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狭义成语误用例说

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时间:2007-12-27

[收藏] [推荐] [评论] [打印] [关闭] 在洋洋大观的成语大家族中,有一类成语,适用的范围很小,适用的对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这类成语,我们姑且将它称之为“狭义成语”。狭义成语在使用时,如果不认真推敲,很容易“泛化”,导致使用失误。本文通过分类例举的方式,就此类误用加以说明。

1. 适用于特定关系的成语例l这两位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矛盾得到解决,他们终于破镜重圆,和好如初。

破镜重圆,只适用于夫妻关系。

例2姐妹俩从小青梅竹马,形影不离,长大了连工作都在一个单位。

青梅竹马适用于男女两小无猜,源于李白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因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两个小女孩的关系,是不可用“青梅竹马”来形容的。

例3十年后,我们将相约来母校聚会,畅叙友谊,共享天伦之乐。

天伦之乐,只适用于家人之间的关系,本句扩大到了同学关系。

例4我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只适用于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源于王勃“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例5比翼双飞两状元——记我市理科最高分获得者吕静妹、王晓波。

比翼双飞特指夫妻间亲密无间,形影不离。源于白居易诗“在天愿作比翼鸟”。

例6两个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子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狭路相逢特指仇人相遇,难以相容,不肯轻易放过,朋友之间怎么可以“狭路相逢”?

2. 适用于特定事物的成语例1这次搬家他花了不少力气,仅家具就装了两卡车,真可谓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只适用于藏书之多,与家具无关。

例2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是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浩如烟海,特指文献、资料等很丰富,不可用来指商品。

例3我收到一封外国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不胫而走,特指事物、消息迅速传播、流行。

例4开幕式上,煤气燃起几米高的火焰,美轮美奂,蔚为壮观。

美轮美奂,特指建筑物的高大华美。

例5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一闪而过,快捷异常。

白驹过隙特指时间过得飞快。

例6谁也不曾想到,鬼斧神工的石林,原来是风沙为害的罪恶见证。

鬼斧神工特指技艺精巧,不像人工制成的,但本质仍是人工所为,它不可以修饰大自然的产物——石林。

例7由于目睹家乡农民生活艰难,加上社会上各种腐败现象如雷贯耳,他心中甚感迷惘和失望。

如雷贯耳,只适用于形容某人名声大,而且一定是好的名声。

3. 适用于特定人物的成语例1你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豆蔻年华特指女子十三、四岁。源于杜牧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本句中既有女生,也有男生,另加之于年龄也不相称。

例2马年伊始,老校长勉励广大中学生发扬龙马精神,掌握现代科学知识。

龙马精神特指老年人体魄健壮和老而弥坚的精神,适用人群是老年人。

例3北京专家到我校举行高考“3+x”专题报告会,机会难得,同学们要不耻下问,虚心求教。

不耻下问的对象,特指的是不如自己的人。

4. 适用于特定感情的成语例1没想到大雁塔下竟有这样的死角,满地果皮纸屑,真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赞叹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表现的赞美之情。

例2每年“十一”期间,天安门广场花如潮,人如海;今年更因国庆彩车的吸引,人们争相前往,趋之若骛。

趋之若鹜喻指人们像鸭子似的争先恐后跑去,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例3这个邪教组织虽然人数不多,但来势凶猛,大有星火燎原之势,不可等闲视之。

星火燎原只适用于褒扬的事物。

例4小强为了增强体质,一口气围着操场跑了十圈,直累得延口残喘。

延口残喘即为苟延残喘,指暂时勉强维持生命,含有贬义。

5. 其他的狭义成语(1)适用于特定时段的贪官在行贿之时,心有余悸,犹抱琵琶半遮面。

心有余悸,特指事后害怕,这里却是“行随之时”。并非事后——事情还没有过去。

(2)适用于特定场合的王院士的一番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大家对入世的许多好建议。

抛砖引玉只适用于特定场合中的特定人物,一般用作会议开始时首先讲话人的自谦之辞。

以上所列举的,分别适用于特定关系、特定事物、特定人物、特定感情、特定时段和特定场合的成语,都属于“狭义成语”,我们在使用时要认真理解它的适用范围,认真掌握成语本身特有的条件限制,从而准确地运用它,更好地为语言表述服务,促进语言健康、规范地发展。

(责任编辑:liufei)

成语使用中的十大误区

选择成语使用正确或者不正确的一项,是近年来高考的一种常见题型。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全国高考试卷和各地高考模拟试卷中的此类试题进行整理归类,总结出成语使用中的如下十大误区: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⑴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1997年全国高考题)

⑵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而⑴句在使用时由于望文生义,把它误解为“人们都离开街巷回到家里”了,因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文不加点”中的“点”是“涂改”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

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而⑵句在使用“文不加点”这条成语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误解成了“标点”,因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二、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它用。如:

⑴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1999年全国高考题)

⑵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这一成语是用来形容高大华美的,而且一般多用于赞美新屋。⑴句却用它来赞美精巧的石刻作品,显然是用错了对象。“豆蔻年华”出自唐代诗人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用“豆蔻年华”专指十三四岁的少女。⑵句把“豆蔻年华”用在十八九岁的青年小伙子身上就闹出了笑话。

三、轻重失度

有些成语词义较轻,有些成语词义较重,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

⑴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⑵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⑴句中,“日理万机”的意思是一天之中要处理上万件事务,常指君王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这个成语词义很重,用在“李老师”身上就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⑵句中,已指明“有些缺点”,再用“无可非议”就显得太轻了,应换用“无可厚非”(不可多加责难)。

四、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种类型,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的错误。如:

⑴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1997年全国高考题)

⑵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2002年全国高考题)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前往,多含贬义,⑴句把它用在“艺术爱好者”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雨后春笋”的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是一个褒义词,⑵句用它来修饰“造假者”非法大量建造的“垃圾食品厂”,就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五、功能混乱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因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对成语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如:

⑴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实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1998年全国高考题)

⑵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研究员们津津乐道着“龙芯”1号的研发成功,这是我国首次拥有自主产权的CPU,又称“中国芯”。

