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型湖泊旅游开发模式初探_以定远县为例
定远县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探析

定远县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探析摘要:定远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平均年降水量915毫米,水资源总量为6.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不足700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水资源短缺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已成为制约定远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保护一、水资源利用情况1、自然地理、水文、径流。
定远县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区。
全县国土面积2998km2,辖22个乡镇、253个行政村,总人口近百万人。
境内河道构成了窑河、池河两大水系。
现有耕地249万亩,主要生产水稻、小麦、棉花、豆类,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定远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15.9mm,水资源总量为6.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不足700 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定远县建有中型水库18座,蓄水量2.2亿立方米,小型水库285座,蓄水量2.1亿立方米,塘坝蓄水量为1.2亿立方米。
炉桥电灌站,提引外水为每秒20立方米,全县水利工程可拦蓄水总量5.5亿m3。
中小型机电灌溉站53处,总装机206台套、22490千瓦,全县设计灌溉面积14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7.4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72.13 万亩。
定远县现有工业用水大户主要为华塑公司、中盐东兴盐化和泉盛化工有限公司,年用水量为1800万立方米。
结合解决农村安全饮用水问题,我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规划16处,至2013年底,全县建设集中供水工程17处,分部在全县各地,其中规划把城北水库等13座中型水库和2座小型水库两座小型水库地表水水资源作为饮用水水源,供水能力达到每天8万吨,建设供水管道1000多km,已经解决不安全饮水人口30多万人饮水问题。
二、水资源保护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定远县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城乡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水库内进行的高密度养殖,导致水库水体污染现象比较严重,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尤为迫切。
1、制定下发了《定远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
基于SWOT的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分析

■【探索与交流基于S W O T的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分析一、水利风景区概述根据《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SL300-2004 ),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
水利风景资源是水利风景区存在的基础条件,我国众多河流、湖泊、冰川、瀑布、泉点、湿地、水库、灌区等水利风景资源是休闲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和载体,水利风景区开发建设是顺应休闲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需要,并可产生良好的综合效益。
水利风景区分为水库型、灌区型、湿地型、城市河湖型、自然河湖型和水土保持型6种类型。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以水库为依托,其风景资源包括水库水体及相关水工建筑、沿岸草木、山林、历史建筑等具有游览价值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二、基于SW OT的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分析SWOT分析法是对研究对象的4项因素即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战略。
笔者运用SWOT分析法对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旅游发展进行分析,指出了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为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的发展对策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1.优势分析(1)生物景观资源丰富库区水资源充沛,生物景观繁多,自然生态良好,库区周边成了众多野生动物良好的繁殖地和栖息地。
丰富的物种资源,为了解野生动物生活习性、认识植物的形态特征提供了良好条件。
