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顺序移动法的周期计算
朱明zhubob生产运作管理第二讲

平行顺序移动甘特图
平行顺序移动甘特图的画法:单个移动(3件,时间为:6,6, 3, 9,3)
平行顺序移动的甘特图的画法
第一个全画齐
判断:如果后一个比前一个短,则在最后一个画搬运线,往前补齐,
如果后一个比前一个长,则在第一个画搬运线,往后补齐。
6
+18
6
+6
3
+3
9
3
(三)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的时间为:
对象专业化形式
在空间内按工艺特点来 布置生产单位,布置相同的 设备,配备大体相同工种的 员工,进行基本工艺相同的 加工。
优点是工艺相似,适应
按加工产品来设置生产 单位
优点是资金占用少、加 工运输方便,缺点是适应性 差。
性强,缺点是生产周期强,
加工运输量大。
空间组织
企业布置 • 企业选址 • 企业总平
代表。
((本人教学资料搜索:朱明zhubob(需要资料内容)
学历:本科、MBA,
专业:汽车维修与使用、企业管理、经济管理。
职业资格与职称: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国家经济师、高级 技能专业教师、高级国家职业资格考评员。 管理科学研究院 特约讲师、 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高级讲师。客座任教:大学、 技师学院、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评及企业内部职业培训。Q 号657555589
生产运作过程
生产运作过程以及合理组织的原则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基本生产过程 辅助生产过程 生产服务过程
目标性 综合性 连续性 比例性 平行性 柔性
加工 搬运 检验 停留
生产运作过程的符号表示
玩具小熊的基本工艺过程
原原料 料
1
填料填料
生产运营主要数据的计算方法

生产运营主要数据的计算方法一、生产周期:生产周期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的时候起,到成品完工的时候为止,其间经历的全部日历时间。
机械产品的生产周期通常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部件装置和总装配等工艺阶段经历的时间,以及各工艺阶段之间的停顿时间之和。
1、生产时间: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时间利用系数=F×K;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分钟)=(365天-法定节假日天数-休假天数)×8小时×生产班次×60分钟;2、产品均衡生产批量=每月最大生产批量×0.8(系数);3、顺序移动生产;4、平行移动生产:tmax 最长的单件工序时间5、平行顺序移动生产:二、生产节拍:节拍就是流水线上前后出产两件相同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节拍是一种期量标准,是流水线设计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流水线的生产能力,以及生产的速度和效率。
(1)计算流水线的节拍:流水线的平均节拍可按下式计算:r =Te/N =Toβ/Nr——流水线的平均节拍N ——计划期制品的产量Te——计划期流水线的有效工作时间To ——计划期流水线的制度工作时间β——工作时间有效利用系数;(2)进行工序同期化:进行工序同期化时,先要粗算一下各工序的设备负荷,凡工序时间大于节拍或大于(n×r)的(r是节拍,n是整数),都要采取措施以压缩这些工序的工序时间。
(3)确定各工序的工作地数(设备数量),计算设备的负荷率。
设备负荷率决定了流水线工作的连续程度。
一般当负荷率低于75%时,宜组织间断流水线。
如果线上大多数工序的工时定额均超过流水线的平均节拍,可以采用两条流水线。
1、生产节拍(R)=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分钟)/计划期产品产量(件)=T/Q;2、生产节奏(Rg)=生产节拍×产品批量=R×N;三、生产能力:1、生产能力=(月/季/年)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生产周期(日/小时/分钟)×(单位产品生产周期/生产节拍);2、设备生产能力=设备年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台时定额;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全年工作日数×每天工作小时数×(1-设备停修率);四、生产同期化:生产同期化就是根据流水线节拍的要求,采取各种技术、组织的措施,来调整各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等于节拍或节拍的整数倍。
考试必备【生产运作管理】经典计算题(带解释和答案)

