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技能实训大纲
英语翻译实践2教学大纲

《翻译实践2》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70151017 学时/学分:16/2一、大纲说明(一)适用专业:英语(二)适用教学计划版本:2017 版二、实习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为英语专业第七学期的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翻译技能训练课,主要培养根据语言素材的语体特征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的实践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听说翻译技能;为今后进行更高层次的翻译实践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实习的组织实施:本课程为英语专业第七学期的专业主干课程,共计16学时。
在教学实践中,将努力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得知识。
同时,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四、实习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在《翻译理论基础》、《笔译1》和《笔译2》三门课程基础上的一门实践类课程。
能翻译专业八级以上难度的段落及篇章。
能笔译中等以上及高等难度的篇章或段落,能灵活运用笔译方法。
译文忠实原文、语言流畅,速度为每小时250-300个单词。
五、实习内容:六、实习方式和时间安排:第1部分论述文体的翻译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具体内容:1. 论述文体的用词、结构特点;2. 对论述文体翻译的要求重点:掌握论述文体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翻译难点:翻译过程中词语的选择习题:将给定的议论文翻译成英文第2部分科技文体的翻译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具体内容:1. 科技文体的特点;2. 对科技文体翻译的要求重点:根据科技文体的特点客观专业地进行翻译难点:科技文体中术语的翻译习题:对给定科技文体中的术语进行翻译第3部分新闻文体的翻译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具体内容:1.新闻文体词汇、句法的特点;2.对新闻文体翻译的要求重点:根据新闻文体的专业特点进行翻译难点:新闻文体翻译中篇幅的掌握习题:将给定的新闻翻译成汉语第4部分文学文体的翻译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具体内容:1.文学体裁的特点;2.文学体裁的翻译方法重点:根据文学体裁的特点,对原文准确、优美地进行翻译,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难点:如何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做到“信、达、雅”习题:将文学作品节选翻译成汉语第5部分专业八级翻译训练1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具体内容:1.八级考试中英汉翻译的要求和评分标准;2.专业八级考试中常见的文体类型重点:掌握专业八级英汉翻译的要求难点:在考试过程中对不熟悉的词如何进行翻译习题:翻译模拟题练习第6部分专业八级翻译训练2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具体内容:历年专业八级真题例句分析、实战训练重点:保证翻译语言的准确性、流畅性难点:文学语句的翻译习题:翻译模拟题练习第7部分经典译文赏析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具体内容:对比分析《荷塘月色》的不同译文重点:比较不同翻译家的翻译风格难点:理解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缺失习题:试译《荷塘月色》的部分段落第8部分总复习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具体内容:自主学习七、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1. 考核方式:考试2. 考核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应对专业八级翻译考试的能力以及根据不同文体进行翻译实践的能力。
翻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翻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翻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翻译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翻译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翻译人才,翻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应该被制定和实施。
一、课程背景和目标翻译技术课程的背景是全球化的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翻译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翻译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翻译理论:介绍翻译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翻译的本质和翻译过程中的挑战。
2. 语言学基础:学习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包括语言结构、语义学、语用学等,为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3. 专业知识:学习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如法律、商务、医学等,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4. 翻译技术工具:介绍常用的翻译软件和工具,如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术语管理工具等,让学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5. 跨文化交际: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问题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上既要讲解翻译技术的理论知识,也要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
2.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合作完成翻译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实习实训: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
四、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
2. 作业和项目: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和项目的质量和创新性。
3. 考试和考核:通过期末考试和考核,评估学生对翻译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教材和参考资料1. 教材:选用经典的翻译技术教材,包括翻译理论、案例分析、实践指导等内容。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学术论文、专业期刊、翻译工具手册等资料,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六、课程评价和改进1. 学生评价:定期进行学生评价,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口译实训》教学大纲