(2) 生态环境优越水库蓄水使得水域面积扩大,光热水等气象因素随之变化,库区降水量、降水频率增加,空气湿度上升,改善了库区原有的气候状态,造就了独特的库区小气候。
库区多数被青山环绕,丰富森林资源增加了负氧离子,起到了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的作用,为休闲度假提供了良好环境。
(3) 独特的水利工程景观自然河流经水工建筑物拦截蓄水形成水库。
拦截处的水工建筑物是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所独有,大坝、溢洪道以及泄洪闸等景观带给游客的不仅是视觉震撼,还是水利科普教育的课本,能将治水文化、工程文化以及地方特色文化传承给子孙后代。
定远县曲阳湖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议书

定远县曲阳湖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议书定远县曲阳湖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议书一、项目名称定远县曲阳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二、承办单位概况定远县曲阳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滁州市定远县城东10公里的桑涧镇境内,距定远县城8公里,省道311线穿境而过,交通便捷。
桑涧镇历史悠久,以驻地东桑涧取名,东桑涧镇古称洛阳集,因位于河畔,桑姓聚居,取名桑家涧。
桑涧镇古迹遗址颇多,文化底蕴丰厚,境内川心李村民组,抗日战争时期,曾为凤(阳)定(远)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
全镇“村村通”水泥路和砂石路纵横交错。
全镇人口37537人,镇北部属于丘陵地带,南部是湖地(水涝湖即此),耕地面积78641亩,曾以“三蒜”(蒜苔、蒜头、蒜苗)闻名省内外。
桑涧镇林业发展较快,镇建有林场,造林面积8500多亩,部分已成林,成片果林2000多亩,主要以油桃、板粟、梨、柿为主。
建国后,桑涧镇内兴建了桑涧水库和青春水库,并设有450千瓦桑北、天河电站,境内先后修建了太平湖、贾家坝、龙塘、蒋雨、天河、三八、蒋陈下坝等小(一)、小(二)型库坝。
近几年,桑涧镇经济突飞猛进,集镇整体建设步伐加快,先后改造了北大街,打通了南大街,开辟了小康、大凌、天河三条新大街。
主街道两旁安装了120盏路灯,栽种了广玉兰和香樟等名贵风景树。
社会事蒸蒸日上,镇党委、政府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投入200多万元建设了滁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桑涧村。
桑涧镇从“四清四改”入手,对桑涧村村庄道路、文体场所等配套设施进行了全面建设,村容村貌显著改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努力向全镇延伸。
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了蔬菜生产、生猪养殖、食用菌生产等为主的主导产业,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在桑涧村建立百亩数百个钢架大棚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在青春村建立几十亩钢架大棚食用菌基地,以河北村晓梅油桃为龙头,建立千亩油桃示范基地,年产油桃40万公斤。
在大李村建立了拱棚苔韭基地等。
【奇创研究】城市河湖型水利景区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城市河湖型水利景区旅游开发模式探讨城市河湖型水利景区是指以贯穿城市或居于城市中的河湖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包括自然形成和人工开挖的运河、合理、渠系及湖泊等,同时具备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和环境条件,可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以及科学文化教育等活动的区域。
城市河湖型水利景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确保了城市防洪工程和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有效修复水生态、水环境;同时也与城市经济、文化、城市形象等元素密切相关,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载体。
因而,从生态成效、城市经济发展、城市文化印象以及游客需求等方面来探索城市河湖型水利景区的旅游开发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模式一】城市水态博物馆模式:水利生态叠加休闲教育的科普基营此类型是最基础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开发模式,以生态保护、水利保育为行动准则,依据河流各段功能、背景、条件差异,实施特色开发,较为典型的有台湾冬山河。
该类型开发主要兼顾河流、旅游两大功能,对城市形象、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映射较少,对居于城市远郊的河湖型水利景区较为适用。
1.河流功能方面,以自然生态保育、水利工程保障为主。
尽可能保存水域、沼泽地、水田等景观,构筑良好的排涝蓄水条件;堤岸空间和景观的塑造上,大量使用石材组合,尽量减少人工设施,沿岸景观以大片草地和树林为主,在城市与河流之间建设良好的生态屏障。
2.旅游功能方面,以水利生态科普、轻体量亲水休闲为主。
多开发水利科普馆、活水公园、湿地观景区、小生物观察区等充满自然生态野趣的科普产品;同时,在人与水的自然伦理观念的引导下,建设涉水区、游泳池等轻体量的亲水休闲活动。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奇创旅游规划咨询机构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模式二】城市商业综合体模式:水利生态契合城市功能的休闲高地此类型多见于城市中心或者城乡结合部的河流型水利景区,是在城市用地紧张、城市扩张、城市商业空间拥堵等背景下形成的,较为典型的有圣东尼奥河。
