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阅信息)国内外湖泊旅游开发建设的成功案例分析
国内湖景开发项目案例

国内湖景开发项目案例湖景开发项目是指以湖泊为核心资源,以开发建设为手段,打造具有湖景资源特色的综合性项目。
下面列举了10个国内湖景开发项目案例,以展示其多样性和独特性。
1. 杭州西湖景区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位于杭州市,以西湖为核心资源,结合文化、旅游、商业等要素,打造了集观光游览、文化体验、商业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2. 桂林漓江湖景开发项目:该项目位于桂林市,以漓江为核心资源,通过开发沿岸的山水田园风光,打造了集观光游览、水上运动、农家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3. 青岛胶州湾湖景度假项目:该项目位于青岛市,以胶州湾为核心资源,结合海洋、沙滩等元素,打造了集湖滨游览、海滨度假、水上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项目。
4. 苏州太湖湖景生态旅游项目:该项目位于苏州市,以太湖为核心资源,注重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结合,打造了集湖滨观光、生态体验、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
5. 成都都江堰水利文化湖景开发项目:该项目位于成都市,以都江堰为核心资源,结合水利文化、历史遗迹等要素,打造了集湖滨游览、文化体验、水上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6. 武汉东湖湖景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位于武汉市,以东湖为核心资源,结合城市公园、生态环境等元素,打造了集湖滨游览、休闲娱乐、户外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7. 深圳大梅沙湖景度假项目:该项目位于深圳市,以大梅沙湖为核心资源,结合海滩、山林等景观,打造了集湖滨度假、水上娱乐、户外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8. 长春南湖湖景公园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位于长春市,以南湖为核心资源,结合城市公园、体育设施等要素,打造了集湖滨游览、健身休闲、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项目。
9. 重庆鸡鸣山湖景旅游度假项目:该项目位于重庆市,以鸡鸣山为核心资源,结合山水风光、温泉等元素,打造了集湖滨游览、度假休闲、养生养老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10. 西安曲江湖景文化旅游项目:该项目位于西安市,以曲江为核心资源,结合文化遗产、历史景观等要素,打造了集湖滨游览、文化体验、表演演艺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
国内外湖区旅游开发模式案例分析

【从案例看开发模式】意大得利-科莫湖(Lago di Como)
科莫湖
世界十大风景区之一 国际性高端湖泊休闲旅游度假区 全域立体的时尚运动、丰富的度假产品
【从案例看开发模式】意大得利-科莫湖(Lago di Como)
极致湖山中的国际高端度假胜地
【概况】距离国际大都会米得兰市约60公里,约145平方公里,以自然景色优美著称。以环湖24个古典小镇有众多古建筑、贵得族庄园及人文景点,滨湖建有
空间拓展-以水为中心的圈层式布局模式
湖上-观光游憩 湖边-休闲度假 外围-丰富体验
【从案例看开发模式】
生态
基底:生态
严格保护原生态环境 充分“留白”,拒绝高强度、高密度开发 引入环保、无/低污染设施和项目
亮点:特色休闲
特色项目(体系)树立形象 丰富产品满足游客多样需求 持续更新、保证市场吸引力 节庆、活动造势,聚集人气
竞合分析
• 湖泊产品:观光型产品差异化、休闲度假功能 为亮点;
• 陕南产品:滨湖资源是核心特色产品,做好湖 泊旅游优势
专项市场
• 偏爱摄影、亲子、自驾、山水生态、购物等休 闲产品
• 健康养生:成未来最大产业,消费层级高,停 留时间长
•锁定过夜、度假游客 •以西安等陕中北为核心客群
•注重生态体验、文化休闲产品导入 •聚焦家庭客群、自驾游客群
•湖泊观光、滨湖度假、水上游乐是重点产品 •文化元素、特色元素是产品提升亮点
•瞄准休闲度假、乡村体验市场 •瞄准健康养生、户外运动市场
个性化旅游产品体系
以田园美食游,个性季节游,女士休闲 养生等专项制定路线,环湖自行车、全 景主题观光列车等梦幻交通游,会奖游、 修学游等个性产品线路,提供多元体验
内外部多层级交通网道,走向国际
国内外湿地旅游案例研究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内外湿地旅游案例研究一、国外湿地旅游案例研究(一)伦敦湿地公园案例简介:伦敦湿地公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建造在繁华现代化大都市中心的湿地公园,其位于伦敦市西南部泰晤士河围绕着的一个半岛状地带,被誉为“一个让人惊异的、奇迹般的地方,使得人类和野生生物在我们美好的城市中相聚”。
