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工作量统计系统

职工工作量统计系统
职工工作量统计系统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职工工作量统计系统

编写有一个程序,该程序输入职工工号和完成的产品数量,程序允许同一职工有多次输入,由程序对其完成的产品数量实现累计。程序按完成数量对他们排序,并确定他们的名次。按完成的产品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输出名次、同一名次的职工人数及他们的工号(工号由小到大顺序输出)。要求程序用有序链表存储数据信息。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进一步掌握和利用C语言进行程设计的能力;

2、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3、初步掌握开发一个小型实用系统的基本方法;

4、学会调试一个较长程序的基本方法;

5、学会利用流程图或N-S图表示算法;

6、掌握书写程序设计开发文档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编写完成相应题目的程序;

2、编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以下6个部分:

1) 需求分析:包括设计题目、设计要求以及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 总体设计: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框架和系统功能模块图;

3) 详细设计:包括主要功能模块的算法设计思路以及对应的工作流程图;

4) 调试分析过程描述:包括测试数据、测试输出结果,以及对程序调试过程中存

在问题的思考(列出主要问题的出错现象、出错原因、解决方法及效果等,适当

的包含结果截图);

5) 总结:课程设计完成了哪些功能,有没有什么扩展功能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学习体会与收获、对本次课程设计的认识以及自己的建议等内

容;

6) 附录:主要源程序代码,含必要的注释。

3、答辩:在实验室建立程序运行的环境,并在指导教师的监督下,独立解

决问题、运行程序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 谭浩强. 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 宋箭. C语言程序设计,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4] 周启海.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发出任务书日期:2007年 6 月18 日指导教师签名:计划完成日期:2007年 6 月22 日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

主管院长签章:

目录

1 设计目的与要求………………………………………………………………页码

2 总体设计………………………………………………………………………页码

3 详细设计………………………………………………………………………页码功能模块设计………………………………………………………………页码

数据结构设计………………………………………………………………页码

4调试分析……………………………………………………………………页码

5 总结……………………………………………………………………………页码

6 附录……………………………………………………………………………页码

6 答辩记录(正文处留出适当空白)………………………………………页码

7 指导教师意见(正文处留出十行空白)…………………………………页码

1 .目的与要求

目的:

将理论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对不同的数据类型、程序控制结构、数据结构作一比较和总结,结合设计题目进行综合性应用,对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利用面向过程的编程思想以及C的编程方法完成系统的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C的各种编程知识和技巧进行Windows 应用程序编写的实际能力,包括:(1)对C基本语法的熟练掌握;(2)训练学生对一个实际应用系统进行综合分析、设计、编程及调试等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创新的精神。

要求:

1)对于给定的设计题目,如何进行分析,理清思路,并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

2)掌握自顶而下的设计方法,将大问题进行模块化,领会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

3)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灵活运用各种数据类型。

4)进一步掌握在集成环境下如何调试程序(单步调试,设置断点、观察表达式,分块调试)

和修改程序。

设计的具体内容:

编写有一个程序,该程序输入职工工号和完成的产品数量,程序允许同一职工有多次输入,由程序对其完成的产品数量实现累计。程序按完成数量对他们排序,并确定他们的名次。按完成的产品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输出名次、同一名次的职工人数及他们的工号(工号由小到大顺序输出)。要求程序用有序链表存储数据信息。

2 总体设计

1》准备.

1)要求对序链表的使用具有较熟练的能力。

2)用到数组、指针方面的重要知识。3)函数的循环连续使用。

2》概要设计.

1,插入链表的节点先按照产品数量的多少排序(从多到少),如果产品的数量相等,就按照员工编号来排序(从小到大)

2

3 详细设计

整个系统除了主函数外,另外还有多个函数,实现五大功能:输入功能、显示功能、排序功能、累加功能、插入功能、。各个函数的详细设计说明分别如下:

1.主函数main()

利用无限次循环for(;;)和swithch()实现各函数的调用,系统根据输入的数字选项来调用相应的函数。

2.初始化函数STUDENT *init()

这是一个无参函数,里面只有一个语句,它的作用是使链表初始化,使head的值为NULL。比如:没有这个函数的话,在你没有输入任何数据的情况下,去执行显示功能的时候会显示

一些乱码!

3.输入记录函数STUDENT *create()

这是一个无参函数,用来执行职工工作量的输入,当职工为0时停止输入,函数结束后,带回一个指向链表头的指针head。

算法:先声明一个首节点head,并将head->next设为NULL。每输入一个数据就声明一个新节点p,把p->next设为NULL,并且链接到之前列表的尾端。

N-S

4.

这是一个有参函数,形参有两个,一个是“链表头的指针”,一个是“待插入指针”,插入后会重新进行排序,并返回。

算法:先将职工工作量进行排序,再插入一个新的结点。先用指针变量p2指向待插入的结点,p3指向第一个结点。如果p2->p1p1,则待插入的结点不应插在p3所指的结点之前。此时将p3后移,并使p2指向刚才p1所指的结点。重复以上的步骤,直到p2->p1>=p3->p1为止。这时将p0指向的结点插到p1所指结点之前。如果插入位置为第一个结点之前,则将p2赋给head,将p3赋给p2->next。如果要插到表尾之后,应将p2赋给p3->next,NULL 赋给p2->next。最后再调用排序的函数,重新排序.

N-S流程图如下:

4 调试分析

(1)刚开始没有那个初始化函数,程序运行后,没有输入任何数据就试得去执行显示功能,结果显示的是一些乱码!加入初始化函数后,这种现象也随之消失。

(2)刚开始执行输入函数,输入多个职工的工作量,输完后执行,职工的工作量是按工号的反顺序显示的,试着在其中增加一些语句,希望能把工号按正常顺序显示.

input employee number and the counts of products

exit: Double times 0 !

1

12

the head is null,so,the linklist head inserted success!

return the head of the linklist!

input employee number and the counts of products

exit: Double times ENTER

2

16

the head is NOT null,so,the linklist head inserted success!

return the head of the linklist!

input employee number and the counts of products

exit: Double times ENTER

3

11

the end of linklist inserted success!

return the head of the linklist!

input employee number and the counts of products

exit: Double times ENTER

Pleas Make you choice

Employee Information

Employee Number

the linklist

your choice:3

output the result:

order porductscount empnumber

1 16 2

1 16 5

2 12 1

2 12 4

3 11 3

4 9 6

Pleas Make you choice

Employee Information

Employee Number

the linklist

your choice:1

Please Input you Employee Number And Products Count you are to change! the employee Number :5

Searching for the number,Please wait.....

