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大将军蔡锷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享受国葬待遇的是谁?护国将军蔡锷生平简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享受国葬待遇的是谁?护国将军蔡锷生平简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享受国葬待遇的是谁?护国将军蔡锷生平简评本文导读:史料介绍,蔡锷将军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

正当他三十多岁理应大展宏图之际,却英年早逝,让后人惋惜不已在讨袁护国战争中,蔡锷就是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为国为民一定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

护国战争后期,蔡锷将军由于艰苦征战,喉症久病不医,病情加剧以致不能发音,只能以笔代口处理军务,便到护国军司令部所在地大洲驿叙蓬溪附近的永宁河渔舟中养病将息。

永宁河畔,翠竹夹岸,岩石壁立,山河依旧,顿阅兴亡。

蔡锷将军在万分感慨之下,挥毫题写“护国巖”三字,并撰《护国岩铭》及序文,命人镌刻于永宁河岸的峭壁之上,永为纪念。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为民国大总统,1916年7月6日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

但是,这时蔡锷的病情恶化,他草草处理了川省善后事宜,即于9月东渡日本治喉癌。

1916年11月8日上午,终因医治无效,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

蔡锷在遗嘱中写道:“我统率滇之护国军第一军在川战阵亡及出力人员,恳饬罗佩金等核实呈请恤奖,以昭公允;锷以短命,未能尽力为民国,应为薄葬。

”可见,病危的将军想到的仍是厚人薄己。

1917年4月12日,蔡锷魂归故里,北洋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蔡锷也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

(岳麓山蔡锷将军墓)蔡锷将军发动的讨袁护国战争使他名留青史。

其实人更津津乐道的是他设计麻痹袁世凯,只身逃离北京那一段故事。

1913年10月,在云南握有重兵的蔡锷被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以“准给病假三月,召来京调养”为名调到北京,实际上剥夺了他的军权。

到北京后,袁世凯任命蔡锷为全国经界局督办。

一时无奈的蔡锷一方面领导经界局工作,另一方面仍热心于军事学术活动。

他与蒋方震、阎锡山等11人组织军事研究会,深入研究各种军事学术问题。

护国军魂 蔡锷将军.

护国军魂 蔡锷将军.

蔡锷的儿子
+ 长子蔡端1937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史学系,曾任国 民政府外交部情报司科员,驻南非总领事馆随同领事,后 在国民政府外交部任职。1949年后,在北京华北革大 政治研究院学习后曾任《光明日报》编辑,全国政协文史 办公室编辑等职。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1997年9月15日在 北京逝世,终年84岁。
云吉班的小凤仙右
蔡锷军事生涯
1900年随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 败后改名“锷”,立志“流血救民”。复 去日本。先入成城学校,继入陆军士官学 校,学习军事,曾参与组织“拒俄义勇 队”。 1904年毕业回国,先后在湖南、广西、云 南等省教练新军。 1911年初调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 七协协统。10月30日与革命党人李根源等 在昆明领导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蔡被推为 临时革命总司令。旋成立云南军政府,任 都督。蔡锷是于宣统三年(1911年)二月 抵达昆明,这年的农历九月初五日武昌起 义,起义成功的消息传到云南后的第三天, 蔡秘密约集同志刘云峰、刘存厚、唐继尧、 韩凤楼、沈汪度、殷承瓛、雷飚、黄永社 等计划响应。 1913年被袁世凯调至北京,加以笼络与监 视。 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由北京潜回云南, 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 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蔡任护国军 第一军总司令。 1916年春率部在四川纳溪、泸州一带击败 优势袁军,迫袁取消帝制。袁死后蔡任四 川督军兼省长。
+ 丁怀瑾:成不居首功,败不作亡 命,誓师二语,何等光明,故一 旅突兴再造共和;下无逞意见, 上无争利权,遗书数言,如斯深 切,问举国朝野奚慰英灵?
+ 小凤仙: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 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 一梦 ;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 落,赢得美人知己,桃花颜色亦 千秋。

中华民国护国大将军

中华民国护国大将军

中华民国护国大将军中华民国护国大将军--蔡锷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1917年4月12日,蔡锷魂归故里,国民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

蔡锷去世年仅34岁,在这短促的一生中,他却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

这两次起义都取得了成功,从而他的名字深深地镌刻在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史册上。