考试必备【⽣产运作管理】经典计算题(带解释和答案)考试必备【⽣产运作管理】经典计算题(带解释和答案)重⼼法求⼯⼚设置地1、某企业决定在武汉设⽴⼀⽣产基地,数据如下表。
利⽤重⼼法确定该基地的。
Y=(800*2+900*5+200*4+100*5)/(800+900+200+100)=3.7. 所以最佳位置为(3.05,3.7)。
1. 某跨国连锁超市企业在上海市有3家超市,坐标分别为(37,61)、(12,49)、(29,20)。
现在该企业打算在上海建⽴分部,管理上海市的业务。
假设3家超市的销售额是相同的。
(6.3.24)(1)⽤重⼼法决定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
解:因为3家超市的销售额相同,可以将他们的销售额假设为1. 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也就是3家超市的重⼼坐标,可以这样计算:x=(37+12+29)/3=27y=(61+49+20)/3=43.3(2)如果该企业计划在上海建⽴第四家超市,其坐标为(16,18),那么如果计划通过,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应该作何改变?解:增加⼀家超市后,重⼼坐标将变为:x=(37+12+29+16)/4=24.3y=(61+49+20+18)/.4=37成本结构1、某商店销售服装,每⽉平均销售400件,单价180元/件,每次订购费⽤100元,单件年库存保管费⽤是单价的20%,为了减少订货次数,现在每次订货量是800件。
试分析:(1)该服装现在的年库存总成本是多少?(15000元)(2)经济订货批量(EOQ)是多少?(163件)(1)总成本=(800/2)*180*20%+(400*12/800)*100=15000元(2)EOQ=2DS2*400*12*100==163件H(400*12)/800(3)EOQ总成本=(163/2)*180*20%+(400*12/163)*100=5879元(4)年节约额=15000-5879=9121元节约幅度=(9124/15000)*100%=60.81%2、某⾷品⼚每年需要采购3000吨⾯粉⽤于⽣产,每次采购订货⼿续费为300元,每吨产品的年库存成本为20元,请计算该⾷品⼚采购⾯粉的经济订货批量EOQ。
2020年生产与运作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20年生产与运作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该遵守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这是首要的。
2.在“互联网+”时代,现代服务业是最突出的转型之一,它代替了传统的生产制造业。
3.技术创新的依托是研究型组织建设,企业应该把“科教兴企”放到企业生产与运作的关键位置,并用超前的战略投资眼光加大生产与运作培训,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4.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是支持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辅助生产过程。
5.在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应该把目标性放在首位。
6.检验符号是指用来分析生产与运作过程的符号,其中属于生产与运作过程分析的检验符号为B。
7.跨功能作业互动图是由开始、结束、工作工程、决策支撑点等组成,加转接点,以各单位的职责为依据的流程图。
8.大批生产是设备利用率高的生产方式。
9.根据市场预测为主制订生产计划的生产类型是大量生产。
10.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T = nΣti,i=1 to m。
11.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应采用顺序移动方式,因为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
12.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应该留有余地,遵循弹性的原则,不要一下子就排满所有部分。
13.将大致相同类型的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对产品进行相同和相似的加工,这种设备布置称为批量生产。
在生产和运作管理中,不同的布置形式可以对生产效率产生影响。
其中产品导向布置形式、工艺导向布置形式、流水线布置形式和混合式设备布置形式是四种常见的布置形式。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结构化要素包括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生产与运作计划要素和人员组织要素。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组织、计划和控制。
这些职能对于管理生产和运作过程至关重要。
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比,其主要特点包括产品可以库存、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以提供无形产品为主、消费者反作用(干预)相对程度大以及质量可以直接衡量。
企业职能战略包括企业愿景、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生产与运作战略、企业战略和财务管理战略。
运营管理计算题总结