公园的东临泰晤士河,是牛津与剑桥大学学生划艇比赛的必经之地,南边是大片的绿地,上有网球场、运动场等公共体育休闲设施,其余两面均与居民区相邻。
公园占地42.5hm2,由湖泊、池塘、水塘以及沼泽组成,中心填埋土壤40万土石方,种植树木2万7千株。
案例分析:水库的拥有者泰晤士水务公司与野禽及湿地基金会合作,成功将水库转换成湿地自然保护中心和环境教育中心,为了解决兴建湿地公园的资金问题,国会允许出售少量土地,从而使野禽及湿地基金会与房地产商达成合作协议,经过几年的发展实现了三方都赢的目标。
为了实现人和水的和谐共存,湿地公园在设计上针对水体和人流两方面做出精心的处理,如按人流活动的密集程度、物种栖息特点和水文特点,将整个公园分成6个清晰的栖息地和水文区域,从而构成了公园的多种湿地地貌。
经验总结:伦敦湿地公园是全球城区湿地开发的典范,在湿地景观保护和旅游实践方面具有全球持续领先的地位。
设计者按人流活动的密集程度,将整个公园分成了若干的区域和点,使游客在不惊扰生物休养生息、不破坏保护地价值的同时可以近距离观测野生生物。
公园良好的绿化和植被营造出了大都市中的美丽绿洲,不仅使公园成为野生生物的天堂,同时也给伦敦市民提供了绝佳的游憩场所,极大地改善了都市的景观环境。
通过在原有的混凝土坝上加筑泥堤,提高了最高水位,使水库原有的水得到保留,另外通过保留、扩展堤坝,以及在一些区域使用泥墙,使每个栖息地区域与水域完全隔绝,构造出了水文学上的孤立湿地;同时在水域之间设置操作杆,使各个栖息地都具有精确控制水位的能力,确保其可以达到必须的水位变化而不受季节限制。
国内外湖泊治理与旅游开发结合的成功经验及借鉴价值

国内外湖泊治理与旅游开发结合的成功经验及借鉴价值1 我国湖泊发展现状分析1.1 我国湖泊发展概况我国湖泊因地质构造、地理位置各异,特点也各不一样,五大湖区的特点分别为:东部平原湖泊大多因为河流水系演变与海岸线变迁而形成,水源补给丰沛,多数大中型湖泊淤积严重,人类活动对湖泊水量水质影响严重。
蒙新高原湖泊大多为构造成因湖泊和洼地积水湖泊,补给为降水与冰雪融水,湖泊蒸发强烈,湖泊咸化甚至干涸,人工影响入湖水量强烈。
云贵高原湖泊大多为断陷湖泊,岩溶湖泊和火山湖泊,水源补给丰富,水资源年际变化小,人类活动对部分湖泊水量水质影响较强。
青藏高原湖泊大多为盆、洼地积水湖泊和冰川或堰塞湖,水源补给小于蒸发,湖泊干化明显,冰雪补给为主要补给形式,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东北平原山地湖泊大多为洼地积水、河成湖或火山堰塞、火口湖,水源补给比较丰富,湖水封冻期较长,人类活动对部分湖泊水量水质影响较强。
1.2我国湖泊的现状在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下和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湖泊被大量不合理开发,盲目地围垦、取水、围网养殖、筑堤修坝、排污等,造成了湖面不断萎缩、水质恶化、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生态功能急剧退化等非常严重的状况。
1.2.1湖面萎缩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一些湖泊出现了水位持续下降、集水面积和蓄水量不断减小的现象,有的湖泊甚至干涸。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数据显示,1950年以来,全国面积大于10 km2的635个湖泊中,目前有231个湖泊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其中干涸湖泊89个; 湖泊总萎缩面积约1.38 ×104km2(含干涸面积0.43×104km2) ,约占现有湖泊面积7.7×104km2的18%,湖泊储水量减少(不含干涸湖泊)517×108m3。
全国天然陆域湿地面积共计减少约1350×104hm2,减少了28% ,其中由于围垦开发造成的天然湿地面积减少约占81%。
水美中国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水美中国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一、杭州西湖:综合治水与文旅融合的典范。
杭州西湖那可是闻名中外啊。
以前西湖也面临过不少水问题呢,比如说湖水污染、富营养化之类的。
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可没少下功夫。
首先就是截污纳管,把那些原本直接排到西湖里的污水,都通过管道收集起来,送到污水处理厂去处理。
就像给西湖的水做了个大扫除,把那些脏东西的源头都给堵住了。
然后呢,还搞了个生态修复工程。
在西湖里种了好多水生植物,像睡莲啊、芦苇啊之类的。
这些植物就像是西湖的净水器,它们能吸收水里的有害物质,还能给鱼儿提供栖息地。
现在你去西湖,能看到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草间游来游去,那景色可美了。
西湖的治水成功可不仅仅是让水变干净了这么简单,它还和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了。
湖水干净了,周边的环境也更好了,游客就更多了。
你看那些沿着西湖的苏堤、白堤漫步的游客,一边欣赏着湖光山色,一边感受着清新的空气,这都是治水带来的好处。
而且啊,围绕着西湖有很多特色的水上旅游项目,像游船啊,坐在游船上,听着船夫讲讲西湖的传说故事,真是一种享受。
二、云南洱海:全民参与的湖泊保护样板。
洱海,那是云南的一颗明珠。
