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光的色散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4.5光的色散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光的色散是几何光学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太阳光的光谱。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方法与过程: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感悟和体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物体的颜色。

难点: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及其混合规律的不同。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

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

运用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等学习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

四、教学过程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

第5节 光的色散教材任务驱动任务一 了解光的色散1.发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 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2.光的色散:太阳光射入、射出棱镜会发生 折射 ,被分解成 红 、橙、黄、 绿 、 蓝 、靛、 紫 七种色光的现象。

3.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 色光 混合而成的。

4.生活现象:彩虹的形成。

任务二 了解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 红 、 绿 、 蓝 。

2.举例: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的色彩是由 三原色光 混合而成。

任务三 认识看不见的光项目红外线 紫外线 定义 在可见光谱 红 端之外的辐射 在可见光谱 紫 端以外的一种看不见的光特点 具有较强的热效应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 应用 拍红外线照片诊断疾病、红外线夜视仪、 遥控 等 紫外线杀菌消毒 、 验钞 、促进合成维生素D等典题疑难突破考点 光的色散和光的三原色【典题】(2024·南京统考)(1)如图甲将红、绿、 蓝 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让一束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从另一侧的白纸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乙所示,这是光的 色散 现象,其中的黄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 m/s;实验中,某同学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 B (选填“A ”或“B ”)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明显。

【技法点拨】(1)规避易错点: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复色光。

(2)标志:凡是出现“彩虹”“七彩”“五颜六色”等字眼,一定是色散现象。

(3)偏折:三棱镜色散实验中,偏向底边的是紫光,其偏折程度最大,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

【变式】 (教材再开发·想想做做改编)如图所示,在较深的方盘内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通过水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会在墙壁上观察到光的色散现象,此时的平面镜和水相当于三棱镜(填一种光学仪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备课资料(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备课资料(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1.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可以复合成白光。

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

3.光谱: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它们按一定顺序排列,叫做太阳的可见光谱。

4.红外线(1)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有一种看不见的能量辐射叫红外线。

(2)任何物体都可辐射红外线。

(3)热作用强是红外线的主要特征。

此外,红外线还可用于红外遥感等。

5.紫外线(1)在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存在一种看不见的能量辐射叫紫外线。

(2)紫外线有较强的生理作用,此外,紫外线还有荧光效应等。

知识点1:光的色散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使太阳光发生色散,才揭示了光的秘密。

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上,通过三棱镜偏折后照到白屏上,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色光带这个现象的产生表明:第一,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第二,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

实验中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

各单色光偏折的程度从小到大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

【例】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后,不但改变了光的,而且可分解成七种单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

答案:传播方向;色散点拨:白光经过三棱镜的两次折射,其传播方向将发生变化,由于组成白光的七种单色光的偏折能力不同,故经棱镜折射后会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

知识点2:色光的三原色人们发现,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如图所示。

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例】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A.红、黄、蓝B.红、绿、蓝C.黄、绿、蓝D.红、黄、绿答案:B点拨: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的光,我们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五、光的色散

五、光的色散
3.用放大镜观察正在播放的电视机的荧光屏时,就能看到屏上: ___红______绿_____蓝____的光点.
4.下列器材中,没有应用红外线的是( A )
A.验钞机
B.浴室取暖灯
C.电视遥控器
D.烤箱
5.适量照射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
的吸收的是( A )
A.紫外线
B.红外线
C.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有可能
4.5 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 实验1: 实验2:
三棱镜 太阳光
白纸屏
二、色光的混合
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红+绿=黄 红+蓝=紫 绿+蓝=青(靛) 红+绿+蓝?
三、自学成才
1、光谱中在红光以外的看不见的光称为__红__外__线___,
在紫光以外看不见的光称为___紫__外__线___。
巩固练习
1.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_光__的_色__散_____实验证明了白光不是单色 光,它是由_红__、__橙_、__黄__、_绿__、__蓝__、_靛__、紫 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色光的三原色是___红____、___绿____、__蓝___。电视的彩色画 面就是由_三__原_色____混合而成的
2、当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 _增__强_____。 3、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_高__ ,人体 辐射的_红__外__线__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 _红_外__线__夜_ 视仪
4、适当的__紫__外__线___ 照射对于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 康的许多方面都有好处。 5、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__紫__外__线___ 灯来灭菌。 6、钞票或商标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可 以在__紫__外__线___ 下识别。