Find it!

print the nod of temp: = 5

print the nod of temp: = 16

print the nod of temp: = 5

print the nod of temp: = 16

print the nod of temp: = 5

print the nod of temp: = 16

befor Delete the temp node....

output the result:

order porductscount empnumber

1 16 2

1 16 5

2 12 1

2 12 4

3 11 3

4 9 6 delets employee Number :5

after delete the temp node....

output the result:

order porductscount empnumber

1 16 2

2 12 1

2 12 4

3 11 3

4 9 6 Would you like to input more products count if not,please type 0 your Input: 16

Would you like to input more products count if not,please type 0 your Input: 14

Would you like to input more products count if not,please type 0 your Input: 20

Would you like to input more products count if not,please type 0 your Input: 0

the head is NOT null,so,the linklist head inserted success! return the head of the linklist!

output the result:

order porductscount empnumber

1 66 5

2 16 2

3 12 1

3 12 4

4 11 3

5 9 6

Pleas Make you choice

Employee Information

Employee Number

the linklist

your choice:2

input the Employee Number you wanna delete:3

delets employee Number :3

Pleas Make you choice

Employee Information

Employee Number

the linklist

your choice:3

output the result:

order porductscount empnumber

1 66 5

2 16 2

3 12 1

3 12 4

4 9 6

Pleas Make you choice

Employee Information

Employee Number

the linklist

your choice:0

5 总结

经过几天的C语言课程设计,感觉自己收获不少!

首先是:链表本来上课是没有上的,但这个课程设计里面主要都是用链表,因为要达到这样的功能,使用链表相当方便,但不容易理解,所以在这方面我很了很多的时间看课本和参考课外书,使C语言的知识强化了不少。

其次,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平时很多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例如:返回值函数和不返回值函数两者在主函数中的调用是不同的…………

更重要的是,这次课程设计虽然花了我不少时间,但正是这些时间,让我见识到了C语言的重要性。

由于这是第一次进行设计,写文档,难免会写得不好!

6.附录

代码设计.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

typedef struct STRUCT/*定义结构体*/

{

int empnumber;/*员工编号*/

int productscount; /*产品数量*/

struct STRUCT *next;/*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TS;/*结构体的别名*/

main()

{

TS *CreateLink(TS*); /*声明创建链表的函数*/

TS *InsertIntoLink(); /*声明插入链表的函数*/

TS *DeletFromLink(); /*声明删除函数*/

TS *Search();

void print();/*声明打印链表的函数*/

TS *head;

TS *temp;

TS *t2;

char s[100];

int empnumber=0;

int productscount=0;

int n;

head=NULL;

head=CreateLink(head); /*先创建空链表*/

temp=(TS*)malloc(sizeof(TS));

t2=(TS*)malloc(sizeof(TS));

while(1) /*一个可控制的循环*/

{

LOOP: printf("\n\tPleas Make you choice\n"); /*系统菜单*/ printf(" Employee Information\n"); /*改变员工信息*/

printf(" Employee Number\n"); /*删除员工编号*/ printf(" the linklist\n");

printf("\n"); /*退出系统*/

printf("your choice:");

gets(s);

if(strcmp(s,"1")!=0&&strcmp(s,"2")!=0&&strcmp(s,"3")!=0)return;/*如果不是1或者2选项,就退出系统*/

if(strcmp(s,"1")==0) /*选择选项1,进行改变员工信息操作*/

{

printf("\nPlease Input you Employee Number And Products Count you are to change!\nthe employee Number :");

gets(s);

empnumber=atoi(s); /*输入员工编号*/

printf("\nSearching for the number,Please wait.....\n");

temp=Search(head,empnumber);

printf("\nprint the nod of temp: = %d",temp->empnumber);

printf("\nprint the nod of temp: = %d",temp->productscount); /* */

if(temp==NULL)goto LOOP;

else {

t2->empnumber=temp->empnumber;

t2->productscount=temp->productscount;

/* memcpy(t2,temp,sizeof(TS));*/

printf("\nprint the nod of temp: = %d",temp->empnumber);

printf("\nprint the nod of temp: = %d",temp->productscount);

printf("\nprint the nod of temp: = %d",t2->empnumber);

printf("\nprint the nod of temp: = %d",t2->productscount);/**/

t2->next=NULL;

printf("\nbefor Delete the temp node....\n");

print(head);

head=DeletFromLink(head,t2->empnumber);

printf("\nafter delete the temp node....\n");

print(head);

productscount+=t2->productscount;

while(1) /*改循环实现产品数量累加计算*/

{

printf("Would you like to input more products count if not,please type 0\n your Input: ");

gets(s);

if(strcmp(s,"0")!=0)

productscount+=atoi(s);/*累加操作*/

else break; /*停止累加*/

}

t2->productscount=productscount;

head=InsertIntoLink(head,t2->empnumber,t2->productscount);/* 把员工编号和产品数量插入到链表中*/

print(head); /*打印改链表*/

}

}

else if(strcmp(s,"2")==0)

{

printf("input the Employee Number you wanna delete:"); /*选择选项2,进行了删除员工信息操作*/

gets(s);

empnumber=atoi(s); /*读取员工编号*/

/*Search(head,empnumber); */

head=DeletFromLink(head,empnumber); /*调用删除函数*/

}

else print(head);

}

}

TS *CreateLink(TS *head) /*创建链表函数*/

{

char temp[100];

TS *p1;

p1=(TS*)malloc(sizeof(TS)); /*为一个链表节点分配存储空间*/

printf(" input employee number and the counts of products\n");

printf("exit: Double times 0 !\n"); /*两次输入0,表示退出*/

gets(temp);

p1->empnumber=atoi(temp); /*输入员工编号*/

gets(temp);

p1->productscount=atoi(temp);/*输入产品数量*/

p1->next=NULL; /*链表节点的尾指针赋值为NULL*/

while(p1->empnumber>0)/*当输入的员工编号不为0*/

{

/*if(head==NULL)head=p1;第一次插入,插在表头*/

head=InsertIntoLink(head,p1->empnumber,p1->productscount);/*调用插入函数,进行节点插入*/

p1=(TS*)malloc(sizeof(TS)); /*为p1节点分配存储空间*/

printf(" input employee number and the counts of products\n");

printf("exit: Double times ENTER\n");

gets(temp);

p1->empnumber=atoi(temp); /*为p1的成员变量empnumber赋值*/

gets(temp);

p1->productscount=atoi(temp); /*为p1的成员变量赋值*/

p1->next=NULL;

}

return head; /*返回首指针*/

}

TS *InsertIntoLink(TS* head,int empnumber,int productscount) /*插入函数,有序插入*/

{

TS *p1,*p2,*p3;

p1=(TS*)malloc(sizeof(TS)); /*新建一个节点*/

p1->empnumber=empnumber; /*为节点赋值*/

p1->productscount=productscount;

p2=head; /*p2指向首节点*/

if(head==NULL) /*首节点为空*/

{

head=p1;p1->next=NULL;/*新节点插入在表头*/

printf("the head is null,so,the linklist head inserted success!\n");

