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排列组合及组合数性质人jiao版)
高考数学-14-2排列与组合课件-人教版

• 3.(2010·北京,4)8名学生和2位老师站成一排合影,2位 老师不相邻的排法种数为( )
• A.A88A92
B.A88C92
• C.A88A72
D.A88C72
• [解析] 不相邻问题用插空法,8名学生先排有A88种,产 生9个空,2位老师插空有A92种排法,所以最终有A88·A92种 排法.故选A.
• (3)排列与组合的共同点与区别:两者都是从n个不同元素 中取出m(m≤n)个元素,这是排列、组合的共同点.两者的 不同点是,排列与元素的顺序有关,组合与元素的顺序无关.
• 4.组合数的定义和组合数公式
• (1) 从 n 个 不 同 元 素 中 取 出 m(m≤n) 个 元 素 的
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 ,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
n! n-m!.
• 全排列数公式:Ann=n(n-1)(n-2)…3·2·1=n!.也叫做 n的阶乘.
• (3)记住下列几个阶乘:0!=1,1!=1,2!=2,3!=6,4! =24,5!=120,6!=720,7!=5040.
• 3.组合的定义
• (1)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合成一组 ,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 一个组合. • (2)只要两个组合的 元素相同 ,不论元素的顺序如何, 都是 相同的组合.
(5)由于甲站在乙的左边(可不相邻)和甲站在乙的右边的 排法数相同,故共有A277=2520 种排法.也可以就甲的站法 分为 6 类,所求排法数为 A55(6+5+4+3+2+1)=2520 种.
(6)甲站在中间,只有一种排法.把乙、丙看成一个整体, 当成一个元素,在甲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位置让他们排, 故共有 C41A22A44=192 种排法.
3.1.3 组合和组合数( 组合和组合数的性质)(课件)高二数学(人教B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对于(1),可分为两步:第一步,完成(2)中的事情,即选择两所学校;
第二步,讲选出的学校进行全排列(有22 种方法).因为(1)的答案为23 ,
所以如果设问题(2)的答案是x,那么就能得到
23 =x22
从而得到 =
23
.
22
二 组合数
组合数的定义
从n个不同对象中取出m(m≤n)个对象的所有组合的个数,称为从n个不同对象中取
这个问题可以用我们本节所学的组合知识来解。
03 新知探索
一、组合
【尝试与发现】下面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一样吗?
(1)小张要在三所大学中选择2所,分别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校长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方式?
(2)小张要在三所大学中选择2所,作为自己的努力的目标,小张有多少种不同
的选择方式?
选择合适的符号,分别表示出上述两题中所有的选择方式,并总结两者之间
02 新知导入
02 新知导入
【情境与问题】
高考不分文理科后,思想整理、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科是选考的,
考生可以从中任选3科作为自己的高考科目,那么选考的组合方式一共有多少种
可能得情况呢?
如果用{思想政治、地理、历史}表示其中一种选考组合,你能用类似的方法表示
出所有的组合方式吗?你有更简单的表示方法吗?
【答案】D
D.5或7
四 课堂练习
【练习3】某校拟从2名教师和4名学生共6名党史知识学习优秀者中随机选取3名
,组成代表队,参加市党史知识竞赛,则要求代表队中既有教师又有学生的选法
共有
种.
【答案】16
四 课堂练习
【练习4】
【解析】
四 课堂练习
人教版《组合数的性质》课件(共22张PPT)

性质2:(2)
Cm n1
Cnm
C m1 n
说明:
1.原理:从n+1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等于取 到元素a1的组合数与未取到元素a1的组合数之和.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1)Cnm
C n-m n
(2)Cnm1
Cnm
C m1 n
练习
1.已知 C1x0
C 3x6 10
,则
x
3或4
;
2.若 Cn8 Cn2 ,则 n
10
;
3.计算: C82 C83 C92
120
;
变式: C33 C43 C53 C130 330
4.解不等式: Cmm4
C m6 m1
C6 m1
(4)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
例1.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某学校有12人 通过了初试,学校要从中选出5人参加市 级培训.在下列条件下,各有多少种不同 的选法? (1)任意选5人; (2)甲、乙、丙三人必须参加; (3)甲、乙、丙三人不能参加; (4)甲、乙、丙三人只能有一人参加.
排列
联系
组合
组合是选择的结果; 排列是先选择后再排序的结果
组合的概念 组合数公式 组合数性质
1.组合公式
(1)
Cnm
Anm Amm
n(n 1)(n 2)L m!
(n m 1)
(2)
Cnm
n! m!(n m)!