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课件新版新人教

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课件新版新人教
量子力学对光的色散的深入理解
通过量子力学对光的色散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有望揭示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新机制,为未来的量子 技术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光的色散与光学通信
光的色散对光学通信的影 响
在光学通信中,光的色散会影响信号的传输 质量和速度。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更 加深入地研究光的色散现象,以优化光学通 信系统的性能。
光的色散在光学通信中的 潜在应用
除了优化传输质量外,光的色散还可能在光 学通信中实现新的功能,如实现更高速的光
信号传输、提高通信安全性等。
光的色散与光学计算
光的色散在光学计算中的影响
在光学计算中,光的色散会影响光信号的传播和干涉等行为,进而影响计算结果。因此 ,需要深入研究光的色散现象,以优化光学计算的性能。
彩色电视
彩色电视利用了光的色散原理。在彩色电视中,摄像机将 拍摄的图像分解成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然后分别传 输到屏幕上。
屏幕上的显像管能够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通过 控制显像管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合成出丰富多彩的彩色 图像。在接收端,电视机接收信号后还原出彩色图像,供 观众观看。
03
光的色散与生活
彩虹通常出现在雨后或喷水雾的天气中,因为这些情况下水 滴在空中悬浮,阳光穿过水滴时发生色散,形成美丽的彩虹 。
彩色摄影
彩色摄影利用了光的色散原理。在拍 摄过程中,光线通过镜头和彩色滤镜 ,将不同颜色的光分离,分别记录在 胶片上。
彩色滤镜的作用是过滤掉不需要的颜 色光,只允许特定颜色的光通过,从 而在胶片上形成不同颜色的影像,最 终合成出丰富多彩的彩色照片。
望远镜优化
通过调整望远镜的光路, 利用光的色散现象,提高 观测效果。
光的色散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第5节 光的色散

第5节 光的色散

红外线诊断病情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红外线自动感应门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红外线自动感应水龙头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红外线照片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电视遥控器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在红光的外侧存在红外线,在 紫光的外侧存在紫外线
紫外线的发现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德国物理学家里特有一次把含有氯 化银的照相底片放到可见光光谱的紫外 光外侧,发现底片被感光,他反复探究 ,终于发现里面有一种不可见的光---紫外线(ultraviolet rays)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 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 线越强.
红外线探测器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红外线太空望远镜: 可看穿不透明黑暗团状物的内部结构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红外线照相机: 同样可以根据物体辐射的红外线, 来识别不同的物体。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倍 速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有害的,甚至引发癌变! 课 时 学 练
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紫外线与臭氧层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让我们一起呼吁: 拯救臭氧层,禁止使用氟氯碳化 物!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整体感知:
特点 红外线
看不见的光
光,没有反射光,呈黑色.
5.放电影用的银幕为什么做成白色的?
答:因为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这样 我们就能看到彩色画面.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七 种不同的颜 6.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为____ 色的光,把它们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 红、橙、黄、绿、蓝、靛、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 升高 ,任何物体 照射,可以使物体的温度 _____ 均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较高的物体发出的红 较强 。 外线也_______ 8. 紫外线也是一种看不见的光,紫外线能杀 微生物 ,能使荧光物质____ 发光,适当的紫 死_______ 合成维生素D 外线照射有助于 ______________ ,过量的 有害 紫外线照射对人体_______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课件2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课件21张ppt

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3.不可见光:红外线
紫外线
巩固练习
1.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 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则白屏上的颜色 顺序为红、__橙___、__黄___、___绿___、__蓝____、 __靛____、_紫____。这说明 ____白__光__是__由__各__种__色__光__混__合__而__成__。___。
第五节 光的色散
17世纪以前,人们 一直认为白色是最 单纯的颜色。直到 1666年,英国物理学 家牛顿用玻璃三棱 镜使太阳光发生了 色散。
小组探究合作: 以小组的形式,对光的色散现象进行探究,观察
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实验要求: 1.组长安排组员进行分工合作. 2.探究光的色散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相关 实验记录. 3.实验完成后,把实验仪器交回组长保管.
4. 光的三原色是指__红__、__绿__、_蓝_______;
5. 白色光可分解 为:_红__、_橙__、__黄__、__绿_、__蓝__、__靛_、__紫___________ 等颜色的光。
6.为什么电影幕布用的是粗 糙的白布?
光照在布上发生漫反射,而且 白布反射各色光。
探究点一
1、白光可以分解成各种色光。
2、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 橙、黄、绿、蓝、 靛、紫的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的现象,称之为光的 色散。
彩虹的形成:
小水滴的形状:
相当于三棱镜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 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 (折射)而产生的。
探究点二、色光的混合
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2. 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由电视机中的电子枪 射到屏幕内侧的荧光粉上产生的,根据色光的混 合规律,在电视机中只需要__红____、__绿____、 ___蓝____三种颜色的电子枪即可配出各种绚丽的 色彩来。

4.5光的色散(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4.5光的色散(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防晒帽、眼镜、防晒霜
紫外线防护面具
三 看不见的光
4. 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区别
共同点
红 外 线
都 是 不





线
存在于 红光外侧
存在于 紫光外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同点
能使被照射的物体 发热;具有热效应
红外探测器; 红外照相机; 红外夜视仪……
能使荧光物质 发光;杀毒灭菌
验钞机; 紫外线灭菌灯……
三 看不见的光
例题3 如图所示,老师用测温枪给学生检测体温,测温枪的学名是 “红外线测温仪”或者“红外线辐射测温仪”。它的原理是:被 动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获得物体温度数值。下列关于 红外线测温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红外线用肉眼可观察到 B.红外线是声波的一种 C.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的 D.红外线测温仪能测体温,说明人体能对外辐射红外线
03
知道光的三原 色,色光按不 同比例混合可 以形成丰富的 色彩 。
04
了解可见光谱, 以及红外线与 紫外线的应用。
第5节 光的色散
01 色散 02 色光的混合 03 看不见的光 04 课堂总结 05 练习与应用 06 提升训练
第5节 光的色散
一 色散
一 色散
1. 实验探究:光的色散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 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 太阳光,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把红、绿、蓝叫作色光的三原色。

