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前室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关于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调试中常见几个问题的分析

关于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调试中常见几个问题的分析摘要:提出了几个高层民用建筑的防排烟系统在设计、施工和验收交付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并分析了造成问题的原因,提出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防排烟系统;自然排烟;正压送风;机械排烟一、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调试中常见几个问题1 自然排烟设施不能达到排烟要求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要求,对于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不超过l00m的民宅,最好设置自然排烟系统。
自然排烟是一种建造经济、设置简单、容易操作、维护也十分方便的排烟系统。
但是,一些使用自然排烟系统的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不能按规范进行,导致了工程完工之后,所建设的自然排烟设施并不能达到要求或不根本具备排烟作用,具体的来说,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自然排烟窗的位置设置不当:从排烟的效果方面来考虑,排烟窗应该设置在尽量靠近屋墙上部的位置。
但是,现在在相当数量的工程中,可能是出于外墙美观,甚至仅仅为了工程建设的方便,自然排烟窗并不是设置在墙上部的,而设置在了中部甚至下部,距顶板的距离较大,非常不利于自然排烟。
(2)自然排烟窗的开窗面积不符合规范:《高规》对采用自然排烟部位的开窗面积均有明确的规定,但由于部分设计人员未按规范要求进行认真计算,或将固定窗的面积计算在排烟窗面积之内,导致部分工程排烟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直接影响排烟效果。
2 机械防烟设施的设置问题在机械防烟设施方面,设计和建造时容易出现送风道截面尺寸过小,送风口尺寸、正压送风系统余压值达不到规范要求的现象,这些现象会直接导致送风口实际送风量严重不足,开启门洞处风速近似于零的情况,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相对复杂,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1)风机选型不当:按规范要求,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当计算值和规范规定的值不一致时,应取两者中较大值。
有少数设计者因忽略这一点而直接按规范给定的值确定送风量,就有可能会导致所选用的风机风量偏小,不能满足要求。
加压送风系统风速及余压调试记录

加压送风系统风速及余压调试记录【实用版】目录一、加压送风系统的概念和作用二、调试加压送风系统的风速三、调试加压送风系统的余压四、总结正文一、加压送风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加压送风系统,又称为正压送风系统,是一种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通过送风将烟雾和有毒气体从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中排出,保证人员疏散安全的设施。
在高层建筑、大型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中,加压送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防火设施之一。
二、调试加压送风系统的风速调试加压送风系统的风速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一般来说,风速的调试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在系统启动时,应保证送风量满足设计要求,以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排出烟雾和有毒气体。
2.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应保证送风量稳定,避免因风速波动导致的压力不稳定,从而影响疏散逃生。
3.应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风速在正常范围内。
三、调试加压送风系统的余压余压是指加压送风系统中前室(消防前室、合用前室)与走道之间的压力差值,或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力差值。
在调试加压送风系统时,余压的调试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应保证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在 25Pa~30Pa 之间,以确保疏散逃生的顺利进行。
2.应保证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电梯井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在40Pa~50Pa 之间,以确保烟雾和有毒气体不会进入安全疏散通道。