水库旅游开发案例

水库旅游开发案例水库旅游开发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水库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文将以某水库旅游开发为案例,探讨水库旅游开发的具体实施方案。
首先,水库旅游开发需要充分挖掘水库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水库周边的自然风光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可以开发水上运动、钓鱼、观鸟等项目,让游客亲近自然、感受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
同时,水库周边的人文资源也是不可忽视的,可以开发民俗文化体验、特色美食品尝等项目,让游客感受到当地的文化魅力。
其次,水库旅游开发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道路交通、停车场、游客中心、卫生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餐饮、住宿、购物等配套设施的完善。
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保障游客的舒适体验,提升水库旅游的整体品质。
另外,水库旅游开发还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开发过程中,要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保护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不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垃圾分类处理等方式,保护水库的生态环境,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最后,水库旅游开发需要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水平。
可以与当地的旅行社、酒店、餐饮等企业合作,推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营销和预订服务,提升水库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水库旅游开发需要全面考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服务水平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提升水库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本案例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水库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湖泊旅游开发探讨——以南明湖为例

展 中国家 的湖 泊旅游仍 处于起 步阶段 ,与欧美 国家存在 较
大差距 。我 国地区之 间经济发 展不平衡 ,并且 经济发 达 的
长江 中下 游和 东部地 区湖泊较 多。这样 ,中西部 地 区的湖
而且由于文化观盒、地域民情及前期粗放型开发的限制 ,
使 得我国大部分 湖泊旅游仍 以观光旅游 为主 ,且发展 不平
衡,与世界上著名湖泊 的旅游开发相 比存在一定差距 。
我国的湖泊旅游度 假在 2 O世纪 9 代前 ,主要 以官 0年
办的疗 养院等为主( 如太 湖 、滇池 附近的疗养 院 ) 9 2年 。19 后 ,建立 了国家级 、省级 的湖泊旅游度假 区 ,当时 ,国内 对度假旅游普 遍还不 了解 ,尤其 不 了解 国际上 同类产 品的
R cet nFs e 休 闲渔业 erai i r o hy
湖 泊 旅 游 开 发探 讨
— —
以南 明湖 为 例
叶小青 , 占勇 明
(. 1 丽水 学 院经 济 贸 易 与 管理 学 院 ,浙 江 丽 水 3 30 ; 2 浙 江 省 丽 水 市 水 利 局 , 浙 江 丽 水 3 3 0 20 0 . 2 0 0)
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措施 。
( )开发 层 次较 低 二
湖泊旅 游开发很容 易引发的两大类环 境问题 ,一是对
关键 词:湖泊旅 游 ;开发模 式;南明湖
中图分类号:F 9 . 5 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 — 9 9(0 80 — 0 5 0 0 2 2 2 2 0 )5 0 4 — 4
一
、
湖 泊 旅 游 开 发 现 状 分 析
湖泊旅游资源的五种开发模式

湖泊旅游资源的五种开发模式李向明湖泊是水文旅游资源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幽美静谧、妩媚诱人的自然风光备受旅游者的青睐。
我国的湖泊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景观价值较高,类型多种多样,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
一、我国的湖泊旅游资源我国是湖泊旅游资源丰富,据统计,全国有大小天然湖泊2万多个,其中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600个。
除了天然湖泊外,还有人工湖(水库)86000多个。
这些湖泊旅游资源分布相当广泛,但又相对集中,主要集中的分布在五大湖区:东部平原湖区、青藏高原湖区、蒙新高原湖区、东北平原及山地湖区、云贵高原湖区。
许多著名的湖泊都已经成为了旅游胜地,如杭州的西湖、淳安的千岛湖、无锡的太湖。
截止到2005年,国内主要依托湖泊进行旅游开发的A级旅游区就有140多家。