《口译实训》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erpretation &Translation Skills Practice课程编号:050227006课程周数: 1 学分:1适用对象: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一、本实训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讲授口译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和训练口译的基本技巧,使学生理解、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题连续传译的技巧,初步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及公众演讲技巧,以求学生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视译及口译。
口译课有两大任务:一是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及对时事的敏锐感知力;二是培养学生的专题连续口译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尽力使学生在以下方面得到提高:1、掌握较强的听记能力。
2、掌握纯熟的双语(英语、汉语)运用能力。
3、逐渐掌握较广的知识面。
4、掌握比较熟练的口译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记笔记、抓重点等技巧。
5、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口译人员必备素质)。
6、培养较高的心理素质。
7、具备良好的礼仪风度。
8、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二、实训教学指导书[1] Dollerup, G & Lindegaard, A. 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2: Insights, aims, visions.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2[2] Gile, D.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3] Jones, R.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M].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8[4]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5] 李逵六.口译-理论与实践语言与交际[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6] 仲伟合.翻译研究:理论、技巧、教学[C].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7] 周兆祥陈育沾.口译的理论与实践[M]. 商务印书馆1988[8] 方凡泉. 《新编英汉口译词典》世界图书出版社.[9] 冯庆华编著《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主要分出勤、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学生所在小组平时整体表现、阶段性检查和实训报告四个部分。
翻译技能实训大纲

翻译技能实训大纲翻译技能实训大纲课程名称实习对象总学时实习地点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具备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
实习目的与要求2、通过实习实训掌握翻译的基本知识及原则,包括翻译的性质、标准、直译和意译等问题;熟悉常用翻译方法,如:选词用字、字词的增减、字类转换、词序调整、长句的处理等等;熟悉翻译基本技能,掌握不同体裁的文类(如: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文章、及各类应用文体)的一般翻译原则和方法等;3、提高学生书面翻译的能力;4、对学生实习的要求:将学到的翻译理论知识自觉地用于翻译实践,提高中、英双语的书面表达能力,借助工具书、网络等顺畅地进行一般语言材料的中英转换翻译。
1、掌握书面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
2、掌握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将国内外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进行双语转换且译文忠实原意,语言流畅的能力。
3、具备将学到的翻译理论知识自觉地用于翻译实践的素质。
培养目标一、实训内容(一)翻译的性质和范围、翻译的原则与标准、直译与意译。
(二)遣词用字,增词法:英译汉增添必要的连接词、量词或复数概念;汉译英增添代词、冠词、连接词语及介词等。
省略法:代词、冠词、介词、连词、动词等的省略;转换法:理解实习内容各种词类转换成名词、形容词、副词的操作方法。
(三)被动语态、肯定与否定的处理方法。
(四)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处理翻译方法。
(五)拆句、合句的翻译方法。
二、指导步骤1、翻译性质、原则、标准,直译与意译;2、遣词用字,增词法、省略法、转换法;4、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中英双语书面翻译人才。
翻译技能实训40学时适用专业实习时间学分校内英语本科第5学期2能力素质技能3、被动语态、肯定与否定;4、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5、拆句、合句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大体掌握翻译的基本知识及原则,包括翻译的性质、标准、直译和意译等问题;熟悉常用翻译方法技巧,如:选词用字、字词的增减、字类转换、词序调整、长句的处理等等。
翻译实践报告撰写提纲

翻译实践报告撰写提纲翻译实践报告提纲:
1. 简介
1.1 项目背景和目的
1.2 翻译实践的重要性
2. 翻译需求分析
2.1 翻译对象和文本类型
2.2 目标读者和语言环境
2.3 翻译的技术要求和要素
3. 翻译方案和方法
3.1 选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3.2 使用的翻译工具和资源
3.3 翻译过程的组织和安排
4. 翻译困难与解决方案
4.1 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4.2 语法结构和词汇难点
4.3 对于特定专业领域的术语处理
5. 质量控制和修改
5.1 校对和审阅流程安排
5.2 对翻译质量的评估依据和标准
5.3 修改和改进翻译的手段和方法
6. 结果评估和反思
6.1 翻译结果的评价
6.2 对翻译过程的反思和总结
6.3 对翻译技巧和经验的积累和提升
7. 结论
7.1 总结翻译实践的收获和成果
7.2 未来的改进和发展建议。
英语翻译实践教学大纲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英语翻译实践(英译汉部分)》课程教学大纲一、编写说明1.教学对象本大纲的教学对象是外语学院英语专业三年级本科生2.教学目的《英语翻译实践(英译汉部分)》是英语专业三年级本科生的学位必修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重点是翻译实践,本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旨在通过对于翻译理论的讲解,并结合实际英汉翻译个案练习,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使他们能够胜任将来要承担的翻译任务。
因此,《英语翻译实践(英译汉部分)》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英汉翻译的基本原则,能够解决自己在英汉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具体来说,就是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加强英汉翻译实践训练,培养他们的分析批判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