3.应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余压在正常范围内。
四、总结加压送风系统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排出烟雾和有毒气体,保证人员疏散安全。
调试加压送风系统的风速和余压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高层民用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论文

探讨高层民用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摘要:本文对高层民用建筑中加压送风系统的作用、安装与调试及使用注意事项进行了描述。
重点介绍了加压送风系统对消防逃生功能的影响及保障功能的措施。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加压送风;安装调试1.高层民用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及其作用民用建筑消防工程必须满足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当发生火灾时,消防工程应保护建筑内部人员安全地疏散到建筑物外;另一方面,当发生火灾时,消防工程应保护建筑物内的财物尽可能少的受到烧损破坏。
其中,保护建筑物内部人员疏散时的生命安全,是消防工作的第一要务。
为了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安全地疏散到建筑物外的安全地带,在建筑高度超过24m或者建筑层数超过9层的高层民用建筑中,应设置必要的安全疏散设施。
包括安全疏散通道、安全疏散楼梯、安全门、疏散指示照明、排烟系统及加压送风系统等。
其中加压送风系统和排烟系统通称为防排烟系统。
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事故时,对建筑物内部人员生命安全最大的危害是由于火灾时烟雾产生窒息作用而发生的,因此必须保证尽可能消除或减少火灾时烟雾进入到疏散楼梯或建筑物内部的避难场所,加压送风系统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
加压送风系统由安装在室外(一般在屋顶)的风机、电动送风口及连接风道组成。
依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为例,当发生火灾时,由电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命令加压送风系统自动启动,加压送风风机启动,同时自动电动打开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一定压力的室外空气送入疏散楼梯间,使楼梯间相对烟雾区域形成了正压,烟雾通过白闭防火门及楼梯间正压的作用被阻止在楼梯间外,使楼梯间内部不再进入烟雾,实现了人员从楼梯间疏散时保证生命安全的目的。
2.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关于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部位高等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设置部位的依据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下方简称“防火规范”)。
根据规范,在以下部位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2.1疏散楼梯间疏散楼梯间属于防烟楼梯间,火灾时,高层建筑物内的人员要通过本楼梯间向下疏散,因此,本楼梯间需要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以确保安全,2.2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火灾时,消防电梯供消防人员专用,为了消防人员进入电梯时、或离开电梯时、或乘坐电梯时,没有烟雾进入电梯前室及电梯,在电梯前室内应该形成相对于火灾烟雾区域的正压空气,为此也要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高层民用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要点分析

高层民用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要点分析摘要:本文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针对高层民用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的防烟位置、加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加压送风口的布置和形式等设计要点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要点随着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并且形式多样的高层建筑。
不得不承认,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楼层高,结构复杂,住户较多,人员相对密集,造成起火的因素比较多。
一旦发生火灾,蔓延的途径非常多、扑救困难、疏散困难。
因此,在起火之后对人员的疏散非常重要。