二、湖泊旅游资源的特点湖泊旅游资源通过水体的形、影、声、色、奇等构景因素而具有强烈的美感和旅游观赏价值。
1、湖泊是风景旅游区的重要构景元素。
对绝大多数风景区来说,湖泊都是不可缺少的。
因为,秀丽的湖光可以为山色增辉,从而形成山清水秀、山水一体、交相辉映的整体效果,使得自然风光绚丽多姿,充满诗情画意。
如中国的洱海与点苍山、天山天池与博格达峰、白头山天池与长白十六峰、肇庆星湖与七星岩等,都是山水交相辉映的优美的风景旅游地。
2、许多湖泊都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以秀丽的江河湖泊为对象,吟诗作赋,写下了许多优美诗篇,给湖泊旅游资源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代大文豪郭沫若畅游千岛湖时赋诗赞曰:“西子三千个,群山已失高;峰峦成岛屿,平地卷波涛。
”加上湖边的摩崖题刻、传说等,对提高千岛湖的旅游观赏价值起着重要作用。
3、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世界各地的湖泊,尤其是淡水湖泊大都已被开发利用。
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湖泊联系紧密,加之湖泊多分布于盆地中、平原上,其周围常形成交通、人口的密集之地,相应地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一道,组成完美的风景画面。
安徽省定远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安徽省定远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刘菊【摘要】摘要:对安徽省定远县水资源状况、开发利用分析,提出问题与措施建议。
【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4【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措施建议定远县为安徽省滁州市辖县,地处安徽东部,人口100万,面积2998km2,是皖东地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县。
近年来,定远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矛盾尤其突出,成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本文对定远县地表水资源状况、可供水量、供需平衡分析,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与措施建议。
1 流域概况定远县境内有池河、窑河与高塘湖两河一湖。
池河流经定远、凤阳、明光3县市,入明光市女山湖,县境内长130km,流域面积2240km2。
窑河流域面积651km2,属该县西部界河,与长丰县、淮南市隔水相望。
定远至炉桥公路以西地区皆属窑河水系。
高塘湖为县境唯一湖泊,湖周有定远、凤阳、长丰县和淮南市,正常蓄水位17.5m,湖面50km2,容积0.793亿m3,湖南北长20km,东西宽2.5km,湖岸线长85km,枯水期湖平均水深1.76m,丰水期8月湖平均水深5.14m。
全县现有水库303座,总库容3.69亿m3,兴利库容3.57亿m3。
其中中型水库18座,总库容2.29亿m3,兴利库容2.22亿m3;小(1)型水库47座,总库容0.74亿m3,兴利库容0.73亿m3;小(2)型水库238座,总库容0.66亿m3,兴利库容0.62亿m3。
此外,定远县引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0.34亿m3,现状实际供水能力0.09亿m3。
现有固定机电排灌站55座,装机容量2.58万kW,设计供水能力1.17亿m3,实际供水能力0.9亿m3。
2 水资源状况2.1 降水根据安徽省水文局设立雨量站网1956~2012年降水资料系列统计分析[1],县境多年平均降水量908.9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库型湖泊旅游开发模式初探———以定远县为例黎慧(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3)摘要:在对水库型湖泊的开发现状及国内外湖泊旅游开发模式的分析总结基础上,以定远县为例,根据实地调研、资料收集等方法分析了案例地的资源及区位条件,探讨了水库型湖泊旅游开发模式的转型,提出了近郊度假型、户外运动型、休闲渔业型、综合休闲型的四种开发模式及具体实施方案,同时提出了水库发展的保护措施.以期为经济欠发达、区位条件一般地区的水库型湖泊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关键词:水库型湖泊;旅游;开发模式;定远县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72(2012)06-0044-050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出行选择从远离居住地转向近郊;从观光旅游转向休闲旅游[1],以湖泊为载体的休闲度假旅游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湖泊旅游始于20世纪90年代,20世纪末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中国有142处省级旅游度假区,其中47处为湖泊型.湖泊型国家4A 级旅游区有124处,占4A 旅游区的13.9%,湖泊型国家5A 级旅游区有7处,占5A 级旅游区的10.6%[2],首批12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4处是湖泊型[3].在中国众多湖泊旅游资源中,进行旅游开发的一般分为天然湖泊和水库型湖泊.