第三节 选址的评价方法
一 量本利分析法
例:某公司要建厂,拟订了 x,y,z三个不同的建厂方案,各 方案的生产费用预测见下表,试确定不同生产规模的最优 方案。(假定三方案所在区域内,产品的销售价格均相同)
X方案 固定成本 60万
Y方案 130万
Z方案 250万
单位可变成本
44元
27元
15元
第三节 选址的评价方法
假定Y地点被选中,分析过程如下:
工厂
A B P 15 ② 2100 27 Q 27
仓库 Y 32
虚拟仓库 0 ⑤ 300 0
生产 能力 2400 2400
1800
12 28 ① 2100 ④ 300 C 45 24 16 0 ③ 1800 2100 2100 2100 需求
计算其全部的运输成本为:
物料流量分析法
1 .根据产品生产运作的工艺流程,确定物料在生产运作过 程中总的流动方向,并绘制相应的物料流向图。
该工作要站在工厂整个生产运作过程的角度考虑,是在 已经选定好的专业化类型和工艺过程路线的基础上进行。
2.分析单位时间内各单位之间的物科运量,绘制物料运 量从-至表。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画出表示物料流量的 相关线图,以便更清晰、直观地反映问题。
i 1 i 1
m
m 1
A
B
C
D
其中:n--生产的批量
m --加工产品所需的工序的总数量
ti --各工序单件加工时间 tmax --各工序中单件加工时间的最大值 ts--相邻两工序中单件加工时间的较小值
例题:
工序顺序代号 零件单件加工时间(秒/件) 1 40 2 15 3 15 4 25 5 30 6 30 7 20 8 5
不同移动方式工件加工周期的计算

一、不同移动方式下工件加工周期的计算1.顺序移动方式。
这种移动方式是最简单的方式,它是指一批工件在一道工序上加工完成后,才整批转入下一道工序。
这种加工方式的加工周期最长。
加工周期的计算也很简单,即将各道工序加工时间直接相加即可,也等于各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之各再乘以工件的批量。
例如批改一本试卷,试卷共有5种题型,分别由5位老师批阅,5位老师的批阅时间分别为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
如果这本试卷共有50份,问批阅完这本试卷共需要多少时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顺序移动方式。
根据公式:这种方式在加工过程中,当一道工序加工时,后续工序只能等待。
2.平行加工方式。
这种移动方式是时间最短的一种。
这种移动方式是前一道工序加工完一个工件后,立即将其转入下一道工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多个工序同时工作,因而加工周期最短。
计算公式是:仍以上面提到的批阅试卷为例,假设我们将试卷拆开,变成一份一份的,这样,老师们在批阅时就可以采用顺序移动方式,一个老题批阅完一道题后,立即将试卷转给下一位老师。
这时的总批阅时间变为:如果我们再将条件加以修改,如果试卷仍然密封不能拆开,假设共有10本试卷需要批阅,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将一本试卷作为一个工件,采用平行加工方式。
加工周期变为:因此在这里除了会计算加工周期外,主要是判断哪些是加工方式是顺序方式,哪些是平行方式。
二、流水线节拍及在制品的计算如果我们将上述平行加工的例子变为各工序的加工时间相等,这就变成了流水生产。
流水生产最重要的特征是按节拍生产。
围绕节拍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计划问题。
不仅要会计算节拍,而且要能够活用节拍计算公式计算制度工作时间和废品率。
其实最主要的两个指标是全年的有效工作时间和全年需要生产的产品产量(这里包括了正品与废品)。
当然为了计算简便,有时题目会给定全年的制度工作天数及工作班次与每班的工作时间。
如果没有限定全年的制度工作天数,就要按照教材P65的方法计算,即(365—104—10)。
顺序移动