蓝绿
二 色光的混合
2. 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混合 红、绿、蓝三种色光中,只要适当调配红、绿、蓝三种色光的比
例,就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色光的混合规律是:红光+绿光→黄光;红光+蓝光→品红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光的色散
【教析分析】
教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物理光学部分的首节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光的色散、色光混合与颜料的混合的对比和光具有能量。

教材内容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二是强调了研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声现象和光现象两章的学习,已经初步探索新知的能力和探究过程的体验,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和思考讨论的习惯,但对光现象的认知比较浮浅,学生去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实验时对仪器的使用和调整及实验条件的控制等,教师要适时指导。

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太阳光谱。

●了解色散现象。

知道色光的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

●知道光具有能量。

实用文档
2.过程与方法
●探究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试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

●进一步探求颜色之谜的兴趣,使学生领略色彩世界的缤纷多彩,感受到热爱自
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的探究。

难点:光的色散的探究。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器材】
三棱镜、光源、投影器、光屏、红、绿、蓝玻璃纸、红、绿、蓝蜡光纸、电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什么是光的折射?为什么会“潭清疑水浅”?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2. 雨过天晴,一条美丽的弧光带悬挂在天空,十分壮观。

彩虹是怎样产生的?
二、讲授新课
(一)光的色散
师:太阳光是白色的,是最单纯颜色,白色光是单色光不能分解,那么是否是单色光呢?而彩虹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
猜 想:太阳光可能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或课桌上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猜想是否正确,比较各组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修正。

进行实验:学生根据修正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学生观察各种色光的排列次序。

归纳结论:白光是由红、橙、黄、绿、靛、蓝、紫七种色光混合组成的。

评估交流:学生反思,检查思路和具体措施,发现错误和疏漏;同时引导学生分 析彩虹的色光组成;(注意: ①若无三棱镜可自制水棱镜或冰棱镜替代。

②若遇到阴天或阳光不够强烈的情况,
也可在室内用日光灯、大功率白炽灯或投影器射
出的光束代替阳光作为实验光源进行光的色散实验。

③当光屏与棱镜的距离变小时,光谱带的亮度提高,但光谱的范围却变得狭窄一些,所观察的各种色光纪念在一起,不够清晰;如果距离调大一些,则光谱带可展宽一些,各种色光分开得清晰一点,但整个图样的亮度变暗,一般以相距40cm左右为宜。

)(二)色光的混合
观察现象:透过红色玻璃纸观察图片或周围的景物,再换用其它颜色的玻璃纸进行观察。

提出问题:你所看到的还是原来的颜色吗?
猜想:当白光通过红色(蓝色或绿色)玻璃纸时,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验证猜想:①、请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蒙在电筒上,并照射到屏幕上,观察所看到的颜色。

②、请把红、绿、蓝任意色两种色光混合射到白纸上,相互重叠区域是什么颜色?把观察结果填入表格中。

信息快递:学生阅读三原色的概念。

(三)物体的颜色
归纳结论:①、透明体只能透过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

②、不同的色光混合能产生其它颜色。

(注意:透明体透过与其颜色相同色光的实验中,光源本身的亮度和发出的光束与白光的接近程度,亮度越高,光色越接近于白光,效果越好;所用玻璃纸颜色要纯正,条件允许时,最好采用专业摄影滤色镜。


实用文档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演示] 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到红纸上,有红光的区域发红光其他地方不发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混合。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首先请班上同学讨论绘画的调色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完成颜料三原色的混合,得出结论;阅读信息快递;对比色光和颜料混合的区别,并学会用对比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5、关于“光具有能量”的教学
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讨论范例中光照射产生的变化,使学生联想到光具有能量,并有能量转化的初步意识;阅读P78页信息库中关于太阳能的阅读材料。

(三)、小结:引导学生阅读P76页信息库1、2、3部分内容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

(四)、课堂练习
1、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__________实验说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它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传播方向改变最大的是__________色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光源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规律_________(“相同”或“不同”)
4、透明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白色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树叶上,树叶实用文档
上呈__________色,照在小白兔身上,小白兔呈__________色,小白兔的红眼睛呈_______色.
5、根据信息库中的色光混合原理图回答:如将红色光与青色光混合,会是什么光?(五)、布置课后作业
实践活动:P52“WWW“①②③
探究活动:P52“WWW“④
六、作业辅导和批改:
1、作业指导:
实践活动:①建议学生绘制表格,列举各滤色镜的种类、作用,拍摄效果等。

实践活动:③提示学生人工造虹时,应使水雾细小,且背光观察。

2、批改:不要只注重结果的评价,也要注重学生进行活动时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等的评价。

【教学后记】
实用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