2.组合数的性质
性质1:
Cm n
C nm n
性质2
:
Cm n1
Cm n
C m1 n
人教A版选修2-3 第一章
1.2.2 组合
第二课时 组合数的性质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6-2-4组合数

[解析] 对于A,6本不同的书中,先取2本给甲,再从剩余的4本中取2本给
乙,最后2本给丙,共有C26C24C22种不同的分法,故A正确;
对于B,6本不同的书中,先取1本作为一组,再从剩余的5本中取2本作为一
组,最后3本作为一组,共有C
1 6
C
2 5
C
3 3
=60种分法,再将3本给甲、乙、丙三人,共
第六章 计数原理
6.2 排列与组合
6.2.4 组合数
[课标解读]1.通过实例,理解组合数的概念.2.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组合数公 式,并会应用公式求值.3.能够运用组合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素养目标] 水平一:熟悉组合数公式及其性质,会用组合数公式求值.(数 学抽象)
水平二:运用组合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运算、逻辑推理)
(2)证明:方法一:左边=m+1!nn!-m-1!+m-1!nn!-m+1! +m!2nn-!m!= m+1!nn!-m+1![(n-m)(n-m+1)+m(m+1)+2(m+1)(n-m+1)] =m+1!nn!-m+1!(n+2)(n+1) =m+1!n+n2-!m+1!=Cmn++21 =右边,原结论得证.
课前篇·自主预习 检测篇·达标小练
课堂篇·互动学习 课时作业
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点 组合数
1.组合数的概念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 所有不同组合 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 组合数 ,用符号 Cnm 表示.
2.组合数公式及其性质 (1)公式:Cmn =AAmnmm=m!nn! -m!. (2)性质:Cmn =Cnn-m,Cmn +Cmn -1= Cnm+1 . (3)规定:C0n= 1 .
方法二:利用公式Cmn+1=Cmn +Cmn -1推得, 左边=(Cmn +1+Cmn )+(Cmn +Cmn -1) =Cmn++11+Cmn+1=Cmn++21=右边.
高三数学排列和组合知识点

高三数学排列和组合知识点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其中的排列和组合是高三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三数学排列和组合的知识,并提供一些相关例题和解析,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排列的概念和性质排列是从给定的对象中选出一部分进行有序排列的方式,每个对象只能使用一次。
在排列中,对象的顺序是重要的。
下面是排列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性质:1. 排列的定义:从n个不同的对象中取出m个进行有序排列,称为从n个对象中取出m个的排列,记作P(n,m)。
2. 排列的计算公式:P(n,m) = n!/(n-m)!3. 重要性质一:对于任意正整数n,有P(n,n) = n!,即n个不同的对象全排列的总数为n的阶乘。
排列数为1。
5. 重要性质三:P(n,1) = n,即从n个对象中取出一个对象进行排列的方式数为n。
二、组合的概念和性质组合是从给定的对象中选出一部分进行无序组合的方式,每个对象只能使用一次。
在组合中,对象的顺序不重要。
下面是组合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性质:1. 组合的定义:从n个不同的对象中取出m个进行无序组合,称为从n个对象中取出m个的组合,记作C(n,m)。
2. 组合的计算公式:C(n,m) = n!/[(n-m)!*m!]3. 重要性质一:对于任意正整数n,有C(n,n) = 1,即n个不同的对象全组合的总数为1。
组合数为1。
5. 重要性质三:C(n,1) = n,即从n个对象中取出一个对象进行组合的方式数为n。
三、排列与组合的应用排列和组合在实际生活和数学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排列的应用:排列在一些需要考虑顺序的情况下很有用,比如密码的穷举破解和赛车比赛的计算等。
2. 组合的应用:组合在一些不考虑顺序的情况下很有用,比如从一组物品中选取特定数量的搭配问题和抽奖活动中奖的计算等。
四、例题和解析下面是一些与排列和组合相关的例题和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点:例题一:有6个人参加足球比赛,其中3人是A队的球员,3人是B队的球员。
高考数学排列与组合知识点

高考数学排列与组合知识点在高考数学中,排列与组合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涉及到集合中元素的选择和排列方式,充满了逻辑思维和计算技巧。
掌握好这个知识点对于高考数学的考试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将从几个重要方面介绍排列与组合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
一、基本概念1. 排列:排列是指从给定的元素集合中选择一部分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如果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进行排列,那么排列的数目用P(n, m)表示,其计算公式为:P(n, m) = n! / (n-m)!其中,"!"表示阶乘运算,即n! = n(n-1)(n-2)...1。
2. 组合:组合是指从给定的元素集合中选择一部分元素,不考虑顺序的方式。
如果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进行组合,那么组合的数目用C(n, m)表示,其计算公式为:C(n, m) = n! / [(n-m)! * m!]二、排列与组合的性质和定理1. 重复排列:当元素中有重复的情况时,排列的计算公式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
假设有n个元素中有r1个元素相同,r2个元素相同......ri个元素相同,排列的数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n, m) = n! / (r1! * r2! * ... * ri! * (n-m)!)2. 求整数解的排列:当要求整数解的排列时,我们可以使用分别代表每个数位的元素进行排列的方法。
比如,要求x、y、z三个整数之和为10,且满足x>0,y>0,z>0,我们可以将它们看作是从[1, 10]的元素集合中选取的排列。
3. 禁忌排列:禁忌排列是指排列中出现某些特殊情况需要剔除的情况。
比如,要求三个不同字母A、B、C排列成3位数,且BC不得出现,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总的排列数减去BC出现的排列数得到最终的结果。
三、解题技巧1. 确定问题类型:在解决排列与组合问题时,首先需要明确题目中给出的要求是排列还是组合。
排列要考虑元素顺序,组合则不考虑。
新教材2023高中数学第六章计数原理6.2排列与组合6.2.4组合数课件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5 人,共有C95 =126 种不同的选法.
