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装备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工业发展及两化融合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落实创新驱动、“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部署,实现我区工业创新发展、转型追赶的关键时期。
为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加快推进全区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撑全区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依据《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宁党发〔2015〕43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宁政发〔2016〕30号),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回顾和“十三五”形势分析(一)“十二五”取得的主要成就。
1.规模总量持续扩张。
“十二五”时期,全区工业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72.2亿元,同比增长7.8%,“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11.95%,高于全国年均增速4.52个百分点。
截至2015年底,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186户,较“十一五”末的975户增加21.6%。
工业园区数量不断增长、规模不断壮大、层次不断提升,目前共有各级工业园区31个,入园企业1745户,工业园区总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78%,现代煤化工、新材料、现代纺织等重点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工业园区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图1-1 2011年―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速2.工业投资实现倍增。
“十二五”时期,全区工业累计完成投资6200亿元,较“十一五”时期增长1.8倍;工业技改投资1508亿元,较“十一五”时期增长1.7倍。
其中,宁东至浙江输电、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等超百亿元项目加快推进,神华宁煤400万吨煤制油、华电宁夏灵武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机组等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印染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印染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一、前言印染行业作为纺织工业重要的组成部份,是纺织品生产链中产品深加工、提升品质、功能和价值的重要环节,是高附加值服装面料、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等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
“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整体保持平稳发展。
虽然部份经济指标增长趋缓,但科技、管理、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较好的完成为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的市场变化将越来越快,对印染行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
为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指导意见,指导未来五年印染行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由 2022 年的 601.65 亿米减少到 2022 年的 509.53 亿米,年均增长-3.27%; 主营业务收入由 2022 年的 2777 亿元提高到 2022 年的 3906. 53 亿元,年均增长 7.06%;利润总额由 2022 年的 134.37 亿元提高到 2022 年的 202.63 亿元,年均增长8.56%;印染企业 500 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实际完成投资由 2022 年的 125.22 亿元提高到 2022 年的 429.73 亿元,年均增长 27.97%;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由 2022 年的144.71 米增加到 2022 年的 206.59 亿米,年均增长 7.38%;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金额由 2022 年的 144.66 亿美元增加到 2022 年的 243.10 亿美元,年均增长 10.94%。
“十二五”以来,在印染布产量下降的情况下,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投资、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科技创新得到加强,全行业共有 126 项科技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 11 项、二等奖 41 项、三等奖 74 项,126 项科技成果中, 1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聚酯纤维长丝行业主管部门及主要法律法规

聚酯纤维长丝行业主管部门及主要法律法规1、聚酯纤维长丝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我国对聚酯纤维长丝行业的管理采取了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
我国政府对聚酯纤维长丝行业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设的产业协调司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设的消费品工业司来实施。
产业协调司的主要职责包括:综合分析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研究提出综合性政策建议;统筹工业、服务业的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协调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重大产业基地建设;会同有关方面拟订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协调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消费品工业司的主要职能包括承担轻工、纺织、食品、医药、家电等的行业管理等工作。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CCFA)为我国化纤行业自律性组织,成立于1992年,主要由从事化学纤维生产、研究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及有关社会团体组成,协会宗旨是贯彻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促进技术进步,推动全行业的发展,承担对各个细分行业的引导和服务职能。
2、聚酯纤维长丝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2013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PCT)等新型聚酯和纤维的开发、生产与应用”列为鼓励类。