新军起义10月30日,昆明新军在蔡锷领导下起义。

第二天光复了昆明,成立了云南军政府,蔡锷被推为都督。

这是武昌起义以来继湖北、湖南、陕西、山西之后第五个独立的省份,又是西南地区第一个独立的省份。

反对袁世凯称帝袁世凯1913年消灭了革命派在南方的主要军事力量后,一心一意想黄袍加身,使帝制重见于中国。

蔡锷对袁世凯的帝制活动也极为愤慨,之后,云南正式宣告独立。

蔡锷就任第一军总司令,率护国军三个梯团由云南北上讨袁。

最终取得了讨袁战争的胜利。

袁世凯和蔡锷这两个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前者是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独裁,而后者正是他的掘墓人。

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自称皇帝,蔡锷抛出“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的誓言冒着巨大危险从北京辗转回到云南,组织云南军队发动了护国起义,出征四川,以寡敌众同北洋军鏖战三个月,给了袁世凯沉重打击,为挽救民国作出巨大贡献。

蔡锷与袁世凯,一个清癯儒雅,一个粗壮雄武;一个劲气内敛,一个虎视鹰扬;一个高洁自守,一个黑白通吃;一个捐生纾难,一个窃国自为。

这两个强势男人之间的故事的精彩值得我们玩味。

治军---国魂清末,中国在腐败的清王朝统治下,山河破碎,国力孱弱,帝国主义虎视鹰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蔡锷像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怀着急迫的心情,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怎样才能救中国?蔡锷在痛苦地思索着,寻求着。

当时他的认识是:中国前此有如在睡梦之中,而毒蛇猛兽正环伺四周,最重要的是要大声疾呼,把它唤醒过来;现在人们已如大梦初醒,但由于长期积弱,气力不足,单靠慷慨激昂仍不足与毒蛇猛兽相抗争。

蔡锷

蔡锷
初年历史的人都知道袁世凯和蔡锷这两个人,前者是中

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独裁四年半,称帝失败,在国人的唾骂 声中气死;而后者正是他的掘墓人。1915年末,袁世凯准备复辟 帝制,自称皇帝,蔡锷抛出“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的誓言冒着 巨大危险从北京辗转回到云南,组织云南军队发动了护国起义, 出征四川,以寡敌众同北洋军鏖战三个月,给了袁世凯沉重打击, 为挽救民国作出巨大贡献。 蔡锷与袁世凯,一个清癯儒雅,一个粗壮雄武;一个劲气内敛, 一个虎视鹰扬;一个高洁自守,一个黑白通吃;一个捐生纾难, 一个窃国自为。这两个强势男人之间的故事绝对精彩,而且值得 玩味。 清癯儒雅 劲气内敛 高洁自守 捐生纾难 粗壮雄武 虎视鹰扬 黑白通吃 窃国自为
生平主要事迹之重九起义
•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传到昆明,以同盟会 成员为骨干的滇军将领蔡锷、唐继尧等备受鼓舞,经过周 密的准备,于当年农历九月初九日(1911年10月30日)在昆 明举行武装起义,宣布云南独立。起义部队在讲武堂师生 作内应的情况下,从北校场发起攻城。蔡锷等部从东南进 攻,经过一夜激战,于次日晨完全占领全城,活捉总督李 经羲,其他上层人物或死或逃,彻底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 的统治。起义成功后即成立云南都督府,蔡锷任都督。 昆明“重九起义”爆发后,起义军从各个方向朝城区 进攻,经过一夜的战斗,起义军在1911年10月31日上午 占领了总督署和五华山,宣告“重九起义”成功。此次战 斗中,革命志士牺牲150余人、负伤300余人,伤亡堪比 武昌起义。
生平主要事迹之讨袁护国战争
• 1915年,袁世凯酝酿称帝。。袁世凯复辟帝制的 活动,使蔡锷气愤已极,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 万人争人格”。 • 他伪装意志消沉,混迹于妓院,麻痹袁世凯,随 后摆脱袁的 特务的监视,经天津赴日本,再经香 港、安南(今越南)海防,回到云南。12月25日, 和云南将军唐继尧等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 发动讨袁的护国战争。蔡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由于袁世凯在6月6日忧郁死去,护国战争也随之 结束。

民国陆军上将蔡锷生平简介

民国陆军上将蔡锷生平简介

民国陆军上将蔡锷生平简介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民国陆军上将蔡锷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蔡锷的生平简介蔡锷原名艮寅,1882年出生在湖南一个穷苦的裁缝家庭,但蔡锷却从小聪慧,十二岁就中了秀才,之后又师从梁启超、谭嗣同等。