3.教学要求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的《英语翻译实践(英译汉部分)》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如下:(1)了解英汉翻译的基本原则了解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困难和主要解决方法;(2)应用上述原则到具体的英汉翻译实践活动中在篇章层面进行英汉翻译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具体运用上述原则,对翻译策略做出较为合理的选择;(3)了解基本的翻译理论让学生了解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语义翻译、交际翻译,语境与选词,词汇的语体色彩等最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
4.教学重点外语学院英语专业《英语翻译实践(英译汉部分)》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汉翻译能力。
因此,教学重点必须要强调对具体问题的处理方式,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翻译实践,不断提高英汉翻译能力。
二、教学大纲1.教学时数与安排《英语翻译实践(英译汉部分)》的教学时数为36个学时,在本科三年级上学期内完成。
2.教材杨士焯编著. (2007). 《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3.教学内容《英语翻译实践(英译汉部分)》36学时的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时分配如下:学时教学内容教学环节2 Introduction of the course 课堂讲解1 Translation Practice (I) 课堂练习和讨论1 Extension in Translation 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1 Translation Practice (II) 课堂练习和讨论1 Conversion of Parts of Speech 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1 Translation Practice (III) 课堂练习和讨论1 Amplification 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1 Translation Practice (IV) 课堂练习和讨论1 Omission 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1 Translation Practice (V) 课堂练习和讨论1 Polysemy in Translation 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1 Translation Practice (VI) 课堂练习和讨论1 Shift of Perspectives 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1 Translation Practice (VII) 课堂练习和讨论1 Levels of Formality 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1 Translation Practice (VIII) 课堂练习和讨论1 Adverbial Clauses 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1 Translation Practice (IX) 课堂练习和讨论1 Attributive Clauses 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1 Translation Practice (X) 课堂练习和讨论1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1 Translation Practice (XI) 课堂练习和讨论1 Splitting 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1 Translation Practice (XII) 课堂讲解和答疑1 Sequencing 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1 Translation Practice (XIII) 课堂讲解和答疑1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ranslation 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1 Translation Practice (XIV) 课堂讲解和答疑1 Context & Word Selection 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1 Translation Practice (XV) 课堂讲解和答疑1 Literary Translation(1) 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1 Translation Practice (XVI) 课堂讲解和答疑1 Literary Translation(2) 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1 Sum-up 课堂讲解1 Question and Answer 答疑4.考核方法与成绩登载《英语翻译实践(英译汉部分)》考核的主要形式为出勤、课堂参与和测试。
翻译实践教学大纲

翻译实践教学大纲翻译实践教学大纲翻译是一门复杂而又精细的艺术,它不仅需要语言的高超运用能力,还需要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
为了培养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的能力,许多大学都设置了翻译实践教学课程,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翻译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专业翻译技巧,提高翻译质量,并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胜任重要角色。
二、教学内容1. 翻译基础知识:教授学生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包括翻译的定义、翻译过程、译者的角色等。
同时,讲解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保持语言风格的一致性等。
2. 文化背景知识: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的转化。
教学内容中应该包括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包括习俗、价值观念、历史背景等。
通过学习文化背景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
3. 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翻译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翻译要求和技巧。
例如,法律文件的翻译需要准确无误,而文学作品的翻译则需要注重语言的美感。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不同领域的翻译技巧。
4. 翻译实践训练:翻译实践是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关键环节。
通过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翻译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真实的翻译项目,让学生进行翻译,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三、教学方法1. 组织讲座:教师可以组织专家讲座,介绍翻译实践中的经验和技巧。