⑴句中“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但其在语法上多用于否定式,所以应在其前加上“难以”或改用“望尘莫及”。⑵句中的“津津乐道”是一个不及物动词,我们可以说“对‘龙芯’1号的研发成功津津乐道”,但不能说“津津乐道着‘龙芯’1号的研发成功”,而该句显然是把它误作为及物动词使用了。

六、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已;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便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如:

⑴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您蓬荜生辉。(2001年全国高考题)

⑵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蓬荜生辉”是谦词,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其中,“蓬荜”是谦称自己的居室,“生辉”含有对别人或别人东西的赞誉。所以“蓬荜生辉”一词只能对己,不能对人。否则,就有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意思。显然⑴句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⑵句却把它用在“我”身上,这就犯了敬词谦用的错误。

七、逻辑脱节

使用成语应切合语句所陈述的话题,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背离了陈述的话题,就会造成语意逻辑上的脱节。如:

⑴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家中的各种物件总是摆设得有条不紊。

⑵面对困难,我与父母亲齐心协力,三足鼎立,共同支撑着这个家庭。

⑴句中,“有条不紊”的意思是做事或写文章条理清晰,一点不乱,侧重于“条理性”,而⑴句的陈述话题却是“王大妈爱干净”,“条理性”与“爱干净”两者之间缺乏语意逻辑上的联系。⑵句中,“三足鼎立”的意思是像鼎的三足那样站立着,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侧重于“分”,而⑵句的意旨侧重于“合”,“分”与“合”两者之间语意逻辑上明显相悖。

八、语意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语义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境义的重复。如:

⑴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⑵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⑴句中“贻笑大方”是被内行人笑话之意,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前面的“让人”重复。句中“贻笑大方”是被内行人笑话之意,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前面的“让人”重复。

⑵句中“生灵涂炭”的“生灵”是“百姓”之意,与前面的“人民”重复。

九、断词取义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应该整体使用,但有些句子在使用过程中,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而抛开了成语其他词素的意义,因而导致了成语意义与句子语义的相悖。如:

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1995年全国高考题)

⑵李梦优与三十年前的同学张永同在昆明湖畔萍水相逢,他们高兴得热泪盈眶。

⑴句中,“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而该句在使用过程中,只断取了成语中“首”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使之与语境中的“要解决”之意相悖。⑵句中,“萍水相逢”的意思是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而该句在使用过程中,只断取了成语中“相逢”的意思,而抛开了“向来不认识的人”之意,使之与语境中的“三十年前的同学”之意相悖。

十、形近混淆

有的成语与其它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如:

⑴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A.耸人听闻B.骇人听闻)的假酒案。(1998年全国高考题)

⑵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耸人听闻”和“骇人听闻”仅一字之差,但前者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后者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前者强调的是行为和目的,后者强调的是结果和反响。所以该句应选用B项。“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而⑵句却把它与语素完全相同,而语素位置不同且语意完全相反的成语“事半功倍”混淆了。

熟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类型

了解熟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类型,对于解答熟语类题目是有帮助的。下面介绍熟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类型。

1.望文生义

熟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熟语中的语素含有生僻义,这就造成了熟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熟语意义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①小明同学平时连一篇作文也写不好,竟然还给《作文通讯》寄稿子,真是不刊之论,引得同学们笑话他。

②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不刊之论”的意思是: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如果把“刊”理解为“登载”就错了。古代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或竹片、木片上的,刻错了,就用刀刮去,这就是“刊”,也就是削、修改的意思。“差强人意”,“差”是“稍微”的意思,整个熟语是说“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而句②中却把它理解成了“强人所难”的意思了,使用错了。

2.不明轻重

有些熟语词义较轻,有些熟语词义较重,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熟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

①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②劳动光荣,坐享其成可耻,是我们新社会的观点。

①句中“日理万机”的意思是一天之中要处理上万件事务,常指君王和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这个熟语词义很重,用在“李老师”身上就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②句中,“坐享其成”的人其思想行为是可以通过劝导加

以改正的,用在该句语义显得轻,应用“不劳而获”。“不劳而获’,用于剥削阶级思想严重的人,语义重,其思想和行为是应该批判的,和该句中的“可耻”相照应。

3.不看对象

有些熟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他用。如:①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②老张对王勇贵的现身说法很满意,认为他的话的确是抛砖引玉,有先见之明。

①句中“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而不能用来形容古人刻苦学习的楷模,故使用错误。②句中“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的意见或作品很粗浅,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作品。该词是一种自谦的说法,是谦词,只能使用于自己不能使用于别人,故该词用错了。

4.不分范围

①这部小说的构思既精巧又严密,真是无微不至。

②解放前,咱县里一帮官僚狼狈为奸,贪赃枉法,把地方财政弄得一团糟。

①句中“无微不至”只用来形容人,而不能形容“小说的构思”。②句中的“狼狈为奸”一般用于两个或一群坏人,不用于一大批坏人,范围小。该句可用“朋比为奸”,它可用于两个坏人,也可用于一大批坏人。

5.褒贬不当

熟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如:

①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②少数同学那次上物理课的恶作剧是有口皆碑的事实,全班同学谁能忘呢? Nx~[ SG {1KD jImWS [此资料转贴于学习网高考频道高考语文]https://www.360docs.net/doc/3d8802103.html, Nx~[ SG {1KD jImWS

①句中“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是贬义词,这里当作褒义词使用了,故错误。②句中“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是褒义词,用于“恶作剧”不合适。

本文来自学习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d8802103.html,),原文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3d8802103.html,/campus/article/examination/200608/96340_2.htm

6.功能混乱

每个熟语由于本身的词义和词性不同,因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对熟语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就容易遗成功能混乱的错误。如:

①包围圈越来越小,这群罪恶极大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②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①句中。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熟语,在句中应当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名词性熟语,用来充当“成了”的宾语,应将“瓮中捉鳖”改为“瓮中之鳖”。②句的错误是把“龙飞凤舞”这一形容性的成语误作及物动词使用。

7.谦敬错位

有些熟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熟语是敬词,只能对别人。如果辨别不准,便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如:

①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

②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蓬荜生辉”,“蓬荜”指用蓬草、荆竹编的门,形容穷人的家。这个熟语的意思是使穷人的家增添光辉,是个谦词,只能用于已。①句却把它用在“您”对方身上,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别人。②句却把它用在“我”身上,犯了敬词谦用的错误。

8.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是指所使用的熟语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符甚至矛盾。如:

①领导者应当在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而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②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家中的各种物件总是摆设得有条不紊。

“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事先”显然与“出现之时”矛盾。“有条不紊”的意思是做事或写文章条理清晰,一点不乱,侧重于“条理性”,而②句中陈述的话题却是“王大妈爱干净”,“条理性”与“爱干净”两者之间缺乏语意逻辑上的联系。

9.词意重复

熟语一般都比较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但如果不注意熟语和句子语意的比较,就容易造成隐含义与句子语意的重复。如:

①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②这台晚会的节目非常精彩,当看到赵本山的小品时,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

①句中“难言之隐”就是指难以说出来的苦衷,这样就与旬中的“苦衷”重复了,应将句中

的“苦衷”去掉。②句中“忍俊不禁”本身就指忍不住地笑了,与该句中的“笑了”重复。

(三)、使用熟语时应注意的几点

为了准确使用熟语,我们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熟语的来源,准确理解熟语的意义。

熟语来源于四个方面,从神话、寓言中来,从历史故事中来,从诗文中来,从口头俗语中来,有着独特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现在的字面理解,轻易使用。

2.了解熟语的结构,准确把握其含义。

例如成语以“四字格”为基本格式,其结构类型主要有:并列式,如“披坚执锐”文过饰非”;承接式,如“先斩后奏”“见异思迁”;因果式,如“水滴石穿”水落石出”;主谓式,如“杞人忧天”夜郎自大”;动宾式,如“顾全大局”蓬荜生辉”;动补式,如“退避三舍”无动于衷”;连动式,如“画蛇添足”“刻舟求剑”;兼语式,如“请君入瓮”“引狼人室”;偏正式,如“衣冠禽兽”后起之秀”等。善于分析熟语的结构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词义。如“文过饰非”是并列结构,“过”与“非”意思相同,可推知“文”与“饰”意义也应相同,当“掩饰”讲。当然,并列结构也有意思相反、相对的,如“言简意赅”中的“简”与“赅”。

3.抓住熟语的关键词来理解。

如“不刊之论”的“刊”字是“删除、修改”的意思,懂得了这一点就不会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了。又如“尾大不掉”的“掉”是“摆动”的意思,就不会误解为“尾巴大了就不会遗失”了。

4.要弄清熟语的比喻义。

望文生义往往产生错误理解。如“猫鼠同眠”,是表示“化敌为友”,还是表示“宽大为怀”?都不是,而是表示有管辖权的人包庇坏人,彼此勾结干坏事。又如“亡羊补牢”,并非真指羊跑了之后修羊圈,而是比喻出了差错之后,想办法去补救。

5.辨明色彩。

有些熟语明显地带有褒义或贬义的感情色彩,运用时也要注意。下列熟语都是褒义的:颠扑不破、脍炙人口、洁身自好等;以下熟语是贬义词:抱残守缺、盛气凌人、色厉内荏等。“无微不至”和“无所不至”都有“没有一处不到”的意思,仅一字之差,“无微不至”用于褒义,“无所不至”用于贬义。如“这些中小学生都在唐山大地震时丧失了父母,学校的老师们对待他们有如家人,照顾得无微不至”。“种族主义者对于黑人采取十分反动的政策,压迫剥削直至贩卖屠杀,无所不至”。

6.辨清易混熟语。

区别易混熟语,可把“近义”的或“外形”相近的熟语相比较,体味分析它们的区别,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近义熟语,应从分析词素人手辨析熟语的意义和使用的正误。在分析词素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近义成语之间的微殊。如“应接不暇”和“目不暇接”两个熟语都有没有时间应付的意思,但“应接不暇”重在“应接”,而“目不暇接”重在“目”。如在下面的两个句子中:

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①句语境是“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是让你欣赏、用眼睛看的,但“各种”太多了,你眼睛看也看不过来,那么这句该用“目不暇接”,不是要你“应接”。②句的语境是“汽车奔驰,奇峰异岭扑面而来”,车太快,你对扑面而来的奇峰异岭如何应接得过来?等你“应接”这个,而车又驰过去了,哪里有暇应接别的峰岭?所以本句应选“应接不暇”。

本文来自学习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d8802103.html,),原文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3d8802103.html,/campus/article/examination/200608/96340_3.htm

(四)、正确使用成语。

成语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它言简意贱,极具表现力υ恰当地运用成语,会使自己的语言简洁而具有表现力。成语在结构上是个短语,但在使用上却只能当一个词来用c由于它在用法上的这一特点. 使得正确使用成语与正确使用实词在原则上没有什么区别,它们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大体相同,在高考考查时的热点问题也相同o因此,如何正确使用成语,完全可以参照正确使用实词部分。

1.要把握成语的"语性"。由于成语在使用上相当于-个实词,实词是按性质分类的,词性不同,用法也不同;成语也是如此,也有个"语性"问题。相当于名词的,与名词用法相同o比如"风云人物"指在社会活动中有影响的人物,它相当于一个名词,在使用时就只能起名词的作用;而"风卷残云"比喻一股强大的势力(力量)将东西一扫而光或消灭干净,它相当于一个动词.在使用时就相当于一个动词,而不作名词用。再比如"风调雨顺"它用来指适宜农事的气候条件,或比喻有利的客观条件,相当于形容词,在使用时就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要以"古"论古,不要以"今"论古。成语中的多数出于古代典籍,自有它的本来含义.不要用今天的某些词义来推断它,如果理解错了.必然造成使用错误。比如有的同学一看到"求全责备"中的"责备",就以为是现代汉语中的"批评指责"的意思;有的同学一看到"侧目而视,.,只想到"斜着眼睛看",而忘了是因为害怕而斜着眼睛看ο