后入上海南洋公学即今天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的前身,在此之后又留学日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在中国岌岌可危时回到祖国,投身革命,参加自立军起义。

失败后才改名蔡锷,又重回日本,在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

回国后,蔡锷先后在湖南等省操练新兵,之后,他到云南担任军职。

经过一番整顿和努力,蔡锷也担任上了云南的都督。

在他治理下的云南,就像刚从黑暗中走出的孩童,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吧。

1991年,蔡锷与李根源等在昆明打动武昌起义,蔡锷做为此次革命的临时革命总司令。

1913年蔡锷回到北京,袁世凯便加以笼络,并派人监视他,蔡锷就像被软禁在京城一样。

因为蔡锷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所以袁世凯就派给蔡锷虚职,蔡锷整日无事可做,心中愤懑,发誓要逃离袁世凯的控制。

后来,在小凤仙的帮助之下,蔡锷逃离了北京城,回到了云南。

在袁世凯称帝之后,蔡锷就宣布云南独立,并起兵反对袁世凯,发动了护国战争,蔡锷并担任了第一军的总司令。

1916年蔡锷担任了四川省的省长和督军,并在四川指挥军队,打了一场著名的四川战役。

蔡锷以弱军阻挡了北洋军的进攻,推动了反帝队伍的壮大,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同年11月8日,蔡锷因喉结核在日本医治无效死亡,北洋政府为蔡锷举行了国葬,蔡锷也是民国史上国葬第一人。

蔡锷与小凤仙蔡锷与小凤仙有过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至今仍被人传颂。

1914年,蔡锷担任云南督军一职,手上把握大量的兵权,袁世凯为了称帝一心想要拉拢蔡锷,便请蔡锷进京。

走进蔡锷

走进蔡锷

目录
• 蔡锷生平 • 蔡锷家庭 • 蔡锷与小凤仙 • 军事生涯 • 后世评价
生平重要事件
• 1882年12月28日,生于湖南省宝庆府武冈州山门镇 (今洞口县山门镇)一个贫寒农家,幼年在私塾读书. • 1899年赴日本,就读于东京大同高等院校,横滨东亚 商业学校. • 1900年随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改名锷, 立志“流血救命”. • 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由北京潜回云南,宣布云南独立, 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被任命为护国军第一军 总司令. • 1916年经上海去日本治病,11月8日病逝于福冈医院, 年仅34岁,遗体由日本运回国,葬于长沙岳麓山上.
• 1915年12月25日,云南通电 宣布独立,众推唐继尧为云南 军政府都督,蔡锷为第一军总 司令. • 1916年春率部在四川纳溪, 泸州一带击败优势袁军,迫袁 取消帝制.袁死后蔡任四川督 军兼省长.
蔡 锷 军 刀
护国讨袁
• 护国战争(1915年—1916年)是发生 在中国近代的内战,起因是袁世凯在 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 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 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 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 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 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走进蔡锷
基本资料
中文名:蔡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宝庆(今邵 阳) 出生日期:1882年12月18号 逝世日期:1916年11月8号 职业:军事家 主要成就:护国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 原名:蔡艮寅 字:松坡 军衔:中华民国陆军少将
人物简介
• 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98年(光绪二十 四年)入长沙时务学堂,与梁启超,谭嗣同等结交.戊戌政变后考入 上海南洋公学.次年到日本,就读于东京大同高等学校及横滨东亚 商业学校.1900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事败后复返日本学习军 事.1904年回国,先后到江西,湖南,广西,河南等地军校任职.1911年 (宣统三年)调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10月与革命 党人李根源等在昆明发动了"重九起义",11月出任云南军政府都 督.旋即协助贵州,四川两省独立.二次革命暗中派兵援助四川熊 克武讨袁.事后被袁世凯调至北京,授以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 国经界局督办,参政院参政等虚职.1915年袁策划称帝,加紧对其 监视,蔡锷以赴津治病为名,逃至日本,转道香港回云南,12月25日 与唐继尧,戴戡等通电宣告云南独立,讨伐袁世凯.次日成立护国 军,任第一军总司令,出兵四川,屡获胜利.不久广西,陕西,贵州,浙 江,湖南等省相继响应,迫使袁于1916年3月取消帝制.因艰苦转战, 积劳成疾,8月赴日本治疗.11月病逝.

蔡锷是谁 他为何会英年早逝?

蔡锷是谁 他为何会英年早逝?