随着天然湖泊开发已接近尾声,休闲旅游的发展和需求必然推动着水库型湖泊旅游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已建成大中型水库3057座,其中大型水库433座[4],丰富的资源为水库型湖泊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中国水库型湖泊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及市场条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及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水库型湖泊的市场条件日趋成熟.目前国内关于水库湖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水库型湖泊的旅游开发条件及开发利用评价分析.车震宇等人结合国内外的4个案例对比分析,指出了中国湖泊观光旅游的7个影响因素:水质条件、湖泊景观、旅游产品、主要客源市场的人口数量、区域合作、主题活动、营销,以及分析了度假旅游发展的一些制约条件[5].刘晓娟认为优越的区位条件在水库湖泊的开发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经济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城镇依托关系和周边景区的联系等[6].徐晓音在对湖北省大型湖泊水库定性及定量分析基础上,设立了8个评价项目,并将评价项目按重要性分成三类,综合评价出湖北省湖泊水库的最终等级,并根据等级的不同,对障碍因子的改变提出建议[7].水库型湖泊的开发模式及发展措施分析,继而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胡卫华在对湖南省湖泊旅游发展条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宏观的发展措施[8].孟秋莉对水库型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维护库区生态环境,重视库区生态建设;重视水库旅游环境的塑造;深度开发水库旅游产品[9].周玲强,林巧通过对国内外著名湖泊旅游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了湖泊旅游开发的典型模式和成功经验[10].综合而言,中国水库旅游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的发展出现停滞现象,只有少部分处于良性发展阶段.水库旅游产品多以自然观光和水上娱乐为主,形式单一,且多对环境造成较大威胁,资源优势并未有效地发挥,水库型湖泊的开发未和周围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另外,大多数水库旅游还处于私人随收稿日期:2012-06-16作者简介:黎慧(1988-),女,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管理研究.第14卷第6期石家庄学院学报Vol.14,No.62012年11月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Nov.2012DOI:10.13573/ki.sjzxyxb.2012.06.021意开发、经营的状态,缺乏有效的管理,开发带来的问题较多.中国水库旅游开发的落后现状,与中国丰富的水库资源条件不相匹配[11],水库型湖泊的开发模式急需转型.因此,笔者针对定远县水库型湖泊的发展现状,结合不同的水库开发条件,进行差异化的开发,实现开发模式的转型,继而实现水库型湖泊的可持续发展.1研究方法文章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来源于实地考察,第二手资料来源于定远县旅游及相关部门统计资料的收集.笔者于2011年10月下旬对定远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走访了定远县境内的有名的大小湖泊20余座.根据实地情况的调查,针对水库的资源特点及其区位条件进行差异化分析.同时根据《2010年定远县统计年鉴》、《定远县志》及2009年定远县水资源规划等资料的收集,选取郎峰水库、曲阳湖、岱山水库、炉桥高塘湖四大湖泊作为研究对象,了解不同水库的开发条件,探讨定远县水库开发模式的转型,进行差异化开发.2定远县水库发展概况定远县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区,位于滁州市东南部,距离江苏、上海等长三角地区较近,北邻淮南和蚌埠市,西南接省会合肥市,东与江苏省徐州市相邻.定远县2009年生产总值72.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7480元,在全省所有县级、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中排名50.县域范围内对外联系的公路主要有省道311、省道309和省道101,已建成有合徐高速和正在建的有宁淮高速高速公路.定远县内部交通主要包括定远到滁州的定滁路,定远到炉桥的定炉路.定远县拥有水库湖泊200多座,数量上位居全省第一,大多数由于兴修水利而开发,水库最初起到为定远县及其附近地区提供自来水及灌溉用水、为生产和生活设施发电、内河航运、防洪、及发展渔业等作用.其中,水库在防洪中的作用主要是调蓄洪水、削减洪峰,特别是定远县境内的池河、马桥河、洛河等河流的干支流上的水库汛期拦蓄洪水,调节径流,防洪效益显著.定远县水库湖泊多以中小型为主,这些水库根据所在位置及形成条件属于平原型水库,它是利用天然湖泊、洼淀、河道,通过修筑围堤和控制闸等建筑物形成的.水库的组成部分主要有自然水体、水生生物、库岸(盆)以及大坝等相关建筑物.从总体上看,定远县经济水平及区位条件一般,但水库资源丰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库最初的蓄水、发电、内河航运等作用越来越低.同时,由于库区保护及管理不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峻,水库的发展受到了大大的限制,水库的发展模式急需转型.3国内外湖泊旅游开发模式借鉴湖泊旅游的开发模式与湖泊资源的类型和等级密切相关,纵观国内外长期的湖泊旅游开发经验证明,由于水体的敏感性,成功的湖泊旅游开发必须十分重视对湖泊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利用[12].