作为保障人员疏散安全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高层民用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增强建筑物的安全使用系数,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1 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及其主要的作用火灾烟气中所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氯化氢等多种有毒成分,以及高温缺氧等都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及时排除烟气,对保证人员安全疏散,控制烟气蔓延,便于扑救火灾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高层建筑,当其中某部位着火时,应采取有效的排烟措施排除可燃物燃烧产生的烟气和热量,使该局部空间形成相对负压区;对非着火部位及疏散通道等应采取防烟措施,以阻止烟气侵入,以利人员的疏散和灭火救援。
2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防烟位置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8.5.1条: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厂房、仓库和建筑高度不大于l00m 的住宅建筑,当其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1)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2)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满足自然排烟口的面积要求。
结合实际工程的具体情况,从经济、简单、可操作性强的角度出发,优先考虑的当然是自然排烟的的排烟方式。
高层建筑前室和楼梯间加压送风防超压设计的一种新思路

制加 压 送风 正压 值
图2 2采 用 旁 通 阀控 建 筑 物 各 层 前 室 及
4 小 结
本 文重 点 介绍 的定 风量 消 防加 压 送 风 专用 风 机 专利 有 望 解决 消 防 排 烟
安装费用增多 , 同时设备故障概率也相应增加。
间的压 强 恒定 为设 计值 。 构 形式 已经 申请实用 新型专利 。在遵守 《 高层 民用建 筑设计 防火规 范 参 考 文献 : 1 】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共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复 习教材( 第二版 ) G B 5 0 0 4 5 — 9 5 》 ( 2 0 0 5 版) 相关条文的前提下 , 定风量消防加压送风专用风机可 【 2 0 0 6 采用相对简易的办法准确控制送人楼梯 间或前室( 合用前室 ) 风量 , 从源头避 中国建筑 工 业 出版 社 , 免楼 梯 间或前 室 ( 合 用前 室 ) 出现 超压 状况 的可 能性 。 【 2 1 建 筑防排 烟及 暖 通 空调 防 火设 计 ( 0 7 K1 0 3 — 1 ) . 中 国标 准 建筑设 计 研 究 院 出
1 前 言
当 高层 建 筑 防烟前 室 或 楼 梯 间按 现行 防火 规 范要 求 无法 满 足 自然 排 烟
计师的控制设计环节, 并且具有安装方便 、 控制简单可靠 、 费用较少等诸多优点。
条件时 , 应设置加压送风系统保证前室与楼梯间火灾时室内为正压。加压送 风机 额 定风 量按 规范 选取 或 者计 算得 出 , 风 压按 照最 不 利 点( 最远 点 ) 风 口送 风要求设计。以防烟前室的控制方式为例 : 火灾时着火楼层及其上下层前室 的三个电动送风口在火灾控制中心作用下开启。当着火楼层靠近风机时, 管 道 沿程 阻力 损失 较小 , 风量 将 沿风 机性 能 曲线增 加 】 。如不 采 取 防超 压 措旋 , 部分 距 离送 风 机 较近 的前 室 ( 合用 前 室 ) 有可 能 出 现送 风 量 太大 引 起 室 内空 气压力超过规范允许值 , 情节严重时可能导致楼梯间或者前室( 合用前室) 的 防 火 门打开 困难 、 影 响人员 逃 生 。
电梯前室闭式正压送风系统的安全性测试

《 高层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设计规 范 》
( 2 0 0 5 版 )第8 . 3 . 7 ,前室一般保持
2 正压 送风系统说明
2 . 1 系统原理 正 压 送 风 系 统 在火 灾 发 生 时 ,
不受其他层 前室开 门与否的影 响 ,当 2 5 N 3 0 P a 的 正 压 值 。 同 时要 确 保 关 门 然这对保证 这两层或三 层的防烟效 果 时和开 门时的送 风量 ,以及开启 门洞
是有利 的 ,同时配套 旁通风管或者 泄 的断面风速不小 于0 . 7 m/ s ,测试这些
工低 流速值
风 量测试 文 章编 号:1 0 0 2 — 3 6 0 7 ( 2 0 1 4 ) 0 6 — 0 0 5 3 — 0 3
中图分类号 :T U 8 3 4 . 2 9
文献标识码:B
1 现状
室或者屋顶 的正压送风机 ,通过管道 免 火灾发生时 防火 门打 不开 ,也避免
计 过程 中严格 把控外 ,准确测量调 试 接 点 )。 当发 生火 灾 时立 即启动 加 证 加压 区达到设计要 求的正 压水平 。
系统安全 性是重点 中的重点 。正压 送 压送 风机 ,同时仅 打开着火层 以及与 以阻止火 灾产生的烟气在热 压、风压
风 系统的安全 性测试要 求 ,在施 工验 着火层 相邻层 的前室送风 口。这种做 的联合作 用下 ,从防火 门的缝 隙里渗 收规 范和 工艺规程里很 少提及 ,电梯 法 ,把 前室 的送风 量集 中用 于加压这 透 到 正 压 区 和 疏 散 区。 第二 。发 生 火 前 室的常 闭正 压送风 系统相对疏散 楼 两层或三层 上 ( 根据陆耀庆 《 实 用供 灾 时 ,消 防人 员 要频 繁 出入 消防 电
