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验收操作程序
药品验收程序

药品验收程序1、接受凭证接收送货单位送货凭证(随货同行联或发票)、质检报告书。
2、接受药品(材料)对照合同清点送货数量,检查药品(材料)外包装是否破损,如破损应拒绝接受,拆零(拼箱)药品(材料)应检查是否封箱严密。
3、验收药品(材料)根据药品(材料)招标采购合同和送货凭证验收药品(材料)。
验收药品(材料)采购数量和实际进货数量是否相符并开箱检查箱中是否具有合格证,验收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的规范内容。
3.1 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制剂:3.1.1 内包装标签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适应症】【用法用量】【贮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及【生产企业】。
由于包装尺寸的原因而无法全部标明上述内容的,可适当减少,但至少须标注【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三项(如安瓿、滴眼剂瓶、注射剂瓶等)。
3.1.2 直接接触内包装的外包装标签内容包括:【药品名称】【成份】【规格】【适应症】【用法用量】【贮、藏】【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包装】【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及【生产企业】。
由于包装尺寸的原因而不能注明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均应注明“详见说明书”字样。
对预防性生物制品,上述【适应症】项均应列为【接种对象】3.1.3 大包装标签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贮藏】【包装】【批准文号】【生产企业】及运输注意事项或其它标记。
3.2 原料药标签内容包括:【药品名称】【包装规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贮藏】【批准文号】【生产企业】及运输注意事项或其它标记。
3.3 中药制剂:3.3.1 内包装标签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功能与主治】【用法用量】【贮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及【生产企业】。
【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因标签尺寸限制无法全部注明上述内容的,可适当减少,但至少须标注三项,如安瓿、注射剂瓶等。
药品质量检查验收工作程序

药品质量检查验收工作程序药品质量检查验收工作程序是指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进行检查和验收的工作程序,旨在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和合法合规。
下面是一份药品质量检查验收工作程序的详细步骤。
一、检查验收准备工作1.确定验收的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厂家和数量,按照相关法规和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2.选择具备药品检验和验收资质的专业人员组成检验验收小组。
3.制定并审核验收方案,明确验收的目的、方法、依据和要求。
4.准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试剂。
二、药品外观检查1.根据药品质量标准,检查药品的外观,包括外包装、内包装和药品本体等。
2.对外包装进行检查,确保包装完好无损、标签清晰、完整。
3.检查内包装,确认无破损、无异味、无异物。
4.药品本体检查,包括视觉、触觉、气味等方面。
三、药品标签检查1.检查药品标签的内容,包括药名、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存储条件等信息是否齐全、准确、清晰。
2.检查药品标签的印刷质量和完整性。
3.核对药品标签与实际药品是否一致。
四、药品成分检查1.按照检测要求,采集样品进行药品成分检测。
2.使用准确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对药品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
3.根据检测结果,判定药品的成分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五、药品质量控制文件检查1.核对药品质量控制文件的齐全性和规范性。
2.检查药品的质量控制文件是否符合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3.核实药品质量控制文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六、药品质量记录检查1.检查药品质量记录的完备性和准确性。
2.核实药品质量记录的填写规范和合法性。
3.核对药品质量记录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七、药品有害成分检查1.针对高风险药品,进行有害成分的检查。
2.使用准确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对药品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
3.根据检测结果,判定药品的有害成分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八、药品质量检查验收报告1.根据检查结果,编写药品质量检查验收报告,详细汇总检查结果和发现的问题。
2.对不合格产品和问题进行分类整理,提出处理建议和措施。
药品验收管理操作规程

药品验收管理操作规程
《药品验收管理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了规范药品的验收工作,确保药品的品质和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各部门对药品的验收管理工作。
三、工作程序
1. 药品验收人员应在验收前进行认真查阅药品的配送单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2. 验收人员应在货物抵达时进行验收,首先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3. 然后按照配送单据检查药品的信息是否与之相符,如厂家、规格、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4. 对于液体制剂和注射剂,验收人员还需检查药品的外观和颜色是否正常。
5. 验收过程中,如发现药品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上级并进行记录。
6. 验收完成后,验收人员应在配送单上签字确认,并将相关信
息记录在验收台账中。
四、质量管理
1. 验收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对药品进行验收,并对药品进行合理分置、妥善保管。
2. 发现问题情况时,应及时上报,并参与问题的处理和整改工作。
3. 定期对验收工作进行检查,对验收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确保质量安全。
五、责任追溯
1. 对于验收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责任追溯,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 对于故意或严重疏忽的验收人员,医疗机构将进行严肃处理。
综上所述,药品验收管理操作规程对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有助于确保药品的品质和安全,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药品入库验收操作程序