3.要注意追根求源.而不要望文生义。有些同学一见到某个成语,就望文生义.而不去深究它的本来意思,因而对有些成语造成错解错用。比如:有的同学一见到"不刊之论

章;一看到"万人空巷"就认为人们都在家里里:. ,不出家门;甚至一看到"差强,人意"的"差"字.就认为是不合心意c 4.要把重点放在近义成语的辨析含义的微小差别上u与正确使用实词一样.意思差别大的成语一般不会彼此误用,造成误用的都是意思彼此相近的成语u比如应接不暇

"与"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与"琳琅满目" ",别具一格"与"独树一帜" .,迫在眉睫"与"近在眼前"等等ι至于如何辨析近义词成语.请参看辨析近义实词部分。

名题赏析,为您引路

【例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安徽卷)

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1.【答案】a(“洛阳纸贵”: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时。“不容分说”:分说指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不容许分辩说明。出自元·武汉臣《生金阁》三折:“怎么不由分说,便将我飞拳走踢只是打。”“巧立名目”变法儿定出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追本溯源”比喻追究事情发生的原因。)

【例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北京卷)

a.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这样,中国文物的巡展活动自然难以开展。

b.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c.有些地方的球迷,对主队的平庸表现绝不漫骂,而是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即兴换上新词,齐声歌唱,委婉地表面不满。

d.有的专家认为,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相法而且面对困难不胆怯的孩子,往往具有领导者的潜质。

2. 【答案】b【解析】“首当其冲”比喻是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这里符合语境。“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用在这里符合语境。“无所顾忌”意为“做事时没有过多的顾虑”,用在这里符合语境。“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这里不能把外国运动员”和“本土选手”比作“椟”(外表很美但价值不大的木匣子)和“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的关系,故b错。

【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广东卷)

a.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b.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

c.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有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3.【答案】d【解析】a.“无所不至”:指凡能作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b“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c“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d“冰山一角”比喻人们所了解到的事实或知识的真相,离实际情况还差得很远。a、b、c与原文语境不符,故造d 。

【例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湖北卷)

a.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流掌声。

b.随着两个儿子的出世,家庭状况更是捉襟见肘,她不得不去打工赚钱贴补家用,可她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挣的钱少得可怜。

c.他搜集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图书来看,仿佛走进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名胜区,每跨一步总要点头叫绝,赞叹地说“平生初见”。

d.这些人垂头丧气,连眼皮也不敢抬,个个噤若寒蝉,都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坐位,正襟危坐,就像待审的犯人。R!MV +YOeU- Ybbn 1Ds[转贴于我的学习网高考频道高考语文https://www.360docs.net/doc/3d8802103.html,)R!MV +YOeU- Ybbn 1Ds

4. 【答案】a【解析】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a项中“绘声绘色”:是形容叙述描写得生动。属于使用对象错误,应改为:“惟妙惟肖”。b项“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此处使用恰当。c项“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此处使用正确。d项“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这里使用正确。

本文来自学习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d8802103.html,),原文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3d8802103.html,/campus/article/examination/200608/96340_4.htm

【例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句是(江苏卷)

a.西班牙、比利时、保加利亚等国政府,连日来纷纷发表公报或声明,两次申明支持一个中国原则,谴责台湾当局的“台独”行径。

b.狼的顽强的生命是靠与凶狠的公马、凶悍的猎狗、凶残的外来狼群和凶猛的猎人生死搏

斗而存活下来的。

c.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5. 【答案】a【解析】a中“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强调“公开”,这里是名词,指声明的文告;“申明”,郑重说明。b项犯了褒贬误用的毛病。“凶猛”,指(气势、力量)凶恶强大,多含贬义。此句中两词的位置应对调。c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贬义词。不合语境中的“大加赞赏”。d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也泛指给人带来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不合这里的语境。

【例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辽宁卷)

a.面对晚唐政治上的败落,诗人杜牧替古人担忧,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阿房宫赋》。

b.有些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浑然天成,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苦心经营的妙笔。

c.培根和笛卡儿提出的科学方法论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d.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6.【答案】b【解析】a杜牧就是晚唐人,谈不上替古人担忧,是替晚唐统治者担忧。b敲门砖,比喻临时用以求得名利或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或手段。这里和句意不合。c苦心经营,是指文章的构思,正确。d珠圆玉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不能形容人的穿戴。

【例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辽宁卷)

a.任何阻碍都不能割断两岸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b.古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已淹没在历史的沉沙中。

c.这本书是启蒙老师惠赠的,我多年来一直珍藏着它。

d.经反复研究,校方决定启用本校精通业务的退休教师。

7.【答案】b【解析】a项“割断”为截断、切断的意思,与“往来”搭配不当,应为“中断”;b项“淹没”是漫过、盖过的意思,多指具体的事物,应为“湮没”;d项“启用”是开始使用的意思,句中是说重新任用已退休的教师,应为“起用”。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结合语境使用实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考查考生词语的使用能力,实际上是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必须了解所提供词语的词义、词性、轻重程度、范围大小、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再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例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全国卷1)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本文来自学习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d8802103.html,),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d8802103.html,/campus/article/examination/200608/96340_5.htm

成语判断题误区警示

成语判断题误区警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单汉字一项就有无穷的魅力。成语作为现代汉语中的“化石”,已经成为近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但是,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浩如繁星,学生想要在三年高中学习中掌握这么多的成语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成语考题也就成了每年高考学生最容易失分的题目了。分析原因,笔者以为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不敢确认成语的本义 现在,我们使用成语时,大多数时候是用成语的引申义,但这并不代表成语的本义就不会在现代汉语中出现。因此,当现代汉语中出现成语的本义时,我们就会因不熟悉成语的本义而认为它们被用错了。 【示例】 (1)他在攀登峭壁时跌了下来,肝脑涂地,惨不忍睹。(2)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积累】 类似的成语还有:粗枝大叶、一针见血、衣冠禽兽、光天化日、勾心斗角、呆若木鸡、粉墨登场 二、感情色彩判断错误 成语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或具有褒义,或具有贬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成语本身就具有两种感情色彩——或具有褒义和中性义,或具有贬义和中性义,但我们使用它

