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4.14.)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

《建筑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建筑制图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学分: 4 总学时:90理论学时:52 实践学时:38二、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建筑制图》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任务: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2、学习、贯彻制图标准和有关基本规定;3、培养绘制和阅读本专业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技能;此外,还必须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建筑CAD、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基础,也是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预备知识。
四、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家现行制图标准;2、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与识读方法;3、能熟练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二)能力目标1、会用绘图仪器制图;2、能按照国家现行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常见的工程形体投影图;3、能熟练的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4、会绘制是施工图的放样图;5、具有绘制一般建筑物的能力;6、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吃苦耐劳的品质。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本课程包括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画法几何、建筑制图等三部分,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绪论部分:教学要求: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及学习要求。
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教学内容1)建筑制图标准;2) 建筑制图工具与仪器的使用;3) 工程图的绘制方法。
2、教学要求1)了解建筑制图工具的使用与养护;2) 熟悉并遵守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图幅、比例、图线、字体、材料图例、尺寸标注法等;3) 掌握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课程编码:23010002承担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10.08〕审核〔建筑工程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10.23〕批准〔〕批准日期〔2022.10.23〕(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课程任务: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房地产类各专业及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通用技术基础课程。
既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又具有独立培养学生识读施工图和绘制施工图能力的课程。
本课程在教学及专业培养中,同时要注重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把培养学生识读施工图能力和动手绘制施工图能力相结合,二是实用的绘图知识学习要结合行业通识课程《房地产研发概论》和专业课程《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CAD》、《建筑预决算》、《毕业设计》等的需要,在专业课学习中不断强化学习目标,使学生成为识读施工图和绘制施工图能力的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后续课程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CAD》、《建筑预决算》、《毕业设计》2.学习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的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能应用建筑制图基本规定和一般的工程物体的图示表达方法,掌握绘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能熟练地识读施工图和绘制施工图,以达到能够胜任房地产策划师、置业顾问、制图员、报建员、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员、资料员、试验员等岗位(群)工作的需要。
(一)知识目标培养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掌握建筑施工图相关内容的识图及绘图方法。
(二)职业技能目标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掌握尺规绘图的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通过课内实训和集中实训,掌握建筑类工程施工图的识读与绘制技能,达到房地产策划师、置业顾问、制图员、报建员、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员、资料员、试验员等岗位(群)的绘图职业能力。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适用:工程造价专业学分:4学时:78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并掌握建筑工程图样的各种图示方法和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掌握建筑工程图的内容,达到具有识读建筑工程图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基本要求]掌握图幅、线型、文字、比例、标注等的制图标准,熟悉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绘图的一般方法步骤。
[主要内容]1.1 制图标准1.2 制图工具和用品1.3 工程图绘制方法[重点与难点]图幅、线型、文字、比例、标注等的制图标准。
第2章投影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了解投影的概念和分类,了解各种投影法在建筑工程绘图中的应用;理解正投影的特性;熟练掌握三面投影图的形成、三面投影图的投影规律,具有分析简单形体三面投影图的能力,初步具有使用投影的方法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能力。
[主要内容]2.1 投影及其特性2.2 工程图上常用的投影图2.3 正投影图[重点与难点]投影的原理与正投影概念。
第3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基本要求]掌握点、直线、平面的投影规律及作图方法,掌握点、直线、平面投影图的识读方法。
[主要内容]3.1点的投影3.2直线的投影3.3平面的投影[重点与难点]点、直线、面投影图的识读,根据投影图能够在形体三维图上标注出相应的点、直线、面的位置。
第4 章基本形体的投影[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的投影特点,并掌握这些基本形体表面上的点和线投影,能够作出基本形体被一个或几个平面截切的截交线,熟悉各个基本形体的尺寸标注方式。
[主要内容]4.1基本形体的投影图4.2基本形体的截切4.3基本形体尺寸标注[重点与难点]基本形体的截交线。