}

else /*首节点不为空*/

{

while(productscountproductscount&&p2->next!=NULL)

/*插入产品数量少于当前节点的产品数量*/

{

p3=p2;

p2=p2->next; /*指针下移,继续搜索*/

}

if(productscount>=p2->productscount)

{

if(productscount==p2->productscount)

while(productscount==p2->productscount&&empnumber>p2->empnumber&&p2->next!=NULL) /*员工编号从小到大排序,如果要插入的员工编号比当前节点大,就继续往下搜索*/ {

p3=p2;

p2=p2->next;

}

if(head==p2) /*插在表头*/

{

head=p1;

p1->next=p2;

printf("the head is NOT null,so,the linklist head inserted success!\n");

}

else /*插在表中间*/

{

p3->next=p1;

p1->next=p2;

printf("the midle of linklist inserted success!\n");

}

}

else /*插在表尾*/

{

p2->next=p1;

p1->next=NULL;

printf("the end of linklist inserted success!\n");

}

}

printf("return the head of the linklist!\n");

return(head);

}

void print(TS *head) /*打印函数*/

{

TS *temp,*p1;

int i=1;

temp=head;/*头指针赋值给temp,temp指向链表头*/

printf("\n output the result:\n");

printf("\n order\t\tporductscount\t\tempnumber\n");

while(temp!=NULL)

{

printf("\t%d\t\t%d\t\t\t%d\n",i,temp->productscount,temp->empnumber); /*输出序号i,产品数量,员工编号*/

i++;

temp=temp->next; /*指针下移*/

}

return;

}

TS *DeletFromLink(TS *head,int empnumber) /*删除函数*/

{

TS *temp,*p;

temp=head;

if(head==NULL) printf("\n LinkList is null!\n");

else

{

temp=head;

while(temp->empnumber!=empnumber&&temp->next!=NULL) /*寻找要删除的节点*/

{

p=temp;

temp=temp->next;

}

if(temp->empnumber==empnumber) /*找到删除的员工编号*/

{

if(temp==head) /*如果是表头*/

{

head=head->next;

printf("the head :delets employee Number :%d\n",temp->empnumber); /*打印要删除节点*/

free(temp);

}

else /*如果不是表头,也不是表尾*/

{

p->next=temp->next;

printf("delets employee Number :%d\n",temp->empnumber); /*打印要删除节点*/

free(temp);

}

}

else printf("\n Cannot find Such Employee Number\n"); /*找不到要删除的员工*/

}

return(head);

}

TS *Search(TS *head,int empnumber)

{

TS *t;

t=head;

while(empnumber!=t->empnumber&&t->next!=NULL)

{

t=t->next;

}

if(empnumber==t->empnumber)

{

printf("Find it!\n");

return(t);

}

else

{

printf("Unable to find such employee number in the Linklist!\n");

t=NULL;

return(t);

}

}

7 答辩记录

8 指导教师意见

桑杭小学小学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桑杭小学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为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科学合理分配教师工作量,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桑杭小学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1、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和规范管理的原则。 2、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公平合理的原则。 3、结合实际,适用和可操作的原则。 二、教师岗位设置及工作量标准 A、教师岗位设置 教师岗位包括管理岗位、教师教学、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等岗位。 教师教学:指学校中具有相应教师资格、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管理岗位:我校校长(负责全面工作的指导)、教导主任(负责教育教学管理、师生读书及教师考勤、文件收发布置、党建、学籍管理等)、总务主任(负责后勤管理及卫生、安全、家长学校等)、教科研主任(负责教研培训及文体活动等)大队辅导员(负责少先队工作、学生节日读书活动及社团活动等)、办公室主任(兼教研组长、各科组长等)、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管理及早自习、卫生、劳动、绿化、午餐、午休等)。 教学辅助人员:指学校中目前兼职从事校级社团活动指导、图书阅览管理、仪器试验管理、音乐器材及教室管理、美术器材及教室管理等。 工勤人员:指学校中兼职从事后勤服务的会计(兼固定资产管理及物资管理)、现金保管(兼食堂管理)、物资保管(兼维修)、昼夜值班、协管(兼报刊收发)、导护、冬季取暖(办公室及教室)、

班级助理等职位的人员

等。 学校依据编制人数及工作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把教学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并制定岗位职责、任职条件、任期工作目标。 B、教师周岗位工作量标准 根据平教体发【2014】17号《平度市教育体育局关于确认教职工基本工作量的通知》要求制定学校教师岗位工作量标准:课时工作量:指教师完成单位教学时间的教学任务,含计划制定、备课、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组织检测等。 (一)教学人员周工作量考核办法: 教师周工作量按周标准课时量计算。教学工作量=实际上课时数×学科类别系数。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小学40分钟/节)授课,教师实际每上 一节课,计算1课时标准工作量,若需合堂则按标准工作量的1.3倍计算。 学科类别系数=备课系数+批改作业系数+…,指对各学科的调整 系数。 具体标准如下:

智能视频客流统计系统

智能视频客流统计系统Video Pedestrian Analysis System

目录 1、系统构成 (3) 1.1视频分析服务器 (3) 1.2报表服务器 (4)

1、系统构成 智能视频客流统计系统分为前端和后台两部分。如图一,前端由若干摄像机构成,主要负责采集视频信号,并将信号通过视频线缆传输到后台。后台负责对信号进行采样、分析、处理和记录。并提供数据挖掘、报表浏览等服务。 后台从逻辑上可以分为视频分析服务器、录像存储服务器、SQL Server数据库以及IIS Web服务器,后两者可在一台服务器上实现统称为报表服务器。视频分析服务器负责处理多路输入视频信号,在经过去噪、前景提取、色彩纹理特征匹配、跟踪、识别等计算机视觉算法后将得到的计数信息存放在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输入视频信号同时经过录像存储服务器保存在本地硬盘供将来查询。IIS web服务器主要提供数据的分析与查询功能,它负责响应用户浏览器(支持IE、FireFox等等)的查询请求,应用先进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对SQL Server数据库中的流量记录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将结果以统计图表和报表形式反馈给用户。 图一客流统计系统拓扑结构图 1.1视频分析服务器 视频分析服务器运行视频客流统计系统软件,如下图二。每台主机最大承载16路视频信号输入,完成客流统计任务。另外,通过该软件可以实时浏览各路视频信号并保存录像,每个通道相关名称均显示在屏幕左上角,方便查看。双击小屏幕即可放大,其相应的实时客

