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电流测量中使用的模拟人体网络的校准

合集下载

信息设备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

信息设备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
图1网络模拟人体的阻抗, 如果人体以可能的方 式触及设备, 图1网络将提供一个指示可能流过人体 的电流等级的测量值。
Rb为 模 拟 的 人 体 内 部 阻 抗 。 Rs 和 Cs 模 拟 两 接 触 点 间 总 的 皮 肤 阻 抗 , Cs 的 值 由皮肤接触的面积来决定, 对于较大的接触面积, 可 以 使 用 较 大 的 值 ( 例 如 : 0.33μF) 。 电 灼 伤 的 接 触 电 流 是 用U1有 效 值 除 以500Ω。 2. 感知电流和反应电流测量网络 ( 含人体阻抗)
然而, 电灼伤与接触电流的有效值有关, 而与 频率无关。对可能发生的电灼伤的设备, 需要分别 进行两种单独的测量, 即对电击测量电流的峰值, 对电灼伤测量电流的有效值。
二、接触电流测量网络的选择 1. 电灼伤的接触电流采用的测量网络
图1 未加权的接触电流的测量网络
电灼伤是当电流流经人体表皮和人体构成的阻 抗时, 因消耗功率而造成的。电灼伤的其他形式可 能是由电气设备引起的, 例如由于电弧或电弧生成物。
用D1网 络 较D2网 络 所 得 测 试 值 将 更 准 确 。
2. 测量限值要求
设备的类型
测量仪器的 A 端连 最大接触电流 最大保护
接到
mA
导体电流
有设备
未连接到保护接地 的可触及的零部件
和电路
0.25
手持设备
0.75
移动式设备、
驻立式 A 型
3.5
可插式设备
设备电源
所有其他
保护端子
3.5
驻立式设备
!标准创造美好生活!
家电杀不杀菌, 标准说了算
2006年, 《家 用 电 器 除 菌 抑 菌 》 标 准 将 正 式 出 台 实 施 。 据 悉 , 此 标 准 主 要 针 对 的 是 市 面 上 所 谓 的 “健 康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测试设备的校准和设计浅析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测试设备的校准和设计浅析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测试设备的校准和设计浅析摘要: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测试设备是电子产品防触电保护的重要项目,本文作者根据GB/T12113-2003/IEC 60990:1999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试方法》的要求和在日常校准工作中遇到的几种典型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进一步的对泄漏(接触)电流设备的设计要求做了分析。

关键词:接触电流保护导体电流测试设备校准设计浅析1、引言设备在外界施加电压的作用下,相互绝缘的金属部件之间或带电部件与接地部件之间,通过其周围的介质或绝缘表面会形成的电流。

如果电流过大就会危及人体安全或设备的安全使用。

为能测量电子、电气产品所产生的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就需要使用模拟人体网络来模拟测量流过人体的电流。

根据GB/T12113-2003/IEC 60990:1999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试方法》,规定了在各种情况下的三种模拟人体网络。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测试设备通过内置标准规定的模拟人体阻抗的网络。

在测量时,通过选取不同的阻抗网络来测量不同的产品。

2. 日常校准方法模拟人体阻抗网络都有A、B测量端和输出电压,根据GB/T12113-2003标准的要求,给出输入阻抗;传输阻抗;输入输出电压比及每毫安示值的输入电压比。

在校准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校准接触电流仪的面板显示值的准确性,而且还需要校准内置的这些人体阻抗网络的准确性。

2.1 网络输入端校准据相关标准的要求输入端校准的一般有两种方法:1)可以通过如图1连接图测量输入电压Uin与输入电流Iin来计算输入阻抗:使用信号发生器输出DC~1MHz的电压信号,施加到模拟人体网络的输入端(A、B),使用电子电压表V2 测量输入端的电压值Uin,电压表V1监测高频电阻R两端的电压U1,根据欧姆定律U1/R可计算出流入模拟人体网络的电流Iin。

再根据Uin /Iin计算出输入阻抗。

2)通过电阻测试仪直接测量输入阻抗的值。

基于LABVIEW的泄漏电流人体阻抗计算模型

基于LABVIEW的泄漏电流人体阻抗计算模型

基于LABVIEW 的泄漏电流人体阻抗计算模型刘晨,沈介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华东分所,江苏苏州215011)摘要:在测量泄漏电流时,通常使用人体阻抗模拟模型来模拟将通过人体的泄漏电流,泄漏电流的大小是评价电子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计量泄漏电流测试仪时要对人体阻抗模型进行检测,不同的人体阻抗网络对应不同的传输特性。