2016年1月,科技部、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及配套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将“新型高性能纤维制备技术;成纤聚合物的接枝、共聚、改性及纺丝技术;具有特殊性能或功能化的聚合物、纤维材料、纤维制品及复合物材料制备技术;环境友好、可降解、替代石油资源的新型生物质纤维制备技术,新型生物质纤维制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等”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2016年9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纺织工业“十三五”科技进步纲要》,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加强高仿真功能性纤维材料的开发,化纤差别化率达到65%”。
中建八局网络教育平台

中建八局网络教育平台 篇一:1 中建八局 ERP 用户操作手册-系统介绍 中建八局 ERP 系统用户操作手册 系统介绍 创建日期: FEB. 28, 2008 当前版本: 2.0 文档控制 更改记录 分发 目录 文档控制 ........................................................................................................... ii 系统登陆安 装 .................................................................................................... 1 系统登陆准备 ............................................................................................. 1 系 统 登 陆 ..................................................................................................... 6 系 统 界 面 介 绍 .................................................................................................... 9 系统界面介绍 ............................................................................................. 9 系统登陆安装 讲述如何进入系统,主要是针对第一次使用本系统的用户。
系统登陆准备 因个人电脑的网络安全性设置千差万别,安装的防火墙都有不同,所以提醒每位用户按 照下列图示设置您的网页浏览器,以及按图示安装 JAVA 插件: 打开您的浏览器界面: 在您的浏览器界面上打开“工具”-> Internet 选项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作者: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半月》2024年第02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门发布我国首个《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指导意见》提出,要从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转型、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资源利用循环化转型、生产过程清洁化转型、产品供给绿色化转型、制造流程数字化转型等六个方面,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
为深入贯彻落实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加快推动新兴产业绿色高起点发展,前瞻布局绿色低碳领域未来产业,培育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融合发展新业态,建立健全支撑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技术、政策、标准、标杆培育体系,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制造流程数字化、产品供给绿色化全方位转型,构建绿色增长新引擎,锻造绿色竞争新优势,擦亮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
(二)主要目标到2030年,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层级整体跃升,产业结构和布局明显优化,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碳排放总量实现达峰,新兴产业绿色增长引擎作用更加突出,规模质量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产业比重显著提高,绿色融合新业态不断涌现,绿色发展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绿色低碳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关于精细化工提升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指导意见

关于精细化工提升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指导意见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关于精细化工提升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指导意见》一、引言精细化工是当今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动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材料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支撑了整个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
因此,新材料技术是世界各国必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当前最重要、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
“一代装备,一代材料”向“一代材料,一代装备”转变,彰显了材料的战略作用。
发展材料技术既可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又将带动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技术提升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一)国际材料科技发展形势近几年来,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为材料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机会窗口。
材料技术领域研发面临新突破,新材料和新物质结构不断涌现,全球新材料技术与产业发展迅猛,新材料技术成为各国竞争的热点之一。
—1—目前国际上材料领域全面领先的国家仍然是美国,日本在纳米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韩国在显示材料、存储材料,欧洲在结构材料、光学与光电材料、纳米材料,俄罗斯在耐高温材料、宇航材料方面有明显优势。
我国在纳米材料、非线性激光晶体、第三代半导体、半导体照明、稀土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和成果与国际先进水平属同一发展阶段,部分处于领先水平。