药品入库验收操作程序药房必须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健全药品入库验收操作程序,以防假劣药品,切实保证药品质量完好,数量准确。
验收人员根据送货单对照实物进行质量检查,核对品名、规格、数量、批号、效期、生产企业。
验货人在送货单上验收结论填写合格与否并填写验收日期与验收人。
验货人员如遇到质量问题及发货错误的药品移入不合格区,并联系质量负责人或企业负责人做下一步处理。
质量负责人核对送货单后根据验收情况入库并签字。
(包括有质量问题及发货错误的)下面红色为工作计划模板,不需要的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工作计划一、近期今年是在新的工作岗位工作的年,是熟悉工作,履职,方法,积累经验的一年,年中“转变,”,即转变工作角色,工作职责。
转变工作角色:参加工作近十年了,从事的工作一直都单一,以至于对行业的工作所知甚少,以至陌生,县办公室全县的核心机构,工作涉及到全县各行各业,对此,在思考问题,事情时,跳出以前在的思维,摆正的位置,全局意识,转变工作角色。
工作职责:办公室对工作安排,尽快熟悉的工作和职责,熟悉县办公室的规章制度,工作要求;熟悉县办公室总体工作及年初工作,工作任务;三虚心办公室同志的,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在干中学、学中干,工作的运行和问题的程序;四要与科室同志总结前期工作,工作努力方向。
二、中期在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熟悉工作方的前提下,明年,自身锤炼,政治素质、能力、工作绩效“三个提升”。
提升政治素质:要善于从政治角度看问题。
面临的情况多么,要从政治角度分析判断问题,清醒头脑。
二要政治敏锐性。
密切关注时事、时事,网络、报刊、电视等,敏锐把握方针政策动向,工作的性。
要高尚的政治品格。
眼界宽广、胸襟广阔、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原则。
提升能力:提升写作能力。
理论学习,注重平时公文写作中的锻炼,注意办公室同志撰写材料的学习,能交办的新文件拟稿任务。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说话训练,汇报工作、简洁、清楚。
药品验收操作规程

药品验收操作规程药品验收是指对药品进行质量、安全、合法性等方面的鉴定判断,任何药品在入库前都必须进行标准化验收,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
药品验收操作规程如下:一、验收前准备1. 合理的布局:药品验收区应该设在单独的房间,避免杂物干扰,保证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2. 验收工具和设备:验收工具应该准备酒精、药检盒、手套、放大镜、药事秤、药事计算器、验收记录表等。
3. 验收人员准备:验收人员需熟悉国家相关药品标准和验收要求,懂得药品外观和包装瑕疵的鉴别。
二、药品验收流程1. 检查药品标签:在验收过程中,首先要检查药品的包装是否完整,生产厂家是否可靠,药品标签是否完整、内容是否清晰,以基本确认这批药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2. 观察药品外观:观察药品的外观是否一致,药品是否有异味或变色,是否有斑点或成分沉淀等瑕疵。
3. 检查药品质量指标:检查药品的质量指标是否达标,如相关药品需要进行颗粒度、酸度、有机杂质等指标检测,验收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测。
4. 检查药品包装:检查药品包装是否完整、密封,是否有破损、渗漏等缺陷。
5. 鉴别药品真伪:验证药品真伪,需进行外观检查、颜色比较、字迹鉴定、药材香味鉴定、疏松度查看等操作。
6. 清点药品数量:清点药品数量,确认是否与发货单上所列数量相符。
如有疑问,需及时与供应商联系查明原因。
三、验收后处理1. 合格药品:对于经过严格检测验收的药品,核对检测结果无误,应及时分门别类地放到库房储存。
2. 不合格药品:若有所发现药品不符合验收标准,应采取退货/置换等操作,并将不合格药品的情况及处置情况记录在药品验收记录表中。
3. 验收记录:药品验收人员应及时将药品的质量指标、数量、日期、批号等信息记录在“药品验收记录表”上,并妥善保存。
通过按照上述操作规程进行药品验收,能够有效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合理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品验收是药品使用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工作人员应该认真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批药品的品质都经受严密的检验和鉴定。
药品入库验收制度及验收程序