(4)甲、乙、丙 3 人只能有 1 人参加,可分两步:先从甲、
乙、丙中选 1 人,有C31 =3 种选法;再从另外 9 人中选 4 人,有C94
种选法.共有C31 ×C94 =378 种不同的选法.
2 名男生,从 4 名女生中选出 1 名女生,有C52 ×C41 =40 种选法;第
二类,从 5 名男生中选出 1 名男生,从 4 名女生中选出 2 名女
生,有C51 ×C42 =30 种选法;第三类,从 4 名女生中选出 3 名女生,
有C43 =4 种选法.
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共有 40+30+4=74 种选法.
的家长中有 2 位为 1 个家庭的父亲和母亲,其选法有C41 种,另 2
位家长从另 3 个家庭中的 2 个家庭中选,其选法有C32 种,并且被
选中的家庭是父亲作介绍还是母亲作介绍都有两种情况,其选
法有 22 种.
解析: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作介绍的家长的选法种
数为C41 ×C32 ×22=48.
=C14 的解为 4 或 6 .
解析: 由题意,得 x=2x-4 或 x=14-(2x-4),
且 x 满足不等式组
解得 x=4 或 x=6.
0 ≤ 2-4 ≤ 14,
0 ≤ ≤ 14,
探索点一
组合数公式及性质的应用
【例 1】 (1)计算:
①3C83 -2C52 +C88 = 149 ;
98
199
次取出 2 个元素的组合为 ab,ac,bc,其中每一种都是一个组合,
这些组合共有 3 个,则组合数为 3.
人教版数学教材 排列组合

人教版数学教材排列组合排列组合是概率与统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人教版数学教材中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通过学习排列组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概率问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排列组合应用题。
下面将从基本概念、公式与定理、例题分析等方面对排列组合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基本概念排列组合是数学中的一种计数方法,它们分别用来求不同情况下的可能性个数。
排列: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按照一定的顺序选择r个元素进行排列,称为从n个元素中取r(r≤n)个进行排列,用P(n,r)表示。
其中,P(n,r)的计算公式为:P(n,r) = n! / (n-r)!组合: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按照一定的顺序选择r个元素进行排列,称为从n个元素中取r(r≤n)个进行组合,用C(n,r)表示。
其中,C(n,r)的计算公式为:C(n,r) = n! / (r! * (n-r)!)在排列组合的概念中,需要注意的是,元素的选取过程中不考虑其顺序。
二、公式与定理1. 互补原理互补原理指的是,设集合A和B是互不相交的有穷集合,则A和B的并集A∪B的基数等于A的基数与B的基数之和。
即|A∪B| = |A| + |B|。
2. 分类计数原理分类计数原理指的是,将问题分成若干个互不相交的部分,分别计算每个部分的情况数,再将各部分的情况数相加,就得到了原问题的情况数。
3. 乘法原理乘法原理指的是,如果一个过程由若干个步骤构成,每个步骤有若干个选择,则整个过程的选择数等于各个步骤选择数的乘积。
4. 排列公式排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不同情况下的排列个数,如全排列、重排列等。
常见的排列公式有:- "n个元素全排列"的个数是n的阶乘,即P(n,n) = n!- "从n个元素中取r个元素进行排列"的个数是n个元素中取r个元素的排列数,即P(n,r) = n! / (n-r)!5. 组合公式组合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不同情况下的组合个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
(2)组合数公式有乘积形式与阶乘形式两种,乘积形式分母为 m!,分子左边第一个因数为n,后面每个因数都比它前面那个因 数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n-m+1,共m个因数,多用于数字计算.阶 乘形式多用于对含有字母的组合数的式子进行变形和论证.