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温合金、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显示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当今材料技术整体发展态势为:材料制备与应用向低维化、微纳化、人工结构发展,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制备及应用过程绿色化成为材料研发的重要方向;材料研发周期缩短、可应用材料品种快速增长;材料与物理、化学、信息、生物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剧,多学科交叉在材料创新中作用越来越重要;材料研发向更加惠及民生发展,并在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河北石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河北省石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加快石化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十三五”省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升级转移规划》和《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刚要》,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我省石化产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基本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和精细化工为主的产业体系,年原油综合加工能力达3000万吨。
拥有华北、冀东、大港三大油田,秦皇岛、唐山、黄骅三大港口,为建设沿海石化基地提供了重要支撑。
煤炭资源丰富,特别是毗邻山西、陕西、内蒙等煤炭大省,为发展煤化工提供了良好条件。
南堡、长芦、大清河等盐场是我国主要的海盐产地,年产原盐550多万吨,居全国第二位。
宁晋地下井盐矿储量超过千亿吨。
磷、钙、镁等矿的蕴藏量也比较丰富。
(一)产业基础1.总体规模较大“十二五”期间全省石化产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7.2%。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80.4亿元,是仅次于钢铁、装备的第三大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居国内各省市第九位。
表1:河北省石化行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口径)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及化学矿采选业为代表的采掘业占比由2010年的7.98%下降至2015年的3.96%,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有机化学原料、精细化学品、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业占比由2010年的33.61%上升到2015年的44.22%,高耗能、高污染的肥料、化学农药、染料等产品占比由2010年的13.55%下降到2015年的10.85%。
从四大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及炼焦等采掘业和初加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稳步下降,分别从2010年的16.32%、40.00%下降到2015年的9.81%、26.40%,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橡塑加工业占比逐年增加,分别从2010年的27.10%、16.74%增加到2015年的38.22%、25.5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工装备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二O一六年十月前言轻工装备为我国轻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决定我国轻工制造强国的重中之重。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战略》、《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及《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战略部署,指导未来五年我国轻工装备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轻工行业技术装备升级和国产化进程,促进轻工装备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提高我国轻工装备的国际竞争力,并向轻工装备制造强国行列迈进,编制《轻工装备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一、“十二五”轻工装备自主化取得的成绩“十二五”期间,我国轻工装备水平不断提升,轻工装备制造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均有大幅提高。
轻工装备行业研发制造体系逐步建立,创新成果显著,核心技术和基础零部件具有较大的突破;成套装备规模不断扩大,且可靠性不断提升;主要行业装备的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品结构日趋完善;更加注重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节能降耗水平的持续改善。
同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我国轻工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许多国产特色设备已出口至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及东南亚、中东等发展中国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较大水平的提升。
其中,造纸装备、食品加工装备、塑料加工装备、家电装备、皮革和皮革制品加工装备等装备自主化水平不断提高,部分技术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在国内市场应用率不断提高,并提高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发酵、酿酒、制鞋、五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不断加快装备升级改造,大力推进机械化、数控化、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在行业的应用。
家电、食品、缝制机械等行业高度重视智能制造,机器替代人工步伐明显加快。
造纸装备行业:国产成套装备可以提供10-20万吨非木材纤维制浆线,20-30万吨废纸处理线,10-15万吨脱墨浆线,中速及次高速文化纸机、纸板机、卫生纸机生产线。
关键技术和基础零部件,如年产60-150万吨化学木浆大型双辊挤浆机、大型压力苛化成套主体设备、大型白水回收与纸浆浓缩设备、黑液结晶蒸发设备、水力式流浆箱、夹网成型器、靴式压榨、膜转移施胶、钢制杨克烘缸等取得了突破,同时国际首台(套)10万吨/年非木纤维立式连蒸装备已顺利投产。
食品装备行业:高速、成套、自动化程度高和可靠性好的食品装备不断涌现,部分产品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液态食品灌装、食品原料及过程的破碎、压榨、萃取、过滤处理、高精尖肉类屠宰加工装备、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各类全自动高速包装设备、食品高速在线检测设备、食品污染物及包装的高新检测技术与装备、食品追踪与溯源技术等关键领域快速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塑料装备行业:塑料机械年制造能力逾20万台(套),门类齐全,在世界排名第一。
已有逾三分之一的企业产品实现出口,出口量已占国内销售量的30%左右。
我国塑料机械企业现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一带,其中宁波地区的发展势头最猛,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注塑机生产基地,年生产量占国内注塑机年总产量1/2以上,占世界注塑机产量的1/3。
家电装备行业:从仿制、合作合资到自主研制开发,实现了主要设备的替代进口,国内冰箱、空调、洗衣机制造80%主要设备已完成国产化。
如冰箱的箱体、门体钣金设备采用伺服系统、自动贴敷及机械手取件替代了进口;发泡模具夹具及箱门内胆真空吸附机、空调两器全过程自动化生产线、滚筒洗衣机内筒自动柔性生产线、箱体冲压铆接全自动生产线,热水器内胆焊接生产及热水器搪瓷内胆喷搪生产线也实现国产化,首条国产热水器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生产线成功投产。