流数据显示在下方信息栏中,方便与实际对比,计算准确率。 图二客流统计系统软件界面 1.2报表服务器 报表服务器集成数据库与web服务,为用户提供三十多种常规图形及报表服务功能,另外还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定制开发。下面是一些常用报表列举。 【实时曲线】 功能:以五分钟为单位实时刷新显示各门人数信息,同时提供现场实时视频截图。 样式:线形图。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修订) 沪商院人(2005)第28号 为了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确保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同时为考核教师、评聘教师职务提供必要的依据,按照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特重新修订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如下: 一、教师工作量的概念 教师工作量是教师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完成与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有关的全部工作。教师工作量=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其他工作量。根据国家法定的工作日制度,结合学院实际,每位教师一般应完成工作量为1600小时/年,其中,教学工作量1280小时,科研工作量160小时,其他工作量160小时。 二、教学工作量的统计范围 按照教学工作规范和学院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均列入教学工作量统计范围,具体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训实验指导课、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实行单独收费付酬的辅修课、重修课、考证辅导课,以及成教和自考项目的教学工作量,不列入本统计范围。 三、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采取“课时”加“系数”的方法计算。每位教师全年一般应完成320标准课时的教学工作量,每一标准课时相当于4工作小时。同时,根据授课班级人数、课程难易程度,规定不同的课程系数,按系数计算标准课时课酬。 1、标准课时和标准班级。除少数课程外,学院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书确定的每1节课堂理论课为1个标准课时;授课班级以35-40人为一个标准班,其中,艺术和外语专业以25-30人为一个标准班。计算标准课时,其授课人数以标准班为基数;非教师原因造成授课班级人数低于标准班人数下限的,其标准课时按标准班计算。 2、合班或大班上课。以标准班人数上限(40人)为基数1,授课班实际人数在41-80人的,每增加10人,相应增加课程系数0.2;授课班实际人数81人以上的,每增加10人,相应增加课程系数0.1;授课班人数增加不足10人的,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计算系数。 3、“双语”课。教师使用外文原版教材,50%以上用外语讲授专业课,教学效果良好,其课程系数为标准课时×2,双语课不实行合班上课。在同类重复班讲双语课,其课程系数为标准课时×1.5。 4、普通公共课:体育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指导学生素描、绘画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计算机上机操作指导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外语听力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 5、实验实训课。纳入教学任务书的课堂实验实训课(不包括校外组织实施),按标准课时×0.8计算。该课程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指导、批改实验实训报告和考核等教学环节。对未设专职实验员、由任课教师自己承担实验准备工作的工科类实验课,每1课时即为1个标准课时。 6、选修课。正常教学时间开设的选修课按标准课时计算,在晚上18:00以后和双休日开设的选修课按标准课时×1.2计算。 7、毕业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毕业实习的教学工作量计算由教务处另行制订。毕业实习指导应包括联络实习单位、跑点指导、组织实习小结、论文指导及论文答辩等工作环节。8、体锻课。辅导学生体锻(包括早锻炼)、举办运动会等工作量,按1标准课时=核准的工作时间(小时)÷4计算;经批准成立的学院体育运动队,按训练计划和实际执行的指导运动队的工作周数,折算为标准课时。 9、指导青年教师(包括制订指导计划、实施带教、组织考核小结等),每指导带教1位青年教师,按平均每年20标准课时计算,其中,第一年为30课时、第二年为20课时,第三年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doc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劳动特点。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除必须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网络教室维护、教学资源开发、计算机辅助学校管理等若干项工作,其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并长时间处在电子辐射环境条件下的超负荷工作状态。根据我国《劳动法》,建议教育部门、学校要给予信息技术教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一、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及满工作量 1、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实施、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 2、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周期短、技术形态变化快等特点,信息技术教师经常处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等更新换代的状态下工作,建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满工作量为课时。 二、承担其他任务的工作量 信息技术教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如果在本校还承担其他工作,其工作量应累计到总工作量中去,建议如下: 1、校园网、网络设备和学校办公用计算机等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每周可计算2-4个课时的工作量。 2、校园网的开发、升级、信息更新等,每周可计算2-5个课时工作量。

3、教学用机房的日常维护工作,每间机房每周计算6-8个课时工作量。 4、学校计划内的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辅导,每培训一课时折算为1-3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5、独立承担学校活动的新闻及图片上网,每周可计算3-5个课时工作量。 6、本校大型活动、示范课拍摄、制作、视频广播、刻录等,按每操作一课时折算为2-4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教学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注:计算工作量在参考范围内的取值,由工作效果决定 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工作量标准 三、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工作量标准 (一)学校实验人员总工作量标准 1.省重点高中24个班以下(含24个班)的平均6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9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2.普通高中28个班以下的平均7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8个班以上超过28个班部分平均10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3.乡镇初中24个班以下的平均9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4.城镇小学及乡镇完小按平均18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

客流统计系统原理【智能视频客流统计系统】

客流统计系统原理【智能视频客流统计系统】智能视频客流统计系统 Video Pedestrian Analysis System 目录 1、系统构 成 ........................................................ . (3) 1.1视频分析服务 器 (3) 1.2报表服务 器 ........................................................ (4) 1、系统构成 智能视频客流统计系统分为前端和后台两部分。如图一,前端由若干摄像机构成,主要负责采集视频信号,并将信号通过视频线缆传

输到后台。后台负责对信号进行采样、分析、处理和记录。并提供数据挖掘、报表浏览等服务。 后台从逻辑上可以分为视频分析服务器、录像存储服务器、SQL Server数据库以及IIS Web 服务器,后两者可在一台服务器上实现统称为报表服务器。视频分析服务器负责处理多路输入视频信号,在经过去噪、前景提取、色彩纹理特征匹配、跟踪、识别等计算机视觉算法后将得到的计数信息存放在SQL Server 数据库服务器。输入视频信号同时经过录像存储服务器保存在本地硬盘供将来查询。IIS web 服务器主要提供数据的分析与查询功能,它负责响应用户浏览器(支持IE 、FireFox 等等)的查询请求,应用先进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对SQL Server 数据库中的流量记录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将结果以统计图表和报表形式反馈给用户。 图一客流统计系统拓扑结构图 1.1视频分析服务器 视频分析服务器运行视频客流统计系统软件,如下图二。每台主机最大承载16路视频信号输入,完成客流统计任务。另外,通过该软件可以实时浏览各路视频信号并保存录像,每个通道相关名称均显示在屏幕左上角,方便查看。双击小屏幕即可放大,其相应的实时客

客流统计分析系统设计方案

精点客流统计分析系统 设计方案 (大型商超专用方案)

目录 1.概述 (3) 2.方案设计 (4) 2.1商超客流统计实现方式 (4) 2.2功能说明 (5) 2.3特点及优势 (6) 3.系统配置清单 (8) 4.附件 (9) 4.1智能客流统计分析原理 (9) 4.2设备介绍 (10)