第5章组合体的投影[基本要求]了解投影的基本视图和辅助视图,熟悉投影图的选择,掌握画组合体投影图的步骤,掌握组合体的尺寸配置和标注,掌握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和读图方法,掌握两平面立体相贯线,掌握同坡屋顶的投影,熟悉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的相贯线。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制图理论的学习和有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了解国家的有关建筑制图标准,掌握建筑工程识图和绘制的基本方法。
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建筑制图标准和有关的专业技术制图标准;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绘图仪器和工具;4、掌握识读和抄绘建筑工程图的基本方法;5、掌握利用计算机软件AutoCAD绘制建筑施工图的基本知识;6,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由于《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型,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建筑制图识图》课程在设计思想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动手训练场地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是让学生具有进行一般建筑结构构件(受弯、轴向受压构件)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的能力;具有一般多层砌体结构设计的能力;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建筑工程识图》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之一,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调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工学结合”相对接的指导思想形成了本领域的施工过程化的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是建筑施工专业各工作岗位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型基础课程,本课程涉足了施工技术、工程预算、施工监理以及资料整理等工作领域的课程,该课程标准的编制是采用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体现项目实施过程的框架模式,使学生较为全面的了解建筑施工图的形成、培养及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建筑施工图纸的绘制规则和方法,从而达到能够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的基本技能及绘制简单的建筑施工图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对接的岗位有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施工员、预算员、材料员、质检员、资料员以及建筑工程监理专业的监理员等工作岗位。
本课程的预备课程有《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后续课程有《基础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与平法识图》《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等。
本标准共划分为四个学习项目:施工图绘制、施工图知识准备、识读建筑施工图、识读结构工程图。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应用建筑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和一般的工程物体的图示表达方法熟练地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以达到能够胜任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员、资料员、绘图员等岗位(群)工作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目标的实现为核心,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及社会能力等的技能目标。
(一)知识目标1.了解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关于图幅、线型、尺寸标注、比例、字体等的有关规定;2.掌握常用制图工具、仪器(图板、丁字尺、圆规、三角板等)的使用方法3.了解形体的正投影理论,熟悉点、线、面的投影特性和画法,掌握建筑形体的投影表达方法;4.了解轴测图的形成方法和轴测图的类型,掌握轴测投影图的基本画法;5.熟练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标准图集等包含的内容及标准要求;5.熟练掌握识读建筑施工图及结构施工图的方法。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课程代码:根据各校情况编写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适用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室内设计技术总学时:136一、课程性质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图纸绘制和空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识读和绘制装饰施工图的能力。
为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2、本课程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求前修课程:建筑工程概论、艺术造型训练。
后续课程: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施工图绘制、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管理。
二、课程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理解建筑装饰制图原理;熟悉国家现行建筑制图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掌握装饰施工图的识读和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将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图之间相互转化的空间表达能力;理解建筑施工图与装饰施工图的内容关系,能够正确识读出装饰工程所需要的建筑施工图基本信息;能够正确识读和绘制装饰施工图;具有根据空间尺寸绘制装饰透视图的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能够根据项目要求,徒手表达绘制装饰设计图的能力;能够根据项目要求,熟练运用尺规、计算机CAD软件等绘制装饰施工图。
3、社会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三、学习内容与学时分配六、教学基本条件1、师资条件(1)教师数量:主讲教师2—3人。
(2)业务水平和能力:主讲教师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具备依据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具有建筑装饰工程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资料(1)主选教材:李国生黄水生。
室内设计制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高志清,AUTOCAD室内装修设计案例剖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2)参考资料:薛焱王新平,中文版AUTOCAD2007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罗良武,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制图识图实例导读,机械工业出版社(3)现行规范:《建筑制图标准》G B /T 50104—2001《建筑装饰装修制图标准》,DGJ32/J20—2006,江苏省建设厅,2006.6(4)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一套3、教学设施(1)校内有设计工作室、空间体验室、装饰装修技能实训室、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实训室等;校外有30多个稳固的实训基地。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1 课程基本信息2 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建筑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快速、准确绘制建筑工程图样的根本保障。