同时在工业4.0及智能制造方面投入大量的机器人、AGV自动搬运与堆垛设备,在替代人工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照明电器装备行业:荧光灯生产装备自动化取得明显进展,实现螺旋灯管的自动弯管和涂粉、烤管设备,LED产品的生产装备自动化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在替换型光源产品的组装设备上,研制出了可用于实际生产的组装设备,并进行了完善和改进。
同时,LED 照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产检测设备的迅速发展,国产检测设备的生产从数量到质量较“十一五”期间都有了明显提升。
缝制装备行业:产品结构日趋完善,已基本具备设计、制造家用及工业用缝纫、刺绣、裁剪、熨烫、整理等全系列缝制机械产品及其数控系统和零配件的能力。
以自动开袋、自动门襟、自动模板机等为代表的自动缝制单元以及智能化裁床、整烫和吊挂设备等中高档缝制设备实现国产化,机电一体化缝制设备占缝制装备总量的比例从10%上升到70%。
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基于新型传感技术的物料检测、线张力检测、面向多种随动误差均方和最小的多轴耦合数控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等相继被融入和应用于产品研发设计,智能化高效缝制设备比例进一步提升。
洗涤装备行业:大型的自动化洗涤系统如隧道式连续大型洗涤机组、集成洗涤系统、自动化的后整理设备等在洗涤业得到了普及使用,多种新型溶剂的干洗机实现国产化。
日化装备行业:液体洗涤剂实现了自动程序单锅配料30吨的规模化生产,年产10万吨乙氧基化装置、粉体及粒状脂肪醇硫酸钠(K12)的生产装置、三氧化硫磺化技术及装备均实现了国产化、规模化、系列化发展。
二、轻工装备行业现状和存在差距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人均轻工消费品消耗量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轻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轻工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也促进了国产轻工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十二五”期间轻工装备制造业实现了由模仿学习和吸收到以集成创新为主的自主研发转变,及总体技术水平由中低技术水平向中高技术水平转变。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轻工装备行业仍存在较大差距,从市场结构层面看,市场集中度和产品差异化程度与全球高端轻工装备市场相比差距很大,后者早已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我们期望形成“金字塔”型的市场结构,少数“塔尖”上的企业,进入高端轻工装备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技术创新层面看,我国轻工装备的可靠性、先进性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运用智能化手段在产品制造和运行的优化、管控和故障预测等方面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服务还刚起步。
造纸装备行业:国产造纸装备制造业能为行业提供完整的中等及以上规模的所有设备,承担了40%以上的现代造纸产能,技术性能可达中上水平,在某些产品上还有自己的创新优势。
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文化纸机,国际领先水平是10000mm、1800-2000m/min,我国还停留在5600mm、1200-1500m/min;卫生纸机国际先进水平是5600mm、2000-2200m/min,我国还在2800mm、1000-1200m/min;化学机械浆成套装备国际先进水平是年产20-25万吨,而我国年产10万吨具有核心关键技术的磨浆机还依赖进口;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仍有较大差距等等。
食品装备行业:国内食品装备的产能和技术水平基本能够满足我国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用技术创新模式,但由于我国食品装备产品品种单一、技术更新速度慢、研发创新能力不足,成套化、智能化水平和产学研联合创新机制均有待提高和完善,还无法全面满足国内庞大的食品工业质和量的要求。
与国外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整线自动控制、远程监控、信息采集、产品在线检测、中低温无菌包装、高速运动物体可视技术等方面。
如:乳品无菌灌装技术和装备一直被欧洲国家垄断,目前国内生产的乳品机械以单一功能的设备为主,缺乏成套自动化的集成设备,存在乳品二次污染的风险,达不到无菌化生产的要求。
塑料装备行业:基于远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等技术的塑料分类技术装备已在国外开发应用;国产塑料机械效率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的1/2;制品精度比国际先进水平低一半以上;单位能耗比国外水平高一倍以上,缺乏对于塑料加工过程能耗机理的深入分析研究;测量和控制技术落后国外10~15年;设备寿命比国外水平低一半,制造螺杆的专业化钢材及热处理方法和高强度铸铁及模板铸造工艺有待提高;很多专用设备我们还不能生产制造,对外依存度高,难以满足中高端用户的需求,如用于全电动注塑机的重载滚珠丝杆、高速大转矩的双螺杆挤出机专用齿轮箱、用于全电机的负荷传感器、以及高性能的控制器还完全依赖进口,伺服电机驱动器、高速油封、肘杆用无油润滑轴承等关键部件基本也是依赖进口。
家电装备行业:国内装备的设备稳定性、生产效率与进口设备还有一定差距,以钣金生产自动线的效率为例:国内15~20s/件,国外12~13s/件。
产品的精度、合格率及调模时间也存在差距,例如滚筒洗衣机内筒生产,一般产品用国产设备是可以的,但对转速超过1500rpm的高端产品,对精度要求偏差要小于1mm,国产设备的偏差在2~3mm;热水器内胆焊接,中低端产品用国产设备,但高端产品则必须采用进口焊机。
国产码垛机器人在产品性能、节拍,尤其是可靠性、稳定性、精度、磨损等与国外品牌差距很大;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部件都需要进口。
照明电器装备行业:我国LED照明产品生产和组装装备正处于起步初期,多数产品还未完全定型,在生产装备方面与国外同行处于同期水平。
照明产品测试设备发展迅速,LED照明产品的测试技术与传统产品有所差异,对光、色等某些关键技术指标的界定也处于讨论过程中,相关检测设备同样处于研制阶段。
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有待提高,设备与产品、工艺之间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过程,特别是在装备的自动化水平、生产精度、生产效率、产品合格率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缝制装备行业:行业对缝纫工艺和缝纫原理等产品基础原理研究长期缺失,基础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如对缝纫机刺料、挑线、勾线、送料机构的动力学研究,与缝纫机力矩测量分析方法研究等。
产品整体质量水平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足,有些企业在启动力矩、运行可靠性、部分机构配合间隙等指标方面都有一定差距。
另外,在满足缝纫机多样化需求及面向服装等终端客户的定制化开发方面能力明显弱于德国、日本等先进企业。
洗涤装备行业:我国洗涤装备行业的单机设备已基本能满足洗涤行业需求,部分企业初具规模,产品基本功能齐全、性能稳定可靠,现有洗衣企业仍以沿用传统工业洗涤模式为主,存在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等问题。
由于我国洗涤装备起步晚,大型现代化中央洗涤工厂的装备市场仍由Jensen、Kannegiesser等国外洗涤巨头占主导地位。
我国洗涤装备产品创新能力薄弱,大多数产品是以国外产品为基础进行仿制;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自动化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洗涤装备行业对高、精、尖端装备的生产能力和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