高层建筑正压送风设计

高层建筑正压送风设计关键信息项:1、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目标2、建筑类型与高度3、送风风量计算方法4、送风设备选型5、风道布置与材料6、控制系统要求7、维护与检测要求11 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高层建筑正压送风设计的相关要求和规范,以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提供正压送风,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建筑物的安全。
111 适用范围本协议适用于所有高度超过具体高度的高层建筑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
12 设计依据正压送风设计应依据以下标准和规范:列举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121 设计原则1211 安全性原则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应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可靠运行,为人员疏散提供安全的环境。
1212 有效性原则系统应能够有效地阻止烟雾和有害气体进入疏散通道和楼梯间。
1213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安全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应合理控制设计成本和运行费用。
21 建筑类型与高度211 明确建筑的用途,如住宅、商业、办公等。
212 准确记录建筑的高度和层数。
22 火灾危险等级确定建筑内不同区域的火灾危险等级,以便合理设计正压送风系统。
221 疏散通道和楼梯间的要求疏散通道和楼梯间应保持一定的正压值,以防止烟雾侵入。
31 送风风量计算方法311 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确定送风风量。
312 考虑建筑的体积、人员密度、火灾危险等级等因素。
32 压力控制321 确保正压送风系统能够维持稳定的压力分布。
322 防止压力过高或过低对系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41 送风设备选型411 选择符合性能要求的风机,包括风量、风压、功率等参数。
412 考虑风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42 风机安装位置合理确定风机的安装位置,便于维护和管理,并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51 风道布置511 风道应布局合理,减少阻力和漏风。
512 风道穿越防火分区和防火墙时应采取防火措施。
52 风道材料521 选用符合防火要求和强度要求的风道材料。
522 确保风道的密封性和耐久性。
关于高层住宅地下室前室与楼梯间加压送风的探讨

关于高层住宅地下室前室与楼梯间加压送风的探讨由于高层住宅群的高速发展,住宅群都配有地下车库,作为地下车库与单体住宅的连接通道的地下室合用前室、地下室消防电梯前室的防排烟问题,成为地下室火宅时消防疏散的重要通道,笔者将结合相关知识,定性定量的阐述地下室消防前室及地下室合用前室是否需要设置消防加压送风,当需要加压送风时,加压送风量宜为多少。
标签:地下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安全疏散通道;加压送风量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层民用建筑在全国各地出现,并配套设有地下室及地下车库。
地下车库与高层住宅通过地下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相连接,地下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作为地下室火宅发生时的安全疏散通道,消防上对其有严格的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层民用建筑在全国各地出现。
现在的城镇建设楼盘大多以住宅群的方式出现,一般的住宅建筑面积都在十几万到几十万平米不等,均采用多层与高层住宅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由于建筑密集,人员居住密集度增加;当代居民各家各户一般都有私家车,地上的空置地已无法满足居民的停车要求,所以一般的住宅群都设置有地下车库及相关的设备用房。
地下车库与住宅通过地下室疏散通道相连接。
地下车库作为停放车辆的场所,车辆多以汽油、燃气为动力;所以地下车库属于容易引起火宅的场所。
另外,一旦着火其产生的浓烟不易排出去(地下室自然通风效果差),故地下车库需要设置消防排烟设施,平时根据地下室情况(半地下室且面积小于2000m2,有均匀可开启的高窗,满足单量车开窗面积要求,采用自然通风。
其它情况设计机械通风)确定是否设置机械通风。
当地下车库发生火宅时,有人员在地下车库,人员须通过地下室疏散通道逃离火源发生地。
地下室前室及楼梯间作为疏散的必经通道,是否需要设置消防设施;困扰了很多暖通设计人员。
很多设计人员认为当地下室仅为一层时,设置加压送风设施太浪费,想当然的不考虑消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前室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作者:范志敏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16期