1.概述 客流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市场研究手段,国外几乎所有大型商场和连锁商业网点在进行市场和管理决策前都必须进行的环节。随着商业竞争加剧,商业模式逐步由传统坐商向极具主动性的行商转变,对日常客流特征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客流分析是通过对商场、连锁店客流量进行连续精确检测,获取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和不同网点间的对比统计,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部信息系统,深层分析过往客流特征,揭示其与商场营运策略、营销技术和部管理间的在关系,客观评价已有推广效益,规划未来的市场策略,为管理决策者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 智能视频客流统计系统,采用FIRS先进人数统计算法,实时视频监控的同时对进出商场/ 超市人群流量进行分析统计,在标准环境下人数统计精确度高于95%以上。为用户提供实时、直观、准确的客流量数据,有利于管理层更高效的管理和组织工作。

2.方案设计2.1 商超客流统计实现方式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来实现对商超出门口处的人进行出入统计,系统连接架构如下: 在每一个商超进出门口的正上方,安装1台摄像机,摄像机镜头垂直朝下,拍摄通过该门口进入或出去的人,拍摄的视频图像通过智能人数统计服务器设备,服务器将根据人体头部的特征,判定是人或是其他物体,分辨出进、出的人的行动方向,统计出人流数量的结果。

国家教师工作量标准

国家教师工作量标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国家教师工作量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 一、周标准工作量 农村小学 16节农村初中14节 县城小学14节县城初中13节 二、周标准工作量的计算办法 1、工作量: 按公式 N1 =∑(XiKini/50 )计算。其中Xi 为所授第i班某学科的课时数,Ki 为所授第i班某学科的课时折算系数,ni为第i班的学生人数,一个标准班的学生人数小学取50初中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 语文数学外语国学物理化学生物思品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其它 1 1 1 1 0.9 0.9 0.85 085 0.85 0.85 0.8 0.8 0.8 0.8 0.7 小学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 语文数学国学外语品德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其它 1 1 1 0.85 0.85 0.8 0.8 0.8 0.8 0.7 (1)同科同头多班,取其中一个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其余班的折算系数降低。 (2)同科不同头多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

例如:某校小学教师,上三年级一个班(60人)的语文,同时又上一个班(65人)的科学。按部颁课时计划,他的周工作量为:N1=(8×1×60/5 0)+(2××65/50)= 2、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工作量; 早读:按标准课时乘以计算 3、职务工作量(课时计/周): 职务工作量表职务 类别校级副校级中层正职中层副职会计出纳 小学 12 10 8 6 8 初中 10 8 6 4 6 4、教师周工作量:N=N1+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工作量+职务工作量 5、教师月工作量:A=4N 6、其它人员月工作量:按全校教师月平均工作量×(~)计算。 三、教师周标准工作量的使用 各校教师周工作量计算出后,与周标准工作量相比较,超出周标准工作量,计算超课时工作量,未超出周课时工作量,不计算超课时工作量。各校教师的周工作量应该在开学的时候,根据国家规定的课时计划排好课后,计算出全校周总工作量,再算出本校人平均周工作量。最后根据人平周工作量安排教师工作。 几点说明: 1、本方案只是对教师工作量的一种计算方法。

公园景区客流统计解决方案

公园景区客流统计解决 方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公园、景区客流统计解决方案 一、方案背景 公园、景区运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能够依据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做出重要的决策,以加强顾客安全/预防危险事件/甚至增加营运收益。华天成的IQ-Infinity产品立足于国际专利技术,致力于不仅从整体提升安防系统级别,而且让监控系统成为市场拓展和管理工具。 二、需求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风景区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给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场所。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增光添了彩,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但旅游区的安全隐患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丝忧虑。特别是假期时间由于旅游人员流量大、车流量多,所以为旅游区内安全防范带来很大难度。当前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部由旅游区管理人员完成,人员配备及工作量无法在短时间解决。 然而,近年来景区公园事故频发,北京密云某公园元宵节灯会踩踏事故、陕西华阴踩踏事故、河北涞水野三坡的洪水突发事件、温州“7.28”特大火灾事故、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等提起来无不毛骨悚然,致使旅游安全问题成为游客自身和旅游企业关注的重要话题。 为给每一位旅游者提供一个美好的休闲娱乐环境,采用稳定可靠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各个景点安全、科学、有效的管理,对旅游区现场实施全天候、全方位24小时监控及人员流动的记录,达到加强现场监督和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使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准确化、智能化、信息化,为旅游区安全工作做好有力保障。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_课程设计报告_C语言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4) 第二章.总体设计 (5) 第三章.详细设计图 (6) 第四章.测试 (8) 第五章.总结 (8) 第六章.程序代码 (9) 第七章.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需求分析 (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的规模越来越大,教职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每年对高校教师的评教管理无疑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关于工作量的计算,项目繁多,而且一般不允许出错。在以往,教务部门对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工作一直都是采取手工的方式,每年需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若采用专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不仅能够保证工作量核算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工作量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师工作量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来管理高校教师工作量已成为目前的趋势,使用计算机可以高速,快捷地完成以上工作。在计算机联网后,数据在网上传递,可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规数据管理行为,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高

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便是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对工作量管理所需的信息管理,不仅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数据计算处理中解脱出来,而且优化了管理体系,使其高效化,简易化、智能化,也提高了透明性和互动性。 (二)产品功能: (1)工作量信息录入:教师一个教学任务的信息为:教师编号(不重复)、姓名、授课班级系数、理论课时、实验课时、教学任务总课时。提供录入界面供用户输入数据,并以合理数据结构,诸如:结构数组或数据文件的形式加以保存。(2)工作量计算:以教师为单位,计算出该教师一个学年的总工作量。计算公式如下: a. 教学任务总课时。计算方法如下表: b. 一个学年总的教学工作量=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职称系数。其中:正教授系数=1.2;副教授系统=1.1;其他职称系数=1。 (3)查找:能查找一个教师年度工作量明细、查找某教师年度总作量。 (6)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界面应清晰直观,便于用户操作。 第二章.总体设计

小学教师工作量的计算

小学校工作量的计算方案 一、专任教师 (一)备课工作量:任教主学科按0.5时/节(同一主学科不同年级只计一主学科,其余按兼任计算),兼任学科按0.2时/节计算。 (二)上课工作量:①严格按课表,1时/节;②担任双班语文、数学、英语,除按1时/节计算外,数学另加:实际数学(数选)课时×20%,语文另加:实际语文(语选)课时×30%,英语另加:实际英语课时×10%。 (三)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工作量: 1. 过程性监测学科(中心校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中心校信息技术: 0.2时/节 2. 统考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按班级人数计 (1)50人以上:0.6时/节;(2)40-49人:0.5时/节; (3)30-39人:0.4时/节;(4)20-29人:0.3时/节; (5)20人以下:0.2时/节。 3. 除统考学科、中心校信息技术、中心校过程性监测学科外,其余学科不计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工作量。(区上不会对分校进行音乐、体育、美术、科学过程性监测)(四)其它 1. 晨会:0.5时/节; 2. 课外体育锻炼:1时/次;(如与社团活动冲突,则不计) 3. 社团活动不纳入计算。(另有考核) 二、行政(含分校负责人):不计备课、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工作量。 教师的平均总工作量+实际所上课时(最高不超过8节) 三、工勤人员:不计备课、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工作量。 1. 完全没有承担教学任务:按教师的平均总工作量的75%计算; 2. 每周上1节课:按教师的平均总工作量的85%计算; 3. 每周上2节课:按教师的平均总工作量的90%计算; 4. 每周上3节课:按教师的平均总工作量的95%计算; 5. 每周上4节课:按教师的平均总工作量计算; 6. 每周上4节课以上:按教师的平均总工作量+实际所上课时-4计算。 四、特殊人员:教师因特殊病不能担任统考学科教学任务,得到学校认可并同意到校工作的特殊人员,每周至少担任4节及以上教学任务,按教师的平均总工作量的75%计算。