1.顺序移动方式顺序移动方式指一批零件在前一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整批转移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的移动方式。
其特点是:一道工序在工作,其他工序都在等待。
若将各工序间的运输、等待加工等停歇时间忽略不计,则该批零件的加工周期的计算公式顺T 为∑==mt i t n T 1顺式中,n 为该批零件数量;m 为工序数;t i 为第i 道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
顺序移动方式的优点是:一批零部件连续加工,集中运输,有利于减少设备调整时间,便于组织和控制。
其缺点是:零件等待加工和等待运输的时间长,生产周期长,流动资金周转慢。
顺序移动方式示意图⑵平行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指一批零件中的每个零件在每道工序加工完毕以后,立即转移到后道工序加工的移动方式。
其特点是:一批零件同时在不同工序上平行进行加工,因而缩短了生产周期。
其加工周期平T 的计算公式为公式()∑=+-=mi itt n T 11长平式中,长t 为各加工工序中最长的单件工序时间。
采用这种移动方式,不会出现制件等待运输的现象,所以整批制件加工时间最短,但由于前后工序时间不等,当后道工序时间小于前道工序时间时,后道工序在每个零件加工完毕后,都有部分间歇时间。
平行移动方式示意图⑶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吸收了上述两种移动方式的优点,避开了其短处,但组织和计划工作比较复杂。
其特点是:当一批制件在前道工序上尚未全部加工完毕,就将已加工的部分制件转到下道工序进行加工,并使下道工序能够连续地、全部地加工完该批制件。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要按下面规则运送零件:当前一道工序时间少于后道工序的时间时,前道工序完成后的零件立即转送下道工序;当前道工序时间多于后道工序时间时,则要等待前—道工序完成的零件数足以保证后道工序连续加工时,才将完工的零件转送后道工序。
这样就可将人力及设备的零散时间集中使用。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的生产周期T 平顺在以上两种方式之间,计算公式为()∑∑-==--=1111m i i m i i t n t n T 较短平顺式中,较短i t 为每相邻两道工序中较短的单件工序时间。
生产与运作管理计算题

计算题1、某种零件加工批量为5件,顺序经过四道工序的加工,各工序单件工时为t1=5分,t2=10分,t3=8分,t4=8分,t5=4分,求平行及平行顺序两种移动方式的加工周期,并画出示意图。
2、某零件加工批量为4件,顺序经过4道工序加工,单件工时定额分别为10分、5分、8分、6分,试用平行移动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计算加工周期,并画出示意图。
3、设某混合流水线生产A、B、C三个品种,其计划产量分别为80台、20台、60台,确定一个投入循环周期的投产顺序。
4、某工厂为大量生产类型企业,拟为零件W设计一条机加工流水线,该流水线共8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如表所示,该零件计划年产量为8万件,年有效工时为4000小时,试计算流水线节拍(r),各工序所需设备数量(Si ,Sei)及流水线总的设备负荷系数(Ka)。
5、某车床组现有车床20台,生产结构与工艺相似的A、B、C、D四种产品,计划年产量分别为:3万件,4万件,3万件,2万件,各产品的单件时间定额分别为:30分钟,25分钟,30分钟,40分钟,年制度工作日280天,两班制,时间损失率为0.1。
要求:(1)确定代表产品?(2)计算用代表产品表示的各具体产品的计划产量?(3)计算用代表产品表示的车床组生产能力?(4)计算用代表产品表示的各具体产品分摊到的生产能力?(5)计算各具体产品分摊到的生产能力?(6)分析车床组生产能力利用情况?6、某企业铣床组组织小批生产,其产品为A、B、C、D,计划年产量分别为:900件,500件,1200件,800件,各产品的单件时间定额分别为:30分钟,25分钟,30分钟,40分钟,年制度工作日280天,铣床组设备数量为30台,两班制,时间损失率为0.2。
要求:(1)确定假定产品单位台时定额?(2)计算用假定产品表示的各具体产品的计划产量?(3)计算用假定产品表示的铣床组生产能力?7、年度计划生产两种机床,甲机床2000台,乙机床1000台,每台机床上有锻件甲机床800公斤,乙机床500公斤,该厂有一台锻锤,用于此工作,生产率为600公斤/小时,年制度工作日306天,二班制,每班长小时,年度修理锻锤时间损失为10%,求一台锻锤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