们时却常常忽略它们的中性义。 【示例】 (1)他从未像今晚这样口若悬河过,仿佛有满肚子的心事要告诉我一样。 分析:“口若悬河”是中性词,形容能言善辩,说话不断。它虽然经常用于有嘲讽之意的句子中,但示例中的“口若悬河”是写“他”倾诉“心事”,显然是恰当的。 (2)关于嫦娥奔月的种种天真或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人有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分析:“想入非非”常指胡思乱想,为贬义;但它还有另外一个含义——人的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为中性义,所以示例中的“想入非非”使用正确。 【积累】 类似的成语还有:(1)平铺直叙——常指文章平淡无味,重点不突出,还有一个中性义是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只是按顺序直接叙述;(2)老谋深算——形容计划周密,办事干练,富有经验,是中性词,虽常用来形容反面人物,但用于正面人物也恰当;(3)明哲保身——常被认为是贬义词,但其本义是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是褒义词;(4)不求甚解——常被认为是贬义词,但其本义是指读书只需领会主要精神,不要过于在字句上花费工夫,是中性词。

精选成语运用中的十大错误类型

成语运用中的十大错误类型 第一类望文生义第二类对象误用 第三类褒贬颠倒第四类语义轻重的误用 第五类语境不合第六类形义相近的误用 第七类多重含义的误用第八类表意重复 第九类语法功能的误用第十类谦敬错位 第一类望文生义 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10. 不名一文:名:指占有。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11.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2.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3.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14.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5.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 16.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17.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18.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遭受灾难。 19.别无长cháng物: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人贫穷。 20.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1.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22.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23.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4.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5.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26. 27.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成语使用错误常见类型资料讲解

七上成语运用 一、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 对策一:吃透词义,多识记多积累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有些成语的理解能够利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进行,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不能是天然的了。例题: 1、有的同学学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解析】“文不加点”常被错误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其实它的真实含义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2、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几乎万人空巷,街上静悄悄的。(╳) 【解析】“万人空巷”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为家家户户都在屋内,巷子里空了。 对策二:平时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例题: 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解析】“美轮美奂” “轮”是“高大”的意思“奂”是“众多”的意思,适用的对象应是高大的建筑物而非人物形象。 2、宽敞明亮的教室里,72名同学济济一堂,畅谈着美好的理想。 【解析】“济济一堂”特指人才。(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备注」: “感同身受”指替蒙受恩惠的人向施恩者表示答谢,不用于受恩惠者本人。 “相濡以沫”用于患难中,不用于平时。 “炙手可热”用于人有权势,而不用于物。 “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 “萍水相逢”用于陌生人初次见面。 “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顿号的使用及十大误区

顿号的使用 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1、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2、习惯上不须停顿的并列词语之间不加顿号。一般单节的并列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例:兄弟要敬重父母。 3、多个并列词语,前面的之间用顿号,最后两个词语之间用“和”或“及”等。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例:义理、考据和辞章。 4、并列词语之间有问号或叹号的,不再用顿号。 5、句中概数的中间不用顿号。 如: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不能写成“十六、七岁”) 离村三、四里外有一条小河。 上例中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如:三年级四、五班的学生。 6、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7、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8、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

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9、并列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如: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10、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如: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11、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12、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13、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⑩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并列的短语。分句之间停顿较大,不应用顿号。 例(1)这次会议对玉米、小麦、油料、和棉花的收购任务,作了重新安排,

成语使用错误常见类型

七上成语运用 令狐采学 一、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 (一)误解词语,望文生义对策一:吃透词义,多识记多积累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有些成语的理解能够利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进行,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不能是天然的了。例题: 1、有的同学学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解析】“文不加点”常被错误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其实它的真实含义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2、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几乎万人空巷,街上静悄悄的。(╳) 【解析】“万人空巷”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为家家户户都在屋内,巷子里空了。(二)用错对象,张冠李戴对策二:平时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例题: 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解析】“美轮美奂” “轮”是“高大”的意

思“奂”是“众多”的意思,适用的对象应是高大的建筑物而非人物形象。 2、宽敞明亮的教室里,72名同学济济一堂,畅谈着美好的理想。 【解析】“济济一堂”特指人才。(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备注」:“感同身受”指替蒙受恩惠的人向施恩者表示答谢,不用于受恩惠者本人。“相濡以沫”用于患难中,不用于平时。“炙手可热”用于人有权势,而不用于物。“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萍水相逢”用于陌生人初次见面。“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汗牛充栋” 形容藏书非常多。“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慷慨解囊”用于帮助别人。 “天伦之乐”用于一家人。 (三)色彩失当,语境不分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谦敬色彩。从感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从谦敬色彩上分为谦辞和敬辞。在使用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1、误用褒贬,情感错位对策三:注意感情色彩,辨明褒贬成语和有些词语一样是有感情色彩的,使用成语时,须要使成语的感情色彩和语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语境褒则褒,语境贬则贬,中性语境则使用中性词。 (1)班里的不良现象已经蔚然成风,再不治理就会带来严重后果。 【解析】蔚然成风:指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好的风尚。在这里“不良现象”是贬义,使用“蔚然成风”不恰当(2)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解析】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

成语运用中的十大错误类型演示教学

成语运用中的十大错 误类型

成语运用中的十大错误类型 第一类望文生义第二类对象误用 第三类褒贬颠倒第四类语义轻重的误用 第五类语境不合第六类形义相近的误用 第七类多重含义的误用第八类表意重复 第九类语法功能的误用第十类谦敬错位 第一类望文生义 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10. 不名一文:名:指占有。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11.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2.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3.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14.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5.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 16.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17.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18.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遭受灾难。 19.别无长cháng物: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人贫穷。 20.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1.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22.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23.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4.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5.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6.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27.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8.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9.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30.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31.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32.独辟蹊径:比喻独立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方法。 第二类对象误用 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成语使用的七大误区