客流统计分析系统设计方案

... 精点客流统计分析系统 设计方案 (大型商超专用方案)

目录 1.概述 (3) 2.方案设计 (4) 2.1 商超客流统计实现方式 (4) 2.2 功能说明 (5) 2.3 特点及优势 (6) 3.系统配置清单 (8) 4.附件 (9) 4.1 智能客流统计分析原理 (9) 4.2 设备介绍 (10)

1.概述 客流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市场研究 手段,国外几乎所有大型商场和连锁商 业网点在进行市场和管理决策前都必 须进行的环节。随着商业竞争加剧,商 业模式逐步由传统坐商向极具主动性的行商转变,对日常客流特征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客流分析是通过对商场、连锁店客流量进行连续精确检测,获取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和不同网点间的对比统计,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部信息系统,深层分析过往客流特征,揭示其与商场营运策略、营销技术和部管理间的在关系,客观评价已有推广效益,规划未来的市场策略,为管理决策者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 智能视频客流统计系统,采用FIRS先进人数统计算法,实时视频监控的同时对进出商场 / 超市人群流量进行分析统计,在标准环境下人数统计精确度高于95%以上。为用户提供实时、直观、准确的客流量数据,有利于管理层更高效的管理和组织工作。

2.方案设计2.1 商超客流统计实现方式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来实现对商超出门口处的人进行出入统计,系统连接架构如下: 在每一个商超进出门口的正上方,安装1台摄像机,摄像机镜头垂直朝下,拍摄通过该门口进入或出去的人,拍摄的视频图像通过智能人数统计服务器设备,服务器将根据人体头部的特征,判定是人或是其他物体,分辨出进、出的人的行动方向,统计出人流数量的结果。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 班级: 学号:题目: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一、课程设计时间 2010~11第2学期第1周,即3月7日~3月11日,共计1周,20学时。 二、课程设计内容 用C语言编写软件完成以下任务: 计算每个老师在一个学期中所教课程的总工作量(教师的信息为:教师号、姓名、所授课程、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 (1)输入教师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号、姓名、所授课程、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2)插入教师授课信息。 (3)教师工作量计算: ①计算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计算原则如下表:

②计算一个教师一个学期总的教学工作量。总的教学工作量等于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 (4)完整的教师信息显示。 三、课程设计要求 程序质量: 1.贯彻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2.用户界面友好,功能明确,操作方便;可以加以其它功能或修饰。 3.用户界面中的菜单至少应包括“输入教师信息”、“插入授课信息”、“工作量计算与显示”、“退出”4项。 4.代码应适当缩进,并给出必要的注释,以增强程序的可读性。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结束后,上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和源程序。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参见提供的模板。 四、指导教师和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________ 学生签名:________ 五、成绩 六、教师评语

目录 一、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界面截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技术要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个人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源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 一、周标准工作量 农村小学 16节农村初中14节 县城小学14节县城初中13节 二、周标准工作量的计算办法 1、课堂教学工作量: 按公式 N1 =∑(XiKini/50 )计算。其中Xi 为所授第i班某学科的课时数,Ki 为所授第i班某学科的课时折算系数,ni为第i班的学生人数,一个标准班的学生人数小学取50初中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 语文数学外语国学物理化学生物思品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其它 1 1 1 1 0.9 0.9 0.85 085 0.85 0.85 0.8 0.8 0.8 0.8 0.7 小学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 语文数学国学外语品德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其它 1 1 1 0.9 0.85 0.85 0.8 0.8 0.8 0.8 0.7 (1)同科同头多班,取其中一个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其余班的折算系数降低0.1。 (2)同科不同头多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 2、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工作量; 早读:按标准课时乘以0.3计算 3、职务工作量(课时计/周): 职务工作量表职务 类别校级副校级中层会计出纳 小学 12 10 8 8 初中 10 8 6 6 4、教师周工作量:N=N1+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工作量+职务工作量 5、教师月工作量:A=4N 6、其它人员月工作量:按全校教师月平均工作量×(0.7~1.0)计算。 三、教师周标准工作量的使用 各校教师周工作量计算出后,与周标准工作量相比较,超出周标准工作量,计算超课时工作量,未超出周课时工作量,不计算超课时工作量。各校教师的周工作量应该在开学的时候,根据国家规定的课时计划排好课后,计算出全校周总工作量,再算出本校人平均周工作量。最后根据人平周工作量安排教师工作。 几点说明: 1、本方案只是对教师工作量的一种计算方法。 2、周课时应以国家颁布的课时计划为准。应该说凡是国家规定开设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必需的,都同等重要。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工作量还是有差异的。 3、学校中特岗教师如实验员、搞远程教育的、学校办公平台等教师的工作量可以参照有关人员(其它人员周工作量:按全校教师周平均工作量×(0.7~1.0)计算)的执行。 4、学校各个职务岗位,都有相应的具体管理工作,并不是只有上课才叫做事。管理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很重要。因此,各种关于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案,都对领导管理工作计一定工作量。

客流统计系统推动商业领域的发展

客流统计系统推动商业领域的发展 客流类型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具有商业价值的客流,通常为购物中心、大型超市、银行、专卖店,广告牌前等出入口的客流量,这些数据对商家进行各种商业活动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另一种是非商业活动的客流,包括体育场、风景区、地铁站、机场等公共事业和交通场所,用于统计各个出入口的客流量,一方面对公共安全进行预防,另一方面可根据客流量来安排业务活动。 客流统计系统主要应用于对区域出入口的客流进行统计,得到该出入口进出的客流数量,对于封闭场所,则可以通过几个出入口的流量得到该区域的保有量,并提供保有量预警。 客流统计系统针对商业领域的价值体现: 1..针对连锁门店:通过进店消费的顾客成交率和进店人员的数据进行联动分析,为经营业主提供门店产品销售潜力和销售机会,为销售盈利分析依据。 2.针对商业中心:客流变化进行趋势分析、商户对比分析、时段分析等。为商业中心业主提供商业策略数据。 3..针对图书馆、体育馆、展馆的客流量变化进行预警监控,并对相关重点区域数据进行分析,为管理人员提供热点区域的数据依据。