药品进货检查验收流程与制度1.药品质量验收是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验收人员应为药学专业人员,熟悉药品知识,理化性能及各类制剂的质量要求,能坚持原则,工作认真负责。
2.验收人员应依据药品的质量标准,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和合法的购货发票,根据验收流程逐项进行验收。
3.药品验收流程如下:(1)质量保证的相关证件验收①进口药品,供货单位须提供该品种《进口药品注册证》和该批号《进口药品的检验报告书》,进口生物制品或血液制品还需有《生物制品进口批件》;②首营品种药品,供货单位还须提供该品种的生产批件和该批号的质量检验报告书。
(2)包装、标签、说明书的检查验收检查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是否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的管理规定》(第23号令)的规定要求。
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不清的不能入库。
(3)产品合格标识及其它标识的检查验收①验收整件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②特殊管理药品应有符合规定的特殊标识。
(4)外观质量的检查验收按剂型的外观质量要求,逐项检查,批量购进的品种应抽样检查,发现外观有异常的,加倍抽样复检,必要时送药品检验所检验。
若明显为假劣药品则不能验收,应立即暂控,并上报院质量管理部门及当地药监管理部门。
(5)发票和药品的验收发票、采购计划或采购合同和药品的品名、规格、剂型、产地、数量和价格必须相符,否则不得入库。
(6)逐项验收程序完成后,还须对所购品种的名称(通用名)、剂型、规格、供货单位、生产企业、批准文号、批号、有效期、购进数量、购进价格、购进日期以及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它内容,逐项填写验收记录。
4.验收记录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3年。
5.验收合格的药品方可进入合格品区,验收不合格的药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品区,并及时通知供货单位处理。
6.药品入库应及时,没有特殊原因应与到货当天验收完毕。
7.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入库时,须两人验收。
8.验收过程中出现重大疑问应及时汇报科主任。
药品质量检查验收程序

药品质量检查验收程序
是指在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过程中,对药品进行检验和验收的程序。
以下是一般的药品质量检查验收程序:
1. 药品采购阶段:
- 采购部门根据公司需求和采购合同要求,向合格的药品供应商采购药品。
- 购买药品的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2. 药品交付阶段:
- 供应商将药品交付给采购部门。
- 采购部门对药品进行初步检查,确保药品的包装完好、标签清晰、产品完整等。
3. 药品质量控制阶段:
- 将采购的药品送至质量控制部门进行各项质量测试和分析,包括药品组成、纯度、稳定性、微生物污染等。
- 根据药品质量标准,对药品进行合格与否的评估。
4. 药品质量验收阶段:
- 质量控制部门将药品质量检查结果反馈给验收部门。
- 验收部门根据质量检查结果进行药品验收,判断药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 若发现药品存在质量问题,验收部门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拒收、退货等。
5. 药品记录和归档:
- 对验收合格的药品进行记录,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 将验收记录归档,便于后续的追溯和管理。
以上是药品质量检查验收程序的一般流程,具体的程序可能因公司和国家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同时,药品质量检查验收程序也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药品验收的流程