学生可以通过听讲座来了解翻译实践的最新动态,并借鉴专家的经验。
2. 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翻译案例,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观点。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互相学习,扩展自己的思路。
3. 翻译实践项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翻译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这样的项目可以是学校或企业委托的翻译任务,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的翻译项目。
四、评估方式翻译实践教学的评估方式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翻译质量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翻译技巧教学大纲

《翻译技巧》教学大纲学时:54适应专业:商务英语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必修课。
课程任务:系统介绍英汉翻译的技巧与方法,适当介绍翻译理论,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构和用词方面的差异,探讨英汉翻译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并使其翻译知识系统化通过严格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语言规律和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技能。
前导课程:《综合英语3》和《商务英语》后续课程:《综合英语5》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透彻理解英语和汉语在语句结构和遣词造句方面的差异,了解中外主要翻译理论和流派、国际通用的翻译标准和要求。
2.熟练掌握各种翻译技巧,通过实践加强训练,精讲多练,熟悉一般翻译规律,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的差异是翻译的巨大障碍。
三、教学条件本课程应借助因特网获取最新语言信息,补充教学内容,使用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要求使用多媒体教室,配备实物投影仪、实物展台、电脑、和多媒体光盘等教学设备。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五、教法说明1、由于教学对象为高年级学生,他们的语言基础较扎实,知识面较广,因此要多用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要多用归纳法总结翻译技巧,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突出重点,精讲多练。
2、鼓励并引导学生善于举一反三,进行对比,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应该多读参考书,上网查阅资料,提高自学能力。
为了扩大知识面,学生要多学习《中国入世议定书》中英文对照本。
学生要多预习、复习,多做练习。
各章节主要内容做成课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1、课堂表现30%,其中出勤率占10%,回答问题和提问的表现占20%:2、第4、8、12周进行3次测验,着重检查学生能否灵活掌握翻译技巧,每次测验成绩各占10%。
3、期末考试占40%。
着重考察学生对英文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的综合能力。
七、教材与参考书1、教材:《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王恩冕,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年2、参考书:《英汉翻译教程》喻云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实用英汉翻译教程》刘季春,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大学英语翻译教程》许承军,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实用翻译教程》,张梅岗,湖北科技出版社。
和意译等问题;熟悉常用翻译方法技巧,如:选词用字、字词的增减、字类转换、词序调整、
长句的处理等等。使学生通过实践而熟悉翻译技巧,培养翻译能力。
实习
考核
标准
实习结束后,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由实习指导教师(可会同实习单位带教人员)根据学生
综合考核可依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实习态度:主要包括工作态度、组织纪律、出勤记录、思想品质、文明作风等方面。
课程名称
翻译技能实训
适用
专业
英语本科
实习
对象
实习
时间
第5学期
总学时
40学时
学分
2
实习
地点
校内
实习
目的
与
要求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具备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
2、通过实习实训掌握翻译的基本知识及原则,包括翻译的性质、标准、直译和意译等问题;熟悉常用翻译方法,如:选词用字、字词的增减、字类转换、词序调整、长句的处理等等;熟悉翻译基本技能,掌握不同体裁的文类(如: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文章、及各类应用文体)的一般翻译原则和方法等;
(三)被动语态、肯定与否定的处理方法。
(四)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处理翻译方法。
(五)拆句、合句的翻译方法。
二、指导步骤
1、翻译性质、原则、标准,直译与意译;
2、遣词用字,增词法、省略法、转换法;
3、被动语态、肯定与否定;
4、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
5、拆句、合句
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大体掌握翻译的基本知识及原则,包括翻译的性质、标准、直译
2、工作表现: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实习项目的完成情况。
3、实习报告:翻译书面考试、翻译比赛、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带教人员的意见。
评分标准如下:
实习成绩评价表
内容
实习纪律
翻译考试
实习报告
翻译比赛
总分
比重
10%
50%
20%
20%
100
得分1050ຫໍສະໝຸດ 2020100
实习
教学
参考
资料
1、《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许建平,清华大学出版社。
3、提高学生书面翻译的能力;
4、对学生实习的要求:将学到的翻译理论知识自觉地用于翻译实践,提高中、英双语的书面表达能力,借助工具书、网络等顺畅地进行一般语言材料的中英转换翻译。
能力
素质
技能
培养
目标
1、掌握书面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
2、掌握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将国内外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进行双语转换且译文忠实原意,语言流畅的能力。
3、具备将学到的翻译理论知识自觉地用于翻译实践的素质。
4、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中英双语书面翻译人才。
实习
内容
一、实训内容
(一)翻译的性质和范围、翻译的原则与标准、直译与意译。
(二)遣词用字,增词法:英译汉增添必要的连接词、量词或复数概念;汉译英增添代词、冠词、连接词语及介词等。省略法:代词、冠词、介词、连词、动词等的省略;转换法:理解各种词类转换成名词、形容词、副词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