【摘要】本文以消防电梯前室为例,给出了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要点,以实例论述了设计中的每一个阀件在调试中所起的所用,对前室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正压送风系统;设计;调试
0 引言
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时,对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会造成很大的威胁,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防火设计中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GB 50045—95(2005年版)的要求进行设计并配合调试,使得高层建筑的正压送风系统在火灾时能够发挥作用,进而保证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高规》第8.3.7条规定: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管道压头损失外,尚应有余压。
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防烟楼梯间为40Pa至50Pa;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为25Pa至30Pa。
1 前室正压送风系统的控制方式
在国家标准图集《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K103-1中,对前室正压值的控制提供了三种方式,分别为:采用余压阀控制前室正压值、采用旁通阀控制前室正压值、采用变频风机控制前室正压值。
采用余压阀控制前室正压值,余压阀的选择按照规范给定的公式计算、选择、安装、调试即可满足控制前室正压值的要求;采用变频风机控制前室正压值,《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第13.9.6条规定:消防设备的控制回路不得采用变频调速器作为控制装置。
所以在工程设计中电气专业总以本条拒绝为加压送风机设置变频控制。
下面就采用旁通阀控制前室正压值加以论述。
2 消防电梯前室正压送风系统设计实例
图1为某栋建筑物的消防电梯前室示意图,以20层计算。
图1 消防电梯前室
2.1 正压送风量的确定
2.1.1 查表法
得消防电梯前室加压送风量为22000-27000;
2.1.2 压差法
一个加压送风口的漏风量(加压送风口均按1000x630计、按300Pa计):
2.1.4 加压送风量的选择
取查表法、压差法、风速法所得风量的最大值为26611。
2.2 加压送风系统的确定
2.2.1 加压送风系统风道尺寸、风口规格
综上,消防电梯前室的加压送风为26611m3/h。
风道断面积可定位0.5 ,风速。
每层设多叶送风口,风速按6.2m/s计算,风口有效面积为0.5 ,选定1000mmX500mm多叶送风口。
2.2.2 正压送风机的选择
正压送风机的风量:L=26611x1.1=29727 m3/h
初选风机SWF-1 No.7.5,按图2计算系统的最大阻力,经计算加压风机前的阻力为
286Pa,加压风机至顶层加压送风口的阻力为318Pa,顶层加压送风口至底层加压送风口的阻力为152Pa,合计为757Pa。
H=757x1.15=870Pa。
正压送风机选用:SWF-1 No.7.5,转速n=1450rpm,风量L=29012 m3/h,全压
H=893Pa,功率N=11kw。
3阀件的设计安装和调试
3.1增加调试阀件的原因
正压送风机的选择要考虑安全系数,消防电梯前室的加压送风为26611m3/h,选择正压送风机的送风量为29012 m3/h,计算系统阻力为713Pa,选择正压送风机的阻力为893Pa,要满足《高规》规定的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为25Pa至30Pa。
必须增加调试阀件,满足每层消防电梯间前室正压送风的余压值为25Pa。
调试阀件的设置见图3,图中1为正压送风机,2为风机压力初调阀,3为旁通初调阀,4为旁通电动调节阀。
3.2风机压力初调阀的作用
图3中2号设备为风机压力初调阀,其主要功能是调节1号设备正压送风机的风量和余压值,通过调节风机压力初调阀的开度,保证开启底部三层消防电梯前室正压送风口时,其压力值满足其余压值为25Pa。
3.3旁通管管径的确定
图3中旁通管的管径,关系到旁通电动调节阀调节的灵活性,下面分析旁通管的最大过风量及其阻力范围,以确定其管道断面尺寸。
在3.2节中,通过调节风机压力初调阀,使得风机进入系统的风量和压力正好满足开启底部三层消防电梯前室正压送风口时的状态,也就是在防火门关闭状态时送风量为17346 m3/h。
旁通管的功能就是在阀门处于全开状态时,保证开启最上部三层消防电梯前室正压送风口时满足规范的要求;
在2.1.2节计算中,开启上部三层正压送风口时,多叶送风口的漏风量可以暂不考虑,此时需要的正压送风量为;通过旁通管风量为:17346-5582=11764m3/h。
旁通管的选择原则就是在开启上部三层正压送风口时,保证前室余压25Pa时的系统阻力大于旁通管的阻力:主风道风量5582 m3/h,在保证前室余压25Pa时,从旁通管到多叶送风口的系统阻力为76Pa;旁通管规格选用1000x500,计算阻力为64Pa,满足要求。
3.4风机压力初调阀的作用
图3中3号设备为旁通初调阀,其主要功能是调节旁通管的阻力,使得电动旁通阀的调节性能提高。
4结论
1、首先,正压送风系统的风量必须通过计算校核确定;
2、旁通管的管径须经过计算确定;
3、合理设置风机压力初调阀和旁通初调阀,以适应施工的误差,保证正压送风系统能够调试成功。
参考文献
[1]《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20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