成语辨析与使用的七大误区 成语辨析与使用是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经典题型,由于成语数量多而且日常生活中不常用,因此容易造成考生失分和弃分。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成语题完全是可以战胜的。对于成语辨析类题目,我们首先要明确公务员考试中所考查的都是我们常用的成语,不会是生僻的成语。而考查内容则有两大类型:一类是我们常用的成语中意义相近,容易混淆的;另一类是我们常用成语中容易误用的。对于成语,应试者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正确理解常用常考成语的含义,不要只看字面意思;二是在恰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要想准确地掌握成语的用法,华图教育提醒各位考生,主要应克服以下几种误区。 误区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有的成语的含义并不在字面上,而是与其字面意义相左、相反或无关,使用时一定要仔细分析、甄别其内涵,考查其与所在语境是否协调。如果对成语意义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例如: (1)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然不能有丝毫大意。 (2)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辨析:(1)句中,“每况愈下”是指情况愈来愈坏,显然与题意不符。(2) 句中,“差强人意”是指大体上让人满意,而并非字面含义:不太让人满意。 误区二:对象错误,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他用。例如: (1)近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2)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女生自编自演了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辨析:(1)句中,“琳琅满目”一般是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这里用在“城市‘夜景观’”上不合适。(2)句中,“绘声绘色”用来形容描写叙述生动逼真,用于形容“演出”显然不妥。 误区三:褒贬颠倒,感情失当 有的成语意思相近,然而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这时就需要根据语境加以区别,不可褒贬颠倒,以至于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例如: 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的时候,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以及对策

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以及对策(一)、误解词语,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有些成语的理解能够利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进行,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不能是天然的了。 例题: 1、就在公安部门准备收网时,这帮家伙为虎作伥,毫不收敛,在罪行簿上又添新笔。(╳) 2、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几乎万人空巷,街上静悄悄的。(╳)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4、这个小毛病不足为训,下次改掉就行了,何必大动干戈呢?(╳) 5、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火中取栗: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得到好处) 6、北大荒虽然天荒地老,但经农垦战士的开发,已经成为商品粮基地。(╳)(天荒地老:指经过的时间很久)

7、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邯郸学步:比喻生硬的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原有的长处也丢掉了。) 8、“9·11”事件之后,美国股市势如破竹的下跌趋势,令世界经济雪上加霜。(╳) (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9、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0、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减轻学生负担,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轩然大波:常用于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11、教育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家长作风。(╳) 12、作家不深入生活,坐在家里管窥蠡测,就创作不出群众喜欢的作品。(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了解片面狭隘,十分有限。应改为“闭门造车”) 对策一:吃透词义,多识记多积累 【备注】: A、鼎足之势三人成虎不为己甚目无全牛杯弓蛇影侧目而视叹为观止金瓯无缺细大不捐安土重迁坐地分赃差强人意一团和气别无长物大方之家

成语错误类型归纳

现以2009年高考成语题为例,总结归纳出高考成语故意致误常见的几种类型。 一、望文生义 生活中,很多人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说话或文章里。因此,此错误类型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高考常考的。如: 例 1.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安徽卷) 【分析】耳提面命:意为不但面对面教导,还提着他的耳朵叮嘱他。后来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命,教导。而例句中只片面的认为是“提着耳朵当面命令”,成了一种惩罚的方式。 例 2.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海南、宁夏卷) 【分析】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所能相像的。夷,平常。而例句望文生义地想成了“让人羡慕的天然生存环境”了。 例 3.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个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广东卷) 【分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首,最先,最早;当,面对;冲,要冲,交通要道。而例句中把它理解为“居首要位置,起关键作用”的意思,与词义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例 4.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强烈。(江西卷) 【分析】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或优越的地位。临,面对。而例句中只把它理解为“一定的高度”,看事情的立足点出现了问题。 例5.有人把那些只知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江西卷) 【分析】不假思索:用不着思考,形容说话办事敏捷、果断。假,凭借,依靠。例句中把“假”的意思理解为“加以”了,整个成语的意思成了“不思索”,句义变成“只知道读书而不思考”,完全不是词义的“敏捷、果断”,才成了存储文字的工具——书橱。

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因此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同时必须准确理解成语中一些含有生僻义的关键语素,切忌粗枝大叶,一瞥而过,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例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 ....,令人费解。 例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例3、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例1中“文不加点”中的关键语素“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之意,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把意思理解成“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上整个成语是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例2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冲”是“要冲,交通要道”的意思;它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例3的“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谣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多误作团结力量大。 类似成语还有:五风十雨对簿公堂大快人心屡试不爽久假不归差强人意万人空巷光怪陆离不刊之论涣然冰释空穴来风空谷足音善刀而藏暴虎冯河酒囊饭袋有口皆碑不足为训不以为然人面桃花奇文共赏城下之盟穿云裂石身无长物细大不捐间不容发罪不容诛大方之家等等 二、不明语源,不知本义 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当成语运用回到其本义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 例4、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例5、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例6、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 例7、节日的秦淮河畔充满了喜庆气氛,灯红酒绿,十分热闹。 对例4中的“秦晋之好”,只要稍有点历史知识就会明白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联姻,后专指两姓联姻,不能泛指友好关系;此处用来说两国关系友好,故错。例5“明日黄花”一词出自古典诗歌,“明日”当“第二天”讲,在诗中指重阳节。原意是说,重阳节一过,菊花就枯萎了。后比喻过了时的无应时作用的东西,或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此处“平均主义”本就无价值,更不是外物或报道,故用错。另外这个词常误作“昨日黄花”。例6中“让梨推枣”用于兄弟关系友好,不用于谦虚。例7中“灯红酒绿”兼有两种词义,既指娱乐场所的