基于LABVIEW 构建了人体阻抗网络的传输特性计算模型,根据泄漏电流测量的相关标准选取了3个模拟人体阻抗网络模型对传输特性进行计算,从而验证了此计算模型的准确性,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地计算不同情况、不同类型的人体阻抗模型参数的方法,对于提高电子产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泄漏电流;人体阻抗模型;传输特性;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平台中图分类号:TP 311.5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468(2021)02-0018-04doi:10.3969/j.issn.1672-5468.2021.02.004Human Impedance Calculaion Model of LeakageCurrent Based on LABVIEWLIU Chen ,SHEN Jieming(CEPREI-EAST ,Suzhou 215011,China )Abstract :In the measurement of leakage current ,the human impedance simulation model isusually used to simulate the leakage current through the human body.The size of the leakage cur ⁃r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nic products.Whenmeasuring the leakage current tester ,it is necessary to detect the human impedance model ,and different human impedane networks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Based on LABVIEW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human impedance networks is constructed.Three human impedance network simulation models are selected to calculate the trans ⁃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standards of leakage current measurement ,which verifies the accuracy of this calculation model and provides a method for quickly calculating human impedance models parameter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and types ,which is of great sig ⁃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electronic products.Keywords :leakage current ;human impedanc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LABVIEW收稿日期:2020-06-04作者简介:刘晨(1991-),女,辽宁沈阳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华东分所(中国赛宝华东实验室)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电磁实验室计量检测工作。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测试设备的校准和设计浅析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测试设备的校准和设计浅析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测试设备的校准和设计浅析摘要: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测试设备是电子产品防触电保护的重要项目,本文作者根据GB/T12113-2003/IEC 60990:1999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试方法》的要求和在日常校准工作中遇到的几种典型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进一步的对泄漏(接触)电流设备的设计要求做了分析。

关键词:接触电流保护导体电流测试设备校准设计浅析1、引言设备在外界施加电压的作用下,相互绝缘的金属部件之间或带电部件与接地部件之间,通过其周围的介质或绝缘表面会形成的电流。

如果电流过大就会危及人体安全或设备的安全使用。

为能测量电子、电气产品所产生的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就需要使用模拟人体网络来模拟测量流过人体的电流。

根据GB/T12113-2003/IEC 60990:1999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试方法》,规定了在各种情况下的三种模拟人体网络。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测试设备通过内置标准规定的模拟人体阻抗的网络。

在测量时,通过选取不同的阻抗网络来测量不同的产品。

2. 日常校准方法模拟人体阻抗网络都有A、B测量端和输出电压,根据GB/T12113-2003标准的要求,给出输入阻抗;传输阻抗;输入输出电压比及每毫安示值的输入电压比。

在校准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校准接触电流仪的面板显示值的准确性,而且还需要校准内置的这些人体阻抗网络的准确性。

2.1 网络输入端校准据相关标准的要求输入端校准的一般有两种方法:1)可以通过如图1连接图测量输入电压Uin与输入电流Iin来计算输入阻抗:使用信号发生器输出DC~1MHz的电压信号,施加到模拟人体网络的输入端(A、B),使用电子电压表V2 测量输入端的电压值Uin,电压表V1监测高频电阻R两端的电压U1,根据欧姆定律U1/R可计算出流入模拟人体网络的电流Iin。

再根据Uin /Iin计算出输入阻抗。

2)通过电阻测试仪直接测量输入阻抗的值。

接触电流测试仪校准方法探讨_古建平

接触电流测试仪校准方法探讨_古建平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0年第4期文章编号:1005-3387(2010)04-0011-12接触电流测试仪校准方法探讨古建平(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深圳510055)摘要:本文根据国家标准G B/T12113-20035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6中有关接触电流测量方面的内容,对接触电流测试仪的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提出了一整套方案,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接触电流;接触电流测试仪;人体阻抗模型;校准项目;校准方法中图分类号:TB971文献标识码:A0引言在家用电器、音频及视频电子设备、信息技术设备等产品的国家标准中,要求对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其中涉及到产品漏电流的测试内容,需要使用接触电流测试仪。

在国内,按旧的电气安全标准生产的漏电流测试仪将会逐步被淘汰,接触电流测试仪的生产及使用越来越多,但至今还没有接触电流测试仪的校准规范。

近几年,我们参考国家标准GB/T12113-20035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6中有关接触电流测量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国内外各厂家生产的接触电流测试仪的实际测试情况进行总结,提出下述接触电流测试仪的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其目的是确保接触电流测试仪在实验室检测电气产品时,得到的数据是可信的。

