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教学设计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能正确地读出句子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4、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渗透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文字,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从陶行知先生的言行举止中体会其独特的教育方式,他是如何让孩子们懂得这个道理,自愿放飞蜻蜓的,感悟教育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

教学准备:

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启发猜想。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出一个谜语给大家猜。“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张着翅膀空中飞,专捉害虫有本领。”请同学们猜一种昆虫。

2、出示图片,瞧这就是蜻蜓,你们喜欢吗?看到这么可爱的蜻蜓大家肯定都喜欢。对于蜻蜓,你都有哪些了解?

3、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蜻蜓的课文,板书:放飞蜻蜓。齐读课题:放飞蜻蜓。

4、看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3.学生质疑:谁捉了蜻蜓?谁放飞蜻蜓?为什么放

飞?

板书:捉放?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子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看看同学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检查词语:

田埂、孑孓、四面八方、慈爱、苍蝇、蚊子、掌握、

抢着、七嘴八舌、据说、复杂、构成、抚摸、成千上万。

抢——枪蝇——绳纹——蚊

钩——构饿――我夏――复

3、词读好了,把词语放到课文中,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在大家读课文的时候,老师留意到了这些句子

出示句子:(这句话配合起来读可能更有意思)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这里的“七嘴八舌”什么意思?从“孩子们”可以看出说话的人很多,“抢着说”看出他们是有的说得快,有的说得慢,不是一起说出来的,比较的杂乱,所以七嘴八舌的意思就是人多口杂。这里的“七”和“八”是表示数量多,比如:七手八脚、七零八乱。

老师考考大家有没有真的理解,老师和大家合作一下,老师读旁白,大家读孩子们说的话。

指导读,各人说各人的,不能大家一起说,这就是七嘴八舌。

4、同学们对字词掌握的不错,初步回答质疑:我们捉蜻蜓我们放蜻蜓陶行知讲蜻蜓课

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一天,陶行知看到几个孩子在(),后来他和孩子们(),最后,孩子们()。

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

5、出示陶行知资料(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创办了多所学校。)。

三、精读课文,交流探究蜻蜓,以读促情,感悟陶行知。

(一)激起悬念,了解孩子们放蜻蜓的原因。(学习课文2-6自然段。)

蜻蜓美丽、可爱,像一只只精灵,在夏日的天空中飞行。孩子们好不容易捉到了蜻蜓,

为什么又放了呢?(是益虫,是人类的朋友)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指读1―― 6自然段。出示第六自然段: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

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⑴出示图片,认识孑孓。蜻蜓的幼虫吃蚊子的幼虫。⑵蜻蜓是吃虫的能手,每小时可以吃800多只蚊子或者20只苍蝇,是

不是人类的朋友?(引导说出一一蜻蜓真的是人类的朋友;蜻蜓的确是人类的朋友。)⑶读课文,想想陶行知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孩子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呢?(是要孩子通过蜻蜓消灭害

虫的事实真正明白蜻蜓是人类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几个自然段。老师做陶行知,指

生读旁白、翠贞、一个男孩,其他同学做孩子们。刚才你们都异口同声,齐读的吃草吃树叶吃泥土,课文中却说“七嘴八舌”,这是怎么说?你们快试试。读他们的对话,理解“七嘴八舌”,注意读出每个人说话的不同语气。

(二)学习课文7—10自然段,了解蜻蜓的知识。

过渡:陶行知先生不仅让孩子们知道了蜻蜓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而且还带孩子们欣赏

蜻蜓。他还介绍了不少关于蜻蜓的知识呢。学习课文8 —10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8—10自然段。说说陶行知先生还向孩子们介绍了蜻蜓哪几方面

的知识?指名说还介绍了蜻蜓的尾巴和眼睛。

2、出示表格。那这样的表格你能完成吗?学生自读课文第10自然段。

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方式,找出蜻蜓眼睛尾巴的特点和作用并出示眼睛和尾巴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眼睛和尾巴进行描述,

汇报交流:完成表格,填一填,说一说,读一读。

3、陶行知先生不仅带孩子们认识了蜻蜓,还介绍了蜻蜓眼睛和尾巴的特点以及作用了。他的知识可真丰富啊!

4、理解“据说”一词。蜻蜓饿极时,真的会吃掉自己的尾巴吗?你从哪个词看出的?

学生讨论后,再指名说出自己的理解。陶行知也不太确定这个说法是否科学,所以用了“据说”,他说话又是多么严谨啊!那“吃尾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学生说,老师作适当地补充。)学生对照图片介绍蜻蜓的有关知识。

陶行知先生仅仅介绍了蜻蜓的眼睛和尾巴这两方面的知识吗?(找出省略号)

5、你知道哪些关于蜻蜓的知识?对照图片,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关于蜻蜓的知识。

小结:蜻蜓的知识太有趣了!齐读第10自然段。

四、品读语言文字,感知陶行知的为人。

1、出示图片:这就是陶行知先生,他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

他还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出示:陶行知爷爷不仅(),而且()。(亲切和蔼、尊重学生、循

循善诱、富有爱心)

2、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找找陶行知先生的动作、神态、

语言,会认识更加让人敬佩的教育家。)

3、交流体会:

在交流每一部分的时候,都要关注课文中孩子们的反映,体会陶行知爷爷引导的效果,并适时指导朗读。

⑴“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一一和蔼可亲。

⑵“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小心地翻过去”。

――心地善良、有爱心。

⑶“用商量的口吻” “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一一民主平等、尊重孩子。

陶行知和翠贞的对话,必须抓住“慈爱”和“抚摸”这两个词语,引导学生理解“慈爱” 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再做一做“抚摸”的动作,想一想该用什么表情,什么语气来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就能感悟到陶行知对孩子的亲切关爱。课文的最后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

它放了,好不好?”在朗读这一句时,要抓住“商量”这个词语,读出“商量”的语气,女口果学生不知道怎么读,我可以先示范读,再让学生自己读。陶行知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