行测选词填空成语使用

行测选词填空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在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成语在选词填空类题型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并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从考查的形式上来看,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特点是公务员考试越来越侧重于综合考查,特别是成语与实词的混合型考查。在考试中,对考生正确使用成语(选词填空、病句)能力的考查,主要从十个方面来设置错误选项或迷惑项。下面专家结合实例给考生详细讲解如何避免这十大误区,帮助考生成功辨析与使用成语。 (一)形近、音近易误,义近易混 遇到形近、音近或义近类成语时,要注意从相近成语的相异语素去分析,找出其差别。(注: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1.形近、音近 有些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如“不孚众望”指不能使众人信服,而与之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负众望”却表示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其他还有“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 、“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等,注意区分其含义。 2.义近 有些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它们的用法仍有细微差别。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两者意义相近,但前者更偏向主动,后者更偏向被动。 例题: 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_____,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仆后继 B.勇往直前 C.前赴后继 D.发奋图强 【答案】A。【技巧点拨】本题正确答案为“前仆后继”,干扰项是“前赴后继”。它们是形近成语,相异的语素是“仆”与“赴”。“仆”是倒下、牺牲的意思,“前仆后继”是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赴”是奔赴、上去的意思,“前赴后继”是前面的人冲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根据“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横线处应填“前仆后继”。 (二)望文生义

中考语文成语使用错误专题复习题资料

2011届中考语文成语使用错误专题复习题及答案2 - 1、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B、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D.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D 乌兰察布市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李东真是别出心裁,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B.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这些豆蔻年华的小伙子,也许在没有喝酒前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D.“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2005 年举世瞩目的大事。 、C 哈尔滨市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项是() A.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每逢节假日,中央大街两旁的店铺,就会顾客盈门,生意葱茏。 D.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3.D 连云港市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掌握自然规律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但是掌握了科学知识以后,人们便可以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C. 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D. 连云港地理区位非常重要是毋庸置疑的。她是我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3分)C 感情色彩有误 聊城市 5.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 分) A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学校组织的这次扔款贩灾活动,我们应踊跃参加,不应袖手旁观。 B.法家主张君权至上,纵横家以士为贵,在当时的诸子百家中,孟了的民贵君轻思想可谓别具匠心。 C.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吹拉弹唱,载歌载舞.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D.初中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现在想来,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成语错用的十种类型

中考成语题错误设置的十种类型 1.望文生义 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还要掌握其比喻义或引伸义。如: “破釜沉舟”表面意义是砸破饭锅沉下船,比喻义是下定决心干到底。 “凤毛麟角”表面意义是凤凰的毛,麒麟的角,实际是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才或事物。 “猫鼠同眠”即不是表示化敌为友,也非表示宽大胸怀,而是比喻上下互相包庇,一起干坏事。 “危言危行”指正直的言论和行为。危:正直,不能理解为“危险”。 “三人成虎”是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不能理解为“团结起来力量大”。 “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不能理解为“加标点”。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清除刻错了的字。“不刊”可更改,不能理解为“刊登”。 “不足为训”指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训:准则,不能理解为“教

训”。 “不可理喻”指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不能理解为“不可理解”。 “不名一文”指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不能用来理解为“人格低下”。 “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可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久假不归”指长期借去,不归还。“假”是“借”,不能理解为“请假”。 “吊民伐罪”指慰问受苦的民众,讨伐有罪的统治者,不能理解为“治老百姓的罪”。 “细大不捐”指小的在的都不能抛弃。捐:抛弃,不可理解为“捐款,捐献”。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可理解为“人都在家里,空着巷子”。 “因人成事”拽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因:依靠,不可理解为“因为”。 二用错对象 很多成语,在具体的使用对象上(或人或事),不能张冠李戴,用错对象。如: “日理万机”只能用于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能用于一般群众。

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狭义成语误用例说 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时间:2007-12-27 [收藏] [推荐] [评论] [打印] [关闭] 在洋洋大观的成语大家族中,有一类成语,适用的范围很小,适用的对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这类成语,我们姑且将它称之为“狭义成语”。狭义成语在使用时,如果不认真推敲,很容易“泛化”,导致使用失误。本文通过分类例举的方式,就此类误用加以说明。 1. 适用于特定关系的成语例l这两位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矛盾得到解决,他们终于破镜重圆,和好如初。 破镜重圆,只适用于夫妻关系。 例2姐妹俩从小青梅竹马,形影不离,长大了连工作都在一个单位。 青梅竹马适用于男女两小无猜,源于李白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因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两个小女孩的关系,是不可用“青梅竹马”来形容的。 例3十年后,我们将相约来母校聚会,畅叙友谊,共享天伦之乐。 天伦之乐,只适用于家人之间的关系,本句扩大到了同学关系。 例4我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只适用于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源于王勃“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例5比翼双飞两状元——记我市理科最高分获得者吕静妹、王晓波。 比翼双飞特指夫妻间亲密无间,形影不离。源于白居易诗“在天愿作比翼鸟”。 例6两个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子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狭路相逢特指仇人相遇,难以相容,不肯轻易放过,朋友之间怎么可以“狭路相逢”? 2. 适用于特定事物的成语例1这次搬家他花了不少力气,仅家具就装了两卡车,真可谓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只适用于藏书之多,与家具无关。 例2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是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浩如烟海,特指文献、资料等很丰富,不可用来指商品。 例3我收到一封外国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关于《判断成语使用正确与否》的教学设计

关于《判断成语使用正确与否》的教学设计 后所镇中学敖华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成语错误运用的六种基本类型。 (二)过程与方法:正确理解与运用常见的成语;学会替换句子中使用错误的成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学们热爱成语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掌握成语错误运用的六种基本类型。 (二)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与运用常见的成语;学会替换句子中使用错误的成语。 三、教学准备 (一)提前写好教案、制作课件。 (二)提前将预习资料复印后发放到学生手中。 (三)提前与学生见面交流,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的亲人和朋友,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来到如诗如 画的富源雾都,香飘万里的魔芋之乡,古韵悠悠的亦佐县要地——富村,而且又见到青春飞扬、热情大方的同学们。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享一顿成语大餐,希望大家充分调动嘴巴,胃口大些,再大些,让自己变成一个满腹经纶的才子佳人,我的亲人和朋友,你们愿意吗? (二)看图猜成语 课件展示10幅蕴含成语的图片,让同学们竞猜。(击掌鼓励)