1接触电流测试仪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1.1校准项目的确定接触电流测试仪主要由:试验电压输入端、试验电压输出端、试验电压极性转换开关、模拟人体阻抗的电路网络、试验电压测量指示电路和接触电流测量指示电路等6部分构成。

接触电流测试仪应可监测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即试验电压)的大小;可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模拟人体阻抗电路,当模拟人体阻抗电路的测量端与电气设备的可触及零部件接触时,可测量流过模拟人体阻抗电路的电流大小。

根据接触电流测试仪的工作原理,结合国家标准GB/T12113-2003中有关接触电流测量方面的内容,确定接触电流测试仪的校准项目主要有:外观及功能性检查、试验电压示值误差和接触电流测试仪的性能校准(分为:初次校准和后续校准两部分)。

接触电流原理及常用测量网络简介

接触电流原理及常用测量网络简介

收稿日期:2009-05 作者简介:栾明亮(1979—),男,在读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

接触电流原理及常用测量网络简介栾明亮(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030)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接触电流的定义、原理和产生的原因;人体的电阻抗和接触电流对人体的影响;以及日常检测中如何正确的选择测量网络。

关键词:电阻抗;接触电流;测量网络中图分类号:T M 9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2394(2009)11-0034-02B r i e f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o f P r i n c i p l e o f T o u c hC u r r e n t a n dC o m m o n T e s t N e t w o r kL U A NM i n g -l i a n g(S h a n g h a i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 i 20003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d e f i n i t i o n a n d p r i n c i p l e o f t o u c hc u r r e n t a r e e l a b o r a t e di n t h i s a r t i c l e .I t e x p o u n d e dt h e e f f e c t o f b o d y i m p e d a n c e n e t w o r k a n d t o u c h c u r r e n t o n t h e h u m a n b o d y a n d h o wt o c h o o s e t e s t n e t w o r k i n s p e c i a l t e s t i n g .K e y w o r d s :i m p e d a n c e ;t o u c h c u r r e n t ;t e s t n e t w o r k0 引言在对电子电气产品进行安全性检验时,经常进行接触电流的测试。

家用电器接触电流测量浅析

家用电器接触电流测量浅析

家用电器接触电流测量浅析摘要:泄漏电流是考核家用电器产品安全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是评价家电产品绝缘性能的重要参数。

家电产品接触电流的测量,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家用电器标准中“接触电流”的概念、测量方法,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标准、引用标准以及IECEE的OD指导文件要求,明确加权接触电流测试设备的相关要求。

从标准要求、测试设备、试验方法等几个方面对接触电流进行探讨,并分析标准发展趋势。

关键词:家用电器;泄漏电流;接触电流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人体接触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对人体的损害也就越严重。

一般1m A 的电流通过时即有感觉,25m A 以上人体就很难摆脱,50m A 即有生命危险。

绝缘体不导电只是相对的,随着外围环境条件的变化,绝缘材料有可能也会导电。

家用电器在工作电压下工作时,将电器外壳与大地绝缘,若将外壳与电器电极用一根导线连接,导线中会有电流流过,这个电流便是泄漏电流。

泄漏电流是考核家用电器安全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是评价家用电器产品绝缘性能的重要参数。

家电产品的用户绝大多数都不是专业人士,他们对电气安全的知识了解不多,确保用户的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GB 4706.1-2005标准中的泄漏电流分为13.2条款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16.2潮态试验后的泄漏电流。

1、家用电器的基本特征家用电子元器件包含了元件和器件两个部分:其中电子元件指的是在工厂生产加工阶段,不对分子成分产生改变的成品。

此类电器本身不能产生电子,同时其不能对电流、电压进行控制和变换,故而人们习惯性地将其称为无源电器,电感器、电阻器等是家用无源电器的重要类型。

当电器生产过程中,器件本身的分子成分发生了变化,容易产生电子,则这部分器件被人们称为有源电器,有源电器不仅包含了电子管、晶体管,而且涉及集成电路等内容,其能实现电压、电流的系统控制和交换。

从家用电器应用过程来看,电子元器件本身结构具有较强的精密性;尤其是在当今时代下,家用电器的功能不断增加,这使得对应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当任何一个节点被损坏时,整个电器设备的运行效果都可能受到影响,有的电器设备甚至会因此无法运行,机电器设备故障的危害性较大。