可是前些年,洱海的水质也在下降,这可急坏了当地的老百姓和政府。
洱海的保护是全民参与的。
当地的村民们可积极了,他们成立了护湖队。
这些村民就像洱海的守护者,每天都在湖边巡逻,看看有没有人偷偷往湖里排污,有没有人乱倒垃圾。
要是发现了,就会及时制止。
政府也做了很多工作。
一方面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让农民们科学施肥、用药。
比如说,推广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因为化肥要是用多了,一下雨就会随着雨水流到洱海里,就会污染湖水。
另一方面呢,对洱海周边的客栈、餐馆进行严格管理。
要求他们必须安装污水处理设备,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洱海周边,你能看到很多宣传保护洱海的标语和文化活动。
比如说,有一些村子里会有保护洱海的文艺演出,村民们自己编排节目,通过歌舞、小品的形式来宣传保护洱海的重要性。
湿地保护与开发方面的几个成功案例

湿地保护与开发方面的几个成功案例
湿地保护与开发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涉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以下是一些湿地保护与开发的成功案例:
1. 浙江鉴洋湖湿地公园:AECOM团队借助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废弃圩田湿地进行改造,打造了占地16hm²的鉴洋湖湿地公园首启区。
项目以“保留–打破–整合”为设计理念,建立起包含林–塘–田–湖–岛的复合生态系统,并通过后期的监测和维护保障湿地净化系统的有效运行,引导场地植物群落的自发性演替。
2. 海南红树林保护: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海南红树林遭遇严重损毁,但为有效遏制生态恶化状况,一系列湿地保护措施陆续出台。
《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海南省省级重点保护动植物名录》和《海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发布,明令禁止对红树林的砍伐及其他破坏行为。
同时,相关部门严打毁林挖塘行为,开展大规模退塘还林。
目前,海南红树林面积在以较快速度增加,科学保护修复理念得到逐步推广,珍稀濒危物种也得到了较大保护。
3. 国际湿地保护合作:中国深度参与《湿地公约》事务和规则制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例如,2017年成立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中国分会,2020年中国科学院牵头的“国际湿地研究联盟”入选“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
在国家层面,2019年成立了“国家湿地研究中心”,这也标志着我国湿地研究国家级平台的成立。
4. 中国湿地保护的法律框架:中国的湿地保护经历了摸清家底和夯实基础、抢救性保护、全面保护3个阶段,并随着《湿地保护法》的施行,进入了法治化发展新阶段。
如今,中国湿地面积达到了5635万公顷,以占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种需求。
世界著名湖区旅游度假开发案例分享(一)韩国普门湖

世界著名湖区旅游度假开发案例分享(一)韩国普门湖前言: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湖泊种类和数量第三丰富的国家,仅次于北美地区和北欧地区,湖泊总数为11万个,其中天然湖泊24000多个,人工湖泊86000多个。
国内湖泊旅游开发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欧美及东南亚国家相比,国内湖泊旅游发展历程较短。
湖泊型景区和滨湖旅游度假区是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随着人们对湖泊认识的不断深化,湖泊被看作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和休闲度假的主要目的地,湖泊旅游接待的人数也不断增长,但相对滨海、温泉、乡村、山地等休闲度假旅游,国内对于湖泊休闲度假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开发运营却显得不足,多以海滨度假理论和实践指导湖泊休闲度假旅游的开发实践。
笔者将以系列文章的形式,以世界著名湖区旅游度假产业发展为案例,对我国内陆湖泊旅游度假开发提供参考,谬误之处敬请业界同仁指正。
一、普门湖旅游度假区概况普门湖旅游度假区地处韩国庆州市,位于汉城东南400公里处,占地面积约1033公顷,全境被指定为温泉区及观光特区。
1979年4月营业,是一处综合性的旅游观光度假疗养区。
普门旅游区内有国际会议场即观光中心、高尔夫球场、综合性商店、旅游饭店等设施,都按韩国传统的形式建造。
还有游船停泊处、六府村、Sonje美术馆、普门露天舞台、汽车剧院、庆州世界等娱乐设施。
普门露天舞台每天4月至次年1月都举行韩国传统的国乐表演,观看者可免费入场。
普门园内的温泉池用喷涌着优质的温泉水,平均温度35.5度,不经加热即可使用,游客们可以此享受温泉浴。
沿着湖边有长长的散步小道,道边樱花树茂密,4月时樱花绽开,园内成为粉红色的一片雪地。