(三)考查特点 告诉大家成语辨析的错误点会涉及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重复用词、谦敬错位、语境不符6种。 (三)理论积累和示例解析 课件展示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重复用词、谦敬错位、语境不符的含义,请同学们齐读。 1、望文生义:指根据成语的字面意思理解成语,从而歪曲成语的本意。 2、用错对象:指专用于某类事物的成语却用于其它事物。

3、褒贬误用:指该褒奖的地方却用贬义词,或该贬斥的地方却用了褒义词。 4、重复用词:指句中某些成份已经表达了该成语的意思,却又使用了该成 语。 5、谦敬错位:指根据不同的人物身份,该用于甲的成语却用到乙身上。 6、语境不符:指使用的成语与该句子的表达关联不大或没有关联。 课件展示例句,带领大家分类解析成语误用的情况。尽量启发同学,让其概括错误的原因和类别。(击掌鼓励) 1、望文生义 例如:放学铃声响起,同学们首当其冲的目标是食堂。 分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遭到攻击或遇到灾难,而句子要表达的是同学们首先冲向的地点是食堂。句子错在按照成语字面意思去理解含义。 2、用错对象 例如: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 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分析:“巧夺天工”是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成,形容技艺的 高超,这里用来形容大自然,属于用错对象。可换为“鬼斧神工”。 3、褒贬误用 例如:他自称大学问,打扮得斯斯文文,讲话也味同嚼蜡。 分析:“味同嚼蜡”形容没有味道,多指讲话或写文章枯噪无味,

11成语错误类型归类复习

高考语文成语错误类型归类复习 第一类望文生义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其他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火中取栗、从长计议、耳提面命、不足为训、可圈可点、三人成虎、不刊之论、文不加点、海外奇谈、曾几何时、首当其冲、屡试不爽、不忍卒读、危言危行、如履薄冰、胸无城府、胸无宿物、要言不烦、不赞一词、俾昼作夜、妙语解颐、明日黄花。持之有故、罪不容诛、久假不归、坐地分赃、登堂入室、如坐春风、不名一钱、目无全牛、差强人意、万人空巷、振聋发聩、涣然冰释、细大不捐、存而不论、不绝如缕等。 第二类对象误用

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⑸"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⑹"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⑼"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⑽"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资料补充 1.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4.破镜重圆:比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5.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非常好。 6.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成语使用错误分析

成语使用错误分析175例 1.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孚众望,以1分06秒84的成绩刷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不孚众望,不使群众信服。意思反了。改为“深孚众望”或“不负众望”。) 2.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形容商品。) 3.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狭路相逢,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不可用于老友见面。) 4.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要说成“对……漠不关心”。) 5. 近一段时间来,巴以暴力流血冲突持续加剧,巴以和平面临空前绝后的威胁。(“巴以和平面临的威胁”是空前的,但今后可能更严重,不会“绝后”。) 6.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法律基本知识素昧平生。(素昧平生,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不用于知识。) 7.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既然已经不会走路了,怎么走出自己的路来?)8.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不形容衣服很不合身) 9. 这人一贯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伙都不怎么喜欢他。(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占便宜当然不是应该做的事。) 10.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果不其然,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用在这里使前后意思矛盾。) 11.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不能用于对待别人。) 12.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不知所云,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使人不知道说的是些什么。是用于批评说话人的。如“这篇文章逻辑性太差,使人看了~。”这段文字说明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不是说他说话内容混乱。) 13.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应该为“不可理喻”。) 14.我国乒坛健儿在四十三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以三比二力克瑞典队勇夺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用在这里与文意完全不符。) 15.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的呆帐坏帐来说,实在是螳臂当车。(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多指逆潮流而动。用在这里与文意完全不符。) 16. 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像冰一样完全消除。用在这里与文意完全不符。) 17.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这里写的不是心理状态。) 18.十年来,他的病一直不见好转,他怎能不忧心忡忡且耿耿于怀呢?(忧心忡忡,形容忧愁很深,用得对。耿耿于怀,习惯用于不能忘怀与别人的芥蒂。这里用错了。) 19.老王虽说已经退休了,但他精力充沛,在许多事情上都显示出他是个年富力强的人。(年富力强,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不能用于退休的老人。)

谨防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谨防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成语在选词填空类题型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并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从考查的形式上来看,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特点是公务员考试越来越侧重于综合考查,特别是成语与实词的混合型考查。在考试中,对考生正确使用成语(选词填空、病句)能力的考查,主要从十个方面来设置错误选项或迷惑项。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结合实例给考生详细讲解如何避免这十大误区,帮助考生成功辨析与使用成语。 (一)形近、音近易误,义近易混 遇到形近、音近或义近类成语时,要注意从相近成语的相异语素去分析,找出其差别。(注: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1.形近、音近 有些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如“不孚众望”指不能使众人信服,而与之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负众望”却表示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其他还有“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 、“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等,注意区分其含义。 2.义近 有些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它们的用法仍有细微差别。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两者意义相近,但前者更偏向主动,后者更偏向被动。 例题: 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_____,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仆后继 B.勇往直前 C.前赴后继 D.发奋图强 【答案】A。【技巧点拨】本题正确答案为“前仆后继”,干扰项是“前赴后继”。它们是形近成语,相异的语素是“仆”与“赴”。“仆”是倒下、牺牲的意思,“前仆后继”是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赴”是奔赴、上去的意思,“前赴后继”是前面的人冲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根据“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横线处应填“前仆后继”。(二)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其特定的出处,或出于古代诗文,或出于寓言故事,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如果我们对成语意思不仔细辨析,不能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含义,只拘泥于其字面含义,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题: 经过认真学习,他终于改掉了文不加点的坏毛病。 【解析】此处错将“文不加点”理解为了写文章不加标点的意思。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page] (三)语义重复 成语本身含有一定的意义,若不注意将成语与句子语义进行比照,有可能就会造成成语含义和句子语义的重复。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出三种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需要注意的语义重复情形: 1.倘若题干中已经出现了带有比喻性的成分,如“像”“如”等,一般就不再用选择带有比喻词成分的比喻性成语。 2.某些成语不能与“令人”、“让人”搭配使用,因为其本身已经含有了“令人……”、“让人……”的意思,如“贻笑大方”、“动人心魄”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