药品验收的流程
药品验收是医院药房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医疗质量。
正确的药品验收流程能够有效地保障药品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药品验收的流程。
首先,药品验收前需要对药品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对。
这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等信息的核对。
核对药品信息是为了确保所收到的药品与所订购的药品一致,以及保证药品的使用期限。
其次,对于液体或粉末剂型的药品,需要进行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包括药品的颜色、透明度、悬浮物、沉淀物等方面的检查。
通过外观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药品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接着,对于固体剂型的药品,需要进行包装完整性检查。
包装完整性检查主要是检查药品包装是否破损、是否有漏药等情况。
包装完整性检查是为了避免药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或损坏,确保药品的完整性。
然后,进行药品的验收记录。
在验收过程中,需要填写药品的验收记录,记录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等信息,以及验收人员的签字和日期。
验收记录是对药品验收过程的一种书面记录,有利于日后的追溯和管理。
最后,对于特殊药品,如易制毒化学品、麻醉药品等,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特殊处理。
在验收这类特殊药品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总之,药品验收是医院药房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药品验收流程能够有效地保障药品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药品信息的核对、外观检查、包装完整性检查、验收记录和特殊药品的处理,能够确保药品验收的全面性和严谨性,为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验收操作程序
一、为了规范药品检查验收工作程序,确保验收药品符合法定标准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特制定本制度。
二、保管员收货
1、保管员依据供货单位“随货同行单”对照实物进行核对后收货,并在供货单位收货单上签章;所收货的药品为进口药品时,应同时对照实物收取加盖有供货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原印章的该批号药品的《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品通关单》、《进口药品注册证》(《医药产品注册证》或《生物制品进口批件》和《进口药材批件》)的复印件;收货为纳入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时,还应对照实物收取加盖有供货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原印章的该批号药品的《批签发合格证》复印件。
2、保管员应将购进的药品放置于待验区,及时通知验收员到场进行验收。
三、验收的场所、步骤与方法:
验收员在待验区内首先检查药品外包装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1、符合规定的,予以记录并开箱检查药品内包装、标签和说明书是否符合规定;
2、符合规定的,予以记录并依据采货数量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进行外观性状的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在药品验收记录上填写药品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签章,并将药品验收记录归档,同时通知保管员
复核入库;
3、凡发现有不符合规定情况时,应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交质量管理人员复查处理。
四、药品验收
1、验收的内容:
药品质量验收包括药品外观性状的检查和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及标识的检查以及有关证明材料的验证;
2、验证:
(1)来货单据应符合规定且必须盖有供货单位的原印章;
(2)《药品检验报告书》、《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品通关单》、《进口药品注册证》(《医药产品注册证》或《生物制品进口批件》和《进口药材批件》)应盖有供货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原印章,有注册期限的应在有效期内。
3、验收的依据:
(1)验收员依据国家药品质量标准和包装、标签、说明书及标识规定的内容,逐批抽取规定数量的药品进行外观性状的检查和包装、标签、说明书及标识的检查;
(2)验收员依据药品购进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条款进行逐批验收。
4、外观性状检查:
各剂型的外观性状检查验收标准:(依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制剂通则该剂型项下的规定执行)
(1)片剂:检查有无变色、斑点、龟裂、脱壳、掉皮、粘瓶、溶
化、发霉、松片、破碎、异物等现象。
①一般压制片:检查有无变色、松片、发霉等现象;
②包衣片(糖衣片、肠溶片、薄膜衣片):检查有无包衣褪色、结晶析出、粘连、粘瓶、脱壳、龟裂、掉皮(衣)、霉变等现象;
③含糖片(口含片等)检查有无溶化粘连及变形等现象。
(2)胶囊剂:检查有无漏粉、破裂、漏油、粘软变形、粘结等项。
①硬胶囊:检查有无碎裂、漏粉、粘结、粘瓶、霉变等现象,内容物应无吸潮、变色、结块、霉变等异常现象,有色胶囊应检查有无变色现象;
②软胶囊:检查有无漏油、粘软变形、粘瓶等现象;
③装有生药等营养性物质的胶囊:注意是否有霉变、生虫现象。
(3)颗粒剂、散剂:观察色泽,检查有无吸潮、软化、结块、霉变、包装封口是否严密及有无破裂。
①块状冲剂:检查有无潮解、软化、霉变、虫蛀等现象;
②颗粒剂:检查有无吸潮、结块、变色、霉变、虫蛀及异味等现象;
③散剂:检查有无变色、潮解、风化、霉变、虫蛀、异味等现象。
(4)丸剂:观察:色泽;检查有无吸潮、霉烂、虫蛀、皱皮、粘连及脱壳、褪色、掉皮、异味等项,必要时抽样做水分等项检验。
①水丸、糊丸:检查有无吸潮、粘连、变色、霉变、虫蛀、走油等现象;
②水蜜丸、蜜丸:检查有无霉变、粘连、硬化、皱皮、异味等现
象;
③包衣丸:检查有无脱壳、裉色、掉皮等现象。
(5)口服溶液剂:自然光亮处直立、倒立、平视三步法检视,观察药液的澄明度,含有中药的制剂允许有轻摇易散的沉淀,不得有变色、霉变等现象。
(6)糖浆剂:观察澄明度,不得有沉淀、结晶析出等现象,但不得有异臭、发酵、产气、酸败、霉变等现象,且瓶口不得有生霉现象。
(7)软膏剂:观察其色泽、膏体的细腻度,不得有异臭、酸败、霉变等现象。
(8)栓剂:检查有无软化、变形、干裂、酸败、霉变等现象。
(9)橡胶膏剂:检查有无透油(背)、色泽、异物、老化失粘等现象。
(10)滴眼剂:检查有无色泽、观察澄明度,不得有漏液、霉变、结晶等现象。
5、药品包装、标识主要检查内容:
(1)药品的每整件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2)药品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上,应有药品的通用名称、成分、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储藏条件等;
(3)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标签和说明书上应有相应的警示语或忠告语;非处方药的包装应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
(4)进口药品,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的名称、主要成分以及注册证号,并附有中文说明书;
(5)外用药品其包装应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
(6)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必须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每件包装上,中药材应标明药品名称、产地、发货日期、供货单位;中药饮片的标签应标明药品名称、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在其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
6、验收首营品种应有生产企业出具的该批号的药品出厂检验合格报告书并盖有供货单位合法有效的原印章。
五、验收的时限:
1、所购进药品均应在一个工作日内验收完毕;
2、有储存温度要求的应在2个小时内验收完。
六、验收记录:
1、药品验收记录的内容应至少包括药品通用名称、剂型、规格、产品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供货单位、供货数量、到货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员签章;
2、药品验收记录的保存:药品验收记录由验收员按日或月顺序装订,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七、药品入库:
1、验收完毕后,验收员在验收记录上写明药品质量状况、签章并交保管员;保管员依据验收合格结论和验收员的签章对药品进行复
核后放置于库内相应货位,并在质量验收记录收货人项下签名;
2、保管员如发现药品有货与单不符、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等质量异常情况时,有权拒收并报告质量管理人员处理。
八、有关问题的处理:
1、验收员发现不合格药品时,应按《不合格药品管理程序》报质量管理人员复查处理;
2、验收员发现本程序未明确的问题时,应立即报告质量管理人员,由质量管理人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