庆州拥有韩国最著名最具有历史意义的遗址,从公元前57年至公元935年,庆州是锡拉王国的首都,建立了许多国王墓地、佛教寺庙、著名宗教神龛和其他宗教历史遗址,许多遗迹被指定为韩国国家公园。
1972年,韩国庆州被世界银行选为优先发展地区,普门湖被确立为建设成新型旅游度假区。
世界著名湖区旅游度假开发案例分享(七)美国加拿大千岛湖

世界著名湖区旅游度假开发案例分享(七)美国加拿⼤千岛湖前⾔: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湖泊种类和数量第三丰富的国家,仅次于北美地区和北欧地区,湖泊总数为11万个,其中天然湖泊24000多个,⼈⼯湖泊86000多个。
国内湖泊旅游开发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欧美及东南亚国家相⽐,国内湖泊旅游发展历程较短。
湖泊型景区和滨湖旅游度假区是国内重要的旅游⽬的地。
随着⼈们对湖泊认识的不断深化,湖泊被看作⼀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和休闲度假的主要⽬的地,湖泊旅游接待的⼈数也不断增长,但相对滨海、温泉、乡村、⼭地等休闲度假旅游,国内对于湖泊休闲度假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开发运营却显得不⾜,多以海滨度假理论和实践指导湖泊休闲度假旅游的开发实践。
笔者将以系列⽂章的形式,以世界著名湖区旅游度假产业发展为案例,对我国内陆湖泊旅游度假开发提供参考,谬误之处敬请业界同仁指正。
⼀、美加千岛湖概述美加边界的千岛湖在加拿⼤安⼤略省渥太华西南200多公⾥的⾦斯顿附近,是⼤冰川时期的产物,与⼤西洋相通,共有⼤⼩岛屿1865个。
湖中⼼的圣劳伦斯河将千岛湖⼀分为⼆,南岸是美国的纽约州,家家悬挂美国国旗。
北岸则是加拿⼤的安⼤略省,多数悬挂加美两国国旗。
在1865 个岛屿中,2/3在加拿⼤境内,⽽美国拥有的岛屿⼤都⾯积⼤,并有深⽔⽔道通往⼤湖(GREAT LAKES),⼤湖由加美边界的五个湖组成:安⼤略湖、伊利湖、苏必利尔湖、密执安湖和休伦湖。
2006年加拿⼤安千岛湖与中国杭州千岛湖结为姊妹湖。
⼆、美加千岛湖旅游度假开发特⾊分析1、岛屿开发与环保完美结合,岛屿上的建筑各具特⾊。
千岛湖群岛⼤⼩不⼀,⼤部分岛上都有建筑,散落着各种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的别墅,游艇在群岛间⽔道左穿右梭,迂回前进,前⾯疑是⽆路可通,转眼⼜豁然开朗,⼤的岛上还有超市,学校,社区中⼼。
宁静、美丽的千岛湖为发展旅游度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然条件,吸引了世界各地旅游者前来游湖观光和休闲度假,并成为世界上湖泊旅游度假的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寿湖等湖泊旅游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纵深发展,以观光游览、水上运动、休闲垂钓、餐饮美食、游船休闲、湖滨度假为代表的湖泊旅游,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
当前,我我县**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进入了全面启动阶段,以下列举的长寿湖(重庆市长寿区)、索河(河南省荥阳市)、蟠龙湖(河北省元氏县)等湖泊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为今后我县**湖旅游开发提供了有效参考。
长寿湖:充分发挥当地道教文化资源,抓住人们对于健康长寿的期盼心理,结合长寿湖“寿”字形状,以“天赐神寿”为主题,划分了福寿观光分区、蓬莱仙岛分区、养生仙境分区、长寿祈福分区四大旅游区域,将道家文化与自然资源高度融合,开发了水上游乐、乡村游乐、渔家休闲、温泉休闲、宗教朝觐等一系列特色旅游文化产品,使长寿湖与长寿文化“整合开发、完美结合、形神统一”,成为远近闻名的道教文化旅游胜地。
索河:充分展现人性化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水、山、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打造亲水游乐的“绿城水滴”水上乐园,体验原始文明、古代文明、现代文明的山野运动乐园,集高端休闲、会议、度假于一体的绿谷庄园,以森林温泉为主题的瑶池度假村,高端企业会所运动休闲公园等旅游项目,建设集住、购、食、娱、商务活动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充分满足远近游客、各个层次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营造和谐而人性化的休闲度假环境。
蟠龙湖:成功引进河北省百强、石家庄市十强企业天山集团,进行大手笔综合开发,计划用3—5年时间,投资108亿元,综合开发水陆景观、水上海世界、时尚商业广场、森林公园、酒店、停车场、滑雪场、景观地产等旅游项目,将蟠龙湖景区打造成5A级旅游景区,成为集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科技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及中国北方最大的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