[键入文字]
蔡锷是谁他为何会英年早逝?
提到蔡锷不禁让人联想起小凤仙,那么,蔡锷是谁呢?他又有怎样的故事呢?1916 年11 月8 日,蔡锷病逝于日本。

年仅33 岁。

1917 年北洋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蔡锷举行国葬,蔡锷成为民国史上国葬第一人。

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被称为为再造共和第一人。

蔡锷四岁时,父亲结识乡邻刘藜阁,刘藜阁不计蔡家贫穷将12 岁女儿刘长姑许配蔡锷当娃娃亲。

蔡锷22 岁时回乡遵命履行婚约,刘长姑不肯出嫁,妹妹刘森英代替出嫁,蔡锷给刘森英改名刘侠贞称赞她侠义忠贞的行为。

【蔡锷和小凤仙】
蔡锷曾在北京八大胡同结识名妓小凤仙。

小凤仙自幼聪颖,相貌并不是妓院头牌。

蔡锷去妓院关顾,打扮成了普通商人的样子,老鸨就把他引到长相一般的二流妓女小凤仙这里。

小凤仙一见来客就断定他不似一般寻常的狎客,真诚以待,最终虏获芳心。

蔡锷病逝后,消息传到北京,在中央公园公祭蔡锷时,小凤仙身披黑纱,前往祭奠。

从那以后,小凤仙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改嫁老实人】
小凤仙嫁给当时东北军一个姓梁的旅长。

建国后,小凤仙改名叫张洗非,做了一个普通保姆,她嫁给了一个老实人锅炉工李振海。

1951 年初,梅兰芳率剧团去朝鲜慰问赴朝参战的志愿军,途经沈阳演出,下榻于当时东北人民政府交际处的招待所。

小凤仙和梅兰芳联系之后,得以见面。

梅兰芳托人解决小凤仙的工作问题,小凤仙被安排在省政府幼儿园里工作。

1。

护国军魂 蔡锷将军

护国军魂 蔡锷将军

蔡锷与朱德
+ 蔡朱有师生谊,更具战友情。 1909年,朱德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 1911年初,蔡锷出 任云南新军第 19镇第37协协统兼讲武堂教官。此时朱德正在讲武堂步兵科学习。朱德 从讲武堂毕业后,蔡锷把他留在协里做军需工作。经蔡锷特许,朱德可以自由出入蔡 宅。在蔡锷家里,朱德读到很多进步书籍,接受了不少新思想。
+ 1916年8月经上海去日本治病, 11月8日病逝于福 冈大学医院,年仅 34岁。遗体由日本运回国,葬 于长沙岳麓山上。遗著编为《蔡松坡集》(《蔡 松坡先生遗集》)。
名人挽联
+ 孙中山: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 间关马伏波。
+ 梁启超:知所恶有甚于死者;非 夫人之恸而谁为?
+ 康有为:微君之躬,今为洪宪之 世矣;思子之故,怕闻鼙鼓之声 来!
蔡锷将军的指挥刀
护国讨袁
+ 护国战争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单独领导 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伟大的革命运 动,也是蔡锷将军一生中最重要最为人熟 知的事件。1915年12月25日,云南都督蔡 锷通电各省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讨 伐袁世凯,反袁称帝的护国运动开始。这 次运动躺袁世凯你历史潮流而行的称帝梦 想破灭,对中国的共和之路做出了重要贡 献。
蔡锷的儿子
+ 长子蔡端1937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史学系,曾任国 民政府外交部情报司科员,驻南非总领事馆随同领事,后 在国民政府外交部任职。1949年后,在北京华北革大 政治研究院学习后曾任《光明日报》编辑,全国政协文史 办公室编辑等职。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1997年9月15日在 北京逝世,终年84岁。
护国将军 蔡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国大将军蔡锷
大纲(8分钟)
开场白…………30秒
成长经历…………1分30秒
新军起义…………2分钟
护国讨袁…………3分钟30秒
结束语…………30秒
市文化艺术中心航拍远景
航拍博物馆全景(解说员走进博物馆中)
解说员走进博物馆背影全景
跟拍解说员行走中景,讲解员走到蔡锷展厅蔡锷雕像前停住、转身,切近景后开始解说
【开场白】30秒
“我是来自邵阳市博物馆的齐敏,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了不起的邵阳人。