开发模式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笔者通过文献查阅及资料收集,将国内外湖泊的经典案例及其开发模式进行了总结(如表1和表2).根据表1、表2所示,国内外的湖泊旅游开发类型多样,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开发模式.开发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多以休闲体验为开发重点,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国内外的开发模式还存在者一定的差异:国外开发类型多样,具有典型性,门类齐全,多以湖区的资源特点、区位条件等综合因素寻求合适的开发模式.而国内开发的地区差异化不明显,具有同质化趋势;国外的开发模式层次较高,多以休闲度假为主,且会议、文化开发占很大一部分,实现了经济型向生态型的转变.而国内多以开发条件好的湖泊为背景,开发模式以度假、会议为主.4定远县水库开发模式转型及保护措施4.1水库开发模式转型4.1.1近郊度假型———郎峰水库1)资源特点及区位:郎峰水库水面开阔、交通便利、库区周边生态环境良好、气候适宜.距离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较近.笔者借鉴近郊风景区旅游的定义:近郊风景区是指能在(车行)一日之内完成往返游的旅游目的地的总和,包括近郊区域以及与城市交通联系便捷的少部分远郊区域[15].近年来,随着国家旅游政策黎慧:水库型湖泊旅游开发模式初探第6期45的支持、城市化进程加快、休假制度的设定以及居民旅游观念的转变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近郊型旅游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近郊型湖泊由于其自身特点,针对资源环境较好的湖泊开发为环境优越的休闲度假胜地.2)开发模式转型升级:郎峰水库可作为定远县湖泊旅游的深层次开发,针对库区周边景观组合特征打造符合当地特色的度假休闲环境.充分挖掘和利用原生态的态的景观元素———山体、水体、植被,采用层次分明的规划结构,合理利用周边环境进行景观设计及生态环境建设.同时,配合库区建设观景房产度假别墅区,度假区的建筑形式以坡屋顶为主,采用当地常见的木、竹、石等材料构筑.库区周边地区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沿区内旅游线路逐级展开,与山体公共绿化空间融为一体,打造符合人居的“人间仙境”.4.1.2户外运动型———岱山水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户外旅游成为大众旅游的新宠.户外旅游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旅行社组团的、注重于旅游者自主参与体验的、在自然风景内以某项或多项户外运动项目为休闲娱乐方式的旅游[16].其中,水域户外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旅游方式.1)资源特点:岱山水库是定远县第二大水库,湖面开阔、湖区稳定、深度适宜、距离客源地较近、可进入性强.2)开发模式转型升级:主要以岱山水库的水域为开发条件,开发关键是“户外休闲”,根据湖区的分布特表1国外湖泊旅游经典发展模式旅游开发升级模式引擎功能经典案例适配范围避暑康疗驱动型避暑康疗奥地利·沃尔特湖拥有大量的水上运动设施、休闲运动项目,以及疗养胜地费尔登高端度假驱动型高端度假意大利科莫湖环湖分布着历史悠久的风情小镇、历史建筑,豪华别墅,被称为意大利的苏杭遗产文化驱动型文化体验韩国庆州普门湖遗产和文化的“寻根之舞”,文化的深度体验户外运动驱动型户外运劢新西兮·瓦卡蒂普湖依托新西兰最著名的户外运动度假天堂-皇后镇,实现环湖旅游整体升级会议会展驱动型会议会展日内瓦·莱芒湖依托日内瓦,通过丰富的国际商务设施打造商务会展旅游胜地生态营地驱动型生态旅游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黄石湖拥有山峦、深谷、石林、冲蚀熔岩等可以进行生态营地度假的良好生态资源康体养生驱动型康体养生日本长野·白桦湖悠丽的温泉理疗历史、精彩的冰雪运动,丰富的节庆活劢资料来源:见参考文献[10,12,13]旅游开发模式引擎功能经典案例适配范围综合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运动、疗养等功能为一体太湖、鄱阳湖沿岸开辟众多的滨湖公园风景区,配合休闲娱乐及观光设施,僻静地段建设休疗养地和度假中心休闲观光旅游观光休憩西湖、青海湖、天池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角度欣赏;点与线的静态美景展示疗养度假旅游休闲疗养千岛湖、南湖宜人的气候配合湖区资源特色,开展度假旅游和各类休闲疗养项目乡村休闲旅游乡村度假台湾日月潭四季宜人的气候条件,丰富多彩的乡村资源、农场、民俗活动户外运动旅游户外运劢北京的昆明湖开展各种水上运动和岸上运动,淡季开展赛艇比赛科普探险旅游科普探险新疆的艾丁湖湖区的独特及奇异性,进行户外探险体验资料来源:见参考文献[10,13,14]表2国内湖泊旅游经典发展模式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年11月46点重点建设,打造两大旅游带:水上带及库岸带.水上带开发水上公园,以及满足定远县等内陆居民的沙滩排球、足球运动、沙滩浴场等娱乐项目,配合进行军事拓展等项目的建设.库岸带可结合岱山水库周边5000亩的板栗林等作物开发设计“板栗节”,开展板栗采摘、剥板栗等休闲比赛项目.4.1.3休闲渔业型———炉桥高塘湖水库型湖泊作为人们获取水产品的天然基地,在渔业生产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湖泊可养殖面积为187万hm 2,水库可养面积达200万hm 2,占全国内陆可养水面的70%以上.其中,定远县共有中型水库18座,小型水库285座.水库面积33.68万亩,可养水面18.5万亩,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笔者采用楼筱环[17]对休闲渔业旅游的定义,认为休闲渔业旅游是以现有各种渔业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休闲为表现形式,将旅游活动与现代渔业生产活动结合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的、体验型的旅游产品.