4.针对电梯门进出进行识别,并根据其运动轨迹来判断人的出入关系,最后得出进入人数量、离开人数量、保有量等统计数据。为物业管理人员提供电梯桥厢内实时人数,一旦超过预定阀值将实时报警,防止发生电梯安全事故。 5.对于景区:帮助景区管理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客流量及拥挤程度,及时采取措施有效疏导,预防安全事件发生;能够显示实时的客流量以及变化趋势,协助合理安排参观路线,有效的保证正常的参观秩序;能够查询输出通过全年客流统计,对景区运营状况有数据的支持,全局的掌控。 客流统计系统融合了视频处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以及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彻底颠覆了一直以来依赖人工、红外感应等传统的统计方式。具有统计准确,施工方便、功能多样、操作简单等特点。

客流统计系统解决方案

客流统计分析系统 设计方案 (营业大厅专用方案)

目录 1.概述 (3) 2.方案设计 (4) 2.1营业厅客流统计实现方式 (4) 2.2功能说明 (6) 2.3特点及优势 (7) 3.系统配置清单 (7) 4.系统原理 (8) 4.1智能客流统计分析原理 (8) 4.2设备介绍 (9) 4.3使用环境需求 (9)

1.概述 众所周知,营业大厅是为大众服务的场所, 每天人来人往,进进出出。那么,管理中心是 否能够准确的知道每天进出的人数?营业人员 的服务是否满意?什么时候是人群高峰期和低 迷期? 根据以上种种,就有必要对进出营业大厅 的进出人数进行研究。客流分析是一项重要的 市场研究和管理手段,国外几乎所有大型营业厅和连锁商业网点在进行市场分析和管理决策前都必须进行的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服务的要求也有所增加。为此,营业厅就有必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这对日常客流特征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客流分析是通过对营业大厅、商超连锁等客流量进行连续精确检测,获取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和不同网点间的对比统计,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内部信息系统,深层分析过往客流特征,揭示其与商场营运策略、营销技术和内部管理间的内在关系,客观评价已有推广效益,规划未来的发展策略,为管理决策者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 智能视频客流统计系统,采用先进人数统计算法,实时视频监控的同时对进出营业大厅/商业场所人群流量进行分析统计,在标准环境下人数统计精确度高于95%以上。为用户提供实时、直观、准确的客流量数据,有利于管理层更高效的管理和组织工作。

2.方案设计 2.1 营业厅客流统计实现方式 本系统将采用最新技术——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来实现对营业大厅所有出入口处的人进行出入统计,系统连接架构如下: 在每一个营业大厅出入口或通道口正上方安装1套一体式人数统计终端,捕捉镜头垂直朝下,检测通过进出口的人群,一体式人数统计终端根据人体头部和肩部的特征,判定是人或是其他物体,分辨出进、出顾客的行动方向,进而统计出人流数量的结果。 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如下图:

大数据多门店管理系统客流量统计方式及数据分析指南

数据是支撑着店铺发展的重要的导航灯,引导制定符合店铺的运营方案,以致于提升店铺的效益。那么,店铺怎么分析客流量计数器的统计数据? 如今的店铺被人们分为线上的虚拟店铺和线下的实体店铺。由于线上的店铺是通过用户的浏览量来计算客流量的,因此统计的方式是通过安装第三方客流量统计系统来实现统计的效果。而看店铺的流量变化,可根据帮助说明进行学习,还可以根据客服的帮助来看数据,当然了这是对初次接触的朋友来说的。 观看客流量统计系统的分析流量、转化、排名等,可以把竞争店铺比较好的引流方案和自己的计划做一个对比,找到有哪些是我们可以提升并缩短和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的。 而实体店铺的客流量统计有怎么看呢?一般来说,实体店铺获取客流量的来源大都是更加消费的状况来判断人气的大小的。根据一天内pos消费系统的多少来看客流量统计。如此方式只能是了解到,消费的客流量,却不能知道进店铺总的客流量大小,还有转化率的多少等。这样的方式只适合传统的模式。

第三个统计的方式是比较实用的,通过客流量统计设备前端对客流量数据的采集,再传到服务器后端生成报表,是管理者直观的了解到客流量数据的变化。 客流量统计设备一般是安装在大门出入口的正上方垂直向下,其统计的原理是基于嵌入式摄像镜头采集视频,然后对两个摄像头的视频图像进行视差计算,形成视频中人的3D图像,过对人体的形状和高度为分析目标,通过区域和方向的设定来统计通过人数。 客流量统计设备还可对接pos消费系统,从而根据进店的人数和消费的人数得出转化率的概况,让经营者能够针对性的开展有效的营销,以致于提升店铺门店的效益。 不仅如此,数据还体现在可以分析出陈列水平以及订货的货品组合能力、色彩组合能力。这对于店铺的整体销售业绩提升是有较大的意义的。 总结,以上通过了线上店铺的统计方式、传统的客流量统计方式及采用智能的客流量统计设备来分析了店铺如何看客流量统计的3个小方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相关事项,可以

客流统计分析决策系统介绍(doc 7页)

客流统计分析决策系统介绍(doc 7页)

客流统计分析决策系统 客流统计的重要性 客流量是大型商场、购物中心、连锁店、机场、车站、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场所所在管理和决策方面不可缺少的数据,也是一项重要的商业市场研究手段,能够为大型商业系统的运营决策和综合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参考。 对于依赖于客流量的产业来说意义重大,研究客流量规律,可以增加销售机会,将观看者转变为购物者,最大限度地挖掘商场的销售潜力,增加利润。客流量是重要的衡量工具,通过这一准确的量化数据,您不但可以获得您的商场、购物中心、博物馆等正在运行的状况,而且您还

可以利用这些高精度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运营工作。 客流统计的重要性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1、通过对出入口、区域等范围的时、日、周、月、年等客流统计,衡量商场、公园、展馆等场所的人气指数; 2、通过最繁忙时段的客流量分析,合理分配工作人员; 3、通过分析对比周末、节假日与日常客流量,合理配置资源; 4、通过统计出入口的客流和顾客进出的方向,了解人群的流动趋势以及出入口设置的合理程度; 5、根据客流量变化,调整商场专柜的位置,客观决定租金价位水平,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6、通过对比光顾客流量和商品成交量,计算顾客的平均消费能力; 7、有效评估所举行的营销和促销投资的回报,评估和优化宣传广告和促销预算; 8、根据客流量变化,更有效分配物业管理和维护人员;