他年仅29岁的时候在云南发动昆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当地的统治。

他揭竿而起,发起护国军起义,终结了袁世凯称帝的荒唐闹剧,维护了民主共和国政体。

他因此被誉为再造共和的护国大将军。

没错,他就是出生在邵阳这块风水宝地的蔡松坡、蔡锷先生。


【成长经历】1分30秒
话说这位邵阳老乡,当年可是远近闻名的学霸。

5岁启蒙,10岁读完四书五经,被誉为神童,12岁考中秀才,16岁考入长沙时务学
堂,成为当时最牛导师梁启超和谭嗣同的学生,17岁赴日本留学。

留学期间,这位热血青年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随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改名蔡锷,投笔从戎,转学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由于成绩优异,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之一。

1904年,22岁的蔡锷学成归来。

当时,危在旦夕的清政府为了
维护自身统治,大力推行“新政”、训练“新军”,“海归”蔡锷,有
学问、懂军事,自然很受欢迎,湖南、广西、江西、云南等省都抢着请他去当教官。

蔡锷颜值非常高,课又上得好,很快就成为了广大官兵的偶像,被赞誉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这为蔡锷日后的革命
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新军起义】2分钟
1911年、辛亥年,蔡锷29岁,这位偶像级的军官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当时,他已经当上了云南新军第19镇第37协协统(相当于现在的旅长)。

他虽然身为清政府的军官,但是受到日益高涨的
革命形势的影响,心中救国救民的火种越烧越旺,暗中对革命党的活动给予同情和帮助。

1911年10月30日这一天,蔡锷碰到了一个事关生死的大麻烦。

他与革命党人李根源等人原本计划再过3天发动起义,响应4天之前爆发的武昌起义,谁知走漏了消息,云贵总督府正准备下令解散新军。

千钧一发之际,蔡锷决定当天晚上提前行动,由李根源率讲武堂的学生从西北方向攻城,蔡锷自己率37协的新军攻打东南门。

第二天中午,蔡锷指挥起义军胜利攻占云贵总督署。

由于10月30号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所以历史上又把这次昆明辛亥起义叫做“重九起义”。

11月1日,大中华云南军都督府成立,蔡锷被推举为都督。


天之后,云南各府、州、县传檄而定,全省光复,清政府在云南的封建统治被彻底推翻。

蔡锷在出任云南都督期间,始终坚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大力推行新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深受军民爱戴,使得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护国讨袁】3分30秒
但是,有个人就是要开历史的倒车,千方百计想当皇帝,要废除共和、恢复帝制,这个人就是被世人唾骂的国贼袁世凯。

所以,四年之后的1915年,蔡锷又干了一件彪炳史册的大事。

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孙中山1912年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位置拱手让给了军阀袁世凯。

谁知这位袁同志坐上总统位置之后,心里想的却是当皇帝,一直在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当时,蔡锷已经调任北京,1913年10月任陆军编译处副总裁、1914年6月被授予威烈将军。

袁世凯又是封官、又是授衔,想要笼络蔡锷。

但是,对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蔡锷将军非常气愤,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

于是他表面上装出不关心政治的样子,经常跑去著名的“红灯区”北京八大胡同,假装与名妓小凤仙厮混,以蒙蔽袁世凯。

1915年11月,蔡锷终于找到机会,借口治病摆脱软禁逃离北京,辗转天津、日本、台湾、香港、越南到达昆明。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

12月25日,蔡锷通电全国,与唐继尧等人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分别从四川、湘西和广西三个方向出师讨袁。

蔡锷出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不过,当时蔡锷身体很差,肺结核的症状相当严重,为了恢复共和,他抱病上任,率领4个旅约8000人进军四川,发动四川战役,在饷、弹两缺,后方接济时断时续的情况下,以弱势兵力,与号称精锐的北洋军激战数月。

打得敌方主力第七师将校伤亡殆尽,士兵损失
过半,无力再战。

这场四川战役牵制住敌军主力,推动了护国运动的发展壮大。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蔡锷发动的护国讨袁,阻止了帝制死灰复燃,推动了社会进步。

所以,历史上称孙中山“缔造共和”,蔡锷“再造共和”。

可惜的是,蔡锷因为病重,1916年11月8日在日本福冈治疗无效,英年早逝,年仅34岁。

噩耗传来,举国悲恸,民国政府追授其为陆军上将,以国葬之礼安葬在岳麓山。

【结束语】30秒
一代爱国名将离开我们已经100多年,但是蔡锷的事迹一直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特别是在他的出生地邵阳,有着更多的细节,激励着千百万后来人。

我们邵阳,依然完好的保存着蔡锷故居、蔡锷公馆,传颂着蔡将军的传奇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