接触电流

接触电流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1范围本标准为下述电流规定了测量方法:——流过人体的直流电流或者正弦波形或非正弦波形的交流电流;和——流过保护导体的电流。

推荐的接触电流的测量方法是以流经人体的电流可能引起的效应为基础的。

在本标准中,对流经测量网络(代表人体阻抗)的电流的测量指的就是接触电流的测量。

这些网络对于动物并不一定有效。

具体限值的规范和含义不在本标准范围内,IEC 60479-1提供了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的有关信息,根据该信息就可以确定出电流的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IEC 60536所定义的各类设备。

本标准中的测量方法不考虑在以下情况下使用:——持续时间小于1 s的接触电流;——在GB 9706.1中规定的患者电流;——频率低于15 Hz的交流;——含直流分量的交流,使用将交、直流叠加效应作合成指示的单一网络尚待研究;——超过所选择的那些电灼伤限值的电流。

本基础安全标准主要是提供给技术委员会在按IEC指南104和ISO/IEC指南51制定标准时使用。

本标准不打算提供给制造商或认证机构使用。

技术委员会在制定标准时要使用基础安全标准。

如果未在相关标准巾专门引用或规定。

则本基础安全标准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的要求将不适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918--2001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idt IEC 60309-1:1999)GB/T12501.2--1997 电工电子设备按电击防护分类第2部分:对电击防护要求的导则(idt IEC 60536-2:1992)GB/T 16895.9--2000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第707节:数据处理设备用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idt IEC 60364-7-707:1984)IEC 60050(195) 国际电工技术词汇表(IEV)--第195部分:接地与防电击IEC 60050(604) 国际电工技术词汇表(IEV)--第604部分:发电、输电和配电——运行IEC 60364-4-41:1992 建筑物的电气装置——电击防护IEC 60479-1:1994 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和牲畜的效应——第1部分:通用部分 IEC 60536:1976 电工电子设备按电击防护分类IEC 61140:1997 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要求ISO/IEC指南51:1990 标准中含安全特性的导则IEC指南104:1997 起草安全标准的导则和担负安全主导职责及安金群组职责委员会的任务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论文接触电流测量中使用的模拟人体网络的校准倪 华 金雷鸣/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该文通过介绍接触电流,引出相关标准中对应的测试接触电流所需的三种模拟人体阻抗网络,对其计量属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种校准方法,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的校准方法以及所必需配置的仪器。

关键词接触电流;模拟人体阻抗网络 ;校准 ;高频电流0 引言接触电流是漏电流的一种,漏电流是指设备在外界施加电压的作用下,相互绝缘的金属部件之间或带电部件与接地部件之间,通过其周围的介质或绝缘表面所形成的电流。

泄漏电流可分为两种:1型电流,在正常条件或单一故障条件下,当人体接触连接到不同电源系统的接地或不接地的Ⅰ类或Ⅱ类设备时流过人体的电流;2型电流,在正常条件下流过Ⅰ类设备的保护导体的电流。

将流过人体的电流(1型电流)称为接触电流。

因此对接触电流的定义是:当人体或动物接触一个或多个装置的或设备的可触及零部件时,流过他们身体的电流。

接触电流对人体的效应主要有四种:感知、反应、摆脱和电灼伤。

感知阈值是能引起人体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值;反应阈值是通过人体能引起肌肉不自觉收缩的最小电流值;摆脱阈值是手握电极的人能自行摆脱电极的最大电流值;电灼伤是电流流过或穿过人体表皮而引起的皮肤或器官的灼伤的电流值。

四种人体效应中,感知、反应和摆脱与接触电流的峰值有关,并且随频率变化而不同;电灼伤与接触电流的有效值有关,而与频率无关。

所以对于电击而言是测量电流的峰值,对电灼伤则是测量电流的有效值。

1 相关标准中的模拟人体阻抗网络接触电流简单地说是流过人体的电流,为能测量电子、电气产品所产生的接触电流,就需要使用模拟人体阻抗网络来模拟测量流过人体的电流。

人体总阻抗由阻性分量和容性分量组成,经研究分析采用1750Ω±250Ω的电阻值模拟人体电阻,用0.105μF~0.160μF的电容量模拟人体电容,总的原则是模拟时间常数为225μs±15μs 为前提,这样使测得的电流既模拟了人体阻抗又具有可比性。

根据GB/T12113-2003/IEC 60990:1999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试方法》,规定了在各种情况下的三种模拟人体阻抗网络。