本课程以熟练应用绘图工具进行建筑工程图样的绘制为基础,通过绘制不同类型建筑物的建筑工程图样,使学生掌握制图和读图方法,掌握制图与识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具备独立绘制和识读建筑工程图样的能力,具备建筑工程绘图员所必需的职业素养,具备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课程重点培养从事建筑工程绘图工作的高技能人才,该专业的初次就业的岗位为:绘图员、施工员等,目标就业岗位为:高级工程师。
根据市场调研并进行分析,该岗位的核心能力是有效利用建筑工程图样正确表达建筑构件,解决工程中图纸有关的各类技术问题。
要求具备良好的识读和绘制建筑工程图样能力,全面的施工组织和管理能力,熟练运用各种建筑机械设备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识图和绘图能力在各种必备能力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其他能力的培养的前提。
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平台。
课程通过绘制不同性质建筑物的工程图样,培养学生的态度意识、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也有重要的作用。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在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它将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职业能力形成规律,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
必须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后开设,也是学习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施工技术》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具体思路如下:企业调研→学习领域分析→创设学习情境→寻找合适的载体→对载体进行细化,系统化的实施工作过程→制定课程标准、落实课程实施要素→与企业联合开发工学结合教材→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学业评价体系,实施质量监控→进一步开发,融合制图与识图工具应用和建筑工程图样绘制,通过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学生——建筑工程图样”进行统一,培养学生熟练应用绘图工具绘制建筑工程图样的能力。
课程标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一、课程属性表笔试机考设计(论文)通识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专业选修课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是否是否二、课程定位《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家现行制图标准;2.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与识读方法;3.能熟练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二)能力目标1.会用绘图仪器制图;2.能按照国家现行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常见的工程形体投影图;3.能熟练的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4.会绘制是施工图的放样图;5.具有绘制一般建筑物视图的能力;6.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实事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吃苦耐劳的品质。
四、课程容(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核心,采用设备演示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熟悉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绘图的思路和方法;能规地绘制图纸。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设计课程容。
通过教学,学生掌握识图和制图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本课程学习情境设置: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按照以实践应用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精选教学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学习情景共设计了2个:1.各种绘图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2.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梁结构、板结构等)。
(三)学习子情境设计2个学习情景所对应的子情景合计7个子情境。
1.各种绘图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学习情境描述:通过教学,应使学生:①熟悉绘图工具的功能;②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③规使用绘图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属性表
次数次数
笔试机考设计(论文)
其它
通识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专业选修课
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
是
否
是
否
二、课程定位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家现行制图标准;
2.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与识读方法;
3.能熟练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二)能力目标
1.会用绘图仪器制图;
2.能按照国家现行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常见的工程形体投影图;
3.能熟练的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4.会绘制是施工图的放样图;
5.具有绘制一般建筑物视图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吃苦耐劳的品质。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核心,采用设备演示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熟悉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绘图的思路和方法;能规范地绘制图纸。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
通过教学,学生掌握识图和制图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本课程学习情境设置: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按照以实践应用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精选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学习情景共设计了2个:
1.各种绘图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2.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梁结构、板结构等)。
(三)学习子情境设计
2个学习情景所对应的子情景合计7个子情境。
1.各种绘图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学习情境描述:通过教学,应使学生:①熟悉绘图工具的功能;②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③规范使用绘图工具。
依据学习情境的描述,将学习子情境划分为3个(表1)。
表1 学习情境1的子情境设计
2.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梁结构、板结构等)学习情境描述:通过教学,应使学生:①学会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②学会绘制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
依据学习情境的描述,将学习子情境划分为2个(表2)
表2 学习情境2的子情境设计
(四)课程教学计划
以下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方案仅供课程组制定教学计划时参考,课程组可根据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方案,调整方案经课程组长和教学主管领导签字后送教务处备案后执行。
任务一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学习目的要求】
1.建筑制图工具与仪器的使用;
2.建筑制图标准;
3.工程图的绘制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
1.了解建筑制图工具的使用;
2.熟悉并遵守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图幅、比例、图线、字体、材料图例、尺寸标注法等;
3.掌握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重点与难点】
重点: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难点:绘图的技能
【教学手段】
1.讲授;
2.制图训练。
任务二投影的基本知识与点线面的投影
【学习目的要求】
1.投影的特征;
2.三面正投影及其特点;
3.点、直线和面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及特点;
4.工程图上常用投影图。
【主要教学内容】
1.了解投影的基本概念、分类与应用;
2.掌握三面正投影的形成和投影规律;
3.了解各种位置的点、直线、和平面的概念;
4.掌握点、线、面对投影规律,熟悉这些基本元素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投影的基本概念、分类与应用;
2.点的投影、直线的投影、面的投影。
难点:
1.正投影的特性;
2.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特性。
【教学手段】
1.讲授;
2.制图训练。
任务三基本体和组合体的投影
【学习目的要求】
1.平面立体的投影图;
2.曲面立体的投影图;
3.组合体的基本视图与辅助视图、画组合体的投影图、读组合体的投影图。
【主要教学内容】
1.熟练掌握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的投影特点;
2.掌握这些基本形体表面上的点和线投影;
3.熟悉各个基本形体尺寸标注方式;
4.了解投影基本视图与辅助视图,熟悉投影图的选择;
5.掌握画组合体投影图的步骤、组合体的尺寸配置和标注;
6.掌握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和读图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的投影特点;
2.几何作图绘图的一般步骤。
难点:
1.基本形体表面上的点和线的投影;
2.根据三视图读图想象组合体空间形状。
【教学手段】
1.讲授;
2.制图训练。
任务四轴测投影
【学习目的要求】
1.轴测投影图的形成与分类;
2.轴测投影图的画法;
3.轴测投影图的选择。
【主要教学内容】
1.了解轴测投影图的形成与分类;
2.熟悉各种轴测投影图的特点和画法;
3.掌握正等侧、斜二侧图的画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等测和斜二测的画法
难点:圆的正等测画法
【教学手段】
1.讲授;
2.制图训练。
任务五剖面图与断面图【学习目的要求】
1.剖面图、断面图的概念;
2.剖面图、断面图的使用及画法;
3.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区别,了解建筑图样中的简单画法。
【主要教学内容】
1.了解图样的视图方法,剖面图、断面图的概念;
2.理解剖面图、断面图的形成原理;
3.掌握各种剖面图、断面图的使用及画法;
4.掌握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区别,了解建筑图中的简单画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剖面图、断面图的概念
难点: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区别
【教学手段】
1.讲授;
2.制图训练。
任务六建筑施工图的一般知识
【学习目的要求】
1.首页图与总平面图;
2.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详图。
【主要教学内容】
1.了解首页图与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详图的组成;
2.掌握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图示内容及识读、绘制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图示内容
难点: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识读、绘制方法
【教学手段】
1.讲授;
2.案例识图。
任务七结构施工图的识读
【学习目的要求】
1.结构施工图的概述;
2.基础结构平面图、楼层、屋面结构平面图。
【主要教学内容】
1.了解结构施工图作用;
2.掌握结构施工图组成;掌握常用构件代号;
3.能够识读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图示方法和尺寸注法;能够识读基础施工图、楼层结构平面图;能够识读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平法标注绘制的施工图。
【重点与难点】
重点:常用构件代号;钢筋的作用和分类;基础结构图、各楼层结构平面图、构件详图的识读。
难点: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图平法标注的识读。
【教学手段】
1.讲授;
2.案例识读。
四、课程考核标准
(一)成绩评定总则
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简明扼要说明40%,60%的考核内容。
原则上不做调整。
(注:如有课程特殊,需要调整成绩比例的,写书面说明,按分院—教务处—分管教学副院长,逐级审批后,再做调整。
理由不充分的,一律不予调整)
(二)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的总分也是100分,具体的分配,考勤30%,作业30%,课堂40%。
最后的折算方法是:100分×40% =平时成绩
(三)期末考核评定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60%。
百分制,100分×60%=期末考试成绩。
考试方式:开卷
考试形式:交作品
制图作业时在教室进行,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要求图面清洁,布局合理。
五、有关说明(教学建议、意见)
1.教学重点、难点逐一讲透。
对组合体投影的线面分析、补图、补线,结构施工图的平法标注识读,需要把理论讲得深、讲得透,习题讲解详细,并利用模型辅助教学。
2.激发学生对制图与识图课程的兴趣,充分抓住建筑制图中的教学兴趣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图形与礼仪、人际交往、性格等的关系,找相同点,辅以励志教育,让枯燥的制图课程教学多姿多彩。
3.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并重齐抓。
对课堂作业要及时总结,及时纠正学生错误,作业要求严格,图面清洁,线型清晰,粗细分开。
4.用抄绘图样帮助理解制图原理。
通过抄绘工程图样帮助学生理解制图方法和步骤,更好的帮助学生看懂建施、结施、设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