【例1】(1)组合数 Crn (n>r≥1,n、r∈N*)恒等于(
法,故共有5×A6 =3 600种. 6
方法二:排头与排尾为特殊位置.排头与排尾从非甲的6个人中
2 选2个排列,有A6 种方法,中间5个位置由余下4人和甲进行全排 2 列,有A5 种方法,共有 A6 =3 600种. A5 5 5
(4)(捆绑法)将女生看成一个整体,与3名男生在一起进行全排
4 列,有A 4 种方法,再将 4 名女生进行全排列,也有 种方法,故 A 4 4 4 =576种. 共有 A4 4 A4
)
(A) r 1 Crn11
n 1
1 (C)nrCrn 1 x x 2 则x=______. (2)若 A9 6A9 , 1 2n 3 =______. (3) Cn C 2n 3 n 1
(B) n 1 r 1 C rn11
(D) C rn11
顺序
个数
(2)排列数公式:
n! n(n-1)(n-2)„(n-m+1) (n m)! Am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列数的性质: 1 n! ②0!=__. ① An =___; n
【即时应用】 (1)思考:排列与排列数有什么区别? 提示:排列与排列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排列是一个具体的排 法,不是数,而排列数是所有排列的个数,是一个正整数 . (2)设x,m∈N*,且m<19<x,则(x-m)(x-m-1)„(x-19)用排列 符号可表示为______.
(2)今有2个红球、3个黄球、4个白球,同色球不加以区分,将
这9个球排成一列有______种不同的方法.(用数字作答)
(3)某工程队有6项工程需要单独完成,其中工程乙必须在工程
甲完成后才能进行,工程丙必须在工程乙完成后才能进行,工 程丁必须在工程丙完成后才能进行.那么安排这6项工程的不同 排法种数是______.(用数字作答)
答案:8
1 2n 3有意义, (3)若 Cn C 2n 3 n 1
0 n 1 2n 3 则 0 2n 3 n 1 , 解得2≤n≤4. n N* 当n=2时,有 C1 C1 4; 1 3
2 当n=3时,有 C3 C3 4 7; 5 当n=4时,有 C3 5 C5 11.
(2)“至少”、“最多”的问题:解这类题必须十分重视“至少” 与“最多”这两个关键词的含义,谨防重复与漏解.用直接法或 间接法都可以求解,通常用直接法分类复杂时,考虑逆向思 维,用间接法处理.
【例3】要从12人中选出5人去参加一项活动. (1)A,B,C三人必须入选有多少种不同选法?
(2)A,B,C三人都不能入选有多少种不同选法?
=36种选法.
(2)由A,B,C三人都不能入选只需从余下9人中选择5人,即有
4 =126种选法. C5 = C 9 9
(3)可分两步,先从A,B,C三人中选出1人,有 C1 种选法,再从 3
4 4 余下的9人中选4人,有C9 种选法,所以共有 C1 =378种选法. C 3 9
5 种,再减去A,B,C三 (4)可考虑间接法,从12人中选5人共有C12 5 人都不入选的情况C5 种,共有 C12 =666种选法. -C5 9 9 5 种,再减去A,B,C三 (5)可考虑间接法,从12人中选5人共有C12 2 5 2 =756种选法. 人都入选的情况有C9 种,所以共有 C12 -C9
3.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的区别 区分某一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关键是看所选的元素 与顺序是否有关,若交换某两个元素的位置对结果产生影响, 排列 问题,否则是______ 组合 问题. 则是______
【即时应用】 (1)由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中,三位数字之和为奇数的共有______个.(用数字作答)
(5)(插空法)男生不相邻,而女生不作要求,所以应先排女生,
有A4 种方法,再在女生之间及首尾空出的5个空位中任选3个空 4
4 3 =1 440种. 位排男生,有A3 种方法,故共有 A A 5 4 5
(6)把甲、乙及中间3人看作一个整体,第一步先排甲、乙两人 有A 2 种方法,再从剩下的5人中选3人排到中间,有A3 种方法, 2 5 最后把甲、乙及中间3人看作一个整体,与剩余2人全排列,有
(4)插空法:不相邻问题插空处理的方法,即先考虑不受限制的
元素的排列,再将不相邻的元素插在前面元素排列的空当中;
(5)分排问题直排处理的方法; (6)“小集团”排列问题中先集体后局部的处理方法; (7)定序问题除法处理的方法,即可以先不考虑顺序限制,排列 后再除以定序元素的全排列.