图1为模拟人体阻抗网络,在电灼伤测量中使用,图2为测量感知电流、反应电流时使用的图1 电灼伤测量使用的模拟人体阻抗网络R S:1 500 Ω;R B:500 Ω;C S:0.22 μF国内统一刊号CN31-1424/TB学术论文以上三种模拟人体阻抗网络都有A、B测量端和输出电压U i,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上半部分(R s∥C s)为人体皮肤阻抗,R B为人体内部阻抗,而判断是否有触电的各种反应都和输出电压U i有关。

本文认为A、B是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输入端,输出电压U i处是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输出端。

2 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计量属性在GB/T12113-2003/IEC 60990:1999 的附录中,给出了各个模拟人体阻抗网络从20Hz-1MHz 的输入输出的校准特性,可以根据这些表格的数据与实际测量的数据来判断各模拟人体阻抗网络是否合格。

表1是各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特性。

2.1 频率现在电子开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源系统和各种仪器设备中,因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高频谐波电压和高频泄漏电流。

GB/T12113-2003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由此产生的安全问题。

从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可看出,各个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频率特性都需要测量到1 MHz,因此对于各个人体模拟阻抗网络的测量仪表都需要有高达1 MHz的频率响应。

2.2 输入阻抗输入阻抗可以认为是人在触电时的整个人身体的阻抗,即从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输入端(上图中的A、B端)看入的阻抗大小,可用高频仪器直接测量输出端的阻抗值。

2.3 传输阻抗传输阻抗是模拟人体阻抗网络输出端的电压与人体触电电流的比值。

由于传输阻抗的特殊定义,一般无法用现有的仪器设备直接测得,但是可以通过测量一些相关的数据来计算出传输阻抗。

以图2模拟人体阻抗网络为例:假设输入阻抗为Z a,传输阻抗为Z b,即Z a= U/I;Z b=U2 /I,因此Z a /Z b=U/U2,可得出Z b=(Z a×U2)/U。

在2.2中提到输入阻抗可以用仪器直接测量而得到,因此在上述公式中的Z a、U2、U是已知的,通过计算就能十分容易地得到传输阻抗Z b 的值。

另外如果有高频无感电阻(测试频率DC ~ 1 MHz或更高),可以用其作为取样电阻串联在测量回路中,测量无感电阻两端的电压再换算成电流,在输入端就能直接测量出电流值I,同时再测量出U2的值,就能很容易地计算出传输阻抗。

根据图2、图3的计算公式,加权接触电流是由模拟人体阻抗网络输出端的比值计算出的,所以判断是否触电和传输阻抗有很大关系。

传输图2 感知电流、反应电流时使用的模拟人体阻抗网络R s: 1500 Ω;R1: 500 Ω;R2: 10 000 Ω;R3: 20 000 Ω;Cs: 0.22 μF;C2: 0.062 μF;C3: 0.0091 μF图3 摆脱电流使用的模拟人体阻抗网络模拟人体阻抗网络(含模拟人体阻抗网络),图3是摆脱电流模拟人体阻抗网络(含模拟人体阻抗网络),在测量摆脱电流中使用。

R s: 1500 Ω;R1: 1000 Ω;R B: 500 Ω;C1: 0.022 μF;Cs: 0.22 μF国内统一刊号CN31-1424/TB2010/4 总第218期学术论文阻抗的校准是整个接触电流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重点,也是比较困难和复杂的测量项目。

3 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校准3.1 设备根据以上对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频率、输入阻抗、传输阻抗的分析,选择高精度高频响的数字多用表如FLUKE 8508A、示波器(DC~100 MHz或频率更高)如Agolent 54624A、LCR测试仪(测试频率20 Hz~1 MHz或频率更宽)如Agolent 4284A、高稳定度的信号发生器(DC~1 MHz或更高)、双通道高精度电子电压表(测试频率DC~ 1 MHz或更高)、高频无感电阻(测试频率DC~ 1 MHz或更高,阻抗在1 kΩ以上)。

选用菊水的TOS 3200的内置模拟人体阻抗网络作为被校准对象,因为该仪器的内置模拟人体阻抗网络输入与输出端都有校准端口,可以很方便地对输入端施加电压,同时也可以方便地测量输出端的电压,得到所需的测量数据。

3.2 输入阻抗的校准输入阻抗的校准比较方便,只要在输入端直接测量就可以,有两种方法。

3.2.1 方法1需要使用信号发生器、无感电阻、数字多用表或电子电压表(图4)。

图4 输入阻抗的校准接线根据图4进行接线,信号发生器输出DC~1 MHz的电压信号,施加到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输入端(A、B),数字多用表或电子电压表(2)测量输入端的电压值,即为U。