9、掌握客流量,避免造成因节假日、促销时段人员过多而引起拥挤、踩踏。文安客流统计系统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预警等级。 客流统计方法及原理 目前市场上统计客流量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方式、红外线方式、热成像方式、视频分析方式等,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如下表所示:表一 技术实优点缺点 无需安装设备,短时间可靠性高,时间 红外线方式一次性投入费 用相对较低, 中心不能看到实时的视 频;不能区别人或物体; 多人同进出或多人交叉 热成像对光线有相对多人同进出或多人交叉 视频分利用原有相比其他统计方式,由于基于视频分析的客流量统计方法相比其他方法具有明显优势,智能视频分析将成为客流量统计的主流。 从视频中分析出人数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有挑战性的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问题。目前主要的视频客流量统计产品采用的算法基本可以分

基于visual C++的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本科生课程设计(实践)任务书、设计报告(C/C++ 语言程序设计) 题目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设计开发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设计开发摘要:本课程设计是一个实现对教师工作量数据库库进行一定基本操作的程序设计,本课程设计中,程序设计设计语言采用Visual C++,运用数组、指针、函数结构体和各种变量编写程序,程序通过调试运行,基本实现开发目标中管理员查找,修改,添加,删除等功能,经过部分完善后,可以应用在实际教师工作量管理中。 关键词:简易教师工作量管理程序功能需求分析(功能要求),简易学生成绩管理程序概要设计,简易学生成绩管理程序详细设计及系统功能实现,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总结。 1、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程序功能需求分析(功能要求): 采用文件和数组(或链表)等建立一个简单的教师工作量管理程序。程序运行时下述班级成绩表格(或其部分内容)在内存中用数组(或链表)表示,假设一学期开设课程不超过10名。程序运行结束时将表格保存到文件中以便下次使用。 要求: A、教师信息处理 (1) 输入教师授课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号、姓名、性别、职称、认教课程、班级、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2) 插入(修改)教师授课教学信息: (3) 删除教师授课教学信息: (4) 浏览教师授课教学信息: B、教师工作量数据处理:

(1) 计算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计算原则如下表: (2) 计算一个教师一个学期总的教学工作量。总的教学工作量=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 (3) 教师数据查询: 提示:输入教师号或其他信息,即读出所有数据信息,并显示出来。 C、教师综合信息输出 提示:输出教师信息到屏幕。 (总分之后的列要用程序语句计算) 2、简易学生成绩管理程序程序概要设计: (1)系统模块层次结构图: (2)主模块算法流程: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老河口李河小学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为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科学合理分配教师工作,特制定《李河小学教师工作量量化标准参考方案》。 一、适应对象 本方案适应对象为小学(1~6年级)各学科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员。 二、工作量制定的理念、方法与依据 第1条:工作量制定的基本理念。各岗位职能并重。即各学科教学工作以及各部门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岗位责能,并具有不可或缺性。岗位职能并重体现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公平性。 第2条:工作量量化的基本方法。以任教一课时为标准工作量单位“1”,其它工作折算成标准课时工作量。 第3条:工作量制定的依据。以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与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以及《老河口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作为教师工作量制定的依据。 三、工作量计算标准 第4条:教学工作量。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进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每上一节课,计算1课时工作量。 第5条:备课工作量。 (1)各学科备课,按每周实际备课数,每备课1节,计算1课时工作量。其中,音乐、美术、体育三学科备课,每备课1节,计算0.8课时工作量。任教平行班级的备课不重复计算工作量。 (2)跨学科备课,适当增计工作量。小学跨学科每周计0.5课时工作量,初中跨学科每周计0.6课时工作量。 第6条:作业批改工作量。

(1)作业批改工作量包括课内、课外作业批改,分大、小班额两类制定。大班额指每班46人及其以上(简称大班,以下同),小班额指每班45人及其以下(简称小班,以下同),超或不足均以满5人为一段。 (2)作业批改工作量制定如下(每班每周): 小学: 第7条:辅导工作量 (1)辅导课每节折合0.5课时 (2)早自习辅导、护导每节折合0.3课时,晚自习辅导每节折合 0.4课时 第8条:班主任工作量。 大班每周计4课时工作量,小班每周计3课时工作量;村小班主任每周计2.0课时工作量。 第9条:部门负责人员工作量。 学校部门负责人员包括教导主任、教务主任、教研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学科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少先队(或共青团)辅导员、卫生专干(或卫生老师)等。(1)校级干部每周10课时工作量。 (2)教导主任、教务主任、教研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每周各计6课时工作量。 (3)年级组长、办公室每周计4课时工作量。 (4)少先队(或共青团)辅导员,小校每周计1.5~3.5课时工作量。

视频人流量分析系统

视频人流量分析系统 一、需求分析 对客流量的研究和分析,是整个餐饮业都在关注的重点。但如何去获取准确的客流数据,那就需要一个自动、连续、准确的系统,对进出门店入口的客流数据进行统计,并通过报表分析系统对客流数据进行多元化组合、分析和深层挖掘,准确反映客流量变化趋势,为经营管理制订营商策略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参考依据。 通过人数流量规律统计,不但可以了解相关设施在运行中的状况,还可以利用这些高精度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运营工作:通过深入的顾客数据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门店的销售潜力,增加销售机会;同时,对于人流密度较大的区域采取相应的措施,还可以进行很好的走向引导和安全预警。 不过,由于之前客流量的实时监测技术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许多商家仍然沿用人工计数的方法,对某一时点的客流量进行抽查。这种方法一方面不能做到“实时监测”,同时准确率也较低。也有部分商家引进了基于红外技术以及重力感应方式的客流统计系统,但这种系统也只能做到“人数计算”,无法深入进行客流的信息分析,很难较好地满足商业用户的需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视频分析技术的视频客流统计系统开始崭露头角,因其优越的性能、精确的统计结果、简单的安装实现方

式以及低廉的成本等特性,正逐步被商场等购物场所采纳使用。据统计,目前香港、日本、新加坡、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90%以上的大型商场及连锁商业网点都在广泛使用实时客流分析系统。 二、系统概述 为合作伙伴提供视频客流统计系统,是一套先进的监控客流量变化的智能安防系统。该系统融合了视频处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以及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技术,通过大量样本训练得到人头检测器,并通过对视频中人头的检测,和跟踪判断通过区域的人数和方向,从而实现客流量的统计,如图1所示。 用户可根据需要,指定监测一个或多个出入口,也可以指定统计单一方向或双向的客流数据。另外,本系统还可以把客流数据信息统计生成报表,供用户决策分析。 前端安装的摄像机把采集来的视频信号通过网络传送到客流统计服务器。 客流统计服务器负责视频处理、客流数据分析和数据发送。客流统计服务器每若干分钟产生一条出入客流的记录,表示这期间进出所辖区域的客流量。这些记录被称为元数据,元数据直接存入客流统计服务器,进行本地存储。 后端统计分析软件接收客流统计服务器发来的元数据记录,将其存入数据库。任何经过授权的用户都可以通过后端统计分析软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