【例2】有3名男生、4名女生,在下列不同条件下,求不同的排 列方法总数.
(3)A,B,C三人只有一人入选有多少种不同选法?
(4)A,B,C三人至少一人入选有多少种不同选法?
(5)A,B,C三人至多二人入选有多少种不同选法?
【解题指南】(1)(2)是“在”与“不在”的问题,采用“直接 法”; (3)可分两步;(4)(5)是“至少”、“至多”型问题,
采用“间接法” .
2 【规范解答】(1)只需从A,B,C之外的9人中选择2人,即有C9
答案:(1)24
(2)1 260
(3)20
排列数、组合数公式的应用 【方法点睛】
排列数、组合数公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排列数公式右边第一个因数为n,后面每个因数都比它前面
那个因数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n-m+1,共m个因数.公式
Am n n! 主要用于含有字母的排列数的式子的变形与论 n m !
况,故不同的选派方案种数为
3 2 2 =2×4+1×6=14. C1 ・ C C ・ C 2 4 2 4 4 种选法,4名都是男生的选法 方法二:从4男2女中选4人共有C6 4 有C4 种,故至少有1名女生的选派方案种数为 C6 =15-1=14. C4 4 4
答案:(1)7或9
(2)98
(3)14
m m n m m m1 C ① C0 =__; ② =_____; ③ =_____. C C 1 C C n 1 n n n n n
【即时应用】 (1)若 C2x7 Cx , 则x=______.
20 20
(2)某校开设10门课程供学生选修,其中A、B、C三门课程由于
上课时间相同,所以至多只能选一门.学校规定,每位同学选 修三门,则每位同学不同的选修方案种数是______. (3)某班级要从4名男生、2名女生中选派4人参加某次社区服务, 如果要求至少有1名女生,那么不同的选派方案种数为______.
【解析】由排列数公式的特征,下标是“连乘数”最大数x-m,
上标是“连乘数”的个数,即(x-m)-(x-19)+1=20-m.
m 答案: A20 x m
(3)从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出3人,分别从事三项不同的工作, 若这3人中至少有1名女生,则选派方案共有______种. 【解析】从全部方案中减去只选派男生的方案数,合理的选派
(1)选其中5人排成一排;
(2)排成前后两排,前排3人,后排4人;
(3)全体排成一排,甲不站排头也不站排尾;
(4)全体排成一排,女生必须相邻; (5)全体排成一排,男生互不相邻; (6)全体排成一排,甲、乙两人中间恰好有3人.
【解题指南】(1)无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直接应用公式; (2)先 排前排再排后排;(3)“在”与“不在”的问题,采用“优先 法”;(4)(5)(6)“邻”与“不邻”的问题,采用“捆绑法”或 “插空法”.
【规范解答】(1)从7个人中选5个人来排列,有
=7×6×5×4×3=2 520种. A5 7
(2)分两步完成,先选3人排在前排,有A3 种方法,余下4人排在 7
3 4 =5 040种.事实上,本小题即 后排,有A 4 种方法,故共有 A A 4 7 4
为7人排成一排的全排列,无任何限制条件.
(3)(优先法) 方法一:甲为特殊元素.先排甲,有5种方法;其余6人有A6 种方 6
【解析】(1)由2x-7=x或2x-7+x=20,得x=7或x=9.
(2)分两类:第一类A、B、C三门课程都不选,有 C3 =35种方 7 案;第二类A、B、C三门课程中选一门,剩余7门课程中选两
2 =63种方案.故共有35+63=98种方案. 门,有 C1 3C7
(3)方法一:4人中至少有1名女生包括1女3男及2女2男两种情
3 =186(种). 方案共有 A3 7 A4
答案:186
(4)一条铁路原有m个车站,为了适应客运需求新增加了2个车
站,则客运车票增加了58种,那么原有车站______个.
2 【解析】根据题意得: =58,即(m+2)(m+1)-m(m-1)=58, A2 m 2 A m
即m=14.
答案:14
n r
【解题指南】(1)(2)利用排列数和组合数的公式及意义求解,
(3)中注意n的取值范围.
【规范解答】(1)选D.Crn
n! r! n r ! n 1! n n 1 Crn 1 . r r 1[ ! n 1 r 1] ! r
答案:4或7或11
【反思・感悟】1.在排列数、组合数计算过程中要注意阶乘的 运算及组合数性质的运用,注意含有排列数或组合数的方程都 是在某个正整数范围内求解.
x y 2.应注意Cn Cn x y或x+y=n两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