数字电压表或电子电压表(1)监测高频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计算出流过电阻的电流,同时也是流入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电流,即为I。

所以可以根据U/I计算出输入阻抗。

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测量在不同频率下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输入阻抗。

3.2.2 方法2是使用LCR仪对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输入端A、B两端直接测量,改变LCR的测试频率,测量在不同频率下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输入阻抗。

表2是分别使用两种方法对图2模拟人体阻抗网络进行测量所得到数据。

3.2.3 从表2可以看出两种方法测得结果相差不大,在方法1中,使用数字多用表测得在高频时的结果与其他两个的结果略有区别,主要是数字多用表的频响不是很高,但还是在误差的允许范围之内。

方法2相对于方法1,测得的数据更接近于理论值,主要是LCR使用4线法测试,接线比较短,基本不受干扰;数据直接读出,不需要计算,也避免了计算所产生的误差。

因此方法2是既简单,测量精度又高。

3.3 传输阻抗的校准传输阻抗校准也有两种方法,在2.3的推导中,可知其中一种方法需要在测得输入阻抗后才能得出传输阻抗。

3.3.1 直接测量法,这种方法与3.2.1所需要的设备一样,按图5接线。

由信号发生器给出某个频率的信号,用数字多用表或电子电压表(2)测得电压值U x,然后除以数字多用表或电子电压表(1)测得的数据,计算出输入端的电流I,得到这个模拟人体阻抗网络在该频率下的传输阻抗。

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测得不同频率时的模拟人体阻抗网络传0国内统一刊号CN31-1424/TB2010/4 总第218期学术论文输阻抗。

3.3.2 间接测量法,这种方法前提是要在测得各个输入阻抗数据后,通过对所测量输入输出端的电压值来计算求得传输阻抗。

使用设备(除不用取样电阻外)与直接测量法基本相同,接线如图6。

图 6 传输阻抗间接测量法接线图在信号发生器发出不同频率的同时,分别由2个数字多用表或电子电压表记录下输入与输出端的电压,用2.3中推导出的公式B=(A×U i ) / U,计算出传输阻抗。

表3是用上述两种方法测量图2模拟人体阻抗网络所得到的数据,其中间接测量法使用的输入阻抗的数据为LCR直接测量所得的。

3.3.3 在两种测量方法中,使用数字多用表测量电压时,随着测量频率的增高测量误差也逐渐增大,特别是在测量图2和图3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情况。

因为模拟人体阻抗网络在高频时输出端的电压特别小,只有几个毫伏,一般数字多用表最小量程也要几十毫伏,因此会产生很大的测量误差,同时在频率增大时又会产生一些附加误差以及高频干扰等,所以无论直接测量还是间接测量,使用数字多用表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其误差都会比较大。

在两种测量方法中,使用电子电压表所得到的测量结果比较令人满意,而且一般电子电压表都是双通道的,只需使用一台就能同时测量出两个测量点的电压值,相对于数字多用表方便了许多。

但是直接测量中需要使用高频电阻作为电流测量时的取样电阻来得到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输入电流,由于接入了取样电阻使得A、B端的输入电压因为分压而减小,从而输出端的电压也会随之降低,造成最后的测量结果误差变大。

为了提高输出端电压的测量准确度,适当提高A、B 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以便间接提高输出端的测量精度。

4 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校准模拟人体阻抗网络比较简单方法是:使用LCR测量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输入阻抗,再使用信号发生器与电子电压表结合测量其传输阻抗。

这个方法不仅能对GB/ T12113-2003中规定的三种模拟人体阻抗网络进行校准,也能对IEC规定的一些其他模拟人体阻抗网络开展校准,如模拟人体湿手的模拟人体阻抗网络和医疗设备及其他科学仪器的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等。

但是,通过以上方法校准模拟人体阻抗网络只是第一步,现在市场上一些接触电流测试仪的模拟人体阻抗网络是直接内置在仪器里,并没有为校准而预留出相应的输入输出端的测量端口,所以无法直接使用上述方法来进行测量,需要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以解决没有预留校准端口的接触电流测试仪内置模图 5 传输阻抗直接测量法接线图国内统一刊号CN31-1424/TB 2010/4 总第218期国内统一刊号CN31-1424/TB 学术论文4 结论及建议通过对以上几组静电放电发生器进行校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非接触方法校验的数据与手持校验静电放电发生器有着明显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