重了事故后果。

二、防溺水安全建议1. 提高安全意识:家长、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宣传,提高人们的防溺水安全意识。

2. 强化看护责任:家长要加强对儿童的安全看护,确保儿童在游泳、嬉水等活动中得到有效保护。

3. 掌握游泳技能:游泳者要掌握基本的游泳技巧,提高自救能力。

4. 佩戴救生设备:游泳时,可佩戴救生圈、救生衣等救生设备,增加安全保障。

5. 注意水域环境:游泳者要了解水域环境,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6. 救援技巧:遇到他人溺水时,要冷静判断,采取正确的救援方法,避免自身安全受到威胁。

防溺水安全教育课件PPT(完美版)

防溺水安全教育课件PPT(完美版)
教师在管理课堂时,遇到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时间管理。优秀 的课堂管理者会努力避免在课堂上出现令学生感到无所事事的 情形。从上课铃到下课铃的整个课堂时间里,他们会保证学生的 注意力一直在学习上,从开始上课直到下课离开,都不会有人闲 下来。
管好课堂时间的五点建议 1.计划充分。教师要为课堂教学准备出足够的内容(要有意义
你是否曾注意到,有些学生能够立刻着手行动,并且完成的速度也 很快
你是否曾注意到,有些学生再怎样努力,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任务。
你是否曾注意到,学生做练习的时候,往往也是最容易出现课堂 纪律问题的时候。比如,有些学生会在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询问 接下来要做什么,有些学生没有专心完成课堂任务,而是做些违纪 动作,还有些学生不停地抱怨自己不明白要做什么?
C
目O N T
录E N T S
一、 远离野外危险水域 二、 游泳注意事项 三、 同伴落水,怎么办? 四、 不慎落水,如何自救!
远离野外危险水域
远离野外危险水域
水库、水坑、池塘、河 流、溪边、海边
危险水域
深水潭、工地上的积水池、 废弃的古井
远离野外危险水域
野 外 水 域 为 什 么 危 险?
1、野外水域的未知因素多,游泳者往往对所在水域情况并不了解,有些 水域看似平静,但水下经常会有漩涡、暗流,容易发生意外。
游泳注意事项
4、生 病 的 时 候 不 要 游 泳
有些患病的人不适合游泳。比 如说高血压,皮肤病,心脏病之类 的,一定不能游泳,严重的话会有 生命危险。
3、忌 太 饱 或 太 饿
游泳也是一种需要消耗能量的运动,在是空腹没有进食 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游泳,否则会感到体力不支,甚至是虚脱。 同时,游泳前一定不要吃得太饱。饱腹之后去游泳,容易对 肠胃造成负担,会有恶心呕吐的感觉。

发现溺水者如何进行急救_怎样救护溺水人员

发现溺水者如何进行急救_怎样救护溺水人员

发现溺水者如何进行急救_怎样救护溺水人员发现溺水者后应尽快将其救出水面,但施救者如不懂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可轻易下水,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溺水者进行急救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发现溺水者如何进行急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儿童溺水6分钟急救知识1、下水迅速救上岸由于孩子溺水并可能造成死亡的过程很短,所以应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从水里救上岸。

若孩子溺入深水,抢救者宜从背部将其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里的堵塞物孩子被救上岸后,使孩子头朝下,立刻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再用手掌迅速连续击打其肩后背部,让其呼吸道畅通,并确保舌头不会向后堵住呼吸通道。

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方法一:抢救者单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将溺水儿童俯卧置于屈起的大腿上,使其头足下垂。

然后颤动大腿或压迫其背部,使其呼吸道内积水倾出。

方法二:将溺水儿童俯卧置于抢救者肩部,使其头足下垂,抢救者作跑动姿态就可倾出其呼吸道内积水。

清理积水的同时,先要用手清除溺水儿童的咽部和鼻腔里的泥沙及污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注意倾水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延误心肺复苏。

4、水吐出后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要迅速进行口对口(鼻)式的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分秒必争,千万不可只顾倾水而延误呼吸心跳的抢救,尤其是开始数分种。

抢救工作最好能有两个人来进行,这样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才能同时进行。

如果只有一个人的话,两项工作就要轮流进行,即每人工呼吸一次就要胸外按摩3到5次。

并尽快与医疗急救机构联系。

5、吸氧事故现场如果具备较好的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

现场如有呼吸兴奋剂可拉明、洛贝林等可立即注射;现场没有兴奋剂则用手或针刺患儿的人中等穴位。

6、喝下热茶水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可让其喝下热茶水或其它营养汤汁后静卧。

仍未脱离危险的溺水者,应尽快送往医院继续进行复苏处理及预防性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伴溺水,如何正确救援
学习目标
1、懂得生命的可贵,不去危险水域游泳或玩水;
2、知道未成年人不可贸然直接施救溺水者;
3、掌握科学的溺水救助技能,给予溺水者最大可能的帮助。

学习内容
2012年6月9日湖南省某小学5名学生在池塘游泳时溺水身亡;黑龙江省某镇7名学生在松花江边游玩时,4人溺水身亡;山东省某中学的7名初三学生结伴在河里游游泳时全部溺水身亡;仅仅一天就发生16名学生溺水死亡事故。

大家分析讨论一下发生群体溺亡悲剧发生的原因?
人在溺水时,求生的本能会使溺水者抓住一切能抓住的东西,且力量非常惊人。

未成年人不具备救人的能力和技巧,此时极易被溺水者紧抱缠身或拖拽入水,最后都沉入水中。

所以千万不能贸然下水救人,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援救溺水者。

技能站:大声呼救找援手
万一同伴发生意外,首先保持冷静。

然后大声呼救,寻求他人的帮助,同时拨打119和120急救电话。

随后,马上观察眼前的情况,如果溺水者离岸不远且仍在挣扎,可以抛给溺水者带绳索的救生圈、竹竿或木块等漂浮物。

趴下用竹竿救人
直接跳入水中救人
手拉手救人
说说上面的哪种救援方法是可以采用的?
技能站:竹竿救援应趴下
如果用竹竿或木棍等营救溺水者时,应趴下,以免被拉入水中。

如果有两人以上要懂得配合,年纪大、力量大的人趴在地上递竹竿,同伴最好坐在他的腿上,确保他不会被拉下水。

技能站:水中救人防被困
如果当时情况十分紧急,而救助者又具备一定的救护技巧,那么救助者在下水前应尽快脱去衣裤和鞋子。

当游到溺水者面前约1-2米处,先吸大口气潜入水底从溺水者背后施救,以防被对方困住。

万一被溺水者缠住,一起溺亡的可能性非常大,此时要努力说服溺水者冷静。

如不奏效可以狠狠重击溺水者后脑,使其昏迷再进行救援。

会游泳并不代表会救人。

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切记不要轻易下水救人。

一定要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正确的措施援救溺水者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