在内陆地区,水库、湖泊具有发展休闲渔业理想的资源条件,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提倡,休闲渔业型湖泊将得到良好的开发.1)资源特点:炉桥高塘湖生态环境良好、湖区相对闭塞、库区生物资源丰富、外流湖泊、水质条件好且自净能力强.2)开发模式转型升级:以炉桥高塘湖湖区观光开发为主,配合农家乐、科普教育式开发.以库区生物资源为依托,开发渔业农家乐,如渔家生活体验,游客乘船出湖、参与捕捞、养殖作业、水产品加工、织网补网等活动;湖面周围开发渔业观光,观看渔业捕捞、使游客了解渔船和渔具;辅助开发教育科普基地.实现旅游、经济、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开发模式.4.1.4综合休闲型———曲阳湖湖泊旅游的发展包括3个层次:核心层(湖面或湖上旅游)、周边层(滨湖观光、休闲旅游)、扩散层(环湖观光带)[18].随着人们旅游需求越来越高,旅游方式的多样化,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也要实现多样化和综合化.将资源条件好的湖泊开发成综合旅游胜地,有利于树立地区的旅游品牌,促进旅游经济的转型.1)资源特点:曲阳湖是定远县第一大水库、周边环境良好、景观类型多样、生态资源良好、周围景观类型多样.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离定远县城较近.2)开发模式转型升级:以曲阳湖的水体为脉络形成以水圈为划分依据的水心、水面、水中、水上、水岸主次开发结构.其中,“水心”以自然和人工岛屿为核心,成为水体中的核心标识系统和游憩地;“水面”以船、筏等为交通及游憩工具,以漂浮结构形成大地艺术景观;“水中”打造水世界,考虑到备用水源可以在区域内设立潜水、游泳、戏水区;“水上”可以创造凌空体验性,比如建设水上飞机、水上热气球等游乐项目;“水岸”主要为亲水嬉戏区水上田径、日光浴等项目.依据湖区的资源组合状况进行多样化、特色化开发,打造集休闲、娱乐、养生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胜地.4.2加强保护促进水库发展的对策建议4.2.1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以生态旅游开发为提前水库在开发过程中,如果未进行合理开发,容易导致水库水质恶化、库区生态环境恶化、水库淤积等问题,不利于水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水库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水库的有序、合理、可持续利用.对定远县水库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进行统一规划,根据水库不同区域的功能、资源条件进行科学规划,并在保护水库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态旅游发展的根基,而发展生态旅游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是促进发展和保护的共赢.4.2.2加强公众参与,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将公众力量和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纳入到湖泊保护管理的规划编制、实施以及监督等工作中.改变“公众提出意见—管理部门处理意见”的消极被动方式,鼓励开展水体保护行动[19].综合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节约和保护,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逐步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4.2.3加强水库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的同时要加强水库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治山、防沙等措施的实施,特别育林、造林等措施.确定现有天然林和人工林的保护范围,要求对人工林进行间隔采伐、维护保养等科学管理,防止林区地面植被黎慧:水库型湖泊旅游开发模式初探第6期47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20].5结论与讨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库型湖泊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关注,定远县水库型湖泊的开发分析,不仅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定远县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运用前景.有利于实现观光湖、休闲湖向度假湖的战略升级.也有利于定远县旅游产业与农业、渔业、养殖业、运动健康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形成,对于其他地区的水库开发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定远县旅游开发过程中结合湖区周围的资源及环境条件进行差异化开发,将其生态效益最大程度地转为经济效益.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加大保护力度,科学管理,最终实现水库型湖泊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在对国内外湖泊开发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水库型湖泊的开发模式进行了细化,针对水库型湖泊的资源条件及区位条件的不同,寻求差异化开发,继而实现开发模式的转型.水库型湖泊的开发与发展包括很多环节,关于旅游开发模式的“异质化”分析,区域旅游开发合作、水库型湖泊旅游发展营销、水库保护及治理模式等方面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1]杨雪春,吴月湖.湖泊旅游五大发展模式详谈[N].中国旅游报,2011-06-11(4).[2]陆林,鲍捷.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千岛湖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J].地理学报,2010,(6):755-768.[3]夏必琴,陆林,孙晓玲.中国湖泊旅游:开发、问题与展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391-394.[4]王苑,鄢志武.浅析湖泊水库旅游的开发与规划[J].安徽农业科学,2008,(28):438-440.[5]车震宇,唐雪琼.中国中小型湖泊旅游度假区开发现状[J].旅游学刊,2004,9(2):45-49.[6]刘晓娟.中国湖泊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0.[7]徐晓音,湖北省大型湖泊水库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评价[J].经济地理,1999,(4):104-110.[8]胡卫华,湖库旅游深开发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水利经济,2005,(02):45-48.[9]孟秋莉.水库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36-40.[10]周玲强,林巧.湖泊旅游开发模式与21世纪发展趋势研究[J].经济地理,2003,(1):139-143.[11]孟秋莉.中国水库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12]LITTLE J I.Scenic Tourism on the Northeastern Borderland:Lake Memphremagog ’s Steamboat Excursions and Resort Hotels ,1850–1900[J].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2009,(4):716-742.[13]车震宇,唐雪琼.中国中小型湖泊旅游度假区开发现状[J].旅游学刊,2004,9(2):45-49.[14]金海龙,许豫东.博斯腾湖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4):42-46.[15]徐煜辉,杨晋苏.闲野为特色的近郊风景区规划策略研究———以重庆璧山青龙湖规划为例[J].室内设计,2010,(5):50-53.[16]程丹,李少游.关于户外旅游的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30-33.[17]楼筱环.休闲渔业内涵初探[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8):77-79.[18]孙丰念.中国湖泊旅游的发展思路[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102-104.[19]许洪有.论湖泊保护的对策与措施———以港口湾水库为例[J].价值工程,2011,(8):328-329.[20]汪易森.日本琵琶湖保护治理的基本思路评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24(6):1-3.(责任编辑李健飞)Discussion of Reservoir-lake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A Case Study of Dingyuan CountyLI Hui(School of Land Resources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of reservoir -lak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taking Dingyuan County as an example ,analyses the resources and location conditions by means of field survey and collective interview ,probes in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ervoir -lak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proposes four modes :near-neighborhood vacation ,outdoor sporting ,leisurely fishing ,integral relaxation ,and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scheme.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tected measures of reservoir-lak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servoir-lak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and poor location regions.Key words :reservoir-lake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Dingyuan County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年11月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